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天下——预警机的发展与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39:13
初生时期

  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英、美、德、苏等国家先后研制成功了雷达,并将其架设在地面和舰上用于防空警戒与防空火力瞄准。40年代初,雷达又被装上作战飞机,作为夜间搜索和攻击敌方目标的探测器。由于当时雷达的效能还很低,在飞机上安装的雷达又受体积和重量的约束,机载雷达探测敌方飞机的距离只有几千米到十几千米。防空警戒和引导友机拦截还只能借助于地面和舰上的大型雷达。

  众所周知,雷达探测就类似于光学探测,是受地球曲率所限制的,它不能发现地平线以下的目标。为了预警低空飞行的敌机,就必须尽量升高雷达用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天线的高度。1940年前后英国为了提早发现低空入侵的德国飞机,就在海岸上把“低本土链”(CHL)雷达的天线架设在60米高的铁塔顶上。德国在占领法国北部后,也相应地把防空警戒雷达架设在海岸山头上,用于警戒敌方的飞机。以后,交战各国基本上均是以这种方法来架设它们的低空警戒雷达。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大型舰艇对低空目标的警戒问题。以前的雷达架设方法不适用于海上作战,因为船舰上不可能架设很高的塔,海上亦没有高山可资利用。虽然,舰上的防空雷达到了二战后期已能发展到能够探测中空以上距离约160千米外的敌机,但对掠海低飞的目标探测距离仍只有十几千米。日本海军从偷袭珍珠港开始,就惯用低空鱼雷轰炸机攻击美国舰船。因此,在雷达技术迅速成长的1943年,美海军首先提出代号为“卡迪拉克”I、II计划(Cadillac I、II)和计划Ⅱ,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在缅因州卡迪拉克进行研究试验。“卡迪拉克”I是在舰载机装上高功率雷达,使之能在较远距离上发现低空飞机和水面舰船,并将雷达情报用无线电台传递到母舰上。最早被选中的飞机是格鲁曼(Grumman)公司的“复仇者”型TBM-3W,雷达则是由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的AN/APS-20。后者工作在S波段,有约1兆瓦峰值功率和2.4米口径的天线,是当时最大的机载雷达,雷达天线安装在机腹下的天线罩中。在海面平静情况下,这种预警机雷达能在100~120千米上发现150米高度上的飞机,在320千米外探测到大型战舰。机上除驾驶员外,只有一个雷达操纵员,他用高频数据链将雷达接收到目标信号连同雷达天线指向数据传送到舰上,在舰内显控台上重现雷达探测图像。舰上指挥员可由此观察到来袭敌机和敌舰,并可引导出击。TBM-3W机上的无线电台在需要时还用作为军舰对低飞的己方飞机之间通信的无线中继站。由于当时还没有滤除杂波技术,因此在海情恶劣时,雷达基本上就无法使用,因为其接收到的海面反射的强杂波会掩蔽要探测的目标。
1945年,TBM-3W被部署到美海军的几艘航空母舰上。但还未来得及充分显示其作用,大战就结束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作战的预警机型号,它已具备了预警机的最基本组成要素:载机、大功率搜索雷达和雷达情报传递通信链。

  “卡迪拉克计划Ⅱ”是以岸基大型飞机作载机,除预警机雷达外,还具有多个雷达显控台和一组雷达操纵员。它不仅能把雷达情报传递到地面或舰上指挥中心,还能用机上的显控台与空对空无线电台,引导友机攻击敌方目标。因此开始具备了“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的功能。1944年美海军首先用波音(Boeing)公司的B-17G“飞行堡垒”型轰炸机改装成PB-1W型预警机。雷达仍用AN/APS-20,但有一个更大的天线和天线罩装在飞机的机腹下。当时,该机最首要的作战任务是发现和拦截日本“神风”自杀飞机,以减免舰队损失。在战争结束前共装备了23架。由于B-17是老式飞机,没有供机组人员用的气密舱,不适应长时间巡逻警戒任务。因此,从1949年开始,美海军用洛克希德(Lockheed)公司的“星座”型大型民航机作为载机,机上安装了经过改进的AN/APS-20雷达(AN/APS-70/70A),亦称为WV-1型。
    不久,又选用加长的“超星座”作载机,改进后称为WV-Ⅱ型。在这两种载荷达20吨的民航机上可安装更多电子设备和乘员。因此,WV-1/Ⅱ机上,除AN/APS-70搜索雷达外,又装上X波段的AN/APS-45型测高雷达。后者的天线与天线罩装在机背上。机内有5个雷达显控台,有较完备的情报传递与空-地、空-空通信系统及机内通话设备。机上储油可供约16小时的续航时间。机上除5个飞行人员外,战勤人员(或称任务人员)有11人。另外还可加乘12人,以便轮换上岗。
    AN/APS-70雷达上已装有早期的动目标显示电路。因此,它具有初步的杂波滤除功能。美国空军从1951年起亦采用这种预警机,型号改称EC-121。50年代后期又加装了电子侦察设备。洛克希德公司前后共生产了这类大型预警机140余架。初生时期

  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英、美、德、苏等国家先后研制成功了雷达,并将其架设在地面和舰上用于防空警戒与防空火力瞄准。40年代初,雷达又被装上作战飞机,作为夜间搜索和攻击敌方目标的探测器。由于当时雷达的效能还很低,在飞机上安装的雷达又受体积和重量的约束,机载雷达探测敌方飞机的距离只有几千米到十几千米。防空警戒和引导友机拦截还只能借助于地面和舰上的大型雷达。

  众所周知,雷达探测就类似于光学探测,是受地球曲率所限制的,它不能发现地平线以下的目标。为了预警低空飞行的敌机,就必须尽量升高雷达用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天线的高度。1940年前后英国为了提早发现低空入侵的德国飞机,就在海岸上把“低本土链”(CHL)雷达的天线架设在60米高的铁塔顶上。德国在占领法国北部后,也相应地把防空警戒雷达架设在海岸山头上,用于警戒敌方的飞机。以后,交战各国基本上均是以这种方法来架设它们的低空警戒雷达。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大型舰艇对低空目标的警戒问题。以前的雷达架设方法不适用于海上作战,因为船舰上不可能架设很高的塔,海上亦没有高山可资利用。虽然,舰上的防空雷达到了二战后期已能发展到能够探测中空以上距离约160千米外的敌机,但对掠海低飞的目标探测距离仍只有十几千米。日本海军从偷袭珍珠港开始,就惯用低空鱼雷轰炸机攻击美国舰船。因此,在雷达技术迅速成长的1943年,美海军首先提出代号为“卡迪拉克”I、II计划(Cadillac I、II)和计划Ⅱ,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在缅因州卡迪拉克进行研究试验。“卡迪拉克”I是在舰载机装上高功率雷达,使之能在较远距离上发现低空飞机和水面舰船,并将雷达情报用无线电台传递到母舰上。最早被选中的飞机是格鲁曼(Grumman)公司的“复仇者”型TBM-3W,雷达则是由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的AN/APS-20。后者工作在S波段,有约1兆瓦峰值功率和2.4米口径的天线,是当时最大的机载雷达,雷达天线安装在机腹下的天线罩中。在海面平静情况下,这种预警机雷达能在100~120千米上发现150米高度上的飞机,在320千米外探测到大型战舰。机上除驾驶员外,只有一个雷达操纵员,他用高频数据链将雷达接收到目标信号连同雷达天线指向数据传送到舰上,在舰内显控台上重现雷达探测图像。舰上指挥员可由此观察到来袭敌机和敌舰,并可引导出击。TBM-3W机上的无线电台在需要时还用作为军舰对低飞的己方飞机之间通信的无线中继站。由于当时还没有滤除杂波技术,因此在海情恶劣时,雷达基本上就无法使用,因为其接收到的海面反射的强杂波会掩蔽要探测的目标。
1945年,TBM-3W被部署到美海军的几艘航空母舰上。但还未来得及充分显示其作用,大战就结束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作战的预警机型号,它已具备了预警机的最基本组成要素:载机、大功率搜索雷达和雷达情报传递通信链。

  “卡迪拉克计划Ⅱ”是以岸基大型飞机作载机,除预警机雷达外,还具有多个雷达显控台和一组雷达操纵员。它不仅能把雷达情报传递到地面或舰上指挥中心,还能用机上的显控台与空对空无线电台,引导友机攻击敌方目标。因此开始具备了“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的功能。1944年美海军首先用波音(Boeing)公司的B-17G“飞行堡垒”型轰炸机改装成PB-1W型预警机。雷达仍用AN/APS-20,但有一个更大的天线和天线罩装在飞机的机腹下。当时,该机最首要的作战任务是发现和拦截日本“神风”自杀飞机,以减免舰队损失。在战争结束前共装备了23架。由于B-17是老式飞机,没有供机组人员用的气密舱,不适应长时间巡逻警戒任务。因此,从1949年开始,美海军用洛克希德(Lockheed)公司的“星座”型大型民航机作为载机,机上安装了经过改进的AN/APS-20雷达(AN/APS-70/70A),亦称为WV-1型。
    不久,又选用加长的“超星座”作载机,改进后称为WV-Ⅱ型。在这两种载荷达20吨的民航机上可安装更多电子设备和乘员。因此,WV-1/Ⅱ机上,除AN/APS-70搜索雷达外,又装上X波段的AN/APS-45型测高雷达。后者的天线与天线罩装在机背上。机内有5个雷达显控台,有较完备的情报传递与空-地、空-空通信系统及机内通话设备。机上储油可供约16小时的续航时间。机上除5个飞行人员外,战勤人员(或称任务人员)有11人。另外还可加乘12人,以便轮换上岗。
    AN/APS-70雷达上已装有早期的动目标显示电路。因此,它具有初步的杂波滤除功能。美国空军从1951年起亦采用这种预警机,型号改称EC-121。50年代后期又加装了电子侦察设备。洛克希德公司前后共生产了这类大型预警机140余架。
在同一期间,美海军亦改进了它的舰载预警机型,它曾用格鲁曼公司的“保护者”(Guardian)机替代已过时的“入侵者”,后来又用道格拉斯(Douglas)公司的舰载攻击机“空袭者”AD系列(AD-4W与AD-5W)作载机。雷达则是AN/APS-20的改进型AN/APS-20A与AN/APS-20B。这两种载机较TBM-3W略大。除飞行员外可载两个雷达操纵员或一个操纵员一个技师。在1960年前AD系列预警机生产了417架。以4架为1组的标准编制配置在各艘航母上。
    1957年又有一种新的预警机出现在美国航母甲板上,称为SF-1。它是用C-IA“追查者”(Tracer)型运输机改装而成,其显著特点是其雷达天线罩不再挂在机腹,而是架在机背上。这是一个固定的、扁平椭圆流线型线罩,长径和高度分别为9.5米与1.5米。机上雷达是AN/APS-20的改进型,称为AN/APS-82。它的天线口径加大到4.3×1.2米。因此,虽然为了提高可*性有意降低了雷达发射功率,但雷达对小型飞机的探测距离仍可达150千米左右,并且雷达上还采用单脉冲技术,可测出目标的飞行高度。机内除2名飞行员外,还有2个雷达操纵员的位置。WF-2后来改称E-1B,可以说是美国预警机E系列的鼻祖。

英国在二战结束初,仍拥有多艘航母,因此亦需要装备舰载预警机。自1951年起,它引进了美国的AD-4W“空袭者”预警机。稍后它又自制了AEW.3“塘鹅”(Ganner)型预警机。这是一种有同轴反相旋转双旋桨舰载机,机腹雷达仍用美国的AN/APS-20。机内可容2名雷达操纵员坐在驾驶员后面。“塘鹅”AEW.3一直服役到1978年,伴随英国最后一艘航母“皇家方舟”号退役而消亡。
    在满足海军的同时,英国空军亦需要岸基的预警机。它利用战后开始生产的远距离海上巡逻机“沙克尔顿”(Shacklerton—英国探险家名)型作载机,仍在机腹安装AN/APS-20雷达天线罩。机上有5个飞行员和8个雷达操纵员,续航时间可达10小时。
    从上述中可见,AN/APS-20雷达及其改进型是美国和英国早期各种预警机唯一采用的雷达。进入50年代后,除美、英两国外,前苏联亦开始了预警机的研制。其第一研制计划称为“拉玛”计划,于1951-1954年间展开。该计划的内容是以苏制双发运输机“里-2”作载机,装上新研制的S波段雷达。雷达天线与天线罩装在机腹下。天线波束宽为方位6°,俯仰10°。雷达发射峰值功率150Kw,脉冲宽度0.6μs,脉冲重复频率2,000Hz。这一雷达的发射功率与天线孔径者较AN/APS-20低数倍,因此可估计其探测小型作战飞机的距离低于100千米。但该雷达已具有外相参动目标显示电路,即有初步的杂波滤除能力,与AN/APS-20改进型相似。以后,未见到这一预警机的生产和装备的报道。
    60年代以后,由于大国集团间的冷战与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大国参与或支持的局部战争也就连续不断,空中打击力量在战争中重要性不断增长,这些因素带动了预警机系统的迅猛发展。而电子技术,特别是雷达技术的进步使预警机在性能上实现跃进成为可能。
E-2系列预警机的发展史

  预警机系统第一个较显著的进步是60年代初美国E-2系列的诞生。E-2是由格鲁门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在50年代末期开始合作研制的成果。它的首要特点是:作为舰载预警机,能在高海情下探测距离在300千米外的低空小型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引导己方飞机能力,能在母舰300千米外巡逻4小时。
通用电气公司为达到对雷达所要求的探测指标,改用UHF波段(400Mz)。因为在舰载机能出航作战的各种海情下,海面对UHF雷达波的反射杂波更比S波段低10bB左右。此外,在当时,用UHF波段的电子管大功率发射机可做到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但UHF的反射面天线,如要得到与AN/APS-20同样的方位角分辨力,则需10米左右的口径。这显然是舰载机难以负担的。因此通用电气公司采用了12单元八木天线阵来替代反射面天线。这样可使一个有AN/APS-20同样方位角分辨力的UHF天线,连同安置在其反向端的敌我识别(IFF)询问机天线阵,能够容纳在一个直径7.32米、高度0.76米的扁圆形天线罩内。通用电气公司又采用天线罩与天线一起旋转的办法,减轻了天线罩的电气与结构设计难度。“旋罩”一词由此产生。

  为了既能确保巨大的平均发射功率以支持雷达探测威力,又要尽量减少接收到海面反射的杂波功率,以求在高海情条件下目标信号不被杂波掩蔽。通用电气公司采取了50年代后期出现的雷达脉冲压缩新技术。雷达发射的脉冲宽12μs,但脉冲内有频率调制。在接收机电路中插入一个脉冲压缩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就被压缩到约0.2μs。这样使接收到海杂波功率降低到了约1/60。因此再加上AN/APS-20改进型上已成熟的外相参动目标显示电路,这一雷达就达到了在高海情下远距离探测低空飞机的要求。
1960年,通用电气公司研制成功了这一雷达,定名为AN/APS-96。格鲁曼公司为这一预警机系统专门设计和制造了一种载机。它在双人驾驶舱后有一个粗短的机体,包括长3.35米的电子设备舱,和在其后面有3个显控台的操纵员舱。这3个显控台分别供雷达监视员、任务指挥员与引导控制员使用。全机长17.55米。又宽又长的机翼与机尾翼都放在机身之上,翼展24.56米。为了减少在母舰上占有的面积。机翼除中间部分外,两边可向后摺。紧*两边后摺交连是两个短舱,舱内上部安装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下面则是起落架。这一对提供近万匹马力的发动机使该机在母舰甲板上能以23.54吨全重起飞,并在6,000~9,000米的高度上,以450~480千米/小时速度巡航。飞机载燃油5.6吨,足以续航2,580千米,从而达到了在离母舰300千米处巡逻约4小时的战术要求。

  扁平的旋罩安装在机背中部偏后位置,为了在工作时天线尽可能离开机身以减弱后者对前者波束的影响,又要使载机的总高度低于航空母舰机库5.53米的限高。格鲁曼设计了一个特殊液压升降装置使910千克重的天线旋罩在入库时能降低0.66米。为了克服机背大旋罩产生的气流影响,机尾设置了4个垂直安定面。

  第一架原型机于1960年10月21日首次试飞。1961年4月19日,经过改进后的飞机又试飞成功。1964年1月19日开始,这种被称之为“鹰眼”(Hawkeye)的预警机开始提交美海军,定型为E-2A,当时部署到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上取代原有的E-1B。到1967年E-2A机共生产59架(不包括原型机)。

  不久,格鲁门公司和海军维修厂针对E-2A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称之为E-2B,1969年2月20日,E-2B首飞成功。到1971年12月,海军将51架E-2A改装为E-2B。

  此次改进的重点是用AN/APS-111雷达替换AN/APS-96雷达,后者的特点是采用了60年代研制成的机载动目标显示技术(AMTl),又以数字电子计算机替换了原来的磁鼓存储器与模拟跟踪器,使雷达在海平面上发现和跟踪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又提高了一大步。

  但AN/APS-111雷达在*近陆地的海域工作时性能仍不能令人满意。岛屿与海岸的强散射杂波仍掩蔽了要观察的飞行目标。当时美海军在地中海与东南亚、南海都遇到这类问题,因此它要求通用电气公司继续改进雷达的下视能力。70年代初,通用电气公司又推出了AN/APS-120雷达。它采用了当时属最先进的动目标检测(MTD)技术,其核心是对每一距离单元上的信号进行多普勒频率滤波,以区别杂波和飞行目标。当时还以模拟器件为主,因此电路十分复杂。同时为使多普勒频率区分有效,必须使信号频率很稳定。因此又大力改进了雷达发射机和接收机本地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此外,又让航空部件公司将飞机螺旋桨从铝质改为由钢心、塑料蜂窝结构与玻璃钢外皮组成,由此减弱了螺旋桨反射作用对信号产生的频率调制。这些措施综合起来改善了雷达在地面杂波干扰下的探测能力。

  继E-2B之后,美海军又展开了E-2C的研制,1971年1月20日,焕然一新的E-2C首飞成功。与E-2A/B相比,E-2C的外形变化并不大,只是因加装ESM系统,在机头、机尾与两翼端各安装一组电子侦察螺旋天线,因而机鼻伸长了0.53米。另外为了改善电子设备冷却系统,在机翼中部前面加装了一个热交换器。E-2C的主要变化来自于内部,其核心为AN/APS-120雷达,加上一套利顿(Litton)公司的电子侦察系统(ESM)或称被动探测系统(PDS)APR-73,又配以新的计算机OL-77/ASQ与改进的显控台APA-172以及新的导航与通信设备。
1971年中,E-2C生产型样机开始生产。1972年9月23日,生产型样机首飞成功。首架E-2C于1973年底交付美国海军,1974年2月开始形成作战能力。其总体性能与可*度得到使用者的较高评价。因此美海军决定以它作为定型装备,到1984年用E-2C已替代了所有的E-2B。在以后的时间里,E-2C的雷达仍在不断改进。1978年试制成功“先进雷达信号处理电路”(ARPS),用数字AMTI替代了原来的模拟电路,并增加了抗旁瓣电子干扰功能,改装ARPS后的雷达被称为AN/APS-125。安装了AN/APS-125雷达的E-2C进一步提高了目标探测和抗干扰能力,对不同目标的发现距离是:高空轰炸机741千米,低空轰炸机463千米,水面舰艇360千米,低空战斗机408千米,低空巡航导弹269千米。在受干扰时,AN/APS-125雷达的作用距离会减少5%左右。
1984年,莱德朗公司(Randtron)又研究降低天线旁瓣方案,并于1987年完成了新的天线与天线罩设计,称为“全辐射口径控制天线”(TRAC-A)。采用这种新天线的雷达称为AN/APS-138。AN/APS-138还增加了发射频率跳变数(由4点增加到10点)和多普勒频率滤波路数(由16路增到32路)。从1987年起E-2C上的AN/APS-125型雷达陆续被改装成AN/APS-138型雷达。到了1987年,又出现一种略加改进的雷达型号——AN/APS-139,该雷达的主要改进是在滤波器、旁瓣对消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等方面。美海军原计划1989年后进行改装,但后来因得到性能更好的AN/APS-145方案而停止下来。AN/APS-145型雷达的改进目标是提高探测能力以对付隐身目标,改进杂波滤除能力和自动检测/跟踪性能,以便在陆地上空有较好下视探测能力。该雷达具有全发射孔径控制天线,可减少旁瓣引起的偏差干扰。自动目标跟踪和高速处理能力可使每架E-2C飞机能自主和同时对2,000多个空中目标进行跟踪并控制40多个截击任务。美国出口到台湾的E-2T预警机上就安装了AN/APS-145型雷达。

  1994年12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到了将E-2C改装为“鹰眼”2000的改型合同,合同经费为1.55亿美元。改装关键部件是任务计算机,在“雷神”940基础上安装新的A500MP处理系统,硬件与E—8C相同,改进后的试验工作于1997年1月24日开始,1997年年中完成。大部分的技术与作战评估于1999年进行。新型计算机重量减轻了一半,价格减少2/3,处理能力提高14倍。其他改进还包括卫星语言和数据通讯能力以及空中加油能力等。
目前,E-2C的总订货量约186架,其中美军海军订购了153架。E-2C系统的生产预计要持续到21世纪初,因此,其技术升级改造仍在进行之中。新型的E-2C将淘汰AN/APS-145型雷达,有可能采用正在研制的ADS-18型雷达,该雷达采用电子扫描天线和空间—时间自适应处理技术,以便在杂波中探测目标。ADS-18型雷达仍以UHF频率工作,可提供连续的360°覆盖,而不是每10秒一次的重访速率提供覆盖。E-2C的改进将使其能更好地探测较小的巡航导弹类目标。

  为了提高E-2C的整体性能,从1986年开始,其载机上用T56-A-427新型发动机替代了原来的T56-A-425型发动机,从而提高了25%的功率,并节省燃油消耗。

  E-2C预警机亦可用于岸基,岸基机可以允许更大的起飞重量(27.16吨),因此可附加外挂油箱,从而增大约2小时的巡逻时间。

  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E—2C预警机也成为美国大军火商手中的畅销货。1980年以色列首先得到4架,1982年起日本也进口8架,还将增加到12架。此外,埃及到1987年已购买了5架,新加坡买了4架,1995年美国不顾我国的强烈反对,又非法提供给台湾当局4架(E-2T)。上述这些E-2C都属岸基型。
E-3系列预警机的发展

  在陆地上,复杂的地形对雷达波的反射比相对平静的海面要强得多,沙漠与平原地区反射强度与4~5级海情的海面相当,山区要增大10~15dB,城市再增大4~5dB。因此机载雷达从空中下视低空小型飞机时,在海上接收到杂波功率可能大于目标信号30~40dB,但在陆地上可能会达到50dB(即十万倍)或更高。早在50年代初,雷达理论研究就指出要对付这样强的杂波只能采用脉冲多普勒(PD)雷达技术。这一技术在探测近程目标(几十公里)的机载雷达上,如火力控制雷达,实现起来困难较小。因此1956年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首次研制出一部机载截击用的PD雷达样机。在得到美空军的投资后,1959年起陆续研制出DPN-53(供“波马克”远程飞航式防空导弹用)与APG-59(供F-4战斗机用)等型雷达。其中APG-59在60年代共生产了1,000多部。

  然而,PD雷达技术应用到探测400千米的远程雷达上难度就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对于雷达天线低旁瓣电平的要求、雷达发射机频率高稳定的要求以及雷达信号处理大容量、高速度的要求都几乎是与探测距离成比例提高的;而这些要求的技术指标都超过了60年代初世界先进雷达技术能达到的水平。为此,1963年起,美空军提出“陆地上空雷达技术”计划,资助西屋公司及其竞争者休斯(Hughes)公司,研究突破这些技术难点。1967年与这两家公司签订合同,让它们各自研制出一套雷达试验样机供检飞评比。
    对于载机,美空军亦在1967年资助两家航空公司——波音(Boeing)与麦道(Mcdonnell Douglas)——研究能装置新型雷达与通信、控制电子设备的机型。波音公司建议用707大型客机改装,麦道公司则举出与之相当的DC-8客机,但两者都建议用机背上加旋罩的设想。最后被选中的是波音方案,即用707—320B飞机换上4台TF-33(每个推力95.6N)型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在机背中后部安装一个直径9.14米,高度1.8米的雷达天线旋罩。

  707—320B飞机长43.68米,翼展39.27米。改装成预警机后,起飞重147.4吨,在8,500~9,000米高度上,巡航速850~950千米/小时,续航11小时,可离基地1,600千米处巡逻6小时。

  1970年西屋和休斯各自完成一个雷达试验样机,由波音安装在两架707—302B上,定名为EC-137D。从1972年4月到9月,美空军在5种不同的地面上空(沙漠、农田、起伏林区、光秃山区及海面)进行49次290小时检飞。包括各种目标对象与有无电子干扰情况。检飞结果评审后,西屋样机被选中。以后这新的预警机系统定名为E-3A。另外,有一个代号叫“哨兵”(Sentry),还常常被称作AWACS,这是“空载警戒与控制系统”(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的缩写。
西屋的雷达称APY-1,工作在S波段。它的天线宽7.3米,高1.5米,是由30根水平开槽波导管垂直堆叠而成的平面天线。西屋公司在这一天线上突破了当时低旁瓣的先进水平。就以陈列在西屋博物馆(Westing house Museum)中第一个成功的天线样品而言,其最大方位旁瓣为-39dB,平均旁瓣低于-55dB,确属当时世界上研制成的雷达天线中的最高水平。每一开槽波导的馈电端点上有可控移相器。因此,天线的垂直波束是可以相控扫描的。这使雷达当天线在方位上以6转/分旋转搜索目标同时,在仰角上能借相扫波束来测定目标仰角或高度,具备了三坐标雷达功能。此外,仰角相扫还用于自动补偿飞机平台在飞行中的俯仰和横滚,包括转弯时的坡度角。在这里顺便补充一句,E-2C因没有天线平台稳定措施,在飞行转弯时不允许压坡度,只能作令飞行员讨厌的侧滑。
 雷达天线罩是与天线在电磁性能上一体化设计,即使天线罩不仅尽量减少对天线旁瓣电平升高的负影响,并且通过控制罩上各部分透波材料的介质特性,使天线下半球的旁瓣辐射部分折射到上半球去,从而更减弱地杂波进入雷达。在雷达天线的背面,中部安装了IFF天线,两边则是对友机引导用的UHF数据链(TADII-C)天线。后者有强方向性,并且只在旋转到对正友机时才发射,因此有较强的抗电子战能力。为保持飞机气动上稳定性,天线旋罩被安置在机身重心之后。对雷达而言,这一位置增大了机身对天线下视角阻挡范围,形成机下有45~75千米的盲区。

  APY-1雷达的发射机采用了具有高稳定度的速调管作功率输出。平均功率8kW的发射机、调制驱动系统、波导系统、滤波器、高压高稳定电源、冷却系统与接收机安装在机后部行李舱内。前部行李舱则安装了电源系统、部分通信设备和冷却系统。因此E-3A甲板上的大面积机舱内,布置宽松。在飞行舱后的前设备舱安装了主要通信设备、中心计算机。紧接的操作员舱有3排9个显控台,机身后部电子舱有信号处理器、导航设备和维修控制显示台。机体中段留有空舱室,可用于增加指挥显控设备,亦可用作会议室,在机身最后部还有乘员休息室、厨房与卫生间。因此,波音-707-320型载机为预警系统乘员提供了宽敞的操作与休息条件,并可乘载双班工作人员。

  APY-1雷达除发射机输出功率管与驱动行波管外,雷达电路都采用了60年代已成熟的半导体器件,提高了这一庞大复杂电子系统的可*度。信号和数据处理已采用当时最先进的IBMCC-1计算机,使这一PD体制远程预警雷达所要求的近百万次/秒的计算速度成为可能。APY-1雷达的特点是分辨力强,有良好的俯视能力。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千米,对中高空目标的发现距离为600千米,雷达每次扫描能识别与显示600个目标。

  E-3A装备了13个通信电台,除引导用的TADIL-C数据链外,有传递雷达情报的TADIL-A数据链,此外有UHF与VHF调频与调幅的话音台、短波(HF)远距离通信用的话台和数据链,以及应急呼救台与导向台等。E-3A还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惯导系统、多普勒导航雷达和其他导航设备。

  从1973年1月起对E-3A的系统集成开始检飞考核,除检验载机性能、雷达和其他任务电子分系统的功能外,亦考核系统与空军、海军的防空系统及通信网的接口交连情况。信号处理技术与计算机的飞行作战软件在检飞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因此这一检飞持续到1997年5月才结束,共飞行了986架次4,573小时。由此可见预警机系统总体的复杂性。

  E-3A的批量生产始于1975年。从1977年到1981年波音公司向空军交货22架。但这期间西屋公司增加了APY一1雷达的海上探测能力,改型称APY-2。同时IBM提供新的计算机CC-2,比原来CC-1在速度和存储量上都提高近3倍,从而使雷达操纵员不再需人工起始航迹,跟踪航迹数亦从100增到400。空军还要求增加5个雷达显控台。并增加1个HF与5个UHF电台,后者有抗干扰能力。任务电子系统作这些改进后,预警机系统改称E-3B。第23架起即按此型生产。E-3A/B共生产34架。
1978年起,北约决定花费20亿美元为欧洲防空系统引进18架E-3A。要求配备类同E-2B的任务电子系统,要提高海面探测能力。还增加了载机自卫系统,包括电子干扰(ECM)与翼下空—空导弹挂架;再加1套为海上远程通信的HF电台。这18架北约E-3A机从1981年到1985年提供。系统总装由德国多尼尔(Donier)公司承担。
从1984年开始,按E一3B任务电子设备改装E-3A,并在通信分系统中增加先进的“联合信息分配系统”(JTIDS)设备。改装后称E-3C。1991年起又在E-3B/C与北约E-3A上加装了电子侦察系统AN/AYR-1。

  1989年美空军又与西屋公司签订一个“雷达系统改进计划”(RSIP),研究较大规模地改进APY-1/2的探测性能,使它能对付隐身飞机、巡航导弹和恶劣的电子战环境。改进的主要点是将发射脉冲改为可压缩的波形,用自适应信号处理器替代原来的多普勒处理器,用一个新的计算机与相应软件来完成信号处理与目标数据关联任务。雷达的监视维修显控台亦以功能强的新型号替换。除雷达外,美空军还投资改善其他电子分系统,如中心计算机更换新型CC-2E,加GPS导航校正设备,换新型彩色显控台等。这些改进项目按计划在1993年与1994年检飞。提供北约的E-3A则由德国航空航天公司承担改进项目的组装与检验,预计在1995年开始。90年代后期要执行的这些改进计划表明E-3系列预警机将使用到2000年之后。

  除北约外,1986—1987年美国卖给沙特阿拉伯5架E—3,但仍由美国军人操纵。1990~1992年法国进口5架,编号为E-3FSDA。1986年英国政府决定停止发展自己的“猎迷”预警机,转向美国订购7架E-3,1990~1991年交货,编号为E-3DAEWMK1。E-3系列预警机共生产68架,1992年停产。1992年日本不满足于E-2C机,向美国要求订购4架E-3级的预警机。美国于1993年同意由波音公司用波音767客机改装成E-767。机内任务电子系统与E-3改进型相同。由于767有更大的载重(171吨)和机舱容积,因此可增加任务电子作战人员(由E-3的14人增至18人)和相应的显控台。续航时间亦增加了,能在基地1,600千米外巡逻7小时。
英国是雷达科技和工业上的强国,在60年代亦开始研究自己的预警机系统。英国科技专家对预警机与雷达方案上有其独创性的设想。例如,他们主张雷达天线分两个安装在机头与机尾天线罩内,各自扫描180°,不受机身的任何阻挡。又如对雷达本身他们曾主张用间隔调频连续波(FMICW)体制来探测强杂波中的目标信号。这种技术在电路上比PD雷达技术要简单。在当时只有模拟电子器件的条件下,在系统成本上与可*性上有显著优点。

  1966年选定载机,采用由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制造的喷气式民航机“彗星”(Comet)型为基础改进成的反潜巡逻机“(Nimrod)MR.2。”1968年开始调用一架彗星机作试验平台。到1971年,世界电子技术,特别是半导体、微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预警机雷达体制方案不再对FMICW有利,经过1年时间的争论,1972年英国专家亦认为PD雷达体制更适宜于预警机远程雷达。“猎迷”预警机方案也决定采用PD雷达。英国防部与英航空航天公司及马可尼(GEC-Marconi)公司签合同,由前者改装飞机,后者研制雷达和承担任务电子系统的总体配套。

  1977年彗星试验机改装完成并进行初步检飞,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军方认为按1974年与研制方确定的系统方案是有希望可以达到它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因此同年英国防部决定投资上述两家公司研制7架预警机,编号为“猎迷AEW.3”。彗星试验机继续进行飞行试验至1982年。

  英国军方对预警机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是较高的。除探测距离较小(250千米)外,它要求有E-2C的良好海上搜索能力和电子侦察(ESM)能力,亦要求有E-3A的三坐标定位功能和高分辨力,并且在陆地上空亦能下视探测低空飞行目标。由于猎迷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波音-707-320的约一半(80.5吨),机内不能多载任务操纵员,因此军方一开始就要求系统能自动起始和跟踪目标航迹,最大达400批。

  猎迷预警机的技术方案是在70年代初制定的。它可以利用当时已出现的电子新技术,因此方案是较先进的。
例如,S波段平均功率10kW的雷达发射机,采用栅控功率行波管,体积和重量都比E-3A同一功率等级的速调管发射机要小得多。信号处理器采用大规划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中心计算机与雷达操作控制、信号显示、故障自动检测、导航计算等微处理机用总线连接,有较高的效能。整个雷达系统连同6个显控台总重量约3,700千克。直径3米、长度5米多的头尾天线罩各重约400千克。这些在当时都属很先进指标。曾被认为是一个技术难点的前后天线发射功率转换开关,马可尼公司亦解决得很漂亮:损耗低(小于0.2dB)和寿命长(大于10万次转换)。

  猎迷AEW.3预警机翼展为35.1米,机身长42米,直径3米,属细长形。因此机内布局是前部操作舱内导航席、通信控制台与6个雷达显控台排成一列,面向左侧。中部电子舱内两侧安装雷达发射机,信号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其他任务电子设备和冷却设备。后舱是小型的乘员休息室与厨房。猎迷机的飞行高度与速度与E-3A相当,续航时间稍低,可保证在基地1,100千米外巡逻7小时。值班乘员包括飞行组4人、任务指挥员1人和操纵员5个。另外,还可以加乘少量备份人员供替换。
1982年3架猎迷机改装完成,其中2架有任务电子设备。此后即进行长时期的检飞试验。从1982年至1985年飞行试验140余次,超过1 000小时,飞行地区主要在北海与英国上空,1982年马岛战争后,亦曾在南大西洋试飞,并试验空中加油。1985年11套雷达与显控分系统已生产出来。

  在猎迷预警机研制过程中,英国政府中存在不同看法。早在1974年,美国就派E-3A样机飞到欧洲来试验和演示,并向北约推销。北约部长会议经过多年讨论,终于在1978年底决定订购E-3A预警机。英国是否亦采用E-3机还是独立发展自己的预警机系统也激起了争论。

  猎迷样机检飞的纪录表明:该系统设计上存在两个缺陷:①是它采用中重复频率PD雷达体制,能探测到相对速度较低的目标,最低速为72千米/小时。这本来是一个优点,易于探测到尾追敌机和不丢失机动侧飞目标。但是60年代建成的英国和欧洲大陆上很多高速公路,有大量高速汽车能超过这一速度门限,构成了该雷达在陆上下视时的主要虚警来源。这些虚警使雷达无法进行航迹的正确互联,亦即它在陆上难以识别和跟踪低空飞机。②是它的发射机可*性设计不良,平均故障间隔只有17小时,无法保证系统的任务可*度。另外,对载机容积狭窄,任务人员工作、休息条件差亦引起使用方不满,尽管载机选型是10年前军方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争论的优势开始倒向购进E-3A这一边。特别是美国提出补偿订货优惠方案,即如英国以15亿美元购买6架E-3A,则美国可向英国订购20亿美元(另一说为30亿)的产品作为补偿。这使英国朝野除研制猎迷机的马可尼和英航两家公司外,都逐渐改变态度。虽然到1985年底英国已开发本国的预警机系统上投资总数达9亿英镑,民间智囊集团——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撰文认为,由英国投资开发,又只生产12架预警机“是走坚持自己生产的荒谬道路”。
    但马可尼公司,奋发改进。它针对陆上下视的虚警问题,在1985—1986年改换了雷达天线,使之具有更低的旁瓣电平,又在信号处理分系统中加入一特殊的“地面动目标滤除电路”。这一电路很有效,基本上可消除地面动目标虚警。对发射机亦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了的发射机可提高平均故障间隔到175小时。它组织改进后的猎迷机在北海和欧洲大陆上的检飞。其中有在法国东南部山区上空观察阿尔卑斯山区飞行目标的成功纪录。它请国际上知名雷达专家以“独立专家小组”的名义参加检飞,观察目标发现和跟踪情况。独立专家小组的评审报告认为该系统已达到了军方的战术技术指标。但是为时已晚,1986年12月18日正当猎迷还在作最后一次试验飞行时,传来了英政府的决定,停止猎迷预警机系统计划,转向美国订购E-3A预警机。
  

前苏联在与西方军备竞赛中亦努力发展预警机。1958年至1964年执行代号“列亚娜”(Liana)的计划,研制L波段的机载远程探测雷达。载机选用大型民航机图-114D。
    图-114D有4个12,000有效马力的涡轮旋桨发动机,起飞全重175吨,略大于707—320B。机身容积与707-320B相当。因此,图-114D改装后适宜用作预警与控制机,改装后的编号为图-126。

  图-126的雷达天线旋罩与E-3相似,安装在机背中后部。旋罩直径ll米,高2米。雷达发射机输出峰值功率2MW,脉冲宽度4ps,重复频率300Hz(可跳变)。雷达的杂波滤除仍采用50年代“拉玛”计划中试验过的外相参动目标技术。与早期的E-2预警机雷达相当,这种技术只能保证在海上有远程探测低空飞机的能力。从雷达平均功率和天线面积可估计其探测小型作战飞机最大距离不低于300千米。

  1969年前苏联首次对外公开这一机型的照片。70年代装备了约10架。西方新闻媒介曾报导,1971年该机被派往支援印度,监视巴基斯坦的空军活动。但由于该机没有陆上下视能力,此消息的可信度不足。

  与美国空军的“陆地上空雷达”计划相对应,前苏联亦在1960—1980年间对地/海面的杂波特性和雷达新技术、新器件作了理论研究与实验工作,为研制预警机PD雷达打好技术基础。
    与E-3相当的PD雷达预警机系统于80年代初研制成功,编号为A-5。A-50的载机选用伊尔-76运输机改装后的A-50机起飞全重190吨,载油65吨,在9,000~10,000米高度上,巡航速度为700~760千米/小时,续航力7.5小时,在离基地1,000千米处可巡逻4小时,还可接受空中加油以延长续航时间。A-50亦在机背中后部安装天线旋罩。旋罩直径10.2米、高2米。
    A-50的雷达与E-3A的APY-1/2有多处相似。它亦采用S波段速调管作功率输出的发射机,平行开槽波导堆叠成的平面天线,高重复频率PD体制等。其不同处是:天线有较大口径(9.4米长×1.8米高),发射机有较大的平均功率(20kW)。但天线的旁瓣电平稍高。特别是主瓣附近10°以内的旁瓣有-24~30dB;天线仰角上没有相位扫描控制,只有机电稳定电台;为了保证仰角上有足够的探测范围,天线仰角波束由3个4.2°波束堆积合成。信号处理电路与数据处理计算机都还采用小规模集成电种,元件数多,体积大,可*性低。由于这些技术上的限制,A-50雷达总体性能上不及E-3系列。例如陆上下视小型战斗机的最大探测距离约230千米,最大跟踪目标批数为50,测高精度为距离的1%。

  A-50没有电子侦察系统,但有电子自卫系统包括雷达告警分系统,X波段与C波段的有源电子干扰机,还有装在机头和机尾两侧的干扰箔条与红外弹投射器。
A-50机内布置很拥挤,驾驶舱后的前舱内左右两侧有8个显控台,分别供任务指挥员、6名雷达操纵员及1名雷达工程师使用。另外通信工程师和信息工程师各有一个控制席位。在显控台与控制席的上面与舱后部安装了4个电子计算机、12个UHF与HF电台,雷达信号处理分系统、有源电子干扰分系统、低压电源机柜等,挤满了机舱空间。后舱较小,里面主要是雷达发射机、微波接收机、IFF询问机和冷却系统设备,还有一套与E-3A的TADIL-C相对应的S波段定向发射引导数据链。后者的天线也是与IFF询机天线一起装在雷达天线背面。拥挤的机舱内没有乘员休息室,亦不能加乘轮换作战人员。任务电子系统(俄国人称之为“无线电综合体”)的供电由机身左侧携带的辅助发电机组(APU)给出。该APU有强大的供电能力——4X120kVA,但它的涡轮发动机产生巨大噪声,使机舱内的总噪声水平达80dB以上,加重了乘员环境的艰苦性。

  1986年起A-50预警机装备到前苏联空军与防空军,替代了图-126。A-50共生产约30架。1990年苏联解体后,它们归属俄国。

  前苏联亦曾研制过舰载预警机系统。它是用运输机安-72(更新型称安-74)作载机,在其加强的巨大垂直尾翼顶上加装了一个扁圆形旋罩雷达天线。此机前苏联的编号为安-71,西方国家情报单位命名的代号为“狂妄人”(Madcap)。安-72是全重27.5-34.5吨(按不同起飞滑跑距离)的短距起降小型运输机。机长28.02米,翼展31.89米,有较大的机身直径:3.10r米,与较宽敞的舱体容积:10.5米长、2.15米宽、2.2米高;载荷5吨时可续航2,000千米以上。两台D-36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大于30吨,使它能在高10,000m高度上巡航,巡航速度为500~600千米/小时,并且起降距离较短。这些性能因素表明它适应于改装成舰载预警机系统。据西方情报分析,认为它是为“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研制的。
前面叙述的几种现代预警机系统都需有很高的研制成本。美国出口的E-2C机,每架(连同其后勤支援)售价在0.5~1亿美元/架,E-3A则更贵为1.5~2亿美元/架。这些预警机的维护使用费用亦很高,如E-3A,飞行1小时的费用平均为7,000美元。因此除资金雄厚的国家外,一般都购买不起,也“养”(使用、维护)不起。而作为空、海军一个不可缺少的机种,需求又都感迫切。在此情况下,80年代中,英美一些电子和航空公司提出了几种小型预警机方案,寻求买主。它们推销宣传的中心点是价格很低,但仍能完成预警和控制的一定功能,不但小国家可装备,大国亦可用来作为大型预警机的补充。

  这些方案的特点是用小型运输机作载机,用X波段的机载PD制搜索或火控雷达改造成为预警搜索雷达。在这些方案中,真正研制出样机,经过检飞考核,参加了国际航空展览,并有希望得到订货的是英国桑-依玛(Thorn EMl)公司与P.B.诺曼(Pilatus BrittenNorman)公司合作推出的“保卫者”(Defender)预警机。
“保卫者”预警机的雷达由桑-依玛公司用X波段机载对海搜索雷达改造而成。用炭纤维作的天线反射面口径为1.37米宽×0.86米高。天线按低旁瓣要求设计。方位波束宽1.7度,仰角波束宽2.65o。旁瓣电平在主瓣近区-25~-32dB,远区-40dB。发射机用栅控行波管为功率输出管,平均功率500W。脉冲重复频率有中与低两种,前者用于在地杂波中探测飞行目标,后者用于仰视探测或用于海上探测船只或飞机。载机是由P.B.诺曼公司的“岛民”(1slander)机(军用型称“保卫者”)改装。该机作运输机时起飞重仅3.18吨。改装时加固机翼,增大起飞重量到3.63吨。机头加装一个椭圆球形天线罩,内装天线与扫描、稳定机构。由于机身阻挡,天线圆周扫描时,后向90°是盲区。

  载机长11米,翼展15米。机舱容积3.05米×l.09米×l.29米。只能容纳两个飞行员席和两个雷达显控台,主显控台下半部安装了信号处理器与数据处理及引导计算微机。载机巡航高度2,100~3,000米,不需气密舱,巡航速265~280千米/小时。任务电子系统除雷达外,还包括:UHF电台、简化型电子侦察设备与精密惯导,总重量740千克。如乘载1个飞行员与2个雷达操纵员,则只能带燃油450千克,续航时间约4小时。

  桑-依玛公司选用“岛民”机,是表明它的预警任务电子系统可装在这种很轻型民航机上。如选用其他载量较大飞机,则续航时间可增大,显控台与操纵员亦可增多。例如选用德国多尼尔轻型机128-2,则同样的设备与乘员,可续航8小时。若装在英国民航机BAeHS748上,则可在机头、机尾各装一套雷达。覆盖360°方位,并可有4个操纵显控台,8个乘员,续航5小时。

  桑-依玛的雷达,由于发射功率与天线口径都较小,用正常扫描周期(6转/分),探测小型飞机的距离约120千米。要增大探测距离,只能缩小扫描角范围或降低数据率。且因天线仰角波束窄,仅能搜索有限的空域高度。另外,X波段受气象影响大,在雨天与雾天,电波传输衰减可使探测距离严重下降。因此“保卫者”预警机的功能是低水平的。其唯一吸引人的特色是售价与运转费用都只有美国两种预警机的1/10~1/20。
“保卫者”预警机曾于1986年的英国国际航空展览会上展出为了参与竞争,美国西屋公司亦将它原来为F-16战斗机配套的多功能机载雷达APG-66改造成为小型预警机雷达。1991年西屋公司也将此雷达装在“保卫者”轻型机上演示与推销。 80年代以来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走向成熟。这种雷达以其扫描波束的高灵活性、系统的高可*性和高效率等优点称著。因此雷达专家们预测这种雷达将成为新一代(或称第三代)预警机系统的多功能探测设备。但在机载条件下采用这种雷达在系统工程上还有不少难点待解决。
    所以进入90年代,虽然出现过很多方案和设想,但真正作出预警机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经过检飞考核的,还只有两个型号。这两个型号的功能还不强,应该说它们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1个型号是由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研制的。由该公司下属的埃尔塔(ELTA)电子公司研制有源相控阵雷达。以航公司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向外宣传它的“第三代预警机”方案。称之为“法尔康预警机”(PHALCON-AEW)。它是相控L波段共形阵预警机(PHased Array L-band CONformal AEW)的缩写。

  法尔康预警机的方案是:采用波音707机作载机。在其机身两侧前后各加一长方形平面相控阵天线,天线口径前侧为10米宽×2米高,后侧为6.7米宽×2米高。在平面天线外加一玻璃钢整流罩,使天线阵与机身基本上“共形”(意即外形相符)。机头天线为圆形平面阵,直径2.9米,装在一个圆球形天线罩内。机尾下部亦加装一个小天线阵。设想用喇叭阵,外面有扁平天线罩。

  法尔康预警机的发射接收系统采用固体化发射/接收模块(简称T/R模块)。每一模块内包含晶体管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环行器、接收高频放大器、幅度加权级(即衰减器)与移相器,是一个混合集成电路,输出平均功率4瓦。8个T/R模块组合成1个T/R单元,有共用的机盒和冷却散热管道。有源相控阵天线本来要求阵面上每个(或一组)天线振子都连接一个T/R模块。

  在法尔康系统中则为了降低雷达的成本、重量和耗电,全机184个T/R单元中仅80个固定连接在天线阵的中部各振子组(2个为1组)上;其余T/R模块则经高频功率开关与各阵面轮流连接。所以雷达通常还是用360度圆周扫描方式进行搜索。雷达对5平方米2目标机的最大探测距离是360千米。

  相控阵雷达波束的灵活性优点表现在:
  1.发现可疑信号后波束可立即相控回扫过去进行认证,确定是噪声还是目标信号。如是前者即放弃之,继续向前扫描搜索,如是后者则可起始目标航迹。这种回扫认证在0.1秒内可完成,而机械旋转扫描的雷达则要等到一个扫描周期(通常是10秒)之后才能再次观察此信号;
  2.在正常全方位搜索的同时,可对重点目标进行“全跟踪”,即对这些目标提高探测数据率到4~5秒/次,并增大雷达波束对目标的照射时间。这样可对机动目标保持跟踪,并提高测量精度;
  3.对重点区域可进行慢扫描以增大探测距离。  
 如在机侧左右70o范围内以15秒/次的周期搜索,可增大探测距离约30%。法尔康预警机的任务电子系统中除雷达和显控台外,还包括电子侦察分系统、通信侦察分系统、通信分系统与导航分系统等。这些分系统都可采用80年代的新技术成果来提升性能。

  但是最终法尔康系统方案未能实现。1989年起以航公司获得智利的合同,开始研制一种简化的预警机系统。这一系统代号为“神鹰”(Condor)。1993年初完成系统综合,开始检飞,1993年又飞往法国,参加巴黎国际航展,1995年初交付智利空军。
神鹰预警机与法尔康方案的不同点在于:
  ①只在机身前部两侧和机头安装雷达天线阵面。扫描范围260o,机尾向有100o是盲区;
  ②3个雷达天线平面阵都是由垂直的行波天线平列组成。每l列行波天线与1个T/R模块连接。机侧天线有96列,机头天线有64列,分别连接12个和8个T/R单元。全机共有T/R单元32个(或T/R模块256个)。天线阵的波束扫描,方位上由T/R模块的相位控制;仰角上由雷达载频变化来控制。因此,相位控制点数与T/R单元数比法尔康方案要少近一个数量级;
  ③方位上用单脉冲技术测角,仰角上不作角测量。该系统属二坐标雷达。
  据测试,神鹰预警机对5米2目标机的探测作用距离约为法尔康方案的64%。由于任务电子设备总重较小(约10吨)。神鹰预警机可续航11.9小时。
第2个型号是瑞典爱立信(Ericsson)公司承包研制的“埃里眼”(Erieye)预警机。该机的特点是将一平衡木形的天线与天线罩装在小型民航机(或称通勤机)米德罗Ⅲ(Metr。Ⅲ)的机背上这种背鳍式天线是一个创新。

  瑞典国防部根据其国家的防御作战思想,认为它们的预警机主要是用于在国境线内巡逻,提前发现境外有入侵意图的敌机,及时报知防空指挥系统,由后者指挥和控制防空兵力。对预警机的载机要求是小型机,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购置费和维护使用费,另一方面在国内巡逻不要求远离基地,允许减少续航时间。并且在战时小型机能在公路上起降,可提高生存能力。
    小型载机和远距离监视这两个有矛盾的要求,在背鳍式有源相控阵天线方案中得到了较好解决。背鳍式天线罩长9.7米,高0.8米,前端有一个冷却系统的冲压空气入口,内部有一个8米长×0.6米高的S波段相控阵天线。每面有178(水平向)×12(垂直向)个天线振子。两个面之间安装192个固体化的发射/接收模块,每一模块与8个天线振子连接,其平均发射功率为15W。模块内部含电子开关可受控与左面或右面天线阵相连。因此每一面相控阵在有源时平均发射总功率约3kW。

  这一发射功率及天线面积如与E一3A相应参数比较,可推算出此雷达探测距离约为E一3A的70%。但整个“平衡木”(天线罩与罩内设备)的重量仅800千克。

  载机内除雷达信号处理器与数据处理器外只装一个显控台。由一名雷达操纵员将雷达探测到目标的数据通过无线数据链传送到地面防空指挥所。挂在机腹下的辅助电源吊舱(APUT-62T)输出功率为60kVA,供雷达等用。

  除“平衡木”外,任务电子设备总重700千克。因此,起飞总重仅7.85t的MetroⅢ小型机可以承载预警任务电子系统和一个雷达操纵员,在7,000~7,500米高度上经济航速270~300千米/小时,能在离基地185千米外,值勤4~6小时。

  瑞典国防器材管理局于1982年开始向美国仙童(Fairchild)航空公司提出改装该公司MetroⅢ型机的设想。

  MetroⅢ机本身长18.09米,翼展17.37米。在机背上加装长条“平衡木”后,飞行阻力增加很小。为克服其对尾部气流扰动与对侧向操纵性的负影响机尾垂直舵面加大,并增加两个小垂直安定面。

  1987年样机交付瑞典,由爱立信公司加装它研制的雷达PS-890(新编号为FSR-890),并承包系统总体。1988年曾将样机在英国国际航空展览中展出。1991~1992年系统检飞考核,表明在飞行高度7,000米时,典型的作用距离为:对大型机300千米,对小型战斗机200千米,对巡航导弹l00千米,达到了瑞典空军的要求。

  1992年底瑞典国防器材局向爱立信公司订购6架埃里眼预警机,但载机改为瑞典萨伯(Saab)公司生产的Saab-340型机。Saab-340较MetroⅢ大。机身长19.73米,翼展21.44米,起飞总重12.93吨。因此可装4个雷达显控台与相应操作员。

  由Saab-340改装的埃里眼预警机飞行高度7,500~8,000米,巡航速度450~470千米/小时,可在离基地185千米处,值勤7~ 9小时。并且增加显控席位和通信设备后,它基本具备了控制、引导己方飞机的功能。

  因此瑞典现在对埃里眼预警机设想有两种配套方案:
  ①是空中监视,地面控制(Airborne Surveillance,Ground Control---ASGC)
  ②是空中监视,空中控制(Airborne Surveillance,Airborne Control——ASAC)。
  但应指出,埃里眼雷达阵面波束(波束方位宽1°,仰角宽10°)在方位上相控扫描 ±60°,只能对机身两侧各搜索120°,机首与机尾方向各有60°盲区。波束在仰角上不相控扫描。雷达对目标不测定其仰角或高度,属二坐标体制。可见此雷达的搜索、控制功能是有局限性的。

  爱立信公司在1996~1998年向瑞典空军交付6架预警机。此外它又与荷兰福克(Fokker)飞机公司协议,准备在FOKKER 50民航机上安装埃里眼背鳍天线雷达,定名为王鸟(King Bird)MK2E。

  Fokker 50机比Saab 340更大。该机长25.25米,翼展29米,起飞重量21吨。机舱内可载更多任务电子设备(如电子侦察分系统)和操作人员。飞行高度7,600米,巡航速度480千米/小时,可在离基地556千米处,值勤8小时。

  1996年,爱立信公司又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协议,将C-130运输机作为载机加装埃里眼雷达的新预警机系统。
科普帖啊,顶一下
此帖要顶!辛苦楼猪了!可惜没什么新内容
好贴啊!增加知识了。
不是最新的,还有我们的大预怎么没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