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证--战后日军在中国投降和赔偿中国的舰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23:25
8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都铭记于心的日子,77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诏书,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在经过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后,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军及其帮凶走狗。1945年9月9日,日军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呈递降书正式投降后,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典礼在南京举行,海军总司令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代表中国海军接受日军投降,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支那方面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中将在仪式上代表侵华日军海军部队表示愿意放下武器,向中国海军投降。接着10日就根据投降书规定下令日军中国方面舰队(支那方面舰队)司令官福田良三中将,将中国战区(包含台湾、澎湖、北纬16度以北之越南)内所有日本海军管辖之舰艇、兵器装备、港口设施等移交给中国海军总司令部,由海军参谋长曾以鼎中将负责接收。同时,受日本海军指挥和控制的汪伪海军的舰艇、装备、港口设施等一并移交。
一、中国接收的战后在中国投降的日军舰船
    抗战结束后,中国海军各部分别赴山东、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等地,接受日本海军及受其指挥和控制的汪伪海军的舰艇、装备,处理战俘。惟有东北的伪满洲国“江上军”与海上警察部队所装备的一批浅水炮舰、内河炮艇和军用飞机,在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后多由自行破坏或是被苏军俘获;而中国海军由于力量贫弱加之战后远东国际格局的影响,一时竟无力也无从收回这本应属于中国的权益。
   1945年9月13日,日军在上海地区的海军指挥官登上停泊在江面的中国军舰,听取中国海军陈绍宽总司令的指示,并于17日在上海举行移交典礼,将这一地区内所有日本海军与汪伪政权的大小舰艇及辅助船只移交给中国海军接收,这也揭开了中国海军接收日本投降舰艇的序幕。
侵华日军在中国的作战行动都是以陆军为主体的陆上作战,海军作战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规模也小。但也绝不是一切都交给陆军的。其参战的范围很广:航空战、封锁战、巷战、协助陆上作战等。其中尤以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活动最为活跃。日本海军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就在中国上海、青岛等地驻有舰队。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0 月20 日日本海军抽调在上海的第三舰队、在青岛新编的第四舰队及其他舰只,组成中国方面舰队,由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任司令长官。1938 年2 月1 日又将新编的第五舰队编人。日军中国方面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其陆军登陆作战,运输物资。海军航空兵部队曾多次参与轰炸中国各大城市,并在上海、青岛、厦门、香港建立据点,对中国沿海实施封锁。后因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方面舰队兵力有所调动。1941 年9 月1 日由古贺峰一出任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下辖第一、第二、第三遣华舰队和海南警备府,根据地队5 个。中国方面舰队曾参加入侵武汉(1938 年8—11月)、广东(1938 年10 月)、海南岛(1939 年2—4 月)、南昌(1939 年2—4 月)、南宁及其周围地区(1939 年11—12 月)、浙赣(1942 年4—9 月)以及打通湘桂铁路、粤汉铁路南端的作战(1944 年5 月—1945 年1 月)。1945年9月,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共3.9万余名官兵在令长官为福田良三率领下向中国政府缴械投降。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时至1943年,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海军力量主要是第三舰队,旗舰是老式装甲巡洋舰“出云”号、下辖轻巡洋舰“天龙”号、“龙田”号。第十一战队:水雷敷设舰“八重山”号及以下“宇治”、“嵯峨”、“安宅”、“嵯峨”、“鳥羽”、“保津”、“勢多”、“比良”、“堅田”、“熱海”、“二見”、“隅田”、“小鷹” 、“多多良”、“須磨”、“興津”、“鳴海”、“舞子”等 炮舰,以及“粟”、“蓮”两艘 二等驱逐舰;第五水雷战队:旗舰轻巡洋舰“夕张”号,下辖第十三驱逐队二等驱逐舰“吴竹”号、“若竹”号、“早苗”号,第十六驱逐队二等驱逐舰“芙蓉”号、“刈萱”号、“朝颜”号;第五驱逐队二等驱逐舰: “春风”、“松风”、“朝风”、“旗风”;另外还有 水上 飞机母舰“能登呂”号、 给粮舰“间宮”号 、以及工作舰“朝日”号等辅助舰船。此外第三舰队还管辖上海方面根据地队、上海特別陆战队、舟山列岛警备队、南京警备队、上海港务部、汉口方面特別根据地队、特设九江警备队、广东方面特別根据地队、廈门方面特別根据地队、特设第四扫海队、青岛方面特別根据地队、海南警备府部队等地方水上警备部队。
从装备的舰艇和管辖的辽阔地域可以看出这是一支颇具实力的近海力量,即使与当时的中国海军整体相比都毫不逊色。不过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进行与南洋战事吃紧,日本在华舰队的主力舰艇陆续被调往南洋并损失殆尽,仅留下一些吨位较小的内河舰艇担负反水雷与巡逻作战及对陆火力支援的任务。到抗战胜利时,日军在华的最大主力舰仅为满载排水量1350吨的“宇治”号河川炮舰;不过因为多是小型船艇,投降的日军船艇在数量上倒是蔚为可观。
       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抗战胜利时残留在中国大陆的日军舰艇船舶共计2169艘(另有资料说2162艘),总吨位82839吨(另有资料说79426吨);但这2000多艘舰艇中真正堪用的却只有192艘,计19134吨。其中大小军舰19艘(堪用者3艘),驱潜艇7艘(堪用者6艘),小型潜艇3艘(堪用者2艘),鱼雷艇6艘(堪用者3艘),小炮艇200艘(多数不堪使用)及大批的”震洋”自杀艇、各式小艇、帆船等;种类、数量极为庞杂,真正使用价值则不高。时值中国海军历经抗战之重大牺牲,有经验的人手严重不足,加之接收中各部门职能与归属混乱、争端频发,以至于舰艇移交工作进行极为缓慢。前后历时一年多,方在南京、上海、九江、武汉、青岛、舟山、厦门、台澎、广州、海南十个区域基本完成了对日伪舰船的接收工作。详情如下:
      1、南京区:接收60艘,其中留存50艘,发还6艘,沉没4艘。
      2、上海区:接收454艘,其中留存106艘,发还141艘,移交203艘,拨借2艘,沉没2艘。
      3、九江区:接收54艘,其中留存39艘,发还3艘,拨借5艘,沉没2艘,售卖5艘。
      4、武汉区:接收65艘,其中留存35艘,发还1艘,移交5艘。
      7、厦门区:接收80艘,其中留存61艘,发还8艘,移交10艘,沉没1艘。
      8、台澎区:接收296艘,其中留存249艘,拨借40艘,沉没7艘。
      9、广州区:接收56艘,其中留存23艘,发还14艘,移交19艘。
    10、海南区:接收76艘,其中留存63艘,移交8艘,拨借3艘,沉没2艘。
    留存部分是指发交国民党海军各单位使用,总计748艘;发还部分是指该船原为日军劫收的各中外民营商号机关或公营事业及民间业主的船只,现发还原主,共计204艘;移交是指发给非海军的国民政府机关单位,如招商局、海关、国民政府行政院物资供应局、联运指挥部、经济部、中华水产公司、”战时运输管理局”、青岛港务局等机关使用,计308艘;拨借是指被诸如水运指挥部、汉口海关、海事职业学校、台湾高雄运输司令部、高雄港务局、基隆警察局、高雄县政府等机关借用的船只,共计58艘。另有”震洋”自杀艇812艘(计971吨),因不堪使用而全部报废,部分零件转做他用。
根据当时中国海军总司令部的纪录,总计接收了内河炮舰8艘(1350吨的“宇治”号,725吨的内河炮舰“安宅”, 250吨的 “鸟羽”号,338吨的 “势多”号,205吨的 “二见”,“热海”, 305吨的 “伏见”、“隅田”号),各型内河炮艇132艘,巡逻艇84艘,驱潜艇2艘,小型潜艇3艘,鱼雷艇9艘,登陆舰艇159艘,自杀艇(即”震洋艇”)821艘,以及大量的运输、测量、工程、布雷或扫雷、交通船艇等辅助船艇及部分被日伪海军征用的民船等。另有战时日本捕获的美国和意大利(1943年退出战争后)在华的浅水炮舰3艘(“多多良”号,原美军USS Wake,PR-3;“兴津”号,原意大利布雷舰RM Lepanto;“鸣海”号原意大利内河炮艇“Ermanno Carlotto”号)炮舰,以及从澳门购买的“舞子”号炮舰(原葡萄牙炮舰“澳门”号),此时也一并移交给中国海军。日军驻华舰艇中还包括日军曾俘获或从长江中打捞的一批抗战时沉没的中国海军舰艇,这些军舰多在整修后改名加入日军或是汪伪海军服役。这些舰艇在战后幸存的,此时也一并物归原主并恢复原舰名继续服役。计有:“逸仙”号巡洋舰(日舰名“阿多田”号)、“永绩”号炮舰(汪伪舰名“海兴”号)、“永翔”号炮舰(汪伪舰名“海祥”号)、“建康”号驱逐舰(汪伪舰名“海绥”号)、“湖鹗”号鱼雷艇(汪伪舰名“海靖”号)等。
除了上述几艘排水量较大的炮舰外,抗战结束后中国海军所接收的日军投降的排水量在100吨以上的炮艇,大小等级差异很大,各艇排水量如下:“江泰”(原日军 “二吴”292吨),“海宁”(原日军“若丸”370吨),“海康”(原日军“海鸥” 240吨),“公利”(原日军“日香丸”550吨),“成功”(原日军“1089”号 200吨),“定海”(原日军“海青”489吨),“防城”(原日军 “梅丸”290吨),“清远”(原日军“香昭丸”220吨),“海筹”(原日军 “布引丸”220吨),“海硕”(原日军“芙蓉丸”220吨),“海雄”(原日军“枫丸”197吨),“海奇”(原日军 “竹丸”255吨),“海靖”(原日军 “海平”450吨),“南靖”(450吨),“海鹰”(原日军“220”号:120吨),“淮安”(原日军“宏生丸”:117吨),“江凤”(原日军“一号差船”:220吨),“海丰” (原日军:“100”号 220吨),“海伦”(原日军“第二大洋丸”:200吨),“海澄”(原日军“姬神丸”:170吨),“海城”(原日军“青平”:150吨),“象山”(原日军“测一”号:171吨),“南安”(原日军“204驱潜”:138吨),“南平 ”(原日军“順和”:250吨)等。因“南靖”艇为日军在华征用之民船,故于1946年与另一艘“千代田”艇归还原主,“海筹”艇于1950年1月27日国民党溃退台湾时在海南岛榆林自沉港中。隶属于第三巡防艇队的“海硕”炮艇于1950年7月16日因损坏严重煤油修理价值而废弃。“海澄”号炮艇满载排水量199吨, 柴油主机,航速约10节,续航力746小时,武器装备与性能最佳,该艇于1949年间曾参加登步战役,但于1950年5月从舟山溃逃至大陈护航差艇回基隆时遇风暴而损失。“南安”与“淮安”曾参加古宁头之役,皆为阻绝登陆解放军之海上船运与支援近岸之任务。至于“海宁”舰在1956年改为测量舰,编号“AGSC-862”,于1958年退役。
此外日本在华所使用的大批25吨级炮艇,战后也都被中国海军悉数接收,这些炮艇包括 (括号內为接收时原日军编号):炮2,炮3,炮4,炮15(原“1号”),炮16(原“2号”), 炮17(原“3号”),炮18(原“4号”),炮20(原“1321号”),炮21(原“1362号”),炮22(原“1363号”),炮23(原“1284号”),炮24(原“1285号”),炮35,炮36,炮37,炮38,炮48,炮49,炮50,炮51,炮52,炮53,炮54,炮55,炮56,炮64,炮65,炮66,炮67,炮68,炮103,炮104,炮105,炮106,炮107,炮108等。本级炮艇在1949年起义的有:第一机动巡防艇队的 “炮2”,“炮3”,“炮4”,“炮54”,“炮56”;第三机动巡防艇队的 “炮104”;第五机动巡防艇队的“炮103”,“炮105”;汉口巡防处的 “炮64”,“炮65”,“炮68”;以及”炮50”,“52”,“53”,“106”,“107”等。此外“炮38”艇与“舞凤”舰一起在广东起义,但是后来居然又经万山群岛叛逃返回台湾。本级炮艇武器装备为日制九六式25毫米机炮一门及12.7毫米机枪一挺。 其中一艘此型艇由我人民海军在营口接收后命名为”414”号,曾于1951年6月24日在浙江头门山海战立功,成为 “头门山海战英雄艇”,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另一艘“107”号艇曾在1950年7月10日在浙江披山海面击沉国民党浙海游击队大型木质炮艇”新宝顺”号(原浙江海警局警艇)。
中国海军战后还接收了大批日本在华的各种型式吨位庞杂的炮艇 (括号內为接收时原日军编号及排水量):
炮1(原“江和”:80吨),炮5(原“天生”丸:90吨),炮6(原“森山”丸:74吨),炮7(原“山櫻”丸:60吨),炮8(原“广鸠”丸:50吨),炮9(原“木星”:46吨),炮10(原“青根”:45吨),炮11(原“白鹭”丸:45吨),炮12(原“岛”丸:33吨),炮13(原“宇治”丸:29吨),炮14(原“飞龙”丸:29吨), 炮19,炮25(原“警备艇”:40吨),炮26(原“铃谷”丸:86吨), 炮30(原“江亚:50吨),炮31(原“江宣:50吨),炮34(原“江威:35吨), 炮57(原“汽61号”: 50吨),炮58(原“汽47号”:25吨),炮61(原“江靖:30吨), 炮70(原“瑞阳”丸:91吨),炮76(原“和光”丸:35吨),炮77(原“南海289”:83吨), 炮78(原“公称1158”:60吨) 炮81(原“和”丸:40吨),炮101,炮102,炮109(原“环球7号”:50吨)。这些炮艇的来源错综复杂,型号、吨位、武器配备等均已无从查找。
战后国民党海军曾在台湾接收了六艘日本鱼雷艇,不过6艘都是战争末期日军大量生产的25吨级及15吨级两种型号的鱼雷艇,这些鱼雷艇战斗力不高,建造的质量也很差。 其中25吨的有三艘:“安平”(原“530”号),“安宁”(原“531”号),“安康”(原“532”号); 15吨级(538号型)的有三艘:“安庆”(原“538”号),“安仁”(原“539”号),“安泽”(原“540”号)。25吨鱼雷艇原是日军乙型鱼雷艇中的T-25型(469号型)鱼雷艇,为木质艇体,标准排水量为21吨,满载排水量24.3吨,动力为两台舰本式71号6型汽油机,功率1840马力,航速38节,续航力290海里/33节。武器装备为九六式25mm机炮一门,一挺九三式13毫米机枪,两具450毫米鱼雷落射机及深弹两枚。 该型艇由日本三菱公司长岐与舞鹤工厂于1943年陆续建造。15吨级鱼雷艇也就是乙型鱼雷艇的T-14型(538号型)鱼雷艇,亦为木质艇体,排水量为15吨,长15米,宽3.7米,吃水0.6米; 动力也是两台舰本式71号6型汽油机,单轴 920匹马力,由于艇体较25吨级鱼雷艇小很多,所以航速更高, 武装仅为九三式13mm机枪一挺及鱼雷两枚。由三菱公司长岐与舞鹤工厂于1944年建造。这批鱼雷艇后来下落不明, 有档案显示“安泽”艇在1948年就退役了。
在大量日军投降舰艇之外,当时南京的汪精卫傀儡政权也建造使用了大批的各式船艇,抗战胜利后,这些船艇也一并被国民党海军接收。汪伪“江”字号巡逻艇是汪精卫的南京政府海军曾经在日本人的协助下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大批巡逻艇,这些巡逻艇都以“江”字号來命名,战后全部由国民党海军接收,并改称“巡XX”巡逻艇。 接收后的艇名与原艇名如下:
巡1 (原“江宁”), 巡2 (原“江裕”), 巡3 (原“江2”), 巡4 (原“江4”), 巡5 (原“江25”), 巡6 (原“江27”), 巡11 (原“江清”), 巡12 (原“江平”), 巡14 (原“江24”), 巡16 (原“江豐”), 巡17 (原“江华”), 巡18 (原“江榮”), 巡19 (原“江3”), 巡20, 巡21 (原“江6”), 巡22 (原“江7”), 巡23 (原“江12”), 巡24 (原“江24”), 巡25 (原“江8”), 巡69 (原“江達”), 巡70 (原“江澄”), 巡71 (原“江14”), 巡72 (原“江15”), 巡73 (原“江21”), 巡74 (原“江22”), 巡83 (原“江通”), 巡101 (原“江13”), 巡102 (原“江28”), 巡103 (原“江康”), 巡105 (原“江9”), 巡106 (原“江10”), 巡107 (原“江18”), 巡108 (原“江17”)。
“江”字号巡逻艇的排水量吨位主要有两种, 凡是有艇名的如“江宁”号皆为排水量17吨的巡逻艇, 而无艇名仅有编号的如“江2”号则为排水量只有10吨的巡逻艇。另有数艘吨位较大的“江”字号巡逻艇于国民党接收后改列“炮”字号艇, 不在此列。本级巡逻艇在1949年起义的有: 第一机动巡防艇队的 “巡20”。第二机动巡防艇队的 “巡69”。第五机动巡防艇队的 “巡22”, “巡23”。第三机动巡防艇队: “巡21”。汉口巡防处炮艇队的 “巡70”等。
除了批量建造的 “江”字号巡逻艇外,汪伪政权海军的各种杂牌巡逻艇在抗战胜利后也都由中国海军接收, 并改称“巡XX”巡逻艇;其余如下(括号內为接收当时原艇名编号及排水量吨位):
巡7(原“13号”: 10吨), 巡8(原“8号”: 10吨), 巡9(原“9号”: 10吨), 巡10(原“14号”: 10吨), 巡15(原“5号炮艇”: 10吨), 巡28(原“金城電船”: 5吨), 巡29(原“普字11号”: 10吨), 巡30(原“普字12号”: 10吨), 巡31(原“普字14号”: 8吨), 巡32(原“普字13号”: 10吨), 巡33(原“普字15号”: 10吨), 巡34(原“普字16号”: 10吨), 巡35(原“普字17号”: 8吨), 巡36(原“大发”: 10吨), 巡37(原“秀英一号”: 7吨), 巡38(原“秀英一号”: 7吨), 巡39(原“秀英一号”: 7吨),巡40, 巡43(原“舰水5号”: 20吨), 巡44(原“舰水6号”: 20吨), 巡45(原“舰水8号”: 20吨),巡46(原“舰水9号”: 20吨), 巡47(原“舰水12号”: 20吨), 巡48(原“舰水7号”: 20吨), 巡49(原“舰水21号”: 20吨), 巡50(原“舰水22号”: 20吨), 巡51(原“汽43号”: 20吨), 巡52(原“汽41号”: 20吨), 巡53(原“汽44号”: 20吨), 巡54(原“汽46号”: 20吨), 巡55(原“大发14号”: 18吨), 巡56(原“大发12号”: 18吨), 巡57(原“大发13号”: 18吨), 巡58(原“小发18号”: 4。5吨), 巡59(原“小发19号”: 4。5吨), 巡60(原“內火31号”: 20吨), 巡61(原“內火32号”: 15吨), 巡62(原“內火33号”: 21吨)。 巡64(原“舰水1号”: 18吨), 巡65(原“舰水4号”: 18吨), 巡66(原“舰水8号”: 18吨), 巡67(原“舰水10号”: 18吨), 巡68(原“舰水11号”: 18吨), 巡76(原“小发4号”: 3。5吨), 巡77(原“小发6号”: 3。5吨), 巡78(原“內火1号”: 2吨), 巡79(原“內火2号”: 2吨), 巡80(原“內火6号”: 2吨), 巡81(原“內火长官艇”: 2吨), 巡82(原“內火交通船3号”: 4吨), 巡84(原“普字5号”: 10吨), 巡85(原“永福電船”: 6吨), 巡86(原“安藝電船”: 6吨), 巡90(原“中山号”汽艇: 5吨), 巡104, 巡119(原“巡甲”: 12吨), 巡120(原“11号”: 15吨), 巡121(原“2号”: 8吨), 巡122(原“10号”: 15吨)。
这些巡逻艇來源复杂, 大部分原來不是作战用舰艇而是改装自勤务舰艇,“大/小发”登陆艇甚至是民用船只。其中在1949年起义的有: 第二机动巡防艇队: “巡59”, “巡79”;第三机动巡防艇队: “巡10”, “巡121”;汉口巡防处炮艇队: “巡50”, “巡66”。
中华民国海军接收了战后日军与汪伪军所留置在华的236艘大小各式炮艇、巡逻艇, 接收工作完成后,这些舰艇大部分仍就近留在长江中使用。这些炮艇、巡逻艇与其它美制英制、战前国军已有的炮艇、巡逻艇加在一起共编成了九个炮艇队, 一个海岸巡防队。这些种类庞杂的炮艇因续航力等的问题,1949年后多半留置大陆或起义,番号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与第五机动巡防艇队。 计有第三机动巡防艇队的: “炮1”, “炮5”, “炮102”, 汉口巡防处的: “炮70”等起义。
“炮25”与“炮26”两艇于1950年5月25日凌晨在粵南万山海战时被我人民海军”先锋”号炮艇突击, “炮26”被击沉, 艇长王复海以下官兵十人被击毙; “炮25”被击伤并被俘后又抢回, 艇长吴桂容被击毙。“炮70”于1950年4月22日从海南岛溃逃台湾时因机件故障无法修复而自沉于海口港內。
国民党海军抗战胜利后和这些炮舰/艇、巡逻艇一起接受的还有很多在日伪军中服役的勤务艇,包括登陆艇、差艇、测量艇、拖船等,其中数量较大的就是日军的“大/小发”登陆艇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差艇
日本陆军在战时开发了两种登陆艇用来运送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登陆作战, 较大型的如美军的LCM, 称做大发动艇简称“大发”; 较小型的如美军的LCVP, 称做小发动艇简称“小发”。其规格分別为(“大/小发”不同时间建造的有不同的规格, 以下为建造数量较多的代表): “大发”主要用来运载战车及重武器登陆, 艇长14.88米, 所以又称做“14米特型运货船”, 重9.5吨,可搭载60人, 60匹马力,航速约8.8节;“小发”主要为运载人员登陆之用, 约可搭载35人。钢制艇体, 艇长10米, 本身重2.73吨, 30 ~ 40匹马力,航速约4.5节。 操艇士兵6人。 国民党自投降的日伪军接收的“大/小发”登陆艇如下(括号內为接收当时原艇名编号及排水量吨位), 所有接收的日制登陆艇编号都是“4”字头的用以与美援登陆艇区分:
登401(原“1号运货船”: 20吨), 登402(原“3号运货船”: 20吨), 登403(原“4号运货船”: 20吨), 登404(原“5号运货船”: 20吨), 登405(原“6号运货船”: 20吨), 登406(原“7号运货船”: 16吨), 登407(原“8号运货船”: 16吨), 登408(原“9号运货船”: 16吨), 登409(原“10号运货船”: 16吨), 登410(原“11号运货船”: 16吨), 登411(原“12号运货船”: 16吨), 登412(原“登628号”: 17吨), 登413(原“登1380号”: 17吨), 登414(原“登1389号”: 17吨), 登415(原“登3898号”: 17吨), 登416(原“登3899号”: 16吨), 登417(原“登3715号”: 16吨), 登418(原“登1392号”: 12吨), 登419(18吨), 登420(18吨)。 登421(18吨), 登422(18吨), 登423(18吨), 登424(原“1号登陆艇”: 15吨), 登425(原“2号登陆艇”: 15吨), 登426(原“3号登陆艇”: 15吨), 登427(原“5号登陆艇”: 10吨), 登428(原“6号登陆艇”: 10吨), 登429(原“7号登陆艇”: 10吨), 登430(原“8号登陆艇”: 10吨), 登431(原“9号登陆艇”: 10吨), 登432(原“10号登陆艇”: 15吨), 登433(原“11号登陆艇”: 15吨), 登434(原“12号登陆艇”: 15吨), 登435(原“13号登陆艇”: 15吨), 登436(原“14号登陆艇”: 15吨), 登437(原“15号登陆艇”: 15吨), 登438(原“16号登陆艇”: 15吨), 登439(原“17号登陆艇”: 15吨), 登440(原“18号登陆艇”: 15吨)。 登441(原“19号登陆艇”: 15吨), 登442(原“20号登陆艇”: 15吨), 登443(原“21号登陆艇”: 15吨), 登444(原“22号登陆艇”: 10吨), 登450(原“1号”: 9吨), 登460(原“6号”: 19吨), 登461(原“7号”: 18吨) 。
部份登陆艇装上装备了火炮而做为炮艇或巡逻艇使用, 不在此列。許多这批日制的登陆艇在1949年几次炮艇队起义的事件中加入人民海军。“登463”于1950年4月23日损失于海南岛海口港撤退时自沉。
战后接收自日伪军之差艇(差艇包含各种交通勤务杂役艇)重新命名后在国民党海军继续服役(括号內为原日伪艇名),这些艇包括:
一号联络艇(原15米內火艇): 12吨; 一号联络艇(原12米內火艇): 7吨; 座艇3号; 座艇4号; 差5; 差6(原“南海518”号: 83吨); 差7(原“南海297”号: 80吨); 差8(原“南海515”号: 63吨); 差9(原“南海258”号: 60吨); 差10(原“南海1348”号: 36吨); 差11(君山)(原“竹”丸: 90吨); 差12(原“四曳”: 75吨); 差13(原“菖蒲”丸: 63吨); 差17(原“平安”); 差19(原“1254”号內火艇: 7。3吨); 差20。 差21; 差22; 差23; 差24; 差26; 差27(原“新元”); 差28(原“新巡”); 差32(原“新利”); 差45; 差46。差51(原“1505”号: 60吨); 差53(原“765”号: 60吨; 差54(原“10”号: 70吨); 差55(原“7”号: 60吨); 差56(原“8”号: 60吨); 差57(原“9”号: 60吨); 差58: 20吨; 差59: 15吨; 差60: 9吨; 差61: 8吨; 差65: 20吨; 差66: 20吨; 差67: 20吨; 差68: 5吨等。
上述不包括被改造当做炮舰或炮艇使用的差艇,如: “差112”改为“江秀”炮艇, “差113”改为“吉利”炮艇; 此外还有一艘排水量约150吨的差艇被国民党海军命名为“庐山”改作他用, 目前无其它资料可供查证。由以上可见差艇的來源十分庞杂。其中“差75”, “差8”, “差9”与“差318”等艇于1950年1月27日损失于海南岛榆林港撤退时自沉, “差317”于1950年4月23日损失于海南岛海口港撤退时自沉。
测量艇中有4艘是接收自汪伪政权海军的测量艇: “测14”原名“量5”, “测15”原名“量7”, “测16”原名“量9”, 接收自日军的测量舰艇有9艘,其中4艘留下使用,分别是“测8”、 “长久”、 “竹生”丸、“鄱阳”,另外5艘归还原单位。“测8”改名为“焦山” 后于1946年底和接收自日军的“淮阴”号(原日军“长久”)一起拨给海道测量局做为测量艇,“焦山”艇排水量170吨,装备三挺机枪,编号“861”, “淮阴”艇排水量120吨,在1949年又改回炮艇,曾在大陈地区作战;“崇宁”号测量艇原为1937年抗战爆发时上海江南造船厂里一艘未完工的250吨警备艇“都宁“号,这艘艇的艇身长115呎,宽16呎, 吃水6呎;排水量200吨;最高航速约10节. 日军占领江南造船厂后交由三菱公司经营,三菱將这艘船继续完工并改为厂里用的杂役船“竹生”丸。“竹生”丸战后归还中国海军变成测量艇“崇宁”,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时本艇正在铜陵南水道执行测量工作,在不能虽其他舰艇一起溃逃的情况下自沉,但后来又被解放军打捞修复一直使用到60年代;“祁连”是战后接收自日军的海岸测量舰,原名“鄱阳”, 接收后先是更名为“青天”, 后因勤务舰艇统一以山脉命名故再改为“云台”,然而当时有一艘拖船也叫“云台”,为免混淆该舰再次更名“祁连”,该舰于1939年建造,舰长150呎,宽31,吃水9.5呎,标准排水量535吨,装备燃煤膨胀往复式蒸汽机,最高航速10节, 舰员90人,装备二门九六式25毫米机炮,七挺机枪。本舰自1946年开始以“361”在国民党海军服役,隶属于海道测量局,溃逃到台湾后在1961年退役。而同时接收自日军的“溧河”、“灌河”、“淮河”、“汶河”、“泾河”等5艘测量艇因原为战时日军劫掳自其他单位, 故战后即归还原所有者。
接收自日军的拖船共有11艘, 各舰來源及排水吨位 如下:
“福鼎”(原“2号差船”: 153吨), “恒春” (原“旗浚丸”: 225吨), “台南 ”(原“1349”号: 150吨), “岡山”, “新竹”, “彰化” (原“1469”号: 150吨), “寿山”(100吨), “旗山”(100吨), “澎湖” (原“工6”号: 150吨), “汉川” (原“八曳”: 157吨), “文昌” (原“海南510”号: 100吨) 其中“福鼎”有可能是原国民党海军一艘同名的老拖船。 这批拖船接收后不久都移交给港务单位使用。同时接收的还有几艘起重船以及50至600吨大中小各型驳船,如: 升3(原“3939号”: 50吨), 升4(20吨);驳58, 驳59(320吨), 驳101等。 其中“5号起重船”, “14号驳船”, “2号油驳”与“2号水船”损失于海南岛榆林港撤退时。
在战后接收的日军船艇中还有一大批在战争末期匆忙建造的“震洋”自杀艇共有812艘计971吨,它是在汽艇前部装上炸药,由人操纵着去碰撞敌舰的一种自杀武器。这种自杀武器简单得几乎连小学生都会制造,制造使用“震洋”这一自杀武器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动用大批“震洋”去袭击敌舰,当在敌舰猛烈的炮火面前遭受攻击时,也许会有一、两艘能幸免遇难,因而有希望利用间隙,突破火网,攻敌成功。“震洋”艇虽然攻击力弱,但便于大量生产,所以,日本制造了相当多的“震洋”艇,将它们保存在山洞里,尽管“震洋”弱小,但总比“伏龙”要好得多。所谓“伏龙”,是蛙人携带水雷在水中潜行,游至敌舰底部时实行爆破的一种攻击方式。当日军组织起“伏龙”攻击队并正在加紧训练时,战争便结束了。在战争濒临尾声时,日本海军绞尽脑汁想出了这种种不顾及人的生命的攻击方法,这也许是当时的战局形势所迫吧。由于是一次型的“消耗品”,加之建造匆忙,这些小艇基本都已不堪使用而全部报废由艇上拆卸的零件转做他用。

    此外,英军在香港区还接收了日本舰艇船舶计64艘,包括海防舰、战车输送舰、内河炮舰、驱潜艇各1艘,货船5艘,给油船6艘,鱼雷艇8艘,小型登陆艇19艘,”震洋自杀艇”16艘及大量快艇、机动帆船、拖船等。
    日本在抗战期间俘获和强行征用的中国商船“建设”号、“新宁绍”号、“隆顺”号等,此时也自日方一并归还中国。
抗战结束之时,中国海军大部分海军力量已经损失殆尽,因此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指挥人员严重不足,大大减缓了降舰移交的速度。蒋介石为彻底清洗海军中的旧闽系力量、建设“新海军”而引起的派系斗争也严重影响了接收的速度。不仅如此,技术人才的不足还影响了军舰接收后的保养和维修,所以降舰中最后能继续服役的不多。在大量的投降舰艇中,中国海军仅留用了277艘,其中编队192艘,而报废的竟有1100多艘。而在解放战争开始后,这些舰艇中很多因舰况、续航力等问题,留置中国大陆,其中一大部分选择起义,成为人民海军建立初期的重要力量。如比较长寿的“南昌”(原“长治”号,日本时期名“宇治”号)舰甚至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才退役解体。
二、主要投降舰船的性能:
1、吨位最大的日本内河炮舰“宇治”(うじ)号,该舰属于“桥立”(はしだて)级,是1937年度03计划中列入的中国警备用大型炮舰,预定用以替代老旧的”安宅”号担任河川炮舰队旗舰,同级 2艘,分别是”桥立”号和”宇治”号,均由日本大阪铁工樱岛造船所建造。因为是要作为旗舰,所以舰上设有舰队司令官及幕僚的居住和办公设施,通讯能力强大,还首次在炮舰中安装了雷达。舰桥周围有7毫米厚的DS防弹钢板防护,弹药库侧壁装甲厚25毫米,舷侧装甲10毫米。该舰水线长78.5米,宽9.7米,吃水2.45米;标准排水量993吨,满载排水量1,350吨。动力为2座舰本式蒸汽轮机,2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功率4600马力,航速19.5节;载重油170吨,续航力2500海里/14节。
人员编制158人。
该级舰采用长艏楼舰型,是兼具海上和内河航行能力的平底船,外观上与当时的日军海防舰比较相似,首尾两座三角桅也有别于以往的河川炮舰,另外与以往的炮舰相比火力也更为强大,主炮加强为3门十年式E型45倍径120毫米高炮,舰首为双联,舰尾为单装,均有半封闭式炮塔防护,该炮1922年正式开始装备,重7.8吨,弹重20.4千克,炮口初速825米/秒,射速10-11发/分,最大射程15600米,最大射高10065米。4门九六式25毫米机炮,双联装首尾各一座,3挺九二式7.7毫米机枪。
    首舰“桥立”号1940年6月30日竣工后即来华参战,活跃于华南,1944年5月22日被美军潜艇在香港东南海域击沉。第二艘”宇治”号于1941年4月30日竣工,抗战胜利后,幸存的宇治号投降,1945年9月13日 ,本舰由中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将军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亲自接收,更名为“长治”号(日军留下28名官兵协助中国训练),而本舰却也成为陈绍宽下台的导火线。。因为在接收后不久,蒋介石即命此舰开赴渤海湾参加内战,但陈绍宽不愿意参加内战反而径自率本舰前往台湾视察。怒不可遏的蒋介石12月26日即将海军总司令部撤销、陈绍宽免职,这也标志着蒋嫡系对闽系海军领导权的斗争到达最后的高潮。
    1947年到1948年此舰都在北方支援营口、威海卫、秦皇岛等地的战事及协助撤退。1949年9月上海解放时此舰担任吴淞口封锁任务, 19日夜晚37名亲共舰员起义,起义过程中上校舰长胡敬端(电雷一 期学员,1937年在上海率“史102号”鱼雷艇突袭日本“出云”舰的艇长)及副长,航海官,枪炮官等十二名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反动派官兵被击毙,起义后的“长治”舰驶往南京,9月22日被国民党空军在安徽大通江面将其炸沉。
当年12月人民海军将之捞起整修,并重新命名为“八一”号,1950年4月后又改为“南昌”号,担任海军新成立的第六舰队旗舰,编号“210”,首任舰长即起义的前“长治”代理副长郭成森少校。1950年“南昌”舰将主炮换装为苏制130毫米单管炮2门,首尾各一门。37毫米炮6门。在多次台海战役中该舰都曾现身,直到70年代末尚在东海舰队服役,是人民海军少有的长寿舰。
2、“安宅”号炮舰,是“八八舰队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舰队旗舰,虽然排水量只有725吨,却配有战队司令官 及幕僚所需的居住及通讯设施。该舰由日本三菱重工横滨造船厂建造,1921年8月15日作为一等炮舰开工,当时 舰名“勿来”, 10月11日更名“安 宅”, 1922年4月11日下水,1922年8月12日竣工。舰长67.67米,宽9.02米,吃水2.29米,该舰武器装备强大,主炮为两门三年式120毫米高炮,首尾各一;另有3门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该炮重2.6吨,弹重9.43kg,高低射角-5°/+75°,俯仰速度7°/s,回旋速度11°/s,射速13发/分,炮口初速670m/s,最大射程10,800 m,最大射高6,800 m; 6挺三年式6.5毫米机枪。舰员编制118人。动力为2座三段往复式蒸汽机,2座舰本式燃煤锅炉,功率1700马力,航速16节,载燃煤235吨,续航力2500海里/12节。1934年 该舰在佐世保进行了改装,舰尾延长,锅炉改成重油专烧型,前桅改成三角桅。1937年,”安宅”进入吴海军工厂进行大修。
该舰与传统河川炮舰不同的直立式桅杆与烟囱是其最突出的外观特征,2座锅炉共用一个烟囱。1933年5月20日被纳入第三舰队,抗战爆发时,“安宅”号是第11战队旗舰,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曾被中国潜水兵暗敷水雷,但被发现而未被炸中。战争末期该舰主要用于为 运输船队护航,期间还担负了对陆火力支援和运输陆战队的任务。
历任舰长:
下村正助 中佐:1923年12月1日 - 1924年11月20日
原忠一 中佐:1932年12月1日 - 1933年10月20日
森国造 中佐:1933年10月20日 - 1934年11月15日
柴崎恵次 中佐:1936年12月1日 - 1937年12月1日
抗战 结束后安宅号妄图趁乱由吴淞口溜走潜回日本,但是被外海封锁的美舰发现并押回上海,1945年9月17日交由中国海军接收,更名“安东”号。1949年4月23日在南京笆斗山江面由舰长韩廷枫率领全舰起义, 国民党当局称第二舰队叛变事件,1949年9月24日在芜湖被国民党空军炸沉,因受损较重未打捞修复。
3、“势多”(せた)号,“势多”级河川炮舰的第二艘舰,4艘“势多”级是1920年“八八舰队辅助舰艇建造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舰,系“鸟羽”级河川 炮舰的改进型,为更容易通过三峡航道而将航速提高,排水量也比“鸟羽”级有所增大,锅炉采用煤油混烧以增大输 。该舰标准排水量338吨,满载排水量350吨,“势多”号1922年4月29日由日本播磨造船厂开工建造,1923年1月25日 上海东华造船会社组装,1923年6月30日下水,1923年10月6竣工,舰长54.86米(垂线间长),宽8.03米,吃水1.02米,动力为2座二段膨胀往复式蒸汽机,2座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每座锅炉有自己的烟囱,功率2100马力,航速16节,载燃煤20吨,重油74吨,续航力1750海里/10节。和“鸟羽”级一样,由于该舰吃水较浅,舰体空间小,所以兵员住舱安排在上层建筑里,如果不是装备各式 武器,外观看上去和长江里的客轮几乎无异。该舰装备2门三年式76毫米高炮,5挺留式7.7毫米机枪,该枪实际上是日本仿制的英国刘易斯气冷式轻机枪,正式定型后称为九二式7.7毫米机枪(九二式七粍七機銃),使用7.7mmx56R凸缘弹,机匣顶置弹鼓供弹,弹容47/97发,射速每分钟500~600发。后又在兵员住舱顶部加装了2挺机枪。
4艘“势多”级于1923年8月到11月陆续完工,拆解后运至中国,在上海和汉口重新组装入役,抗战期间,4舰一直比较活跃,担负着长江巡逻和对陆火力支援的任务,战争后期,由于日军丧失了制空权,先后有3艘“势多”级炮舰被美机炸毁,幸存的“势多”号1945年9月17日被中国海军接收,更名“常德”1949年11月30日“常德”舰在四川起义加入人民海军的序列,更名“闽江”,在海军中一直服役到60年代才退役。
舰名8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都铭记于心的日子,77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诏书,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在经过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后,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军及其帮凶走狗。1945年9月9日,日军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呈递降书正式投降后,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典礼在南京举行,海军总司令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代表中国海军接受日军投降,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支那方面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中将在仪式上代表侵华日军海军部队表示愿意放下武器,向中国海军投降。接着10日就根据投降书规定下令日军中国方面舰队(支那方面舰队)司令官福田良三中将,将中国战区(包含台湾、澎湖、北纬16度以北之越南)内所有日本海军管辖之舰艇、兵器装备、港口设施等移交给中国海军总司令部,由海军参谋长曾以鼎中将负责接收。同时,受日本海军指挥和控制的汪伪海军的舰艇、装备、港口设施等一并移交。
一、中国接收的战后在中国投降的日军舰船
    抗战结束后,中国海军各部分别赴山东、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等地,接受日本海军及受其指挥和控制的汪伪海军的舰艇、装备,处理战俘。惟有东北的伪满洲国“江上军”与海上警察部队所装备的一批浅水炮舰、内河炮艇和军用飞机,在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后多由自行破坏或是被苏军俘获;而中国海军由于力量贫弱加之战后远东国际格局的影响,一时竟无力也无从收回这本应属于中国的权益。
   1945年9月13日,日军在上海地区的海军指挥官登上停泊在江面的中国军舰,听取中国海军陈绍宽总司令的指示,并于17日在上海举行移交典礼,将这一地区内所有日本海军与汪伪政权的大小舰艇及辅助船只移交给中国海军接收,这也揭开了中国海军接收日本投降舰艇的序幕。
侵华日军在中国的作战行动都是以陆军为主体的陆上作战,海军作战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规模也小。但也绝不是一切都交给陆军的。其参战的范围很广:航空战、封锁战、巷战、协助陆上作战等。其中尤以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活动最为活跃。日本海军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就在中国上海、青岛等地驻有舰队。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0 月20 日日本海军抽调在上海的第三舰队、在青岛新编的第四舰队及其他舰只,组成中国方面舰队,由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任司令长官。1938 年2 月1 日又将新编的第五舰队编人。日军中国方面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其陆军登陆作战,运输物资。海军航空兵部队曾多次参与轰炸中国各大城市,并在上海、青岛、厦门、香港建立据点,对中国沿海实施封锁。后因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方面舰队兵力有所调动。1941 年9 月1 日由古贺峰一出任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下辖第一、第二、第三遣华舰队和海南警备府,根据地队5 个。中国方面舰队曾参加入侵武汉(1938 年8—11月)、广东(1938 年10 月)、海南岛(1939 年2—4 月)、南昌(1939 年2—4 月)、南宁及其周围地区(1939 年11—12 月)、浙赣(1942 年4—9 月)以及打通湘桂铁路、粤汉铁路南端的作战(1944 年5 月—1945 年1 月)。1945年9月,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共3.9万余名官兵在令长官为福田良三率领下向中国政府缴械投降。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时至1943年,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海军力量主要是第三舰队,旗舰是老式装甲巡洋舰“出云”号、下辖轻巡洋舰“天龙”号、“龙田”号。第十一战队:水雷敷设舰“八重山”号及以下“宇治”、“嵯峨”、“安宅”、“嵯峨”、“鳥羽”、“保津”、“勢多”、“比良”、“堅田”、“熱海”、“二見”、“隅田”、“小鷹” 、“多多良”、“須磨”、“興津”、“鳴海”、“舞子”等 炮舰,以及“粟”、“蓮”两艘 二等驱逐舰;第五水雷战队:旗舰轻巡洋舰“夕张”号,下辖第十三驱逐队二等驱逐舰“吴竹”号、“若竹”号、“早苗”号,第十六驱逐队二等驱逐舰“芙蓉”号、“刈萱”号、“朝颜”号;第五驱逐队二等驱逐舰: “春风”、“松风”、“朝风”、“旗风”;另外还有 水上 飞机母舰“能登呂”号、 给粮舰“间宮”号 、以及工作舰“朝日”号等辅助舰船。此外第三舰队还管辖上海方面根据地队、上海特別陆战队、舟山列岛警备队、南京警备队、上海港务部、汉口方面特別根据地队、特设九江警备队、广东方面特別根据地队、廈门方面特別根据地队、特设第四扫海队、青岛方面特別根据地队、海南警备府部队等地方水上警备部队。
从装备的舰艇和管辖的辽阔地域可以看出这是一支颇具实力的近海力量,即使与当时的中国海军整体相比都毫不逊色。不过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进行与南洋战事吃紧,日本在华舰队的主力舰艇陆续被调往南洋并损失殆尽,仅留下一些吨位较小的内河舰艇担负反水雷与巡逻作战及对陆火力支援的任务。到抗战胜利时,日军在华的最大主力舰仅为满载排水量1350吨的“宇治”号河川炮舰;不过因为多是小型船艇,投降的日军船艇在数量上倒是蔚为可观。
       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抗战胜利时残留在中国大陆的日军舰艇船舶共计2169艘(另有资料说2162艘),总吨位82839吨(另有资料说79426吨);但这2000多艘舰艇中真正堪用的却只有192艘,计19134吨。其中大小军舰19艘(堪用者3艘),驱潜艇7艘(堪用者6艘),小型潜艇3艘(堪用者2艘),鱼雷艇6艘(堪用者3艘),小炮艇200艘(多数不堪使用)及大批的”震洋”自杀艇、各式小艇、帆船等;种类、数量极为庞杂,真正使用价值则不高。时值中国海军历经抗战之重大牺牲,有经验的人手严重不足,加之接收中各部门职能与归属混乱、争端频发,以至于舰艇移交工作进行极为缓慢。前后历时一年多,方在南京、上海、九江、武汉、青岛、舟山、厦门、台澎、广州、海南十个区域基本完成了对日伪舰船的接收工作。详情如下:
      1、南京区:接收60艘,其中留存50艘,发还6艘,沉没4艘。
      2、上海区:接收454艘,其中留存106艘,发还141艘,移交203艘,拨借2艘,沉没2艘。
      3、九江区:接收54艘,其中留存39艘,发还3艘,拨借5艘,沉没2艘,售卖5艘。
      4、武汉区:接收65艘,其中留存35艘,发还1艘,移交5艘。
      7、厦门区:接收80艘,其中留存61艘,发还8艘,移交10艘,沉没1艘。
      8、台澎区:接收296艘,其中留存249艘,拨借40艘,沉没7艘。
      9、广州区:接收56艘,其中留存23艘,发还14艘,移交19艘。
    10、海南区:接收76艘,其中留存63艘,移交8艘,拨借3艘,沉没2艘。
    留存部分是指发交国民党海军各单位使用,总计748艘;发还部分是指该船原为日军劫收的各中外民营商号机关或公营事业及民间业主的船只,现发还原主,共计204艘;移交是指发给非海军的国民政府机关单位,如招商局、海关、国民政府行政院物资供应局、联运指挥部、经济部、中华水产公司、”战时运输管理局”、青岛港务局等机关使用,计308艘;拨借是指被诸如水运指挥部、汉口海关、海事职业学校、台湾高雄运输司令部、高雄港务局、基隆警察局、高雄县政府等机关借用的船只,共计58艘。另有”震洋”自杀艇812艘(计971吨),因不堪使用而全部报废,部分零件转做他用。
根据当时中国海军总司令部的纪录,总计接收了内河炮舰8艘(1350吨的“宇治”号,725吨的内河炮舰“安宅”, 250吨的 “鸟羽”号,338吨的 “势多”号,205吨的 “二见”,“热海”, 305吨的 “伏见”、“隅田”号),各型内河炮艇132艘,巡逻艇84艘,驱潜艇2艘,小型潜艇3艘,鱼雷艇9艘,登陆舰艇159艘,自杀艇(即”震洋艇”)821艘,以及大量的运输、测量、工程、布雷或扫雷、交通船艇等辅助船艇及部分被日伪海军征用的民船等。另有战时日本捕获的美国和意大利(1943年退出战争后)在华的浅水炮舰3艘(“多多良”号,原美军USS Wake,PR-3;“兴津”号,原意大利布雷舰RM Lepanto;“鸣海”号原意大利内河炮艇“Ermanno Carlotto”号)炮舰,以及从澳门购买的“舞子”号炮舰(原葡萄牙炮舰“澳门”号),此时也一并移交给中国海军。日军驻华舰艇中还包括日军曾俘获或从长江中打捞的一批抗战时沉没的中国海军舰艇,这些军舰多在整修后改名加入日军或是汪伪海军服役。这些舰艇在战后幸存的,此时也一并物归原主并恢复原舰名继续服役。计有:“逸仙”号巡洋舰(日舰名“阿多田”号)、“永绩”号炮舰(汪伪舰名“海兴”号)、“永翔”号炮舰(汪伪舰名“海祥”号)、“建康”号驱逐舰(汪伪舰名“海绥”号)、“湖鹗”号鱼雷艇(汪伪舰名“海靖”号)等。
除了上述几艘排水量较大的炮舰外,抗战结束后中国海军所接收的日军投降的排水量在100吨以上的炮艇,大小等级差异很大,各艇排水量如下:“江泰”(原日军 “二吴”292吨),“海宁”(原日军“若丸”370吨),“海康”(原日军“海鸥” 240吨),“公利”(原日军“日香丸”550吨),“成功”(原日军“1089”号 200吨),“定海”(原日军“海青”489吨),“防城”(原日军 “梅丸”290吨),“清远”(原日军“香昭丸”220吨),“海筹”(原日军 “布引丸”220吨),“海硕”(原日军“芙蓉丸”220吨),“海雄”(原日军“枫丸”197吨),“海奇”(原日军 “竹丸”255吨),“海靖”(原日军 “海平”450吨),“南靖”(450吨),“海鹰”(原日军“220”号:120吨),“淮安”(原日军“宏生丸”:117吨),“江凤”(原日军“一号差船”:220吨),“海丰” (原日军:“100”号 220吨),“海伦”(原日军“第二大洋丸”:200吨),“海澄”(原日军“姬神丸”:170吨),“海城”(原日军“青平”:150吨),“象山”(原日军“测一”号:171吨),“南安”(原日军“204驱潜”:138吨),“南平 ”(原日军“順和”:250吨)等。因“南靖”艇为日军在华征用之民船,故于1946年与另一艘“千代田”艇归还原主,“海筹”艇于1950年1月27日国民党溃退台湾时在海南岛榆林自沉港中。隶属于第三巡防艇队的“海硕”炮艇于1950年7月16日因损坏严重煤油修理价值而废弃。“海澄”号炮艇满载排水量199吨, 柴油主机,航速约10节,续航力746小时,武器装备与性能最佳,该艇于1949年间曾参加登步战役,但于1950年5月从舟山溃逃至大陈护航差艇回基隆时遇风暴而损失。“南安”与“淮安”曾参加古宁头之役,皆为阻绝登陆解放军之海上船运与支援近岸之任务。至于“海宁”舰在1956年改为测量舰,编号“AGSC-862”,于1958年退役。
此外日本在华所使用的大批25吨级炮艇,战后也都被中国海军悉数接收,这些炮艇包括 (括号內为接收时原日军编号):炮2,炮3,炮4,炮15(原“1号”),炮16(原“2号”), 炮17(原“3号”),炮18(原“4号”),炮20(原“1321号”),炮21(原“1362号”),炮22(原“1363号”),炮23(原“1284号”),炮24(原“1285号”),炮35,炮36,炮37,炮38,炮48,炮49,炮50,炮51,炮52,炮53,炮54,炮55,炮56,炮64,炮65,炮66,炮67,炮68,炮103,炮104,炮105,炮106,炮107,炮108等。本级炮艇在1949年起义的有:第一机动巡防艇队的 “炮2”,“炮3”,“炮4”,“炮54”,“炮56”;第三机动巡防艇队的 “炮104”;第五机动巡防艇队的“炮103”,“炮105”;汉口巡防处的 “炮64”,“炮65”,“炮68”;以及”炮50”,“52”,“53”,“106”,“107”等。此外“炮38”艇与“舞凤”舰一起在广东起义,但是后来居然又经万山群岛叛逃返回台湾。本级炮艇武器装备为日制九六式25毫米机炮一门及12.7毫米机枪一挺。 其中一艘此型艇由我人民海军在营口接收后命名为”414”号,曾于1951年6月24日在浙江头门山海战立功,成为 “头门山海战英雄艇”,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另一艘“107”号艇曾在1950年7月10日在浙江披山海面击沉国民党浙海游击队大型木质炮艇”新宝顺”号(原浙江海警局警艇)。
中国海军战后还接收了大批日本在华的各种型式吨位庞杂的炮艇 (括号內为接收时原日军编号及排水量):
炮1(原“江和”:80吨),炮5(原“天生”丸:90吨),炮6(原“森山”丸:74吨),炮7(原“山櫻”丸:60吨),炮8(原“广鸠”丸:50吨),炮9(原“木星”:46吨),炮10(原“青根”:45吨),炮11(原“白鹭”丸:45吨),炮12(原“岛”丸:33吨),炮13(原“宇治”丸:29吨),炮14(原“飞龙”丸:29吨), 炮19,炮25(原“警备艇”:40吨),炮26(原“铃谷”丸:86吨), 炮30(原“江亚:50吨),炮31(原“江宣:50吨),炮34(原“江威:35吨), 炮57(原“汽61号”: 50吨),炮58(原“汽47号”:25吨),炮61(原“江靖:30吨), 炮70(原“瑞阳”丸:91吨),炮76(原“和光”丸:35吨),炮77(原“南海289”:83吨), 炮78(原“公称1158”:60吨) 炮81(原“和”丸:40吨),炮101,炮102,炮109(原“环球7号”:50吨)。这些炮艇的来源错综复杂,型号、吨位、武器配备等均已无从查找。
战后国民党海军曾在台湾接收了六艘日本鱼雷艇,不过6艘都是战争末期日军大量生产的25吨级及15吨级两种型号的鱼雷艇,这些鱼雷艇战斗力不高,建造的质量也很差。 其中25吨的有三艘:“安平”(原“530”号),“安宁”(原“531”号),“安康”(原“532”号); 15吨级(538号型)的有三艘:“安庆”(原“538”号),“安仁”(原“539”号),“安泽”(原“540”号)。25吨鱼雷艇原是日军乙型鱼雷艇中的T-25型(469号型)鱼雷艇,为木质艇体,标准排水量为21吨,满载排水量24.3吨,动力为两台舰本式71号6型汽油机,功率1840马力,航速38节,续航力290海里/33节。武器装备为九六式25mm机炮一门,一挺九三式13毫米机枪,两具450毫米鱼雷落射机及深弹两枚。 该型艇由日本三菱公司长岐与舞鹤工厂于1943年陆续建造。15吨级鱼雷艇也就是乙型鱼雷艇的T-14型(538号型)鱼雷艇,亦为木质艇体,排水量为15吨,长15米,宽3.7米,吃水0.6米; 动力也是两台舰本式71号6型汽油机,单轴 920匹马力,由于艇体较25吨级鱼雷艇小很多,所以航速更高, 武装仅为九三式13mm机枪一挺及鱼雷两枚。由三菱公司长岐与舞鹤工厂于1944年建造。这批鱼雷艇后来下落不明, 有档案显示“安泽”艇在1948年就退役了。
在大量日军投降舰艇之外,当时南京的汪精卫傀儡政权也建造使用了大批的各式船艇,抗战胜利后,这些船艇也一并被国民党海军接收。汪伪“江”字号巡逻艇是汪精卫的南京政府海军曾经在日本人的协助下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大批巡逻艇,这些巡逻艇都以“江”字号來命名,战后全部由国民党海军接收,并改称“巡XX”巡逻艇。 接收后的艇名与原艇名如下:
巡1 (原“江宁”), 巡2 (原“江裕”), 巡3 (原“江2”), 巡4 (原“江4”), 巡5 (原“江25”), 巡6 (原“江27”), 巡11 (原“江清”), 巡12 (原“江平”), 巡14 (原“江24”), 巡16 (原“江豐”), 巡17 (原“江华”), 巡18 (原“江榮”), 巡19 (原“江3”), 巡20, 巡21 (原“江6”), 巡22 (原“江7”), 巡23 (原“江12”), 巡24 (原“江24”), 巡25 (原“江8”), 巡69 (原“江達”), 巡70 (原“江澄”), 巡71 (原“江14”), 巡72 (原“江15”), 巡73 (原“江21”), 巡74 (原“江22”), 巡83 (原“江通”), 巡101 (原“江13”), 巡102 (原“江28”), 巡103 (原“江康”), 巡105 (原“江9”), 巡106 (原“江10”), 巡107 (原“江18”), 巡108 (原“江17”)。
“江”字号巡逻艇的排水量吨位主要有两种, 凡是有艇名的如“江宁”号皆为排水量17吨的巡逻艇, 而无艇名仅有编号的如“江2”号则为排水量只有10吨的巡逻艇。另有数艘吨位较大的“江”字号巡逻艇于国民党接收后改列“炮”字号艇, 不在此列。本级巡逻艇在1949年起义的有: 第一机动巡防艇队的 “巡20”。第二机动巡防艇队的 “巡69”。第五机动巡防艇队的 “巡22”, “巡23”。第三机动巡防艇队: “巡21”。汉口巡防处炮艇队的 “巡70”等。
除了批量建造的 “江”字号巡逻艇外,汪伪政权海军的各种杂牌巡逻艇在抗战胜利后也都由中国海军接收, 并改称“巡XX”巡逻艇;其余如下(括号內为接收当时原艇名编号及排水量吨位):
巡7(原“13号”: 10吨), 巡8(原“8号”: 10吨), 巡9(原“9号”: 10吨), 巡10(原“14号”: 10吨), 巡15(原“5号炮艇”: 10吨), 巡28(原“金城電船”: 5吨), 巡29(原“普字11号”: 10吨), 巡30(原“普字12号”: 10吨), 巡31(原“普字14号”: 8吨), 巡32(原“普字13号”: 10吨), 巡33(原“普字15号”: 10吨), 巡34(原“普字16号”: 10吨), 巡35(原“普字17号”: 8吨), 巡36(原“大发”: 10吨), 巡37(原“秀英一号”: 7吨), 巡38(原“秀英一号”: 7吨), 巡39(原“秀英一号”: 7吨),巡40, 巡43(原“舰水5号”: 20吨), 巡44(原“舰水6号”: 20吨), 巡45(原“舰水8号”: 20吨),巡46(原“舰水9号”: 20吨), 巡47(原“舰水12号”: 20吨), 巡48(原“舰水7号”: 20吨), 巡49(原“舰水21号”: 20吨), 巡50(原“舰水22号”: 20吨), 巡51(原“汽43号”: 20吨), 巡52(原“汽41号”: 20吨), 巡53(原“汽44号”: 20吨), 巡54(原“汽46号”: 20吨), 巡55(原“大发14号”: 18吨), 巡56(原“大发12号”: 18吨), 巡57(原“大发13号”: 18吨), 巡58(原“小发18号”: 4。5吨), 巡59(原“小发19号”: 4。5吨), 巡60(原“內火31号”: 20吨), 巡61(原“內火32号”: 15吨), 巡62(原“內火33号”: 21吨)。 巡64(原“舰水1号”: 18吨), 巡65(原“舰水4号”: 18吨), 巡66(原“舰水8号”: 18吨), 巡67(原“舰水10号”: 18吨), 巡68(原“舰水11号”: 18吨), 巡76(原“小发4号”: 3。5吨), 巡77(原“小发6号”: 3。5吨), 巡78(原“內火1号”: 2吨), 巡79(原“內火2号”: 2吨), 巡80(原“內火6号”: 2吨), 巡81(原“內火长官艇”: 2吨), 巡82(原“內火交通船3号”: 4吨), 巡84(原“普字5号”: 10吨), 巡85(原“永福電船”: 6吨), 巡86(原“安藝電船”: 6吨), 巡90(原“中山号”汽艇: 5吨), 巡104, 巡119(原“巡甲”: 12吨), 巡120(原“11号”: 15吨), 巡121(原“2号”: 8吨), 巡122(原“10号”: 15吨)。
这些巡逻艇來源复杂, 大部分原來不是作战用舰艇而是改装自勤务舰艇,“大/小发”登陆艇甚至是民用船只。其中在1949年起义的有: 第二机动巡防艇队: “巡59”, “巡79”;第三机动巡防艇队: “巡10”, “巡121”;汉口巡防处炮艇队: “巡50”, “巡66”。
中华民国海军接收了战后日军与汪伪军所留置在华的236艘大小各式炮艇、巡逻艇, 接收工作完成后,这些舰艇大部分仍就近留在长江中使用。这些炮艇、巡逻艇与其它美制英制、战前国军已有的炮艇、巡逻艇加在一起共编成了九个炮艇队, 一个海岸巡防队。这些种类庞杂的炮艇因续航力等的问题,1949年后多半留置大陆或起义,番号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与第五机动巡防艇队。 计有第三机动巡防艇队的: “炮1”, “炮5”, “炮102”, 汉口巡防处的: “炮70”等起义。
“炮25”与“炮26”两艇于1950年5月25日凌晨在粵南万山海战时被我人民海军”先锋”号炮艇突击, “炮26”被击沉, 艇长王复海以下官兵十人被击毙; “炮25”被击伤并被俘后又抢回, 艇长吴桂容被击毙。“炮70”于1950年4月22日从海南岛溃逃台湾时因机件故障无法修复而自沉于海口港內。
国民党海军抗战胜利后和这些炮舰/艇、巡逻艇一起接受的还有很多在日伪军中服役的勤务艇,包括登陆艇、差艇、测量艇、拖船等,其中数量较大的就是日军的“大/小发”登陆艇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差艇
日本陆军在战时开发了两种登陆艇用来运送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登陆作战, 较大型的如美军的LCM, 称做大发动艇简称“大发”; 较小型的如美军的LCVP, 称做小发动艇简称“小发”。其规格分別为(“大/小发”不同时间建造的有不同的规格, 以下为建造数量较多的代表): “大发”主要用来运载战车及重武器登陆, 艇长14.88米, 所以又称做“14米特型运货船”, 重9.5吨,可搭载60人, 60匹马力,航速约8.8节;“小发”主要为运载人员登陆之用, 约可搭载35人。钢制艇体, 艇长10米, 本身重2.73吨, 30 ~ 40匹马力,航速约4.5节。 操艇士兵6人。 国民党自投降的日伪军接收的“大/小发”登陆艇如下(括号內为接收当时原艇名编号及排水量吨位), 所有接收的日制登陆艇编号都是“4”字头的用以与美援登陆艇区分:
登401(原“1号运货船”: 20吨), 登402(原“3号运货船”: 20吨), 登403(原“4号运货船”: 20吨), 登404(原“5号运货船”: 20吨), 登405(原“6号运货船”: 20吨), 登406(原“7号运货船”: 16吨), 登407(原“8号运货船”: 16吨), 登408(原“9号运货船”: 16吨), 登409(原“10号运货船”: 16吨), 登410(原“11号运货船”: 16吨), 登411(原“12号运货船”: 16吨), 登412(原“登628号”: 17吨), 登413(原“登1380号”: 17吨), 登414(原“登1389号”: 17吨), 登415(原“登3898号”: 17吨), 登416(原“登3899号”: 16吨), 登417(原“登3715号”: 16吨), 登418(原“登1392号”: 12吨), 登419(18吨), 登420(18吨)。 登421(18吨), 登422(18吨), 登423(18吨), 登424(原“1号登陆艇”: 15吨), 登425(原“2号登陆艇”: 15吨), 登426(原“3号登陆艇”: 15吨), 登427(原“5号登陆艇”: 10吨), 登428(原“6号登陆艇”: 10吨), 登429(原“7号登陆艇”: 10吨), 登430(原“8号登陆艇”: 10吨), 登431(原“9号登陆艇”: 10吨), 登432(原“10号登陆艇”: 15吨), 登433(原“11号登陆艇”: 15吨), 登434(原“12号登陆艇”: 15吨), 登435(原“13号登陆艇”: 15吨), 登436(原“14号登陆艇”: 15吨), 登437(原“15号登陆艇”: 15吨), 登438(原“16号登陆艇”: 15吨), 登439(原“17号登陆艇”: 15吨), 登440(原“18号登陆艇”: 15吨)。 登441(原“19号登陆艇”: 15吨), 登442(原“20号登陆艇”: 15吨), 登443(原“21号登陆艇”: 15吨), 登444(原“22号登陆艇”: 10吨), 登450(原“1号”: 9吨), 登460(原“6号”: 19吨), 登461(原“7号”: 18吨) 。
部份登陆艇装上装备了火炮而做为炮艇或巡逻艇使用, 不在此列。許多这批日制的登陆艇在1949年几次炮艇队起义的事件中加入人民海军。“登463”于1950年4月23日损失于海南岛海口港撤退时自沉。
战后接收自日伪军之差艇(差艇包含各种交通勤务杂役艇)重新命名后在国民党海军继续服役(括号內为原日伪艇名),这些艇包括:
一号联络艇(原15米內火艇): 12吨; 一号联络艇(原12米內火艇): 7吨; 座艇3号; 座艇4号; 差5; 差6(原“南海518”号: 83吨); 差7(原“南海297”号: 80吨); 差8(原“南海515”号: 63吨); 差9(原“南海258”号: 60吨); 差10(原“南海1348”号: 36吨); 差11(君山)(原“竹”丸: 90吨); 差12(原“四曳”: 75吨); 差13(原“菖蒲”丸: 63吨); 差17(原“平安”); 差19(原“1254”号內火艇: 7。3吨); 差20。 差21; 差22; 差23; 差24; 差26; 差27(原“新元”); 差28(原“新巡”); 差32(原“新利”); 差45; 差46。差51(原“1505”号: 60吨); 差53(原“765”号: 60吨; 差54(原“10”号: 70吨); 差55(原“7”号: 60吨); 差56(原“8”号: 60吨); 差57(原“9”号: 60吨); 差58: 20吨; 差59: 15吨; 差60: 9吨; 差61: 8吨; 差65: 20吨; 差66: 20吨; 差67: 20吨; 差68: 5吨等。
上述不包括被改造当做炮舰或炮艇使用的差艇,如: “差112”改为“江秀”炮艇, “差113”改为“吉利”炮艇; 此外还有一艘排水量约150吨的差艇被国民党海军命名为“庐山”改作他用, 目前无其它资料可供查证。由以上可见差艇的來源十分庞杂。其中“差75”, “差8”, “差9”与“差318”等艇于1950年1月27日损失于海南岛榆林港撤退时自沉, “差317”于1950年4月23日损失于海南岛海口港撤退时自沉。
测量艇中有4艘是接收自汪伪政权海军的测量艇: “测14”原名“量5”, “测15”原名“量7”, “测16”原名“量9”, 接收自日军的测量舰艇有9艘,其中4艘留下使用,分别是“测8”、 “长久”、 “竹生”丸、“鄱阳”,另外5艘归还原单位。“测8”改名为“焦山” 后于1946年底和接收自日军的“淮阴”号(原日军“长久”)一起拨给海道测量局做为测量艇,“焦山”艇排水量170吨,装备三挺机枪,编号“861”, “淮阴”艇排水量120吨,在1949年又改回炮艇,曾在大陈地区作战;“崇宁”号测量艇原为1937年抗战爆发时上海江南造船厂里一艘未完工的250吨警备艇“都宁“号,这艘艇的艇身长115呎,宽16呎, 吃水6呎;排水量200吨;最高航速约10节. 日军占领江南造船厂后交由三菱公司经营,三菱將这艘船继续完工并改为厂里用的杂役船“竹生”丸。“竹生”丸战后归还中国海军变成测量艇“崇宁”,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时本艇正在铜陵南水道执行测量工作,在不能虽其他舰艇一起溃逃的情况下自沉,但后来又被解放军打捞修复一直使用到60年代;“祁连”是战后接收自日军的海岸测量舰,原名“鄱阳”, 接收后先是更名为“青天”, 后因勤务舰艇统一以山脉命名故再改为“云台”,然而当时有一艘拖船也叫“云台”,为免混淆该舰再次更名“祁连”,该舰于1939年建造,舰长150呎,宽31,吃水9.5呎,标准排水量535吨,装备燃煤膨胀往复式蒸汽机,最高航速10节, 舰员90人,装备二门九六式25毫米机炮,七挺机枪。本舰自1946年开始以“361”在国民党海军服役,隶属于海道测量局,溃逃到台湾后在1961年退役。而同时接收自日军的“溧河”、“灌河”、“淮河”、“汶河”、“泾河”等5艘测量艇因原为战时日军劫掳自其他单位, 故战后即归还原所有者。
接收自日军的拖船共有11艘, 各舰來源及排水吨位 如下:
“福鼎”(原“2号差船”: 153吨), “恒春” (原“旗浚丸”: 225吨), “台南 ”(原“1349”号: 150吨), “岡山”, “新竹”, “彰化” (原“1469”号: 150吨), “寿山”(100吨), “旗山”(100吨), “澎湖” (原“工6”号: 150吨), “汉川” (原“八曳”: 157吨), “文昌” (原“海南510”号: 100吨) 其中“福鼎”有可能是原国民党海军一艘同名的老拖船。 这批拖船接收后不久都移交给港务单位使用。同时接收的还有几艘起重船以及50至600吨大中小各型驳船,如: 升3(原“3939号”: 50吨), 升4(20吨);驳58, 驳59(320吨), 驳101等。 其中“5号起重船”, “14号驳船”, “2号油驳”与“2号水船”损失于海南岛榆林港撤退时。
在战后接收的日军船艇中还有一大批在战争末期匆忙建造的“震洋”自杀艇共有812艘计971吨,它是在汽艇前部装上炸药,由人操纵着去碰撞敌舰的一种自杀武器。这种自杀武器简单得几乎连小学生都会制造,制造使用“震洋”这一自杀武器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动用大批“震洋”去袭击敌舰,当在敌舰猛烈的炮火面前遭受攻击时,也许会有一、两艘能幸免遇难,因而有希望利用间隙,突破火网,攻敌成功。“震洋”艇虽然攻击力弱,但便于大量生产,所以,日本制造了相当多的“震洋”艇,将它们保存在山洞里,尽管“震洋”弱小,但总比“伏龙”要好得多。所谓“伏龙”,是蛙人携带水雷在水中潜行,游至敌舰底部时实行爆破的一种攻击方式。当日军组织起“伏龙”攻击队并正在加紧训练时,战争便结束了。在战争濒临尾声时,日本海军绞尽脑汁想出了这种种不顾及人的生命的攻击方法,这也许是当时的战局形势所迫吧。由于是一次型的“消耗品”,加之建造匆忙,这些小艇基本都已不堪使用而全部报废由艇上拆卸的零件转做他用。

    此外,英军在香港区还接收了日本舰艇船舶计64艘,包括海防舰、战车输送舰、内河炮舰、驱潜艇各1艘,货船5艘,给油船6艘,鱼雷艇8艘,小型登陆艇19艘,”震洋自杀艇”16艘及大量快艇、机动帆船、拖船等。
    日本在抗战期间俘获和强行征用的中国商船“建设”号、“新宁绍”号、“隆顺”号等,此时也自日方一并归还中国。
抗战结束之时,中国海军大部分海军力量已经损失殆尽,因此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指挥人员严重不足,大大减缓了降舰移交的速度。蒋介石为彻底清洗海军中的旧闽系力量、建设“新海军”而引起的派系斗争也严重影响了接收的速度。不仅如此,技术人才的不足还影响了军舰接收后的保养和维修,所以降舰中最后能继续服役的不多。在大量的投降舰艇中,中国海军仅留用了277艘,其中编队192艘,而报废的竟有1100多艘。而在解放战争开始后,这些舰艇中很多因舰况、续航力等问题,留置中国大陆,其中一大部分选择起义,成为人民海军建立初期的重要力量。如比较长寿的“南昌”(原“长治”号,日本时期名“宇治”号)舰甚至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才退役解体。
二、主要投降舰船的性能:
1、吨位最大的日本内河炮舰“宇治”(うじ)号,该舰属于“桥立”(はしだて)级,是1937年度03计划中列入的中国警备用大型炮舰,预定用以替代老旧的”安宅”号担任河川炮舰队旗舰,同级 2艘,分别是”桥立”号和”宇治”号,均由日本大阪铁工樱岛造船所建造。因为是要作为旗舰,所以舰上设有舰队司令官及幕僚的居住和办公设施,通讯能力强大,还首次在炮舰中安装了雷达。舰桥周围有7毫米厚的DS防弹钢板防护,弹药库侧壁装甲厚25毫米,舷侧装甲10毫米。该舰水线长78.5米,宽9.7米,吃水2.45米;标准排水量993吨,满载排水量1,350吨。动力为2座舰本式蒸汽轮机,2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功率4600马力,航速19.5节;载重油170吨,续航力2500海里/14节。
人员编制158人。
该级舰采用长艏楼舰型,是兼具海上和内河航行能力的平底船,外观上与当时的日军海防舰比较相似,首尾两座三角桅也有别于以往的河川炮舰,另外与以往的炮舰相比火力也更为强大,主炮加强为3门十年式E型45倍径120毫米高炮,舰首为双联,舰尾为单装,均有半封闭式炮塔防护,该炮1922年正式开始装备,重7.8吨,弹重20.4千克,炮口初速825米/秒,射速10-11发/分,最大射程15600米,最大射高10065米。4门九六式25毫米机炮,双联装首尾各一座,3挺九二式7.7毫米机枪。
    首舰“桥立”号1940年6月30日竣工后即来华参战,活跃于华南,1944年5月22日被美军潜艇在香港东南海域击沉。第二艘”宇治”号于1941年4月30日竣工,抗战胜利后,幸存的宇治号投降,1945年9月13日 ,本舰由中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将军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亲自接收,更名为“长治”号(日军留下28名官兵协助中国训练),而本舰却也成为陈绍宽下台的导火线。。因为在接收后不久,蒋介石即命此舰开赴渤海湾参加内战,但陈绍宽不愿意参加内战反而径自率本舰前往台湾视察。怒不可遏的蒋介石12月26日即将海军总司令部撤销、陈绍宽免职,这也标志着蒋嫡系对闽系海军领导权的斗争到达最后的高潮。
    1947年到1948年此舰都在北方支援营口、威海卫、秦皇岛等地的战事及协助撤退。1949年9月上海解放时此舰担任吴淞口封锁任务, 19日夜晚37名亲共舰员起义,起义过程中上校舰长胡敬端(电雷一 期学员,1937年在上海率“史102号”鱼雷艇突袭日本“出云”舰的艇长)及副长,航海官,枪炮官等十二名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反动派官兵被击毙,起义后的“长治”舰驶往南京,9月22日被国民党空军在安徽大通江面将其炸沉。
当年12月人民海军将之捞起整修,并重新命名为“八一”号,1950年4月后又改为“南昌”号,担任海军新成立的第六舰队旗舰,编号“210”,首任舰长即起义的前“长治”代理副长郭成森少校。1950年“南昌”舰将主炮换装为苏制130毫米单管炮2门,首尾各一门。37毫米炮6门。在多次台海战役中该舰都曾现身,直到70年代末尚在东海舰队服役,是人民海军少有的长寿舰。
2、“安宅”号炮舰,是“八八舰队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舰队旗舰,虽然排水量只有725吨,却配有战队司令官 及幕僚所需的居住及通讯设施。该舰由日本三菱重工横滨造船厂建造,1921年8月15日作为一等炮舰开工,当时 舰名“勿来”, 10月11日更名“安 宅”, 1922年4月11日下水,1922年8月12日竣工。舰长67.67米,宽9.02米,吃水2.29米,该舰武器装备强大,主炮为两门三年式120毫米高炮,首尾各一;另有3门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该炮重2.6吨,弹重9.43kg,高低射角-5°/+75°,俯仰速度7°/s,回旋速度11°/s,射速13发/分,炮口初速670m/s,最大射程10,800 m,最大射高6,800 m; 6挺三年式6.5毫米机枪。舰员编制118人。动力为2座三段往复式蒸汽机,2座舰本式燃煤锅炉,功率1700马力,航速16节,载燃煤235吨,续航力2500海里/12节。1934年 该舰在佐世保进行了改装,舰尾延长,锅炉改成重油专烧型,前桅改成三角桅。1937年,”安宅”进入吴海军工厂进行大修。
该舰与传统河川炮舰不同的直立式桅杆与烟囱是其最突出的外观特征,2座锅炉共用一个烟囱。1933年5月20日被纳入第三舰队,抗战爆发时,“安宅”号是第11战队旗舰,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曾被中国潜水兵暗敷水雷,但被发现而未被炸中。战争末期该舰主要用于为 运输船队护航,期间还担负了对陆火力支援和运输陆战队的任务。
历任舰长:
下村正助 中佐:1923年12月1日 - 1924年11月20日
原忠一 中佐:1932年12月1日 - 1933年10月20日
森国造 中佐:1933年10月20日 - 1934年11月15日
柴崎恵次 中佐:1936年12月1日 - 1937年12月1日
抗战 结束后安宅号妄图趁乱由吴淞口溜走潜回日本,但是被外海封锁的美舰发现并押回上海,1945年9月17日交由中国海军接收,更名“安东”号。1949年4月23日在南京笆斗山江面由舰长韩廷枫率领全舰起义, 国民党当局称第二舰队叛变事件,1949年9月24日在芜湖被国民党空军炸沉,因受损较重未打捞修复。
3、“势多”(せた)号,“势多”级河川炮舰的第二艘舰,4艘“势多”级是1920年“八八舰队辅助舰艇建造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舰,系“鸟羽”级河川 炮舰的改进型,为更容易通过三峡航道而将航速提高,排水量也比“鸟羽”级有所增大,锅炉采用煤油混烧以增大输 。该舰标准排水量338吨,满载排水量350吨,“势多”号1922年4月29日由日本播磨造船厂开工建造,1923年1月25日 上海东华造船会社组装,1923年6月30日下水,1923年10月6竣工,舰长54.86米(垂线间长),宽8.03米,吃水1.02米,动力为2座二段膨胀往复式蒸汽机,2座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每座锅炉有自己的烟囱,功率2100马力,航速16节,载燃煤20吨,重油74吨,续航力1750海里/10节。和“鸟羽”级一样,由于该舰吃水较浅,舰体空间小,所以兵员住舱安排在上层建筑里,如果不是装备各式 武器,外观看上去和长江里的客轮几乎无异。该舰装备2门三年式76毫米高炮,5挺留式7.7毫米机枪,该枪实际上是日本仿制的英国刘易斯气冷式轻机枪,正式定型后称为九二式7.7毫米机枪(九二式七粍七機銃),使用7.7mmx56R凸缘弹,机匣顶置弹鼓供弹,弹容47/97发,射速每分钟500~600发。后又在兵员住舱顶部加装了2挺机枪。
4艘“势多”级于1923年8月到11月陆续完工,拆解后运至中国,在上海和汉口重新组装入役,抗战期间,4舰一直比较活跃,担负着长江巡逻和对陆火力支援的任务,战争后期,由于日军丧失了制空权,先后有3艘“势多”级炮舰被美机炸毁,幸存的“势多”号1945年9月17日被中国海军接收,更名“常德”1949年11月30日“常德”舰在四川起义加入人民海军的序列,更名“闽江”,在海军中一直服役到60年代才退役。
舰名
我这篇稿子已经发表了,所以就贴在这了
舰名        日文名        完工时间        造船厂        结局
“比良”        ひら        1923.8.24        日本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        1944.11.26在安庆遭美机轰炸坐沉,1945年春解体
“势多”        せた        1923.10.6        日本播磨造船厂        1945.9.17由中国海军接收,更名“常德”,1949.11.30在四川起义,更名“闽江”,1960年代退役
“坚田”        かただ        1923.10.20        日本播磨造船厂        1945.4.2在上海遭美机轰炸坐沉
“保津”        ほづ        1923.11.7        日本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        1944.11.26在安庆遭美机轰炸坐沉,1945年春解体

4、“伏见”(ふしみ)、“隅田” (すみだ)号,这两艘炮舰是1937年度03舰队补充计划中列入的300吨级“伏见 “级河川炮舰,计划上吸取了此前各代河川炮舰竣工后实际吨位和吃水增加的教训,在设计时留出了充分的余量,外观上增高了舰艏干舷,并且在河川炮舰中首次安装了磁罗经,具有一定的近海航行能力。舰上还预留了两人份的寝室空间,必要时可以担当临时旗舰。舰长48.5米(垂线间长),宽9.8米,吃水1.2米,标准排水量304吨,动力为2座舰本式蒸汽轮机,2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功率2200马力,航速17节,载重油54吨,续航力1400海里/14节,舰员编制61人。武器装备为1门五年式23.5倍径 76毫米高炮,1门九六式25毫米机炮。
两舰均由日本藤永田造船厂建造,首舰“伏见”号于1938年7月15日开工,1939年3月26日下水,1939年7月15日竣工,“隅田 “号于1939年4月13日开工,1939年4月13日下水1940年5月31日竣工,随后两舰依靠自身动力驶往中国,主要承担长江哨戒任务。1944年11年26日失去空中保护的两舰在安庆和”势多” 级“比良”、“保津”号一起被美机炸毁坐沉,由于”隅田”号曾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加装了防护装甲,在4艘舰中受伤较轻。1945年9月17号,两舰被中国 海军接收后,“伏见”号更名“江凤”,不久报废,“隅田”号更名“江犀”,1949年4月23日和“安东”号(原“安宅”号)一起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起义后更名“涪江”进入 人民海军服役,直至60年代退役。
5、“鸟羽”号(とば),该舰是标准的内河专用型炮舰,设计吃水极浅,只有0。79米,以便在枯水期也能在长江三峡江面上溯而行,该舰武器装备较弱。由于舰体空间较小,无法布置舰员居住区,“鸟羽”级和客轮一样拥有又长又大的上层建筑,该 舰由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建造,1911年7月7日开工,1911年11月7日下 水,11月17日竣工,随后置入浮船坞,由巡洋舰“笠置”号拖往上海进入海军服役,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辛亥革命。在一战期间因中国最初保持中立,这艘老爷舰曾暂时解除武装以示尊重国际法。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鸟羽”在湖口击伤电雷学校快艇大队的“文93”号鱼雷快艇。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又 配合驱逐舰“莲”号在上海击沉了拒绝投降的英国炮舰“海燕”号(HMS Peterel),12月8日在上海又参与了俘获美军炮舰USS Wake,PR-3(更名多多良 进入日军服役)的战斗。日军战败投降后,该舰于1945年9月17日被中国海军接收,更名“永济”号继续服役,1948年4月17日该舰因在湖北省郝穴镇剿共有功再度更名为“郝穴”号,1949年11月29日该舰在四川起义(当时的舰长是李世魯),与“永安”号一起順江东下加入人民海军序列,更名“湘江”一直 服役到60年代退役。
“鸟羽”号全长54.86米(垂线间长),宽8.23米,吃水0.79米,标准排水量250吨。动力为3座往复式蒸汽机,2座舰 本式燃煤锅炉,功率1400马力,航速15节,载燃煤81吨,武器装备为2门四一式76毫米主炮,1挺陆式机枪,6挺马克沁式6. 5毫米机枪,舰员编制59人。
这里要介绍一下电雷学校,虽然这座学校存在时间很短,但他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该校建立于1932年,创办者为欧阳格,是中华民国海军的训练学校。1926年,欧阳格因“中山舰事件”被国民党内要求离开广州。欧阳格随后在政府资助下赴英国、德国考察海军。1931年,回国后的欧阳格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建立一支以鱼雷快艇为主的海军部队,希望能以小胜大,击败日本海军。1932年,蒋介石批准于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成立电雷学校,由欧阳格任校长,并将军政部兵工署管辖之电雷大队划归其下,1933年1月开学。电雷学校直属军政部(后改属陆军参谋本部)而不是归海军部管辖。这引起海军强烈不满,海军不承认电雷学校毕业生的资格,认为他们程度不佳,不提供军舰给电雷学校实习,也不让他们拥有海军军籍,形成海军内部的派系斗争。电雷学校最初的带队官由黄埔军校中派来,因此当时风评为“海军中的黄埔军校”,之后逐步由黄埔海军学校、青岛海军学校毕业的学生取代,此校的毕业生被称为电雷系,是中华民国海军早期人事四大派系之一,著名的毕业生有黎玉玺、崔之道、胡敬端、齐鸿章、胡嘉衡等人。
在1932年刚创立时由于缺乏训练船只,欧阳格还得以私人关系向浙江水上警察局借用炮艇“海静”号用来训练实习,而后虽然获得民船与海军旧舰供实习,但与其他海军学校相比起来仍然显得很寒酸。直到1935年向江南造船厂订购“同心”、“同德”两艘舰艇后,才拥有自己的新船。
1936年,电雷学校校本部迁往江阴黄山港,定名为军政部电雷学校,由蒋介石亲任校长,欧阳格任教育长,实际处理校务,并且雇用德国与意大利海军顾问。同年6月,马尾海军学校第四期轮机班学生晏海波等30人因违反校规被开除,欧阳格收容其中非福建省的学生12名,成立电雷学校第一期轮机班。
1937年,军事委员会下令由电雷学校直属部队与江阴要塞等防卫武力组成江阴江防司令部,下辖鱼雷快艇大队与一批练习舰艇。鱼雷快艇大队曾发动夜袭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的行动,但最终失败。12月,电雷学校后撤至四川。1938年6月28日欧阳格以贪污、作战不力的罪名遭逮捕,电雷学校也奉命解散,而舰艇则合并到海军总司令部。昙花一现的电雷学校总共只招收了四期学生,但只有第一期(1932年入学-1934年毕业)与第二期(1935年入学-1938年毕业)学生毕业,由于电雷学校被解散,第三期(1936年入学)与第四期(1937年入学)学生在毕业前被并入青岛海军学校。
6、“热海”级炮舰(あたみがたほうかん)“热海” (あたみ)号 、“二见”(ふたみ)号,该级炮舰是“势多”级炮舰的改进型,由于船型较大,吃水较深,势多级在服役后多次出现险情,日本海军在1927年规划下一代河川炮舰时恢复为205吨的小型化设计,航速依然保持为16节。“热海”级将过去日本河川炮舰位于机舱正上方的兵员住舱移至士官住舱上方,舰尾的露天甲板长度缩短。另外,与以往河川炮舰造好后拆卸运往中国的做法不同,本级舰是完工后利用海面平静的季节自行经海路驶往上海的。热海级设计时正值中日关系剧烈恶化时期,为适应战时 需要,该级舰改装了通讯设备并强化了武器装备,这些改装直接导致全舰整体重量增加了50吨,吃水也加深了0.16米,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甲板也几乎贴到 水面,服役后多次发生险情。热海级舰长45.3米(垂线间长),宽6.79米,吃水1.13米,标准排水量205吨。动力为2座二段式膨胀往复式蒸汽机,2座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功率1200马力,航速16节,载燃煤31吨,重油26吨,续航力1000海里/10节。武器装备为舰首1门五年式76毫米高炮,5挺留式7.7毫米机枪,1挺十一式轻机枪,该枪于1922年开始装备日军,口径6.5毫米,射速每分钟500发。“热海”号由日本三井物产造船部玉工厂建造,1929年6月30日竣工。”二见”号由日本藤永田造船所建造,1930年2月28日竣工,二等炮舰。1932年到上海担任警备任务,1933年6月25日在宣昌到重庆途中于巫山附近触礁搁浅,7月8日到上海进行修理。
两舰在战争中曾被友军误伤,也曾误触水雷受损,但还是幸运的存活了下来,1945年9月17日两舰由中国海军接收,“热海”更名“永平”,“二见”更名“永安”, 1949年11月包括两舰在内的江防舰队在四川防御解放军朔江攻川,“永安”则先于“永平”号于1949年11月29日即和“郝穴”号一同起义顺江东下 ,起义后的 “永安”号更名”珠江”号在人民海军中服役到60年代才退役;1949年11月30日见大势已去的江防舰队司令叶裕和率领包括“永平”号和“常德”号在内的余下5艘舰艇起义,当时“永平”号舰长为钟子舟,起义后“永平”号更名“闽江”在人民海军一直服役到60年代退役。
7、“多多良”( ウェーク)号,原美军内河炮舰USS Wake(威克),舷号 PR-3,该舰 最初服役时叫Guam(关岛), 舷号PG-43,1941年1月新的“关岛”号开工建造时该舰更名“威克”号,这是首次被敌人捕获的美国海军舰艇。该舰由上海江南造船所建造, 1927年5月28日下水,同年12月28日入役,1941年11月底运载补给品赴汉口回航上海后, 舰上官兵多数奉命随其它炮舰调往菲律宾, 只剩十名电讯人员留守,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后,本舰完全无力抵抗而在上海被日军俘获,然后更名为“多多良”号进入日军 服役,本舰全长48.59米,宽8.25米,吃水1.6米; 标准排水量350吨, 满载排水量370吨,舰上装备两座重油锅炉,三段膨胀往复式蒸汽机,1,950匹马力, 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14。5节,舰员59人,武器装备为两座50倍径3英寸主炮,10挺.30英寸刘易斯机枪,后来日军有加装了2座九三式13毫米机炮。1942年1月26日在上海的江南造船所 改造完成后一直在上海,南京,安庆,九江担任警戒任务。后来该舰在空袭中受损,1945年1月1日到2月3日在江南造船所修理后有道九江方面警戒,日军投降时该舰在上海解除武装。1945年9月17日在被中国海军接收后,该舰更名“太原”,1945年4月23日该舰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但是4月30日就在燕子矶被国民党空军炸沉。
8、“兴津”号(おきつ),原为意大利海军远东舰队驻华布雷舰RM Lepanto号,1927年5月20日竣工,标准排水量610吨,满载排水量700吨,全长: 66.0米,垂线间长62.2米,宽8.7米,吃水2.6米。装备两座燃煤锅炉,膨胀往复式蒸汽机,1500匹马力,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13节,载重油75吨,舰员66人,建成时,该舰装备2门47倍径100毫米速射炮,1门40倍径76.2毫米阿姆斯特朗高炮,另有两门小口径机关炮,可装载水雷80枚。该舰于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时在上海自沉,后被日军打捞于上海第一工作部修复,1943年3月1日日军将其改名“兴津”号(兴津是日本静冈县的一处旅游胜地)继续服役,日军重新武装了该舰,装备1门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主炮, 5门九六式60倍径25毫米机炮,(一座三联装,两座单装),还可携带36枚水雷。日军投降后该舰在舟山被中国海军接收,更名“咸宁”,1949年起担负定海、大陈岛防务,1950年6月,库存的日制弹药即将耗尽时,舰上的日制舰炮被3门3寸炮、2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4门20毫米机炮替换,1950年7月,该舰在汕头外海截获香港开往上海的英国商船“北光”号,将船押解至澎湖卸下货物,空船放回。“咸宁”号于1956年退役。
9、“舞子”号(まいこ),原为1909年在英国开工建造,1910年竣工的葡萄牙炮舰“澳门”号,建成后该舰被分解运至澳门组装服役,1943年8月15日被日军购入更名“舞子”,舞子是神户市垂水区的一处名胜。购入后该舰主要在香港广东一带担任警戒、巡逻任务,该舰标准排水量95吨,满载排水量130吨,垂线间长36.5米,宽6米,吃水0.6米。装备1座燃煤锅炉,2座直立型三段膨胀往复式蒸汽机,双轴双桨推进,航速11.8节。建成时该舰装备两门40倍径57毫米主炮,两挺。30口径机枪。被日军购入后改装一门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一门20毫米机炮。日军投降后,该舰被中国海军接收,更名“舞凤”号继在广东海军第四军区服役,1949年10月22日该舰在广东由舰长李杲率领第四军区“38号”和“40号”两艘炮艇一起起义,起义后的“舞子”更名“ 3-522”号在人民海军一直服役到60年代退役。

10、“鸣海”舰
该舰原是意大利炮舰RM Ermanno Carlotto号,1919年在上海江南造船所开工建造,1921年2月28日建成下水,同年竣工。意大利宣布投降后于1943年9月9日自沉于上海,后被日军浮起修复继续使用,1943年11月1日更名“鸣海”作为炮舰编入日本海军服役,主要从事长江下游的警备工作。日军投降后1945年9月17日由中国海军接收,接收后更名为“江鲲”。1949年起义,一直在人民海军中使用到1960年代才退役。
    该舰标准排水量180吨,全长48.8米,宽7.5米,吃水0.7米。动力为2座往复式蒸汽机,2台燃油锅炉,1100马力,航速14节,日军改装后的武器装备为2座单装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6挺机枪。舰员编制60人。   

11、第一号型驱潜特务艇
此级艇为木制结构,1939年计划,在横须贺工厂所制的1182号杂役船和市川船厂制造、横须贺工厂舾装的1183号杂役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1941年度的0急计划中列入100艘(第1号-第100号),建造计划分摊到全国各地的造船所,1944年末全部竣工;1943年战时计划又列入100艘(第151号-第250号),于1945年1月全部竣工。太平洋战争中北至千岛群岛,南至所罗门群岛均有本级艇的活动身影,其中81艘战沉。幸存下来的战后从事扫雷作业,有些艇随后服役于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部队(25艘)和海上保安厅(35艘)。该级艇标准排水量130吨,满载排水量135吨。艇体全长29.2米,宽5.65米吃水1.97米。动力装置为2台舰本式柴油机,功率为3000马力,航速11节,续航力为1000海里/10节。武器装备为1挺单装13毫米或7.7毫米机枪,九四式深弹投射机1座,深弹投放滑轨2条,配备深弹18枚。舰员编制32人。
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分别在上海、基隆、高雄等地接收了7艘该级艇,分别是在基隆接收的第74号、第75号、第223号、第243号;在上海接收的第220号、第240号;在高雄接收的第190号、和第3号(光康),其中第3号由于艇体状况较差而未再服役,接收后各艇分别被更名为“光中”、“光华”、“光民”、“光国”、“光富”、“光強”,连起来就是中华民国富强。其中的“光国”号(日军第223号)接收后隶属于汕头巡防处,该艇于1949年11月9日由副艇长吴高远率领32名艇员击毙负隅顽抗的艇长后在福建南澳海面起义,起义后该艇更名为“十月”号,1950年5月25日曾参加万山群岛战役,后来一直隶属于中南军区海軍(南海舰队的前身)。“光民”因为来不及逃往台湾而被我军俘获,改名“先锋”在我人民海军服役,该艇与“十月”号仪器参加了万山群岛战役,被国民党海军击沉;“光强”则在国民党海军从海南岛榆林溃逃时自沉于港中堵塞航道。
  
三、日本赔偿中国的舰船
截止到1947年初,旧日本海军残部承担的大部分遣俘及扫雷任务都已告终。为了消除日本从海上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能力,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经会商后决定,将原日本海军的大型军舰,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水上飞机母舰、巡洋舰等及所有潜艇一律销毁,由美军在海上击沉或在工厂分解。其实到战争结束时,幸存的日军大型舰艇也寥寥无几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装备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4艘“金刚”级“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和“雾岛”号、2艘“扶桑”级“扶桑”号和“山城”号、2艘“伊势”级“伊势”号和“日向”号、2艘“长门”级“长门”号和“陆奥”号、2艘“大和”级“大和”号和“武藏”号)全部战沉,航空母舰(“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龙骧”号、2艘“苍龙”级“苍龙”号和“飞龙”号、2艘“祥凤”级“祥凤”号和“瑞凤”号、“龙凤”号、2艘“翔鹤”级“翔鹤”号和“瑞鹤”号、2艘“千岁”级“千岁”号和“千代田”号、2艘“飞鹰”级“飞鹰”号和“隼鹰”号、3艘“大鹰”级“大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神鹰”号、“海鹰”号、“信浓”号、“大凤”号、2艘完工的“云龙”级“云龙”号和“天龙”号另外还有商船航空母舰しまね号)除了“凤翔”号还完好外,其余均战沉或在空袭中坐沉港中,战后浮起解体,未建成的几艘航空母舰战后也都被解体。重巡洋舰(2艘“古鹰”级“古鹰”号和“加古”号、2艘“青叶”级“青叶”号和“衣笠”号、4艘“妙高”级“妙高”号、“那智”号、“足柄”号和“羽黑”号、4艘“高雄”级“高雄”号、“爱宕”号、“鸟海”号和“摩耶”号、4艘“最上”级“最上”号、“三隈”号、“铃谷”号和“熊野”号、2艘“利根”级“利根”号和“筑摩”号)全部战沉,轻巡洋舰(2艘“天龙”级“天龙”号和“龙田”号、5艘“球磨”级“球磨”号、“多摩”号、“北上”号、“大井”号和“木曾”号、6艘“长良”级“长良”号、“五十铃”号、“名取”号、“由良”号、“鬼怒”号和“阿武隈”号、3艘“川内”级“川内”号、“神通”号和“那珂”号、“夕张”级“夕张”号、4艘“阿贺野”级“阿贺野”号、“能代”号、“矢矧”号、“大淀”级“大淀”号、“香取”号、“鹿岛”号和“香椎”号、俘获巡洋舰“八十岛”号和“五百岛”号)除了“北上”号、“酒”号、“鹿岛”号之外也都战沉,甚至连14艘征用民间商船改造的特设巡洋舰也都无一幸存,全部战沉。战后幸存的驱逐舰吨位以下的中、小型舰艇及辅助船除酌留一部分给日本维持治安外,应由美、英、苏、中四国分配。包括 26艘驱逐舰,67艘护航驱逐舰,11艘布雷舰艇,14艘扫雷舰艇,5艘驱潜舰, 1艘鱼雷艇,8艘运输舰,3艘补给舰,合计135艘各型大小舰船。
按照四国约定,这些战利品舰船均由日本船员(原海军官兵)开至四国预先决定的港口。苏联分配到的舰艇开至海参崴附近,中国的开至上海及青岛,美国的开往青岛、横滨及横须贺,英国的开至新加坡及吴港,而实际上大部分美国分配到的舰艇都留在日本解体而未使用。这些战利品中,苏联、美国及中国各获得34艘,英国32艘。凡是百吨以下的小船皆交还日本作渔船、货船、渡船、驳船及和平时期使用,这些小船的总排水量达20万吨。根据盟军总部命令,拟定赔偿的日本舰艇必须在1947年5月前开赴横须贺、佐世保两港集中,由四国海军人员分别加以检验。中国海军派出了钟汉波海军少校参与了检验工作。到1947年6月,检验工作基本完成。
1947年6月18日上午,中、英、美、苏四国均分日本舰艇会议在盟军总部6楼大礼堂举行。主席台上由右至左依次坐着中、英、美、苏四国代表,他们背后竖立着本国国旗。会议由美国远东海军司令葛立芬中将主持,中国驻日代表团派出海军上校马德建为国家代表,海军上校姚屿、少校钟汉波、上尉刘光平为随员,出席会议。获准旁听的各国来宾,凭票进入会场,坐于观礼席上,其中华侨代表有60余人。
  上午9时,葛立芬宣布会议开始,他首先作了简单的致词。他说,日本投降后,盟军对日本海军进行了处置,其现存舰艇包括已卸除武装的驱逐舰26艘、海防舰和辅助舰109艘,共计135艘,盟军总部已将它们按吨位大致平均分为4份,中、英、美、苏四国各得一份,作为日本对盟国四强先行赔偿的一部分。每份舰艇已经编号并列表,放于各国代表桌上,如无异议,准备抽签分配。日舰的分配是由美国直接操纵的,没有给各国留下商量的余地,葛立芬在会上征求各国意见也只是走走过场。因此,各国代表都未提出异议,只待抽签。抽签分为2轮,第1轮抽签确定第2轮抽签的先后顺序,第2轮抽签抽出各份舰艇的归属。在第1轮抽签中,中国代表马德建抽得第2的顺序,在第2轮抽签中,抽得编号为”2”的那一份赔偿舰艇,该份舰艇共34艘,包括战后幸存日舰中排水量最大的2艘驱逐舰”宵月”号(标准排水量2701吨)和”雪风”号(标准排水量2050吨),是最理想的一个签。以下是中国所抽得三批日舰的名单:
    第一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
    驱逐舰:“雪风”号,“初梅”号,“枫”号;海防舰:“四阪”号,“海防第14号”,“海防67号”,“海防194号”,“海防215号”。
    第二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7月31日在上海移交):
    驱逐舰:“杉”号,“茑”号;海防舰:“对马”号,“海防第85号”,“海防118号”,“海防192号”,“海防198号”,“海防205号”。
    第三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
    驱逐舰:“宵月”号;海防舰:“屋代”号,“隐岐”号,“海防第40号”,“海防81号”,“海防104号”,“海防107号”;运输舰:输送第16号。
  由于分得日本偿舰的4国国力不同,各国处置这些舰艇的方法也不同:美国将偿舰就地拆解,英国将偿舰拖出外海炸沉,苏联将偿舰编入部署在海参崴的远东舰队,而家底最薄的中国则将偿舰当成海军主战兵力使用。尽管这些舰艇大多已状况不佳,但对国民党政府来说,在已经展开的内战中,仍是不可小视的重型武器。所以,国民党政府想尽快得到这些舰艇用于内战。于是决定尽快将34艘舰艇分4批回国接收。
1947年6月19日,中国海军在上海成立接舰处,由海军上校杨道钊任处长,负责接舰准备工作。1947年6月20日,钟汉波奉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之命,赴日本九州。6月29日,钟汉波搭乘盟军水上飞机再次前往佐世保,办理舰艇移交的一切手续并在佐世保港查验34艘舰艇。在确认这些舰艇没有大的问题后,商震立即下达命令,任命钟汉波为遣送日舰回国联络官,先率第一批8艘舰艇先期回国。
7月1日上午,第一批日本赔偿舰编队的8艘日舰(驱逐舰“雪风”号、“初梅”号、“枫”号,海防舰“四阪”号、“海防14”、“海防194”、“海防67”、“海防215”号,总吨10040吨)在美国军舰“若鹰”号护送下,从佐世保港启航。由钟汉波少校担任中国海军领队官,各日舰由原日本海军官兵驾驶,7月3日下午2时25分,第一批日偿舰艇进入上海吴淞口,经过外滩。中国海军官兵登上各日舰,在中国海军“中业”号坦克登陆舰引导下,编队进入黄浦江。各日舰上悬挂的红蓝两色“E”字旗缺角俘虏旗,十分醒目。上海市民们奔走相告,纷纷登上江堤观看。傍晚,编队到高昌庙,在江南造船厂所附近江面锚泊。
7月6日上午9时,接舰仪式在高昌庙海军江南造船所D号码头举行。会场上悬挂着”接收分配日本军舰典礼”的横幅和国际海上信号旗,靠码头边的是日本此批赔偿舰中最大的“雪风”号。此舰曾在太平洋战争中参与过多次海战而基本完好幸存到战后,是日军著名的“不死祥瑞”,有“不死鸟”之称,但现在已卸去了火炮,威风扫地。200多名日本舰员站在码头一边,显得垂头丧气。仪式由中国海军第一军区司令方莹少将主持,军政官员和各界人士共2000多人出席。在海军军乐声中,身着白色海军将官礼服的方莹首先讲话。接着,各界代表陆续发言。他们一致赞颂了中国军民坚持长期抗战的伟大胜利,并高度评价了此次接收日本赔舰的历史意义。
随后,方莹下令换旗。在激动人心的军乐中,各舰缓缓降下日本国旗,升起了中国国旗,在场人员全体肃立致意。换旗完毕,美军上尉高沙取出日舰交接证书,前日本海军中佐绪方和方莹分别在证书上签字。至此,8艘日本军舰正式归于中国海军,全场爆发出惊雷般的欢呼声。根据日方记载,舰内整洁如新,检查该舰的英美军官赞不绝口,声称“我们没见过如此整洁的军舰!”所以“雪风”号被称为“保住了日本最后的尊严”。正式移交后,“雪风”号被命名“丹阳”号,编号DD-12,加入中华民国海军。一度担任海军旗舰。
第二批日本赔舰8艘(驱逐舰“茑”号、“杉”号,海防舰“对马”号、“海防118”、‘海防192”、“海防85”、“海防205”号,总吨位8450吨)于7月26日仍从佐世保出航, 7月28日抵达上海龙华江面。中国领队官为姚玙海军上校。美国军舰“若鹰”号再次为编队护航。在黄浦江引导的为中国海军“楚观”号炮舰及”联荣”号登陆艇。7月31日,中国海军在日军“茑”号驱逐舰上举行了接收仪式。主持仪式的仍为方莹少将,参加仪式的军政官员及各界人士百余人。
上述两批日偿军舰在海军上海第一基地完成接收后,方莹和海军接舰处处长杨道钊上校都认为,基地内泊港舰艇本来已经臃塞,添加了16艘日偿军舰后,更是拥堵不堪,给江南造船所的保修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建议后续日偿军舰改驶他处接收。海军总部鉴于这种情况,决定将余下的日偿军舰驶往海军青岛第二基地接收,并命令基地司令董沐曾少将做好接收准备。
第三批日本赔舰8艘(驱逐舰“宵月”号,海防舰“隐岐”号、“屋代”号、“海防40”、“海防104”、“海防81”、“海防107”号,运输舰“16号”,总吨位10745吨)于8月25日从佐世保出发,次日傍晚到达青岛港外大公岛海面。中国海军少校钟汉波为领队官,美国海军上尉皮尔随舰护送。8月27日上午,日舰由中国海军“永泰”号驱潜舰引航进入青岛大港,停泊在三号码头。8月30日上午8时,中国海军在“宵月”号驱逐舰上举行接收仪式。中国海军第二军区司令董沐曾海军少将主持仪式,并首先讲了话,出席仪式的有各界人士数百人。
    当三批抽签完毕开始移交时,接着,8月13日盟军总部又把剩下的39艘日军辅助舰艇也追加入分配名单,所以还有第二次的抽签。以下是中国第四批所抽得的日舰名单:
    驱逐舰:“波风”号;运输舰:输送第172号,“白崎”号给粮舰;布雷舰:“济州”号;驱潜艇:驱潜第9号,49号;辅助布雷艇:“黑岛”号;辅助扫雷艇:“扫海第14号”,“扫海19号”,“扫海22号”。这批10艘日舰(总吨位5998吨)于9月28日从佐世保出航。中国海军领队官为姚屿海军上校。美国海军上尉柯克随舰护送。因台风影响,有9艘日舰于9月30日先期到达青岛港外,“黑岛”号则迟于10月1日才赶到。日舰由中国海军”美益”号中型登陆舰引导进入青岛大港,停泊五号码头。因连日暴雨,第四批日本赔舰证书签字仪式于10月3日在海军招待所举行。次日,中军舰日双方人员及盟军代表冒雨登舰,举行简单隆重的升旗仪式,完成交接手续。
日本赔偿的四批舰船共34艘,计3万5千多吨。按照接收顺序,国民党海军将其临时编号为“接1”至“接34”。我们抽签的运气很不错,这些舰船排水量较大(最大的“宵月”号驱逐舰排水量为3485吨),舰龄较小(除三艘外,均为1940年以后制造),性能也较好。但这些日舰在移交时大多已拆除武装,许多经过激烈残酷的太平洋战争的洗礼,状况并不太好。尤其是占数量最多的海防舰(17艘),虽然舰龄颇新,但这种舰级是日本在大战末期的急造舰种,装备简陋,质量亦很差;加上日本战败后军工业全毁,舰艇的零配件来源立刻成为很棘手的问题。另外,战后的中国国民党海军舰艇扩充太快,合格的人员根本不够用,人员的缺乏亦造成多数日舰接收后就停泊在港内,无法启用。这些舰艇中有数艘还不得不以国民政府行政院而不以海军名义接收。
对于日军赔偿之舰船,国民党海军寄予了很大期望。他们原以为这些赔偿舰船来华后即可投入反共作战,没想到,在驶回国的途中,就有3艘舰船轮机损坏,在海上漂流,经抢修后才勉强行驶。它们是第一批的“海防215”号海防舰、第3批的“隐岐”号海防舰和第4批的“黑岛”号水雷敷设舰。
  据事后调查分析,可能是日籍船员在轮机舱内动了手脚。战后,部分日籍船员被盟军总部征用,驾驶着悬挂俘虏旗的日本舰艇,当然感到屈辱。因此,有些船员想尽一切办法暗中进行破坏。
  日偿军舰来华后,其归宿大不相同,可分为4种类型:
  第一类,在国民党海军中服役。这类舰艇共有17艘,其中,“接1”最为著名,它是由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建造,排水是2050吨的”阳炎”级驱逐舰 “雪风”号,在日本海军中名气很大,曾参加中途岛等海战,还曾为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护航。到二战结束时,“雪风”号是18艘“阳炎”级驱逐舰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也是日本海军著名的幸运舰,人称“不死鸟”。该舰于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成军后更名“丹阳”号。该舰1971年退役后被拆解。
  第二类,未真正服役。这类舰共有9艘,其中,驱逐舰“接17”值得一提,该舰为日本东京浦贺船渠建造,排水量2701吨,是日本战时所造的最大型驱逐舰,原名“宵月”,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命名为“汾阳”。该舰接收后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长期不能行动,始终列为保管舰编制。1949年2月自青岛拖往台湾基隆,暂作训练舰使用。1949年5月“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国民党为加强海军力量,计划将其拖至日本进行整修并武装,但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7舰队协防台湾,降低了对该舰的需求迫切性,加之经费所限而最终放弃修复计划。1962年至1963年,该舰退出现役并遭拆解。
  第三类,被人民解放军俘获。这类舰共有4艘,它们是海防舰“接5”(后被命名为”武昌”号)、“接6”(后被命名为“济南”号)、“接12”(后被命名为“长沙”号)和“接14”(后被命名为“西安”号)。这些军舰均在上海被俘,都被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分别参加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战斗。
  第四类,毅然起义,加入人民海军。这类舰艇共4艘,它们是海防舰“接4”(在长江起义,后命名为“惠安”号)、“接15”(在长江起义,后命名为“吉安”号)、“接22”(在青岛起义,后命名为“沈阳”号)和木壳扫海特务艇“接32”(在山东长岛起义,后命名为“秋风”号)。
  其中,海防舰“接22”的起义影响较大。该舰为日本舞鹤海军工厂建造,排水量745吨,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命名为“黄安”。该舰于1949年2月12日在青岛起义,开往连云港解放区,它是解放战争后期起义的第一艘国民党舰艇。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成立时,“黄安”号被命名为“沈阳”,编入该舰队第2大队。后在鏖战浙东南、援救“民主”轮、编队演习等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的中国海军陆续将其中28艘赔偿舰装上火炮等武器装备后编入序列,这些舰艇约占当时中国海军实力的三分之一强。其余的有3艘还在工厂修理时即被解放军缴获。有些军舰后来在解放战争中陆续起义,成为人民海军建立初期的主力军舰。
1951年,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海军也曾启用了一部分赔偿的日舰,但也有的根本未曾服役就报废了。由于国民党海军在战后接受了大量美援舰艇,整个海军装备系统几乎已经完全“美”化,若其中夹杂着部分日本装备,无论在训练、后勤、维修、管理上都很不方便,所以这些赔偿舰艇使用年限都不长,没过多久也都纷纷退役解体了。如赔偿舰中最大的防空驱逐舰“宵月”号1945年1月31日才完工,1962至1963年间就退役拆解。拆解时发现该舰轮机舱中的蒸汽高压管线竟然全部是用紫铜材料制造的,日本原本铜矿产就很稀缺,战时更是很紧张,由此可见日军对本舰的重视程度;而当年拆解本舰的工人中有许多战前服务于日本海军工厂,看到这种情况,不禁以日语破口大骂国民党海军的暴殄天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海军初建时,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上述的日伪降舰或日本赔偿舰。这是国民党海军起义带过来的,或是被人民海军俘虏和接管的。其中,原降舰有:“南昌”号(“宇治”号,括号内为日伪舰名,下同)、“延安”号(“海兴”号)、“闽江”号(“势多”号)、“乌江”号(“热海”号)、“珠江”号(“二见”号)、“涪江”号(“隅田”号)等;原赔偿舰有“武昌”号(海防14号)、“济南”号(海防194号)、“长沙”号(海防118号)、“瑞金”号(“四阪”号)、“西安”号(海防198号)、“沈阳”号(海防81号)、“秋风”号(扫海14号)等。这些舰艇为保卫新中国海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赔偿舰船的性能
1、“宵月”号(よいづき)驱逐舰,中国接受的吨位最大的日本赔偿舰,是日本“秋月”(あきづき)级(乙型)一等驱逐舰的第十艘,该舰1943年(昭和18年)8月25日于日本浦贺造船厂开工建造,这也是浦贺造船厂建造的唯一一艘“秋月”级驱逐舰,1944年(昭和19年)9月25日下水,1945年(昭和20年)1月31日竣工后入吴镇守府籍服役,被编入第十一水雷战队。
一战以后,水面舰艇开始面临空中飞机越来越大的威胁。进入1930年代,航空兵的威胁已经引起主要海军国家的注意,1936年之后,英国率先开发建造了第一型新型防空驱逐舰C型,日本海军也积极研制类似的舰艇。1937年,日本海军提出了护卫航空母舰的防空军舰的设想。海军军令部要求这种军舰具备强大的防空火力、良好的耐波性、相对较高的航速、较长距离的续航能力,以跟上航空母舰编队的需要。要达到这些要求,舰型必须大型化,至少是轻巡洋舰的级别。在考虑到建造费用、建造数量、船体和动力设备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军令部认为如果采用轻巡洋舰的标准,舰型和设备就复杂得多,因此采取驱逐舰大型化的方案。次年,军令部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指标:航速35节,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4座双联装100毫米65倍口径高射炮。要求这种军舰具备较强的防空火力、较长距离的续航能力,以适应为航空母舰编队护航的要求。
该级舰最初的构想是建成伴随航空战队的飞机救难兼反潜舰,并划为新的舰种:“防空直卫舰”,但在经费总额有限的情况下,驱逐舰在海军内部被简单的定义为水雷战队主力,并且审核造舰计划的官僚认定驱逐舰必须具备鱼雷攻击能力,所以为了通过预算审核,新型防空驱逐舰被迫在舰体中部加装了累赘的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仍称为驱逐舰,但是另外划为“乙型驱逐舰”(“甲型驱逐舰”即“阳炎”级驱逐舰)。日本海军1939年的04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了6艘秋月级驱逐舰,首舰“秋月”于1940年7月30日开工。1941年0急计划中又追加了10艘,有4艘取消建造计划(包括开工后停止建造的“满月”)。1942年的改5战时舰船补充建造计划,准备再建23艘。“秋月”级虽然总体评价不错,但是由于技术复杂,加之太平洋战争局势以及日本造船工业能力的影响,生产速度缓慢,前后一共只完成了12艘,建造数量不多。
“秋月”级驱逐舰全长134.26米,最大舰宽11.58米,吃水4.15米,设计的标准排水量只有2710吨,但在公试时排水量却达到347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3878吨,远远超过设计标准,除无装甲外已与“夕张”号轻巡洋舰接近。“秋月”级也比“阳炎”级驱逐舰长了近16米,“秋月”级驱逐舰采用了长艏楼船型,舰艏水线以下呈圆滑曲线向舰底过渡。“秋月”级和“阳炎”级驱逐舰一样,采用了3台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作为动力,锅炉蒸汽压力达到30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达350度,锅炉舱为前后两个,前锅炉舱安装两台,后锅炉房安装一台。三台锅炉使用3个排烟烟道合并成一个大而倾斜的烟囱,这样的设计也使上层建筑显得简洁而独特。主机室采用交错布置,高/中/低压蒸汽轮机各两台,前主机室安装是左舷推进主机,后主机室安装的是右舷推进主机。双轴推进,单舵。主机输出功率52000马力,最大航速达到33节。载重油1,080吨,续航力实测结果达到了9000海里/18节。  
武器装备方面,“秋月”级驱逐舰装备了1938年定型的九八式双联装65倍径10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主炮4座,四座炮塔为全封闭式,防护较好,炮塔回旋部分重33吨。舰体前后各两座主炮,呈背负式布置。主炮弹药为半自动装填以提高射速增强对空射击时的火力密度。由于主炮的火炮身管长达65倍口径,13公斤的弹丸炮口初速达到惊人的1000米/秒,远远超过原来八九式127毫米高炮的720/秒,射程、射高和威力都有很大提高。火炮高低射界-10°~+90°,最大射程14000米,最大射高11000米,射速15发/分,火炮俯仰速度16度/秒,炮塔回旋速度、火炮仰俯速度比八九式高射炮有所提高,反应更快。九八式高平两用主炮是专门为舰队防空而设计,虽然性能优异但构造复杂,因此制造周期长不易大批量生产,而且初速提高后身管磨损明显增大寿命减短(身管寿命只有350发,八九式高射炮身管寿命达到1000发)。火控方面配备了九四式射击指挥仪。8门100毫米高炮的火力不仅在防空中优势明显,作为普通驱逐舰使用时也略显奢侈,但是因为日本没有开发出VT(雷达近炸)信管,防空时效率比美军同类火炮稍显低下。由于对新式主炮的防空能力过于自信,并且日军对来自空中的威胁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最初建成时“秋月”级驱逐舰仅装备两座九六式双联装25mm口径机炮,1943年后在几次改装中逐渐增至13门-54门,当时几乎所有水面舰艇都装备了九六式机炮,小到巡逻艇大到战列舰都有它的身影。该炮虽然采用法国著名的哈奇开斯(Hotchkiss)自动原理,但却和日本设计师借鉴其他著名设计设计的日军武器一样也是一种性能平庸的武器。即使装在电动三联装炮架上,它的转动和俯仰还是显得太迟钝,难以跟踪快速运动的空中目标。此外,该炮射击时的振动也太过剧烈,射击精度很差。日本海军因为大量装备了这种性能低劣的防空火炮,在战争后期吃够了美军空袭的苦头。该炮的缺点主要有三点:威力小,25毫米口径对美军所装备的有装甲保护的飞机作用非常有限,二战后期的作战更是明显,常常见到美军的攻击机带着几个25毫米高炮开出的窟窿安全返航,也说明日制弹药的性能也比较差;射程短,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的射高只有3000米,这对正在俯冲攻击的轰炸机来说是没有多大威胁的,就是看到轰炸机俯冲投弹后,25毫米炮才能开始还击,对付低空投射的鱼雷机也只能起到驱赶的作用;射速慢,可靠性差,由于该炮使用15发固定的弹夹供弹,每次换弹夹时必须要停止射击,这使得防空效率大打折扣。实际射速只有理论射速的三分之一不到,为此日本海军在使用三联装九六式的防空炮作了规定,就是作战时一门射击,一门待发,一门装弹的方法,在熟练的炮手操控下可以使射速勉强达到120-180发/分,但这种使用方法牺牲了数量上优势,比如1945年的“大和”号战列舰装备了50座九六式25毫米三联装机关炮(共150门),如果在防空作战时按照上面的规定方法只有50门的在同时开火,对美军的飞机饱和攻击非常吃力。所以美军飞机很容易突破日军军舰的防空火力网。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认识到九六式防空机关炮的性能不足,于是开始着手研制更先进的防空火力,但由于技术和研制经费等问题一直未果,所以使九六式防空机关炮成了二战中日本唯一的标准防空机关炮。该炮炮重 115公斤,炮长 2.296米,炮管寿命 2000发,操作人员 7人(双联装) /9人(三联装),射程 6,800米/45°,最大 7,500米/50°,射高3,000米/80°,炮口初速2953 英尺/秒,高低射界 +85/-10 度;部分“秋月”级驱逐舰还加装了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4挺以增强近距离防空火力。由于审核造舰计划的官僚认定驱逐舰必须具备鱼雷攻击能力,所以以防空为目的建造的“秋月”级驱逐舰也安装了四联装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1座,除鱼雷管中携带4条九三式"长矛"鱼雷外,还储存4条鱼雷可由发射管后左侧甲板室内的再装填设施进行再装填,该型鱼雷全长900 0毫米 ,直径610毫米,重量2700 千克(1型) /2800千克(3型),1型战斗部重490千克,射程36 节/40000米、48 节/20000 米,3型战斗部重780 千克,射程36 节/30000米、48 节/15000 米。“长矛”鱼雷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氧气为动力的,这就使它具有鱼雷航迹十分隐蔽这一优点(其他以别的燃料为动力的鱼雷,排出的气泡会出现在海面上形成明显的航迹,不仅容易暴露鱼雷也暴露了舰艇的发射阵位)。
氧气动力鱼雷的设想最初起源于法国海军,后来,因其具有较大的爆炸性危险而被迫放弃了。接着,英国海军又接过来试制,因频繁发生爆炸事故不得已中途停止。日本在研究过程中也曾发生过二、三次事故,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由朝熊利英中将、岸本鹿子治少将研制成功了,1931年日军定型了这种安全而威力巨大的高压氧气鱼雷,取名“九三式”(日本纪元2593年) ,日军坚信在对美主力舰进行决战时,使用这种鱼雷一定能够取胜,因此,朝熊、岸本两位将军受到天皇陛下的特别嘉奖,分获三等旭日中勋章和二等瑞宝勋章。
鱼雷能够在舰炮所达不到的远距离上施展威力,甚至能在舰队决战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日本海军中有人认为,减少火炮,增加鱼雷发射管是十分必要的,结果,在日本的巡洋舰中,攻击性武器大部分都换成了“九三式鱼雷”,甚至在巡洋舰、驱逐舰上都安装上了巨大的氧气制造机。
然而,不幸的是,在海空大战中,主要的进攻武器转换成了飞机。飞机是带眼睛的大炮,是长眼睛的鱼雷,因此,舰队决战的距离,从鱼雷射程的20海里,一下子改变成飞机航程的200海里以上,与此相适应,所谓舰队决战(系指战前的舰队炮战)的态势完全消失了。历经千辛万苦研制成功的高性能远程鱼雷,未能理想地发挥其惊人的威力。为了对付潜艇的威胁,“秋月”级驱逐舰舰尾还装有九四式深水炸弹发射器6座,深弹投放滑轨2条,配备有九五式深弹 54枚。随着技术的进步,从该级第8艘“冬月”之后的各舰在建造时即安装上了21号对海电探;加装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舰艏线形也进行了修改。部分军舰还加装了13号对空电探和22号对海电探。此外,由于最初装备的九三式水中探信仪使用效果不佳,后来加装了九三式水中听音器。舰 员编制263人。总体而言“秋月”级驱逐舰的防空能力较强,和英美驱逐舰相比反潜能力较弱。
“秋月”级驱逐舰有6艘在战斗中损失,有6艘幸存到战争结束,最后建成的四艘从没有离开过日本本土海域。战争结束后,幸存的6艘“秋月”级被盟军作为战利品进行处理。其中2艘作为防波堤被凿沉,4艘作为赔偿舰分给了美国、英国、中国、苏联。赔偿给中国的是“秋月”级第10艘舰“宵月”(Yoizuki)号,该舰1945年1月31日服役,编入第31战队第41驱逐队,至日本投降仅有两任舰长,分别是中尾小太郎 中佐和荒木政臣 中佐。当时日本海军已无力进行大规模出海作战行动,到战争结束后该舰被解除武装作为复员输送舰使用。于1947年(昭和22年)8月25日自日本佐世保港启航,在29日抵达青岛,后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被命名为“汾阳”号。虽然这是一艘建成不久的新舰,而且建造质量高,加之参战少受损较小,舰体状况良好,但是日军投降后,该舰拆除了武器装备用于运输各国投降的日军及侨民回国,所以中国接收到的“宵月”号已经不具备作战能力,由于抗战胜利后我国国内战备物资紧缺,而且日本海军的船厂、工厂也都停产,所以一时没有相应的武器设备重新武装该舰,“宵月”号在被中国接收后就一直以保管舰的身份系泊在青岛港。1949年2月该舰自青岛拖往基隆后虽然被列为训练舰,但此后该舰未再服役,虽然在1949年5月因为“重庆”舰起义后造成台湾海防力量削弱时,国民党海军也曾计划将“汾阳”拖至日本佐世保的SSK公司整修重新启用,并且将从基隆和马公要港的4座双联装56倍径100毫米高平两用炮作为主炮,还有从其他日舰上拆下的九六式25毫米机炮和从“中”字号拆下的美制40毫米机炮作为副炮,甚至还打算聘请日本工程师协助自制610毫米鱼雷发射管以使用战时日军遗留的九三式“长矛”鱼雷。但是,由于在不久后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协防台湾,台湾对本舰的需求迫切性降低,加上经费有限,本舰的修复计划因此搁置并最终于1962年~1963年间被拆解。
“宵月”号还有一段与台湾的逸事, 1946年3月5日,解除了武装负责运送投降日军回国的“宵月”号到澳大利亚的雪莉准备接运1050名投降日军回国,但是这批日军中有350人系日军从台湾强行征调的,这些人不愿意乘坐“宵月”这样的“小船”到日本去,而坚持要以战胜国国民的身份乘坐大船回台湾,这一事件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地狱船事件”,后经国民党驻当地代表斡旋这批人先乘“宵月”号到新几内亚,然后换乘另一艘医院船返回台湾。
“秋月”级驱逐舰各舰概况
舰名        日文名        建造船厂        完工日期        结局
秋月        あきづ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2.6.11        1944.10.25在恩加诺角东北其甲板备用鱼雷被命中爆炸沉没
照月        てるつき        三菱重工长崎船厂        1942.8.31        1942.12.11在多马角被美军鱼雷快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凉月        すずつき        三菱重工长崎船厂        1942.12.29        1945.8.在佐世保向盟军投降,1948年解体
初月        はつつ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2.12.29        1944.10.25在恩加诺角东北被美国舰队炮火击沉
新月        にいづき        三菱重工长崎船厂        1943.3.31        1943.7.6在库拉湾夜战中被美国巡洋舰队击沉
若月        わかつき        三菱重工长崎船厂        1943.5.31        1944.11.11在奥尔莫克湾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霜月        しもつき        三菱重工长崎船厂        1944.3.31        1944.11.25从新加坡到文莱的航行中被美军潜艇“棘鳍”号(S244)击沉
冬月        ふゆづ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5.25        1945.8.在吴港向盟军投降,1948年解体
春月        はるつき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        1944.12.28        1945.8.在吴港向盟军投降,1947年作为战争赔偿转交苏联,改名Pospeschny,1965年退役。
宵月        よいづき        日本浦贺造船厂        1945.1.31        1945.8.在吴港向盟军投降,1947年作为战争赔偿转交中国,改名“汾阳”号,1963年解体

夏月
なつづき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        1945.4.8        1945.8.在吴港向盟军投降,1947年作为战争赔偿转交英国,次年解体

花月        はなつ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12.26        1945.8.在吴港向盟军投降,1947年作为战争赔偿转交美国,改为DD-934,1948.2.3被用作靶舰击沉
满月        まんげつ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        1945.1.3开工        1945.3.停工后拆毁



2、“不死鸟”――“雪风”号(ゆきかぜ)驱逐舰是“阳炎”级驱逐舰(甲型驱逐舰)的8号舰,1938年(昭和13年)8月在日本佐世保船厂开工建造,次年3月24日下水并被命名,1940年1月20日竣工(显得很拖拉,不过整个“阳炎”级的建造过程基本都是这样,大概是由于没有进入战时体制的原因)后被分属到海军最强的夜战部队——第2舰队第2水雷战队,配以僚舰“黑潮”、“时津风”、“初风”及“天津风”组成第16驱逐舰分队,“雪风”为驱逐队司令舰。开战时,舰长为飞田健二郎中佐。“雪风”所属的第十六驱逐队与第二十四驱逐队共同组成第四急袭队,并以轻巡洋舰“长良”为旗舰。“雪风”号是“阳炎”级驱逐舰唯一幸存到二战结束的,该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好运气闻名日本联合舰队,是著名的联合舰队中的“祥瑞三兄弟”之首,人称“不死鸟”、“奇迹之幸运舰”。它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的大部分战斗,不仅自身从未受到严重损伤,而且舰员总共阵亡不到10人,相对于其他日舰纷纷被击沉,舰毁人亡的悲惨结局,不得不说这艘幸运舰真是奇迹。
其实“阳炎”级驱逐舰的设计思想可以追溯到一战后,在战胜沙俄太平洋舰队之后,日本的假想敌就转变为美国。一战后列强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中均规定,日、美主力舰吨位的比例是3:5,日本在两国海军主力舰数量上的劣势已是不可在短期内改变的事实。日本海军如果要以数量上占劣势的战舰在日后两国交战中取得胜利,那么就要首先让轻型水面舰艇大大削弱美国舰队实力。如果是美方处于进攻势态,那么在双方主力舰队交战之前,日军要先使用小型舰艇对美军舰队进行逐次削弱。日军认为有较大的航程、较好的适航性以及强大的鱼雷攻击能力的舰队型驱逐舰很适合担当此任务。为达成此作战目的,日本先后设计了在华盛顿条约时代相当成功的“吹雪”级舰队型驱逐舰、伦敦条约时代失败的“初春”级舰队型驱逐舰(失败的原因在于想在条约中驱逐舰排水量1850吨的限制下达到特型驱逐舰的能力)和性能不佳的“白露”级舰队型驱逐舰以及后来部分考虑条约限制同样有缺憾的“朝潮”级驱逐舰。日本海军对这些老型号驱逐舰的性能一直存在不满,主要是航程、稳定性以及武备“太弱”(其实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驱逐舰,日本海军的驱逐舰武备相当强大)。当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后,海军无条约限制的时代来临。日本海军提出了新的“理想型”舰队驱逐舰计划:
  1.与特型驱逐舰的尺寸、吨位大致相同,武备要超过。
  2.要克服“朝潮”级的所有缺点,主要是航程小和最高航速较低。整体性能要全面超过特型和“朝潮”级。
  3.续航力达到18节/5000海里,特别强调鱼雷攻击的成功率,要迅速抢得发射阵位就必须有大约高于敌方10节的速度优势,此时日本正在设计的“大和”级战列舰最高航速为27节,所以要求新的驱逐舰最高航速要在36节以上。
舰政本部对军令部下达的计划进行了多次探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新的驱逐舰必须有60000马力以上的轮机,排水量不少于2750吨,全长超过120米,这和海军方面的夜战、雷击战计划是相抵触的,军令部不得不做出了部分妥协,为了夜战、雷击战能力,必须避免驱逐舰大型化,而且还要求续航力优先,最高速度其次,可以下降到35节。
1936年1月日本宣布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后,自1937年其建造的舰艇将不再受条约限制。1937年度03舰艇补充计划遂列入了15艘全新的“阳炎” 级驱逐舰,称为甲型(舰队驱逐舰),以武器装备超过特型驱逐舰、航程和最高航速超过“朝潮”级驱逐舰为主要目的。为保证对敌方主力舰具有10节以上的速度优势以提前占领鱼雷发射阵位,军令部要求其航速要达到35节。吴厂造船部主任牧野茂技术大佐担任总设计师,由于此事已经没有了条约的限制,“阳炎” 级驱逐舰的设计可以尽情发挥,以在武器装备、吨位、航速上达到最理想的状态。“阳炎”级是日本海军造得最好的驱逐舰,其速度,航程,火力和船体稳固性都相当出色。在船型设计上希望能达到最大航速和巡航航速时能有最小的阻力,以此来节省重量,舰艏轮廓继续采用日本驱逐舰贯有的为高速使用的飞剪式舰首、高干舷、短艏楼。“阳炎”级驱逐舰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前的“朝潮”级驱逐舰,造型上两级舰也很类似,优良的船体线形使其轻松达到军令部要求的5000海里/18节的续航力,能够担任机动舰队的护航任务。“阳炎”级驱逐舰在设计中特别重视“友鹤事件”(1934.03.12)以及“第四舰队事件”(1935.09.26)事故的教训,对舰体结构设计予以重视。舰体结构方面比起前面设计制造的4个级别驱逐舰有了很大的改良。当年“第四舰队事件”事故原因中的一条是电气焊接技术不过关,舰体亢余强度不足,这个问题在日本驱逐舰中一直没有很好重视和处理,之后的日本海军军舰在建造中一度严格控制电气焊接的使用量。在“牢固的舰体比耗油、机动性更重要”的呼声中,“阳炎”级驱逐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完善的处理,由于确定焊接技术比以前成熟可靠,在该级中焊接技术反而得到大规模使用,以此节省了不少重量。虽然“阳炎”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增加了72吨,且上层舰桥更大,但通过降低四联装鱼雷发射管的重心,把重装填设备指向船尾的改进,成功地提高了整船的稳定性,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重心问题,全舰重心降低后,使得稳定性、适航性都有较大提高。由于性能突出,1939年度的04计划中再度列入4艘“阳炎” 级驱逐舰,总共建成19艘(要补齐经费被挪用的三艘,另外多出的那艘“秋云”号最初的计划是列在“阳炎”级改型“夕云”级上,但是后人重新分到了“阳炎”级内,原因是该舰实际建造是按照“阳炎”级的技术指标来建造的),太平洋战争开始时他们成为联合舰队的骨干力量,分别编入第4、15、16、17、18驱逐舰支队。数目众多的“阳炎”级驱逐舰在大战中相对于其他日军驱逐舰表现优异,他们是旧日本海军驱逐舰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阳炎” 级驱逐舰在开战时作为新式驱逐舰综合性能凌驾于各国驱逐舰之上,参加了珍珠港偷袭和几乎所有的海战,但是由于建成时无雷达、对空火力贫弱、声纳设备也较差(日本驱逐舰的通病)反潜能力有限,损失甚大。“阳炎” 级驱逐舰在开战后空有强大的主炮和鱼雷而无用武之地,只能在瓜岛争夺战中扮演“东京快车”的角色。到战争结束时,也只有“不死鸟”“雪风”号幸存。
该级舰全长118.5米,宽10.8米,吃水3.8米,标准排水量2000吨,公试排水量2500吨,装备3座共6门双联装三年式50倍径127毫米主炮,炮口初速910米/秒,最大射程 18,445米,射速10发/分,俯仰速度 12度/秒,电动的32吨炮塔旋转速度6度/秒,弹重23.5kg,装药7.67kg,炮塔前一后二布局。2座双联装共4门九六式25毫米机炮,位于后烟囱两侧。2座四联装共8具九二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及再装填设备,配备九三式“长矛”鱼雷16枚。九五式深弹18~36枚。舰员编制239人。1942年至1943年,为了提高防控能力以应对盟军的空中打击,大部分“阳炎”级驱逐舰拆除一座后主炮塔,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增至14座,舰尾的布雷与扫雷具被移除,改为4座九四式深水炸弹投掷器。至1944年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更是进一步增至28座,另外还加装了毘式12.7毫米高射机枪4座。
“阳炎”级驱逐舰动力为2座舰本式蒸汽轮机,3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功率5200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单舵,前10艘舰在试航的时候最高航速平均值是34.6节,并没有达到35节的设计标准,军令部不肯让步,反复强调“一定要达到35节才行!”,要求立即改进。由于轮机部分一时也无法提高,于是设计部门改进了螺旋桨外形加大了桨叶直径,部分改良了桨叶面的外形,以提高推进效率,安装了新螺旋桨的5艘舰在进行的试航中得到的最高航速平均是35.4节,之后的14艘继续加大了桨叶的面积,航速进一步提高到了约36节。至此,航速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军方正式接收了“阳炎”级。“阳炎”级机舱的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牧野大佐后来回忆说:为了提高抗打击能力,“阳炎”级的轮机左右轴原计划是分别置放在不同的舱室,但没有能够实现。在战争中,“阳炎”级中几艘的沉没就和这个设计上的缺陷有关。“阳炎”级搭载重油622吨,续航力超出了计划18节/5000海里的要求,达到了18节/6000海里左右的水平。在“阳炎”服役后,由于技术改进,主力舰的最高速度普遍提高,军方认为现在的驱逐舰将不能有效对其进行攻击,下一代驱逐舰的速度必须提高,为此战争期间“天津风”号做了轮机改装,并且抽调各海军学校的优秀人员配属该舰,与“岛风”号一起搭载新型高温高压锅炉进行试验。旧型号锅炉为300度30千克压力,新型号为400度40千克压力。而且新型锅炉还比较节省燃料,使得“天津风”号的续航力达到了18节/6300海里。由于在先前的“朝潮”级驱逐舰上试验交流电还没有正式结果,所以“阳炎”级仍然采用直流电。
“阳炎”级驱逐舰服役后分别被编入一线的第4(野分、岚、舞风、萩风)、第15(黑潮、亲潮、早潮、夏潮)、第16(初风、雪风、时津风、天津风)、第17(谷风、浦风、滨风、矶风)、第18(阳炎、不知火)以及第10(秋云)驱逐舰分队。作为水雷战队的核心力量,日本海军对其性能非常满意,评价“阳炎”级为“胜过列强所有的舰队型驱逐舰!”当然,驱逐舰的主要作用还是担任护航、护卫舰艇,而不总作为突击力量,这一点日本海军似乎完全没有认真去考虑,在到来的战争中必将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1年12月0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从开始就是制空权的较量,而日本海军反而在不断的摇摆中,仍然将战列舰放在首位,执行的战略思想还是主力舰队海上决战,航空兵不过是个提高了地位的配角而已。
中途岛海战后,美军开始取得战争主动权,来自空中的威胁增加,日本海军大量的驱逐舰无法去执行原预想的夜间雷击战。作为航空母舰的护卫舰又显出对空火力贫弱,反潜能力有限的缺点。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驱逐舰甚至扮演运送陆军部队及给养的角色。但是在在围绕争夺瓜岛进行的几次海战中日军驱逐舰还是有出色的表现。到了后期美军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加上雷达的合理使用,在韦拉湾夜战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对阵美军的日本驱逐舰几乎全军覆灭而对方没有损失的场面。面对美军潜艇的活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人都没有能在驱逐舰上搞出有效的反潜手段,加上对商船护卫的不重视,使得本已脆弱经济备受沉重打击。太平洋战争对驱逐舰的要求是强大的对空、对潜作战能力,所以,“阳炎”级也被谑称为“缺乏第二次世界大战必要能力的舰艇”。19艘“阳炎”级驱逐舰仅仅剩下一艘“雪风”号,其余全部损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雪风” 号被编入第3舰队第4突击部队,于1941年12月12日初次参战,并在菲律宾进行登陆支援。其后于12月24日参与拉莫湾的登陆支援,但被P-40的机枪扫射而令油缸受损,并且有6名人员受轻伤。12月27日,受伤的“雪风”于棉兰老岛的达沃接受工作舰“明石” 号的维修。工程进行期间,重巡洋舰“妙高” 号被B-17轰炸机空袭而受损,而“雪风” 号因飞田舰长的指令成功回避轰炸。1942年1月9日,修复的“雪风” 号所属于高木武雄少将指挥的东方攻略部队,并为第二护卫队(第二水雷战队)的一员从达沃湾出击。1月11日参与美娜多攻略作战,于基麻作登陆支援,24日于肯达里、31日于安汶、2月20日于帝汶岛各地从事登陆作战支援。2月27日参与苏腊巴亚海战,这也是“雪风” 号初次参与的海战,期间曾救捞约40名落水的己方士兵。3月3日,于苏腊巴亚北方海域取得击沉美军潜艇“白桦”号的记录。3月29日,参与新几内亚西部方面攻略的扫荡战“N作战”,4月23日于安汶出港,4月30日回到日本本土吴军港。
6月“雪风” 号参与中途岛海战,当时是作为近藤信竹中将所指挥的第二舰队攻略部队的一员。原本作为输送船队的护卫并准备从事防空战,但由于南云机动部队损失4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而被迫撤退。在返回吴后,舰长改为菅间良吉中佐。7月14日,“雪风”再次被编入大规模的舰队中,并隶属于第十战队。在完成航空母舰“飞鹰”训练期间的伴随任务后,与僚舰“时津风”共同为输送船“南海丸”护航,并在7月26日进入拉包尔。输送任务完成后航向楚克锚地,并参加因美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而爆发的第一次所罗门海战。返回楚克后,担任重巡洋舰“最上”(于中途岛海战严重受损)回航佐世保的护卫任务。9月4日,护卫由横须贺出港的航空母舰“云鹰” 号前往楚克。10月26日,“雪风”号被调到南太平洋战区第三舰队(南云机动部队)并参与南太平洋海战,起初作为第三舰队旗舰航空母舰“翔鹤” 号的直卫,在“翔鹤” 号中弹后改为航空母舰“瑞鹤” 号的护卫舰并与美军军机交战。在海战后,由于守卫“瑞鹤” 号有功而被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授予嘉奖。
11月,瓜达卡纳尔岛的战局对日军越来越不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部决定以两艘“金刚”级战列舰(“比睿”、“雾岛”)为主力向瓜达卡纳尔的亨德森机场进行炮击以支援瓜岛陆军的作战。“雪风” 号与其他13艘驱逐舰及轻巡洋舰“长良” 号共同护卫“雾岛” 号、“比睿” 号这两艘战列舰。美军为迎击日军而爆发了第三次所罗门海战。1942年11月12日深夜至11月13日黎明前的第一次夜战中。美军卡拉汉舰队的巡洋舰“海伦娜”号依靠新型雷达率先发现了14海里外的日军舰队,可惜卡拉汉没有抓住机会(旗舰“旧金山”号的雷达陈旧)提前下手。23时50分,双方舰队完全靠拢,开始了大混战,基本无秩序可言。根据日军齐藤通信兵(舰桥勤务)回忆,激烈的攻击在一瞬间已完结,连鱼雷也没有发射过。乱战历时24分钟,最终以日军的胜利结束,美军被击沉巡洋舰1艘,驱逐舰4艘,被击伤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卡拉汉、斯科特两少将以下近千人阵亡,日军被击沉驱逐舰2艘,被击伤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但是,旗舰在战斗中遭受锅炉重创不能全速航行,第十一战队司令官阿部弘毅中将移乘他舰继续指挥,“比睿”号次日由其他舰船拖带向楚克锚地撤退途中再次遭美舰载机攻击,桅杆上依然悬挂著的中将旗使之成为敌机重点攻击的目标,多次中弹,最后被自己人凿沉。“雪风” 号则在此战中毫发无伤。两天后14日夜,近藤信竹中将率战列舰“雾岛” 号,“高雄”号等巡洋舰4艘,“雪风”号等驱逐舰9艘在萨沃岛西部与美军李少将率领的舰队遭遇,爆发了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的第二次夜战,美军主力之一的“南达科他”号战列舰由于电力系统故障,成为了海上的活靶子,在日舰集中火力的打击下,上层舰桥被打的面目全非。但是,美军的技术装备展现了优势,躲在“南达科他”号后面的“华盛顿 ”号利用雷达准确的制导,7分钟内命中“雾岛”号406mm炮弹9发,127mm炮弹40余发,干净利落的将“雾岛”号击沉。此役运气极佳的“雪风”号没有受半点伤。
11月21日,“雪风” 号与僚舰“浦风”号护送战列舰“金刚” 号回国途中,在台湾海峡被遭遇美国潜艇“海狮”号偷袭。“金刚” 号与“浦风” 号双双中鱼雷沉没,幸运的“雪风” 号安然无恙再次躲过一劫,轻车熟路地打捞起两艘沉舰的水兵安全回国。
42年底到43年初,“雪风” 号先后护送“飞鹰” 号、“瑞凤” 号两艘航空母舰,3次运输瓜岛陆军撤退,并顺便把重伤的姊妹舰“舞风” 号拖回鲁特克。在这一连串作战中,雪风始终没有受到什么损伤。1943年1月19日﹐为航向南方的大和级战列舰“武藏” 号及轻巡洋舰“大淀” 号进行护卫,并于1月23日到达目的地。1943年2月1日期间“雪风” 号参与3次瓜达尔卡纳尔岛撤退作战(ケ号作战),并取得大成功。第一次作战中驱逐舰“巻云” 号沉没、“巻风” 号严重损毁。第二次作战中驱逐舰“舞风” 号严重损毁、“江风” 号及“黒潮” 号亦有所损伤。第三次作战中驱逐舰“矶风” 号严重损毁。在毎次的艰巨的任务中均有驱逐舰受到损伤,只有“雪风” 号仍然丝毫无损。其后从事对莱城输送部队护卫任务,1943年3月1日,“雪风”号又作为新几内亚输送部队的护航舰进入俾斯麦海。不过美军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完全侦知日军意图。所以日军开始行动后不久就遭到美陆航的B-17轰炸机突袭,最大规模的一次有300多架美机参加。此战美军飞行员使用了新的跳弹轰炸战术,效率提高不少。结果连续数日的空袭使日军损失驱逐舰“白雪” 号、“朝潮” 号、“时津风” 号、“荒潮” 号和运输舰7艘,人员伤亡巨大,但是“雪风”号和它搭载的1个步兵大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1943年5月,美军于阿留申群岛阿图岛登陆令阿留申方面之战渐转不利,因此,“雪风” 号护卫航空母舰“瑞鹤”号等的第一航空战队返回日本。5月7日到达东京湾,6月1日因需进行改装而进入吴港,在此之前“雪风”号已经加装了E27超短波雷达告警装置,而在停靠港口期间的工作使得“雪风” 号成为最先装备13号对空雷达、21号对海雷达、23号射击指挥雷达和3式声纳的驱逐舰。
7月20日,“雪风”号与重巡洋舰“鸟海”号、“铃谷”号、“熊野”号共同担任向科隆班加拉岛输送人员物资的任务,在满月的夜间舰队受到美军战机的轰炸,驱逐舰“夕暮”号、“清波”号被击沉,重巡洋舰“熊野”号损毁严重。7月25日,“雪风”号在拉包尔出发并于4日后到达楚克。8月28日﹐为上月20日夜间空袭期间受损的重巡洋舰“熊野”号作返回吴时的护卫,9月2日回到日本,在吴时增设了25毫米机炮以加强防空。10月6日为航空母舰“瑞凤”作护卫,并在19日到达新加坡。11月15日至12月17日,为给粮舰“伊良湖”号往来日本至楚克锚地期间的护卫。其间,第十六驱逐队的僚舰“初风”号在布干维尔岛海海战中与重巡洋舰“妙高”号相撞并沉没。
回到吴港后,“雪风”号舰长由菅间良吉少佐转为寺内正道少佐。另外,第十六驱逐队司令,也从岛居大佐转为吉川文二大佐,而驱逐队旗舰亦改为“天津风”。在这期间,“雪风”第三度进行改装。拆除了2号主炮炮塔,改成2座3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另外还像刺猬般在舰上其他地方增设了多门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3联装、单装)﹐以进一步增强防空火力。在电探(雷达)方面,在前桅杆装备了对海用的22号电探,而后桅杆则装上对空用13号电探。
1944年1月10日至11日,“雪风”号与“天津风”号护卫包含轻型航空母舰“千岁”号及4艘输送船在内的舰队,由北九州门司出发航向新加坡。1月16日﹐“雪风” 号发现上浮的美军潜艇,接着“天津风” 号对美军潜艇进行攻击,而”雪风” 号则返回作舰队护卫。最后, “天津风” 号被美军潜艇“红鳍”号的鱼雷击中,包含舰桥的前部舰身被炸断﹐残骸飘流在海上,而吉川驱逐队司令亦战死。输送舰队虽然蒙受以上损失﹐但任务还算成功,“雪风” 号在2月4日返回日本。之后,“雪风” 号护卫着航空母舰“千岁” 号、驱逐舰“初霜” 号及第一航空舰队前往塞班(2月5日~3月20日横须贺、3月29日~4月8日呉),之后与战列舰“大和” 号与重巡洋舰“摩耶” 号同行前往林加锚地,编入第一机动部队。
1944年6月16日,“雪风” 号编入第二舰队﹐并为第三舰队(战列舰“金刚” 号、“榛名” 号)、第七战队(重巡洋舰“熊野” 号、“铃谷” 号)作护卫航向楚克。在6月22日到达后,航向瑙鲁岛参与输送作战,亦为前往拉包尔的重巡洋舰“鸟海”担任护卫。值得一提的是“雪风”号使用的对空战法——使用探照灯照射敌机,使得飞行员感到眩目,被迫拉起飞机,而高射火力乘机攻击之,此法还算奏效。若干年后的英阿马岛战争中也有英舰用激光炫目器迫使阿根廷飞行员放弃攻击的成功战例。5月18日“雪风” 触礁受损无法以全速航行,但仍担负护航补给部队的任务。在“雪风”号缺席的6月19日马里亚纳海战中,联合舰队三大祥瑞舰的另外两艘“时雨”号和“野分”号也幸免于难。
6月30日,“雪风”隶属于外南洋部队,并与“谷风”、“江风”、“凉风”、“滨风”前往拉包尔。其后,来往于布因岛与拉包尔之间,7月6日至9日,在这3日内作为第八舰队的旗舰,以驱逐舰作为舰队旗舰是极罕有的记录。7月12日,伊藤俊二司令官指挥第二水雷战队进行了科隆班加拉岛夜战,在战斗中“雪风”号就利用雷达告警装置于肉眼看到美军舰艇之前30分钟发现美舰并发出警报通知旗舰“神通”号轻巡洋舰,日方称此战是日本海军第一次成功使用雷达告警装置,而“雪风”号的警报为海战指挥官作出正确判断立下了大功劳,但是最终“神通”号被击沉,而美军则损失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此战后“雪风”号还成功运送了1200名陆军士兵登陆。10月20日,号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展开,日军三大祥瑞舰同台亮相。此役日军损失惨重,战列舰“武藏”、“山城”、“扶桑”;航空母舰“瑞鹤”、“千岁”、“瑞凤”、“千代田”(其中“千岁”、“瑞凤”、“千代田”三艘为轻型航空母舰);重巡洋舰“爱宕”、“摩耶”、“最上”、“铃谷”、“鸟海”、“筑摩”;以及其他数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纷纷被美军击沉。祥瑞三兄弟的老三“野分”号在此役中用尽了自己的好运,孤身遭遇美军34特混编队(6艘新型战列舰、8艘巡洋舰、至少14艘驱逐舰),被美军用足以消灭一个舰队的饱和火力击沉,无人生还。而“雪风”在如此激烈的交战中竟然毫发无伤,还捞起了很多友军落水舰员。
此时,“雪风” 号的“扫把星”名声已经在日本海军传开,有“吴港雪风、佐世保时雨”的提法,甚至有人以这两艘船里谁的运气更好设了赌局。11月29日,由未完工的“大和”级3号舰舰体改装,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技术也比较先进的新锐航空母舰“信浓”号由“雪风”与另外两艘驱逐舰护航下在濑户内海试航。“雪风”诅咒很快便发挥了效力:正在蔺滩波岛外巡航的美军潜艇“射水鱼”号(SS-311)发现了服役不足17小时的“信浓”,凌晨3点,“射水鱼”号占据了有利的发射阵位,凌晨3时17分,“射水鱼”号向“信浓”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4枚相继击中“信浓”左舷。经验不足的“信浓”舰长阿部俊雄在盲目乐观中下令继续以第三战斗速度(时速20海里)继续向大阪方向航行。当时,如果驶进附近港湾或者在沿岸搁浅,巨舰和全体人员也许有可能得救。另外由于损管人员经验不足,注水不得力,加上舰体水密性极差,至6时舰体倾斜已达20度,10时35分舰长下令弃舰,两分钟后“信浓”便由于进水过多而倾覆,在20分钟之内完全沉没,成了世界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舰。2512名舰员中有1080人幸存,1435人失踪,时任“雪风”号舰长的寺内正道大佐驾着“雪风”号救起垂头丧气的“信浓”号的舰员,之后,“雪风”号甲板上坐满信浓的舰员安全返航。
在之后的几个月中,美军对日本本土各军港展开大规模空袭。“雪风” 号在历次空袭中总共打出万余发高射炮弹,自己却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在此期间的1945年1月24日,祥瑞三兄弟的老二“时雨” 号也迎来自己的末日,在新加坡以北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大部分船员葬身海底。“雪风”和“时雨”的赌局以“雪风”的胜利告终!
1945年4月7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由伊藤整一率领向在冲绳登陆的美军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联合舰队为旗舰“大和”号战列舰护航。在如蜂群一般的美军舰载机的轮番轰炸中,自“大和”以下,巡洋舰“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霞”、“霞”均被击沉或遭受重创后自沉。其中同属第17驱逐舰分队的旗舰“矶风”号中弹后无法继续航行,分队司令新谷喜一大佐最初让“雪风”号拖带,但是由于完全没有制空权,而且有了望报告说远方发现美军潜艇,考虑到离佐世保有160海里之遥,最后被迫由“雪风”号以鱼雷和舰炮击沉之。而“雪风”的数百名船员中仅有3人死亡,15人受伤。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根据记载当时舰长寺内正道大佐和航海长田口康生中尉一直在露天舰桥指挥,四周到处是爆炸,落下了几十枚航空炸弹,但却总是没有直接击中,战斗结束后一直把“训练为了实战而行,实战就是训练!”当口头禅的寺内舰长很是得意自己的说法。残存的4艘驱逐舰逃回佐世保港,回港后才发现在“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但幸运的是它是颗哑弹,“雪风”再次续写传奇。
“菊水作战”之后,日本海军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形单影只的“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难以置信的又是一枚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再次受到好运庇佑——水雷引信居然失灵了!而旁边的“初霜”号驱逐舰以同样的规避动作撞上了水雷却被当场炸沉。最后雪风号被调回本基地吴港,一直等待出击机会,经历了美军B-29轰炸机数十次大空袭,仍然没中弹,就这样直到8月15日日本投降。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最强的38艘甲型驱逐舰,到战争结束后只有“雪风”一艘幸存。不但如此,作为一艘航程12万4800英里、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大部分重要战役的资深军舰,“雪风”几乎从没有受到过严重损伤。每次中弹不是没有打到要害就是近失弹,要么就干脆是哑弹。在整场战争中“雪风”只有不到10名舰员死亡,2人失踪,4任舰长全部都是善终。日本海军称传奇的“雪风”为“不死鸟”、“奇迹的驱逐舰”,但其他舰上的船员却非常讨厌“雪风”,因为跟它一起出击的军舰没有几艘能安全回来的!
战争结束后,“雪风”号拆除了武器装备作为复员运输舰担任运送海外的日军回国的任务,到1946年12月28日完成第15批复员运输为止“雪风”号共运送了1万3千人以上的日军回国,这其中还包括日后成为知名漫画家的水木茂,他曾画过一部名为《驱逐舰魂》的作品,作品内的”旋风号”的真实原型即为寺内舰长时代的“雪风”号。
1947年,盟军总部决定将驱逐舰以下的日本舰艇计驱逐舰24艘、海防舰68艘共92艘分三批抽签分配给中美英苏4国作为赔偿,抽签典礼于1947年6月28日在东京盟军总部大礼堂举行。起初是美国抽到了“雪风”号,但战后美国海军舰艇大量过剩,一艘驱逐舰简直是包袱。考虑到当时中国海军(国民党)极其弱小,于是此舰被转送给中国。1947年7月6日,“雪风”从长浦港出发驶向上海,作为日本赔偿舰的第1艘移交给国民政府,并更名“丹阳”号。可是此舰之“祥瑞”已经经过了“实战检验”,换了校长一样镇不住。就在移交仪式当天蒋校长就看到了解放军发动攻势的汇报。两天之后,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国共内战的战略主动权从此易手,国民党全面溃败只是时间问题。1948年10月,已经改名“丹阳”号的雪风护卫“重庆”号参加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国民党军组织了无数次攻击,都最终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防线,是役,国民党被歼6549人,数个师彻底崩溃。更重要的是锦州失陷,辽沈战大局已定!
接收后的“丹阳”号前主炮装备日制双联装八九式127毫米炮 (来源不明,因与原“雪风”号之炮塔型式完全不同,有一说是拆自寿山上的岸炮),后主炮装备2座4门双联装九八式60倍口径100毫米炮,与“秋月”级驱逐舰上所装的是同一型,所用的炮拆自左营军港后山高地的防空炮,此外”丹阳”号还装有日制九六式25毫米机炮8门。以上是1951到1952年之间改装的成果,是当时海军唯一能用的大型作战舰艇。1953年曾作航行测试,最高速度只有27.5节,巡航速度也无法保持到26节,轮机输出功率只有原完工时52000马力的一半左右,和交接的时候相差甚大,说明对该舰的保养是严重不到位。
1953年8月,丹阳舰与太昭舰、太湖舰,由前总司令马纪壮中将率领前往菲律宾访问。
1954年6月,根据来自海外的情报得知苏联商用油轮“Tuapse”号由中东运载油料驶向大陆天津港,台湾军方决定进行干涉,由总司令马纪壮上将亲自指挥。23日油轮被“丹阳”号在台湾海峡捕获,押返高雄港后交由海军。1955年10月20日“Tuapse”号正式接收为运油舰,命名“会稽”,编号306。而船上所载的大批航空汽油成为战利品,卸载后交由空军使用。苏联籍水手中有39人经法国政府代苏联出面斡旋后,于1955年7月遣返回国,另有10人则要求政治避难,后来这批人曾在宜兰与桃园等地集中居住长达30多年,可能替情报局工作, 其中有1人上吊自杀;他们直到80年代解严后才离开台湾。事发之后苏联除向美国抗议外还上诉国际法庭,美国则称苏联提不出证据,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1956年“丹阳”号因弹药补给与库存问题决定改装美式127毫米炮3门(开放式炮塔)、76毫米炮2门、40毫米炮10门。因鱼雷补给无来源,故鱼雷发射装置未恢复。1959年8月3日在一次的马祖海域巡逻任务中与我海军短兵相接。1958年9月于金门八二三炮战台湾方面“沱江”号猎潜舰被大陆重创,次日由“维源”号、“柳江”号两舰合力拖救,脱离战场,而“丹阳”号、“信阳”号2艘驱逐舰也高速赶来靠帮抢救,最后在美国驱逐舰的帮助下脱险。1964年5月1日支援四礵列岛潜入行动。
到了60年代鉴于我人民海军作战能力不断增强,赔偿的舰只性能已经跟不上,而且老旧必须淘汰,所以按1对1比例以美军的驱逐舰、护卫舰取代原有美国造的护舰巡逻舰、巡逻舰以及日本造的驱逐舰、护航驱逐舰等,这也奠定了台湾海军舰队今日的规模。
实战经验丰富的“丹阳”舰,在1964年12月举办的观舰式上也展现了完好的英姿,在经过多次改装与换装美式单管五吋舰炮之后于1965年12月16日因机件老旧奉命降旗停役,1966年11月16日,“丹阳”号退役,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1971年12月8日,国军终于下定决心将其解体。1971年12月 台湾地区将该舰的锚与舵轮送给日本,雪风号现仅存桨叶两只、舰钟一座及锚与舵轮,分别存放于台、日两地的海军院校和纪念馆中。
“雪风”(丹阳)舰年表
1939年3月24日 佐世保工厂下水
1940年1月20日 竣工于佐世保工厂
1941年12月08日 参加菲律宾进攻作战
1942年1月 参加东南亚进攻作战
1942年2月27日 参加苏腊巴亚(泗水)海战(隶属于第二水雷战队)
1942年3月 参加新几内亚西部进攻作战
1942年5月28日 参加中途岛海战(隶属于第二水雷战队)
1942年10月26日 参加南太平洋海战(隶属于第三舰队)
1942年11月12日 参加第三次所罗门海海战(隶属于第十战队)
1943年2月1日 参加瓜达卡纳尔岛撤退作战
1943年2月28日~ 参加俾斯麦海海战
1943年3月 担任新几内亚地区运补任务
1943年7月12日 参加科隆班加拉岛夜战
1943年中至*1944年中 担任日本到南洋的护航任务
1944年6月15日 参加马里亚纳大海战(隶属于第二补给部队)
1944年10月18日 参加菲律宾海海战(隶属于第一游击部队第二部队第10战队)
1944年10月28日 担任信浓号护航任务
1945年4月6日 参加菊水作战(隶属于第一游击部队第2水雷战队)
1945年10月5日 自日本除籍
1947年7月3日 移交中国
1948年5月1日 改名为”丹阳舰”,编号DD-12,于中华民国服役
1953年8月 前往菲律宾访问
1958年9月 金门八二三战役“沱江舰”救援行动
1964年5月 四礵列岛潜入行动
1965年12月16日 降旗停役
1966年11月16日 正式退役
1971年12月31日 拆解
历任舰长

“雪风”号        “丹阳”舰
姓名        军衔        上任日期        姓名        军衔        上任日期
田口正一        中佐        1939年12月5日        绪廉方        上校        1949年1月1日
胁田喜一郎        中佐        1940年11月5日        俞柏生        上校        1952年10月16日
飞田健二郎        中佐        1941年7月25日        邱仲明        上校        1954年2月1日

菅间良吉        中佐        1942年6月23日        王庭萀        上校        1957年4月23日
寺内正道        少佐        1943年12月10日        王椿庭        上校        1957年9月30日
古要桂次        中佐        1945年5月10日        林植基        上校        1959年3月1日
桥本以行        中佐        1945年11月20日        雷泰元        上校        1961年12月16日
佐藤精七        少佐        1945年11月27日        彭运生        上校        1963年2月16日
高田敏夫        少佐        1946年10月26日        赖成杰        上校        1965年12月16日
东日出夫        中佐        1947年4月 - 8月                       
“雪风”的历任舰长中以寺内正道中佐(1943年12月接任时为少佐)最为有名,在他上任时,在舰员们前说出“我担任舰长的时候雪风绝对不会沉没,因我是本舰的舰长(自分が舰长を务めている间は雪风は絶対に沈むことは无い、なぜなら自分が舰长をしているからだ)”的豪言壮语,他本身也是拥有不少传说的”豪杰舰长”。寺内少佐就任“雪风”之前是”电”号驱逐舰的的舰长,他在任时期也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幸运事情,但在他调任至“雪风”约半年后,“电”就沉没了。寺内舰长在冲绳作战后(1945年5月)调任,但“雪风”的好运却延续到日本战败。
舰名        日文名        竣工日期        建造船厂        结局
阳炎        (かげろう/かげろふ)
        1939.11.6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3.5.8触雷沉没与库拉湾
不知火        (しらぬい/しらぬひ)
        1939.12.20        日本浦贺造船厂        1944.10.27战沉
黒潮\r
(くろしお/くろしほ)
        1940.1.27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3.4.28战沉
亲潮        (おやしお/おやしほ)
        1940.8.20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3.5.8战沉与科隆班加拉海战
早潮        (はやしお/はやしほ)
        1940.8.21        日本浦贺造船厂        1942.11.24在莱城附近被美机炸沉
夏潮        (なつしお/なつしほ)
        1940.8.21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2.2.6被美军潜艇击沉与望加锡海峡
初风        (はつかぜ)
        1940.2.15        日本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        1943.11.2与重巡洋舰“妙高”相撞沉没
雪风        (ゆきかぜ)
        1940.1.20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10.5除籍用于复员,1947.7.6赔偿给中国更名“丹阳”,1966年退役,1971年解体
天津风        (あまつかぜ)
        1940.10.26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4.6触礁沉没于厦门
时津风        (ときつかぜ)
        1940.12.15        日本浦贺造船厂        1943.3.3战沉于俾斯麦海
浦风        (うらかぜ)
        1940.12.15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11.21战沉于台湾海峡
矶风        (いそかぜ)
        1940.11.30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        1945.4.7战沉于坊之岬海
滨风        (はまかぜ)
        1941.6.30        日本浦贺造船厂        1945.4.7战沉于坊之岬海
谷风        (たにかぜ)
        1941.4.25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6.9战沉于塔威塔威
野分        (のわき)
        1941.4.28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10.26战沉于莱特湾
岚        (あらし)
        1941.1.27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3.8.6战沉于韦拉湾
萩风        (はぎかぜ)        1941.3.31        日本浦贺造船厂        1943.8.6战沉于韦拉湾
秋云        (あきぐも)
        1941.9.27.        日本浦贺造船厂       
舞风        (まいかぜ)
        1941.7.15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2.17遭空袭沉没于特鲁克
3、“波风”号(なみかぜ)驱逐舰是“野風”(のかぜ)级驱逐舰的第2号舰,这型驱逐舰建造尹始便是为了配合战斗巡洋舰的战列,因此航速可达39节。“野风”级是“峰风”级的第一期改型,有些资料也还是把这一级算作“峰风”级,“峰风”是“八四舰队案”下新建的第一型远洋驱逐舰,也是所谓的“最初的纯日本血统驱逐舰”。该型驱逐舰的完成意味着可以按照日军自有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来编成伴随远离基地战斗的主力舰部队的水雷战队。在部分日本的海军舰艇史研究书籍上,“峰风”级和特型驱逐舰都被认做是日本模式舰队驱逐舰的过渡型产品,最终将定型在甲型上。无论其性质如何,“峰风”级作为日本国产舰艇的先行者和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古旧的日本驱逐舰,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后的10年间由于无畏舰的出现使得战术思想和海军舰艇的构成、数量上发生急剧变化,其中驱逐舰为了伴随新式战列舰出战而快速增大排水量。1911年(明治44年)完成的“海风”级驱逐舰排水量超过1000吨,是日本最初的远洋驱逐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日本海军已经服役新式的9艘排水量1000吨以上的一等驱逐舰和20余艘排水量在500~1000吨之间的二等驱逐舰。在整个一战期间,日本的驱逐舰数量和质量上基本跟上了其他海军强国的步伐,相比大战末期美国大量建造的平甲板驱逐舰也不算逊色。
在这个技术急速发展的时期,日本一方面从英国购买现货舰艇充实实力,并学习仿造英国人的设计,另一方面也在加紧自行研发。大正8年完成的“谷风”级驱逐舰开始装备日本国产的第一种全齿轮传动蒸汽轮机,最高航速达到37.5节,同时鱼雷发射器也改进为533mm,可以发射新型的鱼雷,其单舰战斗力在同时代驱逐舰里是较高水平的。
1912年(明治43年)日本海军在海军军备扩充的一系列会议上对以后的驱逐舰作了相当多的讨论并决定将来取消建造600吨级舰,新驱逐舰必须达到1000吨,最大航速不得低于33节。在此基础上驱逐舰定义为一等和二等,大体上划分为一等驱逐舰用于昼战,二等驱逐舰用于夜战。明治40年确定的国防所需海军兵力之“八八舰队案”到了大正4年变化为“八四舰队案”,决定先行建造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艘。但是为了对抗美国海军的庞大扩充计划,日本议会通过了新的“八八舰队方案”,其中要求建造大型驱逐舰9艘,中型驱逐舰18艘,如此大规模的建造计划完全是为了给新战列舰配备足够的辅助部队。该计划中的大型驱逐舰就是“峰风”级,中型驱逐舰为“枞”级,这两级舰完全摆脱了日本早期驱逐舰以英国为师的传统,吸收了德国驱逐舰的设计经验,是纯日本风格的驱逐舰的开始。鉴于以往驱逐舰的舰桥设置在舰首楼甲板后端容易被海中大浪直接击中甚至冲垮并造成人员伤亡,该级舰的舰桥位置稍微做了后移处理,舰桥与艏楼分离,艏楼与舰桥之间安装一座双联装六年式鱼雷发射管,1号主炮安装在艏楼甲板上,比鱼雷发射管高出一层。“峰风”级的航速是日军驱逐舰里最高的,其中“岛风”在试航时曾经达到40节的高速,但是高航速航行时产生的浪花也会干扰安装位置过低的鱼雷发射管的装填。舰首呈勺形,抗浪性较好,也便于使用机密的一号水雷,该水雷非常特别,由两个被链接起来的水雷组成,之间的间隔最大可达100米,日本人设想在舰队决战之前先行于预定交战海域布置大量的该型水雷。而圆弧形状的舰首就是为了防止自己被水雷中间的链子挂上。但该舰因为舰首结构强度不足,多次出现断裂。甲板以下舰桥前面部分的舰艇长度被划分为军官和士兵的居住舱,舰体后部3号533mm鱼雷发射器以后的舰艇长度为士官和士兵的居住舱。舰体余下的中央部分约占全舰长度一半的地方均被锅炉室和机械室所使用。由于采用了隔舱化的设计,前后两个生活区的交通必须通过甲板上的通道而不是直接在舰体内部穿行,这样设计对舰体强度的确有所加强。锅炉室总共有3个,第1、3锅炉室放置锅炉一台,第2锅炉室放置锅炉两台,串列的两台锅炉的烟道分别与前后的1、3锅炉室的锅炉共用。舰桥物理结构下部为通道和锅炉室通风管,中部是海图室与无线电室,二者上方为罗经舰桥,最上方就是天幕式的露天舰桥和75厘米探照灯。两侧安装有可移动式的火炮测距仪。舰桥两侧各挂有6米小艇一条,后桅右舷搭载6米汽艇一艘,左舷是6米交通艇一艘,共计小艇4艘。这些小艇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没有做改进而被广泛使用。
该级舰4座主炮全部设置在舰首楼甲板和与之同高的上层建筑上,即同一水平线。1号炮在舰首甲板后端,2号炮在两根烟囱之间,3号炮在2号烟囱后方,4号炮在舰体后部上层建筑上。速射炮分别设置在2号主炮后方和4号主炮前部的高架炮位上。有鉴于以前的驱逐舰火炮为127mm与76mm炮混装,效率低后勤复杂同时火力也不足,“峰风”级的火炮全部改为127mm炮,火炮弹药库设计在1号和4号主炮下方。主炮采用的是45倍口径的三年式127mm单装炮,有很薄的平直护盾,只能防弹片。最大仰角33度,俯角7度,在30度仰角时的最大射程为14278米,该型主炮最初为“谷风”级驱逐舰所采用,后来的“睦月”级也使用这种炮。速射炮为三年式机关炮(实际上是7.7mm机关枪),单装2挺。
鱼雷发射管设置在舰桥前方和3、4号炮位之间,由于鱼雷的发展,口径也从以前的450mm增大到533mm,共三座六年式双联装533mm发射管。在无雷发射时发射管的头部可以折叠关闭。所使用鱼雷为六年式533mm鱼雷,36节下射程为7千米。再装填的鱼雷在舰桥两侧的容器中各两条,后烟囱左侧的2条,合计6条。加上发射管中长期保留的6条合计备雷12枚。搬运鱼雷的导轨设计在左舷上甲板后桅附近,为加快鱼雷再装填的速度还装备了两台小型电机。
2、3号双联装发射管之间的后桅旁设置有另外一个75厘米探照灯,其底座也是机械室的通风管路。舰尾的4号主炮下方的上层建筑内为1号水雷的存放库,装载水雷16枚。舰尾端设置有水雷敷设导轨2条。舰艇最后端是演习用火炮一门。该级舰没有装备深水和扫雷用具。
该级舰的锅炉为日本国产驱逐舰中最先使用的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共4座。相比以往使用的直接式涡轮机,主机改为新式的三菱-帕森斯式减速涡轮机2座,设计功率38500马力,最高速度39节,为有史以来日本驱逐舰中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的标准。而实际上在试航的时候只有“岛风”号和“滩风”号达到设计时速。其他舰均在38~39节之间,最高的“岛风”号的记录为40.698节。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竣工的唯一一艘高速重雷装丙型驱逐舰也命名为“岛风”号就是军队内部为纪念此记录而来。“峰风”级全长102.6米,宽8.9米,吃水2.9米,标准排水量1215吨,载重油395吨,续航力3600海里/14节。舰员编制148人。
1917年度批准计划的该级9艘舰中4艘在三菱长崎工厂、5艘在舞鹤工厂建造。本级的1号舰“泽风”号在1918年(大正7年)1月7日于三菱长崎工厂动工,次年1月17日下水,1920年3月16日竣工。最后的“滩风”号于1921年9月30日竣工。就在1号舰动工的当年所通过的“八六舰队案”中计划追加6艘,之后驱逐舰的建造转向改进型的“神风”级(9艘)以及更后来的改进型“睦月”级(12艘),这就形成了在外观上比较相似的36艘“峰风”级系列舰。
“峰风”级最后建造的3艘“野风”号、“沼风”号、“波风”号采用了后来“神风”级的主炮和主炮配置位置(3、4号主炮和2、3号双联装鱼雷发射管位置比以前要近)。这种方式改善了供弹、射角以及射击指挥系统。不过由于鱼雷发射管和其他上层建筑受到主炮发射时的炮口暴风影响,后桅、探照灯、小艇的位置都有细微的变化。在三年式机关炮的配置上,前期的5舰“峰风”号、“泽风”号、“冲风”号、“矢风”号、“羽风”号以后配置在舰桥两侧,探照灯位置也被加高,在探照灯原位置上加装测距仪。全级舰从3号舰开始以1号舰在施工和使用中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做了若干细微的修改和加强。
“峰风”级完成后最大的问题是轮机故障频发。前期建造舰艇的涡轮机安定性很差,大半都出现叶片脱落、松弛、裂痕等问题,而且不只一次。在改变叶片形状、改进叶片材质以及叶片根部的设计后情况趋于好转,所有的舰艇都开始撤换新品。1922年,“峰风”号、“泽风”号、“岛风”号、“滩风”号、“矢风”号、“羽风”号、“冲风”号7舰开始进行改装作业,同时“秋风”号以后各舰也以此为基准来准备新的施工方案。这一时期的轮机故障不仅在“峰风”级上而且也在日本海军其他舰艇上频繁发生,设计人员在不断摸索中最后解决了问题,设计出全新的动力,那就是新的舰本式汽轮机。
横向比较当时各个海军强国的典型驱逐舰就可以发现“峰风”级排水量最大,最高速度39节无人能比。为了高速而选择了细长的舰体,并且轮机部分的重量达到了550吨,占整个舰艇标准排水量的41%,而英国的W级为35%,美国的平甲板驱逐舰为37%。轮机部分的重量限制了武器设备的装设与改进,而舰队驱逐舰靠牺牲其他而具备的超高速在实战中是否有明显的效果还是个很大的疑问。武器装备上“峰风”级率先采用了大口径的127mm主炮,其他国家不是100mm就是105mm,威力上明显要强一个档次。不足的地方是由于没有实际感受到空中的威胁,防空根本没有被考虑到,前述三国的驱逐舰都装备有高射炮,而日本人没有。在鱼雷武器上,“峰风”级比英国人强,而比不上德国人与美国人。所采用的三座双联装发射管和6条备用鱼雷希望能进行快速再装填,而这又产生了防御上的隐患。最后来说就是反潜武器和反水雷武器的欠缺,完完全全无视刚结束的一战的教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海军一贯轻视反潜作战和反潜武器的传统,这个传统一直被他们很好地保持到了太平洋战争结束。总结起来可以知道“峰风”级的综合战斗力不比同时代的其他各国驱逐舰强,大致上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峰风”级服役之时海军方面公开的数据是最高航速34节,隐藏了最高38节的实质。由于该级舰的大量入役已经是1920年左右的事情加上实力一般,所以他们并没像以后的特型那样引起世界的特别关注与赞许。这也说明了日本海军是在逐步成长为强大力量而不是一步登天。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峰风”级是一等驱逐舰中最老旧的舰艇。整个战争进程中一直担任运输部队护航舰只的第二线勤务。1942年“矢风”号还被转籍为靶舰(特务舰属),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共有8艘战沉大洋。为了节省珍贵的燃料给其他的一线主力舰使用,大战期间该级各舰的轮机被限制使用,停用一台锅炉,速度也下降为20节。拆除了部分主炮和鱼雷发射管,并增设反潜深弹设备。以“泽风”号为例,1944年6月的状态为127mm主炮2门,鱼雷发射管全部拆除,九六式25mm双联装机关炮3座,单装25mm机关炮2座,深弹48枚。日本战败之时“峰风”级残存4艘,分别为“泽风”号、“汐风”号、“夕风”号、“波风”号。“泽风”号在1944年末归属反潜学校练习舰,在1号主炮位置上安装了150mm九联装对潜喷进炮(反潜火箭深弹),除了4号主炮外其他主炮和鱼雷发射管全部拆除。增设了九六式25mm双联装机关炮3座,单装25mm机关炮4座,深弹36枚。前桅改为三角桅杆,在舰桥上安装了一部22号电探。“夕风”号在不断的改装中留下了1、3号主炮和2号双联装鱼雷发射管,增加了九六式25mm双联装机关炮4座,单装25mm机关炮4座。前桅上安装了13号雷达一台。“野风”级的主要改进包括:3号主炮炮塔的安装位置从2号烟囱之后移到3号鱼雷发射管之后以改善火炮射界。其余均与“峰风”级一样。
“波风”号1922年(大正11年)11月11日竣工,12月28日服役后编入第1驱逐队,担任日本北方海域的警备任务。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波风”号并未编入联合舰队,仍是以护渔做为主要的任务。到1942年6月参与了攻击阿留申群岛,一年后,日军从吉斯卡岛撤退时,“波风”号亦加入行动。1944年在担任小樽-北千岛船团的护航任务时,因美军潜艇的攻击而重创,之后被拖曳至舞鹤海军工厂进行修理。由于受创的缘故,“波风”号拆除1座锅炉,在这个位置上改为重油罐,只剩25,000匹轴马力,航速也降至29.5节。修理之中,“波风”号与同级的“汐风”号奉命改装为自杀鱼雷“回天“的搭载舰,因此武装也做了调整。撤除了第2至第4主炮与所有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加装了8门13毫米机炮与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机炮6座,还在舰尾装设“回天”自杀鱼雷的滑轨(最多可搭载4枚“回天”自杀鱼雷)。为了腾出空间来容纳这些装备,舰艇后上层建筑以及后桅被全部拆除掉。1945年2月完工,但并未参与任务。日本投降时“波风”号泊碇在吴港,之后拆除武装,并担任复员运输舰。
1947年10月“波风”号驶抵青岛,以赔偿舰编号“接25”身份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后命名为“沈阳”号。由于该舰已有25年船龄,加之在二战中参战频繁,因此状况不佳,接收后一直没有再武装。1948年该舰由招商局青岛分局接收,但1949年2月 “沈阳”号自青岛被拖至淡水后,又暂列名于训练舰队旗下。“沈阳”号最后于1960年报废除籍,应该没有正式服役过。

历任舰长:
姓名        军衔        任职时间        姓名        军衔        任职时间
田尻敏郎        中佐        1922.12.1                       
                        山田勇助        少佐        1934.11.15
倉田七郎        中佐        1923.12.1 -        岡田要造        少佐        1936.12. 1
郷田喜一郎        少佐        1924.12.1        矢野寛二        少佐        1939.2.2
日台虎治        少佐        1925.12.1        竹内一        少佐        1940.2.3
佐藤慶蔵        少佐        1926.12.1        平山敏夫        少佐        1940.10.15
小林徹理        中佐        1928.3.1        平田正明        大尉        1941.9.20
池田七郎        少佐        1928.12.10        中尾小太郎        少佐        1942.11.20
长谷部喜蔵        少佐        1929.11.30        石戸勇        少佐        1943.10.25
大森仙太郎
中佐        1930.12.1        古村啓蔵
少佐       
渋谷紫郎
少佐        1931.12.1                       
瀬戸山安秀        少佐        1932.4.1                       
                                       


舰名        日文名        竣工日期        建造船厂        结局
野风        (のかぜ)
        1922.3.31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2.20战沉
波风        (なみかぜ)
        1922.11.11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10.5除籍用作复员,1947.10.13赔偿给中国更名“沈阳”
沼风        (ぬまかぜ)
        1922.7.24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3.12.18战沉

4、丁型驱逐舰
“松”级、“橘”级驱逐舰即所谓的“丁型驱逐舰”,实际上是与英美海军的护航驱逐舰(DE)类似的小型急造舰,主要用于防空、反潜、护航和补给行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一直处于优势,其海上和空中力量均比美军强,所以包括驱逐舰在内的各种舰只损耗较少。1942年中期的中途岛海战日军惨败后,战争主动权转移到了美军手中,使得日本海军的压力倍增。当年8月美军发动了瓜岛登陆战,日本海军从此陷入了一个凡尔登绞肉机式的战斗中不能自拔,各种舰只及航空兵器陪同陆军损失惨重,驱逐舰也不能例外。 当时驱逐舰担当了航母舰队(机动部队)的警戒护卫和陆军反击瓜岛登陆部队运输舰的警卫任务,瓜岛战局转向对美军有利之时又增加了所罗门群岛方面的补给勤务。加上东南亚方面和东海上美国潜艇张开的针对日本运输线的大网,自此日军的驱逐舰就一直头顶美军飞机的炸弹脚踩美军潜艇的鱼雷艰难前行。从1942年5月到12月,在严酷的作战环境下日本海军损失舰艇35艘,其中驱逐舰12艘。由于日本方面虽然经历了珍珠港和中途岛两次舰载机对战局影响发挥主要作用的战斗后仍然坚定的抱着舰队决战的思想,再加上驱逐舰在战场上用处甚大,所以海军方面紧急要求弥补损失,特别是不能让最后决战需要的舰队驱逐舰不足。从情报上看美国人在用他们老旧的一战平甲板驱逐舰来担负日本人所理解的次要勤务,避免直接冲突。而日本方面的实际情况是登陆作战、补给作战、警备作战都需要大量的驱逐舰,这些新情况下的任务通常用不上舰队驱逐舰的强大火力,据此日军认为需要一种和以往战术指导思想完全不同的新型驱逐舰来满足新的需要,这就是丁型驱逐舰——“松”级和“橘”级。
实际上军令部根据中途岛惨败提出的改5军备补充改订计划中没有明确所谓新型的护航驱逐舰。该计划中要优先建造的是使用最先进轮机、武备的8艘改“岛风”级和23艘改“秋月”级舰队驱逐舰。加上其他的航母、巡洋舰、商船等建造计划,再纵观当时日本国内的海军工厂和民间造船厂以及零配件生产厂的能力就能注意到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同时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新武器生产、已有舰船战伤后的修复工作、舰船本来应有的定期检修工作。显然这个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前方大批驱逐舰的损失和“岛风”级、改“秋月”级驱逐舰缓慢的建造速度无法契合。 在新情况出现后,1942年11月舰政本部下达了修订计划,提出A~I九种方案。要求在空中威胁日益严重的新形式下新驱逐舰的主炮不再使用平射炮和高平两用炮,而是安装127mm、120mm、长身管76mm高射炮2~4门,标准的九六式25mm机关炮12门以上,鱼雷武器可以选择610mm4联装发射管2座或533mm6联装发射管1座。主机系统可采用和“阳炎”级相同的一套涡轮机,单轴26000马力;或者采用“鸿”级水雷艇使用的涡轮机两套,两轴19000马力;还有就是采用新研发的涡轮机两套,两轴。以上3种方式可以得到28~32节的速度,续航力从3500海里到6000海里不等。 接下来的内部检讨中认为单机单轴实在危险,战斗中一旦受损就很容易出现动弹不得的情况,而新涡轮机研发又不太顺利,预计至少也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而且可靠性也没有保证,当时的战局下没有多余的时间耗费在设计和等待上,需要立即确定方案和立即开始着手新驱逐舰的建造以满足战争的需求。 因此“阳炎”级的V7型涡轮机和新式涡轮机方案被否决,而最终决定了采用“鸿”级水雷艇的舰本式直动涡轮机两座两轴推进的最高航速28节、18节下续航力3500海里的水线长100米小型化低速舰型的H方案通过。 1943年2月2日,军令部总长向海军大臣提出了昭和17年度(1942年)战时舰船建造补充第二次追加计划,其中新式驱逐舰部分基于上述内部检讨有如下正式要求。 1. 整备时间:必须在昭和18年(1943年)开始着手并在昭和20年(1945年)完成。 2. 建造舰艇要目:丁型驱逐舰42艘,标准排水量约1250吨,最高航速约28节,续航力18节时约3500海里。 3. 其他要目:127mm单装高射炮和双联装高射炮各一座,25mm三连装机关炮4座,533mm六联装鱼雷发射管1座,备雷6条,深水炸弹投放机2座,备深弹36枚,声纳、对空对海雷达各一座,10米汽艇2艘,小艇2只。“松”级改驱逐舰以F55B的计划番号于1943年3月开始进行基本设计,然后送交横须贺工厂进行详细设计,同时双方进一步磋商协调来尽快给出施工作业图。这次效率的确很高,横须贺方面在4月就交出了施工用具体图纸。另外为节省人员、材料,“松”级改开始设计的时候舰政本部就彻底停止了“夕云”级驱逐舰的建造,其中甚至还包括只需要再多2个月就可以竣工的“清霜”号。“松”级驱逐舰的船型沿用特型驱逐舰以后的驱逐舰所采用的长首楼,为适应量产各个部分的设计尽量简单化,如船体的曲面都尽力向直线方向设计,而且板材厚度是能减的一定要减少。以往的驱逐舰为了减轻重量在舰体结构材料上重要部位都使用DS钢(特殊钢),但是DS钢的生产性不好,而且焊接困难,为此“松”级的建造上决定使用HT钢(高张力钢)来代替DS钢以加快工程进度。即便是HT钢也要省,其使用范围也只是限于上甲板和船底部外板的一部分,其他部位则统统使用MS钢(普通钢)来代替。由于MS钢强度不足,势必要通过增加板材的厚度来提高强度,所以“松”级的船壳重量占海试时总排水量的32.9%,相比“阳炎”级和“秋月”级驱逐舰都增加了不少。另外“松”级吸取之前驱逐舰复原性不佳的教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为以后舰体上增加设备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舰首楼甲板后端即是普通的舰桥,“松”级没有采用“夕云”级使用的略带圆面的三层式流线型舰桥,而是采用了设计和施工简单的两层式箱型舰桥,并在指挥台前下方设有一个机关炮座。作为简单量产化的设计,舰桥内航海舣装多被省略,连航迹自动绘图仪都没有计划上去。
轮机舱被设计在了从舰桥后部到舰体后部甲板室的位置,占据了整条舰的中央部分。“松”级的最大特色也在这里,即轮机舱内锅炉的配置上。到甲型驱逐舰为止日本驱逐舰的轮机舱都是有涡轮机两台,每台3个锅炉,按照锅炉、锅炉、锅炉、机械室的方式一字排开,这种配置简单容易建造,但其弱点是一旦轮机舱中弹损毁一个锅炉的话很容易造成整个轮机舱失灵,最后失去动力造成全舰被动挨打,太平洋战场上的实战已经有了多次这样的教训。作为总结战场上的经验教训而设计的“松”级的轮机舱充分体现了这点,其轮机部分共两台主机,每台主锅炉2个,采用了新的锅炉、机械室、锅炉、机械室的锅炉分离式配置方案,该方式配置是在日本海军中的第一次运用。这样“松”级的轮机舱即便中弹,只要不是全部命中,就不会出现两部轮机同时失去作用的情况,只要残存下来的一台还能工作,就可以继续航行,大大增加了生存下来的机会。不过有利也有弊,这种轮机配置的推进轴相比以往的左右两舷轴是倾斜的,这部分的舰艇构造相对复杂,造成建造工时上升,这个和以简易量产型为初衷的设计目的相违背了,但是舰政本部在权衡了生存性和建造性在此的冲突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生存性。“松”级的轮机舱从舰首方向排列下来是第一锅炉室、前部机械室、第二锅炉室、后机械室,各个舱室之间有横隔壁加以分割保护。主锅炉是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主机为舰本式减速蒸汽轮机,前部机械室的轮机为巡航用涡轮机,驱动左舷轴,轮机靠左舷侧安放,后部机械室驱动右舷轴,靠右舷安放。螺旋桨推进器为3桨,直径2650毫米。全舰总共搭载重油370吨,分装于第一锅炉室两舷、前部机械室右舷侧、第二锅炉室左舷侧、后部机械室左舷侧的6个重油罐中。由于锅炉较小所以2个烟囱直径也小,而且为了简化生产烟囱直接配置在各个锅炉室上方,未使用曲折复杂的烟道。前部烟囱位于舰艇中轴线上,第二烟囱由于该锅炉室要通过前部机械室的传动轴而向中轴线右侧偏移了750厘米。所以两个烟囱的位置从舰艇正面看略有偏差。
武器装备是相对于以往驱逐舰变化最大的部分。 继“秋月”级装备高平两用炮后“松”级进一步根据战场经验增强了防空能力。舰桥前的舰首楼甲板上设置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高射炮一座,舰尾上甲板设置同型双联装高射炮一座,该炮高低射角为-8°/+90°,弹重23千克,炮口初速720米/秒,射速每分钟14发,最大射程14622米,最大射高9439米。前部主炮设有简单的防浪护盾以减少航行中海浪对操炮的影响,后部主炮则没有设置防浪护盾,这也是该型高射炮初次上舰。舰桥前、后部烟囱两舷、后部甲板室上各有一座三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共4座(本应多设,无奈为重量所限制),舰桥两舷的舰首楼甲板、舰桥后部上甲板两舷、后部烟囱前三连装高射炮座上下甲板两舷、后部甲板室两舷上甲板各有座一单装九六式25mm机关炮共8座。由于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制空权不断丧失,后期竣工的该级舰在前主炮后方两舷、后部烟囱后方三联装高射炮座以及舰尾两舷上增设了5座单装九六式机关炮,并且为所有的单装机关炮加上了防弹钢板以保护炮手。射击指挥仪为四式二型,舰桥上架设有九七式2米高射测距仪。最初计划在两部烟囱之间设一座九二式610mm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内装4条九三式610mm氧气鱼雷,由于空间有限,无再装填设备及备用雷。然而在技术会议上有人提出一次齐射只有4条鱼雷命中率较低,要求增加到六联装,而由于舰体大小的关系只能将610mm改为533mm的六联装发射管。但是,根据当时的夜战情况看,533mm鱼雷威力又不足,最后只好沿用原设计不变。反潜武器为两条深水炸弹投放轨,设置于后部主炮后方。搭载深水炸弹共36枚,而那些长期执行护航反潜任务的海防舰一般搭载为120枚,“松”级明显偏少。扫雷用具考虑到使用的频率很低所以没有搭载。水中侦察设备为九三式探测仪和九三式声纳。九三式声纳是在1937年将本为潜艇使用的移上水面舰艇,性能较差。该设备装备于舰艇底部,共有16个圆凸状的可动线性输入型捕音器。九三式探测仪的接收器为升降式,在舰体底部有专用的开口,该仪器有无法克服的无法分辨本舰产生杂音的问题,要探测微速运动的潜艇必须让主机停车,战斗中这样做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使舰艇本身成为攻击的目标。这个问题后来在改丁型“橘”级上用新研发的设备才得到解决。 舰桥上设有无线电测向仪,以及对大型战舰最大有效距离35千米、驱逐舰级舰体有效距离17千米的22号厘米波段对海雷达,在前桅杆上架设有E27型对空雷达,后桅杆上架设有13号雷达。除上述武器装备外,烟囱前后两侧各装有10米特型货运艇、小艇。所谓货运艇、小艇是单独设计希望能一次运载步兵一个小队登陆的机动艇,其实也都不小。
“松”级驱逐舰的预算列于1942年战时舰船补充计划(改五计划)的第二次追加计划中,在接下来的三年第84~86届议会中通过被允许建造从5481号舰到5520号舰共42艘之多。最后分配为舞鹤海军工厂承建5艘,横须贺工厂承建24艘,藤永田造船所承建13艘。一号舰“松”号于1943年8月8日在舞鹤开工,接下来二号舰“竹”号于10月15日在横须贺开工,三号舰“梅”号于12月1日在藤永田开工。开工之初军方要求建造期为5个月,70000工时为目标。实际上一号舰花费9个月于1944年4月28日竣工,从二号舰开始各舰基本上为6个月工期完成。 1943年横须贺工厂开工5艘、舞鹤工厂开工3艘、藤永田造船所开工3艘,战争期间“松”级共完成18艘,其他24艘由于日本方面战局经济等方面的恶化无力完成。竣工完成的“松”级很快被投入一线使用,多出现在运输物资人员和船队护卫上。相对于以往日军驱逐舰“松”级的反潜能力有一定提高,由“松”级和部分海防舰编成的第31战队就被日军标榜成为“猎杀者”(似乎夸大了,其实日本驱逐舰对阵美国潜艇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优势)。菲律宾光复后“松”级也担当过吕宋岛日本孤军的撤退任务,到1945年日本帝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在本土决战的思路下“松”级也开始加设高射炮和增加反潜深弹或者改装成“回天”自杀鱼雷的搭载母舰妄图一搏,不过区区小改于大事无补,战争最终还是以日军的失败告终。
  在“松”级开工的同时,军令部开始实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战备计划。该计划前期判断中提出自瓜岛和特鲁克空袭以来日本海军的驱逐舰在极为强大的美国舰载机和潜艇的打击下严重减员,整个战局以高于日本方面想像的速度恶化,联合舰队现有驱逐舰数量大为不足,使得海上作战的困难度不断增高,因此必须尽快缩短量产舰的生产周期来弥补损失。具体命令下达给舰政本部希望将其零部件和部分图纸改动为和当时正在建造的“鹈来”级海防舰、一等运输舰同一标准,并运用其建造经验以达到更大规模流水化作业节省材料人工缩短工期。
新的“松”级即“橘”级驱逐舰把线图、材料、构造、舣装做了全盘的彻底简单量产化。舰首水线以下的弧形的曲线省略变为直线,舰首一改日本驱逐舰传统带有的弯曲线条变为直线式。上甲板的梁拱以及舰体的舷缘内倾被废除,舰尾形状改为平板舰艉。
  舰体构造上,二重底简化为一重底,“松”级的钢材质量低下的特点在橘级上被发扬光大。上甲板、外板全部放弃使用HT钢,代之以MS钢,全面采用焊接技术连接(因为当时HT钢的焊接技术不成熟,效率远不如MS钢)。由于从HT钢改为MS钢,必须增加板材厚度提高强度,因此“橘”级的上甲板厚度从“松”级的12~14毫米增加到18毫米,外板从12毫米增加到16毫米,舰体材料的变化引起的重量增加约为50吨。
  武备上高射炮、鱼雷、反潜深弹的装备完全和“松”级一样,在前主高射炮后方两舷、后部烟囱后方三连装高射炮座以及舰尾两舷上增设了5座单装机关炮。由于新式水侦设备的完成九三式声纳、九三式探测仪被更新的四式声纳和三式探测仪替代,强化了反潜能力。四式声纳共有80个捕音器,平铺于舰底,探测能力相比九三式有质的飞跃。不过由于探测装置的变化必须在舰底的龙骨线上设计一个3米直径的圆形平面,这样就改变了舰体横断面V字型的构造,将扰乱水流减低速度,并再次复杂化了施工,与简单量产化的思路不符。不过由于军方迫切需要加强反潜能力,这个问题被忽略。轮机部分的中压涡轮机以及巡航涡轮机被撤销。雷达上把13号雷达装备于后桅杆上,“松”级的22号雷达专用桅杆被废除,将其装备于前桅杆上,同时还改进了前桅杆的强度和形状。相比“松”级,“橘”级标准排水量增加了90吨。吃水增加了0.1米,舰体总高增加了0.1米,速度下降了0.5节。
  “橘”级一号舰“橘”号(5511舰)于1944年7月8日在横须贺工厂开工,自此横须贺工厂的任务全面转向橘级的建造。而藤永田造船所也于10月15日开工建造“桦”号、舞鹤工厂于8月14日开工建造“榆”号。二厂分别计划建造7艘和6艘。
  “橘”级的设计中认为建成一条舰需要3个月时间,但是由于各个工厂事情堆成山。熟练工大量被征召上战场造成的工作能力低下,实际上一艘舰完工需要6个月时间。
  改五计划集中于上述三工厂完成,希望能有利于战字计划在川崎神户、三菱长崎的工作,不过事与愿违的是1945年的战局已经对日本不利到极点,为了实现所谓的本土决战计划,海军方面可怜的资源重点都转移到水中特攻武器和海上交通护卫用舰艇上来,凡是年中前无法竣工的舰艇工程统统下马。涉及到改五计划舰26艘战字计划舰32艘(其中“松”级18艘“橘”级14艘)中的6艘。改造修理中止的有改五计划舰5艘,战字计划舰4艘,停止建造的改五计划舰11艘,战字计划舰22艘。
  到战争即将结束时,残余的“松”级和“橘”级除了6艘外均被编入各个港口的防空单位当移动炮台作垂死抵抗;前述6艘被改装为回天自杀鱼雷搭载母舰,安装了海上发射回天鱼雷的搭载导轨,并进行了相关的训练,不过在投入实用前日本就投降了。
  作为战时的紧急计划舰,“松”级和“橘”级推翻了战前日本海军崇尚的单舰战斗力第一、水面战斗力第一的方针,是一种突破。但是由于一直用实战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将研究结果用于设计上,加上不断的人为干扰,等舰艇造出来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先机。这也是日本人固有的直线思维模式在作怪,即已经考虑好的事情一般不作变通,理想主义化地认为将一直这样到结束。“松”级和“橘”级各舰竣工后都投入了一线使用,进行船只护卫、运输等任务,总共战损10艘,海军内部认作为护航驱逐舰,丁型驱逐舰显然不能参加舰队决斗,它们除了航速不高外其他评价还是较高,是合格的战时量产急造舰。由于日本的技术兵器实力不在,以美国标准看两级似乎不能算合格的护航驱逐舰,但横向比较日本自己的设计还是可以看到思想和技术的明显进步。日本人自称丁型活跃于战时,但经历的战事并不多,最为讽刺的是由于丁型生存下来的较多,他们担当了战败后人员输送的主力,堪称“活跃”。丁型驱逐舰对日本真正有利的还是在于战时紧急制造中积累的省时省工节约材料的经验很快运用到战后的日本造船业上,促进其复兴。
  丁型驱逐舰的出现代表着日本人在战争中思维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的速度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战败是一个合理而必然的结局。
“松”级标准排水量1260吨 ,“橘“级标准1350吨,全长 100.00米, 水线长98.00米,全宽 9.35米 ,吃水 “松”级3.30米“ 橘”级3.41米 ,搭载燃料 重油370吨, 最大航速 “松”级27.8节 “橘”级27.3节, 续航力 18节/3500海里,
  武器装备 为单装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半自动高射炮一座,双联装一座;九二式610mm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座,备雷4条;九六式25mm三连装机关炮四座,单装炮8座,后期又增加了5座;深弹投放轨2条,投放机2台,备弹36枚;“松”级装备22号雷达、E27雷达、21号雷达各一,“橘”级装备13号、21号雷达、22号雷达各一;声纳方面“松”级装备九三式探测仪、声纳各一,“橘”级装备四式声纳、三式探测仪各一。
根据1937年2月3日下达的内令第五十四号和1945年的改正令第二百四十四号,设舰长中(少)佐一人,航海长兼分队长大尉一人,枪炮官兼分队长大尉一人,水雷长兼分队长大尉一人,轮机长兼分队长大尉一人,其他中少尉军官5人,士官55人,士兵149人舰员编制共计214人。
“枫”号 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编号 “接2”,更名为“”衡阳。 “杉”1947年7月30日在上海移交,编号“接10”,更名为“惠阳”。1949年5月两舰自上海拖带至淡水,结果“惠阳”舰在淡水搁浅报废。 1949年10月1日“衡阳”舰划归训练舰队,但由于状况极差,始终沒有武装正式服役,两舰同于1954年11月11日除役报废拆解。
“初梅” 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编号“接3”,更名为“信阳”。“茑”1947年7月30日在上海移交,编号“接9”,至1948年才更名为“华阳”。1949年5月“华阳”舰由上海拖带至马公,10月1日划归训练舰队,但由于未曾真正服役,所以沒有武装,于1950年在澎湖除役。
“信阳”舰则在1948年3月1日服役后重新用日制火炮进行了武装:两门4.7吋炮,三门2.5吋炮,两门40毫米机炮,四门20毫米机炮. 1949年4月23日长江突围时, 本舰拖带“炮50”号炮艇随同“逸仙”舰一同突围逃走(当时舰长为白树棉中校);抵台之后1955年由驱逐舰改列为护卫舰,相应的舰艏编号也由“DD-15”改为“PF-82”;火炮换装美式5吋炮2门,40毫米机炮7门,20毫米机炮6门. 曾参加过四姆屿等役,于1961年12月1日除役.
  丁型驱逐舰基本上都是以树、花、果一类的植物来命名 。
丁型驱逐舰各舰:
舰名        日文名        建造船厂        下水时间        最终结果
松        まつ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04.28        1944.08.04 在父岛东方被美军舰载机攻击中弹沉没
竹        たけ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06.16        1947.07.16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英国,被英国拆毁
梅        うめ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06.28        1945.01.31 担任运输任务中在巴士海峡被美机击沉
桃        もも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06.10        1944.12.15 在林加延湾西方被美国潜艇“玳瑁”号用鱼雷击沉
桑        くわ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07.25        1944.12.03 运输作战中在乌姆湾被美舰击沉
桐        きり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08.14        1947.07.29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苏联
杉        すぎ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08.25        1947.07.31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中国,改名为“惠阳”号
槇        ま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08.10        1947.08.14作为战争赔偿舰转让给英国,被英国海军解体处理
枞        もみ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09.03        1945.01.05 在马尼拉湾西方被美机击沉
樫        かし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09.30        1947.08.07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让给美国,被卖掉后当作废铁解体
榧        かや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0930        1947.07.05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苏联
楢        なら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4.11.26        1948.05 解体
樱        さくら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11.25        1945.07.11 于和泉滩触雷沉没
柳        やなぎ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5.01.08        1945.08.09 在大凑附近被美机攻击搁浅
椿        つば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4.11.30        1948.07 解体
桧        ひのき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09.30        1945.01.05 在马尼拉出港后遭遇美军驱逐舰被重创,随后被美机击沉
枫        かえで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10.30        1947.07.06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中国,改名“衡阳”号 。1962年左右 废弃
榉        けやき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4.12.15        1947.07.05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美国,被美海军在海上自沉
橘        たちばな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1.20        1945.07.14 在涵馆湾被美机击沉
八重樱        やえざくら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3.17         1945.07.28 被美机击沉
矢竹        やだけ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4.17停工        1945.05 为腾出船台而被拉走到八丈岛做防波堤用
葛        くず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4.17停工        1945.05 为腾出船台而被拉走到八丈岛做防波堤用。该舰是日本海军最后开工的舰艇(1945.03.20)
柿        かき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3.05        1947.07.04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美国,后被解体
桦        かば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5.05.29        1947.08.04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美国,之后被出售解体
桂        かつら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5.06.23停工        战后船体用作福岛县小名滨港防波堤
若樱        わかざくら        日本藤永田造船厂        1945.05.11停工        战后解体
茑        つた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2.08        1947.07.31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中国,改名“华阳”号
荻        はぎ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3.01        1947.07.16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英国
堇        すみれ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3.26        1947.08.20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英国,同年被当作靶舰击沉
楠        くすのき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4.28        1947.07.16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英国
 初樱        はつざくら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年05.28        1947.07.29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苏联
榆        にれ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01.31        1945.10.05 除籍,在吴作为浮动码头使用 1948.01 解体
梨        なし        日本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        1945.03.15        1945.07.28 被美机击沉。1954年 被打捞上来修复后编入海上自卫队,作为护卫舰“若叶”号服役 。1971.03.31 从海上自卫队除籍
椎        しい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03.13        1947.07.05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苏联
榎        えのき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03.31        1945.06.26 在小滨灯台附近海面触雷后座沉搁浅 。1945.09.30 除籍后被解体
梓        あずさ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        1945.04.17停工        战后解体
雄竹        おだけ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05.15        1947.07.04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美国,后被出售解体
初梅        はつうめ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06.18        日本海军最后竣工的驱逐舰,1947.07.06 作为战争赔偿舰转交给中国,改名为“信阳”号
枥        とち        日本舞鹤海军工厂        1945.05.18停工        舰体被用作秋田港的防波堤
菱        ひし                1945.04.17停工        战后解体
榊        さかき                1945.04.17停工        战后解体
 以下是未成舰:
1.        早梅(はやうめ)
2.        飛梅(とびうめ)
3.        藤(ふじ)
4.        山桜(やまざくら)
5.        葦(あし)
6.        篠竹(しのだけ)
7.        蓬(よもぎ)
8.        葵(あおい)
9.        白梅(しらうめ)
10.        菊(きく)
11.        柏(かしわ)
12.        黄菊(きぎく)
13.        初菊(はつぎく)
14.        茜(あかね)
15.        白菊(しらぎく)
16.        千草(ちぐさ)
17.        若草(わかくさ)
18.        夏草(なつくさ)
19.        秋草(あきくさ)
20.        薄(すすき)
21.        野菊(のぎく)
22.        4821号舰
23.        4822号舰
24.        4823号舰
25.        4824号舰
26.        4825号舰
27.        4826号舰
28.        4827号舰
29.        4828号舰
30.        4829号舰
31.        4830号舰
32.        4831号舰
33.        4832号舰
5、“四阪”号属于“日振”级海防舰,是“御藏”级海防舰的改进型。武备和水线以下部分采用“御藏”级的配置,其他则采用“鹈来”级海防舰的设置。建造工时进一步缩短。标准排水量940吨,满载排水量1004吨,全长78.8米,宽9.1米,吃水3.1米。动力为2座舰本式22号柴油机,4200马力,航速19.5节, 续航力为5000海里/16节,武器装备为 1座双联装、1座单装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炮,2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2座单装共12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反潜武器为九四式深弹投射机4座,装备深弹120颗。舰员编制150人。“四阪”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编号“接4”更名为“惠安”。“惠安”舰于1949年4月23日长江突围时由舰长吴建安中校率领全舰起义,28日被国民党空军炸沉于燕子矶,后于1953年12月24日被航务工程总局第二工程队打捞起来送上海整修,1955年重新武装成为护卫舰,仍名“惠安”;1982年将火炮换装为三门100毫米炮,四门37毫米炮。 “惠安”舰后成为人民海军唯一的一艘训练舰,直到1990年新的“郑和”号训练舰服役后方才退役。 (一说“惠安”舰取代了1954年5月18日被国民党空军4架P-47于浙江外海草鞋屿附近击沉的“瑞金”舰名,原 “瑞金”号为一艘美制运输舰所改装的炮舰。)
舰名        日文名        开工日期        建造船厂        下水/竣工日期        最终结果
日振        ひぶり        1944.01.03        日立樱岛船厂        1944.04.10/1944.06.27        1944.08.22在马尼拉湾被美军潜艇击沉。
大东        だいとう        1944.02.23        日立樱岛船厂        1944.06.24/1944.08.07        1945.11.26在对马海峡触雷沉没。
昭南        しょうなん        1944.02.23        日立樱岛船厂        1944.05.19/1944.07.13        1945.02.25在海南岛以南北美军潜艇击沉。
久米        くめ        1944.05.26        日立樱岛船厂        1944.08.15/1944.09.25        1945.01.28在黄海被美军潜艇击沉。
生名        いくな        1944.06.30        日立樱岛船厂        1944.09.04/1944.10.15        幸存到战争结束,后变更为海上保安厅多的巡视船,1963年退役。
四阪        しさか        1944.08.21        日立樱岛船厂        1944.10.31/1944.12.15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7.31赔偿给中国,更名为“惠安”号
崎户        さきと        1944.09.07        日立樱岛船厂        1944.11.29/1945.01.10        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解体
目斗        もくと        1944.11.05        日立樱岛船厂        1945.01.07/1945.02.19        1945.04.04在关门海峡触雷沉没。
波太        はぶと        1944.12.03        日立樱岛船厂        1945.02.28/1945.04.07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7赔偿给英国。
大津        おおつ/おほつ        1945.01.12        日立樱岛船厂        1945年8月17日已经完成92%工程中止。        1946年3月17日浸水在港内倾覆。1948年浮起解体。
友知        ともしり        1945.3.5        日立樱岛船厂        /        至日本投降时只建成20%。1947年解体。



6、“对马”、“隐岐”属于“择捉”级(甲型)海防舰,14艘“择捉”级为1941年度0急计划中列入的“占守”级海防舰的简化版。基本性能和参数与“占守”级近似,但预定完工后用于南方航线的运输船队护航,深弹搭载量增加到36枚,线性简化以缩短工期,初期型的对空和反潜火力明显不足,后期得到加强。标准排水量870吨,满载排水量1004吨,全长77.7米,宽9.1米,吃水3.1米。动力为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4200马力,航速19.7节,续航力8000海里/16节,竣工时装备3座单装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主炮,2座双联装共4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后来改装时拆除一座 120毫米主炮,加装1座80毫米迫击炮,5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2座单装共21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以加强对空火力。反潜武器为九四式深弹投射机1座,6座深弹投放台,深弹从18枚增至36枚,该舰还装备有扫雷具可进行扫雷作业。舰员编制147人。
    “对马”1947年7月30日在上海移交,编号“接11”,更名为“临安”。“隐岐”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编号“接18”,更名为“长白”。 “对马”、“隐岐”两舰接收时并无武装, “临安”舰1949年5月自上海拖去基隆后于1953年装备日式4.7吋炮一门,3吋炮一门还有八门25毫米机炮;后又改为美式火炮两门3吋炮,四门40毫米博福斯机炮,四门20毫米机炮。 国民党海军赋予本舰编号为“PF-77”,该舰曾一度被改装为布雷舰,于1957 年11月1日退役。“长白”舰原计划是要以破冰舰的身份服役,所以按照勤务舰用山岳名命名, 后来计划改变并在1948年10月1日改名为“固安”, 1949年7月本舰在泗礁东北角遇台风搁浅损坏并最终于9月16日退役, 但另一说本舰早在停泊青岛修理时就已经被解放军缴获, 后成为人民海军编号“218”的护卫舰但仍保留使用“长白”的舰名,并在1950年改装了三门苏制100毫米炮,三门37毫米炮等,隶属于南海舰队,后曾改装为布雷舰使用,直到1982年退役。
舰名        日文名        开工时间        建造船厂        下水/竣工时间        最终结果
择捉        えとろふ        1942.03.23        日立樱岛船厂        1943.01.29/1943.05.15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8赔偿给美国后解体。
隐岐        おき        1942.02.27        日本浦贺船厂        1942.12.20/1943.03.08        1947.08.30赔偿给中国,更名“长白”号,1949.07遇台风搁浅损毁。
佐渡        さど        1942.02.21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2.11.28/1943.03.27        1944.08.22在菲律宾马尼拉湾停留时被美潜艇击沉。
松轮        まつわ        1942.02.20        三井玉野船厂        1942.04.19/1943.03.23        1944.08.22在菲律宾马尼拉湾停留时被美潜艇击沉。
福江        ふかえ        1942.10.30        浦贺船厂        1943.04.02/1943.06.28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7赔偿给英国后解体。
对马        つしま        1942.06.20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3.03.20/1943.07.28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7.30赔偿给中国,更名“临安”号,1957.11.01退役
六连        むつれ        1942.07.25        日立樱岛船厂        1943.04.10/1943.07.31        1943.09.02在特鲁克群岛北方被美军潜艇击沉
若官        わかみや        1942.07.16        三井玉野船厂        1943.04.19/1943.08.10        1943.11.20在舟山群岛南部被美潜艇击沉
干珠        かんじゅ        1943.04.08        浦贺船厂        1943.08.07/1943.10.30        1945.08.15,在朝鲜元山附近海面被苏联飞机击沉。另一说是触雷沉没
平户        ひらど        1942.11.02        日立樱岛船厂        1943.06.30/1943.09.28        1944.09.12在海南岛榆林港以东290海里处被美潜艇击沉
天草        あまくさ        1943.04.05        日立樱岛船厂        1943.09.31/1943.11.20        1945.08.09在女川湾被英军舰载机炸沉。
满珠        まんじゅ        1943.02.15        三井玉野船厂        1943.07.31/1943.11.30        1945.04.03在香港被美军飞机炸沉。1947年浮起解体
笠户        かさど        1943.08.10        浦贺船厂        1943.12.09/1944.02.27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8.04解体。
壹岐        いき        1942.05.02        三井玉野船厂        1943.02.05/1943.05.31        1944.05.24在新加坡东部海域被美潜艇击沉



7、“屋代”号海防舰属于“御藏”级海防舰,8艘“御藏”级列入1941年度0急计划,在当时一度被称为乙型海防舰,舰体比甲型海防舰延长了1米,武器装备也比甲型有所加强。该级舰标准排水量940吨,满载排水量1004吨,船体比甲型延长1米达78.8米,宽9.1米,吃水3.1米。上层建筑为节省人工仅采用普通MS钢板建造。本舰的反潜和防空火力比之前的甲型大大加强,但平均工期也延长到9个月,不利于大批建造。动力为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功率4200马力,航速为19.5节,续航力为5000海里/16节,最初建成时的武器装备为 1座双联装、1座单装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炮,2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后在改装中拆除一座120毫米主炮,加装1座80毫米迫击炮,5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2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反潜武器为九四式深弹投射机2座,2条深弹投放轨,共装备深弹120枚。此外该舰还装备有扫雷具,具备扫雷能力。舰员编制150人。
     “屋代”号于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编号“接19“,接收后最初命名为“雪峰”,后又改名“威台”, 1950年又再改名为“正安”。“正安”舰原计划也是要做为破冰舰使用, 所以命名为“雪峰”, 但后后来并未进行相关改造所以改名“威台”, 后再按照日制护航舰统一用“安”字号命名原则改名“正安”。 本舰服役后状况不佳多次被停航,1949年2月由青岛拖至台湾左营,1951年大修时换装美式火炮,包括两门5吋主炮,五门40毫米机炮,四门20毫米机炮,编号“PF-76”,该舰最终在1956年10月1日退役。
舰名        日文名        建造船厂        开工时间        下水/完工时间        最终结果
御藏        みくら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2.10.01        1943.07.16/1943.10.30        1945.03.28掩护大和号进出佐世保时在宫崎县都井岬附近海面被美潜艇线鳍鱼号击沉
三宅        みやけ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3.02.12        1943.08.30/1943.11.30        1945.08.21在门司附近海域触雷丧失行动能力,后解体
淡路        あわじ/あはじ        日立樱岛船厂        1943.06.01        1943.10.30/1944.02.25        1944.06.02在台湾火烧岛东被美潜艇犁头鲛号击沉
仓桥        くらはし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3.06.01        1943.10.15/1944.03.10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7赔偿给英国解体
能美        のうみ        日立樱岛船厂        1943.08.10        1943.12.03/1944.03.15        1945.04.14在济州岛西北岸附近被美潜艇尖额带鱼号击沉
千振        ちぶり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3.07.20        1943.11.30/1944.05.13        1945.01.12在南中国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屋代        やしろ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3.11.18        1944.02.16/1944.06.03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08.30赔偿给中国,更名“正安”号,1956.10.01退役
草垣        くさがき        日本钢管鹤见船厂        1943.09.07        1944.01.12/1944.07.01        1944.08.07在菲律宾马尼拉西部海域被美潜艇犁头鲛号击沉




8、第一号型(丙型) 海防舰, 分三批共接收海防第“67”、“81”、“85”、“107”、“205”、“215”等六艘
第一号型(丙型) 海防舰是1943年初在鹈来级基础上设计的船队护航专用型海防舰,计划编号E21b,进一步简化了舰体结构以便快速大量建造。舰体简化后导致燃料搭载量减少和居住性奇差,所以通常该级舰不承担远洋航行任务。丙型海防舰都没有舰名,而是以奇数编号来命名。各舰标准排水量745吨,满载排水量797吨,舰身全长67.5米,宽8.4米,吃水2.9米。动力为2座舰本式23号乙8型柴油机,功率1900马力,航速16.5节,续航力6500海里/14节。舰员编制136人。建成时装备2座单装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炮,2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2座单装共12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1门80毫米迫击炮,反潜装备为三式深弹投射机12部,每部备弹10枚,另有一条深弹投放轨。被中国海军接收后“吉安”、“营口”保留了原来装备的2座日制单装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炮,“潮安”、“新安”和“辽海”则换装为两门日制3吋炮;副炮为六门日制九六式25毫米高炮或两门五式40毫米机炮,该炮射速每分钟120发,中2700千克。“黃安”起义后于1955年改装了苏式3.9吋主炮二门。丙型海防舰分别由日本川崎重工神户船厂、日本钢管鹤见船厂、日本舞鹤海军工厂、日本海船厂、日本浪速造船厂、日本新泻铁工所等船厂建造,一共建成服役了56艘,其中有三艘(第97、105、107号)是在战后作为复原舰继续建造完工的,开工建造的有56艘到战争结束尚未完工,均被解体,另外还有168艘未开工,整个战争中共有26艘丙型海防舰损失,战后3艘赔偿给英国后被解体,4艘赔偿给美国的也被解体,6艘赔偿给了苏联,6艘赔偿给了中国,共分三批接收。
第一批接收的“海防第67号”由舞鹤造船厂建造,于1944年11月12日完工;“海防第215号”由新泻铁工所建造,于1944年12月30日完工。两舰于1947年7月6日在上海被中国海军接收,接收时的编号分别是“接7”、“接8”。 “接7”舰于1948年1月即加入海军服役,是最早服役的一批日偿舰, 由于当时还沒有“安”字号命名的规定, 所以在服役时被命名为“营口”舰(后改名“瑞安”)。
第二批接收的“海防第85号”由鹤見钢管造船厂建造,于1945年5月31日完工;“海防第205号”由新泻铁工厂建造,于1944年10月30日完工.两舰于1947年7月31日在在上海被接收,接收时的编号分别为“接15”、“接16”,后来分別命名为“吉安”舰和“长安”舰服役。
第三批接收的“海防第81号”由舞鹤造船厂建造,于1944年12月15日完工;“海防第107号”由日本钢管鹤見造船厂建造,直到战后的1946年5月30日方才作为复原舰完工,该舰也是少数有幸在战后还能继续建造完工的舰艇之一。 两舰于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被中国海军接收, 接收时的编号分别为“接22”、“接23”,后分別被命名为“黃安”及“潮安”服役。
本级舰接收后也奉行政院命交出部份给其他部门使用, 其中“接8”(海防第215号) 于1948年6月24日由教育部转交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做为练习船, 这也是为什么该舰以“辽海”作为舰名而非以想起他日偿舰一样“安”字号命名。 六艘本级舰中有两艘起义加入人民海军的序列,四艘溃逃台湾,其中“黃安”舰上官兵65人由舰务官鞠庆珍率領,于1949年2月12日在由青岛开往连云港的途中起义,后改名“沈阳”舰,该舰也是国民党海军舰艇起义的第一艘,在我人民海军一直服役到1980年才退役。 “吉安”舰于1949年4月23日第二舰队起义时由舰长宋继宏带領起义,但在4月28日就被国民党空军炸沉于燕子矶,此后因舰体受伤破损过重而未再加以修复。
“营口”舰在1949年4月23日的长江突围战中成功逃到上海,后又逃到台湾。1952年“营口”换装美制火炮3吋炮1门,40毫米机炮2门,20毫米机炮8门,并改名为 “瑞安”,编号“PF-73”, 本舰于1955年8月31日退役。 “潮安”于1949年2月自青岛被拖至基隆,整修后加装美制3吋炮2门,40毫米机炮2门, 20毫米机炮4门,编号为“PF-74”。本舰于1954年9月26日在澎湖失事触礁沉没而于当年12月16日宣布退役。“长安”舰于1948年5月改名为“新安”, 因舰体设备状况太差一直被列为为保管舰编制, 至1950年2月16日退役拆解。
此外根据记录“辽海”在1948年曾交陆军军运使用,溃逃台湾后于1953年方才改装美制火炮3吋炮2门,20毫米机炮6门重新加入海军服役, 1955年退役,1960年拆解。由于抗战胜利后,物资紧缺,“新安”舰在接收后也没有立即装配武器装备服役,而是于1949年5月自上海拖至基隆后,才装配了美国援助的美制3吋炮2门, 40毫米机炮2门,20毫米机炮4门服役,编号“PF-75”。
9、海防舰第二号型(丁型), 分三批共接收海防第“14”、“40”、“104”、“118”、“192”、“194”、“198”等七艘
第二号型(丁型) 海防舰是1943年4月23日与丙型同期设计的船队护航用海防舰,计划编号E22,由于原计划采用的和“天安”级相同的柴油机生产数量不足,主机改为使用蒸汽轮机。丁型海防舰没有舰名,以编号偶数来命名。各舰标准排水量740吨,满载945吨,舰身全长69.5米, 宽8.6米, 吃水3.1米。动 力为2座舰本式蒸汽轮机,2台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2500马力,最高航速17.5节,装载240吨燃料,续航力4500海里/14节。舰员编制145人;武器装备为2座单装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炮,2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2座单装共12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另有1门80毫米迫击炮。反潜武器为三式深弹投射机12部,1条深弹投放轨,深弹120颗。“成安”的副炮则在接收后换装为十一门美制20毫米机炮。丁型海防舰分别由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日本三菱重工长崎船厂、日本石川岛造船厂、日本藤永田造船厂、日本川崎重工神户船厂、日本川崎重工泉州船厂、日本播磨造船厂建造,共建成67艘,62艘未完工,另有60艘未开工。
第一批接收的“海防第14号”由橫須贺造船厂建造,于1944年3月27日完工,“第194号”为三菱长崎工厂船厂建造,于1945年3月15日完工。两舰于 1947年7月6日在在上海倍中国海军接收,编号为“接5”、“接6”。 “接5”接收后一直未正式服役, “接6”改名“威海”舰, 与“营口”舰(接7)是最早服役的一批日偿舰, 由于当时还沒有统一用“安”字号命名的规定, 所以命名为“威海”。
第二批接收的“海防第118号”由川崎泉州造船厂建造,于1944年12月27日完工,“海防第192号”为三菱长崎工厂建造,于1945年2月28日完工,“海防第198号 ”也是由三菱长崎工厂建造,于1945年3月31日完工。三舰于1947年,7月31日在上海被接收,编号分别为“接12”、“接13”、“接14”。 其中“接 12”,“接14”未正式服役,“接13”改名为“同安”舰服役。
第三批接收的“海防第40号”由藤永田造船厂建造,于1944年12月22日完工,“第104号”由三菱长崎工厂建造,于1945年1月31日完工。两舰于1947 年8月30日在青岛被接收,编号分别是“接20”、“接21”,后分別命名为“成安”及“泰安”服役, 1958年10月退役,1963年解体。
本级舰接收后奉行政院命交出部份给其他部门使用, “接5”(海防第14号)与“接14”(海防第192号)两舰接收后于1948年6月26日转交浙江外海水警局为巡逻船, 但因舰况较差又于1948年12月底在上海交还海军第一军区, 此后两舰一直未服役直至1949年5月在上海被解放军接收。 “接12”舰则于1948年6月 26日由教育部转交国立海事学校做为练习船, 1949年5月也在上海被解放军接收。本级舰总共有四艘被解放军接收: “接5”(“海防14”),“接12”(“海防118”),“接14”(“海防198”)等三舰于1949年5月在上海时未及拖走被解放军缴获,三舰后被整修加装苏制火炮加入人民海军服役,分別是“接5”改名“武昌”舰舷号“215”,“接12”改名“长沙”舰舷号“216”,“接 14”改名“西安”舰舷号“220”;三舰一直服役到1982年退役。 至于“威海”舰则是于1949年4月23日的长江突围中被解放军炮火击毁,后被修复加入人民海军服役,改名“济南”舰舷号“217”。
“泰安”、“成安”两舰溃逃台湾后,换装美式火炮两门5吋炮,三门40毫米机炮,三门20毫米机炮。 “泰安”舰曾在解放战争中多次参战,并在封锁大陆沿岸行动中捕获原民生公司轮船“太湖”号押回高雄,1958年10月“泰安”退役,当时编号“PF-71”。“ 成安”亦曾在解放战争中及封锁大陆拦截行动中多次参战,1958年10月退役,当时编号“PF-72”, 两舰同在1963年拆解。
至于"同安"舰虽然在1949年5月被从上海拖至基隆,但因状况极差从未重新武装服役,最终于1952年报废退役,零件拆卸下来作为同级舰备用。









10、第一号型扫海特务艇
扫海艇是日本海军对于扫雷艇的特定称谓,1920年4月1日在舰籍中的特务艇类别中新增,当初以一等、二等加以区别;1923年6月30日,扫海艇从特务艇类别中划归舰艇类别中,以前建造的扫海艇统一更名为扫海特务艇;1931年5月30日扫海艇的等级废除,不再有一等、二等之分,而统一称为扫海艇。
  日本海军在建造专门的扫海艇之前,曾经将一些老旧的驱逐舰改装为扫海艇,具体有旧“雷”级三等驱逐舰的“曙”和“胧”;旧“从云”级三等驱逐舰的“薄云”和“不知火”;旧“白云”级三等驱逐舰的“白云”和“朝潮”;旧“春雨”级三等驱逐舰的“村雨”和“朝雾”号;旧“神风”级三等驱逐舰的“神风”、“初霜”、“如月”、“朝风”、“夕暮”、“夕立”、“潮”、“子日”、“若叶”、“初雪”、“矶波”、“浦波”、“绫波”、“水无月”、“长月”和“菊月”;旧“海风”级一等驱逐舰的“海风”和“山风”;旧“榎”级二等驱逐舰的“榎”和“楢”。这些驱逐舰在改装成扫海艇时已经非常陈旧,用了没多少时间就被淘汰,这里就不加详述了。
   日本海军对于扫海艇的要求是能伴随舰队活动,为舰队前进的道路扫清水雷障碍;若遇上敌方扫海艇也能进行交战,因此在设计上强调重兵装;此外还要能携带水雷对要地进行布雷工作。因此日军扫海艇更像是小型驱逐舰。
此级扫海艇为日本海军在战时用渔船船体建造的扫海艇。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后,深感扫海艇数量的不足,只得征用民间渔船改装成特设扫海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日本海军决定采用标准的渔船船体建造扫海艇。1940年度第二次舰艇追加计划列入6艘、1941年度0急计划再次列入16艘,由于各大船厂的建造任务已经排满,这些扫海艇全部在中小造船厂建造,1942年1月第1号艇竣工,到1943年10月,所有的22艘艇均告完成。太平洋战争中有8艘战沉,残存的舰艇在执行完战后扫雷工作后赔偿给各交战国。该级艇标准排水量215吨,满载排水量222吨,艇体全长33米,宽5.92米,吃水2.29米。动 力装置为1台赤坂式柴油机,功率为300马力,航速为9.5节,续航力1500海里/9.5节,武器装备为 1座单装五年式23倍径76毫米高炮,1挺7.7毫米机枪,大型扫海具2组,小型扫海具2组。三式深弹投射机1座,深弹12枚,舰员编制43人。
    第14号(Wa14):1943.01.25在大阪铁工所下水,1943.05.14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10.03赔偿给中国。
  第19号(Wa19):1943年在佐野安船厂下水,1943.06.30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10.03赔偿给中国。
  第22号(Wa22):1943年在名村船厂下水,1943.10.20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10.03赔偿给中国。



11、“测天”级敷设艇
在首舰“测天”(そくてん)号1936年退役后有时也被称为“户岛”级,是日本海军在1913年开始服役的一级敷设艇,开工之初因为舰籍中没有敷设艇这一级别而以杂役船定级,舰名也在正常的舰名后加一个“丸”字。1920年4月1日舰籍中增加敷设艇后该级艇被列为二等敷设艇,舰名中的“丸”字也被去掉。本级艇共建成12艘,除首舰测天外,其余11艘艇均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从事海港的警备工作,战后残存的舰艇则从事复员输送和扫雷工作,后赔偿给各国海军。其中的“加德”号作为民间客轮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该艇标准排水量405吨,艇体全长45.7米,宽7.6米,吃水2.3米。动力装置为2台直立式3段臌胀往复式蒸汽机,1台舰本式燃煤锅炉,功率为600马力,航速达到12节,载重油35吨,10节巡航航程1,040浬。武器装备为1座单装四一式40倍径76毫米主炮(“测天”为2座),战时增加了2挺九三式13毫米机枪,携带5号水雷82颗,装备九四式深弹投射机2座,深弹18枚。舰员编制40人。  
1947 年10月4日在青岛移交的有一艘“測天”级敷设艇“黑岛”号,编号“接29”,由日本海军舞鹤工厂建造,于1915年4月25日完工,本舰战前曾在长江服役过。 在接收后并未立即命名服役,原计划改装为运输舰使用, 但1949年2月22日在青岛大修时,代舰长刘建胜与部份艇员欲率舰随“黃安”舰一同起义,但由于这艘老爷艇航速太慢被国民党海军拦截追回 ,舰体也受创严重。代舰长刘建胜等人被送往上海枪決。 本舰后于1949年2月自青岛被拖到定海, 在定海工厂再度检修时发现锅炉水管损坏太过严重,而当时由于物资缺乏无法修复, 于是將舰上设备拆下装于“接30”号 (即后來的“雅龙”舰), 1950年5月1日退役, 5月16日国民党自舟山撤退时將“黑岛”号艇体沉塞于长涂港。





12、“平岛”级敷设艇(ひらしまがたふせつてい)
该级艇可以看成“测天”级的准同级艇,最大的区别是用40毫米高炮代替一门76毫米高炮;同时在建成时就装备声纳,提高了对潜艇的探测和攻击能力。1939年的04舰艇补充计划列入10艘,1940年的0急计划又改为9艘,中途岛海战后的改5计划列入12艘,但只有1艘开工建造完成。太平洋战争中本级艇主要负责港湾的布雷和为运输船队护航的任务。但由于续航力的不足,执行为运输船队护航的任务时备受指责,后来加以改装后才得以改善。1944年以后,各艇均加装了雷达和大量的防空炮火以提高生存能力。该级艇的标准排水量720吨,满载排水量750吨,艇体全长74.7米,宽7.85米,吃水2.6米。动力装置为2台MAN式3号柴油机,功率3600马力,航速达到20节,改装前的续航力为2000海里/14节,改装后达到3500海里/14节。武器装备为1座105毫米主炮,1座单装40毫米高炮,7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1座双联装13毫米机枪,携带九三式水雷120颗或14式防潜网2组,装备九四式深弹投射机2座,深弹36枚。舰员编制67人。
  “济州”号(さいしゅう)1941年1月15日在日立樱岛船厂开工,1941年11月15日下水,1942年4月25日竣工,该艇装备有22号电探一座,而本级其他艇则装备的是13号电探,服役后该艇先是在对马海峡担任警戒、护航任务,1944年该艇增加了4座双联装、7座单装共15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以加强对空火力,九四式深弹投射机也由2座增加到4座,反潜火力也得到加强。进行了上述改装后于6月15日编入第四海上护卫队,担负为运输船队护航的任务,一直幸存到战争结束,1945年10月22日用作复原舰担任复原任务,1947年10月3日赔偿给中国,后更名为“永靖”号,编号“MMC-70” (后改为75)于1948年10月1日继续服役,在解放战争中比较活跃,后来还参加了防卫大陈岛的战斗,溃逃台湾后国民党海军对其进行了改装,主炮换成1门美制76毫米高炮,另外加装了3门40毫米机炮,5门20毫米机炮。该艇虽为敷设艇,但在1953年却被列为护卫舰,1960年5月1日退役。
   



13、第一号型一等输送舰
输送舰是1944年1月31日在舰艇类别中新设的等级,标准排水量1000吨以上的称为一等输送舰,不满1000吨的称为二等输送舰。
  瓜岛战役的失败,充分暴露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低速输送舰船很容易受到攻击损失,而客串输送舰的高速驱逐舰的运输能力又有限,因此有必要建造专门的高速输送舰。第一号型一等输送舰于1943年开始设计,1944年1号舰竣工。前甲板装有自卫的127毫米高炮,后部甲板采用倾斜设计,舰尾有十分特殊的斜坡直没入水中,上面铺设有轨道,可用来施放载运物资的浮筒、“大发”大型登陆艇和“特型内火艇”(水陆坦克),太平洋战争后期更是稍加改造以运载回天人操鱼雷和甲标的袖珍潜艇,同样还能执行布雷任务。该级输送舰一共计划建造46艘,但只有21艘建成,1艘未完工。建成的21艘中16艘战沉。1944年1月31日舰籍制定后,第一号型输送舰列为一等输送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1500吨,满载排水量1800吨。舰体全长96米,宽10.2米,吃水3.6米。动力装置为1座舰本式蒸汽轮机,2台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功率9500马力,单轴推进,航速达到22节,载重油415吨,续航力为3700海里/18节,武器装备为1座双联装八九式40倍径127毫米高炮,3座三联装、1座双联装、4座单装共15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5挺13毫米机枪,九四式深弹投射机2座,配备深弹18枚。1944年该级舰加装了1部二号二型对海搜索雷达,该雷达波长10cm、功率2kW、重量1,320kg、探测距离为:战列舰一类的大型目标35km、驱逐舰一类的目标为17km、潜艇潜望镜5km,测距精度100米,测角精度0.5度;1945年又加装了三式一号三型对空搜索雷达1部,该雷达的探测距离为单机50km、编队100km、最大探测距离为150km。从强大的武器装备可见这种输送舰的战斗能力不亚于驱逐舰。运载量为货物260吨,4艘“大发”登陆艇。舰员编制148人。
  第16号(T16):1944.12.31在三菱重工横滨船厂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给中国,编号“接24”后更名“武彝”。本舰接收后隶属于海军总部作为直属供应舰, 但因舰体状况太差(仅锅炉管就需新换三千余根), 所以该舰始终列入保管舰编制而未装配火炮服役。本舰于1950年2月15日退出现役, 11月10日锚泊的该舰在遭遇台风后漂流至至四角屿搁浅,由于船底破损而于1950年2月1日报废退役。




14、二等输送舰103号型(SB艇T型 )“第172”号舰
日军的二等输送舰在前部有可开启的首门,外形与功能都与美军装备的坦克登陆舰(LST) 类似。日军在二战中一共建造了两个级别的二等输送舰(第101号型SB艇D型和第103号型SB艇T型),它们在外观上相同,区别在于D型的动力采用的是柴油机,由于战时柴油机供应严重不足,以柴油机为动力的SB艇只建造了区区6艘(第101、102、127、128、149和150);T型的动力则是采用大量生产的蒸汽轮机,适合量产,但由于开始建造的时间晚,加之各船厂建造任务繁重,战时物资匮乏,T型至二战结束总共也只建造了39艘,另外还有4艘未完工。该级输送舰标准排水量950吨/870吨(D型/T型),满载排水量994吨/1004吨(D型/T型),舰体全长80.47米,垂线间长72米,宽9.1米,吃水2.94米。D型动力装置为3座中速400马力柴油主机,总功率1200马力; T型的动力装置为1座舰本式甲25型蒸汽轮机,2台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1945年以后换成燃煤锅炉),功率为2500马力,单轴推进,由于动力不同,航速也相差较大,D型为13.4节,T型为16节。续航力也差别明显,D型为3000海里/13.4节;T型载重油208吨,满载时续航力为1000海里/16节,空载时为1700海里。武器装备为1座单装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2座三联装共6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D型运载量为货物250吨或97式中型坦克9辆,全副武装的士兵320名和货物26吨;T型运载量为货物220吨或97式中型坦克9辆,如果运输九五式轻型坦克可以装载14辆,换成较长的特2式内火艇的话,可以装载7辆。全副武装的士兵120名和货物22吨。D型舰员编制90人;T型舰员编制100人。   
  二等输送舰103号型(SB艇T型 )“第172”号舰,由日本川南工业浦崎造船所建造,1945年3月10日完工,1947年,10月4日在青岛移交给中国,接收后编号“接26”,后更名“庐山”继续服役。根据資料在1949年2月本舰自青岛溃逃至台湾左营后因缺乏零件修复而停航,1953年修复后编号“AP-308”,1951年3月1日报废退役。



15、给粮舰“白埼”号
“白埼”号(しらさき)是“杵埼”级给粮舰(きねさきがたきゅうりょうかん)的3号舰,该级舰为中型冷冻船,1939年度(昭和14年)04舰艇补充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1艘,1940年度(昭和15年)0急计划又追加3艘,1943年(昭和18年)全部建成。第1艘按杂役船开工,后变更为给粮舰,舰名也更名为“杵埼”。“杵埼”与“野埼”同时设计,比较后决定采用1000吨型的扩大船体以提高运载量,粮食搭载量是“野埼”的2倍,与“间宫”和“伊良湖”相同,并且该级舰还配备有冷冻设备、生鲜食品加工设备,使其也具有作为远洋渔船的功能。
  “杵埼”级4艘舰竣工后整日为日薄西山的打日本帝国奔波于各地的战场之间从事运输补给活动,除首舰“杵埼”1945年3月1日在奄美大岛附近被击沉外,其余3艘都幸存到战争结束,其中“早埼”号赔偿给苏联,“白埼”赔偿给中国,而“荒埼”号与原本准备赔偿给美国,后返还给日本,1948年4月被移交给水产大学作为练习船,并更名为“海鹰丸”,1956年又再度更名“高知丸”并移交民间船设,1967年解体。“杵埼”级给粮舰的标准排水量910吨,满载排水量1,500 吨,舰体全长62.29米,垂线间长58米,宽9.4米,吃水3.11米。动力装置为2座舰本式23号甲8型柴油机,功率16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达15节,载燃料57吨,续航力为3500海里/12节,武器装备为 1座单装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1座双联装13毫米机枪,8枚深弹。货舱运载量为粮食84.6吨(“杵埼”为82吨),淡水71.7吨,舰员编制67人。
“白埼”号1947年10月4日在青岛移交给中国, 接收后编号“接27”,后来更名为“武陵”继续服役,编号“AKL-311”。接收后装备了美制3吋炮一门,40毫米机炮一门。本舰由于具有大型冷藏设备,故主要担任运送果蔬肉类补给外岛的任务。本舰在所有接收的34艘日舰中状况最佳, 接收后在1948年12月1日即服役, 1949年4月23日第二舰队起义时成功从长江突围逃往台湾, 在台湾国民党海军一直到1970年5月1日退役。
舰名        日文名        建造船厂        开工日期        下水/完工日期        最终结果
杵埼        きねさき        大阪铁工所        1940.03.07        1940.06.27/1945.03.01        在奄美大岛附近被美机炸沉
早埼        はやさき        大阪铁工所        1941.12.02        1942.05.21/1942.08.31        1947.10.03赔偿给苏联
白埼        しらさき        大阪铁工所        1942.05.18        1942.11.05/1943.01.30        1947.10.03赔偿给中国
荒埼        (あらさき        日立樱岛船厂        1942.11.10        1943.02.27/1943.05.29        1947.10.03赔偿给美国





16、驱潛艇“9号”
驱潜艇“9号”属于日军第四号型驱潜艇(だいよんごうがたくせんてい),是日本海军1937年度03舰艇补充计划中规划的,采用第一号型的设计,舰桥小型化,上部结构也被缩小,采用高强度钢以解决第一号型的舰体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舰首形状以改善凌波性。由于后部舰体过重而采用倾斜设计导致量产性不好,太平洋战争中主要执行南方的运输船队护卫工作。该级艇的标准排水量291吨,艇体全长56.2米,水线长55.5米,宽5.6米,吃水2.1米。动力装置为2台舰本式22号6型柴油机,功率26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达到20节, 载燃料20吨,续航力为2000海里/14节。武器装备为1座双联装毗式40毫米高炮,1944年各舰基本了加装13号雷达,3门九六式25毫米高炮,同时增加2座九五式式深弹投射器,深弹投放轨1条,配备深弹36枚。舰员编制59人。对潜搜索装置为93式水中听音机1部,93式水中探信仪1部。
“9号”由日本三菱重工横滨造船厂于1939年5月9日建造完成,一直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10月4日在青岛移交给我国,接收编号“接31”,该艇先是交给山东保安司令部,1948年后改调第一炮艇队;后在1949年9月改名为“驱潜十一”,1950年1月又再依新规定改名为“海宏”(编号SC 401),直到1951年1月该艇才整修完毕,并再次將艇名由“海宏”改为“雅龙”编号“PC-106”, 到了1954年美援反潜舰艇大批服役后统一以“江”字号命名,该艇再次改名为“渠江”,但因“雅龙”名氣太大,故大家仍习惯以“雅龙”称之。
“雅龙”舰为何名气大呢? 1954年5月17日该艇潜入浙江三门湾鲠门岛接应台湾特务时与我人民海军爆发激烈的海战,“雅龙”舰在单舰击伤多艘我军舰艇后侥幸安全返航,舰长梁天价上尉因此获得国民党海军有史以來的第二枚青天白日勋章。(第一枚为长江突围有功的“永嘉”舰长陳庆 少校所获得的。) 事实上,这次海战起因是台湾情报部门在我军登陆鲠门岛时忘了撤出包含两個美国情報人员在内的特务,最后只得由海军特种舰队司令刘广凯收拾残局派“雅龙”舰冒死在夜间潜入鲠门岛接应,才会爆发这次海战,而事实上“雅龙”舰并未真正接到人,是特务利用双方忙于激战时的混乱,自行用小艇逃脱。 事后为了保全上级的颜面,颁发青天白日勋章如此隆重之事竟然全面封锁消息,由马纪壮总司令在艇上草草颁发了事。
一代名舰“雅龙”在1956年10月1日退役 ,后被卖给唐荣兴光华铁工厂拆解。
17、驱潜“49号”
驱潜“49号”属于日军第二八号型驱潜艇(だい28ごうがたくせんてい),本型艇基本可以看成是第一三号型的同级艇,二者最大区别是第二八号型驱潜艇将船尾部的侧面设计成垂直的以便在战时简化工时大量生产。战争中后期在探照灯的位置上加装了雷达、3座九六式25毫米高炮,除了原有的2座深弹投射机、1条深弹投放滑轨外,在尾部又加装了1条深弹投放滑轨。战争中主要从事运输船队的护卫工作,同型艇一共生产了34艘,只有10艘幸存到战争结束。该级艇标准排水量420吨满载排水量435吨。艇体全长51米,宽6.7米,吃水2.63米。动力装置为2台舰本式23号8型柴油机,功率为1700马力,双轴推进, 航速达到16节,载燃料16吨,续航力为2000海里/14节,武器装备为1座单装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3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1944年后加装),1座双联装13毫米机枪,九四式深弹投射机2座,深弹投放滑轨2条,配备深弹36枚。舰员编制80人。对潜搜索装置为九三式水中听音机1部和九三式水中探信仪1部,1944年后又加装了一部二号二型雷达。
驱潜“49号”由日本函館造船厂于1944年1月3日建造完成,1947年10月4日在青岛移交给我国,接收编号“接30”, “接30”接收后一直没有重新武装服役,原计划交给胶州海关作为缉私船,但海关因为艇体状况不佳而拒绝接收,于是海军又将“接30”划拨第二巡防艇队,后来在定海工厂装配武器后再改调温台巡防处。1949年9月改名为“驱潜十二”,1950年1月再依新规定改名为“海达”(编号SC 402)。1951年1月该艇整修完毕后改名为“富陵” 编号“PC-107”。1954年美援反潜舰大批服役后统一以“江”字号命名,该艇再改名为“岷江”。该艇最终于1955年3月16日退役。

18、扫海第“14号”,“22号”,“19号”
扫海第“14号”,“22号”,“19号”三艘属于日军第一号型扫海特务艇(だいいちごうがたそうかいとくむてい),是日本海军为弥补扫海艇的不足而紧急用拖网渔船改装的辅助扫雷艇, 1940年(昭和15年)度第二次追加计划中列入6艘、1941年(昭和16年)度战时建造计划(0急计划)列入16艘、均由中小造船所建造。1942年(昭和17年)1月该级艇第1号竣工、1943年(昭和18年)所有艇均建造完成。各艇标准排水量215吨,满载排水量222吨,艇身长33米,宽5.92米,吃水2.29米。动力装置为一部赤阪式柴油主机,300匹马力,单轴推进,航速9.5节,载燃料10吨,续航力为1500海里/9.5节。艇员编制43人,建成时主炮为1门日制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炮;接收后主炮装备改装为2门美制40毫米机炮,另外2门日制九六式25毫米机炮,2挺7.7毫米机枪。该艇还装备K型水中听音机1部,2型大扫海具2部,4型小扫海具2個。战争中有8艘该级艇战沉,其余的幸存到战后,日军投降后,这些扫雷艇用于扫除战时所布的水雷,完成任务后赔偿给盟国。
“扫海14号” 由日立造船所彥岛厂建造,1943年5月14日完工; “扫海19号” 由佐野安船渠建造,7月1日完工;“扫海22号”由名村造船所建造,10月4日完工。 三艇于1947年10月4日在青岛移交给中国海军,接收编号分別为:“接32”、“接33”、“接34”。 三艇在接收后被命名为“扫201”、“扫202”、“扫203”,艇长为中尉军衔,其中隶属于烟台巡防处的“扫201”号于1949年2月13日在山東长岛被轮机兵万成岐驾驶到烟台起义,后改名“秋風”号在我人民海军海军一直服役到1976年退役。“扫202”和“扫203”两艘留在国民党海军服役, 曾参加支援古宁头对抗我军登陆的行动。两艇于1950年7月1日依新命名规定分别改名为“江毅”和“江勇”, 编号也相应改为“MSC-401”、“MSC-402”。 两艇后于1952年7月又变更为港巡艇划归基隆第三巡防艇队管辖, 编号改为“YP-541”和“YP-542”。 两艇服役到1962年从基隆第三巡防艇队退役后拨借给情報局一直使用到1968年。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先粗略上图供大家研究,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编辑
楼主辛苦了
楼主辛苦了,赞~
楼主辛苦了,资料很详细,还是建议楼主整合下图片和文章做一个PDF格式的文档放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人系统阅读
楼主辛苦了




ps: 常凯申最大的错误就是接收了丹阳号。。。
什么时候的文章?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楼主辛苦了,赞!
版主应该给个精华,确实很厉害楼主
i91034 发表于 2014-8-6 20:16
什么时候的文章?
去年发表的
五毛钱豆芽 发表于 2014-8-6 20:02
楼主辛苦了,资料很详细,还是建议楼主整合下图片和文章做一个PDF格式的文档放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人系统阅读{ ...
我昨天找了下发给我的样刊,结果查了好几期,本来准备扫描传上来的
说到日偿舰最有名,参战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因该就是雪风这个妖怪了。
楼主辛苦,太全面了。。。
我只记得一艘雪风号


要是蒋公懂点海军,要回琉球列岛,哪怕是让琉球列岛独立就好了。。而且如果蒋公热心点海军要艘日本当过旗舰的大淀轻巡或者战舰长门来当博物馆,这象征意义也就洗血甲午北洋之耻了,而且也比让长门去吃核弹好。。

要是蒋公懂点海军,要回琉球列岛,哪怕是让琉球列岛独立就好了。。而且如果蒋公热心点海军要艘日本当过旗舰的大淀轻巡或者战舰长门来当博物馆,这象征意义也就洗血甲午北洋之耻了,而且也比让长门去吃核弹好。。
日军的军舰造的还是不错的
留在大陆的有多少?国军可是一直在糟蹋装备
2014-8-7 10:40 上传


这两张照片都是毛主席在“洛阳”舰上的照片
 这么详尽的资料,保存了。非常感谢!辛苦了。
wanlinliu 发表于 2014-8-7 10:11
留在大陆的有多少?国军可是一直在糟蹋装备
倭降和倭偿舰艇也是TG海军早期的主力装备:
其中护卫舰有华东海军的沈阳(丙型/接22)、济南(丁型/接6)、长沙(丁型/接12)、西安(丁型/接14)、武昌(丁型/接5)、瑞金II(接4),另外中南海军的南宁舰是日军遗弃的“海防7”,旅顺基地的48、49、50号是倭偿苏联舰艇;
华东海军的扫雷艇(基本做炮艇使用)“秋风”是KMT扫201艇,另有20艘左右的日制25吨炮艇;
中南海军的“前进”、“劳动”也是日制25吨艇,“先锋”为KMT“高明”,“十月”为KMT“光国”;
青岛基地最早的4艘巡逻艇是用遗留的日本突击艇改造的14吨小炮艇;
另外,TG手中有一批KMT起义或遗弃的日制大发动艇
好资料,收藏的好辛苦,楼主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