于敏老先生为何如此的清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5:53:32
昨晚看新闻联播,画面中出现于老卧室的画面;
床:是那种简易铁床,八十年代常见的那种,两头是铁管弯成的床头,中间架上木板,记忆中我家曾经有过。
写字台:同是八十年代的那种老式的小型写字台,俗称三抽桌,油漆剥落严重;
书柜:看不出年代,油漆剥落严重。
其他的没看清楚,于老卧室里的这三件家具,白送人绝对没有人要。
于老肯定不在乎钱,他高风亮节。
但是国家怎么好意思让于老清贫如此呢?昨晚看新闻联播,画面中出现于老卧室的画面;
床:是那种简易铁床,八十年代常见的那种,两头是铁管弯成的床头,中间架上木板,记忆中我家曾经有过。
写字台:同是八十年代的那种老式的小型写字台,俗称三抽桌,油漆剥落严重;
书柜:看不出年代,油漆剥落严重。
其他的没看清楚,于老卧室里的这三件家具,白送人绝对没有人要。
于老肯定不在乎钱,他高风亮节。
但是国家怎么好意思让于老清贫如此呢?
习惯了,又不是不能用,懒得换而已
你说的或许对,
但是最起码说明于老三十年没有搬家了,否则这样的家具,他的家人肯定会为他换新的。
三十年没有搬家,你想过三十年前的房子以及社区环境是什么样的么?
一心为国家,为民族的人,在乎物质享受??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但反复强调对妻儿的亏欠,于老的这个精神要求我觉得国家应该默默而又毫不含糊地满足,或许已经做到。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但反复强调对妻儿的亏欠,于老的这个精神要求我觉得国家应该默默而又毫不含糊地满足 ...
这个你还真不用担心,就怕报出来,网上一堆喷子在那喷……
  
   
   


我担心的是,中青年科学家们看到,贡献如此之大的于老,都如此的清贫,自己还是别贡献了,出国搞科研,名利双收岂不是更好。
即使中青年科学家有爱国之心,但是想想老婆孩子,爱国之心也会让位于利益吧。


我担心的是,中青年科学家们看到,贡献如此之大的于老,都如此的清贫,自己还是别贡献了,出国搞科研,名利双收岂不是更好。
即使中青年科学家有爱国之心,但是想想老婆孩子,爱国之心也会让位于利益吧。
老人很多脊椎不好的,需要睡硬板床。
就算没这500万,院士一个月工资也能买个足够舒服的床。
zy_0915 发表于 2015-1-10 14:47
你说的或许对,
但是最起码说明于老三十年没有搬家了,否则这样的家具,他的家人肯定会为他换新的。
三十 ...

搬家也不一定换新的,懒得折腾,旧的又不是不能用。
其实那种硬板床比什么床垫都舒服,哎,可惜我老婆不喜欢。

没考虑过于老是否30年没搬家,我在的城市是一个没什么历史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市中心有老房子,也有20多年了吧。给我的感觉是,社区绿化好、就医购物很方便,市中心。
完全理解于老先生啊!
纵观古今中外,大科学家大文豪都习惯于自己的工作单,才能思如泉涌,创造力加成!
有时候房间越小,家具越旧,反而效果越好!!

经典例证——
帝俄时代的大贵族、大地主托尔斯泰,拥有的地产可以骑马从早晨走到傍晚也转不完,大书房好几间,可托尔斯泰写作的时候偏偏是在楼梯间拐角放农具的地方,自己做了个书桌,拿树桩当凳子,托尔斯泰几乎半蹲着完成了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
看看大文豪托尔斯泰怎样写作的!
写作环境连地下室里一边吃过期泡面一边面对世界地图深思的屌丝都不如!!!
于老先生一定会引为同道的啊!

楼上诸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看完这个新闻画面之后,心里确实非常不舒服;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像于老这样为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能够居住在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吃到健康的食物,得到妥善的照顾,最起码能够得到退休少将的待遇。如果能得到退休副国级领导的待遇,就更完美了。

楼上诸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看完这个新闻画面之后,心里确实非常不舒服;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像于老这 ...

老房子住习惯了更舒服。我想于老光凭院士身份,肯定不缺那点钱。我老师每年上千万的经费,但家里也很久,地板坏了也没说修,所以说清贫就过了。
superth 发表于 2015-1-10 15:34
老房子住习惯了更舒服。我想于老光凭院士身份,肯定不缺那点钱。我老师每年上千万的经费,但家里也很久 ...
谢谢,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昨晚看完新闻,我还和老婆商量说,是不是于老缺钱啊,要不要捐一点云云。
老房子住习惯了更舒服。我想于老光凭院士身份,肯定不缺那点钱。我老师每年上千万的经费,但家里也很久 ...
你说的那是课题经费,象于这样的即便有课题经费,也绝不会中饱私囊的。
请不要混淆了。
按天朝工资制度,贡献如于敏者,其工资待遇和烟草院士之流不会有多大差距,考虑到烟草院士之流比于敏这样的科学家更“善于”给自己创收,我估计于这类院士是院士中最穷的。
这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三钱等和那个时代科学家,是真正的民族精英。还有罗阳也是。习总有勇气把于敏构型发大奖,其威力无比。
我认识我们学校一个教授,80多了,是我们学校资历最高的还住在40年前学校的家属楼里,也很简朴来自: Android客户端
zy_0915 发表于 2015-1-10 15:02
我担心的是,中青年科学家们看到,贡献如此之大的于老,都如此的清贫,自己还是别贡献了,出国搞科研,名利 ...
你过虑了,就我知道的,于老这个级别的科学家,待遇非常好,很多人家里简朴不是没钱,是老人家习惯这个老家具,老物件,还有就是学术做到这个份上,也不在乎这些东西。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1-10 15:42
你说的那是课题经费,象于这样的即便有课题经费,也绝不会中饱私囊的。
请不要混淆了。


用课题经费只是说不缺钱,正常收入也非常可观,每年都有其他奖励收入。
平流层2.1 发表于 2015-1-10 15:42
你说的那是课题经费,象于这样的即便有课题经费,也绝不会中饱私囊的。
请不要混淆了。


用课题经费只是说不缺钱,正常收入也非常可观,每年都有其他奖励收入。

zy_0915 发表于 2015-1-10 15:37
谢谢,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昨晚看完新闻,我还和老婆商量说,是不是于老缺钱啊,要不要捐一 ...


你看钱学森、何泽慧等大家生前也一直住老房子,进去唯一印象就是书多得摆不下。到这层次的人,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们才是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zy_0915 发表于 2015-1-10 15:37
谢谢,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昨晚看完新闻,我还和老婆商量说,是不是于老缺钱啊,要不要捐一 ...


你看钱学森、何泽慧等大家生前也一直住老房子,进去唯一印象就是书多得摆不下。到这层次的人,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们才是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我姑丈是拿魔都特殊补贴的专家
住儿子买的高层楼房还用三十年前的家具
顶级人才的发财心不大但一定要给予充足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看看大文豪托尔斯泰怎样写作的!
写作环境连地下室里一边吃过期泡面一边面对世界地图深思的屌丝都不如!! ...
原来托尔斯泰是超级大土豪啊。我以前还以为他是无产阶级文学家
物质追求对于于老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已经微不足道!而且国家对于国宝级的科研人才待遇绝对不低!这个可以放心!
于老可以不在乎物质。政府应该在乎于老的生活标准!
原来托尔斯泰是超级大土豪啊。我以前还以为他是无产阶级文学家
其实大仲马也是土豪级别的文学家……
其实大仲马也是土豪级别的文学家……
这倒是,如果每天为生计奔波哪有闲情逸致去搞文艺
按天朝工资制度,贡献如于敏者,其工资待遇和烟草院士之流不会有多大差距,考虑到烟草院士之流比于敏这样的 ...
   一个赚钱的,一个搞科研的……没钱科研者怎么办? 有钱没科研者怎么办?   但在名誉上肯定没法更搞科研的比……
  
     搞这种对立,有什么意思……
待遇是应该提高
这里是帝国 发表于 2015-1-10 16:57
原来托尔斯泰是超级大土豪啊。我以前还以为他是无产阶级文学家
托尔斯泰是世传不止三代的真正大贵族。
当年祖上老托尔斯泰伯爵是为彼得大帝卖力的。
不算森林、草原、山地、湖泊,还有他的大庄园,光托尔斯泰拥有的农田就至少5000公顷以上。
对了,托尔斯泰写作的时候还喜欢穿着当年农奴的衣服!
写小说累了,托尔斯泰还喜欢把老农民请进客厅喝茶吃点心,自己抗着锄头下地干活,往往一干就是一整天!
后来托尔斯泰还学会了缝衣服,当鞋匠制作农奴爱穿的靴子,后来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农奴土话+脏话,刚来拜访的贵族还以为他是个当门房的老农奴。
所以他的不朽经典《战争与和平》的俄文原版,语言极其生动,富于生活气息!

大科学家大文豪都如此!
刚走了一个李小文,你看看他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不在乎就是了,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专心做研究的人对生活不会太在意,最要紧的是工作环境。
钱学森,于敏这级别都是副国待遇。。。住老房子估计是习惯。。再说北京老房子四合院那肯定比新修的高层容积率绿化好多了。
你说的或许对,
但是最起码说明于老三十年没有搬家了,否则这样的家具,他的家人肯定会为他换新的。
三十 ...
钱学森回国后就没搬过家。
还有刚去世的李小文院士,每天大米粥就咸菜,一瓶二锅头,都整成了营养不良,恐怕不是没钱吧?人家还在母校设立奖学金呢,估计就是对这方面没追求而已。
钱学森,于敏这级别都是副国待遇。。。住老房子估计是习惯。。再说北京老房子四合院那肯定比新修的高层容积 ...
应该到不了那么高,邓稼先的待遇为正兵团。
对了,托尔斯泰写作的时候还喜欢穿着当年农奴的衣服!
写小说累了,托尔斯泰还喜欢把老农民请进客厅喝茶吃 ...
只有这样才能最接近自然的本质,最接近真实的生活
专心做研究的人对生活不会太在意,对于他们来说,满足他们的生活远不如满足他们的科研条件重要。现在国家不穷了,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这样的事不会有了。
近距离接触过几个院士,生活作风都非常朴素。
但是,国家对他们的照顾也不差。
很多院士还是住老院子,但一般老院子也整理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