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家窝棚战斗的一些随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47:21
胡家窝棚战斗作为辽沈战役中一场规模不大,但又影响深远的战斗,以其独特的地位被载入了解放战争史册。战斗过程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下面主要讨论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假设没有这场战斗,廖耀湘能否突围成功?现在,认为不能成功的占大多数,毕竟当时,合围的态势已经形成,廖作为一只孤军,战则必败,逃则无路,士气低落,补给断绝,怎么看都是身陷绝地的态势。也有部分人认为能够成功的,理由是,廖耀湘在兵团部被突袭,通信断绝后,狗急跳墙,用明码发报,导致兵力部署和突围计划被林彪看的一清二楚,如果没有这次战斗,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乌龙,则向沈阳突围,还有一线生机。当然,正如杜聿明所说,那不过是又一个长春罢了,被消灭是迟早的事。这个大家可以再讨论一下。
二是胡家窝棚战斗体现出的几个特点,在现代战争中的表现。一是斩首行动,是相对来说,代价最小,收获最大的作战形式,如果有条件,敌方的指挥机构,必须被列入最优先的打击目标。二是通信的重要性。大兵团行动,首先必须确保指挥通畅,能够对部署如臂使指是每个将军的梦想,一旦通信不畅,即便只是很短的一个时间,都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毕竟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三是保密,这个不用多说,廖司令用麾下十几万将士的命运,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四是基层指挥员的素质至关重要。3营营长没啥文化,甚至字都不认识多少,但是,他能从林立的天线,判断出这必然是地方的高级指挥所,并能够不记代价主动突击,而且优先原则破坏通信设施,这一切都体现出了优秀的把握机会能力和很强的指挥水平。反观廖耀湘所部,作为一个十几万人的兵团指挥部,能够被对方摸进指挥所还毫无察觉,几个军部全接不通,还想不到是有人在破坏,而只是单纯的叫人去去查线,这帮参谋都应该被拖出去枪毙了。好了,先去加班,就写这些吧,估计不会有几个人看。胡家窝棚战斗作为辽沈战役中一场规模不大,但又影响深远的战斗,以其独特的地位被载入了解放战争史册。战斗过程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下面主要讨论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假设没有这场战斗,廖耀湘能否突围成功?现在,认为不能成功的占大多数,毕竟当时,合围的态势已经形成,廖作为一只孤军,战则必败,逃则无路,士气低落,补给断绝,怎么看都是身陷绝地的态势。也有部分人认为能够成功的,理由是,廖耀湘在兵团部被突袭,通信断绝后,狗急跳墙,用明码发报,导致兵力部署和突围计划被林彪看的一清二楚,如果没有这次战斗,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乌龙,则向沈阳突围,还有一线生机。当然,正如杜聿明所说,那不过是又一个长春罢了,被消灭是迟早的事。这个大家可以再讨论一下。
二是胡家窝棚战斗体现出的几个特点,在现代战争中的表现。一是斩首行动,是相对来说,代价最小,收获最大的作战形式,如果有条件,敌方的指挥机构,必须被列入最优先的打击目标。二是通信的重要性。大兵团行动,首先必须确保指挥通畅,能够对部署如臂使指是每个将军的梦想,一旦通信不畅,即便只是很短的一个时间,都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毕竟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三是保密,这个不用多说,廖司令用麾下十几万将士的命运,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四是基层指挥员的素质至关重要。3营营长没啥文化,甚至字都不认识多少,但是,他能从林立的天线,判断出这必然是地方的高级指挥所,并能够不记代价主动突击,而且优先原则破坏通信设施,这一切都体现出了优秀的把握机会能力和很强的指挥水平。反观廖耀湘所部,作为一个十几万人的兵团指挥部,能够被对方摸进指挥所还毫无察觉,几个军部全接不通,还想不到是有人在破坏,而只是单纯的叫人去去查线,这帮参谋都应该被拖出去枪毙了。好了,先去加班,就写这些吧,估计不会有几个人看。
三营的战士们破坏了通讯器材后,对着指挥部一顿手榴弹,几十个高参在睡梦中就西去了
三营的战士们破坏了通讯器材后,对着指挥部一顿手榴弹,几十个高参在睡梦中就西去了
额,那就怨不得他们了,不过警卫部队不合格倒是真的,这么大一伙人,到了眼皮底下才发现,这还是兵团指挥部吗?一个团部都不该这样
按照党国无人不通共的模式推理
其实很容易解释清楚的
既然连党国国防部机要室都是一堆共谍在把持
一个小小的兵团啥的不跟玩似的
共军的步兵后来杀美国佬都不含糊的...国军只是提前碰上了....
惊弓之鸟
此战展示了PLA可怕的基层主观能动性。很多军队一旦建制被搅乱,战斗力就会大失,而PLA却会不降反升。
典型的,运气很好的斩首行动。。。林总不是说了么,以乱打乱
主要还是老韩能力强,练的好,这部队南下海南岛,北上援朝第一仗都是刚刚的啊。
记得大决战中有这个片段,可以详细说下吗!
1982年黎巴嫩之战,巴解的战斗小组突袭战后的阵地,击毙以色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自己自然全灭。也算是胡家战斗的山寨版吧,战略意义则有天壤。
KMT军自己当晚的防务交接没当回事,自然就被穿成了筛子。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4-10-23 23:12
1982年黎巴嫩之战,巴解的战斗小组突袭战后的阵地,击毙以色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自己自然全灭。也算是胡家 ...


就杀死一个副总参谋长没什么军事价值,国防部里的替补多得是,远远比不上一整个军事指挥中枢。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4-10-23 23:12
1982年黎巴嫩之战,巴解的战斗小组突袭战后的阵地,击毙以色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自己自然全灭。也算是胡家 ...


就杀死一个副总参谋长没什么军事价值,国防部里的替补多得是,远远比不上一整个军事指挥中枢。
此战展示了PLA可怕的基层主观能动性。很多军队一旦建制被搅乱,战斗力就会大失,而PLA却会不降反升。
PLA的历史里物质缺乏的时期占绝大多数时间,这就意味着指战员们不能寄希望于上级和友军的支援,形成了一切靠自己的潜意识,在陷入孤立的战场环境时不会发生军心动摇的情况,指挥员有多少兵就当什么长,战士就以枪声为集结号,这就是基层的主观能动性,与二战时德军基层官兵的战斗风貌很类似。
解放军的一个作战原则是:“哪里响枪就往哪里打!”,其本质就是主观能动性!
PLA的历史里物质缺乏的时期占绝大多数时间,这就意味着指战员们不能寄希望于上级和友军的支援,形成了一 ...
所以有人说,智利继承了旧普鲁士军队的形,而魂魄精髓最好的继承者是PLA
当时三纵穿插时正赶上廖耀湘下令整个兵团变换前进方向,以49军为先头向营口前进,新一军和新三军互换位置,新三军军长龙天成行动迟缓,新一军都撒走了,新三军接防的部队还没到位,三纵就是抓住这个时间差,插进廖耀湘司令部的。实际实施斩首不只是兵团司令部,还有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三个军部也同时遭袭,就这一下,廖耀湘整个兵团的指挥系统就彻底崩溃了。后面中野打黄维的时候,老毛也引用对廖耀湘的战例,鼓励中野大胆突击,但是中野的突袭没能奏效,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指挥得当,十八军和第十军合为一股拱卫住了兵团部,刘伯承就评论过中野突袭不到位,无法复制围歼廖兵团的战例,变为阵地围攻了。
土共当年是游击战出身,往往敌后作战,在通讯断绝和敌我势态混乱的情况,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搂草打兔子的本事一直没忘,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

相反国民党武装习惯了正规集团化作战,对于失去指挥和通讯的情况下,往往比较茫然。



当时三纵穿插时正赶上廖耀湘下令整个兵团变换前进方向,以49军为先头向营口前进,新一军和新三军互换位置, ...
新三军 龙天武。
见了此贴,我顿时想起以前的搞笑贴,大决战前的国军论坛
由于长期敌后游击战争的锻炼,土共小部队独立作战的能力极强,营连排干部在部队建制打乱、与上级失去联系时都能准确判断战场态势,毫无惊慌地正确指挥所部投入战斗
论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_^
说明了实践出真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重要性。
说明了实践出真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重要性。
当时三纵穿插时正赶上廖耀湘下令整个兵团变换前进方向,以49军为先头向营口前进,新一军和新三军互换位置, ...
是的,所以,我一直认为胡家窝棚战斗,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更多的是一种偶然,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想要照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土共当年是游击战出身,往往敌后作战,在通讯断绝和敌我势态混乱的情况,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搂草打兔子的 ...
大规模战役中,小股单独行动的部队,本来就应该这样,关键是基层指挥员能否具备相应的素质。以古论今,我军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就在基层军官的素质上,现有的这批二十几岁,三十出头的营连长,能力方面更多的体现在管理上,而非指挥上,而相应的专业士官制度,落实的又不太好,骨干流失严重,导致了我们现在极度缺乏战术指挥人才。
天助土鳖,廖败的彻底啊
此战展示了PLA可怕的基层主观能动性。很多军队一旦建制被搅乱,战斗力就会大失,而PLA却会不降反升。
这在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的战斗中也有表现,pla的单兵都有穿插意识,而且求战欲高的吓人。用轻步兵在敌方控制区长途奔袭上百公里,建制不完整了还能用小部队扼守险要完成任务,名副其实的轻步兵之王
大规模战役中,小股单独行动的部队,本来就应该这样,关键是基层指挥员能否具备相应的素质。以古论今,我 ...
打起仗就会涌现相应的人才,每一只部队都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难道你认为md那种低烈度不对称战争中锻炼出的基层指挥员可以适应大规模战争么?
fatwildcat 发表于 2014-10-23 22:40
此战展示了PLA可怕的基层主观能动性。很多军队一旦建制被搅乱,战斗力就会大失,而PLA却会不降反升。
对,62年在印度也是这样
这在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的战斗中也有表现,pla的单兵都有穿插意识,而且求战欲高的吓人。用轻步兵在 ...
其实就是近年来的几次抗救灾中,有不少基层部队的自主反应能力也是不
含糊的
其实就是近年来的几次抗救灾中,有不少基层部队的自主反应能力也是不
含糊的
所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事儿来了人的潜力自然就逼出来了
67809 发表于 2014-10-25 22:27
当时三纵穿插时正赶上廖耀湘下令整个兵团变换前进方向,以49军为先头向营口前进,新一军和新三军互换位置, ...
这个还要看指挥官的能力吧,杜聿明徐州撤退时粟裕不也一样没插进去?要不是转换行军路线,杜聿明就算不能跑掉也不至于在陈官庄被围
zzyzhao 发表于 2014-10-26 06:55
大规模战役中,小股单独行动的部队,本来就应该这样,关键是基层指挥员能否具备相应的素质。以古论今,我 ...
光有理论不行,这就像企业管理,你让应届毕业生去做班组长车间主任。。。。。。
茄头 发表于 2014-10-25 23:01
见了此贴,我顿时想起以前的搞笑贴,大决战前的国军论坛
链接补上啊!
共军最强就在基层, 基层战士们那种可怕的能动性、随机应变时之果断和执行之坚决,这在共军各时期的战斗中都屡见不鲜, 每每创造出让后人目瞪口呆的如小说般不可思议的战例战绩。但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就共军特别多这种现象?现在更有文化的后辈们还能像泥腿子先辈们那样吗?必须找出原因才能延续这种强大。
zou_xl 发表于 2014-10-26 19:22
链接补上啊!
传送门:http://lt.cjdby.net/thread-1142746-1-1.html
littlekitty 发表于 2014-10-25 21:49
所以有人说,智利继承了旧普鲁士军队的形,而魂魄精髓最好的继承者是PLA
别别别。对于PLA来说用普鲁士军队来代称真心不是称赞。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中的PLA及志愿军是这个星球有史以来的最强步兵。没有之一
偌大个西进兵团   莫名就没了  蒋公也很郁闷啊

辽沈开战基本败局一定  就看炮党能撤多少  结果只逃走了个五十二军

某魔法的一存 发表于 2014-10-26 22:03
偌大个西进兵团   莫名就没了  蒋公也很郁闷啊

辽沈开战基本败局一定  就看炮党能撤多少  结果只 ...


有一句话叫做用兵之害莫大于犹豫,看三大战役,国军的行动,简直就是将迟疑,犹豫,反复发挥到了极致,反观我军,虽然战前也有犹豫不决的事,但一旦定下决心,从上到下基本能够做到坚持到底,这种执行力的差距,是战争成败的重要原因。
五十二军能够逃出生天,正是由于其准确判断形式,并能将计划执行到底
某魔法的一存 发表于 2014-10-26 22:03
偌大个西进兵团   莫名就没了  蒋公也很郁闷啊

辽沈开战基本败局一定  就看炮党能撤多少  结果只 ...


有一句话叫做用兵之害莫大于犹豫,看三大战役,国军的行动,简直就是将迟疑,犹豫,反复发挥到了极致,反观我军,虽然战前也有犹豫不决的事,但一旦定下决心,从上到下基本能够做到坚持到底,这种执行力的差距,是战争成败的重要原因。
五十二军能够逃出生天,正是由于其准确判断形式,并能将计划执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