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弃郁:海权的误区与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34:57
http://news.ifeng.com/a/20140722/41258098_0.shtml

无敌舰队的失败,使西班牙海军一蹶不振,英国从此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的海上霸主.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一)

20世纪末,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他的进程使国人再度将目光投向海洋,对海权的重视被捉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本是好事。但过度的推崇却将海权推向了一种“绝对”地位,说轻了,这会混淆认识,说重了,则可能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海权进行理性的反思,澄清其中的盲点,确有必要。

有观点强调:海权决定历史,其功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仍是如此。

毋庸置疑,海权在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书出版后,对海权的理性认识也得到迅速提高,获取和保持海权成为一些主要大国军事战略,乃至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柱。可以说,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印证中,海权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陆权,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过了后来的制空权。

然而,地位的显赫并不代表海权能够“决定”历史。这种海权决定历史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历史的实例,英国海上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先后确立是这种观点最主要的历史根据。

二是海权本身的功能,因为据说和其他“权”相比,海权具有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特点。

先看一下历史。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迈向海洋霸主的宝座,在17和18世纪,英国依靠海军力量打赢丁几乎所有的商业战争和王朝战争,19世纪又成功挫败了拿破仑法国的挑战。这似乎说明是海权实现了“英国治下的和平”。但这只是表面。英国在20世纪以前的成功有赖于两大支柱:海上霸权和均势外交。然而海军的费用远比陆军昂贵,外交则需要巨额的资金作支持(英国在17、18世纪频繁为外国政府提供的“补助金”令人印象深刻)。没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作基础,这两大支柱可以说一个都支撑不起来。

推崇海权的人士喜欢以拿破仑的失败作为例子,但这也恰恰最能说明英国综合国力优势的决定性作用。拿破仑由于不拥有制海权而不能直接进攻英国,这是事实。但不能在英国登陆并不意味着不能打败英国。拿破仑的战略是实施“大陆封锁”,从经济上使英国“窒息”。本来,对英国这样一个极度依赖海外贸易的国家来说,这种战略应该可以奏效。可英国坚持了下来,除了制海权使英国的出口经济还可以靠与那些未受“大陆封锁”或美国“不来往”政策影响的地区的贸易来维持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英国的综合国力。当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从而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其有足够的资金将这场战争打下去;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优势使英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远远强于法国,而且使英国在整个资本主义商品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排斥了英国的欧洲市场自然坚持不了多久,走私贸易很快在“大陆封锁体系”上打开了越来越大的漏洞。如果说这里面有走私船的功劳,还与海权沾上一点边的话,那么俄国的选择可以说是纯粹地反映了问题的实质。1807年俄国参加大陆封锁后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其国内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工业品,也需要出口粮食、木材和大麻纤维,而在这一点上,生产力水平远低于英国的拿破仑法国是无法满足的。三年后,俄国就断然退出了这一给他们带来极大损害的大陆体系,再加上西班牙的公开反抗,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就名存实亡了。

因此,就对历史的“决定”程度而言,海权至少应该排在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之后。

再看一下海权的功能。从马汉开始,很多人都列出了海权所谓“独一无二”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军事上,拥有海权的一方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在沿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而不掌握海权的一穷则缺乏反击手段,只能被动防御。因此海权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军事力量投送的单方面优势,确保了军事上的主动权。第二,在经济上,海运的成本比陆路低,特别是在大宗货物的运输上具有优势,因而海权是组织远距离贸易和跨地区生产的必要基础。第三,更重要的是,海洋是一片将世界各个地区联结起来的广阔“公地”,海权可以实现“全球到达”,从而成为迈向世界领导者地位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指出,这些功能本身都是以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为背景才形成的。在古代,海权与陆权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海洋大国与陆地大国的争夺甚至往往以海洋大国的失败而告终。当雅典败于斯巴达,伽太基败于罗马的时候,这些功能几乎不存在,或至少是不明显的。从13世纪开始,有两个因素开始改变海权的命运。一是在航海设备、航海知识、造船和海军装备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海上力量的机动范围、火力打击范围和运载量有了飞速提高;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扩大了对原材料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控制海洋的重要性开始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三种功能才逐步显露。

其次,即便这些功能已经形成,也不意味着它们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比如,第一点在历史上就不是海权的专利。当亚欧大陆中部的游牧民族耐周围农耕文明人侵时,马匹资源和广阔的地形也同样形成了这种力量投送和机动的单方面优势。比如匈奴人可以“自由”地侵扰汉帝国的边境地区,汉朝的反击则需养精蓄锐数十年,才能“深入大漠两千余里”,即使如此,匈奴的力量依然得到保存,当汉帝国衰弱时就卷土重来,甚至一度入主中原。公元七世纪开始的阿拉伯人的征服,也是将沙漠作为他们的海洋:“他们可以随意发动进攻,且一旦需要,又可撤回到沙漠的安全地带”。而20世纪出现的空权在这一点上更是超过了海权:“(海洋)的质地到处一样,各处表面都同样可以航行。但由于海洋受海岸线限制,航行自由常常不能实现……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时间(沿直线)沿任何方便的路线向任何地点往返飞行。”20世纪末,控制外层空间也逐渐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越是发展,制太空权的意义就越是重要,2002年的美国国’防报告明确指出信息优势主要依赖空间能力,并计划将更多的军事信息系统向外层空间转移。如果再在外层空间部署天基火力平台的话,那么拥有制太空权的国家就可以对全球的任何地点实施“单向”打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制太空权带来的军事主动权将远远超过诲权。如果忽视这些事实,可以追求制空权和制太空权的“性质还是服务于制海权”,就容易出现海权服务于陆权的对海权“用情专一”的误区。

相形之下,第二和第三种“特点”的生命力似乎更强一些。可陆地和空中运输的发展、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相对下降,也使海权对经济的“独特”作用受到削弱。这在麦金德的时代就已经得到体现;在“全球到达”上,对外层空间这片比海洋更广阔、更具战略意义的“公地”的争夺也在动摇着海权的地位。总之,即使海权在历史上一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那也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条件为背景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作用的特殊性和绝对性应该说是有所下降。所以是历史决定了海权的地位,而不是海权决定历史。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二)

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要求国家有更多的国际市场和资源,有了海权就可以为之提供安全保证。

在一百年前,强大的海上力量的确是开辟市场、保障海上运输线的重要手段。但人毕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把一百年或是五十年以前的“真理”来套用当今的事情也许就不那么正确,有时甚至是荒谬的。

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各国利益相互依存的日益增长迫使彼此之间加强政治经济协调,使国际竞争趱来越多地在一定规范和制度框架下进行。这种相对的“有序化”进程当然不意味着公平合理,甚至也没有在本质上降低军事力量的“后盾”作用,但是和以往相比,国际竞争毕竟不那么野蛮了。应该承认,战争作为赢得竞争的一种手段,其效果已不如从前,使用条件也受到更多限制。海权自然也无法回避这种影响。比如,美国在促使日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的问题上,就不可能再像当年的佩里那样用舰队,而只能更多地通过政治和经济途径施加压力。在与欧盟的贸易纠纷中,美国拥有的海权也同样帮不上忙。实际上,即使在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的18、19世纪,海权打开的也只是广大落后地区的市场,对于争取列强彼此的国内市场却从未真正起过作用。当今世界,试图在获得海权与开拓国际市场之间创造什么因果联系的努力更是归于徒劳。

还有一个是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的海上运输线问题。中国石油消费三分之一以上依赖进口这一现实,使不少人大声疾呼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必要性,而发展海军、夺取制海权似乎成了惟一的对策。对此,首先应该承认,强大的海军对于维护海上战略运输线安全而言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而这本身就是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事情还需进一步推敲。由于战略性的海上运输线都是国陈通道,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爆发地区性危机),航线的安全往往由包括最大海权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负责,并不需要某一国家(当然不是最大海权国)用自己的海军去单打独斗。而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当它的海上战略运输线真正面临被切断的危险时,实际已经处于大规模战争的边缘了,而且,威胁的来源和战争对象都只能是最大的海权国。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拥有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海上力量,否则解决不了问题。历史上,法国和德意志帝国都先后拥有过“世界第二”的海军,但一旦与作为第一海军强国的英国开战,仍摆脱不了被封锁的命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海军实力是英国的二分之一,但除了在设得兰群岛海域与英国打了一场海战外,整个大战期间都呆在港口中无所事事。战败后,这支仍居“世界第二”的舰队由德国人自己动手凿沉。因此,从海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角度看,在与“世界第一”的海军较量时,“世界第二”的海军与“世界第二十”、“第五十”的海军在最终结果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从根本上说,对海权的这种“误区”折射出来的是包含着三个“绝对”的安全逻辑:第一是“绝对安全”,就是所有的利益都必须在完全的控制之下,第二是安全上的“绝对自助“,就是控制者必须是自己,第三是安全上的“绝对手段”,就是将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安全的惟一手段。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这种逻辑不可能实现,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做不到。而要一个后起的国家奉行这种安全逻辑,就不仅显得荒谬,而且容易重蹈历史覆辙。

英国和荷兰海军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进行了惨烈交锋,荷兰一度将英国海军打得几乎覆灭。然而,最终迫使让荷兰将海权让给英国的却是法国陆军。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三)

有观点认为:大国必须夺取海权否则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这种观点除了包含“海权决定历史”的误区外,还存在另一个重大错误,那就是忽视了获取海权的客观条件。

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能拥有多少海权。马汉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其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献出一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近代史上的英国和现代史上的美国都具备了这样的先天条件。相反,对于置身于沿海和陆地这种双重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国家而言,其安全威胁来自多个方向,难以集中力量争夺海权,而且,即便夺取了海权,在陆地方向也是“漏风”的,因而往往是昙花一现。

17世纪的荷兰拥有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这一地位经过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后结束。但是,摧毁荷兰海权的并不是英国海军,而是法国的陆军。荷兰在第二和第三次英荷战争中均大败英国海军,但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中,法军从陆路攻入荷兰,几乎攻陷阿姆斯特丹,迫使荷兰投靠英国,以海权换取自己的生存权。

法国的经历也是同样。在大臣柯尔贝尔的努力下,“太阳王”路易十四一度发展出强大的海上力量并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海陆双重地理特征闻样使法国的海权带有很大的脆弱性。舰队无法保证漫长的陆地边晃,法国不得不把陆权放在海权之上,因为来自海上的进攻可能只影响其发展,而陆上进攻则可直接威胁其生存。这种脆弱地位可以用法国政府在1755年的一句名言做总结:“一个人在住宅着火的情况下,不会试图去救马厩”。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对法国的海权构成了潜在威胁的话,那么同时法国追求陆上霸权的政策则使其加速变成现实的致命弱点。在渴望陆上扩张的国防大臣卢瓦的推动下,路易十四对邻国奉行侵略政策,引起强烈反弹。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几乎其所有的邻国都加入英国一边对法国作战,同时应对海陆两个方向的挑战则造成法国疲于奔命,国力严重透支。到《乌得勒支和约》签订时,法国海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重要的海上贸易线和海外领地多数被英国夺取,海权开始变得遥不可及。在18世纪中期,法国又拥有了与英国几乎相当的海上力量,结果,英国采纳国务大臣老威廉·皮特的主张,利用腓特烈二世的普鲁士在陆地上牵制住法国,自己则集中力量削弱法国海军,使法国的海权梦想再次破产。

除了在争取和保持海权方面的“先天”困难外,具有海陆双重自然地理身份的国家盲目追求海权还可能反而危及自身的发展和坐存。因为这类国家不可能完全确保陆地疆界的安全,而在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同时加强军事力量,不仅将导致有限财力的分散使用,影响经济发展后劲,而且难免造成多面树敌,甚至可能促成陆上强国和海上强国联手。如果这是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大国,那么这种反弹和打压很可能来自当时的世界霸主及其陆上盟国,局面也更危险。

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俾斯麦深谙德国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因而在开拓“海外事业”上谨慎克制,避免与英国发生冲突。而俾斯麦解职后,德皇威廉二世等人不顾法俄在陆上对德国构成安全压力这一现实,开始转向“世界政策”(Worldpolitik),一味追求海外扩张。1897年出任海军大臣的提尔皮茨更是“大海军”的狂热鼓吹者。此人曾亲自组织翻译和出版马汉的著作,提高国内的“海权观念”,并大力扩充德国海军,与英国争夺海上优势。本来,英德关系虽然已经由于德国的倔起而变得微妙,但英国更担心法俄,特别是俄国向印度方向的扩张,而德国大力发展海军则使整个大英帝国乃至英国本土都受到了严重威胁,从而把英国的敌意一步步吸引到自己头上。这样,德国在欧洲大陆保持优势的同时又向英国的海上霜权挑战,不仅“旧怨”末解,而且又添“新仇”。英国一方面与德国开展海军竞赛,另一方面与法俄协调矛盾,联手制德,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着1918年的战败,不仅“世界政策”和“海权”烟消云散,德国的整个“发展前途”也罩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阴影。

英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大西洋拥有制海权,但在太平洋不是。美国不强行追求大西洋的海权,避免引起英国的敌意。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四)

有的观点认为:海上力量的发展可以分享霸权国的海权,这是与霸权国形成真正平等的“朋友关系”的基础。

这几乎就是提尔皮茨理论的翻版。他在19世纪90年代时就提出,一旦德国的舰队强大到“哪怕是一支更强的海军也不能轻易将其制服”的时候,英国不仅不会冒险与之对抗,反而会对德国的态度更友好一些。这就是发展大海军的“结盟价值”。就德国政府而言,追求海权的最初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在殖民地等事务上加强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想法所引发的现实后果在上面已经说过,历史学家泰勒的话在这里可以作为总结:“他们(指德国人)永远不了解,除非他们能够真正在海军建设上超过英国,这一海军竞争的惟一效果就是使英国人同他们交恶。

再看一下英美的关系。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美国正是靠发展海军才冲破了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封锁。迫使英国以美国为朋友并与之分享海权。

对此,本文不便再重复一些历史常识,只想指出三点。

第一,西班牙当时已十分衰弱,无力参加任何对美国的“海上封锁”;

第二,英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大西洋拥有制海权,但在太平洋不是,因而也不存在对美国的封锁。如果说存在英国对美国东海岸的海上封锁,那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美国不强行追求大西洋的海权,避免引起英国的敌意,同时也不让英国等欧洲国家染指美测,这就是“门罗主义”。而美国的主要突破是在欧洲列强的争夺尚未形成定局的太平洋方向,采取的是“门户开放”。在这里,美国的扩张不仅不会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反而对英国有所帮助,比如在萨摩亚群岛的争夺中,美国就与英国联手抗衡德国。这样,在大西洋,美国由于自我关闭而获得安全,在太平洋,则由于安全而放手扩张。因此,美国的成功实际是大战略上的成功,而不是争夺海权的成功。所谓西奥多·罗斯福靠扩建海军来打破“封锁”是一个英雄神话;

第三,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对美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友好,甚至是迁就的一面。最典型的例子是1902年对委内瑞拉的“要债远征”。英国是此次远征的发起人,德国只是合伙,在遭到美国强烈反对后,英国却将责任和怨气放到德国头上,以保住与美国之间的“友谊”。英国这么做显然不是因为美国已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因为当时美海军实力仅相当于英国的31%,排在法俄之后,到1910年也只相当于英国的38%。真正迫使英国小心处理对美政策,并最终形成英美平等关系的,是美国在海军方面的潜力,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在内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强大的综合国力。1900年时,美国的钢铁产量是英国的260%,能源消耗是英国昀145%,工业潜力是英国的127%,到1913年,上述差距进一步扩大到413%,272%和235%。从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来看,1900年英国占18.5%,美国占23.6%,1913年英国下降到13.6%,而美国则上升到32.0%。这种综合国力差距对英国对美政策的影响可以从英国首席海军大臣赛尔邦的书信中窥见一斑:“如果有可能避免的话,我将永远不会与美国争吵。我们的国民还没完全了解这一点,美国的财力是足够的,如果他们选择扩建海军的话,他们将建起一支和我们一样大的舰队,然后超过我们,而且我不能肯定他们会不会这么做。”也正因如此,英国在取得美国合作、避免与美冲突方面才显得不遗余力,美国则充分利用实力和外交两大手段争取海权。华盛顿会议使美国有权建设一支和英国基本相等的海军力量,二战初期,美国海军又接替英国皇家海军,执行保护大西洋航线的任务,标志着英国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海上霸权开始转入美国手中。所以,是综合国力的优势而不是单纯海军的发展赢得了平等地位,也赢得了海权。将海权作为赢得平等地位的途径的观点,不仅无视历史,而且在逻辑上有倒因为果之嫌。

与其说日本的战败是由于海权的丧失,不如说是其在综合国力上与美国存在巨大的差距。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五)

海权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战略问题。从一个国家大战略的角度来看,不论海权的地位曾经多么显赫,也只是实现大战略的一种手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海权服务于战略,而不是战略服务于海权。

对于一个后起的大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制约,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往往更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泡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一种在复杂中寻求平衡的大战略、大思路。不加分析地套用一些简单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以局部损害全局,造成大战略的严重失衡,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葬送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给整个民族和国家带来灾难。海权问题上的“一叶障目”就是这种大战略失衡的典型。在分析海权“误区”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后起大国的总体战略框架下加以进一步思考,又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与其他类型的国家相比,后起的大国应更加冷静客观地对自身能力和条件进行评估,并确立合理的战略目标。海权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首先取决于此。

和个人一样,国家也需要一种“自知之明”,后起的大国更是如此。因为,新掘起的大国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国力的全面增长对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反映在对外政策上,则可能表现为传统安全哲学和外交哲学的改变。本来,理念随现实而变化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当现实变化过于迅速时,理念与现实的吻合程度就受到影响,理念滞后或者超前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前者将束缚自己的手脚,白白错过发展的大好机会,后者导致战略上的好高骜远、不自量力。从历史上看,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也更危险,德意志帝国轻率地放弃了俾斯麦的传统路线,日本急于在东亚和太平洋扩张,都为以后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这种理念的东西反映在大战略的制定上,首先就是确立战略目标的问题。目标的合理性来自对自身实力和潜力的正确判断,主要包括:

(l)正确认识当前的发展阶段。这绝不仅仅是有多少GDP或GNP的问题,还应具体看一下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链中所处的位置。

(2)准确预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率绝对化。

在“起飞阶段”,国家往往能实现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其中既有资源重新配置、技术发展等诸多新因素产生的巨大推动力,又与原先经济基数较低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这属于“超常”发展,不能完全作为预测日后发展速度的凭据。日本在80年代的失误之一,就足将“超常”当作了“正常”。客观评估本国的发展条件。一方面,要认清资源、幅员等硬性“家底”到底给自己创造了多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或者说到底允许自己发展到哪一步,另一方面,也应检验一下自身文化和民族传统在多大程度上是“普适的”,在多大程度上又只能影响一域。这样,后起的大国至少可以明确,它是否应将目标定位于世界性大国,甚至是世界领导者。

目标往往决定手段。海上力量具有“全球到达”的特点,近现代的海权从一开始就与“施加全球影响”联系在一起,所谓的“有限海权”在概念上就很难成立。因此,如果后起大国追求世界性大国的地位,甚至谋求全球霸权,掌握海权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反之,如果其战略目标相对有限,追求的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确保一个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那么争取海权就不那么迫切。从安全战略和国防建设的角度来说,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建设一支有效的威慑力量要比耗费巨资夺取海权更有利于此种战略目标的实现。

另外,即使将战略目标定为世界性大国甚或世界领导者,争取海权问题还将受到地缘环境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体上看,有两种情况不适合过于追求海权:一是处于陆海双重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上文已经指出了这类圉家在战略方向选择中的两难处境,如同时有陆地强邻存在,其地缘环境将更加复杂,片面追求海权的危险也更大,二是国家面对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也就是说,在其海军的前出方向上存在海峡、岛链等自然障碍,战时很容易被敌方海军实施封锁。在这样的海洋地理条件下,无论是发展海军还是争夺海权都将是事倍功半,因而这类国家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俄罗斯就是一个例子。俄三大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在地理上是被分割的,难以相互支援。日俄战争时,俄太平洋舰队不足于对付日本海军,不得不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舰只进行“劳师远征”,结果当其赶到时,太平洋舰队已经覆灭,增援的分舰队也随之被歼。更重要的是,自然地理上的重重“瓶颈”使俄海军难以进人更广阔的海域:波罗的海舰队的前出方向上有哈姆腊内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和设得兰群岛等五道海上“隘口”;黑海舰队进入地中海需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个狭窄水道;而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和琉球群岛,则构成了俄太平洋舰队进入太平洋的天然障碍。俄罗斯对海权的追求从彼得大帝时期即已开始,时间不可谓短,投入不可谓小,却始终未能真正实现,这种地缘环境的制约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2.把握时代脉搏,将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作为自己新的“增长点”,是决定后起大国发展前途的根本所在。是否追求海权同样应视此而定。

一个大国的兴起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而能否抓住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前沿,并以此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则在其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16世纪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和政治改革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由此产生的巨大的创造力、冲击力使英国工商业急速发展,1 7世纪时英国在工业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已经明显领先于法国。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英国更是扮演了“领跑人”的角色,而将技术创新及时转化为经济和国防优势,则使英国得以实现近百年之久的“英国治下的和平”。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把握经济与技术发展前沿的能力再次造成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德国抓住技术变革的前沿,迅速在光学、化学和电力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优势地位,相反,英国却缺乏应有的敏锐和进取。比如,英国的工业界轻视化学,认为这仅仅是少数人的业余消遣,英国化学家珀金在人造苯胺染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后,不得不寻求德国工业界的资助,而后者利用研究成果很快垄断了合成染料的生产。这种在把握发展前沿能力上的差异是德国综合国力在20世纪初赶上英国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的赶超也同样得益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并充分发挥安全环境、社会结构、幅员和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日后问鼎世界霸权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当今世界,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对一个后起大国更显重要。因为这是摆脱来自国际体系的整体制约,实现国民经济“质”的飞跃的关键“突破口”。国防建设也是同样。实际上,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竞争焦点一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死抱着某一种“权”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属于战略上的“刻舟求剑”。比如苏联在军事上与美国平起平坐就是靠在新的竞争领域一一战略核力量上的均势,而不是盲目地与美国在海上一争高下。同样,集中力量发展出“两弹一星”,表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准确把握了国际军事竞争中的新焦点,体现了高超的战略智慧。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深入,以战场感知、信息传递和远程精确打击等几种核心能力为基础的“非接触作战”越来越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而外层空间则变成大国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面对这一趋势,世界主要大国无不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为重点,在作战理论、武器装备、人才建设、编制体制等多个方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适应性改造。

对于一个后起的大国来说,能否赶上这一班车,能否在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转型中占有一席之地,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前途,其紧迫性更是不言而喻。在这一点上,如果说俄罗斯军事专家斯利普琴科的观点过于偏激的话,那么拉姆斯菲尔德主持的美军“转型”应该能够说明问题。

还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竞争绝不会沿着直线进行。接着同一种思路,对准同一个目标,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追赶,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把握竞争焦点的动态性,在改变竞争方向的“分叉点”上取得突破,是历史上所有成功赶超者的共同特点。德国的工业发展就不是瞄准英国的最强项而进行的,相反,正是通过化学、电力等新兴产业上占有先机,才得以实现赶超。苏联取得核均势也是同样。50年代初,美苏核军备竞赛已全面展开,美国不仅在核弹头的数量上领先,而且在当时主要投掷I具一一远程轰炸机方面占有压倒性优势。针对这种局面,苏联并没有以远程轰炸机为发展重点,赫鲁晓夫一方面制造假象,让西方认为苏联在加紧远程轰炸机的研制,同时暗地里集中力量发展另一种投掷工具一一弹道导弹。1 957年,塔斯社宣布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成功,同年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次年又领先部署了世界第一枚洲际导弹SS-6,从而在美国及其盟国中引起了一场所谓“导弹差距”恐慌。到1 970年,苏联尽管在战略轰炸机上仍远落后于美国(数量只相当于美国的27%),但其陆基弹道导弹已达1 300枚,超过同年美国1054枚的数额,美苏战略核力量的均势基本形成。改变竞争途径,推动竞争重点的转移,又一次体现出明显的效果。

3.充当现有世界拓权国的主要挑战者,是后起大国对外战略中的大忌。对海权的追求必须服从这一全局。

随着实力增长和利益扩大,后来兴起的大国必然与现存世界霸权国发生矛盾与摩擦,某种程度的挑战和冲击很难避免。但是,一旦此类国家成为最主要、最直接的挑战者,就难逃失败的命运。这是因为,一个大国的倔起是大量必然与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实现。

在最初阶段,主要挑战者自身羽毛末丰,而对的却是一个实力仍处鼓峰状态的强大对手,而且,该对手往往还会“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他危害较小的挑战者协调矛盾甚或与之联手,进一步改善己方处境。古语有云:“强梁者不得其死”,在这种“不对称”态势下勉强出头,硬拼硬闯,无疑是取祸之道。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法国,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的德国,以及军国主义的日本,均未逃脱这一结局。

不充当主要挑战者,并不意味着放弃迎接挑战的积极姿态,更不是画地为牢,自我捆绑。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每一个后起大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这里的关键是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对于后起的大国而言,即使没有充当主要挑战者的愿望,成为主要挑战者的危险仍然存在。一是因为现实的利益冲突;二是人为的推动。不仅是世界霸权国可能塑造一个“主要敌人”,其他的强国也可能借机推波助澜,从中渔利,至少一战前英德矛盾激化的背后就有法俄,特别是法国的运作在起作用;三是战略思维的惯性。在古希腊时期,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下了著名的结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自此,“后起者必然挑战”便成为对后起大国与霸权国冲突的最简便的解释,列宁、莫德尔斯基、保罗·肯尼迪等人都持这样的观点。不论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概括历史规律的“理论”,并且深入到一些国家的战略思维中。到2001年,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四年防务评估》还在强调“每个年老的领导者都终将受到较年轻的、正在发展的竞争者的挑战,无视这一点也就是无视过去。”这种“理论”一旦真正用于指导行动,就很可能推动现实向这一方向发展,从而使“理论”变成预言,而且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面对这种情况,后起大国在选择发展领域、发展时机和发展途径时就不得不审时度势,谨慎行事。海权问题尤其如此。

在近现代历史上,世界霸权国无一不拥有全球海权。由此产生了三个后果:在战略文化上,真正的海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霸权国的“专利”,甚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容他人染指;在战略态势上,尽管存在广阔的公海海域,海权却已成为一种无形的、固定的“势力范围”,世界霸权国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任何对海权的争夺只能是一种你得即我失的“零和博弃”,其他国家多一份,霸权国就少一份;在安全态势上,世畀霸权国对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尤其敏感,因为这是进攻其本土的捷径之一。所以,后起大国选择海权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就是触动了霸权国最为敏感的神经,很可能被视为直接挑战。这与不充当主要挑战者的整体考虑无疑是南辕北辙的。

4.后来崛起的大国必然面临各种安全挑战,简单、直接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安全困境”。在复杂性和整体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改变安全思维、适时参与国际合作越来越成为解决安全问题必然的,甚至可能是惟一的选择。

后起大国的发展是深刻改变国际力量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国家的疑虑、戒备是不可避免的,不仅世界霸权国如此,其周边国家和整个大国群体都可能持同样的态度。同时,自身的实力又十分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其他国家的力量对比。因此,后起大国的安全系数往往呈V型曲线发展,也就是说,安全程度与发展程度在一定阶段内将成反比,安全系数随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下降。

这种安全挑战既来源于利益的扩大和保护利益的手段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也有复杂的国际政治逻辑在起作用,简单的方式是不可能加以改变的。如果一味强调“以实力求安全”,或者奉行“利益走向哪里,军事力量就走向哪里”的原则,还可能加剧业已存在的各种忭疑和戒心,使安全问题进一步升级。著名的“安全困境”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一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而加强自身实力,而这一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安,造成后者采取同样的方式寻求安全,最后形成了一个大家都欲罢不能的恶性循环。二次大战后,苏联作为一个世界陛大国崛起,引起美国的不安,而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却“增强了俄国对自身安全的恐惧,加强了俄国更加有力地控制东欧缓冲带的决心,瓦解了俄国国内在德国政策上的温和派,并导致苏联领导人制定了他们自己应急的制造原子弹计划”。而苏联反应则被美国视为是其敌意的进一步证明,从而加紧遏制政策,美苏军备竞赛全面展开。在这场两败俱伤的竞争中,作为后起大国的苏联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成功,但在战略上却付出了致命的代价——巨额的军费支出成为其最终解体的主因之一。

要避免这种安全困境,最重要的也许是安全思维上的修正。换言之,就是从完全“自助”的安全原则中走出来,改变原先将自身安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基础上的做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点对后起大国来说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当然,鼓吹海权的人士也认为全球化要求“全新的安全哲学”,但看到的只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利益的全球化,得出的结论是军事自卫手段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在19世纪隶就盛行一时,谈不上“新”,而且很容易陷入上面所说的“安全困境”,同时,也完全误解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真正影响。

实际上,全球化越是深入,主权国家就越是紧密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中,与外界的安全关系也必然进一步扩展并趋向复杂。一方面,影响国家生存的因素从政治和军事领域扩展到了经济、环境、文化和信息等其他领域,安全威胁和维护安全的手段也随之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另一方面,国家之间利益的渗透和交叉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联系日益紧密,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整体性特征。面对这种情况,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再以完全“自助”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安全,哪怕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做不到。复杂性和整体性同时增强的现实,正促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更多地进行协调,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将安全上的“自助”和“他助”结合起来,正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冷战后,国际安全机制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证明。

后起大国的安全思维更应向这一方向发展。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过于直接的方式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作一定的战略迂回是必要的,甚至往往是实现目的的有效捷径。表面上看,参与国际安全合作似乎是将自己的一部分安全交由他国保证,往往给人被动之感,实际上,只要基本条件成熟,这种被动可以降低后起大国面临的一个主要危险——其他国家的疑虑和戒心,因此反而可能争取到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应该看到,在国际体系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增强的情况下,无论是确保生存还是寻求发展,直线性的政策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毛泽东曾说过:“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这个告诫很发人深省。

(现代舰船2005-8B 徐弃郁)
http://news.ifeng.com/a/20140722/41258098_0.shtml

无敌舰队的失败,使西班牙海军一蹶不振,英国从此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的海上霸主.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一)

20世纪末,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他的进程使国人再度将目光投向海洋,对海权的重视被捉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本是好事。但过度的推崇却将海权推向了一种“绝对”地位,说轻了,这会混淆认识,说重了,则可能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海权进行理性的反思,澄清其中的盲点,确有必要。

有观点强调:海权决定历史,其功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仍是如此。

毋庸置疑,海权在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书出版后,对海权的理性认识也得到迅速提高,获取和保持海权成为一些主要大国军事战略,乃至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柱。可以说,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印证中,海权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陆权,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过了后来的制空权。

然而,地位的显赫并不代表海权能够“决定”历史。这种海权决定历史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历史的实例,英国海上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先后确立是这种观点最主要的历史根据。

二是海权本身的功能,因为据说和其他“权”相比,海权具有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特点。

先看一下历史。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迈向海洋霸主的宝座,在17和18世纪,英国依靠海军力量打赢丁几乎所有的商业战争和王朝战争,19世纪又成功挫败了拿破仑法国的挑战。这似乎说明是海权实现了“英国治下的和平”。但这只是表面。英国在20世纪以前的成功有赖于两大支柱:海上霸权和均势外交。然而海军的费用远比陆军昂贵,外交则需要巨额的资金作支持(英国在17、18世纪频繁为外国政府提供的“补助金”令人印象深刻)。没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作基础,这两大支柱可以说一个都支撑不起来。

推崇海权的人士喜欢以拿破仑的失败作为例子,但这也恰恰最能说明英国综合国力优势的决定性作用。拿破仑由于不拥有制海权而不能直接进攻英国,这是事实。但不能在英国登陆并不意味着不能打败英国。拿破仑的战略是实施“大陆封锁”,从经济上使英国“窒息”。本来,对英国这样一个极度依赖海外贸易的国家来说,这种战略应该可以奏效。可英国坚持了下来,除了制海权使英国的出口经济还可以靠与那些未受“大陆封锁”或美国“不来往”政策影响的地区的贸易来维持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英国的综合国力。当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从而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其有足够的资金将这场战争打下去;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优势使英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远远强于法国,而且使英国在整个资本主义商品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排斥了英国的欧洲市场自然坚持不了多久,走私贸易很快在“大陆封锁体系”上打开了越来越大的漏洞。如果说这里面有走私船的功劳,还与海权沾上一点边的话,那么俄国的选择可以说是纯粹地反映了问题的实质。1807年俄国参加大陆封锁后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其国内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工业品,也需要出口粮食、木材和大麻纤维,而在这一点上,生产力水平远低于英国的拿破仑法国是无法满足的。三年后,俄国就断然退出了这一给他们带来极大损害的大陆体系,再加上西班牙的公开反抗,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就名存实亡了。

因此,就对历史的“决定”程度而言,海权至少应该排在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之后。

再看一下海权的功能。从马汉开始,很多人都列出了海权所谓“独一无二”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军事上,拥有海权的一方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在沿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而不掌握海权的一穷则缺乏反击手段,只能被动防御。因此海权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军事力量投送的单方面优势,确保了军事上的主动权。第二,在经济上,海运的成本比陆路低,特别是在大宗货物的运输上具有优势,因而海权是组织远距离贸易和跨地区生产的必要基础。第三,更重要的是,海洋是一片将世界各个地区联结起来的广阔“公地”,海权可以实现“全球到达”,从而成为迈向世界领导者地位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指出,这些功能本身都是以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为背景才形成的。在古代,海权与陆权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海洋大国与陆地大国的争夺甚至往往以海洋大国的失败而告终。当雅典败于斯巴达,伽太基败于罗马的时候,这些功能几乎不存在,或至少是不明显的。从13世纪开始,有两个因素开始改变海权的命运。一是在航海设备、航海知识、造船和海军装备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海上力量的机动范围、火力打击范围和运载量有了飞速提高;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扩大了对原材料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控制海洋的重要性开始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三种功能才逐步显露。

其次,即便这些功能已经形成,也不意味着它们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比如,第一点在历史上就不是海权的专利。当亚欧大陆中部的游牧民族耐周围农耕文明人侵时,马匹资源和广阔的地形也同样形成了这种力量投送和机动的单方面优势。比如匈奴人可以“自由”地侵扰汉帝国的边境地区,汉朝的反击则需养精蓄锐数十年,才能“深入大漠两千余里”,即使如此,匈奴的力量依然得到保存,当汉帝国衰弱时就卷土重来,甚至一度入主中原。公元七世纪开始的阿拉伯人的征服,也是将沙漠作为他们的海洋:“他们可以随意发动进攻,且一旦需要,又可撤回到沙漠的安全地带”。而20世纪出现的空权在这一点上更是超过了海权:“(海洋)的质地到处一样,各处表面都同样可以航行。但由于海洋受海岸线限制,航行自由常常不能实现……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时间(沿直线)沿任何方便的路线向任何地点往返飞行。”20世纪末,控制外层空间也逐渐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越是发展,制太空权的意义就越是重要,2002年的美国国’防报告明确指出信息优势主要依赖空间能力,并计划将更多的军事信息系统向外层空间转移。如果再在外层空间部署天基火力平台的话,那么拥有制太空权的国家就可以对全球的任何地点实施“单向”打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制太空权带来的军事主动权将远远超过诲权。如果忽视这些事实,可以追求制空权和制太空权的“性质还是服务于制海权”,就容易出现海权服务于陆权的对海权“用情专一”的误区。

相形之下,第二和第三种“特点”的生命力似乎更强一些。可陆地和空中运输的发展、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相对下降,也使海权对经济的“独特”作用受到削弱。这在麦金德的时代就已经得到体现;在“全球到达”上,对外层空间这片比海洋更广阔、更具战略意义的“公地”的争夺也在动摇着海权的地位。总之,即使海权在历史上一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那也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条件为背景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作用的特殊性和绝对性应该说是有所下降。所以是历史决定了海权的地位,而不是海权决定历史。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二)

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要求国家有更多的国际市场和资源,有了海权就可以为之提供安全保证。

在一百年前,强大的海上力量的确是开辟市场、保障海上运输线的重要手段。但人毕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把一百年或是五十年以前的“真理”来套用当今的事情也许就不那么正确,有时甚至是荒谬的。

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各国利益相互依存的日益增长迫使彼此之间加强政治经济协调,使国际竞争趱来越多地在一定规范和制度框架下进行。这种相对的“有序化”进程当然不意味着公平合理,甚至也没有在本质上降低军事力量的“后盾”作用,但是和以往相比,国际竞争毕竟不那么野蛮了。应该承认,战争作为赢得竞争的一种手段,其效果已不如从前,使用条件也受到更多限制。海权自然也无法回避这种影响。比如,美国在促使日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的问题上,就不可能再像当年的佩里那样用舰队,而只能更多地通过政治和经济途径施加压力。在与欧盟的贸易纠纷中,美国拥有的海权也同样帮不上忙。实际上,即使在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的18、19世纪,海权打开的也只是广大落后地区的市场,对于争取列强彼此的国内市场却从未真正起过作用。当今世界,试图在获得海权与开拓国际市场之间创造什么因果联系的努力更是归于徒劳。

还有一个是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的海上运输线问题。中国石油消费三分之一以上依赖进口这一现实,使不少人大声疾呼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必要性,而发展海军、夺取制海权似乎成了惟一的对策。对此,首先应该承认,强大的海军对于维护海上战略运输线安全而言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而这本身就是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事情还需进一步推敲。由于战略性的海上运输线都是国陈通道,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爆发地区性危机),航线的安全往往由包括最大海权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负责,并不需要某一国家(当然不是最大海权国)用自己的海军去单打独斗。而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当它的海上战略运输线真正面临被切断的危险时,实际已经处于大规模战争的边缘了,而且,威胁的来源和战争对象都只能是最大的海权国。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拥有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海上力量,否则解决不了问题。历史上,法国和德意志帝国都先后拥有过“世界第二”的海军,但一旦与作为第一海军强国的英国开战,仍摆脱不了被封锁的命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海军实力是英国的二分之一,但除了在设得兰群岛海域与英国打了一场海战外,整个大战期间都呆在港口中无所事事。战败后,这支仍居“世界第二”的舰队由德国人自己动手凿沉。因此,从海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角度看,在与“世界第一”的海军较量时,“世界第二”的海军与“世界第二十”、“第五十”的海军在最终结果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从根本上说,对海权的这种“误区”折射出来的是包含着三个“绝对”的安全逻辑:第一是“绝对安全”,就是所有的利益都必须在完全的控制之下,第二是安全上的“绝对自助“,就是控制者必须是自己,第三是安全上的“绝对手段”,就是将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安全的惟一手段。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这种逻辑不可能实现,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做不到。而要一个后起的国家奉行这种安全逻辑,就不仅显得荒谬,而且容易重蹈历史覆辙。

英国和荷兰海军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进行了惨烈交锋,荷兰一度将英国海军打得几乎覆灭。然而,最终迫使让荷兰将海权让给英国的却是法国陆军。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三)

有观点认为:大国必须夺取海权否则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这种观点除了包含“海权决定历史”的误区外,还存在另一个重大错误,那就是忽视了获取海权的客观条件。

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能拥有多少海权。马汉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其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献出一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近代史上的英国和现代史上的美国都具备了这样的先天条件。相反,对于置身于沿海和陆地这种双重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国家而言,其安全威胁来自多个方向,难以集中力量争夺海权,而且,即便夺取了海权,在陆地方向也是“漏风”的,因而往往是昙花一现。

17世纪的荷兰拥有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这一地位经过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后结束。但是,摧毁荷兰海权的并不是英国海军,而是法国的陆军。荷兰在第二和第三次英荷战争中均大败英国海军,但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中,法军从陆路攻入荷兰,几乎攻陷阿姆斯特丹,迫使荷兰投靠英国,以海权换取自己的生存权。

法国的经历也是同样。在大臣柯尔贝尔的努力下,“太阳王”路易十四一度发展出强大的海上力量并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海陆双重地理特征闻样使法国的海权带有很大的脆弱性。舰队无法保证漫长的陆地边晃,法国不得不把陆权放在海权之上,因为来自海上的进攻可能只影响其发展,而陆上进攻则可直接威胁其生存。这种脆弱地位可以用法国政府在1755年的一句名言做总结:“一个人在住宅着火的情况下,不会试图去救马厩”。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对法国的海权构成了潜在威胁的话,那么同时法国追求陆上霸权的政策则使其加速变成现实的致命弱点。在渴望陆上扩张的国防大臣卢瓦的推动下,路易十四对邻国奉行侵略政策,引起强烈反弹。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几乎其所有的邻国都加入英国一边对法国作战,同时应对海陆两个方向的挑战则造成法国疲于奔命,国力严重透支。到《乌得勒支和约》签订时,法国海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重要的海上贸易线和海外领地多数被英国夺取,海权开始变得遥不可及。在18世纪中期,法国又拥有了与英国几乎相当的海上力量,结果,英国采纳国务大臣老威廉·皮特的主张,利用腓特烈二世的普鲁士在陆地上牵制住法国,自己则集中力量削弱法国海军,使法国的海权梦想再次破产。

除了在争取和保持海权方面的“先天”困难外,具有海陆双重自然地理身份的国家盲目追求海权还可能反而危及自身的发展和坐存。因为这类国家不可能完全确保陆地疆界的安全,而在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同时加强军事力量,不仅将导致有限财力的分散使用,影响经济发展后劲,而且难免造成多面树敌,甚至可能促成陆上强国和海上强国联手。如果这是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大国,那么这种反弹和打压很可能来自当时的世界霸主及其陆上盟国,局面也更危险。

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俾斯麦深谙德国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因而在开拓“海外事业”上谨慎克制,避免与英国发生冲突。而俾斯麦解职后,德皇威廉二世等人不顾法俄在陆上对德国构成安全压力这一现实,开始转向“世界政策”(Worldpolitik),一味追求海外扩张。1897年出任海军大臣的提尔皮茨更是“大海军”的狂热鼓吹者。此人曾亲自组织翻译和出版马汉的著作,提高国内的“海权观念”,并大力扩充德国海军,与英国争夺海上优势。本来,英德关系虽然已经由于德国的倔起而变得微妙,但英国更担心法俄,特别是俄国向印度方向的扩张,而德国大力发展海军则使整个大英帝国乃至英国本土都受到了严重威胁,从而把英国的敌意一步步吸引到自己头上。这样,德国在欧洲大陆保持优势的同时又向英国的海上霜权挑战,不仅“旧怨”末解,而且又添“新仇”。英国一方面与德国开展海军竞赛,另一方面与法俄协调矛盾,联手制德,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着1918年的战败,不仅“世界政策”和“海权”烟消云散,德国的整个“发展前途”也罩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阴影。

英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大西洋拥有制海权,但在太平洋不是。美国不强行追求大西洋的海权,避免引起英国的敌意。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四)

有的观点认为:海上力量的发展可以分享霸权国的海权,这是与霸权国形成真正平等的“朋友关系”的基础。

这几乎就是提尔皮茨理论的翻版。他在19世纪90年代时就提出,一旦德国的舰队强大到“哪怕是一支更强的海军也不能轻易将其制服”的时候,英国不仅不会冒险与之对抗,反而会对德国的态度更友好一些。这就是发展大海军的“结盟价值”。就德国政府而言,追求海权的最初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在殖民地等事务上加强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想法所引发的现实后果在上面已经说过,历史学家泰勒的话在这里可以作为总结:“他们(指德国人)永远不了解,除非他们能够真正在海军建设上超过英国,这一海军竞争的惟一效果就是使英国人同他们交恶。

再看一下英美的关系。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美国正是靠发展海军才冲破了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封锁。迫使英国以美国为朋友并与之分享海权。

对此,本文不便再重复一些历史常识,只想指出三点。

第一,西班牙当时已十分衰弱,无力参加任何对美国的“海上封锁”;

第二,英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大西洋拥有制海权,但在太平洋不是,因而也不存在对美国的封锁。如果说存在英国对美国东海岸的海上封锁,那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美国不强行追求大西洋的海权,避免引起英国的敌意,同时也不让英国等欧洲国家染指美测,这就是“门罗主义”。而美国的主要突破是在欧洲列强的争夺尚未形成定局的太平洋方向,采取的是“门户开放”。在这里,美国的扩张不仅不会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反而对英国有所帮助,比如在萨摩亚群岛的争夺中,美国就与英国联手抗衡德国。这样,在大西洋,美国由于自我关闭而获得安全,在太平洋,则由于安全而放手扩张。因此,美国的成功实际是大战略上的成功,而不是争夺海权的成功。所谓西奥多·罗斯福靠扩建海军来打破“封锁”是一个英雄神话;

第三,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对美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友好,甚至是迁就的一面。最典型的例子是1902年对委内瑞拉的“要债远征”。英国是此次远征的发起人,德国只是合伙,在遭到美国强烈反对后,英国却将责任和怨气放到德国头上,以保住与美国之间的“友谊”。英国这么做显然不是因为美国已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因为当时美海军实力仅相当于英国的31%,排在法俄之后,到1910年也只相当于英国的38%。真正迫使英国小心处理对美政策,并最终形成英美平等关系的,是美国在海军方面的潜力,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在内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强大的综合国力。1900年时,美国的钢铁产量是英国的260%,能源消耗是英国昀145%,工业潜力是英国的127%,到1913年,上述差距进一步扩大到413%,272%和235%。从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来看,1900年英国占18.5%,美国占23.6%,1913年英国下降到13.6%,而美国则上升到32.0%。这种综合国力差距对英国对美政策的影响可以从英国首席海军大臣赛尔邦的书信中窥见一斑:“如果有可能避免的话,我将永远不会与美国争吵。我们的国民还没完全了解这一点,美国的财力是足够的,如果他们选择扩建海军的话,他们将建起一支和我们一样大的舰队,然后超过我们,而且我不能肯定他们会不会这么做。”也正因如此,英国在取得美国合作、避免与美冲突方面才显得不遗余力,美国则充分利用实力和外交两大手段争取海权。华盛顿会议使美国有权建设一支和英国基本相等的海军力量,二战初期,美国海军又接替英国皇家海军,执行保护大西洋航线的任务,标志着英国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海上霸权开始转入美国手中。所以,是综合国力的优势而不是单纯海军的发展赢得了平等地位,也赢得了海权。将海权作为赢得平等地位的途径的观点,不仅无视历史,而且在逻辑上有倒因为果之嫌。

与其说日本的战败是由于海权的丧失,不如说是其在综合国力上与美国存在巨大的差距。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五)

海权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战略问题。从一个国家大战略的角度来看,不论海权的地位曾经多么显赫,也只是实现大战略的一种手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海权服务于战略,而不是战略服务于海权。

对于一个后起的大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制约,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往往更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泡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一种在复杂中寻求平衡的大战略、大思路。不加分析地套用一些简单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以局部损害全局,造成大战略的严重失衡,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葬送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给整个民族和国家带来灾难。海权问题上的“一叶障目”就是这种大战略失衡的典型。在分析海权“误区”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后起大国的总体战略框架下加以进一步思考,又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与其他类型的国家相比,后起的大国应更加冷静客观地对自身能力和条件进行评估,并确立合理的战略目标。海权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首先取决于此。

和个人一样,国家也需要一种“自知之明”,后起的大国更是如此。因为,新掘起的大国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国力的全面增长对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反映在对外政策上,则可能表现为传统安全哲学和外交哲学的改变。本来,理念随现实而变化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当现实变化过于迅速时,理念与现实的吻合程度就受到影响,理念滞后或者超前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前者将束缚自己的手脚,白白错过发展的大好机会,后者导致战略上的好高骜远、不自量力。从历史上看,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也更危险,德意志帝国轻率地放弃了俾斯麦的传统路线,日本急于在东亚和太平洋扩张,都为以后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这种理念的东西反映在大战略的制定上,首先就是确立战略目标的问题。目标的合理性来自对自身实力和潜力的正确判断,主要包括:

(l)正确认识当前的发展阶段。这绝不仅仅是有多少GDP或GNP的问题,还应具体看一下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链中所处的位置。

(2)准确预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率绝对化。

在“起飞阶段”,国家往往能实现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其中既有资源重新配置、技术发展等诸多新因素产生的巨大推动力,又与原先经济基数较低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这属于“超常”发展,不能完全作为预测日后发展速度的凭据。日本在80年代的失误之一,就足将“超常”当作了“正常”。客观评估本国的发展条件。一方面,要认清资源、幅员等硬性“家底”到底给自己创造了多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或者说到底允许自己发展到哪一步,另一方面,也应检验一下自身文化和民族传统在多大程度上是“普适的”,在多大程度上又只能影响一域。这样,后起的大国至少可以明确,它是否应将目标定位于世界性大国,甚至是世界领导者。

目标往往决定手段。海上力量具有“全球到达”的特点,近现代的海权从一开始就与“施加全球影响”联系在一起,所谓的“有限海权”在概念上就很难成立。因此,如果后起大国追求世界性大国的地位,甚至谋求全球霸权,掌握海权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反之,如果其战略目标相对有限,追求的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确保一个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那么争取海权就不那么迫切。从安全战略和国防建设的角度来说,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建设一支有效的威慑力量要比耗费巨资夺取海权更有利于此种战略目标的实现。

另外,即使将战略目标定为世界性大国甚或世界领导者,争取海权问题还将受到地缘环境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体上看,有两种情况不适合过于追求海权:一是处于陆海双重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上文已经指出了这类圉家在战略方向选择中的两难处境,如同时有陆地强邻存在,其地缘环境将更加复杂,片面追求海权的危险也更大,二是国家面对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也就是说,在其海军的前出方向上存在海峡、岛链等自然障碍,战时很容易被敌方海军实施封锁。在这样的海洋地理条件下,无论是发展海军还是争夺海权都将是事倍功半,因而这类国家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俄罗斯就是一个例子。俄三大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在地理上是被分割的,难以相互支援。日俄战争时,俄太平洋舰队不足于对付日本海军,不得不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舰只进行“劳师远征”,结果当其赶到时,太平洋舰队已经覆灭,增援的分舰队也随之被歼。更重要的是,自然地理上的重重“瓶颈”使俄海军难以进人更广阔的海域:波罗的海舰队的前出方向上有哈姆腊内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和设得兰群岛等五道海上“隘口”;黑海舰队进入地中海需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个狭窄水道;而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和琉球群岛,则构成了俄太平洋舰队进入太平洋的天然障碍。俄罗斯对海权的追求从彼得大帝时期即已开始,时间不可谓短,投入不可谓小,却始终未能真正实现,这种地缘环境的制约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2.把握时代脉搏,将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作为自己新的“增长点”,是决定后起大国发展前途的根本所在。是否追求海权同样应视此而定。

一个大国的兴起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而能否抓住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前沿,并以此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则在其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16世纪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和政治改革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由此产生的巨大的创造力、冲击力使英国工商业急速发展,1 7世纪时英国在工业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已经明显领先于法国。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英国更是扮演了“领跑人”的角色,而将技术创新及时转化为经济和国防优势,则使英国得以实现近百年之久的“英国治下的和平”。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把握经济与技术发展前沿的能力再次造成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德国抓住技术变革的前沿,迅速在光学、化学和电力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优势地位,相反,英国却缺乏应有的敏锐和进取。比如,英国的工业界轻视化学,认为这仅仅是少数人的业余消遣,英国化学家珀金在人造苯胺染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后,不得不寻求德国工业界的资助,而后者利用研究成果很快垄断了合成染料的生产。这种在把握发展前沿能力上的差异是德国综合国力在20世纪初赶上英国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的赶超也同样得益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并充分发挥安全环境、社会结构、幅员和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日后问鼎世界霸权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当今世界,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对一个后起大国更显重要。因为这是摆脱来自国际体系的整体制约,实现国民经济“质”的飞跃的关键“突破口”。国防建设也是同样。实际上,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竞争焦点一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死抱着某一种“权”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属于战略上的“刻舟求剑”。比如苏联在军事上与美国平起平坐就是靠在新的竞争领域一一战略核力量上的均势,而不是盲目地与美国在海上一争高下。同样,集中力量发展出“两弹一星”,表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准确把握了国际军事竞争中的新焦点,体现了高超的战略智慧。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深入,以战场感知、信息传递和远程精确打击等几种核心能力为基础的“非接触作战”越来越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而外层空间则变成大国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面对这一趋势,世界主要大国无不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为重点,在作战理论、武器装备、人才建设、编制体制等多个方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适应性改造。

对于一个后起的大国来说,能否赶上这一班车,能否在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转型中占有一席之地,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前途,其紧迫性更是不言而喻。在这一点上,如果说俄罗斯军事专家斯利普琴科的观点过于偏激的话,那么拉姆斯菲尔德主持的美军“转型”应该能够说明问题。

还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竞争绝不会沿着直线进行。接着同一种思路,对准同一个目标,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追赶,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把握竞争焦点的动态性,在改变竞争方向的“分叉点”上取得突破,是历史上所有成功赶超者的共同特点。德国的工业发展就不是瞄准英国的最强项而进行的,相反,正是通过化学、电力等新兴产业上占有先机,才得以实现赶超。苏联取得核均势也是同样。50年代初,美苏核军备竞赛已全面展开,美国不仅在核弹头的数量上领先,而且在当时主要投掷I具一一远程轰炸机方面占有压倒性优势。针对这种局面,苏联并没有以远程轰炸机为发展重点,赫鲁晓夫一方面制造假象,让西方认为苏联在加紧远程轰炸机的研制,同时暗地里集中力量发展另一种投掷工具一一弹道导弹。1 957年,塔斯社宣布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成功,同年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次年又领先部署了世界第一枚洲际导弹SS-6,从而在美国及其盟国中引起了一场所谓“导弹差距”恐慌。到1 970年,苏联尽管在战略轰炸机上仍远落后于美国(数量只相当于美国的27%),但其陆基弹道导弹已达1 300枚,超过同年美国1054枚的数额,美苏战略核力量的均势基本形成。改变竞争途径,推动竞争重点的转移,又一次体现出明显的效果。

3.充当现有世界拓权国的主要挑战者,是后起大国对外战略中的大忌。对海权的追求必须服从这一全局。

随着实力增长和利益扩大,后来兴起的大国必然与现存世界霸权国发生矛盾与摩擦,某种程度的挑战和冲击很难避免。但是,一旦此类国家成为最主要、最直接的挑战者,就难逃失败的命运。这是因为,一个大国的倔起是大量必然与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实现。

在最初阶段,主要挑战者自身羽毛末丰,而对的却是一个实力仍处鼓峰状态的强大对手,而且,该对手往往还会“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他危害较小的挑战者协调矛盾甚或与之联手,进一步改善己方处境。古语有云:“强梁者不得其死”,在这种“不对称”态势下勉强出头,硬拼硬闯,无疑是取祸之道。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法国,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的德国,以及军国主义的日本,均未逃脱这一结局。

不充当主要挑战者,并不意味着放弃迎接挑战的积极姿态,更不是画地为牢,自我捆绑。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每一个后起大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这里的关键是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对于后起的大国而言,即使没有充当主要挑战者的愿望,成为主要挑战者的危险仍然存在。一是因为现实的利益冲突;二是人为的推动。不仅是世界霸权国可能塑造一个“主要敌人”,其他的强国也可能借机推波助澜,从中渔利,至少一战前英德矛盾激化的背后就有法俄,特别是法国的运作在起作用;三是战略思维的惯性。在古希腊时期,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下了著名的结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自此,“后起者必然挑战”便成为对后起大国与霸权国冲突的最简便的解释,列宁、莫德尔斯基、保罗·肯尼迪等人都持这样的观点。不论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概括历史规律的“理论”,并且深入到一些国家的战略思维中。到2001年,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四年防务评估》还在强调“每个年老的领导者都终将受到较年轻的、正在发展的竞争者的挑战,无视这一点也就是无视过去。”这种“理论”一旦真正用于指导行动,就很可能推动现实向这一方向发展,从而使“理论”变成预言,而且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面对这种情况,后起大国在选择发展领域、发展时机和发展途径时就不得不审时度势,谨慎行事。海权问题尤其如此。

在近现代历史上,世界霸权国无一不拥有全球海权。由此产生了三个后果:在战略文化上,真正的海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霸权国的“专利”,甚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容他人染指;在战略态势上,尽管存在广阔的公海海域,海权却已成为一种无形的、固定的“势力范围”,世界霸权国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任何对海权的争夺只能是一种你得即我失的“零和博弃”,其他国家多一份,霸权国就少一份;在安全态势上,世畀霸权国对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尤其敏感,因为这是进攻其本土的捷径之一。所以,后起大国选择海权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就是触动了霸权国最为敏感的神经,很可能被视为直接挑战。这与不充当主要挑战者的整体考虑无疑是南辕北辙的。

4.后来崛起的大国必然面临各种安全挑战,简单、直接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安全困境”。在复杂性和整体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改变安全思维、适时参与国际合作越来越成为解决安全问题必然的,甚至可能是惟一的选择。

后起大国的发展是深刻改变国际力量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国家的疑虑、戒备是不可避免的,不仅世界霸权国如此,其周边国家和整个大国群体都可能持同样的态度。同时,自身的实力又十分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其他国家的力量对比。因此,后起大国的安全系数往往呈V型曲线发展,也就是说,安全程度与发展程度在一定阶段内将成反比,安全系数随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下降。

这种安全挑战既来源于利益的扩大和保护利益的手段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也有复杂的国际政治逻辑在起作用,简单的方式是不可能加以改变的。如果一味强调“以实力求安全”,或者奉行“利益走向哪里,军事力量就走向哪里”的原则,还可能加剧业已存在的各种忭疑和戒心,使安全问题进一步升级。著名的“安全困境”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一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而加强自身实力,而这一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安,造成后者采取同样的方式寻求安全,最后形成了一个大家都欲罢不能的恶性循环。二次大战后,苏联作为一个世界陛大国崛起,引起美国的不安,而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却“增强了俄国对自身安全的恐惧,加强了俄国更加有力地控制东欧缓冲带的决心,瓦解了俄国国内在德国政策上的温和派,并导致苏联领导人制定了他们自己应急的制造原子弹计划”。而苏联反应则被美国视为是其敌意的进一步证明,从而加紧遏制政策,美苏军备竞赛全面展开。在这场两败俱伤的竞争中,作为后起大国的苏联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成功,但在战略上却付出了致命的代价——巨额的军费支出成为其最终解体的主因之一。

要避免这种安全困境,最重要的也许是安全思维上的修正。换言之,就是从完全“自助”的安全原则中走出来,改变原先将自身安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基础上的做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点对后起大国来说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当然,鼓吹海权的人士也认为全球化要求“全新的安全哲学”,但看到的只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利益的全球化,得出的结论是军事自卫手段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在19世纪隶就盛行一时,谈不上“新”,而且很容易陷入上面所说的“安全困境”,同时,也完全误解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真正影响。

实际上,全球化越是深入,主权国家就越是紧密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中,与外界的安全关系也必然进一步扩展并趋向复杂。一方面,影响国家生存的因素从政治和军事领域扩展到了经济、环境、文化和信息等其他领域,安全威胁和维护安全的手段也随之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另一方面,国家之间利益的渗透和交叉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联系日益紧密,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整体性特征。面对这种情况,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再以完全“自助”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安全,哪怕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做不到。复杂性和整体性同时增强的现实,正促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更多地进行协调,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将安全上的“自助”和“他助”结合起来,正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冷战后,国际安全机制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证明。

后起大国的安全思维更应向这一方向发展。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过于直接的方式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作一定的战略迂回是必要的,甚至往往是实现目的的有效捷径。表面上看,参与国际安全合作似乎是将自己的一部分安全交由他国保证,往往给人被动之感,实际上,只要基本条件成熟,这种被动可以降低后起大国面临的一个主要危险——其他国家的疑虑和戒心,因此反而可能争取到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应该看到,在国际体系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增强的情况下,无论是确保生存还是寻求发展,直线性的政策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毛泽东曾说过:“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这个告诫很发人深省。

(现代舰船2005-8B 徐弃郁)
无敌舰队失败导致西班牙霸权衰落  算不算谣言?
西班牙后来登陆英国 火烧康沃尔  最后英国被打得签订了《伦敦条约》认和
此战西班牙算是不胜不败   
西班牙王国的衰落应该到三十年战争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崩溃吧
    他想证明什么?中国不要发展远洋海军 把海外利益的安全交接给美国 把安全建立在对方的“善意”上?
永远的普鲁士 发表于 2014-7-22 17:02
他想证明什么?中国不要发展远洋海军 把海外利益的安全交接给美国 把安全建立在对方的“善意”上?
徐弃郁是研究德国历史的学者,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希望中国避免走德国挑战英国的老路,不能发诛心之论。

不过我不同意他的某些具体观点。
他想证明什么?中国不要发展远洋海军 把海外利益的安全交接给美国 把安全建立在对方的“善意”上?
文章的主旨大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和韬光养晦
适合出版时05年的局势,不适合如今14年的局势
日本人被自由世界狂揍一顿,几百年别想起来了,中国只要抓住一个机会,把美国揍趴下,让美国几百年也别想起来,中国就能崛起了
水声换能器 发表于 2014-7-22 17:41
文章的主旨大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和韬光养晦
适合出版时05年的局势,不适合如今14年的局势
     我也查了下相关的资料 其实很多年前 针对这篇文章 CD就有人批判过  他的意思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亦或者讲来 中国都不应该去追求海权  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消除美国的疑虑跟敌意 其实就是鸵鸟而已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7:32
徐弃郁是研究德国历史的学者,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希望中国避免走德国挑战英国的老路,不能发诛心之论。

...
    问题是徐在发这篇这章的时候预料到当前局势的走向吗?
问题是徐在发这篇这章的时候预料到当前局势的走向吗?
这片文章是2005发表的,针对的是当年的情况。他没有估计到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和美国的影响。

永远的普鲁士 发表于 2014-7-22 17:47
我也查了下相关的资料 其实很多年前 针对这篇文章 CD就有人批判过  他的意思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亦或 ...


他的主要观点是后起大国不要优先选择争夺海权作为挑战霸主的主要突破口,避免过分刺激霸主来对付自己,海权方面的发展要和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提高综合国力寻找霸主衰弱和失误的机会再来压倒它。

总的说来,这个思路没有问题。
永远的普鲁士 发表于 2014-7-22 17:47
我也查了下相关的资料 其实很多年前 针对这篇文章 CD就有人批判过  他的意思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亦或 ...


他的主要观点是后起大国不要优先选择争夺海权作为挑战霸主的主要突破口,避免过分刺激霸主来对付自己,海权方面的发展要和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提高综合国力寻找霸主衰弱和失误的机会再来压倒它。

总的说来,这个思路没有问题。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8:01
他的主要观点是后起大国不要优先选择争夺海权作为挑战霸主的主要突破口,避免过分刺激霸主来对付自己, ...
     但是其中提到将自己的海外利益安全交给对方保证 寄托在别人不知道能够持续多久的善意上 这是不切实际的 要按这么搞 中国迟早也会被搞死 而且从现今的周边环境来看 中国如果不成为一个海洋军事强国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是 当然 要整体实力完全超越美国前不是挑他们全球制霸权的思路是对的 但是徐弃郁那种主张走曲折路线 不要贪便宜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取巧的思路 还是想贪便宜
但是其中提到将自己的海外利益安全交给对方保证 寄托在别人不知道能够持续多久的善意上 这是不切实 ...
他说的是通过国际合作。

按我的理解,他是想说拉帮结派也是必须的。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8:49
他说的是通过国际合作。

按我的理解,他是想说拉帮结派也是必须的。
     你有理解他全文的核心吗?说什么国际合作都是修饰 其实无非就是向美国缴保护费 以换取对方的善意跟消除猜忌 从结果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有理解他全文的核心吗?说什么国际合作都是修饰 其实无非就是向美国缴保护费 以换取对方的善意跟 ...
他说是大多数国家都参与的国际合作,这个和交保护费没关系。比如上海合作组织,不算交保护费。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9:00
他说是大多数国家都参与的国际合作,这个和交保护费没关系。比如上海合作组织,不算交保护费。
    那是空想好吧 你自身没有一定程度的制海权 至少是区域性无敌的海洋强权 又何谈合作 你想跟谁合作 周边有那么多国家跟你存在主权纠纷或者是战略走向的冲突
永远的普鲁士 发表于 2014-7-22 17:02
他想证明什么?中国不要发展远洋海军 把海外利益的安全交接给美国 把安全建立在对方的“善意”上?
是海权带动综合国力增长?还是综合国力支撑海权?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7:32
徐弃郁是研究德国历史的学者,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希望中国避免走德国挑战英国的老路,不能发诛心之论。

...
徐是陆军上校 陆军能为海军说话么?
隼鹰 发表于 2014-7-22 19:06
是海权带动综合国力增长?还是综合国力支撑海权?
     两者相辅相成
那是空想好吧 你自身没有一定程度的制海权 至少是区域性无敌的海洋强权 又何谈合作 你想跟谁合作 周 ...
他没说不要海权,而是要避免自我孤立主义,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减少周边国家对后发大国的疑虑。你好好看看第4点,说的很清楚嘛。
永远的普鲁士 发表于 2014-7-22 19:07
两者相辅相成
英国是第一种情况 美国是第二种情况
徐是陆军上校 陆军能为海军说话么?
他可没说陆权最高啊。为谁说话要看文章,而不是身份。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9:09
他可没说陆权最高啊。为谁说话要看文章,而不是身份。
当年上课时 亲耳听到过徐批评我兔海军保守 说我兔陆军反而开放
当年上课时 亲耳听到过徐批评我兔海军保守 说我兔陆军反而开放
这应该是他支持海权的表现嘛,保守一般意味着进攻性不强。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9:07
他没说不要海权,而是要避免自我孤立主义,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减少周边国家对后发大国的疑虑。你好好看看 ...
    疑虑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只能做到特点时期的相对减缓 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身边出现一个强权 无论他对自己是否有善意 要消除周边国家的疑虑 唯有自强 强大到他们无法反抗 只能以牺牲自身利益来保全安危的地步 同时中国再给予所谓的安全保护 那就不存在任何疑虑了 例如像马来西亚 文莱 印尼这类国家最后在岛礁问题上其实是可以对中国让步的 就因为他们是小国 小国的心态是宁可出卖自身利益也不愿意与强大国家进行对抗 这是弱者自古的苟活之道 他们现在不这样做就是因为中国还不够强 当然也有些心比天高 不服命的寒门才俊除外 越南 日本就是这类
没有海权保护不了经济发展,认人拿捏,没有综合国力不能支撑起海权,两者相互相成
“但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中,法军从陆路攻入荷兰,几乎攻陷阿姆斯特丹,迫使荷兰投靠英国,以海权换取自己的生存权”这个论述不符合历史。荷兰把海权(也就是用于造船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交给英国”的时机是威廉奥伦治亲王征服英国(仅仅30艘英舰面对400多艘入侵荷军舰艇避战不出),并成为英国的威廉三世及西欧新教徒事实上的领袖后,为了对抗天主教法国做出的战略转移部署,当然,这也跟法国陆军随时可能攻占荷兰本土直接相关。
综合国力是基础,发展海权要为综合国力的提高服务,两者要相宜,不能为了发展海权而发展海权,更不能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挑战老大
这文章的主旨还是"韬光养晦"。现在已经藏不住了,所以也就没有意义了。
隋唐两朝,前扑后继,屡败屡战打高句丽,为什么?还不是一山不容二虎?
已经是老二了,加紧增强实力是关键,不主动挑战,适度退让都是必要的,因为时间在我们这边。自己不努力,靠别人的施舍是不行的。日本都当狗了,美帝也没饶了它。
所以,积极准备,扩充实力,高筑墙缓称王才是正途。
  不要去扯什么理论或者历史,只要看一下这几个事实:
  1中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且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对外贸易的绝大多数靠海运。
  3沿海大陆架有丰富的矿产,近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三条还不足以让我们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与海上警察?
  再看美国:
  1东西两洋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且东西两洋地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与外部世界的绝大多数贸易要靠海运。且要靠海运完成大规模的全球军力投送。
  3丰富的近海渔业矿产资源
  这三条也足以让美国维持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当年的大英帝国亦可做如是观
明和 发表于 2014-7-22 21:51
不要去扯什么理论或者历史,只要看一下这几个事实:
  1中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且沿海地区是中国经 ...
附议 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

畅游大海的龙 当然是海权的象征
将来空天权应该个更加重要。
中国可以不追求海洋的绝对控制权,但必须成为海洋的控制者之一
这不是我在《现代舰船》上骂过的文章么。
2005年发表的老文章,拿出来再对付这个姓徐的。

画地为牢——对《对海权的重新思索》的重新思索
        国人近年来对海权的重视可以说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尽管如此,很多人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的条理,甚至对海权的重要意义还不甚了了。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对海权的过度推崇,反而是如何唤醒公众的海洋意识。认识不到中国对海权的需求,轻者是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道路,浪费时间,重者是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人为制造障碍。因此,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海权进行理性反思,首先要从技术进步的影响和周边政治环境看中国面临的问题。我们不能脱离现实条件单纯回顾历史,明确这个思维方式,才是必要。
        海权的功能
        《现代舰船》8B刊登的《对海权的重新思索》一文(以下简称《对》文)中,对海权的功能首先提出了质疑。其中提到英国的成功有赖于两大支柱,而没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为基础,两大支柱一个都撑不起来。
        显然,《对》文在这里回避了一个问题,英国雄厚的综合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些大量的“补助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英国不是一个无底的金矿,没有分布在世界各处的殖民地和市场,英国也就没有了连续打赢商业战争和王朝战争的力量,甚至都没有去打这些战争的动机。仅仅靠几个小小岛屿上的市场,英国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英国人对海权的重视正是反映了对生存和发展的强烈需求。至于说海军的费用远比陆军昂贵,恐怕也是忽略了地理环境限制下海军的独特效能,也许陆军建设所需成本是要低廉了许多,但是对英国而言一支无法投送的陆军,不论其成本如何低廉,也是一种浪费。相比英国通过海权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海军的投入倒是效费比的成功范例了。
        另外,《对》文中谈到“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迈向海洋霸主的宝座”。这话让人难以苟同。应该说1588年后,英国开始登上海洋霸主的宝座。虽然从文字上看,区别仅仅在于“迈向”和“登上”,但是这反映了不同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注意,英国早就开始了迈向海洋霸主的步伐,进而才有了1588年的胜利。而不是坐等某一天西班牙败于无形后坐享其利。如果英国不是未雨绸缪,那么就算西班牙会自然衰落,继承其地位者,也只能是长期重视海权的国家,旁落不到英国人手中。硬碰硬地通过战争去获取海权,并非唯一途径,但是无论采取什么途径,获取海权都应该有长远的规划和决心为基础,须知海权是争来的,绝不是等来的。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拿破仑之败和海权的关系了。《对》文的作者认为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失败于英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却忽略了这种英国强大综合国力的来源。法国没有制海权,从当时的作战能力看不只是无法进攻英国,同样也带来了其封锁无法有效实施的问题。假设拿破仑有一只强大的海军,那么英国又何以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大陆封锁体系何来越来越多的漏洞?击败英国之后,欧洲仍然可以获得英国的工业产品,俄国何需苦等3年后再退出“大陆封锁”?大陆封锁既然无法在英国的家门口展开,那就无法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所以对拿破仑来说,这种对英国攻不利、守不坚、封而不死的根源还是没有制海权,当然就无法掐住英国人的生命线。
        具体涉及海权的功能,《对》文也列举了3条,并且一一质疑。但是这些质疑本身,却更加值得我们加以质疑。
        首先提到的功能是“海权通过军事力量投送的单方面优势,确保军事上的主动权”。《对》文认为这一点不是海权“独一无二”的功能,并且举了匈奴和汉帝国的征战历程和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征服为例,认为陆地上的行动也能获取类似的主动权。但是,对于两个以海洋为分割的国家而言,能否在海上获取主动权,那主动权也只能来自海权。《对》文所举的两个例子中,却没有一例是处在这种环境下。不管是汉帝国对匈奴的战争,还是阿拉伯通过沙漠的征服,都是陆地上的事情。如果把征战放到海上,离开海权,汉帝国能对海上的帝国“深入两千余里”么?阿拉伯人凭着骆驼把沙漠当成他们的海洋,但是不可能也凭着骆驼把海洋变成让他们自由通行的沙漠。随后,《对》文认为空权也超越了海权,认为“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沿任何方便的路线向任何地点往返飞行”。看到这段描述,笔者不禁被吓了一跳,就算是民航飞机,不受武力拦截,也断然无法享受这样的自由,更不用说军用飞机在战争中所面临的层层火网,要直线飞行谈何容易?就算没有这些障碍,那航程也是问题。《对》文在崇尚空权的时候,却忘了其根基并不在空中,而是在地面或者海上,现代战争条件下,海权是海上空权的基础,而空权是海权的保证,两者互为依存。如果说一个国家获得了海权,那么同时意味着它获得了海上的空权。把空权和海权生硬地分割开来,让人感觉回到了上个世纪初,遗憾的是,现在军事思想的研究中并不包含“修旧如旧”的义务。
而且只有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功能才能成为发展海权的理由么?对于一支军队而言,能够按自己选择的时机和地点以及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展开军事行动,掌握军事主动权,这本身就是一种利益所在。毕竟能够获得这种主动权,就意味着更大的获胜可能,根本不必考虑自己的方法是否“独一无二”,女性购买服装时才会用这种心态看问题。
        但是说到制太空权的时候,《对》文的态度马上转了180°,并没有谈到发展制太空权对国家综合实力的要求。如果说海军的费用昂贵,那么争夺制天权的成本又如何呢?这里列举个别数据,美国正在发展的“高轨天基红外系统”(SBIRS-High)的预算就达100亿美元,美国导弹防御局BLOCK2004计划经费目标是73.6亿美元。而这样的投资规模对于争夺制天权,仅仅是九牛一毛。想争夺制天权本身确实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确属当务之急,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想得比争夺海权更轻松,那就有点异想天开了。而且即使获得了制太空权,主要也是获得了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还需要转化为实际的作战能力才能发挥效能。否则信息永远只是信息,如果目标与自己隔海遥望,那么缺乏海权的国家就如同野生动物园里的游客,只能躲在车里,不管把对手看得何等清楚,也没法走出车厢去与狼共舞。而且即使拥有天基火力平台,这些昂贵的火力平台也不意味着可以对全球任何地点实施打击,更不用说“单向”。因为陆基和海基平台对天基系统的打击能力也在发展,恰恰是拥有海权的国家,能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对轨道飞行的打击行动。天权和空权一样,不可能脱离地面的支持和依托而独立存在。空权和天权的存在实际也是为了确保陆权和海权的稳定。我们至少应该清楚人类不是居住在轨道上,而是在地面上。
        其次,文中还试图否定海权的两个功能:其一,海运的成本比陆路低,特别是大宗货物运输上有优势,是组织远距离贸易和跨地区生产的必要基础;其二,海洋是一片“公地”可以实现全球到达。《对》文则认为陆地和空中运输的发展,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地位中的下降,使海权的独特作用受到削弱。另外,外层空间同样可以满足对“全球到达”的需求。这种观点是否有现实意义呢?不可否认,陆地运输和空中运输是在不断发展,但是成本毕竟还是高于海运。陆地运输中,常用的方式有管道、铁路和公路,只有那些可以利用管道运输的物资可以满足大宗交易的需求,而且这些方式也都无法承担远距离跨海运输。而空运虽然可以承担远距离跨洋运输,但是如何保证运输量呢?跨国投资虽然增加,但是毕竟要见到商品,有商品就要有运输。中国在海外也有投资,其中一些投资产出的商品也不用回到中国,这是事实。但是中国本地的产品外运和资源输入,又岂能以跨国直接投资为理由加以忽视?海上运输的独特性根本没有受到本质性的挑战和削弱。至于说利用外层空间的“全球到达”能力,恐怕和海权所能达到的水平也是相差甚远。成本的差别和输送能力的差别是无法忽视的,现在台商往大陆运送水果已经颇感运价高昂了,如果改用航天器运输的话,恐怕速度再快他们也不答应。因此海权的地位与其说是历史决定的,不如说是地球本身决定的。海权本身不足以决定历史,但是对海权的地位是否有足够的认识,确确实实影响过不少国家的历史。
        海权与安全
        《对》文在这个问题上,对海权论者进行了抨击。其根据是,国际竞争不那么野蛮了,战争作为赢得竞争的手段,效果已不如前。并且以美日贸易和美欧贸易为证,说明美国的海权在这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那么这里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保障海上运输线是否需要强大的海上力量为手段。《对》文提到的例子,其实根本没有涉及海上运输的问题,而仅仅是贸易争端。争端双方,又是美国和它的盟友,贸易上怎么摩擦,都是“亲兄弟明算账”(日本更象美国的“养子”),自然犯不上用海上封锁。以这样的例子,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当一个国家的海上运输受到威胁时,起因可并非仅仅是贸易争端。《对》文中还有一个论点:战略性的海上运输线都是国际通道,一般情况下,其安全往往由包括最大海权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负责,“不需要某一国家用自己的海军去单打独斗”。听上去,国际社会似乎有义务,同时有能力为每个国家提供这样的海上保护,而且大公无私童叟无欺。那倒真是一个和谐社会了。但是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国际社会何尝如此公正无私?如果中国的海上运输遇到了问题,美国这样的海权大国为什么要拔刀相助?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为了南海石油问题帮中国扫平障碍,倒是“银河”号被胁持的时候,无人能救。任何一个大国恐怕都不会容忍自己的动脉被捏在他人手中。国际竞争的相对“有序化”也不能降低军事力量的后盾作用,其实只要明确了这一点,就能明确一个国家需要海上力量以保护其海上运输线,即使不是随时用的上,这种需求的存在是不能被忽视的。在海上力量维护海权的效能上,《对》文提出了一个划分方式,即把国家的海上力量分为两等,一等是世界第一,另一等是从世界第二到世界倒数第一,并且认定,与世界第一的海军较量时,世界第二和第二十、第五十毫无区别,并且照例要“有例为证”,一战时德国海军是世界第二,结果被英国封锁了。话说到这种程度,就未免令人齿冷了。《对》文此说,是简单的通过力量对比来判断事物发展的方向,等于宣布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弱者应该放弃成为强者的企图,完全是静态的看问题了。如果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五十也没有任何区别,那么,英国能挑战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是不是意味着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能做到?如果这些国家做不到,英国又何以做到的?不是说毫无区别么?同一文章中,前后出现两个弱者挑战强者的例子,情况截然相反,而作者只以后者为依据得出这样的结论,颇为有趣。或者说是为了反对发展海权故意厚此薄彼吧?
需要认识到,能威胁一个强国海上运输线的,也不仅仅是另一个强国。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也不仅仅是为了挑战更强者。能威胁到海上交通的,除了对手的海军力量,还有其空中力量,更要考虑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条件。同样考虑南海问题,我们的对手根本不是世界第一的海军大国,但是就是这样的对手,就足以让我们几十年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又多出个春晓油气田,这个热点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冲突焦点。我们要不要有自己的海上力量为后盾呢?
        对海权的理解,确实存在几个误区。第一,发展海权是为了挑战和扩张,为了和平崛起不能发展海权。第二,国家自身安全可以完全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所谓公道。第三,忽视军事手段是国家安全最主要的后盾。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这种逻辑是行不通的。一个后起国家如果奉行这样的安全逻辑,那才是很容易重蹈覆辙。尤其是中国,这种教训难道还少么?
        海权和大国的发展前途
        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能拥有多少海权。但是很多人却忘了,同样是这个地理位置,同时也决定了这个国家对海权的需求程度。地理位置也是双刃剑,只看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刻意忽略另一个方面,那么推导出来的结论也只能是片面的。马汉曾经提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来自陆地的威胁,那么这个国家发展起海权“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但是,马汉并没有说过只有这样的国家才需要海权,更没说过地理条件不这么优越的国家就不能发展其海权。否则,马汉恐怕要和郑和打一场“关公战秦琼”式的笔墨官司了。实际上,地理条件再重要,也不是决定性条件。绝不能把地理条件不优越当作回避海洋的借口。
        《对》文中提出了一种担忧,即某些国家因为遭遇来自陆地的挑战,会使获取海权的努力成为东流之水。并且回顾了荷兰和法国的例子,这两个国家都因为在陆地遭遇强大对手的打击,而不得不放弃海权的争夺。但是,这两个例子具有普遍意义么?
        先看荷兰,荷兰领土面积小,纵深浅,如果荷兰不着力发展海上贸易,凭着小小的领土,没有发展前途,那么它国力从何而来?如果荷兰重陆而轻海,不仅无法阻止法国人的攻击,英国也可以轻易取得对它的优势,倘若英国海军获取优势,那么要在荷兰登陆并非不可能,荷兰的生存权又如何保障 ?再看法国,法国也有陆地强邻,所以必须重视陆地上的争夺。但是法国对海权的重视就没有理由么?《对》文称“来自海上的进攻可能只影响其发展”,却忘了英国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法国的主要对手之一,不然圣女贞德和谁打仗?在哪打仗?难道是马德里或者普鲁士?如果说法国人承受的损失还不算什么,那么我们还可以去看看圆明园遗址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说圣女贞德的那个时代,法国人可以用陆军在地面上消灭入侵者,那么后来的殖民地怎么办?如何保护?具有海陆双重自然地理身份的国家如果忽视海权,那么也同样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陆地和海洋两个方向同时加强军事力量是这个国家的必然选择,除非这个国家根本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所谓“有限财力分散使用,影响经济发展后劲”对一个大国而言是无需担心的。倒是任何一个战略方向受到威胁的同时,如果缺乏防御手段,才真正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经济发展不可能在安全保障不足的情况下长期稳定发展。一个处在上升阶段的大国,引起周围的警觉是必然的,但是不能把“多面树敌”和发展海权生硬的捆绑在一起,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鸦片战争后会有这么多国家来中国武装淘金。如果反对发展海权的理由是担心别国的反弹和打压,那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停止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或者“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因噎废食的思路,不可取。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这种环境离不开一个背景,就是军事力量。这一背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对》文中也是获得承认的。至于德国和英国的结怨,海权问题固然有影响,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德国和英国在欧洲事务上的较量。这两个国家相距太近,同处一个大洲,而这个致命因素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一定会遇到的。而且,不管是德国、荷兰还是法国的结局,对我们来说,就是必然的结果么?这里我们不妨用《对》文中的一段话做一个小结:把一百年或者五十年以前的“真理”来套用当今的事情或许就不那么正确,有时甚至是荒谬的。
对有些国家而言,陆地方向虽然也有强国为邻,但是没有严重的矛盾,甚至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共同利益,而且由于自身有广阔的国土和强大的陆军,绝不像荷兰那样禁不起邻国的地面进攻。但是其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工业基地大部处于滨海地区,其经济格局又是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那么对这样的国家来说,最大的利益所在和最大的外部威胁都是在海洋这个方向,如果一味强调法国和荷兰遇到的情况,那真是“住宅着火了,却试图去救马厩”。北京人也有句俗话和法国人的名言类似:“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呢”。
        海权和霸权
        《对》文在论及发展海权和获得平等地位之间的关系时,对“海上力量的发展可以分享霸权国的海权,这是与霸权国形成真正平等的‘朋友关系’的基础”这一观点,《对》文是反对的,并且指出“这几乎就是提尔皮兹理论的翻版”,借用泰勒的话说,是“这一海军竞争的唯一结果就是使英国人同他们交恶”。然后坚定地认为“将海权作为赢得平等地位的途径的观点,不仅是无视历史,而且逻辑上有倒因为果之嫌”。老实说,我们要么怀疑作者的观点,要么就只能怀疑历史是不是写错了。
        当然,《对》文照例是要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这次的例子是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对文章中列举的那些历史,又该如何理解呢?其实恰恰是英国和美国之间这些例子说明海权可以成为霸权之间的平衡力量。美国海军的发展,是否引起了英国的担心呢?《对》文引用了英国首席海军大臣塞尔邦的信件,里面谈到了美国“可能建起一支和我们一样大的舰队,然后超过我们”,那么这种担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是“如果有可能避免的话,我将永远不与美国争吵”,而不是决定和美国人交恶。所谓上升大国的海军发展必然遭受海军强国的反弹和打压,这里居然没有得到体现,想来是英国这位费尔邦先生不大懂规矩吧。而美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不仅没有导致英美的全面冲突,反而使英国不遗余力的和美国保持合作关系。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了英国,但是如果美国根本不去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那么英国担心什么呢?仅仅因为美国财大气粗么?其实这里我们还可以举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而且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例子: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前,日本的综合国力比中国强么?甲午战后,日本是否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地位?我们承认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但是对两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而言,综合国力的体现是什么?说到底是海上力量。认为不能将海权作为赢得平等地位的途径,那恐怕才是真的无视历史,倒因为果呢。说到底,战略平衡更容易导致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战略失衡,才往往是鼓励一方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诱因。
        海权和大战略
        既然看不到海权对于一个濒海国家的重要性,那么相应的结论也就是在“一叶障目”的基础下做出的了。尤其是对一个后起大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必须寻求一种平衡的大战略。对德国、荷兰和法国等国家的经验教训不加分析的简单套用,那必然造成一种战略上的严重失衡。不仅仅无助于改善战略环境,还会葬送这个国家多年来的建设成果。不审视战略方向的转变,一味重陆而轻海,就是对海权理解的最大误区。我们从《对》文的4个结论及其论述过程中看到一些常见的错误认识。
1 与其他类型的国家相比,后起的大国应更加冷静客观地对自身能力和条件进行评估,并确立合理的战略目标。海权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首先取决于此。
        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本身是严谨的。我们确实要对自身能力的能力和条件进行评估。然后才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首先,现实变化非常快,传统的安全哲学和外交哲学必然要有变化。最终反映到战略方向的转变,特别是主要战略方向从陆地方向转向海洋方向。这种转变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导致一些国家在陆地上的威胁烟消云散,而主要对手转为海上强国,其二是国家自身的发展条件,即资源和市场已经根本无法满足继续稳定发展的需求。如果看不到这个变化,那么主要影响战略观念的因素就不是理念超前,而是滞后,结果只能是用束缚了自己手脚,白白错过发展的机会。海权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已经关系到了国家安全的问题。
        那么相应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呢?至少应该是维护自身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如果以此为目标,那么海权就是不可或缺的。海权不仅仅意味着全球到达,发展海权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定位为世界性的。所以《对》文认为近现代的海权从一开始就与施加全球影响联系在一起,不存在“区域海权”,这本身就是一个过于极端的认识。英国海军已经不是当年世界第一的海军了,但是铁娘子却下令远征南太平洋,去保卫马岛,这显然违反了《对》文立下的规矩,一个没有全球海权的英国海军,居然敢在马岛取胜,真乃大逆不道也。
        从战略安全和国防角度建设看,一只强大的海军本身就是一只有效的威慑力量,而其他很多威慑手段却无法用于保护海洋权益。对于陆海双重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上文已经指出了战略选择上必须兼顾。特别是有些国家面对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由于存在海峡和岛链的存在,更容易被敌方海军实施封锁。如果战时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去打破这样的封锁,那这场战争就会向着有利于对方的局面迅速倾斜。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软肋完全交给对方任由宰割。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的海权的发展固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必须注意,地理位置造成的障碍并非不可克服,尤其和消极的海洋观念相比,这些障碍根本不是海权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在现代作战条件下,一个大国可以利用其综合作战能力在岛链上砸出一个突破口,而不是靠海军去单打独斗。《对》文谈到俄国舰队在日俄海战中的尴尬境地,回顾了当年波罗的海舰队的劳师远征。但是同样的地理条件下,冷战时期日本却时时刻刻担心苏军会在北海道大举登陆,美国也担心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整个第一岛链不但对苏军门户大开,日本列岛反而会在苏联的经营下成为苏联东部屏障和前进基地一部分。因为大家都清楚,俄国人没必要也不可能再让波罗的海舰队再增援一次。《对》文以这样的一个例子试图说明岛链封锁之下的国家很难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实际上是忽略了该文自己强调的国家实力和军事技术的变化。我们不妨再一次用《对》文中使用的台词做个小结: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最后还要明确一点,俄罗斯对海权的追求虽早,但是并不连贯,前苏联时代,红海军的地位是军种中最低的,只是其他军种的配属力量,也没有争夺海权的任务,其作战思想和任务几乎全部围绕着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种战略核反击能力而展开。所以,前苏联对海军的投入不等于对海权的投入。《对》文认为俄国追求海权的时间不短,投入不少,其实也是没有了解红海军的作战思想所致。
        2 把握时代脉搏,将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作为自己新的“增长点”,是决定后起大国发展前途的根本所在,是否追求海权同样应视此决定。
        这个观点具有了一个优秀的“品质”:前瞻性。把握时代脉搏,寻找技术上的突破点把国家推上一个领头羊的位置,毫无疑问可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文认为技术和海权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而那些死抱某一种“权”是战略上的“刻舟求剑”。但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海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是否存在这样的替代关系?我们还是看看历史吧。
        《对》文谈到了英国的蒸汽机,但是英国没有用蒸汽机来取代海权,倒是蒸汽机成了一段时间内海上庞然大物的心脏。德国人的光学、化学和电力技术有优势,但是德国人也没有用这些技术去取代海权,倒是这些技术后来成了海军大国不断发展海权的动力。美国的技术发展在二战后可谓突飞猛进,其结果并不是放弃了海权,而是打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国防和军事领域的竞争焦点既有技术上的较量,同时也有空间上的争夺。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而不可能是相互取代。海权也好,空权也罢,都标志着一个国家对某个区域内的空间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增长而被废弃,发展新技术也恰恰是为了更好的获取和保有这些“权”,那么何来战略上的“刻舟求剑”一说呢?假如我们发展制天权的同时放弃海权,那也就是放弃了通过海洋进行运输和贸易的能力,更是放弃了对海洋领土的保卫,那国家的发展前途根本何在?所以,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关键领域作为自己的增长点,都影响不到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谈不上“是否追求海权同样应视此决定”,除非这个世界根本不再有海上的运输和贸易了。舍本逐末,与修炼“葵花宝典”无异。
        《对》文还教导我们“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追赶,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为此还称赞德国的工业发展“就不是瞄准英国的最强项而进行的,相反,正是通过化学、电力等新兴产业上占有先机,才得以实现赶超”。看来德国人没有“刻舟求剑”,更没有“亦步亦趋”,那么照此推论,当年德国战舰用的是什么发动机,似乎可以根据《对》文的阐述断定绝非英国人发明的蒸汽机,没准是火箭发动机、全电推进之类的玩意了。在新的领域寻求突破固然是必要的,比如可以直接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跨过别人走过的弯路。但如果以此为由,刻意忽视和回避一些必要的技术、装备和理论,那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短板”,必然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均衡发展,甚至是畸形发展。拉姆斯菲尔德主持的美国陆军转型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以转型后的陆军去取代海权,这种转型恰恰是建立在强大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基础上的。跟在别人后面并非没有好处,对于处在上升阶段的大国而言,在一些领域跟踪世界先进发展水平,以“拿来主义”解决问题是一种快速发展的好办法。这绝不能简单的用“亦步亦趋”来概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是相辅相承的,特别是对那些处在上升之中,技术基础却没有那么坚实的国家里说,没有后者这个基础,前者基本上是空谈。
        在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发展到“遥作战”的今天,远程精确打击对一个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能够成什么样的威胁,已经是不言而喻了,“来自海上的进攻可能只影响其发展。”这句话对濒海国家更加难以继续适用。新技术在不断把世界缩小,传统的近岸防御和近海防御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名存实亡。因此对一个后起大国而言,海权和国家领土、领海主权完整,甚至和国家安全都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后起大国一个新的契机,使一只新生的海军力量能够迅速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取得和老牌海军大国的战略均势,能否赶上这班车,的确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文中多次强调核均势形成的战略平衡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此言非虚,但是并非可以用来解决所有麻烦,尤其是新的战争模式越来越趋向于高强度、低烈度,越来越强调减小附加伤害,因此灵活的反应能力和作战手段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各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核均势也无法取代海权对一个国家的作用。而且如果放弃海权的话,那么很多信息技术也就没有了发挥的舞台,因为战场感知能力也好,信息传递也罢,这些都是为了提高作战时对时敏性任务的反应能力,以提高作战效能,首要的基础还是兵力和火力的投送能力。脱离海权,只依靠陆基和天基兵力是无法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的,而是反应手段会相当局限,即使具有远程打击能力,也无法真正获得区域控制能力。而核力量通常不用来承担时敏性任务,恰恰是对战场感知能力要求最低的。简单的说,接到发射命令,把核弹头投向预定的目标城市就可以,对信息的唯一要求就是保证发射命令能及时准确的传达到位。对一个大国而言,核力量的建设是一个不可松懈的领域,特别是NMD这些东西的出现,严重挑战了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但是我们重视核力量作用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核战略绝不是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唯一支柱,正如《对》文自己说的,要把握竞争焦点的动态性,“绝不会沿着直线进行”。
        3 充当现有世界拓权国的主要挑战者,是后起大国对外战略的大忌。对海权的追求必须服从这一大局。
        谁是主要挑战者?对不同的人来说,看法可能截然不同。这取决于各个国家的战略目的,即使自己没有去挑战,对方也有可能把自己当成首要的挑战者。什么是挑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发展才算挑战,经济上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和对能源的需求,都可能被对手视为严重的挑战。大国的兴起过程中,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了和更强大国家之间发生矛盾的必然性。这些矛盾无法回避,也就导致了挑战的必然存在。对一个无意间成为主要挑战者的国家,这种局面不是自己想避免就能避免的。重要的在于,这种局面形成后,如何给自己定位。
这一点,《对》文也提到“不充当挑战者,并不意味着放弃迎接挑战的积极姿态,更不是画地为牢,自我捆绑”。
        海权问题也是如此。首先,《对》文在谈及海权时,认为海权就是全球海权,不存在区域海权,那么这种理解下,把发展海权等同于挑战世界霸主也就不足为奇的。但是海权毕竟不是霸权,也不一定是全球性的。印度是很好的例子,印度海军绝非全球最强大的海军,但是在印度洋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可以充分保障这个区域内的海权。而印度海军的发展却没有造成对美国海上霸权的冲击,当然也就没有遭到美国的打压。相反,中国的任何进步都会被当作炒作的话题,上届奥运会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夺得28枚金牌,也被西方某些媒体说成“中国威胁论”的依据。如果我们今天不是讨论海权,而是讨论体育,那么是不是该告诫我们的刘翔们,跑第二和跑第五十没有区别,不要刺激超级大国呢?这样的思维实际上已经是画地为牢,自我捆绑了。
        发展海权和发展核力量一样,都可以用于国家的自卫,并非发展了这些,就等于走上了路易十四、拿破仑、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的老路。《对》文提出,“世界霸权对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尤其敏感,因为这是进攻其本土的途径之一。所以,后起大国选择海权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就是触动了霸权国最为敏感的神经,很可能被视为直接挑战”。这里恐怕要明确一个问题了,到底是霸权国通过海上攻击发展中国家的能力能强,可能性更大,还是发展中国家通过海上攻击霸权国的可能性更大?更多情况下海洋是谁发起进攻的途径呢?而且同海权相比,核力量的发展更能触动霸权国敏感的神经,是更直接的挑战。如果说发展海权是和战略大局相违背的,那么发展核力量岂不更甚?所以,《对》的这个观点只是从霸权国的角度看问题,难免片面。
        即使一个国家没有成为霸权国的主要挑战国,那么也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霸权国对一些国家的打击,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对其发起了挑战,而是其资源和地理位置引起了霸权国的兴趣。为了取得该地区的资源和控制权,霸权国是乐于下手的。100多年前是这样,今天的世界也没有彻底的改变,我们已经看到了霸权国家为了实施军事占领而编造理由的精彩表现。尽管事后证明,当初出兵的理由纯属子虚乌有,但是当地的控制权已经易手,生米变熟饭了。如果觉得自己没有挑战霸权国,就可以避其锋芒未免太健忘了,这里还可以借用一句北京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何况海上威胁也来自多个方向,并非仅仅来自霸权国。因此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对一个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洋国土,并且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尽管不用担心遭到领土占领,但放弃海权的发展,不仅不能真正做到韬光养晦,反倒是很有引颈就戮的风范了。
        4 后来崛起的大国必然面临各种安全挑战,简单、直接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安全困境”。在复杂性和整体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改变安全思维,适时参与国际合作越来越成为解决安全问题必然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对》文在这一部分提到了三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对于一些国家而言,自身的实力有限,导致其安全系数和发展程度成V形发展,一定阶段内成反比。首先,此种V形发展并没有“普适性”。并非所有国家都是“实力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其他国家的力量对比”,这样的国家如果出现了安全和发展的V形关系,那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军事力量的建设严重滞后了。其次,我们不能忘记国家的安全程度一方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国内军事力量的建设水平,不能只考虑前者,而刻意忽略和贬低后者的作用。如果这时候再忽略海权的发展和海军的建设,那么面临的也许不是V形安全曲线,而是由于能源和贸易安全难以保障所导致的“\”形。除非索性停止经济和科技发展,甘心去当世界第50。
        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安全困境的问题。要避免出现“安全困境”这种死循环,不是一个国家单方面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看看前苏联发展核武器时面临的是什么局面,苏联对西方的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而且二战结束前,斯大林已经获知美国的核计划,苏联不可能用一种侥幸心态去看待原子弹。中国在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以前,实际已经遭到过美国的核讹诈,更不可能以“安全思维上的修正”,去赌国家的命运。如果说这些事例是五十年前的,和现代社会的潮流不吻合,那么我们还可以看看现代国际社会,美国对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是何等敏感,美国的NMD又是让中国和俄国何等的担忧。难道我们今天可以为了避免“安全困境”,而任由哪个国家去打破这种战略核均势么?恐怕谁也不敢承担这个风险,在这种较量中首先退让下来,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这种退让意味着给潜在对手松绑。至于“改变原来将自身安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基础上的做法”更是无从谈起。要知道,无论是《对》文在前面重点强调的核均势还是天基打击平台,都是要让对手感到不安全才能发挥战略威慑作用的。改变这种做法也就是放弃了国家的战略威慑能力,成了把别国的安全建立在本国不安全的基础上,用葛优在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台词说,“仗义得有点过了”。相比之下,倒是发展海权并不意味着严重威胁别国的安全。
        第三个问题,“他助”与“自助”的结合。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思想了,只不过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和平往来更多,互助的方式更多样。国际间密切合作解决问题,确实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有效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和发展海权并没有任何矛盾。实际上,国际合作也需要军事手段全球化。假设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海权,而其他国家不得染指,那么在跨洲的国际热点问题上,怎么实现真正的国际合作?恐怕是一国为主,多国为仆了。而且国际合作不可能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就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自身安全,其中有些就需要海权和海上力量的存在。将自己的部分安全交由他国保证,也有一个“普适性”问题。如果国际环境平缓,和周围国家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那么可以依靠国际社会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是这对一些小国更为适用。对那些已经明显被超级大国视为下一个打击对象的国家而言,这种国际社会的安全保障是绝不可靠的。尤其是现在国际大环境并没有走向人们所预期的多极化,而是更趋向于“单极化”,以前的平衡被打破之后,超级大国动武时对国际舆论几乎没有任何顾忌,甚至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绕开联合国安理会,那么国际社会能给予相对弱小国家什么样的帮助,就可想而知了。羊被饿狼盯上后,可不会用“把自己的部分安全”交出来,以争取消除狼的“疑虑和戒心”,因为人家要下手,也根本不是因为什么疑虑和戒心,这时候与其跪地求饶,还不如用头上的犄角自卫,犄角越粗壮的羊,逃生的机会也一样。
        在国际体系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增强的情况下,无论是确保生存还是寻求发展,都要求国家有更完善的适应能力,更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尤其大国,更应该注意发展的体系化和完整性。在今天的世界上,试图寻求一种捷径,轻易用一个领域的进步、一向技术的突破或者一种思维的转变去改变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是不现实的。毛泽东曾说过:“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如何理解这个告诫,什么样的路是所谓的“直路”,才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参考资料:《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作者徐弃郁,发表于《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2 17:56
这片文章是2005发表的,针对的是当年的情况。他没有估计到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和美国的影响。
2003年发表于《战略与管理》。2005年8月发表于《现代舰船》,2005年9月,我在《现代舰船》把这文章几乎每段都骂了。
2003年发表于《战略与管理》。2005年8月发表于《现代舰船》,2005年9月,我在《现代舰船》把这文章几乎每 ...
有空也发一下你的文章吧,雪貂。我就喜欢对照看看正反双方的观点。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3 00:00
有空也发一下你的文章吧,雪貂。我就喜欢对照看看正反双方的观点。
已经贴了,斑竹审核后就会看到。

记得那次pupu看完文章后,觉得一口恶气得出啊。
已经贴了,斑竹审核后就会看到。

记得那次pupu看完文章后,觉得一口恶气得出啊。
好啊,等着看了。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4-7-23 00:05
好啊,等着看了。
等我落地上海后再聊吧,这段时间到处飞,从新疆到海南宜昌武汉上海广州深圳。

这两天刚缓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