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炮部队某武器系统跨上全新台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9:30
初春,在众人瞩目的领奖台上,二炮导弹技术专家、某研究所二室主任汪德武兴奋地用双手高高举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奖状。这个奖在二炮尚属首次。一位领导称赞他和他的同事们“让我国某
武器系统跨上了全新的台阶。”而这一级台阶的跨越,汪德武整整搏击了10年!
在挫折中奋起
汪德武第一次产生退意是在1995年,也是他研究生毕业进入某系统项目研究组的第3个年头。
为了做试验,他那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呆在靶场。靶场的条件苦,冬天寒冷彻骨,夏日里热浪滚滚;平时稍一起风便是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但这样的苦他并不在乎。因为他心中充满着对成功的希望。然而,他们的研究和试验却由于种种原因,一次次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他清楚地看见,某系统的每个分系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技术瓶颈,若要攻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整个系统的试验成功,就更加显得遥遥无期。常有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在靶场无法就地分析解决,只能运回几千里外的工厂、实验室。一来一去,动辄就是两三个月。在日复一日等待的日子里,除了与组里的同伴在操控间和微机室反复研讨、分析,寻找故障原因外,其余的时间他就只能窝在窄小的宿舍里,望着窗外,沉思或发呆。
从研究所传来的消息,则更让他陷入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中:他读研究生时的一个同窗,3年里取得两项成果并分别获了奖,还被破格提拔,如今已经成了公认的业务骨干。可无论从专业水平到学术素养,他都丝毫不弱于对方,甚至在很多方面还有明显的优势。毕业仅仅3年,他们之间竟然就有了如此大的差距:人家在有声有色地搞科研,轰轰烈烈地奔前程,他却窝在一个谁也叫不上名字的地方,为一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做出来的系统忙碌……
于是退意顿生。他相信,只要退出这个研究项目,重新选择一个,他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令众人瞩目的成果。
他匆匆返回北京,找到室主任,吞吞吐吐地表述了自己的意思。室主任听完,半晌无语。隔了一会儿,才缓缓言道:“这个项目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器系统,一旦研制成功,对保障我国安危,提升国际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汪德武默默无语。第二天,他便登上了西去靶场的列车。

在探索中拼搏
1998年初,靶场突降大雪。正在紧张工作的汪德武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儿子被开水烫伤!戈壁大漠交通难通。两天后,当他赶到北京推开病房门时,眼泪一下子就溢满了面颊:儿子胸前裹了厚厚的一层纱布,正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床上,冲着窗外发呆。儿子4岁了,他陪伴的时间不超过100天。
那次,汪德武在病房里赎罪似地忙前忙后,侍候了儿子一个多星期。也仅仅只有一个星期,靶场就打来电话,说新一轮试验即将开始,催他回去。在儿子依恋又无助的眼神里,汪德武离开了北京。
汪德武又心无旁骛地开始投入新一轮研究。实验室里,他一遍遍地为自己负责的分系统建立不同的目标模型,一次次做细部检测和概率分析,直到将每个程序和步骤,甚至每个螺钉、螺帽的位置都烂熟于心。
然而,就在这年冬天。组里10多个人都以不同的理由先后返回北京。原因是某个关键仪器返厂排除故障,来回至少需要50多天。对同伴的走,汪德武心里挺理解。不过,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离开,他那时就已经认定了,某系统是自己必须攻下的难关,即使他为此付出青春的代价也无悔。
坚持就有结果。一年后,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这时,他年仅3l岁,虽然系统尚未成功,但他在系统内所做的许多独创性的研究已经被证明,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在奉献中收获
靶场发射试验的准备相当严格,每个程序都要完成预定的检测工作并保证一切合格后才能向下一个程序进行。那次,汪德武通过监视屏幕上的数据发现一个关键部位的机件温度超常。试验被立刻停止。他们将过去所有的数据记录调出来,经过对比、分析,最后认为温度超常并没有越过允许的峰值。于是,他与同事们取得共识:试验重新开始。
为了弄准一个数据、分析一个故障,汪德武常和别人争吵得面红耳赤。2000年5月间,在一次试验的最后关口,控制系统突然发生异变,当时,作为军方试验组的组长的汪德武立刻叫停,但合作单位的一位现场总师认为可以继续,理由是,经费紧张,做一次试验不容易,况且,试验已经接近完成,若停止将会前功尽弃。“但做下去的结果完全可以想见。既然发现问题就必须先查清楚。”汪德武毫不妥协。合作单位的那位总师在系统内属于年高德重的老专家,在很多场合都拥有一言九鼎的分量。听了汪德武的话,总师不高兴了。一老一少两个人隔着桌子,开始互不相让地争辩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对方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第二天,汪德武正琢磨着该如何去找对方再深入探讨一次,谁知那位总师先来找他了。“昨晚我考虑了很长时间,你的意见是对的。就照你的意见办吧!”总师说。
那时,汪德武虽然刚刚30多岁,但已经是一位拥有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二炮导弹技术专家了,何况,在那个型号的研制进程中,他已经投入了 10年的心血和汗水。而正是这10年的艰辛与付出,某系统终于获得成功。汪德武也最终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科技日报)初春,在众人瞩目的领奖台上,二炮导弹技术专家、某研究所二室主任汪德武兴奋地用双手高高举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奖状。这个奖在二炮尚属首次。一位领导称赞他和他的同事们“让我国某
武器系统跨上了全新的台阶。”而这一级台阶的跨越,汪德武整整搏击了10年!
在挫折中奋起
汪德武第一次产生退意是在1995年,也是他研究生毕业进入某系统项目研究组的第3个年头。
为了做试验,他那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呆在靶场。靶场的条件苦,冬天寒冷彻骨,夏日里热浪滚滚;平时稍一起风便是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但这样的苦他并不在乎。因为他心中充满着对成功的希望。然而,他们的研究和试验却由于种种原因,一次次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他清楚地看见,某系统的每个分系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技术瓶颈,若要攻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整个系统的试验成功,就更加显得遥遥无期。常有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在靶场无法就地分析解决,只能运回几千里外的工厂、实验室。一来一去,动辄就是两三个月。在日复一日等待的日子里,除了与组里的同伴在操控间和微机室反复研讨、分析,寻找故障原因外,其余的时间他就只能窝在窄小的宿舍里,望着窗外,沉思或发呆。
从研究所传来的消息,则更让他陷入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中:他读研究生时的一个同窗,3年里取得两项成果并分别获了奖,还被破格提拔,如今已经成了公认的业务骨干。可无论从专业水平到学术素养,他都丝毫不弱于对方,甚至在很多方面还有明显的优势。毕业仅仅3年,他们之间竟然就有了如此大的差距:人家在有声有色地搞科研,轰轰烈烈地奔前程,他却窝在一个谁也叫不上名字的地方,为一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做出来的系统忙碌……
于是退意顿生。他相信,只要退出这个研究项目,重新选择一个,他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令众人瞩目的成果。
他匆匆返回北京,找到室主任,吞吞吐吐地表述了自己的意思。室主任听完,半晌无语。隔了一会儿,才缓缓言道:“这个项目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器系统,一旦研制成功,对保障我国安危,提升国际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汪德武默默无语。第二天,他便登上了西去靶场的列车。

在探索中拼搏
1998年初,靶场突降大雪。正在紧张工作的汪德武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儿子被开水烫伤!戈壁大漠交通难通。两天后,当他赶到北京推开病房门时,眼泪一下子就溢满了面颊:儿子胸前裹了厚厚的一层纱布,正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床上,冲着窗外发呆。儿子4岁了,他陪伴的时间不超过100天。
那次,汪德武在病房里赎罪似地忙前忙后,侍候了儿子一个多星期。也仅仅只有一个星期,靶场就打来电话,说新一轮试验即将开始,催他回去。在儿子依恋又无助的眼神里,汪德武离开了北京。
汪德武又心无旁骛地开始投入新一轮研究。实验室里,他一遍遍地为自己负责的分系统建立不同的目标模型,一次次做细部检测和概率分析,直到将每个程序和步骤,甚至每个螺钉、螺帽的位置都烂熟于心。
然而,就在这年冬天。组里10多个人都以不同的理由先后返回北京。原因是某个关键仪器返厂排除故障,来回至少需要50多天。对同伴的走,汪德武心里挺理解。不过,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离开,他那时就已经认定了,某系统是自己必须攻下的难关,即使他为此付出青春的代价也无悔。
坚持就有结果。一年后,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这时,他年仅3l岁,虽然系统尚未成功,但他在系统内所做的许多独创性的研究已经被证明,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在奉献中收获
靶场发射试验的准备相当严格,每个程序都要完成预定的检测工作并保证一切合格后才能向下一个程序进行。那次,汪德武通过监视屏幕上的数据发现一个关键部位的机件温度超常。试验被立刻停止。他们将过去所有的数据记录调出来,经过对比、分析,最后认为温度超常并没有越过允许的峰值。于是,他与同事们取得共识:试验重新开始。
为了弄准一个数据、分析一个故障,汪德武常和别人争吵得面红耳赤。2000年5月间,在一次试验的最后关口,控制系统突然发生异变,当时,作为军方试验组的组长的汪德武立刻叫停,但合作单位的一位现场总师认为可以继续,理由是,经费紧张,做一次试验不容易,况且,试验已经接近完成,若停止将会前功尽弃。“但做下去的结果完全可以想见。既然发现问题就必须先查清楚。”汪德武毫不妥协。合作单位的那位总师在系统内属于年高德重的老专家,在很多场合都拥有一言九鼎的分量。听了汪德武的话,总师不高兴了。一老一少两个人隔着桌子,开始互不相让地争辩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对方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第二天,汪德武正琢磨着该如何去找对方再深入探讨一次,谁知那位总师先来找他了。“昨晚我考虑了很长时间,你的意见是对的。就照你的意见办吧!”总师说。
那时,汪德武虽然刚刚30多岁,但已经是一位拥有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二炮导弹技术专家了,何况,在那个型号的研制进程中,他已经投入了 10年的心血和汗水。而正是这10年的艰辛与付出,某系统终于获得成功。汪德武也最终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科技日报)
典型的八股文章
说了一堆小说情节
最关键的部分却没几个字
楼上,间谍--也是这么想DI

难道我有这方面的潜力么
可能是国家的反导系统,而且这个可能性还挺大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应该贼有分量的
不就是JL2的研制者嘛,顶
是不是导弹的突防技术的突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咋没看见新闻报道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9 15:59:57编辑过]
巡航导弹DH10[em05]
二炮版上说是礼花弹
2005-07-19 11:31:24 新浪网友 IP:202.108.206.*
其实理论上也很简单,提高速度、增加侧向推力!随机飘动,锁定终点坐标即可!
2005-07-19 11:27:19 新浪网友 IP:202.108.206.*
说的是精确制导吧?继续努力!研究出一套无规则弹道系统精确制导系统,让爱国者拦截不了
有个帖子好像是说把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提高到了15m以内
[B]以下是引用[I]伟哥A[/I]在2005-7-19 13:28:00的发言:[/B][BR]可能是国家的反导系统,而且这个可能性还挺大

文章中说的清清楚楚,此牛人是“二炮导弹技术专家”。
中国版NMD绝不是二炮单位搞的。
漏斗子不都解释过了么?这个人确实值得尊敬啊
呵呵,几位看来是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没有什么感觉,就说八股。
实际上,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几个字就够了,你们大可以查一下,什么档次的东东才可以得这个奖
"近日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明确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
特别重大啊! 要知道 2003年度的 科技进步特等奖 只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啊
帮漏首转来
先刮风后涌浪,这个关系是判断的礼花弹的出发点
  摘自 鼎盛军事论坛   漏斗子 2005-06-19 21:54
刮风,什么风,东风压倒西风。

涌浪,什么浪,“巨浪、巨浪,军号已吹响”

先刮东风,再有巨浪的。东风不猛,没有十二级,巨浪级别也就不会高到哪儿去。巨浪是东风受龙王邀请下海的,这一点很关键。

那么东风什么水平呢?我已说了,已经有“New York级”礼花弹了,而且天女散花型的、悟空七十二变形的,品种很多。今年年定型的,重点在于突防能力,技术进展非常之大,这是山姆大叔头皮最发麻的,对着人家NMD看家狗的,可能(或者已经?)快要叫白杨“弟弟”了。

既然东风那么厉害,到龙王家里去作客,搞出的巨浪如何也就是上面说的影子。至于消息如何披露,注意“先进性”典型人物,会有报道的。什么时候报道咱也不好确定,睁大眼睛盯着吧。


"比白杨先进"可不是我说的
  摘自 鼎盛军事论坛   漏斗子 2005-06-19 22:01

咱只对着" 突防能力" ,有限定的


我们是有人去华盛顿给信的
  摘自 鼎盛军事论坛   漏斗子 2005-06-19 22:22
适当透明化,有一个代表团去交流,透了一点给美国。人家那里的行家一听就明白,咱的几项突防技术,他的NMD根本就落后了。我方猜测,白宫扣下五角大楼军力报告,可能与此有关。但到底是说话客气点,还是更狠一点,大洋彼岸意见不一,此岸专家猜测也不一。我倾向于客气点。

如果再有“北斗”点拨,精确度也不会差到哪儿,即使比民兵白杨差一点,也无碍大局。礼花弹这个东东,到NEW YORK八大道走错了去五大道,问题不大吧。
帮漏首转来
这几天《读卖新闻》那则094发射巨浪二,搞得网坛沸沸扬扬,不过没有第二渠道证实,存疑。咱这“弹弹”就是乱谈,信则信之不信则当作胡言乱语。

陆基礼花弹已经服役,没啥疑问,而且肯定有New York级的了,不是以前只能到阿拉斯加的那种了。洞洞里的礼花弹早就可以了,只是装在轮子上的,可能最近定型。美国的侦察技术确实也了得,拉姆斯菲尔德大发牢骚,也是事出有因的,“谁威胁你”了,“你要大力发展这个”,他的话大致的逻辑就是这样的。不过最近又改口了,05版的军力报告被白宫扣下,五角大楼也很恼火,究竟是要他讲话客气点,还是再狠一点。我觉的这与我们礼花弹发力能力成反比,你越厉害它就越客气,琢磨了半天判断你是“黔驴”,那就狠一点。我猜想应该客气点了吧。

水下礼花弹,要注意是先刮东风,再有巨浪的。东风不猛,没有十二级,涌浪也高不到哪儿去。巨浪是东风受龙王邀请下海的,这一点很关键。海里游的礼花弹,是山姆大叔最挠头的,这是真正要他命的“恐怖分子”。这个“恐怖分子”如果能经常在太平洋里游游,台海格局将发生大变——中美关系决定,潜台词是这个。

那么东风什么水平呢?既然已经有“New York级”陆基礼花弹了,而且天女散花型的、悟空七十二变形的,品种很多。今年定型的,重点在于突防能力,技术进展非常之大,这是山姆大叔头皮最发麻的,对着人家NMD看家狗的,可能(或者已经?)快要叫白杨“弟弟”了。

既然东风那么厉害,到龙王家里去作客,搞出的巨浪如何也就是上面说的影子。数量会是多少,将来看大黑鱼有几条就是了。比如有二条,至少也该有三十几个礼花弹吧,如果四条,美国发言人嘴里可能都会说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都怀疑这不是我们外交部的人说的吧?

至于消息如何披露,我想是会有报道的,注意什么“先进性”典型人物的报道,这是披露的惯用手法。什么时候报道咱也不好确定,睁大眼睛盯着吧。
多谢楼上几位兄台帮忙解释文章深意
多谢了哈
版本很多啊
我记得漏首说那位高手已经半百了,怎么到这里就30出头了?
30出头的小伙子在这个领域投入了10年精力?从20岁就开始了?
不管如何,让老美的反导网络作废了就是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
[B]以下是引用[I]游山玩水[/I]在2005-7-20 23:24:00的发言:[/B][BR]有个帖子好像是说把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提高到了15m以内

有必要吗?洲际导弹又不是经常装常规弹头
敬礼!!!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分量可不一般啊!没有在其领域飞跃式的重大突破,并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是不可能授予该奖项的!!!
[B]以下是引用[I]孔雀翎[/I]在2005-7-21 8:52:00的发言:[/B][BR]呵呵,几位看来是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没有什么感觉,就说八股。
实际上,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几个字就够了,你们大可以查一下,什么档次的东东才可以得这个奖


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就得了这个奖。
巨浪应该到海上试验,这个应该是所谓的“礼花”。
天知道!
这样的文章不知道通过多少道审批才发表出来!
想在这样的文章上找到答案太难了!
哗众取宠~~~~~~~~~
听到这样的消息不顶就不是中国人了~!!!!!!
只想说两句话,四个字:
我靠!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