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的兴衰,其根源都是耕战军功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1:05:24


就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变法中,商鞅设立的。目的在于提高秦军战斗力。

为奖励军功,商鞅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当爵位到到五大夫可衣食300户的租税。如果军功杰出,衣食600户的。可以养士“自己的家臣与武士”



秦军功制度的核心,就是用军功换土地。没有军功,不得享受土地。秦人骁勇,不是秦人天性,而土地在激励着,2000年后,中国人再次为土地激励,同样在朝鲜表现出了骁勇。

问题是,土地哪里来?土地都是有主人的,你想奖励土地,就要动老贵族的奶酪,老贵族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所以商鞅被五马车裂了。

我们知道,同商鞅一样,六国不是没有变法,但变法大多无疾而终,或者浅尝则止,为什么秦国持续下去了呢?

因为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找到了不触犯贵族利益的土地来源,为军功制度的执行,打开了顺畅的大门。

这就是西征南讨。秦处于中国的西部边关,本来就是为周王朝夺取周王旧地,看守西部大门的任务。周旧地被西戎所占,只要秦夺过来,就是军功制度最好的实施地。

如果说战西戎,是耕战制度的第一桶金,那么秦对巴蜀的占有,则彻底激活了耕战体系,从而耕战的车轮飞转起来,从而势不可挡。

象长平之战,秦能胜,根本不是白起武力过人。白起虽然是名将,但以他40万秦军的实力,其实也奈何不是赵括的40万赵军,也就是能够垒关闭门不出,不与赵括正面交锋。

真正断了赵括后路的,是秦王亲自到征服过来的三晋旧地,许诺只要上战场就有地封,从而一举发动了60万旧魏人,断了赵括的后路。

而其他六国,地处国家势力已经均衡的中原,周围已经没有可随便征讨的无主土地。象魏国那样侵占其他诸侯的土地,又会激起其他5国的同仇敌忾,虽然魏第一个变法,是战国时代第一个强国,但每一次对一国的征讨,都会引起周边其他4国的围攻,地理政治环境注定他是一个悲剧。

等秦国统一六国,天下可耕之地已经被秦人所占,这样又回到了商鞅开始变法局面:无土地可封军功。没有了本钱,秦却仍然执着于扩张,向匈奴和南越进兵,那秦的耕战制度不出问题才怪。

象陈胜那样,幻想王侯将相的农民,毕竟是少数,而陈胜讽刺的其他燕雀,才是幻想自己土地的大多数。 如果大泽乡的征民仍然有土地可封,是不会跟随陈胜捣乱的。想想,当年魏地旧人,为了土地,连13岁的儿童都上前线,并一夜之间绕到赵括背后,难道他们不怕死吗?为家族争一立身之地罢了。

无论是始皇帝,还是二世,其实秦制都没有变,都是商鞅根据李俚之法作的《秦典》之法律。

变的上外部环境,耕战就象台机器,是要吸收土地的作为动力能源的,统一之前,有足够多的土地来供养这台机器,一发动起来,势如万钧,锐不可当。

当天下一统,无土地供养这台机器,发动起来的机器停止不下来,他就需要反噬土地的现主人,开始喝民血了

就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变法中,商鞅设立的。目的在于提高秦军战斗力。

为奖励军功,商鞅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当爵位到到五大夫可衣食300户的租税。如果军功杰出,衣食600户的。可以养士“自己的家臣与武士”



秦军功制度的核心,就是用军功换土地。没有军功,不得享受土地。秦人骁勇,不是秦人天性,而土地在激励着,2000年后,中国人再次为土地激励,同样在朝鲜表现出了骁勇。

问题是,土地哪里来?土地都是有主人的,你想奖励土地,就要动老贵族的奶酪,老贵族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所以商鞅被五马车裂了。

我们知道,同商鞅一样,六国不是没有变法,但变法大多无疾而终,或者浅尝则止,为什么秦国持续下去了呢?

因为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找到了不触犯贵族利益的土地来源,为军功制度的执行,打开了顺畅的大门。

这就是西征南讨。秦处于中国的西部边关,本来就是为周王朝夺取周王旧地,看守西部大门的任务。周旧地被西戎所占,只要秦夺过来,就是军功制度最好的实施地。

如果说战西戎,是耕战制度的第一桶金,那么秦对巴蜀的占有,则彻底激活了耕战体系,从而耕战的车轮飞转起来,从而势不可挡。

象长平之战,秦能胜,根本不是白起武力过人。白起虽然是名将,但以他40万秦军的实力,其实也奈何不是赵括的40万赵军,也就是能够垒关闭门不出,不与赵括正面交锋。

真正断了赵括后路的,是秦王亲自到征服过来的三晋旧地,许诺只要上战场就有地封,从而一举发动了60万旧魏人,断了赵括的后路。

而其他六国,地处国家势力已经均衡的中原,周围已经没有可随便征讨的无主土地。象魏国那样侵占其他诸侯的土地,又会激起其他5国的同仇敌忾,虽然魏第一个变法,是战国时代第一个强国,但每一次对一国的征讨,都会引起周边其他4国的围攻,地理政治环境注定他是一个悲剧。

等秦国统一六国,天下可耕之地已经被秦人所占,这样又回到了商鞅开始变法局面:无土地可封军功。没有了本钱,秦却仍然执着于扩张,向匈奴和南越进兵,那秦的耕战制度不出问题才怪。

象陈胜那样,幻想王侯将相的农民,毕竟是少数,而陈胜讽刺的其他燕雀,才是幻想自己土地的大多数。 如果大泽乡的征民仍然有土地可封,是不会跟随陈胜捣乱的。想想,当年魏地旧人,为了土地,连13岁的儿童都上前线,并一夜之间绕到赵括背后,难道他们不怕死吗?为家族争一立身之地罢了。

无论是始皇帝,还是二世,其实秦制都没有变,都是商鞅根据李俚之法作的《秦典》之法律。

变的上外部环境,耕战就象台机器,是要吸收土地的作为动力能源的,统一之前,有足够多的土地来供养这台机器,一发动起来,势如万钧,锐不可当。

当天下一统,无土地供养这台机器,发动起来的机器停止不下来,他就需要反噬土地的现主人,开始喝民血了
抢钱抢粮抢女人
农耕社会,奖励土地动力当然足。
你说的错了。士兵为国征战国家依法对士兵进行赏赐无可厚非。没有激赏士兵就没有动力与士气。秦国的别忘是秦始皇的接班人没有选好。秦始皇在还能压制复辟势力,他死了那些复辟势力肯定会卷土重来复辟六国。没有一个强力的国君压制复辟势力必将天下大乱。可惜了
人民战争!

去海边看晚霞1 发表于 2014-7-8 16:12
你说的错了。士兵为国征战国家依法对士兵进行赏赐无可厚非。没有激赏士兵就没有动力与士气。秦国的别忘是秦 ...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谁都白搭

秦统一六国,是赚钱的买卖,收益多了,大家一块吃肉,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攻打匈奴和南越,是赔本的买卖,战线靠近苦寒或者苦瘴地带,本来就比统一六国成本更高,还没有收益,让谁谁也不愿意干。

为什么楚人反的最厉害?是因为楚人是最后被统一的,其他六国的黎民都可能在耕战中受益,作为即得利益者,还有维护耕战的动力。

只有楚国不可能,因为他们是最后的接盘侠,未得耕战之益,却要承受耕战之苦,所以楚人反意最浓。
去海边看晚霞1 发表于 2014-7-8 16:12
你说的错了。士兵为国征战国家依法对士兵进行赏赐无可厚非。没有激赏士兵就没有动力与士气。秦国的别忘是秦 ...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谁都白搭

秦统一六国,是赚钱的买卖,收益多了,大家一块吃肉,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攻打匈奴和南越,是赔本的买卖,战线靠近苦寒或者苦瘴地带,本来就比统一六国成本更高,还没有收益,让谁谁也不愿意干。

为什么楚人反的最厉害?是因为楚人是最后被统一的,其他六国的黎民都可能在耕战中受益,作为即得利益者,还有维护耕战的动力。

只有楚国不可能,因为他们是最后的接盘侠,未得耕战之益,却要承受耕战之苦,所以楚人反意最浓。
秦的衰亡,根源在秦二世
胡亥赵高是罪首
qiugb 发表于 2014-7-8 16:35
秦的衰亡,根源在秦二世
这话没有错,就是始皇嬴政亲自干“二世”这个活,也得败

无可征讨的土地,没有进项,谁愿意培着你干吃鳖?
所以CCAV7才叫做耕战台。
将一个国家兴亡的根源简单的归结到军功制度,相当的不严肃。军功制度是秦军战斗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强大的秦军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但是反过来说根源,我看都不靠谱。比如你能说秦国统一六国的根源是拥有强大的军队? 秦军强大战斗力的根源就是军功制度? 我看没这么简单。 直接把秦国兴的根源讲成是军功制度就更显荒唐了。这还只是兴,至于你说的衰,平常我们总说衰亡,衰了才亡,实际上我觉得秦国根本没有衰这么一个过程,直接就亡了,根本就是暴毙,姑且认为你说的衰就是指这个亡,再一次将军功制度认为是这个亡的根源就更是无稽之谈。
秦国为什么在短短的15年之后就灭亡了,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简单地可以下历史定论的问题。它实际上是多种原因甚至是加上了一些历史偶然的综合结果。你这样的简单归因,是一种肤浅历史观的体现。
顺便说一下,真正能推翻和事实上推翻秦国的不是陈胜吴广这些农民,而是随他们之后的前六国贵族。
纯属胡扯,商鞅之死跟大贵族反扑没关系,商鞅之死是私怨,秦惠公当太子时曾经犯罪,由于是太子并且年幼,所以没有处罚他,但是把他的两个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分别施以劓刑和黥刑。把秦惠公和两个帝师都得罪了。后来就是公孙贾说商鞅谋反的。假如是大贵族反扑,秦惠公就不会在车裂了商鞅之后把过错推给公子虔和公孙贾然后把他们也都杀了。更何况,商鞅身死而法不废,秦惠公照样用的仍然是商鞅的法度。反扑从何谈起?

秦二世而亡无非是因为秦过于残暴,论法度,汉承秦制,怎么汉就能四百年?无非是汉稍微缓和了一下,役使百姓没那么狠而已。
如果可以凭每个日本鬼子的头颅和护照领100万元,估计还是会掀起一阵狂热的。日本人就没人敢离开小岛了
人有天 发表于 2014-7-8 16:37
这话没有错,就是始皇嬴政亲自干“二世”这个活,也得败

无可征讨的土地,没有进项,谁愿意培着你干吃 ...
看来暑期到了,大家都忘了休养生息这个词了。
llbbxx 发表于 2014-7-8 15:53
抢钱抢粮抢女人
真相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谁都白搭

你错了。齐国才是最后被灭的。楚国为什么反的最厉害非常简单。天高皇帝远。还有楚国一直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
去海边看晚霞1 发表于 2014-7-8 17:22
你错了。齐国才是最后被灭的。楚国为什么反的最厉害非常简单。天高皇帝远。还有楚国一直就是一个松散的联 ...
齐国就是个打酱油的,齐国是自己投降的,不是被灭的。没有经过战争,也就没有军功,齐国的战争损失也小的多。

楚国不一样。

风吹过山 发表于 2014-7-8 16:51
看来暑期到了,大家都忘了休养生息这个词了。


休养生息后,也没有耕战

耕战也不需要休养生息,抢地抢人,谁抢的快是谁,手快有,手慢无,谁愿意同你休养生息

天下一统,耕战结束
风吹过山 发表于 2014-7-8 16:51
看来暑期到了,大家都忘了休养生息这个词了。


休养生息后,也没有耕战

耕战也不需要休养生息,抢地抢人,谁抢的快是谁,手快有,手慢无,谁愿意同你休养生息

天下一统,耕战结束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16:46
将一个国家兴亡的根源简单的归结到军功制度,相当的不严肃。军功制度是秦军战斗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强 ...
为什么衰?因为秦的基本国策无法执行了,而他的基本国策就是耕战

所以,在统一六国后,面对匈奴人,应该怎样改革耕战制度,才是秦可以不亡的关键,所有因循守旧的,包括始皇帝在内,都是加速秦的覆灭。

始皇帝认识到要改了吗?没有,不然也不自称始皇帝了

而中原的这一次变革,是到了汉武帝才开始慢慢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必要的。当然不是独尊儒术,那只是个幌子。
齐国就是个打酱油的,齐国是自己投降的,不是被灭的。没有经过战争,也就没有军功,齐国的战争损失也小的 ...
齐国怎么算打酱油的?算起来六国最富有的就是齐国了。齐国最后被灭是秦国的战略需要。
去海边看晚霞1 发表于 2014-7-8 17:53
齐国怎么算打酱油的?算起来六国最富有的就是齐国了。齐国最后被灭是秦国的战略需要。
因为齐是自己投降的,最起码的一点,没有秦人能拿着齐人的人头来要土地。
人有天 发表于 2014-7-8 17:49
为什么衰?因为秦的基本国策无法执行了,而他的基本国策就是耕战

所以,在统一六国后,面对匈奴人,应 ...
你先讲讲在始皇帝暴亡之前,秦国的衰表现在哪里了?   “是到了汉武帝才开始慢慢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必要的”,汉武帝又改革了什么?
因为齐是自己投降的,最起码的一点,没有秦人能拿着齐人的人头来要土地。
我觉得你有点牵强了。秦军进入齐国肯定有不少人立功。而且你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秦军士兵与军官获得奖励标准有很大不同。士兵是按敌人的头颅来的。军官的考核要复杂很多。包括任务的完成、我方士兵的损失、歼敌人数等等。
抢钱抢粮抢女人
精辟啊 亘古不变的主题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18:12
你先讲讲在始皇帝暴亡之前,秦国的衰表现在哪里了?   “是到了汉武帝才开始慢慢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必要的 ...
精神面貌

以王剪为首的秦军,李斯为首的百官,其都存在懈怠

而嬴政号称 始皇帝,更是其没有注意到耕战政策需要改革了。

而长平之战的魏地旧人,与大泽乡陈胜吴广的对比,才是最基础,也是最致命的。长平之战60万老弱病残面对胡服骑射的40万赵军而不惧,大泽乡陈胜吴广却不能如期到达。

像不像,解放战争时期,土改农民屡屡创造行军奇迹,而国军汽车坦克却半月移动不了30里。
去海边看晚霞1 发表于 2014-7-8 19:40
我觉得你有点牵强了。秦军进入齐国肯定有不少人立功。而且你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秦军士兵与军官获得奖励 ...
军官是少数,而士兵一个人的封赏虽少,但架不住人多基数大啊
frazer001 发表于 2014-7-8 16:50
如果可以凭每个日本鬼子的头颅和护照领100万元,估计还是会掀起一阵狂热的。日本人就没人敢离开小岛了
以军功换金钱,这是汉武帝的改革

从此,耕战,变成了商战,贸易战。

当然,为了有钱赏,首先要搜刮民财,这就叫休养生息。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16:46
将一个国家兴亡的根源简单的归结到军功制度,相当的不严肃。军功制度是秦军战斗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强 ...
灭秦的还是秦人自己。李斯、赵高、胡亥就是这三个人把秦国搞垮的。
kingcedar 发表于 2014-7-8 16:49
纯属胡扯,商鞅之死跟大贵族反扑没关系,商鞅之死是私怨,秦惠公当太子时曾经犯罪,由于是太子并且年幼,所 ...
有点道理
嘿嘿,现在发帖的水平啊,呵呵。
纯属胡扯,商鞅之死跟大贵族反扑没关系,商鞅之死是私怨,秦惠公当太子时曾经犯罪,由于是太子并且年幼,所 ...
更准确的说,商央是死于秦穆公之手,因为按秦法,商央所得罪人都不能至他于死地,最后之所以不能翻盘,是因为秦穆公为了在他死后保护商央,而特设了一支私军,连商央自己都不知道,后来事发,私军首领自杀,这才让一帮秦国贵族拿到制他死地的证据。。。。
kingcedar 发表于 2014-7-8 16:49
纯属胡扯,商鞅之死跟大贵族反扑没关系,商鞅之死是私怨,秦惠公当太子时曾经犯罪,由于是太子并且年幼,所 ...
“暴秦”,很可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并不怎么符合事实而三人成虎的一个东西。曾经有人详细统计了秦的徭役和赋税情况,结论是根本就不高(有些甚至低于各朝平均水平),出处我忘了,印象中这来源比较可信。暴秦中的这个暴可能主要是指秦的法律过于严苛,而且条目非常之多,一不小心可能就犯了法,处罚起来也丝毫不留情面。
秦是以法治国,这个法的建立是卫鞅根据秦国实际情况,经过考察和仔细斟酌成文的,也就是说它比较符合当时秦国的国情,但是秦国统一六国后,这个法的修改可能没有及时跟上,就有了很多严重背离实际情况的地方(很可能那个著名的”失期当斩“就是这种情况,当然这个条目可能是假的,这是另一个问题了,扯远了)。另一方面,秦法条目多而繁杂,统一不长时间的六国人一下子很难都清楚和接受(商鞅变法的前期,秦人自己都发生了几次暴力抗法,别提六国人了)。这两点让六国人对秦法心有不服,有些自然就觉得起义就是”诛暴秦“了。
六国人对秦法不服,六国旧贵族又念念不忘旧国,但都慑于始皇的威望和秦军强大的战斗力而不敢有所造次,这是华夏一统后六国人心态的写照,也是起义后民众及贵族纷纷响应的基础。人心不稳其为一。
待始皇暴毙,赵高、李斯合谋矫诏赐死公子扶苏、蒙恬并立胡亥后,秦国的中枢也就开始乱了,等到二世胡亥继位后沉湎酒色毫无作为,而赵高把持朝政,举起屠刀对朝中文臣(李斯都被他设计杀了)、武将(蒙氏全灭)甚至赢式王族大开杀戒后,秦国中枢已经瘫痪了,面对起义朝廷没有做成迅速的处置,这给了义军壮大的机会;另一方面乱政和二世追求享乐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就进一步刺激了起义。中枢瘫痪之后,秦军的调度、指挥、供给都出了很大问题,而在反叛中有功的将士得不到奖赏,他们便开始与朝廷离心。总而言之乱政、中枢瘫痪,为二。
军事上,当时秦军主力都在外,北边30万抵御匈奴,南边30万在征南越。整个原七国之地,没有一支像样的秦军(我觉得这实际上反映了始皇对局势的自信,事实上他的自信有道理,只是他没法料到自己死后———当然其实他根本就不想死——会发生这么多变故)。起义发生后一则主力在外(一开始也不需要主力,只要中枢正常工作,随便哪里临时征发一支军队,轻而易举平叛,如果是这样我等只会在史书上看到:元年末,戍卒作乱,次年平。。。陈胜吴广是哪个?),二则朝廷的瘫痪严重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有能力的武将几乎都被诛杀了,及上一段提到的各种),以至于最终北方回归的30万秦军也未能力挽狂澜。匪夷所思的是,南方的30万秦军直到秦亡也没有回来护国——这更直观的说明,朝廷已经乱到什么程度。平叛不及时,秦军战力下降,主力不归,为军事上的原因,其为三。

对于统一、强大朝代的灭亡,我们都喜欢去寻求原因,而很多时候都能找到一个”必然性“,简单说就是不亡没有天理。秦的灭亡有没有必然性?我觉得没有,更多的是偶然。比如始皇的死,如果没有发生在南巡的路上而是在宫中,任赵高再大胆也不敢玩出矫诏的花招,又如李斯,他参与赵高的阴谋简直就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在秦国开始分崩离析直到灭亡的那一刻,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只要某件事往另一个方向发展或者某个关键人物做了另一种选择,秦国都不可能灭亡。
秦国在各方面都是我心目中封建制国家的楷模。对内以完整的法律治国,制度完整有效,对外开拓进取,民有勇尚公战而不相私斗。民有法可依,而凡事有制.....  结果就这么亡了,实在是我心之殇。
这楼主直接把秦亡的原因归为一个军功制度,实在让我有些无语。


为什么衰?因为秦的基本国策无法执行了,而他的基本国策就是耕战

所以,在统一六国后,面对匈奴人,应 ...
你把始皇帝看的太简单了,始皇统一后,就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北抗匈奴,是为了防御,所以他一打一边修城墙,打越南是因为越南觉得中原打了这么久无力再战,来打秋风的,只是始皇帝的时间有限,如果再给他十年时间,秦就不会二世而亡的。
“暴秦”,很可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并不怎么符合事实而三人成虎的一个东西。曾经有人详细统计了秦的徭役和 ...
你要是那时候的各国贵族和学士,你肯定会说暴秦了,始皇坑过孺生的。得罪了文人说他好才见鬼,你没看如今天朝的情况吗,有相似之处哦。。。。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16:46
将一个国家兴亡的根源简单的归结到军功制度,相当的不严肃。军功制度是秦军战斗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强 ...


是统一根基不稳导致的迅速瓦解,类似蒋介石名义统一中国,但在内外因作用下,尚来不及完成对一些地区的有效控制,社会控制力迅速减退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16:46
将一个国家兴亡的根源简单的归结到军功制度,相当的不严肃。军功制度是秦军战斗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强 ...


是统一根基不稳导致的迅速瓦解,类似蒋介石名义统一中国,但在内外因作用下,尚来不及完成对一些地区的有效控制,社会控制力迅速减退
人有天 发表于 2014-7-8 20:09
精神面貌

以王剪为首的秦军,李斯为首的百官,其都存在懈怠
秦一统天下后,王翦在哪里? 还以他为首? 我不知道你说的懈怠是什么,秦军30万北御匈奴,南征百越,七国之内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犯了哪门子懈怠? 统一天下后,以李斯为首的文官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书同文车同轨,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怎么也懈怠了?
始皇帝没有注意到耕战政策需要变更只说明他觉得这个政策没什么问题。
第三条我就无语了。这对比我没看出来是什么意思。不过你这也是错误百出,  陈胜吴广失期只是因为天下大雨道路不通,这跟精神有关系? 你精神好,你能在汶川地震的时候花平时一样多的时间走进去?  另外,堵住赵军后路的是白起派出的一支轻兵,人数比较少而已,秦王征发的是全国13岁以上的男子去巩固缺口,而且秦王增兵到的时候已经堵上好些时日了。怎么到你这似乎就征发了河内郡一地的人,并且好像只是靠他们堵住40万赵军的一样? 这跟你说的解放战争真看不出有什么像的地方。
总之, 请多看书,多思考,不要脑补。
军官是少数,而士兵一个人的封赏虽少,但架不住人多基数大啊
可是你忘记了一点,齐国投降了。基层士兵就没有机会砍别人脑袋。

冤大头2013 发表于 2014-7-8 21:09
你把始皇帝看的太简单了,始皇统一后,就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北抗匈奴,是为了防御,所以他一打一边修城墙 ...


你还是在儒家的圈圈里出不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任何政治行为背后,更 深层的原因都是经济行为

商鞅是如何开始变法的?徙木立信。以十金为起动资金,建立信用。可这信用不是这一个十金就可以维持住的,需要不断的投入,这投入就是土地的封赏。

没有对军功持续的土地封赏,徙木立信的作用就中断,就会荡然无存,人们也就不会再为了奋斗。

所以,徭役多也罢,少也罢,根本不是重点。有了土地的封赏,徭役再多,人们也不会叫苦,象将木头搬过来搬过去这样的白痴行为都有人干。没有了奖励,没有徭役都会有人骂娘。

而统一六国,从经济上是盈利的,能为秦的进一步雄心提供了物质基础。

征伐匈奴、南越(不是越南),却是亏本的,基层无利可图,不骂娘就已经烧高香,还要有徭役?

秦如果想长冶久安,就必须改革整个耕战制度,不然自我崩溃


冤大头2013 发表于 2014-7-8 21:09
你把始皇帝看的太简单了,始皇统一后,就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北抗匈奴,是为了防御,所以他一打一边修城墙 ...


你还是在儒家的圈圈里出不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任何政治行为背后,更 深层的原因都是经济行为

商鞅是如何开始变法的?徙木立信。以十金为起动资金,建立信用。可这信用不是这一个十金就可以维持住的,需要不断的投入,这投入就是土地的封赏。

没有对军功持续的土地封赏,徙木立信的作用就中断,就会荡然无存,人们也就不会再为了奋斗。

所以,徭役多也罢,少也罢,根本不是重点。有了土地的封赏,徭役再多,人们也不会叫苦,象将木头搬过来搬过去这样的白痴行为都有人干。没有了奖励,没有徭役都会有人骂娘。

而统一六国,从经济上是盈利的,能为秦的进一步雄心提供了物质基础。

征伐匈奴、南越(不是越南),却是亏本的,基层无利可图,不骂娘就已经烧高香,还要有徭役?

秦如果想长冶久安,就必须改革整个耕战制度,不然自我崩溃

ruanyin80 发表于 2014-7-8 21:15
是统一根基不稳导致的迅速瓦解,类似蒋介石名义统一中国,但在内外因作用下,尚来不及完成对一些地区的 ...
你太看的起光头了,光头统一中国?哪个位面的事

在我看来,前20年和后30年,才是秦汉之分,WG就是陈胜吴广起义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21:34
秦一统天下后,王翦在哪里? 还以他为首? 我不知道你说的懈怠是什么,秦军30万北御匈奴,南征百越,七国 ...


你是真不懂,也没有看地形

赵括北逃有5条路,白起只堵了离前线最近的一条,这样就想围歼赵括是不可能的

秦起的不是全国,而是河东之地,河东之地是魏之旧地,那么河东是离战场-----韩国最近的,同时人口足够多的秦统治区域。

其实不仅是河东之地,离长平更近的,原来韩国的属地,大野之民,秦王也启用了,只不过没有河东人多罢了。

起全国之兵,从关中向长平发兵?那是座失良机,秦王没有这么蠢。
reedon 发表于 2014-7-8 21:34
秦一统天下后,王翦在哪里? 还以他为首? 我不知道你说的懈怠是什么,秦军30万北御匈奴,南征百越,七国 ...


你是真不懂,也没有看地形

赵括北逃有5条路,白起只堵了离前线最近的一条,这样就想围歼赵括是不可能的

秦起的不是全国,而是河东之地,河东之地是魏之旧地,那么河东是离战场-----韩国最近的,同时人口足够多的秦统治区域。

其实不仅是河东之地,离长平更近的,原来韩国的属地,大野之民,秦王也启用了,只不过没有河东人多罢了。

起全国之兵,从关中向长平发兵?那是座失良机,秦王没有这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