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王朝建立-白话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8:37:43


一、背景
  黄帝、炎帝及其子孙打败蚩尤之后又继续征战四方,逐渐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势力(这股势力算部落联盟还是国家另说,这里不讨论)。直到帝位传递到帝尧,帝尧在平阳(《帝王世纪》记载“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建立了都城,平阳为今山西临汾市附近(今襄汾陶氏遗址)。也就是在尧舜的时代,以汾水(黄河的一条支流)为中心,形成了北到燕山、南到嵩山(《尚书 舜典》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的陶唐国和其附属国组成的强大的帝国群。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跑出来一个夏朝呢?
二、斗争
  鲧的祖先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据一些资料说,鲧也是黄帝、炎帝的后代之一)。总之,不管是因为血缘关系继承的还是政绩、战绩,鲧从尧那里拿到伯的爵位得到了嵩山之南一小块土地,他们嵩山南边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古本竹书纪年》禹都阳城,现在的登封王城岗遗址,以前登封叫崇阳,武则天在嵩山受禅时,把崇阳改为登封),和自己的小国家(暂定崇夏国),而这个时间点也不可考,我们暂定位公元前21世纪,也就是BC2100作为故事的的起点。那鲧、禹、启,又何德何能通过一个小城发展建立起一个夏朝呢?
  原来,在河南龙山文化末期(对应着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末期),在湖北黄石铜绿山等附近已经能够直接从表层岩石中开采出孔雀石,可以冶炼成金属铜,再加入一定量的铅、锡就能冶炼成青铜器。青铜可以铸造成武器、农具和高档生活用具,青铜器相比石器而言是个巨大的飞跃。
  尧舜自认为自己是天下中心,思想、文化、经济和军事领先世界,但是蛮夷之处的三苗之地却有宝贝青铜矿。所以,本来是一个最南边的边陲小国-崇夏国,一下子就变成了战场的最前沿。从尧开始,就不断的要求鲧出兵南征,从黄河流域经淮河上游往长江中游进攻。
  在BC2050的左右时候,崇夏国向西南占领了汝州市附近地区(煤山遗址),向东南打到了许昌市(吴湾遗址等)附近。这时候情势发生了变化,由于尧年老力衰,变为尧的女婿舜出来执行政务。而崇夏国和他的宗主国陶唐国的矛盾也严重激化,一方面崇夏国不断的出人出兵出粮南征,死人无数,打通青铜矿的运输路线后,初级青铜原料也只是从自己这里路过,又要运到黄河北面的陶唐国,自己又不能留下。而鲧认识到,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青铜的运输路线,有能力和中央叫板,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利和利益。随着陶唐国和崇夏国矛盾日益激化,尧舜下达了新的任务给鲧,治水。这是一个苦差,也是一个警告,也是把鲧调离了其所在的封国。
  最终BC2040左右,尧指使舜将鲧杀害(《史记》殛鲧于羽山以死)。禹的儿子继承崇夏国的伯位,当然,舜还要把鲧的儿子禹也提取出来,要禹继续治水。而此时,舜杀鲧而地位大增,势头还盖过了尧的儿子丹朱,禹只好小心翼翼游走在外地治水,同时也在治水过程中联系各地势力,积攒自己的人脉。其结果是尧被舜困死后(《古本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流放了丹朱。在舜和丹朱争夺帝位之时,禹偷偷的溜回了自己的分封地。在这过程期间,天下大乱,不是战争乱了,而是人心乱了。舜作为尧的女婿囚禁尧的儿子都能这么卑鄙的争取帝位,也给其他所有诸侯国的小君主来说立了坏榜样,天下还有谁谈仁义道德,只要实力强大人人都可以称帝。
  禹一方面躲开了中央的争权(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一方面争取淮河流域的国家的支持,迎娶了淮河地区龙山文化的一位君主的女儿,扩大了自己的团结群体。一方面又继续南征,打过了漯河市(郝家台遗址)、驻马店市(党楼遗址),每到一地都在交通要道上建立城池。
  在BC2030左右,所有青铜原料北运的路线都被禹切断。终于,舜和禹迎来了最后的决战。由于禹将青铜原料收取高价的过路费,导致青铜价格暴涨,青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硬通货,而陶唐国使用的海贝壳等货币变得一文不值,经济破产,导致许多99%百姓下葬时,都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
  在BC2025左右,舜被迫南渡黄河,与禹进行谈判。谁知道,禹早已设下陷阱,在洛阳附近将舜囚禁,然后押运到南方禹的势力范围流放而死,禹为父报仇了。禹称王而舜被囚,天下又大惊,以为禹会一路杀来。禹经过深思熟虑过后,使出了安抚之策。铸九鼎,会天下诸侯(《左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所谓九鼎并不是要分九份的意思,而是利益均沾、人人有份。也就是说“各个小国都有平等的机会分到青铜矿”,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平等机会那鬼知道。小国无不呼称禹为帝,人心归附(不归附不行啊,没有铜就没有好经济,也没有好农具,更没有好兵器)。
  到BC2020左右,禹终于打到长江流域的武汉(《墨子 非攻》禹亲把天之瑞命,以征三苗),石家河文化臣服,每年专向禹进贡青铜。禹在武汉北面建立了采铜重镇(盘龙城遗址,后来商朝继续沿用,在这里将铜块汇集在一起,往北运输),在大冶等地建立采矿监督站(将铜矿粗炼成铜块),垄断了湖北和湖南的绝大部分铜矿资源。
三、成功
  到BC2010左右,禹的儿子启即位,定都现在的禹州市(更靠近正北方向和西北方向运输的交叉点,在这里进行货物分流),借口有扈氏不道德(《尚书 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有扈氏威诲五行)开始北伐其他的附属小国,占新郑市附近(望京楼遗址),新密市(新柴大城),郑州市(洛达庙,往河北、山东的运输路线),巩义市(稍柴城,郑州和洛阳中间点),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洛阳东边的门户,后作为都城之一)。至此黄河中游以南已经全部被启控制,大家都尊启为帝,夏朝建立。
  到BC2000左右,启继续派军队出偃师市,经孟津渡口渡过黄河继续北伐,原来陶唐国和其附属的小国大都闻风而降,向启称臣。

青铜原料运送路线


夏代青铜器

一、背景
  黄帝、炎帝及其子孙打败蚩尤之后又继续征战四方,逐渐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势力(这股势力算部落联盟还是国家另说,这里不讨论)。直到帝位传递到帝尧,帝尧在平阳(《帝王世纪》记载“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建立了都城,平阳为今山西临汾市附近(今襄汾陶氏遗址)。也就是在尧舜的时代,以汾水(黄河的一条支流)为中心,形成了北到燕山、南到嵩山(《尚书 舜典》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的陶唐国和其附属国组成的强大的帝国群。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跑出来一个夏朝呢?
二、斗争
  鲧的祖先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据一些资料说,鲧也是黄帝、炎帝的后代之一)。总之,不管是因为血缘关系继承的还是政绩、战绩,鲧从尧那里拿到伯的爵位得到了嵩山之南一小块土地,他们嵩山南边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古本竹书纪年》禹都阳城,现在的登封王城岗遗址,以前登封叫崇阳,武则天在嵩山受禅时,把崇阳改为登封),和自己的小国家(暂定崇夏国),而这个时间点也不可考,我们暂定位公元前21世纪,也就是BC2100作为故事的的起点。那鲧、禹、启,又何德何能通过一个小城发展建立起一个夏朝呢?
  原来,在河南龙山文化末期(对应着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末期),在湖北黄石铜绿山等附近已经能够直接从表层岩石中开采出孔雀石,可以冶炼成金属铜,再加入一定量的铅、锡就能冶炼成青铜器。青铜可以铸造成武器、农具和高档生活用具,青铜器相比石器而言是个巨大的飞跃。
  尧舜自认为自己是天下中心,思想、文化、经济和军事领先世界,但是蛮夷之处的三苗之地却有宝贝青铜矿。所以,本来是一个最南边的边陲小国-崇夏国,一下子就变成了战场的最前沿。从尧开始,就不断的要求鲧出兵南征,从黄河流域经淮河上游往长江中游进攻。
  在BC2050的左右时候,崇夏国向西南占领了汝州市附近地区(煤山遗址),向东南打到了许昌市(吴湾遗址等)附近。这时候情势发生了变化,由于尧年老力衰,变为尧的女婿舜出来执行政务。而崇夏国和他的宗主国陶唐国的矛盾也严重激化,一方面崇夏国不断的出人出兵出粮南征,死人无数,打通青铜矿的运输路线后,初级青铜原料也只是从自己这里路过,又要运到黄河北面的陶唐国,自己又不能留下。而鲧认识到,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青铜的运输路线,有能力和中央叫板,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利和利益。随着陶唐国和崇夏国矛盾日益激化,尧舜下达了新的任务给鲧,治水。这是一个苦差,也是一个警告,也是把鲧调离了其所在的封国。
  最终BC2040左右,尧指使舜将鲧杀害(《史记》殛鲧于羽山以死)。禹的儿子继承崇夏国的伯位,当然,舜还要把鲧的儿子禹也提取出来,要禹继续治水。而此时,舜杀鲧而地位大增,势头还盖过了尧的儿子丹朱,禹只好小心翼翼游走在外地治水,同时也在治水过程中联系各地势力,积攒自己的人脉。其结果是尧被舜困死后(《古本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流放了丹朱。在舜和丹朱争夺帝位之时,禹偷偷的溜回了自己的分封地。在这过程期间,天下大乱,不是战争乱了,而是人心乱了。舜作为尧的女婿囚禁尧的儿子都能这么卑鄙的争取帝位,也给其他所有诸侯国的小君主来说立了坏榜样,天下还有谁谈仁义道德,只要实力强大人人都可以称帝。
  禹一方面躲开了中央的争权(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一方面争取淮河流域的国家的支持,迎娶了淮河地区龙山文化的一位君主的女儿,扩大了自己的团结群体。一方面又继续南征,打过了漯河市(郝家台遗址)、驻马店市(党楼遗址),每到一地都在交通要道上建立城池。
  在BC2030左右,所有青铜原料北运的路线都被禹切断。终于,舜和禹迎来了最后的决战。由于禹将青铜原料收取高价的过路费,导致青铜价格暴涨,青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硬通货,而陶唐国使用的海贝壳等货币变得一文不值,经济破产,导致许多99%百姓下葬时,都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
  在BC2025左右,舜被迫南渡黄河,与禹进行谈判。谁知道,禹早已设下陷阱,在洛阳附近将舜囚禁,然后押运到南方禹的势力范围流放而死,禹为父报仇了。禹称王而舜被囚,天下又大惊,以为禹会一路杀来。禹经过深思熟虑过后,使出了安抚之策。铸九鼎,会天下诸侯(《左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所谓九鼎并不是要分九份的意思,而是利益均沾、人人有份。也就是说“各个小国都有平等的机会分到青铜矿”,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平等机会那鬼知道。小国无不呼称禹为帝,人心归附(不归附不行啊,没有铜就没有好经济,也没有好农具,更没有好兵器)。
  到BC2020左右,禹终于打到长江流域的武汉(《墨子 非攻》禹亲把天之瑞命,以征三苗),石家河文化臣服,每年专向禹进贡青铜。禹在武汉北面建立了采铜重镇(盘龙城遗址,后来商朝继续沿用,在这里将铜块汇集在一起,往北运输),在大冶等地建立采矿监督站(将铜矿粗炼成铜块),垄断了湖北和湖南的绝大部分铜矿资源。
三、成功
  到BC2010左右,禹的儿子启即位,定都现在的禹州市(更靠近正北方向和西北方向运输的交叉点,在这里进行货物分流),借口有扈氏不道德(《尚书 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有扈氏威诲五行)开始北伐其他的附属小国,占新郑市附近(望京楼遗址),新密市(新柴大城),郑州市(洛达庙,往河北、山东的运输路线),巩义市(稍柴城,郑州和洛阳中间点),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洛阳东边的门户,后作为都城之一)。至此黄河中游以南已经全部被启控制,大家都尊启为帝,夏朝建立。
  到BC2000左右,启继续派军队出偃师市,经孟津渡口渡过黄河继续北伐,原来陶唐国和其附属的小国大都闻风而降,向启称臣。

路线.JPG (91.53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6-28 23:38 上传


青铜原料运送路线

夏代青铜爵.JPG (27.2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6-28 23:38 上传


夏代青铜器
我相信有夏朝,可惜未找到当时文字。司马迁时代应有很多资料,司马迁写的商本记都被甲骨文证实了,可见当时司马迁不会乱写夏本记。相信司马迁当时所掌握的甲骨文,时代久远,都遺失了。
禹变巨熊,妻见而惧,走之。禹追至山崖,妻化石。禹近而扣石,石开而出一子。因名之启。
司马迁当时见到了甲骨文?{:soso_e112:}
舜禹经济战是脑补出来的吗?
司马迁当时见到了甲骨文?
未能证实,但商朝的甲骨文也消失了很久,后来民国时期一位文物收藏家在买中药时发现了名叫龙骨的甲骨文,轰动了史学届,由此开始大量发掘甲骨文,也就由甲骨文证明了商代的存在,所以,估计司马迁是藏有甲骨文的。
司马迁写史记,不是整天呆在家里,他走遍各地找寻历史文物资料。
夏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似乎并未有如此大量的青铜器发现

zy820717 发表于 2014-6-29 11:58
夏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似乎并未有如此大量的青铜器发现


当时青铜是非常稀少和珍贵的金属。就像现在黄金相对于铁一样珍贵。当时一个军事强国也只能养着70乘战车,要将100公斤铜块经过各种山川、河流,经过野兽(半路上还有有熊国、野猪国)、不同的国家关卡,运输1000公里,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再者,由于珍贵,更不能浪费,坏的青铜器可以回收再利用。在野外战场和农田是不会随意丢弃青铜器的。直到战国末期,秦国仍然是10户共用一个青铜农具。即使农具坏了,也要将剩余部分青铜交公,否则将是严厉的惩罚。
zy820717 发表于 2014-6-29 11:58
夏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似乎并未有如此大量的青铜器发现


当时青铜是非常稀少和珍贵的金属。就像现在黄金相对于铁一样珍贵。当时一个军事强国也只能养着70乘战车,要将100公斤铜块经过各种山川、河流,经过野兽(半路上还有有熊国、野猪国)、不同的国家关卡,运输1000公里,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再者,由于珍贵,更不能浪费,坏的青铜器可以回收再利用。在野外战场和农田是不会随意丢弃青铜器的。直到战国末期,秦国仍然是10户共用一个青铜农具。即使农具坏了,也要将剩余部分青铜交公,否则将是严厉的惩罚。
ertert 发表于 2014-6-29 13:39
当时青铜是非常稀少和珍贵的金属。就像现在黄金相对于铁一样珍贵。当时一个军事强国也只能养着70乘战车 ...
大禹王是有熊氏的首领,所以才有能化熊的传说 。
个人观点:

夏不是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政权,还是处于原始部落向国家过渡的阶段,主要反映就是青铜器数量少,尚未发掘出成熟文字,也没有看出具备完善的政权体系,历史记载也不明确,最早关于夏朝的机载出自周,而商代甲骨文中未有一字提到夏。

夏应该还是位于河南地区的一个较为松散的部落形式,被东北起源的商人征服,是商人第一次在中国建立起较为繁盛的青铜时代的国家和文明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6-29 03:17
我相信有夏朝,可惜未找到当时文字。司马迁时代应有很多资料,司马迁写的商本记都被甲骨文证实了,可见当时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司马迁确实不会乱写,问题是,老祖宗说的就不靠谱啊哈哈.
有趣。
我相信夏是曾存在过的历史时期。
和青铜有关的说法,一点也没见提到文献或考古证据,似有编故事之嫌。
既然夏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那就不能独立简单地将它定性为什么社会,或者它开始时是部落联盟,后期形成国家。如果简单的将整个夏定性为原始部落,商代定性为国家,那么表示商朝突然飞跃成为国家,那真是社会发展的奇迹。
关键还是看古城遗址饿规模与形制,这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实力和形态,还有工具与技术的进步。例如夏之前的良渚、平阳、石峁等巨大规模的古城,举世罕见,西方同期难以媲美,更有三重城垣,马面,瓮城。就算不叫夏朝,也绝对是当时名列前茅的文明。
raymax1984 发表于 2014-6-30 09:56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司马迁确实不会乱写,问题是,老祖宗说的就不靠谱啊哈哈.
参见活佛转世 现在不一样有这一套 你敢说活佛不靠谱
陈胜 张角不也是这一套  以此为理由否认夏不严谨啊
夏朝的历史就存疑,夏朝之前就纯属传说了,各个版本都不统一,除非哪天发现什么遗迹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上来看,所谓夏的金属使用不容乐观。
chy22 发表于 2014-7-6 16:42
夏朝的历史就存疑,夏朝之前就纯属传说了,各个版本都不统一,除非哪天发现什么遗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
希望你认真地读一读上面这段文字,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传说和历史的区别了。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上来看,所谓夏的金属使用不容乐观。
可能夏朝不爱厚葬
什么黄帝、炎帝、蚩尤,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4-7-9 23:34
可能夏朝不爱厚葬
夏确有其族,因为众多蚩尤后裔——现今诸多西南地区少民传说中的敌人就叫夏人。

至于金属使用,商朝遗址才有跨越型发展,更早的夏朝遗址只达到铜石并用阶段、按照西方标准未进入文明时代。
商以前的青铜器最早发现在西北马家窑

中国最早的铁器发现于西北新疆

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技术
夏确有其族,因为众多蚩尤后裔——现今诸多西南地区少民传说中的敌人就叫夏人。

至于金属使用,商朝遗 ...
有文字,有城市,有青铜,这三件都是必须的吗?还是有一两个就符合了?
可能夏朝不爱厚葬
现在发掘遗址可不仅仅是墓葬,生活区宫殿区也很多嘛。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4-7-10 13:02
有文字,有城市,有青铜,这三件都是必须的吗?还是有一两个就符合了?
无文字、无城墙、无青铜兵器…………
无文字、无城墙、无青铜兵器…………
没这么惨吧,也许不是中心
没这么惨吧,也许不是中心
俺感觉这种心态首先就不对。
俺感觉这种心态首先就不对。
五千年前还用石器,你有什么好心态
raymax1984 发表于 2014-6-30 09:56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司马迁确实不会乱写,问题是,老祖宗说的就不靠谱啊哈哈.
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多在东方,比如少昊部落,这说明商部落是起源于东方的。
周灭商后把微子也是封到了东方的宋国,微子死后,埋在微山,也就是现在微山湖里的微山岛
夏应该算不上是国家,应该是一个组织比较紧密的部落联盟。
后来商人崛起后,夏部落就开始迁徙,按照史记记载,一部分是北迁,也就是后来的匈奴,比如匈奴的太阳崇拜传统,和当年夏桀自称是天上的太阳应该有渊源。
反观商,其对死生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和夏的太阳崇拜完全不一样。以至于到了战国时期,商人后裔宋偃王竟然还用牛皮灌上血之后当靶子,号称“射天”,导致齐国等国以此为借口灭宋。
单就宋偃王“射日”来看,应该暗含着当年商人灭夏的故事。
夏人另外的一只就是迁移到吴越地带,因为夏人的组织程度比较低,文化水平还没进化到很高的成都,所以到了吴越之后,和当地土人一样断发文身,但是中原诸夏还是认为越人和当地土人不一样,以至于承认勾践的霸主地位。


CCTV9纪录频道,7月17日14点正在播放《楚国八百年》,第2集有有关大冶青铜矿的内容,欢迎大家观看。

CCTV9纪录频道,7月17日14点正在播放《楚国八百年》,第2集有有关大冶青铜矿的内容,欢迎大家观看。
chy22 发表于 2014-7-6 16:42
夏朝的历史就存疑,夏朝之前就纯属传说了,各个版本都不统一,除非哪天发现什么遗迹
相对于西方罗马之前的历史,夏朝简直真得不要太真了。
永远爱海军 发表于 2014-7-12 11:13
夏应该算不上是国家,应该是一个组织比较紧密的部落联盟。
后来商人崛起后,夏部落就开始迁徙,按照史记记 ...
匈奴在史书上可是一向认同为与华夏同为炎黄子孙的
中国睡教教主 发表于 2014-6-29 11:27
司马迁当时见到了甲骨文?
司马迁是很严谨的历史学家,但是他的时代距离大禹和我们距离司马迁差不多~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4-7-3 16:45
关键还是看古城遗址饿规模与形制,这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实力和形态,还有工具与技术的进步。例如夏之前的良渚 ...
公元前2000年石峁古城的时代,大金字塔已经矗立接近6个世纪,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也已颁布了多年~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4-7-24 12:12
相对于西方罗马之前的历史,夏朝简直真得不要太真了。
从线形文字B开始,欧洲就有可考的文字记录了(之前的线性文字A由于对应语言不明没法解读),这个比甲骨文还早点,当然甲骨文是原生的,爱琴文明是次生的,这个自信还是有的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4-7-24 12:13
匈奴在史书上可是一向认同为与华夏同为炎黄子孙的
匈奴在汉人自己写的史书上这么说的吧?匈奴又没有文字~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5-4-27 21:12
从线形文字B开始,欧洲就有可考的文字记录了(之前的线性文字A由于对应语言不明没法解读),这个 ...
先证明那是文字。甲骨文并不是文档,只是占卜用留下的遗迹。甲骨文已经是极为成熟的文字,呵呵你说这个是原生的?原生还能出现这么成熟的文字,我中华果真是天眷神族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还什么线性文字AB麻烦麻烦来记录了点啥啊?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5-4-27 21:13
匈奴在汉人自己写的史书上这么说的吧?匈奴又没有文字~
是啊汉人写的不算,中国人的不旗,必须是外国人写的才算呵呵呵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5-4-27 21:19
先证明那是文字。甲骨文并不是文档,只是占卜用留下的遗迹。甲骨文已经是极为成熟的文字,呵呵你说这个是 ...
线形文字B记录的是迈锡尼希腊语,记载的都是账目琐事,和甲骨文倒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