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巨头马克思的客厅里聊藏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08:47


主席:恩来,现在中印边境的形势怎么样了?

总理:主席高瞻远瞩,打了一仗后已经和平了50多年。

主席:我历来主张,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总理:按照主席的决策,我们有理有利有节,争取了主动嘛。

主席:是呀,和平了50多年了。(深思状)恩来,我在想。。。。。。

总理:我来猜一猜。主席可能是还有遗憾之处吧?

主席:(抬头看了一眼)知我者,恩来也。我在想,我们当年是不是向后退得太多了?

总理:主席考虑得周全。阴法唐他们当年有过报告嘛,藏南不可全守,集中兵力是可以守住达旺、西山口、瓦弄一线的。那里居高临下,地形有利。

主席:我看过那个报告,后勤有么子问题吗?

总理:达旺离麦线约20多公里,有多条路线相通,本来就是山南的重要居民地嘛。印度人向麦线以北侵略时,也是以达旺为主要后勤补给基地的,那里设施较齐全,连机场都有。西山口与达旺距离不远,有多条道路可通,机动方便,向南至邦迪拉却只有一条公路,居高临下,万夫莫开。瓦弄离麦线只有几公里,和墨脱一个性质,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能守住墨脱,就能守住瓦弄。况且,除了后方运输外,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可以囤积物资嘛。谁说打仗只能边吃光喝光边打,不能囤积物资再打了?自古以来的所谓要塞难道都是传说?只要囤积上超过半年的物资,就能守住这几个点。再说进了藏南,印度人也是从几百米往几千米爬嘛,道路那么少,重装备也上不来,照样很困难,后勤不比我们轻松多少。

主席:(赞许地)恩来,你是吕端大事不糊涂。现在看,撤得太多是个失着。没有了在藏南的实际存在,后人不好办嘛。

总理:主席说得是。尼赫鲁就两次爬到了麦线以北。守在克节朗的那些印度人,也面临着冬天大雪封山断路的危险,可就钉在那里,不怕被我们歼灭,显示了实际存在,为未来的边界谈判争得了筹码。将来即使按我们提出的以麦线为基础来谈判,他们也不会轻易撤回去,而是会继续要价。

主席:要是守的话,那可是个大花销喽。国家这么困难,你这个总理扛不扛得住?

总理:还是主席想得远。打这一仗,花了10亿人民币,是个负担。不过也只占我们财政收入的32分之一。守西藏本来就是个花大钱的系统工程,没有了藏南钱也照样不少花。再说藏南本质上和西藏是一体的,不可分割,能守西藏,就能守藏南。谁说撤回麦线以北一厘米就安全,超出一厘米就危险?中印军事对峙几十年就没停过嘛!有这种思维的人很缺少知识。那是关系国家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是谁说过俄罗斯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中国就例外?

主席:(沉默了一会)我当年主张全部撤回来还是为了争取主动。

总理:(赶紧)主席决策得对嘛。打了尼赫鲁一下,让他有了个大暴露,这是有理有利。然后及时收兵,这是有节。争取了主动,这才实现了主席的预想。

主席:尼赫鲁披着不结盟的外衣,是很能欺骗人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是支持他的。

总理:根据主席的决策,我们大获全胜,在国际上揭露了他们,让他们输了理。赵朴老的《哭三尼》写得很形象嘛。

主席:(哈哈大笑)不是不服,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总理:后人评价也很高。主流的史书都称赞主席的决策,很多专家撰文演讲强调了当年国内的经济困难、国际上的不利局势,特别是后勤决定论,认为主席顾全大局,深谋远虚,是不得已忍痛弃藏南,才为国家争取了和平环境,所以有了后来的建设。

主席:噢?专家?我还没有那么多违心的时候吧!我主张撤回来就是政治军事仗,军事政治仗嘛。

总理:主席一直教导我们,要善于掌握主动,抓住时机,发挥效能,调动全局。开战之初您就定了只是自卫反击,并不是要主动改变边界现状,不论结果,打完了就主动停火,主动后撤。显示我们以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嘛。

主席:可是我们撤了,他们却没有撤。

总理:这就正好符合了主席的预想。我们后撤,他们不后撤,在全世界面前,他们就更输理了,我们就更有理了。我们说了,我们保留自卫还击的权利,一切严重后果要由印度方面承担。至于我们是不是还击,那要根据形势来决定。但是,我们的权利是保持了,那就很主动了嘛。

主席:(沉吟着)中国的领土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少了10万平方公里,这个历史责任我毛某人可承担不起哟!

总理:主席在朝鲜战争时是有过创举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打仗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有经验的,谈判对中国人民也是有经验的。我们总是站在主动的方面。如果他们有了点想接触的意思,这又可以转入到我们的外交斗争、宣传斗争上,实际上就是军事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还是主席的预想嘛。

主席:你是说让后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理:主席有词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席:哈哈,眼前有景道不得,恩来吟词在上头。

总理:(冒汗)那是主席的精彩之作,我只是借以论事罢了,还要靠主席的英明决策。

主席:着什么急嘛恩来,魏武帝也能借诗经感叹青青子衿,你周某人当然可以借我的词作数风流人物了。

总理:(更加冒汗)主席的领导艺术,是超越马恩列斯的,只有您才能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主席:哈哈,恩来呀,我也有点饿了,你去看看厨房有什么吃的。

总理:早就准备好了,红烧肉,火焙鱼,霉豆腐,炒苋菜,冬瓜汤,芋头米饭、花卷。

主席:果然是人民的好总理,四菜一汤,不超标准。

总理:我这就去看看,主席稍等。(转身快步出去)

主席:(高兴地唱道)我坐在城楼,观山景。。。。。。


主席:恩来,现在中印边境的形势怎么样了?

总理:主席高瞻远瞩,打了一仗后已经和平了50多年。

主席:我历来主张,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总理:按照主席的决策,我们有理有利有节,争取了主动嘛。

主席:是呀,和平了50多年了。(深思状)恩来,我在想。。。。。。

总理:我来猜一猜。主席可能是还有遗憾之处吧?

主席:(抬头看了一眼)知我者,恩来也。我在想,我们当年是不是向后退得太多了?

总理:主席考虑得周全。阴法唐他们当年有过报告嘛,藏南不可全守,集中兵力是可以守住达旺、西山口、瓦弄一线的。那里居高临下,地形有利。

主席:我看过那个报告,后勤有么子问题吗?

总理:达旺离麦线约20多公里,有多条路线相通,本来就是山南的重要居民地嘛。印度人向麦线以北侵略时,也是以达旺为主要后勤补给基地的,那里设施较齐全,连机场都有。西山口与达旺距离不远,有多条道路可通,机动方便,向南至邦迪拉却只有一条公路,居高临下,万夫莫开。瓦弄离麦线只有几公里,和墨脱一个性质,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能守住墨脱,就能守住瓦弄。况且,除了后方运输外,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可以囤积物资嘛。谁说打仗只能边吃光喝光边打,不能囤积物资再打了?自古以来的所谓要塞难道都是传说?只要囤积上超过半年的物资,就能守住这几个点。再说进了藏南,印度人也是从几百米往几千米爬嘛,道路那么少,重装备也上不来,照样很困难,后勤不比我们轻松多少。

主席:(赞许地)恩来,你是吕端大事不糊涂。现在看,撤得太多是个失着。没有了在藏南的实际存在,后人不好办嘛。

总理:主席说得是。尼赫鲁就两次爬到了麦线以北。守在克节朗的那些印度人,也面临着冬天大雪封山断路的危险,可就钉在那里,不怕被我们歼灭,显示了实际存在,为未来的边界谈判争得了筹码。将来即使按我们提出的以麦线为基础来谈判,他们也不会轻易撤回去,而是会继续要价。

主席:要是守的话,那可是个大花销喽。国家这么困难,你这个总理扛不扛得住?

总理:还是主席想得远。打这一仗,花了10亿人民币,是个负担。不过也只占我们财政收入的32分之一。守西藏本来就是个花大钱的系统工程,没有了藏南钱也照样不少花。再说藏南本质上和西藏是一体的,不可分割,能守西藏,就能守藏南。谁说撤回麦线以北一厘米就安全,超出一厘米就危险?中印军事对峙几十年就没停过嘛!有这种思维的人很缺少知识。那是关系国家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是谁说过俄罗斯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中国就例外?

主席:(沉默了一会)我当年主张全部撤回来还是为了争取主动。

总理:(赶紧)主席决策得对嘛。打了尼赫鲁一下,让他有了个大暴露,这是有理有利。然后及时收兵,这是有节。争取了主动,这才实现了主席的预想。

主席:尼赫鲁披着不结盟的外衣,是很能欺骗人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是支持他的。

总理:根据主席的决策,我们大获全胜,在国际上揭露了他们,让他们输了理。赵朴老的《哭三尼》写得很形象嘛。

主席:(哈哈大笑)不是不服,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总理:后人评价也很高。主流的史书都称赞主席的决策,很多专家撰文演讲强调了当年国内的经济困难、国际上的不利局势,特别是后勤决定论,认为主席顾全大局,深谋远虚,是不得已忍痛弃藏南,才为国家争取了和平环境,所以有了后来的建设。

主席:噢?专家?我还没有那么多违心的时候吧!我主张撤回来就是政治军事仗,军事政治仗嘛。

总理:主席一直教导我们,要善于掌握主动,抓住时机,发挥效能,调动全局。开战之初您就定了只是自卫反击,并不是要主动改变边界现状,不论结果,打完了就主动停火,主动后撤。显示我们以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嘛。

主席:可是我们撤了,他们却没有撤。

总理:这就正好符合了主席的预想。我们后撤,他们不后撤,在全世界面前,他们就更输理了,我们就更有理了。我们说了,我们保留自卫还击的权利,一切严重后果要由印度方面承担。至于我们是不是还击,那要根据形势来决定。但是,我们的权利是保持了,那就很主动了嘛。

主席:(沉吟着)中国的领土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少了10万平方公里,这个历史责任我毛某人可承担不起哟!

总理:主席在朝鲜战争时是有过创举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打仗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有经验的,谈判对中国人民也是有经验的。我们总是站在主动的方面。如果他们有了点想接触的意思,这又可以转入到我们的外交斗争、宣传斗争上,实际上就是军事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还是主席的预想嘛。

主席:你是说让后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理:主席有词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席:哈哈,眼前有景道不得,恩来吟词在上头。

总理:(冒汗)那是主席的精彩之作,我只是借以论事罢了,还要靠主席的英明决策。

主席:着什么急嘛恩来,魏武帝也能借诗经感叹青青子衿,你周某人当然可以借我的词作数风流人物了。

总理:(更加冒汗)主席的领导艺术,是超越马恩列斯的,只有您才能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主席:哈哈,恩来呀,我也有点饿了,你去看看厨房有什么吃的。

总理:早就准备好了,红烧肉,火焙鱼,霉豆腐,炒苋菜,冬瓜汤,芋头米饭、花卷。

主席:果然是人民的好总理,四菜一汤,不超标准。

总理:我这就去看看,主席稍等。(转身快步出去)

主席:(高兴地唱道)我坐在城楼,观山景。。。。。。
可是我们撤了,他们却没有撤。-----说一千道一万,借用沈大这句话就够了
咦,此时此刻,此文发出,楼主必有寓意?
哈哈 沈先生开始写剧本了哈
胜利地撤回,这是一个理念问题。把动荡和麻烦送给对方,腐烂流脓最好,适当介入制造紧张。当然决不轻松。来自: iPhone客户端
昨日看到毛邓对话说西沙,今日又见毛周对话谈藏南。
全是伤心泪啊
沈大文采飞扬,写的非常好,把主席留下的遗憾。
又见剧本党?
这对话真嗨皮!
不要急。慢慢来。我们稳扎稳打
无聊,懒得看!!一天到晚想着打仗!!打仗要死人的!!
藏南可惜了。
稍许遗憾难改胜利本质
搜噶,世上没有后悔药啊思密达
用东段换西段
这样的意淫不怎么样,真这么大方,为何西线不撤兵?西线不撤兵,在世界面前照样输理,而且,这也使得东线的撤兵白撤了。
要不是借美苏龌蹉窗口期 还真难办啊 国界这玩意是随着实力变化而来的 用不着太伤感
yewenyewu 发表于 2014-6-5 21:08
这样的意淫不怎么样,真这么大方,为何西线不撤兵?西线不撤兵,在世界面前照样输理,而且,这也使得东线的 ...
西线不存在撤兵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主张以实控线为界。东线的实控线就是麦线,打过去再撤回来。而西线是以传统习惯线为实控线,本来就由我军控制。是印军越线占据了43个据点,我军只是将其拔除,恢复了原实控线。
怎么做都会有遗憾。何况当时对外方面,毛多少有点古代封建帝王的盲目自信。
别忘了官方给老毛的定义中还挂着个“诗人”的头衔,多少有些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羁绊。对内可以说被红军时期的自己人跟整个革命时期的炮党给弄狠了。一到国际上面对第三世界穷兄弟,就又烦天真了。
记得十多年前看过一期《十月》,里面介绍了一位将军讲述关于对藏南属地的文章,说此地空气温和湿润,植物茂盛,地产丰富,有着和江南诗画般一样的美,可惜如今成了阿三的阿鲁纳恰尔邦。一想起来就心痛呀。
那年头留下部队驻守喜马拉雅山以南???
沈听雪 发表于 2014-6-5 21:28
西线不存在撤兵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主张以实控线为界。东线的实控线就是麦线,打过去再撤回来。而西线是以 ...
准确的说,目前西线根本无争议,有争议的是东线吧……
所谓的“西线争议”实际上是印度媒体和国内某些媒体人捏造出来的……这样说对吧?
描写得恰如其分.
阿里尔.沙龙也有此妙着.
photoshoper 发表于 2014-6-5 17:38
用东段换西段
西段本来就是在中国手中  所谓的阿克赛钦在62年以前就在中国手中 并不是通过62年战争得来的

而在东段 是印度越过了麦线 才引发了战争  印度连麦线都嫌不够
职院学生0803 发表于 2014-6-6 08:52
准确的说,目前西线根本无争议,有争议的是东线吧……
所谓的“西线争议”实际上是印度媒体和国内某些媒 ...
应该说,中印双方都认为边界无争议。中国认为就是传统习惯线,却被印度强占了东段习惯线以北的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印度应该归还;印度认为边界早已英国人划定,东段是麦线,西段是约翰逊线,中国人强占了西段约翰逊线以内的阿克塞钦3万平方公里印度印度领土。所以印度主张东段就已现在的实控线为界,个别地段可做调整;西段中国人必须退出阿克塞钦,然后才能进行边界谈判。

这就是双方面临的实际困境,距离太大,如果不用战争解决,两国民众都不会答应让出如此面积领土,只能拖下去。
沈大是要专研62年对印反击战?
非常赞同这一句: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沈听雪 发表于 2014-6-5 21:28
西线不存在撤兵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主张以实控线为界。东线的实控线就是麦线,打过去再撤回来。而西线是以 ...
62年战争前,狮泉河镇还有一个印度连在驻扎,开战后,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狮泉河镇在葛尔县,自己在地图上找一下,看看离现在边界有多远。

yewenyewu 发表于 2014-6-6 16:45
62年战争前,狮泉河镇还有一个印度连在驻扎,开战后,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 ...


你笑死我了。问你一下,能不能不把段子当史实?

下边是中印边界西段作战图,再去看看中国地图,这里有喜马拉雅山吗?作战范围出了传统习惯线了吗?狮泉河镇上插着阿里支队的红旗看到没,你那一个印度连在哪呢?整个西段印军建立的43个点都在那摆着呢,能看出来离边界有多远不?存在你说的为什么不撤回来不?



再告诉你个常识,阿里地区的边界离新德里就是300多公里,边防哨所的士兵天天早上打个哈欠都能顺风飘300公里到新德里,是不是印度就得迁都了?
yewenyewu 发表于 2014-6-6 16:45
62年战争前,狮泉河镇还有一个印度连在驻扎,开战后,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 ...


你笑死我了。问你一下,能不能不把段子当史实?

下边是中印边界西段作战图,再去看看中国地图,这里有喜马拉雅山吗?作战范围出了传统习惯线了吗?狮泉河镇上插着阿里支队的红旗看到没,你那一个印度连在哪呢?整个西段印军建立的43个点都在那摆着呢,能看出来离边界有多远不?存在你说的为什么不撤回来不?

7.jpg (297.0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6-6 16:55 上传



再告诉你个常识,阿里地区的边界离新德里就是300多公里,边防哨所的士兵天天早上打个哈欠都能顺风飘300公里到新德里,是不是印度就得迁都了?
好多段子都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