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 直升机所的前世今生 [未来直升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08:49
信念激扬梦想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建业45周年之一
惟进取也,故日新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的前世今生
本报通讯员 江滨
2014-12-09 09:15:53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432285.shtml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于1969年12月15日,或许是历史的机缘,就在这一天,国产直6直升机实现首飞。当年稍早前,航空工业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组建新的直升机研究设计所,定点江西景德镇,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研究院和航空工业部,番号为福字901部队。
建所伊始,在国家投入甚少的情况下,直升机所干部职工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建起了初具规模的试验、试制厂房和办公楼。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直6、直7等型号的技术攻关。尽管在特殊的年代,型号研制历经曲折并最终下马,但直升机科研队伍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了,在实践中提高了设计、试验水平,增强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的型号研制经验。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直升机所组织编制了我国直升机发展建议书并获得国家批复。1985年底,直8大型运输直升机首飞成功,1994年设计定型。直8填补了我国大型直升机的空白,是我国直升机型号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直8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直升机所组织了直9武装直升机的反设计,开展了大量的论证研究和技术攻关。直9武装直升机在1988年实现首飞,1995年完成设计定型,这为此后专用武装直升机研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直11是直升机所第一次自行研制的轻型直升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1994年首飞,2000年设计定型。这一时期,直8陆军型、直9舰载反潜型等陆续列装,直升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小阳春,直升机研制基本形成“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格局和“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态势。
世纪之交,直10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制拉开了国产直升机争锋世界的征程。直10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扭转了我国直升机的落后局面,将我国直升机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20年,基本实现了我国直升机技术与世界先进直升机技术接轨,达到世界第三代直升机的先进水平。此间,直升机所建起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覆盖了直升机各专业,完整配套的设计、试验手段,更为可贵的是,一批承前启后的新生科研技术骨干人才也在实践中成长起来了。
2008年,中航工业重组整合,直升机所党政班子审时度势,大力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确立了“引领直升机技术进步,推动直升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及“打造国际一流直升机研发机构”的宏伟愿景,型号科研迈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期。直19专用武装直升机研制仅用了三年时间,直8型机、直9型机、直11经过不断改进改型焕发出无限生机,形成了庞大的家族。无人机直升机空白得以填补,无人机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国产直升机一次次为保卫海疆、抗震救灾、重大军演、海上护航做出贡献。在国庆60周年阅兵大典上,10架直8直升机、18架直9侦察直升机、18架直9武装直升机组成的三个编队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展现了国产直升机的雄健英姿。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直升机所认识到发展民用直升机的重大社会意义,迅即将民机研发摆上战略日程,集成此前型号,尤其是直10的技术创新成果,利用直8、直11的成熟平台,仅用1、2年时间就推出了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和AC311轻型通用直升机,此后又按照最新适航标准,获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完成AEG(航空器审查)工作,打开了国产民用直升机进入市场的大门。
直升机所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际合作。近30年来,直升机所与美、法、俄、意、加等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上世纪90年代,与美国西科斯基合作研制了S-92直升机,2005年开始了与空直(原欧直)共同研制EC175/AC352直升机的历程,这是一次“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研制、共享市场、共享收益”的对等合作,树立了我国航空工业走向国际的成功范例,2014年,首架EC175交付用户,标志着这款先进中型直升机正式进入市场运营。
围绕军民用直升机背景型号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究,直升机所重点突出直升机特色专业的技术发展和能力提升,在总体气动、旋翼、结构与强度、飞控、航电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直升机所拥有覆盖13吨级以下军、民用直升机常规设计、试验的手段和设施,直升机总体、旋翼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航空电子系统等综合设计、验证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构建了体系合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军民兼容、效率突出、覆盖直升机全部专业、适应直升机技术创新需求的直升机研发平台,实现了研发能力手段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空前提高。
从建所至今,45年过去了,直升机所终于站到了与国际同行比翼齐飞的新高度。未来,直升机所将致力于突破大速度、新构型等直升机关键技术,具备自主研发倾转旋翼机、高速新构型直升机的能力,持续完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直升机研发体系,发展新一代直升机系列平台,加速赶上世界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早日使我国跻身世界直升机强国之列,实现直升机人的“中国梦”。信念激扬梦想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建业45周年之一
惟进取也,故日新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的前世今生
本报通讯员 江滨
2014-12-09 09:15:53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432285.shtml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于1969年12月15日,或许是历史的机缘,就在这一天,国产直6直升机实现首飞。当年稍早前,航空工业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组建新的直升机研究设计所,定点江西景德镇,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研究院和航空工业部,番号为福字901部队。
建所伊始,在国家投入甚少的情况下,直升机所干部职工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建起了初具规模的试验、试制厂房和办公楼。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直6、直7等型号的技术攻关。尽管在特殊的年代,型号研制历经曲折并最终下马,但直升机科研队伍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了,在实践中提高了设计、试验水平,增强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的型号研制经验。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直升机所组织编制了我国直升机发展建议书并获得国家批复。1985年底,直8大型运输直升机首飞成功,1994年设计定型。直8填补了我国大型直升机的空白,是我国直升机型号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直8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直升机所组织了直9武装直升机的反设计,开展了大量的论证研究和技术攻关。直9武装直升机在1988年实现首飞,1995年完成设计定型,这为此后专用武装直升机研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直11是直升机所第一次自行研制的轻型直升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1994年首飞,2000年设计定型。这一时期,直8陆军型、直9舰载反潜型等陆续列装,直升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小阳春,直升机研制基本形成“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格局和“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态势。
世纪之交,直10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制拉开了国产直升机争锋世界的征程。直10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扭转了我国直升机的落后局面,将我国直升机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20年,基本实现了我国直升机技术与世界先进直升机技术接轨,达到世界第三代直升机的先进水平。此间,直升机所建起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覆盖了直升机各专业,完整配套的设计、试验手段,更为可贵的是,一批承前启后的新生科研技术骨干人才也在实践中成长起来了。
2008年,中航工业重组整合,直升机所党政班子审时度势,大力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确立了“引领直升机技术进步,推动直升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及“打造国际一流直升机研发机构”的宏伟愿景,型号科研迈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期。直19专用武装直升机研制仅用了三年时间,直8型机、直9型机、直11经过不断改进改型焕发出无限生机,形成了庞大的家族。无人机直升机空白得以填补,无人机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国产直升机一次次为保卫海疆、抗震救灾、重大军演、海上护航做出贡献。在国庆60周年阅兵大典上,10架直8直升机、18架直9侦察直升机、18架直9武装直升机组成的三个编队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展现了国产直升机的雄健英姿。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直升机所认识到发展民用直升机的重大社会意义,迅即将民机研发摆上战略日程,集成此前型号,尤其是直10的技术创新成果,利用直8、直11的成熟平台,仅用1、2年时间就推出了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和AC311轻型通用直升机,此后又按照最新适航标准,获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完成AEG(航空器审查)工作,打开了国产民用直升机进入市场的大门。
直升机所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际合作。近30年来,直升机所与美、法、俄、意、加等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上世纪90年代,与美国西科斯基合作研制了S-92直升机,2005年开始了与空直(原欧直)共同研制EC175/AC352直升机的历程,这是一次“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研制、共享市场、共享收益”的对等合作,树立了我国航空工业走向国际的成功范例,2014年,首架EC175交付用户,标志着这款先进中型直升机正式进入市场运营。
围绕军民用直升机背景型号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究,直升机所重点突出直升机特色专业的技术发展和能力提升,在总体气动、旋翼、结构与强度、飞控、航电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直升机所拥有覆盖13吨级以下军、民用直升机常规设计、试验的手段和设施,直升机总体、旋翼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航空电子系统等综合设计、验证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构建了体系合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军民兼容、效率突出、覆盖直升机全部专业、适应直升机技术创新需求的直升机研发平台,实现了研发能力手段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空前提高。
从建所至今,45年过去了,直升机所终于站到了与国际同行比翼齐飞的新高度。未来,直升机所将致力于突破大速度、新构型等直升机关键技术,具备自主研发倾转旋翼机、高速新构型直升机的能力,持续完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直升机研发体系,发展新一代直升机系列平台,加速赶上世界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早日使我国跻身世界直升机强国之列,实现直升机人的“中国梦”。
从建所至今,45年过去了,直升机所终于站到了与国际同行比翼齐飞的新高度。

未来,直升机所将致力于突破大速度、新构型等直升机关键技术,具备自主研发倾转旋翼机、高速新构型直升机的能力,持续完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直升机研发体系,发展新一代直升机系列平台,加速赶上世界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早日使我国跻身世界直升机强国之列,实现直升机人的“中国梦”。

==

新概念的验证小高潮,即将开始!
信念激扬梦想——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建业45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创造新速度 为国产直升机未来增添动力
周源
2015-01-02 11:33:36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445212.shtml

常规直升机受自身构型的影响,飞行速度、航程等受到较大限制。300千米/时,几乎是常规直升机的速度极限。研制大速度、高机动性以及大航程、可满足快速反应、远距大载重等需求的高速直升机,是未来直升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已经将高速新构型直升机研制纳入了研发日程。根据发展规划,直升机所在“十三五”期间将首先突破直升机每小时400千米的限制。K-800是他们目前酝酿中的一款无人高速直升机验证平台,采用ABC旋翼,在机身前部加推进螺旋桨,以直升机模式垂直起降、悬停,螺旋桨模式飞行,起飞重量达到800千克、设计速度450千米/时、机长5.12米。K-800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验证,为今后更多的新构型高速直升机做准备。
我国是一个地域、领空、领海十分辽阔的国家,东西南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差异巨大,为保卫我国的领空、领海和领土完整,不依赖特殊场地,能够随时随地起降,并且拥有速度快、效率高、地点准、机动灵活等特点的航空器,对海洋维权、边境巡逻、反恐突袭、战地急救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倾转旋翼机正是这样一种航空器,“蓝鲸”是直升机所正在研发的一款倾转旋翼机。“蓝鲸”为四倾转旋翼构型,商载达到20吨;巡航速度538千米/时;航程3106千米/时。在科研人员的构想中,“蓝鲸”采用可收放起落架,具备垂直起降和滑跑起降能力,配备四台发动机,余度设计确保两台发动机失效后还能安全飞行。采用分布式综合航电系统提升任务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应用光传操纵系统融合多模态任务飞行控制、智能综合驾驶舱技术降低飞行员负荷,大幅提升机体复合材料应用比例,具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能力。
除了高速、大装载、远航程之外,与常规直升机相比,“蓝鲸”还兼具振动小、噪声小、耗油率低、运输成本低等特点。“蓝鲸”结构布局中旋翼安置在远离机身的机翼尖端,且旋翼直径较小,因此其座舱的振动水平低于一般的常规直升机,并且由于主要的噪声源——旋翼,远离座舱,因此座舱内的噪声比普通直升机小很多。科研人员分析,“蓝鲸”在150米高度悬停时,其噪声只有80分贝,仅相当于30米外卡车发出的噪声,特别适合于旅客运输。据科研人员介绍,综合考虑“蓝鲸”耗油量少、速度快、航程大、载重大等优点,其运输的成本仅为常规直升机的1/2。
倾转旋翼机因既有旋翼又有机翼,并且要实现旋翼从垂直位置向水平位置或从水平位置向垂直位置倾转,因此不仅基本综合了直升机和涡轮螺旋桨飞机的技术特点,而且还具有旋翼倾转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技术特点。其结构、气动、控制等技术比一般飞机或直升机复杂得多,并拥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所拥有的各种技术难点,同时还带来许多倾转旋翼机独特的技术问题。归纳起来,倾转旋翼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旋翼-机翼的气动干扰对有效载荷影响大、旋翼倾转过程中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复杂、倾转旋翼机的结构设计复杂、倾转旋翼机的动力学耦合问题多等方面。
我国倾转旋翼机的研究起步晚,很多关键技术还在摸索阶段。然而在关键技术突破之外,更需要的是创新精神的绽放。为激发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直升机所于2009年设立了所长课题基金。 “所长课题基金”是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为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鼓励原始创新,培养直升机高科技人才,促进直升机技术进步和发展而设立。主要支持直升机旋翼研制及其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探索性强的应用研究,解决旋翼研制中出现的技术瓶颈,攻克关键技术,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科学研究。近些年来,直升机所还定期举办技术创新沙龙、“新概念旋翼飞行器设计大赛”等活动,鼓励科研人员发散思维,激发创新热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技术、创意交流的平台。同时,在研究室内部实施项目团队管理,放手启用思想活跃的年轻技术骨干负责项目,群策群力大胆推进技术创新。
创新是科研人员的灵魂,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未来。中航工业直升机所作为国内唯一的直升机研发机构,一代代直升机人矢志不渝,开发新技术,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推动我国直升机技术水平向前发展。
K-800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验证,为今后更多的新构型高速直升机做准备。

“蓝鲸”为四倾转旋翼构型,商载达到20吨;巡航速度538千米/时;航程3106千米/时。在科研人员的构想中,“蓝鲸”采用可收放起落架,具备垂直起降和滑跑起降能力,配备四台发动机,余度设计确保两台发动机失效后还能安全飞行。采用分布式综合航电系统提升任务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应用光传操纵系统融合多模态任务飞行控制、智能综合驾驶舱技术降低飞行员负荷,大幅提升机体复合材料应用比例,具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能力。
从长远看,军备竞赛并不适合我国。不要忘记了苏维埃是怎么玩蛋的
光传,这挑战挺大的。。
dddd-dh2016 发表于 2015-1-8 20:07
K-800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验证,为今后更多的新构型高速直 ...
结果呢?军方看中的是结果,我们需要的也是结果~~~~
Sholef_155SPG 发表于 2015-1-8 21:13
从长远看,军备竞赛并不适合我国。不要忘记了苏维埃是怎么玩蛋的
那就通过军备竞赛,让美国像苏联一样完蛋。
Sholef_155SPG 发表于 2015-1-8 21:13
从长远看,军备竞赛并不适合我国。不要忘记了苏维埃是怎么玩蛋的
这不是你想不玩就能不玩的
阿凡达。

阿凡达?

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