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沈飞(601)三翼面气动设计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23:48

一些网友一说沈飞(其实应该是601)的四代机竞争时的三翼面气动布局,立刻蹦出保守、抄苏霍伊等说法,但真的601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就是所谓保守和抄苏霍伊么?我们还是具体看看这个三翼面设计的特点。

下面从图上来看其设计特点:



下面这张图是从《中国航空报》网站上的配图放大来的,也能够看出与上面图的相同特点:



从上面图可以看出,601的三翼面气动设计与SU-27完全不同,窄间距发动机(SU-27宽间距发动机布局)、尖脊进气道(SU-27多波系可调进气道)、外倾双垂尾(SU-27系列垂尾无倾斜)、钻石形机翼(SU-27系列是梯形机翼),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飞机。

至于说这个气动布局保守,其实像J-20很多人认为气动布局激进,尤其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J-20气动多个涡耦合上,这个三翼面气动布局也是机头涡、边条涡、鸭翼涡等的耦合,只不过这个气动布局的边条位置和J-20的边条位置有所区别,这个气动布局的边条位置在鸭翼前,而J-20的边条在鸭翼后。现在唯一不确认的是这个三翼面是否是全动垂尾,如果是全动垂尾,可以说在气动上的复杂程度很有可能超过J-20。另外这个气动布局没有采用DSI的进气道与总体布局有关,因为三翼面本身机身长度较长,所以边条位置只能放到鸭翼前面而不像J-20那样放到鸭翼和机翼之间,边条放到鸭翼前面后就占据了DSI进气道向上方推出附面层或多余气体的路径,而尖脊进气道是通过附面层隔离通道向下泄露附面层气体,靠专门的放气门放出多余气体,这样边条就能够与进气道不产生相互影响,而边条本身还可以改善大迎角时的进气效果。实际上早在2004年李天他们就发表过DSI的论文,601并不缺乏对DSI的了解。

当然601这个方案是输了,输了就输了,三翼面本身要复杂,多了两个翼面会让飞控更为复杂,更多翼面可能也会更重,隐形处理也更困难。三翼面的好处是配平能力强,俯仰操纵能力强,边条、鸭翼、尾翼组合可能对大迎角操纵更有利,这个在写李天的书中也有提及。不过我个人一直不太看好迎角达到60°以上的作用,认为这样的飞行特点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迎角都到60°了飞机的速度已经高不了,而通常飞机应该避免进入这样的低速状态,因为按照能量机动理论,这么低的速度很容易成为靶子,尤其是双机或四机作战时,很容易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这个三翼面去追求无矢量这么大迎角意义真的不大,反而带来了一些其它负面影响。所以这个三翼面输了也谈不上多么冤枉。

当然从气动研究角度来说让三翼面造出实机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三翼面美国和俄罗斯有专门的研究,美国是在F-15和F-18上改三翼面来进行研究,俄罗斯是有SU-30/SU-33/SU-47等,而按照书上说法三翼面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优化设计那么三翼面也不一定比双翼面能重多少,所以造出实体机飞一飞,积累数据,获得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也看看三翼面是不是就有这方面潜力。

现在的鹘鹰设计则是和三翼面完全不同了,鹘鹰采用传统布局,边条位于进气道两侧、或者说让进气道边缘和进气道一起起到边条的作用,这样鹘鹰的进气道就可以采用DSI进气道,从而减轻进气道的重量。而鹘鹰更为精简的设计能够减轻结构重量,不去刻意追求所谓超过60°大迎角的性能对面向多用途设计也更为有利,因为简介的气动布局下可以简化结构,让出空间来布置弹舱和外挂武器。

总之,601的三翼面设计不是保守,也不是抄谁的。三翼面去追求超过60°的可控迎角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更为复杂的气动布局带来重量增加和隐身难以处理,输了也不冤。鹘鹰是个定位比较合理和气动选择比较合理的机型,希望好好发展。
一些网友一说沈飞(其实应该是601)的四代机竞争时的三翼面气动布局,立刻蹦出保守、抄苏霍伊等说法,但真的601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就是所谓保守和抄苏霍伊么?我们还是具体看看这个三翼面设计的特点。

下面从图上来看其设计特点:

三翼面01.jpg (119.27 KB, 下载次数: 7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31 17:19 上传



下面这张图是从《中国航空报》网站上的配图放大来的,也能够看出与上面图的相同特点:

三翼面02.jpg (112.9 KB, 下载次数: 7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31 17:19 上传



从上面图可以看出,601的三翼面气动设计与SU-27完全不同,窄间距发动机(SU-27宽间距发动机布局)、尖脊进气道(SU-27多波系可调进气道)、外倾双垂尾(SU-27系列垂尾无倾斜)、钻石形机翼(SU-27系列是梯形机翼),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飞机。

至于说这个气动布局保守,其实像J-20很多人认为气动布局激进,尤其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J-20气动多个涡耦合上,这个三翼面气动布局也是机头涡、边条涡、鸭翼涡等的耦合,只不过这个气动布局的边条位置和J-20的边条位置有所区别,这个气动布局的边条位置在鸭翼前,而J-20的边条在鸭翼后。现在唯一不确认的是这个三翼面是否是全动垂尾,如果是全动垂尾,可以说在气动上的复杂程度很有可能超过J-20。另外这个气动布局没有采用DSI的进气道与总体布局有关,因为三翼面本身机身长度较长,所以边条位置只能放到鸭翼前面而不像J-20那样放到鸭翼和机翼之间,边条放到鸭翼前面后就占据了DSI进气道向上方推出附面层或多余气体的路径,而尖脊进气道是通过附面层隔离通道向下泄露附面层气体,靠专门的放气门放出多余气体,这样边条就能够与进气道不产生相互影响,而边条本身还可以改善大迎角时的进气效果。实际上早在2004年李天他们就发表过DSI的论文,601并不缺乏对DSI的了解。

当然601这个方案是输了,输了就输了,三翼面本身要复杂,多了两个翼面会让飞控更为复杂,更多翼面可能也会更重,隐形处理也更困难。三翼面的好处是配平能力强,俯仰操纵能力强,边条、鸭翼、尾翼组合可能对大迎角操纵更有利,这个在写李天的书中也有提及。不过我个人一直不太看好迎角达到60°以上的作用,认为这样的飞行特点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迎角都到60°了飞机的速度已经高不了,而通常飞机应该避免进入这样的低速状态,因为按照能量机动理论,这么低的速度很容易成为靶子,尤其是双机或四机作战时,很容易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这个三翼面去追求无矢量这么大迎角意义真的不大,反而带来了一些其它负面影响。所以这个三翼面输了也谈不上多么冤枉。

当然从气动研究角度来说让三翼面造出实机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三翼面美国和俄罗斯有专门的研究,美国是在F-15和F-18上改三翼面来进行研究,俄罗斯是有SU-30/SU-33/SU-47等,而按照书上说法三翼面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优化设计那么三翼面也不一定比双翼面能重多少,所以造出实体机飞一飞,积累数据,获得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也看看三翼面是不是就有这方面潜力。

现在的鹘鹰设计则是和三翼面完全不同了,鹘鹰采用传统布局,边条位于进气道两侧、或者说让进气道边缘和进气道一起起到边条的作用,这样鹘鹰的进气道就可以采用DSI进气道,从而减轻进气道的重量。而鹘鹰更为精简的设计能够减轻结构重量,不去刻意追求所谓超过60°大迎角的性能对面向多用途设计也更为有利,因为简介的气动布局下可以简化结构,让出空间来布置弹舱和外挂武器。

总之,601的三翼面设计不是保守,也不是抄谁的。三翼面去追求超过60°的可控迎角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更为复杂的气动布局带来重量增加和隐身难以处理,输了也不冤。鹘鹰是个定位比较合理和气动选择比较合理的机型,希望好好发展。
李天回忆录说三翼面机高隐身,机动性碉堡兼顾高速性能低速性能。

但是没提怎么输的,谁知道这个方案为什么输?
三翼面之前601有个常规布局方案,鹘鹰是不是他的缩小版?
气动表面显然越简洁越好,对隐身也越有利。怎么连这个道理都忘了?

在矢量推力的时代,俯仰操纵对气动控制面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三翼面就有点显得很不合时宜。

这个布局的最大亮点就是没有腹鳍,否则就成了四翼面了。
这飞机确实有su27的影子,特别是边条和机头
貌似不错的三翼面方案,关键是如何落选啊?
李天回忆录说三翼面机高隐身,机动性碉堡兼顾高速性能低速性能。

但是没提怎么输的,谁知道这个方案为什 ...
丝带姬应该通过高推低阻始终把战斗维持在高中速段
气动表面显然越简洁越好,对隐身也越有利。怎么连这个道理都忘了?

在矢量推力的时代,俯仰操纵对气动控 ...
因为当年要求无矢量六十度可控……
落选理由很简单- -隐身不足,气动复杂

三翼面的优点是60度以上无矢量可控,当时是空军的硬指标。J20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个指标
这个算给601的三翼面做技术验证?
沈飞之名即原罪,管他山寨或原创
理念不先进,鸡鸡怎么可能先进。

alucrad 发表于 2014-12-31 17:40
落选理由很简单- -隐身不足,气动复杂

三翼面的优点是60度以上无矢量可控,当时是空军的硬指标。J20实际 ...


和隐身没关系,雪鸮的rcs比指标还要低
J20的过失速可控度和601的原常规差不多
落选的理由是需求变了,从原来的对抗变成了各打各的,选雪鸮之后雪鸮要进行重新设计才能满足要求,没办法按要求机头增加了大量的设备

可以参考鹘鹰1.0到2.0的变化
说白点,选雪鸮比选J20从当时的进度看至少晚1年(是当时的进度,不是整个工程的进度)
alucrad 发表于 2014-12-31 17:40
落选理由很简单- -隐身不足,气动复杂

三翼面的优点是60度以上无矢量可控,当时是空军的硬指标。J20实际 ...


和隐身没关系,雪鸮的rcs比指标还要低
J20的过失速可控度和601的原常规差不多
落选的理由是需求变了,从原来的对抗变成了各打各的,选雪鸮之后雪鸮要进行重新设计才能满足要求,没办法按要求机头增加了大量的设备

可以参考鹘鹰1.0到2.0的变化
说白点,选雪鸮比选J20从当时的进度看至少晚1年(是当时的进度,不是整个工程的进度)
山石SZ 发表于 2014-12-31 17:49
理念不先进,鸡鸡怎么可能先进。
看看美国是谁在出指标,而中国的指标又是谁出的
CHENTT 发表于 2014-12-31 17:40
这个算给601的三翼面做技术验证?
毫无关系.........
sunmingchi 发表于 2014-12-31 17:28
三翼面之前601有个常规布局方案,鹘鹰是不是他的缩小版?
是的,那个原型是重型机,但是60度可控做不了所以内部pk掉了
软妍抽 发表于 2014-12-31 18:10
是的,那个原型是重型机,但是60度可控做不了所以内部pk掉了
可以说是儿子辈,不能说是缩小版,当初做不到的,鹘鹰做到了
从结构上说那差别就更大了
这个布局阻力太大,j20明显是向超音速机动优化的,个人感觉超音速机动性才是未来的趋势。投标需要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说服客户,成飞更有想法,而且做到了而已。沈飞好好玩31吧
这个算给601的三翼面做技术验证?
这个起不到验证气动的作用。
U2FsdGVk 发表于 2014-12-31 18:15
可以说是儿子辈,不能说是缩小版,当初做不到的,鹘鹰做到了
从结构上说那差别就更大了
技术更新版吧,那时候现在的进气道都做不了吧
这个算给601的三翼面做技术验证?
确实一脉相承,所以有人说601的方案基本上就是隐身J8(三翼面布局的小鸭翼是后来加上的,最初的方案更像是美帝波音提出的ATF方案),而楼主是拳头打在空气上,自己树靶子自己打倒。
这飞机确实有su27的影子,特别是边条和机头
这个是v形截面机头,从棱边过渡到边条,和SU27机头是两回事。
对于机头来说,截面是圆的、椭圆的、V形的、船形的等,其气动特点都是不同的,这个机头和SU27不同点远多于相同点。
软妍抽 发表于 2014-12-31 18:19
技术更新版吧,那时候现在的进气道都做不了吧
601不用dsi是因为优化区间窄
至于进气道水平,你要不看看现在20用的谁的技术
2233b 发表于 2014-12-31 18:21
确实一脉相承,所以有人说601的方案基本上就是隐身J8(三翼面布局的小鸭翼是后来加上的,最初的方案更像是 ...
那不是三翼面,那是当年的J8II act的验证机
那不是三翼面,那是当年的J8II act的验证机
看小括号内容

2233b 发表于 2014-12-31 18:21
确实一脉相承,所以有人说601的方案基本上就是隐身J8(三翼面布局的小鸭翼是后来加上的,最初的方案更像是 ...


你这话才是真正的自己树靶子自己打:
别的不说,601在八十年代就有不同于歼八的三代机气动布局,到九十年代开始探索四代机气动布局,同时进行SU27气动摸底,怎么可能到2007年拿出一个和歼八有关系的气动布局,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你能把四代机和二代机联系到一起。看来你纯粹是拿过去的眼光看问题,立个不相干的与歼八有关的气动布局的靶子自己打。
2233b 发表于 2014-12-31 18:21
确实一脉相承,所以有人说601的方案基本上就是隐身J8(三翼面布局的小鸭翼是后来加上的,最初的方案更像是 ...


你这话才是真正的自己树靶子自己打:
别的不说,601在八十年代就有不同于歼八的三代机气动布局,到九十年代开始探索四代机气动布局,同时进行SU27气动摸底,怎么可能到2007年拿出一个和歼八有关系的气动布局,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你能把四代机和二代机联系到一起。看来你纯粹是拿过去的眼光看问题,立个不相干的与歼八有关的气动布局的靶子自己打。
苏35没上三翼面,说明三翼面的弊大于利
苏35没上三翼面,说明三翼面的弊大于利
当然,三翼面飞机超音速阻力大,不利于超巡,也不利于隐身。
你这话才是真正的自己树靶子自己打: 别的不说,601在八十年代就有不同于歼八的三代机气动布局,到九 ...
90年代开始四代机预研时,601手里有什么?吃透苏27的布局了吗?又是什么时候吃透的?歼十一B好像是2007年前后才正式服役的吧?

我说你树靶子自己打,因为就没人说过601的四代机是抄袭苏霍伊什么的
苏35没上三翼面,说明三翼面的弊大于利
那是老毛子搞不定而已
那是老毛子搞不定而已
美国人也没用,嘻嘻
90年代开始四代机预研时,601手里有什么?吃透苏27的布局了吗?又是什么时候吃透的?歼十一B好像是2007年 ...
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人说的,那个帖子已经看不到了。
601吃透没吃透SU27和设计四代机有必然关系么?601在和611竞争歼10项目时的就不是三代机气动布局了?
水多加面的典型,如何能不输?

比J20多一对翅膀,隐身怎么办?超音速阻力怎么办?就为了个所谓60度可控,付出了多少代价?
U2FsdGVk 发表于 2014-12-31 18:24
601不用dsi是因为优化区间窄
至于进气道水平,你要不看看现在20用的谁的技术
麻烦科普下20用的谁的技术?

DSI是哪个的?
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人说的,那个帖子已经看不到了。 601吃透没吃透SU27和设计四代机有必然关系么?601在 ...
没吃透的气动布局601会用?601可是以保守/稳妥著名的。

歼13的双三角翼还真的不好说是几代机布局,只能说与效仿对象F16的气动布局相比尚有差距吧。。。。
这玩意有跟风嫌疑。
当时国内正倚重毛子的战机,然后那几年毛子把超机动和三翼面耍的眼花缭乱花样翻新,可能国内有人就以为三翼面是发展趋势,是打破MD神话的法宝。可是这玩意搞这么复杂可靠性就比较成问题。所以SF在进度上不敢打包票,因为我按要求把东西规划出来了,可是能不能按时造出来可心里没底。
其实老牌航空工业发达国家设计的成品战机都追求一定要求下最简设计,技术上的妥协在所难免。为了达标一味在设计上玩高大上正表现出了不成熟。不只是这个方案,J-20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只不过这几年航电飞控和计算机技术发展飞快,J-20正好从中收益,该有的问题没能成为问题。
没吃透的气动布局601会用?601可是以保守/稳妥著名的。

歼13的双三角翼还真的不好说是几代机布局,只能 ...
这话又说到哪里去了,吃透不吃透SU27和搞四代机有啥必然关系?就是把SU27给洛克希德,洛克希德也得花好几年来吃透,但洛克希德没有吃透(其实也没有必要吃透不相干的SU27)不也和其他合作伙伴把F22设计出来。
601是保守,其保守体现在按照军方思路走(假如60°的要求是真的且后来调整的传闻是真的话),技术上去追求不必要追求的东西(目前看如此)。
好贴当顶....
目测会成为口水贴,我等小白借机学习学习
看看美国是谁在出指标,而中国的指标又是谁出的
人家说的是理念。某飞战术思维还停留在排队枪毙阶段的时候,杨伟已在探索未来空战模式。这难道有错?
这话又说到哪里去了,吃透不吃透SU27和搞四代机有啥必然关系?就是把SU27给洛克希德,洛克希德也得花好几 ...
那个要求是否不值得追求,还未可知。实际上这个指标制定是空军自己都不知道超机动是什么,就看YF22做到了这个,把这个当做超机动的一个硬指标。
我一直有个疑问,YF23不用矢量,据说也是完全达到ATF标准的,也就是无矢量也可以做超机动,或说接近超机动,这个不知道YF23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