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北洋水师军纪废弛腐败全是污蔑之词,不值一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1:17:48
原文黄金生
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也作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影响既深且远。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但是首先我们要清楚中国到底败于何处。多年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把战争失利的责任归于慈禧太后和北洋海军的腐败上,不仅如此,许多专家学者也推波助澜,不加考证的想当然的相信这个结论,在各种媒体上告诉人们,北洋水师的生活如何腐化、指挥如何失误,慈禧太后如何误国、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等等。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但问题是,这种结论真的经得起考证吗?好在,历史的真相不会永远沉没,陈悦等一批学者通过认真查阅史料、实地考证,为我们逐渐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甲午,揭穿了以往流传的一个个谬误。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也在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甲午,我们为什么战败?


谬误一 刘公岛妓院、赌馆林立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和辽东半岛的旅顺成掎角之势,共同扼守渤海门户。从明代起,威海就因地势重要,开始设卫驻兵,成为海防重镇。在威海湾的碧波中,有一座刘公岛宛如天然盾牌,正挡海湾入口,海岛周围水深足够,是天然的停船之处。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奉旨筹建海军后,因威海、刘公岛战略地位之重要,遂圈选成为海军基地,此后刘公岛长期作为北洋舰队的驻泊之所。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后,北洋沿线的几个军港基地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的驻泊基地,重要性超过了当时作为维修基地的旅顺。
在北洋海军甲午海战失败的几十年后,曾有人撰文称,在北洋海军时代,作为重要基地兼海军指挥部所在地的刘公岛,烟馆、赌场林立,妓院多达70余家,与营房为邻,军中一时间抽大烟、逛妓院成风2云云。由此证明北洋海军军纪涣散,生活腐败。但从甲午战后日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来看,刘公岛上当时的建筑分布清晰可辨。在小岛的西侧,是黄岛炮台、操场、护军公所、机器局、屯煤所等建筑,并没有居住性空间。小岛荒僻的东部,则是东泓炮台,护军营地和两个小村落。唯一建筑密集是在刘公岛中部,以海军集中办公地点的海军公所为界,西侧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公馆,以及龙王庙等等祭祀场所,只有东侧存在一片类似民居集镇的地方,但房屋总数规模远达不到70家的规模,而且北洋海军的一些军官回忆,其中的房屋多为中、高级军官的住宅。因而仅从建筑空间而言,刘公岛上根本不具备存在大片妓院、赌馆、烟馆的硬件设备,倘若真如此,那么这个小岛上除非家家是妓院、户户皆烟馆,荒唐情况可见。
此外,北洋海军根据其章程规定,每年都要进行严格的出巡活动。正常的情况是,从秋冬开始离开北洋地区,前往南方避冻,第二年春季再从南方返回,在夏季则出巡朝鲜、俄罗斯等北洋口岸。再加上不定期的前往烟台、天津、旅顺巡防、补给、维护保养,实则一年中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威海。面对这样的情况,倘若真的存在70余家妓院,其是否能够在刘公岛上经营存活都是问题。
另一项重要证据是,日军占领威海和刘公岛后,曾对岛上、岸上居民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其中仅仅发现两三名暗娼。至于烟馆、赌馆,在刘公岛上根本没有任何发现。

谬误二 军官普遍吸食鸦片
历史上刘公岛并没有妓院、烟馆、赌馆林立的情景,但很多现代人还是根据北洋灭亡前夕,包括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等几名重要将领无一例外选择了服毒自尽的殉国方法,推论这些军官平时肯定吸食鸦片,进而得出北洋海军军律废弛,道德败坏的结论。
实际上,在十九世纪末,鸦片除了是毒品外,还是军队中广泛运用的麻醉剂。海战中,对于伤手、伤足的官兵,往往需要采取截肢手术,此时就需要用到大量鸦片。根据北洋海军洋员戴乐尓回忆,刘公岛保卫战期间他在军医院中帮忙,就遇到了来医院要一些鸦片,以备自杀之用的军官。倘若刘公岛上处处是烟馆,倘若存在大连人吸食鸦片的情况,何至于还要到医院去求取鸦片。
此外,这些将领之所以用鸦片自杀的手段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那个时代,能够想到的自杀办法,其实无外乎服毒、自刎、悬梁等方式。刘公岛保卫战时较易得到致死毒品是军医院的麻醉剂鸦片,且选择用鸦片自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传统的身体观,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杀时也会选择能够保全尸体的方法。
倘若服鸦片自杀的人生前必定是烟瘾患者,那么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吞金、剖腹、悬梁、开枪自击等方式自尽者,生前又是怎样的瘾君子?


谬误三 军官不能上岸居住
据《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于是有人便将其理解为不允许海军军官长时间上岸居住。而据时人回忆,除邓世昌等个别军官外,大多数军官没有遵守这条规定,甚至于提督丁汝昌还在刘公岛上盖屋出租,由此可以看出北洋海军军律废弛,丁汝昌治军不严。事实果真如此吗?
清代实行官邸制,官员有专门的衙署,即俗称的衙门。这种衙门既是该官员处理公务的办公场所,同时前衙后署,还是这名官员及其家庭居住的官邸。北洋海军把总以上各级军官岗位272个,若按此前的官场传统,就得新设多达272个大小衙门,这无论对于刘公岛的面积而言,还是考虑到投资成本,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而《北洋海军章程》中所谓“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的条款,其完整的意思是只允许提督在威海刘公岛上建设一处提督衙门或者公馆,其他大小军官不得单独建衙署。“各官船居”实则意指以舰船为办公场所,并非不得上岸居住的意思。


谬误四 军舰载客赚钱,参与走私
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曾有这样的描画,北洋海军借着军舰南来北往的机会,擅自招徕载客,以此牟利挣钱,可见腐化贪利之风在军中横行,也足以看到丁汝昌等军官疏于管理,军纪败坏。
然而如果仔细去思考,这个说法里就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北洋海军的军舰不是班轮,纵然经常往返于北洋各口,但是航期不定,很多时候是临时派遣,那么乘船者如何来计算买票登船的日期和时间呢?另外,近代军舰的机动力有限,世界各国无论商船军舰,在海港的时候通常不靠码头,而是直接停泊于海中,临时到来的北洋海军临时停泊于海中,不用说一般人难以知晓,就算知晓之后要雇用小船前往海中登上军舰也不是简单就能办到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误传的本源是清代盛行的官员搭乘军舰等官船的陋习,此事北洋海军完全是身不由己,属于上级安排。历史上,曾发生过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搭乘北洋海军军舰去南方而商洽丁汝昌,结果被丁汝昌婉拒一事、
除了私自载客赚钱的指控外,关于北洋海军军舰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的表现,还有一种指责,即称军舰参与走私。这一说法的根源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发生的海关查获“致远”号走私事件,一些现代学者据此称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巡洋舰参与走私。但事实上当时海关查获进行走私的“致远”其实是一艘和北洋海军“致远”舰同名的轮船招商局商船,此事和北洋海军根本没有关系?

谬误五 训练弄虚作假
甲午大东沟海战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曾通过津海官道盛宣怀收集了一些北洋海军军官的禀帖,其中有一位军官的禀帖中的内容常为后世引用,称北洋海军平时训练时,只设置固定标靶,而且打靶之前预先测量好距离,所以射击时命中率很高,可谓弄虚作假。以这样的训练投入到实战中,显而易见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不过按照近代军事技术知识进行分析,这则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北洋海军所处的时代,军舰上有关火炮部门包括有测距、炮位两大部分,在具体的战斗和训练模式时,由测距部门的军官利用六分仪等观察瞄准设备测定敌舰距离本舰的距离、方位,考虑到敌舰往往是运动中的,因而距离、方位等参数还会根据敌舰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位的不同,预先考虑到计算提前量。而炮位上的炮手所负责的,则是根据测距部门下达的目标距离,方位而调整好火炮的仰角和方位角,而后设计。就此而言,实际上炮位的炮手在作战时,所有的目标对他们而言,也都是“提前有人告诉目标距离和固定方位”的。因而北洋海军打固定靶的训练,实际上就是针对火炮操作的需要而做的正常训练,它所训练培养的是炮手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在得到诸如敌我距离、方位角等射击元素后,能否做到命中这一目标。


谬误六 主炮晾晒衣物
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之说流传久远,称北洋舰队在访问期间被日方军官东乡平八郎看到主炮上晾晒了衣物,由此证明军纪涣散,注定打不赢战斗。连史学大家唐德刚在其著名的《晚清十七年》中,都有此记述。然而这则在现代流传极广,经常被引用的故事,实际上是一则彻头彻尾荒唐的谣言。
追根溯源,北洋海军主炮晾晒衣物的说法最早出自一位原日本海军将官小笠原长生的笔下。在其撰写的文学性人物传记《圣将东乡平八郎全传》一书中,曾提到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的情形,书中引用东乡平八郎的话说:“‘平远’因为故障入港修理,我在岸边看到一门炮上晒着衣物,很不整洁……”其弦外音无非是借此证明中国海军军纪涣散,但事实上,在1891年访日军舰的清单中,根本没有“平远”舰的名字,那么怎么会在日本被东乡平八郎看到炮管上晒了衣服呢?
但这则不靠谱的故事却被国内许多人引用,最早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1940年在《整建月刊》上发表洋洋数万言的《关于中国海军的几个问题》,文中多处引用小笠原长生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上面那一段,只不过“平远”舰的名字换成了那次同样没有访日的“济远”,到了唐德刚先生那里,“济远”舰又变成了“定远”舰。
我们先来看看“定远”舰主炮晾晒衣物有无可能。
“定远”级铁甲舰,是洋务运动中国购自德国的一等铁甲舰,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巨舰。其主要火力是四门30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大炮,两两安装在军舰中部错落有致的两座炮台内,这四门巨炮便是现代“主炮晾衣”说指正的晾衣事件发生地。
根据“定远”级铁甲舰的原始设计图进行测量,其305毫米口径的主炮距离主甲板的高度接近三米,而平时主炮炮管露出炮罩外的长度不足两米(“定远”级军舰装备的305毫米口径主炮属于旧式架退炮,平时为了方便保养,炮管大部分缩回炮罩内,装弹时再将火炮向外推出)。可以看出,攀爬一个离地接近3米、长度仅不足2米、直径接近0.5米的粗柱子上晒衣服是何等困难,甚至稍有不慎便可能发生从高处摔落的事故。纵观“定远”舰,无论是栏杆、天棚支柱均为可以用来晾晒衣物的方便设施。就算北洋舰队官兵军纪涣散,似乎尚不可能为了晒几件衣服,而冒着摔断腿的风险。
主炮晾衣的故事在中国衍生变形出的“济远”主炮晾衣说、“定远”主炮晾衣说、东乡平八郎从“定远”主炮管里一摸一手灰等说法,皆因没有史料依据而被证实为以讹传讹。尤其是后一种说法额外荒唐,“定远”舰主炮炮管距离甲板的高度接近3米,东乡平八郎的身高不足一米六,怎样才能从“定远”主炮的炮膛摸到灰?



谬误七 炮弹灌沙子是腐败
在电影《甲午风云》里,有一个镜头令人难忘,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里倒出的竟然是沙子。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会痛心疾首,所以炮弹里掺沙子成了北洋海军腐败透顶的绝好例证。
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中,北洋海军的炮弹为何会装满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者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而实心弹弹头内则很少装药或者不装药,更多时候是填充泥土、砂石来配重。实心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利用动能击穿敌舰,引起进水。
这种装沙子的实心弹不会爆炸,威力也小,但却是北洋海军最常用的炮弹。当时,中国比较成规模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所能制造的只能是这种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实心弹,而开花弹则依赖进口。从1891年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下令禁止购买外洋军械的禁令后,北洋海军的弹药补给只得立足国内。但是,国内军工企业对开花弹的研发显然不够,以致各舰弹药只能以实心弹为主,开花弹还是当年购买军舰时配套赠送的,数量极为稀少。中日大战迫近,天津机器局才临时抱佛脚,不分昼夜的赶制开花弹,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产能极低而且质量不稳定。据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在甲午中日海战后报告,定远舰在战前只补充了55枚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时间里,定远舰的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
原文黄金生
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也作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影响既深且远。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但是首先我们要清楚中国到底败于何处。多年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把战争失利的责任归于慈禧太后和北洋海军的腐败上,不仅如此,许多专家学者也推波助澜,不加考证的想当然的相信这个结论,在各种媒体上告诉人们,北洋水师的生活如何腐化、指挥如何失误,慈禧太后如何误国、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等等。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但问题是,这种结论真的经得起考证吗?好在,历史的真相不会永远沉没,陈悦等一批学者通过认真查阅史料、实地考证,为我们逐渐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甲午,揭穿了以往流传的一个个谬误。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也在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甲午,我们为什么战败?


谬误一 刘公岛妓院、赌馆林立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和辽东半岛的旅顺成掎角之势,共同扼守渤海门户。从明代起,威海就因地势重要,开始设卫驻兵,成为海防重镇。在威海湾的碧波中,有一座刘公岛宛如天然盾牌,正挡海湾入口,海岛周围水深足够,是天然的停船之处。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奉旨筹建海军后,因威海、刘公岛战略地位之重要,遂圈选成为海军基地,此后刘公岛长期作为北洋舰队的驻泊之所。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后,北洋沿线的几个军港基地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的驻泊基地,重要性超过了当时作为维修基地的旅顺。
在北洋海军甲午海战失败的几十年后,曾有人撰文称,在北洋海军时代,作为重要基地兼海军指挥部所在地的刘公岛,烟馆、赌场林立,妓院多达70余家,与营房为邻,军中一时间抽大烟、逛妓院成风2云云。由此证明北洋海军军纪涣散,生活腐败。但从甲午战后日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来看,刘公岛上当时的建筑分布清晰可辨。在小岛的西侧,是黄岛炮台、操场、护军公所、机器局、屯煤所等建筑,并没有居住性空间。小岛荒僻的东部,则是东泓炮台,护军营地和两个小村落。唯一建筑密集是在刘公岛中部,以海军集中办公地点的海军公所为界,西侧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公馆,以及龙王庙等等祭祀场所,只有东侧存在一片类似民居集镇的地方,但房屋总数规模远达不到70家的规模,而且北洋海军的一些军官回忆,其中的房屋多为中、高级军官的住宅。因而仅从建筑空间而言,刘公岛上根本不具备存在大片妓院、赌馆、烟馆的硬件设备,倘若真如此,那么这个小岛上除非家家是妓院、户户皆烟馆,荒唐情况可见。
此外,北洋海军根据其章程规定,每年都要进行严格的出巡活动。正常的情况是,从秋冬开始离开北洋地区,前往南方避冻,第二年春季再从南方返回,在夏季则出巡朝鲜、俄罗斯等北洋口岸。再加上不定期的前往烟台、天津、旅顺巡防、补给、维护保养,实则一年中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威海。面对这样的情况,倘若真的存在70余家妓院,其是否能够在刘公岛上经营存活都是问题。
另一项重要证据是,日军占领威海和刘公岛后,曾对岛上、岸上居民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其中仅仅发现两三名暗娼。至于烟馆、赌馆,在刘公岛上根本没有任何发现。

谬误二 军官普遍吸食鸦片
历史上刘公岛并没有妓院、烟馆、赌馆林立的情景,但很多现代人还是根据北洋灭亡前夕,包括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等几名重要将领无一例外选择了服毒自尽的殉国方法,推论这些军官平时肯定吸食鸦片,进而得出北洋海军军律废弛,道德败坏的结论。
实际上,在十九世纪末,鸦片除了是毒品外,还是军队中广泛运用的麻醉剂。海战中,对于伤手、伤足的官兵,往往需要采取截肢手术,此时就需要用到大量鸦片。根据北洋海军洋员戴乐尓回忆,刘公岛保卫战期间他在军医院中帮忙,就遇到了来医院要一些鸦片,以备自杀之用的军官。倘若刘公岛上处处是烟馆,倘若存在大连人吸食鸦片的情况,何至于还要到医院去求取鸦片。
此外,这些将领之所以用鸦片自杀的手段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那个时代,能够想到的自杀办法,其实无外乎服毒、自刎、悬梁等方式。刘公岛保卫战时较易得到致死毒品是军医院的麻醉剂鸦片,且选择用鸦片自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传统的身体观,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杀时也会选择能够保全尸体的方法。
倘若服鸦片自杀的人生前必定是烟瘾患者,那么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吞金、剖腹、悬梁、开枪自击等方式自尽者,生前又是怎样的瘾君子?


谬误三 军官不能上岸居住
据《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于是有人便将其理解为不允许海军军官长时间上岸居住。而据时人回忆,除邓世昌等个别军官外,大多数军官没有遵守这条规定,甚至于提督丁汝昌还在刘公岛上盖屋出租,由此可以看出北洋海军军律废弛,丁汝昌治军不严。事实果真如此吗?
清代实行官邸制,官员有专门的衙署,即俗称的衙门。这种衙门既是该官员处理公务的办公场所,同时前衙后署,还是这名官员及其家庭居住的官邸。北洋海军把总以上各级军官岗位272个,若按此前的官场传统,就得新设多达272个大小衙门,这无论对于刘公岛的面积而言,还是考虑到投资成本,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而《北洋海军章程》中所谓“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的条款,其完整的意思是只允许提督在威海刘公岛上建设一处提督衙门或者公馆,其他大小军官不得单独建衙署。“各官船居”实则意指以舰船为办公场所,并非不得上岸居住的意思。


谬误四 军舰载客赚钱,参与走私
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曾有这样的描画,北洋海军借着军舰南来北往的机会,擅自招徕载客,以此牟利挣钱,可见腐化贪利之风在军中横行,也足以看到丁汝昌等军官疏于管理,军纪败坏。
然而如果仔细去思考,这个说法里就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北洋海军的军舰不是班轮,纵然经常往返于北洋各口,但是航期不定,很多时候是临时派遣,那么乘船者如何来计算买票登船的日期和时间呢?另外,近代军舰的机动力有限,世界各国无论商船军舰,在海港的时候通常不靠码头,而是直接停泊于海中,临时到来的北洋海军临时停泊于海中,不用说一般人难以知晓,就算知晓之后要雇用小船前往海中登上军舰也不是简单就能办到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误传的本源是清代盛行的官员搭乘军舰等官船的陋习,此事北洋海军完全是身不由己,属于上级安排。历史上,曾发生过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搭乘北洋海军军舰去南方而商洽丁汝昌,结果被丁汝昌婉拒一事、
除了私自载客赚钱的指控外,关于北洋海军军舰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的表现,还有一种指责,即称军舰参与走私。这一说法的根源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发生的海关查获“致远”号走私事件,一些现代学者据此称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巡洋舰参与走私。但事实上当时海关查获进行走私的“致远”其实是一艘和北洋海军“致远”舰同名的轮船招商局商船,此事和北洋海军根本没有关系?

谬误五 训练弄虚作假
甲午大东沟海战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曾通过津海官道盛宣怀收集了一些北洋海军军官的禀帖,其中有一位军官的禀帖中的内容常为后世引用,称北洋海军平时训练时,只设置固定标靶,而且打靶之前预先测量好距离,所以射击时命中率很高,可谓弄虚作假。以这样的训练投入到实战中,显而易见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不过按照近代军事技术知识进行分析,这则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北洋海军所处的时代,军舰上有关火炮部门包括有测距、炮位两大部分,在具体的战斗和训练模式时,由测距部门的军官利用六分仪等观察瞄准设备测定敌舰距离本舰的距离、方位,考虑到敌舰往往是运动中的,因而距离、方位等参数还会根据敌舰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位的不同,预先考虑到计算提前量。而炮位上的炮手所负责的,则是根据测距部门下达的目标距离,方位而调整好火炮的仰角和方位角,而后设计。就此而言,实际上炮位的炮手在作战时,所有的目标对他们而言,也都是“提前有人告诉目标距离和固定方位”的。因而北洋海军打固定靶的训练,实际上就是针对火炮操作的需要而做的正常训练,它所训练培养的是炮手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在得到诸如敌我距离、方位角等射击元素后,能否做到命中这一目标。


谬误六 主炮晾晒衣物
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之说流传久远,称北洋舰队在访问期间被日方军官东乡平八郎看到主炮上晾晒了衣物,由此证明军纪涣散,注定打不赢战斗。连史学大家唐德刚在其著名的《晚清十七年》中,都有此记述。然而这则在现代流传极广,经常被引用的故事,实际上是一则彻头彻尾荒唐的谣言。
追根溯源,北洋海军主炮晾晒衣物的说法最早出自一位原日本海军将官小笠原长生的笔下。在其撰写的文学性人物传记《圣将东乡平八郎全传》一书中,曾提到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的情形,书中引用东乡平八郎的话说:“‘平远’因为故障入港修理,我在岸边看到一门炮上晒着衣物,很不整洁……”其弦外音无非是借此证明中国海军军纪涣散,但事实上,在1891年访日军舰的清单中,根本没有“平远”舰的名字,那么怎么会在日本被东乡平八郎看到炮管上晒了衣服呢?
但这则不靠谱的故事却被国内许多人引用,最早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1940年在《整建月刊》上发表洋洋数万言的《关于中国海军的几个问题》,文中多处引用小笠原长生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上面那一段,只不过“平远”舰的名字换成了那次同样没有访日的“济远”,到了唐德刚先生那里,“济远”舰又变成了“定远”舰。
我们先来看看“定远”舰主炮晾晒衣物有无可能。
“定远”级铁甲舰,是洋务运动中国购自德国的一等铁甲舰,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巨舰。其主要火力是四门30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大炮,两两安装在军舰中部错落有致的两座炮台内,这四门巨炮便是现代“主炮晾衣”说指正的晾衣事件发生地。
根据“定远”级铁甲舰的原始设计图进行测量,其305毫米口径的主炮距离主甲板的高度接近三米,而平时主炮炮管露出炮罩外的长度不足两米(“定远”级军舰装备的305毫米口径主炮属于旧式架退炮,平时为了方便保养,炮管大部分缩回炮罩内,装弹时再将火炮向外推出)。可以看出,攀爬一个离地接近3米、长度仅不足2米、直径接近0.5米的粗柱子上晒衣服是何等困难,甚至稍有不慎便可能发生从高处摔落的事故。纵观“定远”舰,无论是栏杆、天棚支柱均为可以用来晾晒衣物的方便设施。就算北洋舰队官兵军纪涣散,似乎尚不可能为了晒几件衣服,而冒着摔断腿的风险。
主炮晾衣的故事在中国衍生变形出的“济远”主炮晾衣说、“定远”主炮晾衣说、东乡平八郎从“定远”主炮管里一摸一手灰等说法,皆因没有史料依据而被证实为以讹传讹。尤其是后一种说法额外荒唐,“定远”舰主炮炮管距离甲板的高度接近3米,东乡平八郎的身高不足一米六,怎样才能从“定远”主炮的炮膛摸到灰?



谬误七 炮弹灌沙子是腐败
在电影《甲午风云》里,有一个镜头令人难忘,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里倒出的竟然是沙子。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会痛心疾首,所以炮弹里掺沙子成了北洋海军腐败透顶的绝好例证。
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中,北洋海军的炮弹为何会装满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者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而实心弹弹头内则很少装药或者不装药,更多时候是填充泥土、砂石来配重。实心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利用动能击穿敌舰,引起进水。
这种装沙子的实心弹不会爆炸,威力也小,但却是北洋海军最常用的炮弹。当时,中国比较成规模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所能制造的只能是这种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实心弹,而开花弹则依赖进口。从1891年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下令禁止购买外洋军械的禁令后,北洋海军的弹药补给只得立足国内。但是,国内军工企业对开花弹的研发显然不够,以致各舰弹药只能以实心弹为主,开花弹还是当年购买军舰时配套赠送的,数量极为稀少。中日大战迫近,天津机器局才临时抱佛脚,不分昼夜的赶制开花弹,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产能极低而且质量不稳定。据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在甲午中日海战后报告,定远舰在战前只补充了55枚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时间里,定远舰的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
那个谁来着?逃跑的那个,被清朝斩了,那个家伙死后他家人处理后事,卖掉了岛上28处房产。这房子如果都是官衙,他家人能卖掉?
由此推论,岛上没地方修房屋那是假话。
你赢了,你做错过什么都没关系

你输了,你做对了什么都没人关心。

比如你知道红军在井冈山干过什么? 很多行为和强盗土匪没什么分别,屠杀和虐杀都干过。。。但是他赢了,什么都没人理会了

北洋战败了,啥也别说了。
谬误九 定远舰的飞桥被震塌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北洋海军定远舰常年不好好维护保养,以至于黄海大东沟海战刚一开战,舰上的飞桥就被震塌,导致提督丁汝昌受伤,全军失去统一指挥,由此暴露军舰缺乏保养的腐败情形。
这则说法的史料主要是根据北洋海军英籍洋员戴乐尓回忆录中的描述,而戴乐尓本人与定远舰舰长刘步蟾素来不和睦,回忆录中本来就对刘步蟾进行大量情绪化的人身攻击,而之所以描述主炮开炮震塌飞桥一事也是因为因为阴谋论——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有意趁丁汝昌在舰桥上时,命令炮手开火。不过仔细阅读戴乐尓的回忆录便会发现一处前后矛盾的地方,即前文说已经震塌了飞桥,后文又说海战结束时他站在飞桥梯子上喝酒庆祝战斗结束。
在“发炮震塌飞桥”这一说法的当事人丁汝昌的报告中,整件事情其实完全是另外的面目。根据丁汝昌的报告,定远舰的飞桥根本没有因为主炮发射的震动而坍塌,实际上是日舰发射的炮弹打中了定远舰的前桅杆,一些炮弹碎片飞溅到飞桥上,将飞桥地板打坏而已。丁汝昌本人也根本没有从舰桥上摔下来,只是摔坐在飞桥上,腿部被翻起的甲板木夹住,脸部险些被日舰炮弹带起的火焰灼伤。
弹头里装沙子能倒出来吗
可怜我李中堂忠心耿耿护保大清啊
只有胜利者才是不受指责的——北洋舰队打了败仗就得忍受吃了败仗的后果


刚才浏览旧帖,看见这个帖子,觉得很有意思!

   现在国内部分人对北洋水师的研究观点,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多年来的国内媒体和学术界,基本上一面倒地强调甲午海战以至整个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清政府、清军、也包括北洋水师在内的全面性腐败落后,而对中日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尽管具体说法不一,但是总的来说认为差距不大,尤其是陆军装备,清军可以说大部分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是优于日军的(记得本论坛以前有大量照片,显示大量基本原封未动的大炮等武器被日军缴获);但是近年来,部分人的观点则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当时清军武器、尤其是海军装备与日军存在跨代的差距(例如日军的管退火炮、下獭火药等),而清军、尤其是北洋水师官兵素质远远超过日军,只因武器太差才打了败仗,认为所谓北洋水师腐败之类的传闻完全是污蔑(例如本贴)。最极端的是,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为方伯谦“平反”的呼声,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一篇为方伯谦辩护的文章,写得很是有根有据,让人难以反驳,尤其是其中还引用了当时日军将领(好像就是伊东?)的评价,说方伯谦在海战中表现智勇双全,惊讶其“何故被斩”?

这里,可否敬请蒸汽装甲舰、疯子舞、虎卫军等甲午海战史研究高手,对当时北洋水师的官兵素质,包括军纪腐败之类的,尽可能做一客观评价?

刚才浏览旧帖,看见这个帖子,觉得很有意思!

   现在国内部分人对北洋水师的研究观点,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多年来的国内媒体和学术界,基本上一面倒地强调甲午海战以至整个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清政府、清军、也包括北洋水师在内的全面性腐败落后,而对中日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尽管具体说法不一,但是总的来说认为差距不大,尤其是陆军装备,清军可以说大部分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是优于日军的(记得本论坛以前有大量照片,显示大量基本原封未动的大炮等武器被日军缴获);但是近年来,部分人的观点则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当时清军武器、尤其是海军装备与日军存在跨代的差距(例如日军的管退火炮、下獭火药等),而清军、尤其是北洋水师官兵素质远远超过日军,只因武器太差才打了败仗,认为所谓北洋水师腐败之类的传闻完全是污蔑(例如本贴)。最极端的是,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为方伯谦“平反”的呼声,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一篇为方伯谦辩护的文章,写得很是有根有据,让人难以反驳,尤其是其中还引用了当时日军将领(好像就是伊东?)的评价,说方伯谦在海战中表现智勇双全,惊讶其“何故被斩”?

这里,可否敬请蒸汽装甲舰、疯子舞、虎卫军等甲午海战史研究高手,对当时北洋水师的官兵素质,包括军纪腐败之类的,尽可能做一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