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十连丰背后存隐忧靠肥料增产耕地质量恶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17:37
夏粮十连丰背后存隐忧靠肥料增产耕地质量恶化




来源:半月谈 作者: 2014年07月30日 


[导读] 为了粮食稳产高产,耕地没有轮作休息的时候,长此耕地地力堪忧。

  夏粮十连丰背后的隐忧

  国家统计局官网7月12日公布,201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2012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其中冬小麦产量11567万吨,比上年增加148万吨,增长1.3%。2013全国夏粮总产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十连丰”。

  近十年来,由于中央重视、政策得力,“增产”“丰产”成为农业关键词。不过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粮食等农产品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仍然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量比上年飙升了156%,达1398万吨,约占国际贸易量的5%。其中,玉米进口增幅逼近3倍,大米净进口增幅逾2倍,小麦进口增长近1倍。

  当然,相对于我国每年谷物5.2亿吨的消费量,进口所占的比例不高,为2.7%,显示我国粮食供给状况仍处于安全水平;但也正是如此巨大的消费量,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长期巨大的压力。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告诉记者,我国目前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够用,为了稳产高产,耕地没有轮作休息的时候,长此以往,耕地地力堪忧。

  农业专家介绍,作物产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基础地力,一个是水肥管理。国外农业产量中,基础地力(土壤本身肥力)贡献率可达70%左右,而我国平均只能达到50%左右。我国土地瘠薄化的态势可见一斑。

  天天种地的农民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他们说,过去种的地多肥啊,犁出来的土黑黝黝的,就像能冒出油来,现在这样的地到哪找去?地是越种越黄,越种越瘦……

  地力不足,肥力来补。于是我们看到,每到春耕时节,各地农资市场的化肥都堆得一座座小山似的。统计显示,我国耕地不足世界的10%,却使用了全世界1/3还要多的化肥。过量施肥看似保住了产量,却进一步恶化了耕地质量,终究难以持续。

  基层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十年前,一些地方肥料、粮食投入产出比为1:5,即投入1块钱的肥料可以增产5块钱的粮食。但现在这一比例已经降到1:1甚至更低。这表明,农业生产不再因为化肥用量增加而线性上升,单纯依靠化肥增产的路子正越走越窄。

  不唯耕地资源如此,水资源瓶颈也愈发显现。在华北平原等地,由于地下水超采,已经形成了不少地下水漏斗区,农民打井灌溉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持续“增产”“丰收”的压力,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只会更加严峻;而实施多年的农业补贴政策,其鼓励农民生产的效果又正在减弱。

  近年来,说到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原因首推各项农业补贴。从2004年至今,我国陆续推出和完善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随着农资等投入品价格、农民外出务工工资的迅速上涨,农业补贴即使每年都有提高,但在农民收入和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还是呈现“双下降”趋势,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增产的调动效应也不如政策刚推出时那么明显了。

  另外,由于目前土地流转现象频繁,许多实际耕作土地的农民无法得到补贴,补贴成了农民基于承包地所享有的收入型福利。这又让刺激生产的政策初衷打了折扣。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九连增”,夏粮又紧接着实现了“十连丰”,但农业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由于连续的增产而显出更多隐忧。一些长期采用的增产举措面临考验,农业生产方式亟待实现根本转变。

  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来提高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差约20个百分点,农业发展依赖水土资源消耗、靠天吃饭的局面需要尽快改变;同时我国70%左右的农田仍是中低产田,通过改造单产还可以提高20%以上。

  二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增加农业发展的活力。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生产主体、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只有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不断强化和完善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才能持续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业发展的活力。(记者高远至)

  新闻链接

  国家统计局官网7月12日公布,201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2012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其中冬小麦产量11567万吨,比上年增加148万吨,增长1.3%。

  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8.8万公顷,与2012年基本持平;冬小麦播种面积224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5万公顷,微降0.2%。11个夏粮主产省(区)1播种面积增加4.1万公顷,其中,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新疆7省(区)共增加17.9万公顷,主要是减棉减油增麦所致;河北、山西、四川、陕西、甘肃5省减少13.8万公顷。

  单产水平提高。2013年夏粮单产达到4781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1公斤/公顷,提高1.5%;其中冬小麦单产达5154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6公斤/公顷,提高1.5%。

  主产区大多增产。11个夏粮主产省(区)7个增产,4个减产。增产的省(区)中,湖北增产54万吨,江苏增产52万吨,河北和河南各增产49万吨,新疆增47万吨,山东增产40万吨,安徽增产37万吨,合计增产328万吨;受干旱影响,陕西减产49万吨,甘肃减产42万吨,山西减产29万吨,四川减产12万吨,合计减产132万吨。

  在非主产省(市、区)中,除北京、上海、重庆、云南、宁夏有所减产外,其他地区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夏杂粮增产明显。2013年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514.9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4.5万公顷,增长0.9%;夏杂粮产量达到1622万吨,比2012年增加47万吨,增长3.1%。杂粮增产量约占夏粮增产量的四分之一。特别是西南地区及广西利用冬闲田扩大马铃薯播种面积5.7万公顷,增加产量近34万吨。

  扶持政策效果明显。为保障粮食生产,中央财政及时下拨2013年粮食直补款项,各地都在第一时间发放到农户手中。针对夏粮生产,中央财政拨付17亿补助资金用于冬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实现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另外还安排8亿元病虫害防治经费,其中安排1.5亿元专门用于苗期病虫害偏重发生的100万公顷小麦防治,这些都对夏粮增产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主产省多数区域气候条件正常。去年秋冬播期间,我国绝大部分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小麦出苗情况好,苗齐苗全。北方麦区入冬后气温下降平缓,小麦抗寒锻炼充分,壮苗越冬;开春后气温回升平缓,小麦分蘖充分,分蘖数与往年比有不同程度增加;5月以来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南方麦区湖北及江苏、安徽中南部,光温水匹配明显好于常年,对小麦增产十分有利。

  小麦病虫害偏轻发生。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病虫害今年普遍偏轻。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小麦赤霉病累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85.2%;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减少51.7%;蚜虫累计发生面积减少22.3%;麦蜘蛛累计发生面积减少9.6%;吸浆虫累计发生面积减少13.2%;纹枯病累计发生面积与上年持平。

  部分地区因灾减产。西南、西北(除新疆)及山西由于夏粮生长期降水量较常年普遍偏少3~4成,局部地区超过5成以上,造成旱地小麦减产较多,山西单产下降近10%,甘肃下降近9%,云南和陕西下降近8%。但由于这些地区占全国的比重较小,总体上没有影响全国增产的趋势。

  江苏西北部、安徽东北部、河南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山东西南部地区,受4月冻害及5月底强降雨引起倒伏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减产。

  111个主产省(区)包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



http://www.wokeji.com/nypd/plgc/201407/t20140730_778339.shtml





夏粮十连丰背后存隐忧靠肥料增产耕地质量恶化




来源:半月谈 作者: 2014年07月30日 

[导读] 为了粮食稳产高产,耕地没有轮作休息的时候,长此耕地地力堪忧。

  夏粮十连丰背后的隐忧

  国家统计局官网7月12日公布,201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2012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其中冬小麦产量11567万吨,比上年增加148万吨,增长1.3%。2013全国夏粮总产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十连丰”。

  近十年来,由于中央重视、政策得力,“增产”“丰产”成为农业关键词。不过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粮食等农产品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仍然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量比上年飙升了156%,达1398万吨,约占国际贸易量的5%。其中,玉米进口增幅逼近3倍,大米净进口增幅逾2倍,小麦进口增长近1倍。

  当然,相对于我国每年谷物5.2亿吨的消费量,进口所占的比例不高,为2.7%,显示我国粮食供给状况仍处于安全水平;但也正是如此巨大的消费量,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长期巨大的压力。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告诉记者,我国目前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够用,为了稳产高产,耕地没有轮作休息的时候,长此以往,耕地地力堪忧。

  农业专家介绍,作物产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基础地力,一个是水肥管理。国外农业产量中,基础地力(土壤本身肥力)贡献率可达70%左右,而我国平均只能达到50%左右。我国土地瘠薄化的态势可见一斑。

  天天种地的农民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他们说,过去种的地多肥啊,犁出来的土黑黝黝的,就像能冒出油来,现在这样的地到哪找去?地是越种越黄,越种越瘦……

  地力不足,肥力来补。于是我们看到,每到春耕时节,各地农资市场的化肥都堆得一座座小山似的。统计显示,我国耕地不足世界的10%,却使用了全世界1/3还要多的化肥。过量施肥看似保住了产量,却进一步恶化了耕地质量,终究难以持续。

  基层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十年前,一些地方肥料、粮食投入产出比为1:5,即投入1块钱的肥料可以增产5块钱的粮食。但现在这一比例已经降到1:1甚至更低。这表明,农业生产不再因为化肥用量增加而线性上升,单纯依靠化肥增产的路子正越走越窄。

  不唯耕地资源如此,水资源瓶颈也愈发显现。在华北平原等地,由于地下水超采,已经形成了不少地下水漏斗区,农民打井灌溉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持续“增产”“丰收”的压力,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只会更加严峻;而实施多年的农业补贴政策,其鼓励农民生产的效果又正在减弱。

  近年来,说到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原因首推各项农业补贴。从2004年至今,我国陆续推出和完善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随着农资等投入品价格、农民外出务工工资的迅速上涨,农业补贴即使每年都有提高,但在农民收入和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还是呈现“双下降”趋势,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增产的调动效应也不如政策刚推出时那么明显了。

  另外,由于目前土地流转现象频繁,许多实际耕作土地的农民无法得到补贴,补贴成了农民基于承包地所享有的收入型福利。这又让刺激生产的政策初衷打了折扣。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九连增”,夏粮又紧接着实现了“十连丰”,但农业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由于连续的增产而显出更多隐忧。一些长期采用的增产举措面临考验,农业生产方式亟待实现根本转变。

  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来提高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差约20个百分点,农业发展依赖水土资源消耗、靠天吃饭的局面需要尽快改变;同时我国70%左右的农田仍是中低产田,通过改造单产还可以提高20%以上。

  二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增加农业发展的活力。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生产主体、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只有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不断强化和完善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才能持续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业发展的活力。(记者高远至)

  新闻链接

  国家统计局官网7月12日公布,201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2012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其中冬小麦产量11567万吨,比上年增加148万吨,增长1.3%。

  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8.8万公顷,与2012年基本持平;冬小麦播种面积224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5万公顷,微降0.2%。11个夏粮主产省(区)1播种面积增加4.1万公顷,其中,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新疆7省(区)共增加17.9万公顷,主要是减棉减油增麦所致;河北、山西、四川、陕西、甘肃5省减少13.8万公顷。

  单产水平提高。2013年夏粮单产达到4781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1公斤/公顷,提高1.5%;其中冬小麦单产达5154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6公斤/公顷,提高1.5%。

  主产区大多增产。11个夏粮主产省(区)7个增产,4个减产。增产的省(区)中,湖北增产54万吨,江苏增产52万吨,河北和河南各增产49万吨,新疆增47万吨,山东增产40万吨,安徽增产37万吨,合计增产328万吨;受干旱影响,陕西减产49万吨,甘肃减产42万吨,山西减产29万吨,四川减产12万吨,合计减产132万吨。

  在非主产省(市、区)中,除北京、上海、重庆、云南、宁夏有所减产外,其他地区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夏杂粮增产明显。2013年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514.9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4.5万公顷,增长0.9%;夏杂粮产量达到1622万吨,比2012年增加47万吨,增长3.1%。杂粮增产量约占夏粮增产量的四分之一。特别是西南地区及广西利用冬闲田扩大马铃薯播种面积5.7万公顷,增加产量近34万吨。

  扶持政策效果明显。为保障粮食生产,中央财政及时下拨2013年粮食直补款项,各地都在第一时间发放到农户手中。针对夏粮生产,中央财政拨付17亿补助资金用于冬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实现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另外还安排8亿元病虫害防治经费,其中安排1.5亿元专门用于苗期病虫害偏重发生的100万公顷小麦防治,这些都对夏粮增产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主产省多数区域气候条件正常。去年秋冬播期间,我国绝大部分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小麦出苗情况好,苗齐苗全。北方麦区入冬后气温下降平缓,小麦抗寒锻炼充分,壮苗越冬;开春后气温回升平缓,小麦分蘖充分,分蘖数与往年比有不同程度增加;5月以来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南方麦区湖北及江苏、安徽中南部,光温水匹配明显好于常年,对小麦增产十分有利。

  小麦病虫害偏轻发生。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病虫害今年普遍偏轻。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小麦赤霉病累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85.2%;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减少51.7%;蚜虫累计发生面积减少22.3%;麦蜘蛛累计发生面积减少9.6%;吸浆虫累计发生面积减少13.2%;纹枯病累计发生面积与上年持平。

  部分地区因灾减产。西南、西北(除新疆)及山西由于夏粮生长期降水量较常年普遍偏少3~4成,局部地区超过5成以上,造成旱地小麦减产较多,山西单产下降近10%,甘肃下降近9%,云南和陕西下降近8%。但由于这些地区占全国的比重较小,总体上没有影响全国增产的趋势。

  江苏西北部、安徽东北部、河南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山东西南部地区,受4月冻害及5月底强降雨引起倒伏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减产。

  111个主产省(区)包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



http://www.wokeji.com/nypd/plgc/201407/t20140730_778339.shtml





heard such words 10s years
这几年地方政府房地产征用,用手段欺骗卫星监督,18亿亩 红线早就突破了,央视一面宣传年年粮食增长,国家一面向北美进口粮食,我想知道 他们忽悠谁啊?可耕种土地年年减少,农村种田的人也在减少,年年粮食增长,呵呵呵呵!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19:01
这几年地方政府房地产征用,用手段欺骗卫星监督,18亿亩 红线早就突破了,央视一面宣传年年粮食增长,国家 ...
你们家养的猪不吃粮的?
也不看看蛋禽肉的消耗。
开始灌水 发表于 2014-7-30 19:16
你们家养的猪不吃粮的?
也不看看蛋禽肉的消耗。
     原来你家猪都吃美洲粮,请问你也吃的是美洲粮吗?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19:22
原来你家猪都吃美洲粮,请问你也吃的是美洲粮吗?
呵呵,就你这认知也能来喷?
你认为进口的粮食都是拿来喂猪的。
你认为禽畜挤占国产粮食的份额(包括耕地份额)天上直接就能掉下来?
进口玉米拿来做饲料这点不用多说吧。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19:22
原来你家猪都吃美洲粮,请问你也吃的是美洲粮吗?

他未必吃美洲粮,不过,像你这种刚注册不久就不断上蹿下跳的,倒很像吃美洲粮的。
皇叔满赛 发表于 2014-7-30 19:28
他未必吃美洲粮,不过,像你这种刚注册不久就不断上蹿下跳的,倒很像吃美洲粮的。
  这篇文章评论后  这个号估计是 我被封的第3个号。  我根本不相信  现在国家粮食供应安全,地方政府征用土地事实摆在那,  大马路上铺黄土欺骗卫星的事实摆在那, 农村种田人口减少的现实摆在那,  我有什么理由相信CCAV。
开始灌水 发表于 2014-7-30 19:26
呵呵,就你这认知也能来喷?
你认为进口的粮食都是拿来喂猪的。
你认为禽畜挤占国产粮食的份额(包括耕 ...
有些东西国家说的我信, 有些东西你让我怎么相信。请问咱们进口的大豆真的只是拿来为牲口的吗?据北京1月10日消息,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创纪录高位,因压榨商持续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38万吨,同比增加8.6%。
  中国12月进口大豆74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25.6%,为月度最高进口量,因压榨利润改善激发需求。
  中国压榨商进口大豆用于压榨豆粕和豆油。豆粕用于制作动物饲料。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镇化令肉类和乳制品消费量增加。
  行业分析师称:“产能的扩充带动进口量增加,但增长已经放缓。”
  该分析师预计,中国压榨产能在去年年底触及1.40亿吨,较2013年增加17%。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hinaNationalGrainandOilsInformationCentre)数据显示,有20家新的压榨厂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多数会在2014-2015年投产。粮油信息中心指出,这会增加6.5万吨的日压榨产能。
  分析师预计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保持增长。JCIntelligenceCoLtd预计,在截至9月的市场年度,大豆进口量将同比增加11%至6650万吨。
  强劲的大豆进口量并不足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植物油需求。
  海关数据亦显示,中国2013年进口810万吨植物油,同比减少4.2%。12月进口食用植物油81万吨,较上月上升5.2%。
   得到的数据显示,我们吃的油都是 美洲的大豆,看来您指的猪吃美洲粮并不是指猪  是指全体中国人啊。 呵呵   @版主  有人在这攻击全体国人。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19:34
这篇文章评论后  这个号估计是 我被封的第3个号。  我根本不相信  现在国家粮食供应安全,地 ...
中国的人口还是增长的,中国人餐桌还是越来越丰富的,进口才2.7%即使增长占比重也不大,所以中国消耗的粮食必然是增长的,中国近些年粮食增产是真实的。    还有30年来中国的耕地面积一直是减少的,也不知道这30年增加的人口是怎么养活的。
z9366264 发表于 2014-7-30 19:46
中国的人口还是增长的,中国人餐桌还是越来越丰富的,进口才2.7%即使增长占比重也不大,所以中国消耗的粮 ...
我只关心那18亿亩  毕竟那是红线   。 现实是  18亿亩已经被突破了 !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19:43
有些东西国家说的我信, 有些东西你让我怎么相信。请问咱们进口的大豆真的只是拿来为牲口的吗 ...
呵呵,要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占用的土地,你还有土地拿来种植大豆?
开始灌水 发表于 2014-7-30 20:47
呵呵,要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占用的土地,你还有土地拿来种植大豆?
解释还能更强词夺理吗  !   水稻中国进口  数量也很庞大  。   真当中国种粮食的地很多啊!
开始灌水 发表于 2014-7-30 19:16
你们家养的猪不吃粮的?
也不看看蛋禽肉的消耗。
我老家喂猪都是用土豆,红苕,玉米,猪草。这些一般都是长在坡地上的,需要大量体力,现在农村都是老人小孩,很多都没有种了,没有喂猪了。山上人都没几个人了,全下山住了。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19:22
原来你家猪都吃美洲粮,请问你也吃的是美洲粮吗?
猪基本都是美洲粮,玉米,土豆,红苕。
皇叔满赛 发表于 2014-7-30 19:28
他未必吃美洲粮,不过,像你这种刚注册不久就不断上蹿下跳的,倒很像吃美洲粮的。
那个人不吃美洲粮?玉米总吃过吧,还有我老家的老品种红苕很甜的。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06:01
这几年地方政府房地产征用,用手段欺骗卫星监督,18亿亩 红线早就突破了,央视一面宣传年年粮食增长,国家 ...
可耕种土地年年减少,农村种田的人也在减少,年年粮食增长,这恰恰就是农业水平提高的表现。

至于你,爱信不信,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解释还能更强词夺理吗  !   水稻中国进口  数量也很庞大  。   真当中国种粮食的地很多啊!
无图无真相嘛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0 20:02
我只关心那18亿亩  毕竟那是红线   。 现实是  18亿亩已经被突破了 !
真不知道你怎么能断言18亿亩的红线被破的……就嘴巴一张,一句我不信就是理由了,这也太容易了吧。
我也不知道现在有多少耕地,但是现在粮食够吃,食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吃的也越来越好了。
(当然价格也越来越高了)

FAO :  让农业回归自然

粮农组织倡导以“节约与增长”为原则的耕作模式





作物产量可以增长六倍。
2011年6月13日,罗马 - 粮农组织今天宣布启动一项新的重大举措,旨在以环境上可持续的方式扩大粮食生产,满足世界日益增长人口的需要。

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绿色革命”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粮农组织通过其植物生产及保护司新近出版的《节约与增长》一书,呼吁实行作物生产的可持续集约化。

小农

新方法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小农。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农户(大约25亿人)节约生产成本,培育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并将储蓄用于家庭的保健和教育。

“绿色革命”技术将大约十亿人从饥荒中解救出来,所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其数字在1961年至2000年期间翻了一番,从30亿增加到60亿。

新千年

然而,目前采用的集约化作物生产模式无法应对新千年的挑战。要想农业实现增长,必须学会节约。

“节约与增长”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倡导免耕或少耕保护性农业技术,从而维护土壤的结构和健康。农田为植物残留物所覆盖,并对谷类作物与具有肥土作用的豆类作物实行轮作。

精准农业

在过去数年里,粮农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为“节约与增长”工具包开发的其他技术包括精准灌溉,实现节水增收,“精准施肥”可以使植物吸收的养分加倍。

作为另一个要素,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能够遏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药的需求。

这些方法有助于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而且有助于将作物的需水量降低30%,能源开支减幅可达60%。最近在南部非洲开展的玉米试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作物产量可增长6倍。在57个低收入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采用上述技术的农场平均单产提高了近80%。

生态系统方法

“节约与增长”模式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条件,如土壤有机质、水流量调节、授粉和害虫天敌捕食等进行作物生产,并适时适量地合理利用外部投入物 – 完全根据作物的需要,不多也不少。

该方法汲取上个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的教训,即过于强调提高作物的产量,而忽略了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

数十年的集约化耕作或已导致肥沃土壤退化,地下水枯竭,虫害肆虐,生物多样性遭侵蚀,空气、土壤和水源受到污染,而且已有迹象显示主要谷类作物的单产增长率持续下降。

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2亿,这也意味着需要满足的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量将增加一倍。对此,进一步加大作物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是唯一的选择。若要在2050年之前消除饥饿和满足需求,世界粮食生产必须增加70%,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增加100%。

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作物生产实现可持续集约化,即“节约与增长”。但这将意味着从作物生产的同类模式向知识密集型且适应特定地点的耕作系统转变。

支持农民

采用这种耕作方式还将需要对农民提供大力支持,帮助他们学习新方法和技术,同时各国政府则需要加强国家植物育种计划,以促进采用气候适应能力更强和投入物利用效率更高的新型种子品种。

政策制定者必须为应用有益的良好生态系统管理等新模式制定鼓励措施。关键是促进农业投资。发达国家应增加针对发展中世界的官方发展援助中农业的比例。发展中国家本身则应提高国家预算中农业部门所占份额。还需要增加国内和外国私人投资。
粮食安全问题,确实要长期关注,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还得靠自己。
我朝逆天了,从看电视开始没有不丰收,家乡那点地都快征没了,还能不停的增产丰收?
我们老家属于山区,以前粮食自给自足,不少人家主靠卖粮食作为收入。现在70%以上家庭都买粮食了,田地荒废,农村没劳力耕作。
自产粮食为主,进口粮食为辅,没必要非此即彼,人家上面的人是有实际利益在的所以要争,我们争个P?

增产只是字面数字,更重要的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环境和谐,农业这个东西讲的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如果光为了一个“粮食自给率”的指标好看就竭尽人力地力,那到最后还不是得靠进口粮食填窟窿?

所以说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粮食确实要靠自己才行,据说现在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转基因食品的种子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并非转基因食品不安全




中国粮食增长是事实。



中国粮食增长是事实。




这是大好事。



这是大好事。
土地轮休不是荒地,也要种苜蓿等增长土地肥力
闪电照耀的风 发表于 2014-7-31 08:52
真不知道你怎么能断言18亿亩的红线被破的……就嘴巴一张,一句我不信就是理由了,这也太容易了吧。
我也 ...
   有些人顽固事实   现国家利益不顾,看看这几年征地房地产开发    你们有什么理由为地方政府作辩护 ,国家年年是做过统计 ,  地方政府呢   他们怎么做  ,不断掩饰,前断时间大马路上铺黄土种黄豆的新闻为的是什么,就是欺骗卫星  欺骗国家统计  。您不要跟我说这事个别现象,这就跟以前说腐败也是个别现象一个道理。
sck0000 发表于 2014-7-31 07:44
无图无真相嘛
请您去查查   海关统计数据是有的  我们从泰国和越南进口多少大米!  虽然有一定价格因素,但年年进口增加说明什么。   中国粮食是有增加但比起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  小巫见大巫,   版主也指出中国粮食增产是靠什么手段,这种手段能持续多久?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中国  我们未来粮食安全出路在哪?
general_j 发表于 2014-7-31 00:40
可耕种土地年年减少,农村种田的人也在减少,年年粮食增长,这恰恰就是农业水平提高的表现。

至于你, ...
在可耕种土地年年减少,农村种田的人也在减少的今天 两项种植业的基础都在减少 粮食产量在增加!  到底是什么科技手段让中国粮食增加    非法种植转基因?滥用化肥农药?    湖北吃死鸟的大米  可能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1 14:07
在可耕种土地年年减少,农村种田的人也在减少的今天 两项种植业的基础都在减少 粮食产量在增加 ...
      就我所在地方锁看到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土地在减少和种田的人在减少是没有问题的,耕种面积在减少也无疑问。
      耕种面积具体减少多少,没得统计数据,我老家(四川仪陇,离县城大概10多公里,山区)荒芜的土地在一半以上,而且很多地和田已经多年没耕种长成了灌木丛,没错,就是灌木丛。现在老家生态极好,野鸡已猖狂到院坝里来找吃的,686上位的时候屋后面的山上估计跟森林差不多啦。但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山不是很高、水有保障的地方,荒的土地就明显没那么多,跟我老家直线距离也就3、4公里远的地方就没那么大变化。所以耕种面积具体减少了多少比例,不好说,只希望统计数字是准确的(PS:地方上为了领粮食直补,已经荒了的报成还在耕种的肯定有,今年据说没耕种的领不到了)。
     不过这些减少的耕作面积对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影响还不大,倒不是每亩单产提升了多少,至少就我老家的情况,单产应该在下降(人手不足,某些季地就荒着)。主要是我们农村人一般都会囤积够1-2年的粮食消耗,前些年还有守家的在,这些年家都不用守了,囤积的粮食自然就流到市场上去了。
      
东极来人 发表于 2014-7-31 10:21
粮食确实要靠自己才行,据说现在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转基因食品的种子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并非转基因 ...
袁隆平那套,比转基因不差多少。

不过抓紧研究转基因技术是必须的,掌握自己的种子谱系也是必须的。至于孟山都的专利权,滚它球的,有种开几十条俄亥俄找爷来索赔。
我们老家属于山区,以前粮食自给自足,不少人家主靠卖粮食作为收入。现在70%以上家庭都买粮食了,田地荒废 ...
山区本来就该退耕,种粮食的收入还比不上环境污染。山区产量低,还不如大量进口。

进口粮食就是进口环境,日本的环境森林覆盖率高,就是靠大量进口的
列子御风 发表于 2014-7-31 15:43
袁隆平那套,比转基因不差多少。

不过抓紧研究转基因技术是必须的,掌握自己的种子谱系也是必须的。至 ...
上次看一篇文章说香蕉可能是未来人类的主食。香蕉产量极大是传统水稻的10倍多,6-8吨亩产很轻松,淀粉含量高与土豆接近。如果全世界主食香蕉,粮食将增加3倍以上。问题是香蕉提取淀粉不易成本较高需要研究新工艺。其淀粉中抗性淀粉比例高不宜消化,需要转基因。北方种植需要大量敷设大棚,投入成本较高。不知道是否香蕉界也出个袁农平,育种新香蕉,这样人类粮食危机能缓解不少。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还记得几天前柏油马路铺黄土事件吗 不就是针对卫星监督的手段  
说实话我们中国人很聪明 但是这个聪明有很多有放在歪门邪道上了
粮食增产,中国恐输
不用化肥怎么办,现在种水稻的话一亩地的一百多斤化肥,不然就不行,我老家以前特意留了两亩地做自家口粮不用化肥,结果产量嘛,,,只打了一千多斤稻花香。。。所以现在也不那么做了,不合算。
非左偏右! 发表于 2014-7-31 01:07
在可耕种土地年年减少,农村种田的人也在减少的今天 两项种植业的基础都在减少 粮食产量在增加 ...
因为种田越来越集约化,大型化。种田的人必须减少,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农民增收的必然之路。

另外,良种、农药、化肥是高产的保证,并不是一定就“滥用”。如果没有这三样,你只怕上不起网还在土里刨食吃。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4-7-31 05:37
不用化肥怎么办,现在种水稻的话一亩地的一百多斤化肥,不然就不行,我老家以前特意留了两亩地做自家口粮不 ...
中国这种土地不休息的种植方式,只有用化肥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自然绿肥降解需要的时间很长,除非种半年歇半年。但这在中国是更大的浪费。化肥也不是什么有害的东西。

所以,农业工业化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你把农田看做种植太阳能电池板就是了,比硅基电池板的效率还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