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06:27
<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夏朝&nbsp; (公元前 2033 至 公元前 1562)</font><br/></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b></p><p style="LINE-HEIGHT: 150%;"><b><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yu.htm"><font color="#ff0000">夏禹</font></a>治水有功,被禪位為天子,成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後,都於陽翟(音「敵」,今河南禹縣),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他一再會合諸侯,並將中國分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定貢賦的制度。 </b></p><p style="LINE-HEIGHT: 150%;"><b>九黎,三苗的侵擾,是遠古時代的嚴重編患。「少昊」、「<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px;">顓頊」的時候,黎、苗繼作亂,堯、舜曾征討,至大禹時代才將之平服。從此,長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這是遠古對抗南方部族的一長期的艱苦戰爭。</span></b></p><p style="LINE-HEIGHT: 150%;"><b><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px;">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大禹死後,他的兒子破壞禪讓的傳統,自立為王,恢復了黃帝王朝初期父子相傳的古老制度。從此,王位的傳子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這是一種政治上的進步。</span></b></p><p style="LINE-HEIGHT: 150%;"><b><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px;">夏啟即位後,很能繼承大禹的事業,可惜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無能,被一位諸侯首領、傳說中「<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lady/change.htm"><font color="#ff0000">嫦娥</font></a>」的丈夫「<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gods/houyi.htm"><font color="#ff0000">后羿</font></a>」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操縱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後,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濁」zhuoˊ)」所殺,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后「緡(音「民」minˊ)」正在懷孕,逃奔到「有仍」(今山東濟零縣),生「少康」。「少康」長大後,就收聚夏的殘存勢力,滅掉「寒浞」,光復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時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的勢力,併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其後的五代六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夏王朝的統治,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當時已經能冶鍊較好的青銅,生產了不少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換也有所發展。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曆和干支記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術鬼神、淫亂,引起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漸衰敗。「孔甲」再三傳到「履癸」(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務修德,奢侈無度,殺人無數,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終於被「商湯」所滅。</span></b></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eab202">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font><b><br/><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ff0000"><b>夏朝王系表 (2205 B.C. -- 1766 B.C.)</b></font> </p><p style="LINE-HEIGHT: 150%;"><b><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yu.htm"><font color="#ff0000">禹</font></a>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qi.htm"><font color="#ff0000">啟</font></a> -&gt; 太康 -&gt; 仲康 -&gt; 相 -&gt; 少康 -&gt; 予 -&gt; 槐 -&gt; 芒 -&gt; 泄 -&gt; 不降 -&gt; 扃 -&gt; 廑 -&gt; 孔甲 -&gt; 皋 -&gt; 發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jie.htm"><font color="#ff0000">履癸(桀)</font></a></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政治:</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最高首腦稱為「王」或「后」,父子或兄弟相傳,是古人所謂「家天下」的開始。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政治機構相當龐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養龍的「御龍」,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劃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個部族首領為諸侯,稱「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經有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b></p><p style="LINE-HEIGHT: 150%;"> </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經濟文化:</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quanˇ)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手工業的發展,在夏朝時金屬器皿已經出現。</b></p><p style="LINE-HEIGHT: 150%;"><b>貨幣的產生傳說產生與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此說法恐不可信。就現有資料來看,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為貝幣,它萌發於原始社會末期,盛於商代。</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朝的藝術,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由是他又製成《九韻》。</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在宗教上,夏王朝繼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併形成了至上神的觀念。當時夏王朝已經建立了地上的統一王權,在天上再塑造一個至上神保護自己的王權。</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科學發展:</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b></p></b></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ff0000"><b>夏朝王系表 (2205 B.C. -- 1766 B.C.)</b></font> </p><p style="LINE-HEIGHT: 150%;"><b><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yu.htm"><font color="#ff0000">禹</font></a>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qi.htm"><font color="#ff0000">啟</font></a> -&gt; 太康 -&gt; 仲康 -&gt; 相 -&gt; 少康 -&gt; 予 -&gt; 槐 -&gt; 芒 -&gt; 泄 -&gt; 不降 -&gt; 扃 -&gt; 廑 -&gt; 孔甲 -&gt; 皋 -&gt; 發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jie.htm"><font color="#ff0000">履癸(桀)</font></a></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政治:</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最高首腦稱為「王」或「后」,父子或兄弟相傳,是古人所謂「家天下」的開始。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政治機構相當龐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養龍的「御龍」,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劃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個部族首領為諸侯,稱「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經有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b></p><p style="LINE-HEIGHT: 150%;"> </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經濟文化:</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quanˇ)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手工業的發展,在夏朝時金屬器皿已經出現。</b></p><p style="LINE-HEIGHT: 150%;"><b>貨幣的產生傳說產生與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此說法恐不可信。就現有資料來看,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為貝幣,它萌發於原始社會末期,盛於商代。</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朝的藝術,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由是他又製成《九韻》。</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在宗教上,夏王朝繼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併形成了至上神的觀念。當時夏王朝已經建立了地上的統一王權,在天上再塑造一個至上神保護自己的王權。</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科學發展:</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夏朝&nbsp; (公元前 2033 至 公元前 1562)</font><br/></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b></p><p style="LINE-HEIGHT: 150%;"><b><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yu.htm"><font color="#ff0000">夏禹</font></a>治水有功,被禪位為天子,成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後,都於陽翟(音「敵」,今河南禹縣),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他一再會合諸侯,並將中國分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定貢賦的制度。 </b></p><p style="LINE-HEIGHT: 150%;"><b>九黎,三苗的侵擾,是遠古時代的嚴重編患。「少昊」、「<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px;">顓頊」的時候,黎、苗繼作亂,堯、舜曾征討,至大禹時代才將之平服。從此,長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這是遠古對抗南方部族的一長期的艱苦戰爭。</span></b></p><p style="LINE-HEIGHT: 150%;"><b><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px;">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大禹死後,他的兒子破壞禪讓的傳統,自立為王,恢復了黃帝王朝初期父子相傳的古老制度。從此,王位的傳子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這是一種政治上的進步。</span></b></p><p style="LINE-HEIGHT: 150%;"><b><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px;">夏啟即位後,很能繼承大禹的事業,可惜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無能,被一位諸侯首領、傳說中「<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lady/change.htm"><font color="#ff0000">嫦娥</font></a>」的丈夫「<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gods/houyi.htm"><font color="#ff0000">后羿</font></a>」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操縱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後,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濁」zhuoˊ)」所殺,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后「緡(音「民」minˊ)」正在懷孕,逃奔到「有仍」(今山東濟零縣),生「少康」。「少康」長大後,就收聚夏的殘存勢力,滅掉「寒浞」,光復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時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的勢力,併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其後的五代六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夏王朝的統治,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當時已經能冶鍊較好的青銅,生產了不少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換也有所發展。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曆和干支記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術鬼神、淫亂,引起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漸衰敗。「孔甲」再三傳到「履癸」(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務修德,奢侈無度,殺人無數,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終於被「商湯」所滅。</span></b></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eab202">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font><b><br/><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ff0000"><b>夏朝王系表 (2205 B.C. -- 1766 B.C.)</b></font> </p><p style="LINE-HEIGHT: 150%;"><b><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yu.htm"><font color="#ff0000">禹</font></a>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qi.htm"><font color="#ff0000">啟</font></a> -&gt; 太康 -&gt; 仲康 -&gt; 相 -&gt; 少康 -&gt; 予 -&gt; 槐 -&gt; 芒 -&gt; 泄 -&gt; 不降 -&gt; 扃 -&gt; 廑 -&gt; 孔甲 -&gt; 皋 -&gt; 發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jie.htm"><font color="#ff0000">履癸(桀)</font></a></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政治:</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最高首腦稱為「王」或「后」,父子或兄弟相傳,是古人所謂「家天下」的開始。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政治機構相當龐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養龍的「御龍」,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劃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個部族首領為諸侯,稱「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經有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b></p><p style="LINE-HEIGHT: 150%;"> </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經濟文化:</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quanˇ)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手工業的發展,在夏朝時金屬器皿已經出現。</b></p><p style="LINE-HEIGHT: 150%;"><b>貨幣的產生傳說產生與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此說法恐不可信。就現有資料來看,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為貝幣,它萌發於原始社會末期,盛於商代。</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朝的藝術,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由是他又製成《九韻》。</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在宗教上,夏王朝繼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併形成了至上神的觀念。當時夏王朝已經建立了地上的統一王權,在天上再塑造一個至上神保護自己的王權。</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科學發展:</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b></p></b></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ff0000"><b>夏朝王系表 (2205 B.C. -- 1766 B.C.)</b></font> </p><p style="LINE-HEIGHT: 150%;"><b><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yu.htm"><font color="#ff0000">禹</font></a>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qi.htm"><font color="#ff0000">啟</font></a> -&gt; 太康 -&gt; 仲康 -&gt; 相 -&gt; 少康 -&gt; 予 -&gt; 槐 -&gt; 芒 -&gt; 泄 -&gt; 不降 -&gt; 扃 -&gt; 廑 -&gt; 孔甲 -&gt; 皋 -&gt; 發 -&gt; <a href="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xiajie.htm"><font color="#ff0000">履癸(桀)</font></a></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政治:</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最高首腦稱為「王」或「后」,父子或兄弟相傳,是古人所謂「家天下」的開始。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政治機構相當龐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養龍的「御龍」,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劃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個部族首領為諸侯,稱「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經有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b></p><p style="LINE-HEIGHT: 150%;"> </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經濟文化:</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quanˇ)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b></p><p style="LINE-HEIGHT: 150%;"><b>手工業的發展,在夏朝時金屬器皿已經出現。</b></p><p style="LINE-HEIGHT: 150%;"><b>貨幣的產生傳說產生與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此說法恐不可信。就現有資料來看,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為貝幣,它萌發於原始社會末期,盛於商代。</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朝的藝術,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由是他又製成《九韻》。</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在宗教上,夏王朝繼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併形成了至上神的觀念。當時夏王朝已經建立了地上的統一王權,在天上再塑造一個至上神保護自己的王權。</b></p><h3 style="LINE-HEIGHT: 150%;"><b><font color="#ff0000">科學發展:</font></b></h3><p style="LINE-HEIGHT: 150%;"><b>《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b></p><p style="LINE-HEIGHT: 150%;"><b>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b></p>
有没有图?
点人名可以看到图.
<p><strong>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好象不应该有幽 而是徐</strong></p><p><strong>2楼的好象要的是地图</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