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时受到严苛的训练,结束时所有人却抱着教官痛哭流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05:25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1962

情感 媚俗 从众心理 军训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军训时受到严苛的训练,结束时所有人却抱着教官痛哭流涕,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51 条评论 分享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1962

情感 媚俗 从众心理 军训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军训时受到严苛的训练,结束时所有人却抱着教官痛哭流涕,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51 条评论 分享
yilin wang,知道分子

迪一王、王某某、木沐淋潹 等人赞同

这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是米兰昆德拉描述的“媚俗”。

米兰昆德拉的“媚俗”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他举例说,草坪上有一群孩子在大笑着奔跑,人们正常的反映当然是觉得感动,觉得温馨等等。但一个人可不可以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或者感到厌恶?米兰昆德拉认为,当然是可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觉得,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的人是冷血的,至少是不正常的,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被看成那个不正常的人,于是,看到小孩和草坪的场景就会表现出感动、温馨的反应,以求得那种融入人类集体的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种反映成了一种不用经过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反而遮蔽了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亲人去世,你应当悲伤,朋友离别,也应当悲伤,恋人出轨,你应当愤怒,这种情感和对应的场景,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固化在我们脑海中,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遮蔽了我们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面对军训结束这样的场景,流泪是很多人的反应方式?

对大多数人来说,军训就是吃苦,但这种吃苦是没有意义的,是被校方强制参与的。但人们对这种价值的虚无是恐惧的,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白白受苦,那样的打击太大了,并且这容易激起人们反抗的欲望,但反抗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打击。

为了消解这种恐惧,人们回望自己经历的没有价值的苦难的时候,总是试图用一种感动的方式,来为这段苦难赋予一种崇高感,借此来安慰自我,逃避价值的虚无,消解自己反抗的欲望。

例如,很多知青的青春历经了本不应该经历的磨难,但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仍宣称——“青春无悔”。同样很多有过军旅生涯的人也经常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你见过读大学出来的人说过类似的话么?当人们有必要宣称某段经历“无悔”的时候,至少说明这段经历有让人后悔的理由。

这种面对苦难的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这种一回望苦难就开始自我感动的场面,渐渐的符号化了、模式化了。人们遇见这样的场面,已经不用思考,直接从“数据库”中调用便是。并且这种情感反应,如同洪水一般,完全淹没了那些对苦难表示憎恨,表示愤怒、甚至表示反抗的那一部分人的情感。

大家回想一下,当军训结束,大家都在用眼泪为过去的这段时光赋予意义,你不参与,你就是异类。大家都在为集体的解散感到悲伤,你不悲伤,你就是冷漠。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流泪,是不是有一种被集体抛弃的恐惧感?而你参与了,就获得了一种融入集体的安全感。当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场面,不经过自身的思考,而让自己随着群体的感情的洪流而去,这就是媚俗。

所以,孩子,淡定,你和教官仍然不过是萍水相逢而已。大家都逢场作戏,结果都入戏了,就这么回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媚俗”在军营文化里最为盛行。因为军队特别需要士兵团结一致,并且在必要时献出生命,因此常常需要在军队营造出一种奉献生命的崇高感、士兵之间那种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而运用“媚俗”就是最常用的宣传方式,比如官方组织誓师大会、送退伍战友等等重大场面,都有助于唤起官方需要的情感。所以,你在军训结束时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不是巧合。

现实生活中大规模媚俗的场面还有很多,比如升旗仪式,阅兵式、婚礼,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钓鱼岛事件后上街的爱国游行,衡水中学恐怖的高考誓师大会等等。

米兰昆德拉并不是要反对感情的流露,更不是反对感情本身。他反对的是那种在大众中高度符号化的情感反应,因为这遮蔽甚至扭曲了人的真正情感,甚至形成了一种情感暴力,对个人进行绑架、利用。母亲节的创始人 安娜.贾维斯的后半生都在呼吁取缔母亲节,因为她发现,母亲节已经完全被商业化了,很多人靠卖康乃馨发了大财。另外,知乎上的男同胞,有没有一到情人节就抓狂的感受?很多人一定有吧。

独立和自由是属于勇敢者的。唯有那些敢于把自己解剖的血淋淋的给自己看的人,才能获得独立和自由。那些廉价的眼泪,易得的感动,只是弱者证明自己活过的安慰剂。


----------------------------------------------------分割线------------------------------------------------------------------------------

这是我在知乎点赞数最多,也是我平生所作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各位看得上眼,想转载,随意,不需要再私信给我了。

但是,某些人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并没有深刻领会到这篇文章背后的精神实质,盲目关注我,然后发现无法接受我的价值取向,专门留言或者发私信表达对我的不满,声称自己上当受骗,抨击我文化水平低下,甚至口出恶言辱骂我,我对此也感到非常遗憾。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为了减轻彼此的伤害,为了让知乎充满爱,本人特地在此声明如下:

本人为自由主义人士,热爱美国,更热爱日本,痛恨文革,强烈谴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中国的大饥荒。因此,各位爱国人士,爱党人士,民族自豪感爆棚的人士,请不要关注我。谢谢。

点赞有风险,关注需谨慎。

凡是无视以上警告,仍然在我的评论区或者私信发表以下内容者,拉黑:

第一,美化文革的。
第二,为大饥荒辩护的。
第三,反对言论及思想自由的。
第四,进行人身攻击的。
编辑于 2014-09-24 158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没有帮助  举报  作者保留权利
史方标,什么时候才能遇到霸道女总裁呢..

刘冠、知乎用户、钟颗 等人赞同

本来是写在yilin wang下面的评论,干脆拿过来当回答好了。

==============

忍不住想说说自己。从小时候起就发现自己有点奇怪,即缺乏一种和别人、风俗、风潮感同身受,并且做出反应的能力。比如亲戚家里有了小宝宝,大家觉得可爱,会抱起来亲亲之类。可是我却没有丝毫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我不喜欢小孩子,只是我不想这样做。但是小姑娘因此和我非常疏远,当时还在上学的我会觉得非常局促不安。还有我很多朋友都很有集体荣誉感,凡是牵扯到班级之间的事情,就会特别团结,特别向着自己的班级。可是我并没有“自己发展”出这样的想法和意识,第一次看见好友和领班的人争论时,我其实感觉很困惑。其实我也不是有多正义(当时一个小破孩,哪懂这些),我只是觉得:不是这样的吧?还有当身边的人都风靡于流行的动漫、流行的歌手时,我同样觉得很困惑:为什么要喜欢他们?还包括当老师,当朋友讲出一些并不可笑的笑话,却有很多人笑出来的时候(我甚至能准确的预测他们何时会笑)。当时在心智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会有一些心里保护和心理补偿机制。表现为,矫枉过正地和潮流文化保持距离,你们喜欢周杰伦,我就喜欢陈升,你们喜欢《火影》《柯南》,我看锵锵三人行,你们看《读者》,我就爱叔本华的《爱与生的苦恼》。当时确实有点抱着一颗俯瞰众生的感觉,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后来随着自己的成长,也慢慢开始反思。慢慢开始觉得:对一个事物的态度,应该尊崇自己的内心和天性,而不该看这件事物是雅还是俗。对事事物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并且具有坚持它们,不被影响和干涉的信心和能力 这是一种幸运,但具有它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他们”口诛笔伐,“他们只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罢了”。这样想,就开始变得轻松和坦然。我依然不看大片,不听流行音乐,不看畅销书,这不是因为大家喜不喜欢,更不是因为提升逼格,只是,我喜欢。

==============

说回军训的事,我是这样想的:

我认为争论核心并不在于:

那些会哭的人是否是真情实感。如果不是真情流露,而是因为别人这样做而如此,那么他们是“媚俗”。如果是真情,他们对教官产生了感情,他们对军训的日子有了感情,就不是“媚俗”了。

我觉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这样的:

无论他们是否怀着真情实感,无论他们是否哭,都可能是“媚俗”,也可能不是“媚俗”。

我的意思是,是否媚俗并非取决于人是否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天性,并非取决于人是考虑还是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取决于自己是否是自己思想的主人。这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这是一个能力问题。

如果一个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那么他可以自己决定行为,也可以听从别人的意见进行行动,甚至可以暂时把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来指导你行动。这都不是媚俗。就好比万历皇帝不理朝政,让宦官和大臣代理天下——万历皇帝就不是主子了么?不,他还是主子,权力依然是他的,他可以随时收回。

而一个人如果不是自己思想的主人,那么他将不可避免的“媚俗”。无论他是不是发自内心,是不是哭,都是媚俗。

发布于 2014-06-05 2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没有帮助  举报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艺术与美。

小堂、周莫莫、日月朝暮悬 等人赞同

赞同yilin wang(不好意思@ 时找不到你),但是补充一些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确切的说,这个词语说是“刻奇”更加恰当。


Kitsch这个词80年代末中国读者在昆德拉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已经遇到过。但是这本书中文译者将它的意思译反了,译成了“媚俗”,即讨好别人的意思,而这个词更准确的意思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一般现在学界译为“刻奇”,这个音译出于无奈,但是总比译反掉了好一些。

昆德拉自己举的一个例子是这样的,虽然我没有把握这是否适合我们读者的理解力,但还是照录如此:

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Kitsch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是说: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Kitsch更加Kitsch”(《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不揣冒昧的理解是:一个人为此流出的第一行眼泪,不仅是因为眼前的景象,而是因为自己被这景象而感动。从这种感动中,他觉出自己原来是一个良心未泯的人。他一边流泪一边对自己说:你看我仍然是个好人啊,我的内心仍然是有感情的,有人曾经说过我内心冷漠或者缺乏人性,那统统都是鬼话。

第二行眼泪使得这个人更加昂首挺胸起来:他原来不仅是孤立无援的一个人,当他汹涌的泪水与别人流在一处时,他体验到了自己是人类成员的那种感觉,他加入了众人的行列并且感到被接纳,他不仅重新找回了安全感,而且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闪闪发光,正在走向光明和出路。

因此,Kitsch始终伴随着一种虚幻的性质,是一个人借此摆脱对于自己评价不高。昆德拉的这个例子需要进一步修正的是,Kitsch更多产生于悲苦的对象,而不是幸福的对象,因为一个原本悲苦的心情,它更需要别人的悲苦来养活,侧身于别人的悲苦当中,比分享别人的幸福,痛感要来得强烈。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一件事。我爷爷过世做法事的时候,根据当地风俗,法事要持续三天三夜,白天所有爷爷的儿孙都要守在爷爷的灵柩旁边。那个时候我刚刚高考结束,珍惜时间办事麻利的概念还是很深刻的。当时我和一群大人围着坐在板凳上,披麻戴孝,什么也不能做,这种场合也没什么好聊的是吧,表情太多让人觉得亵渎……只能低头看自己的脚。于是,我干了一件很“大逆不道”的事,我找出一本四级单词背了起来。
然后我被姑妈当着所有亲戚大骂不孝顺。

其实我当时内心很无奈……我和我爷爷感情是无可否认的深,那几天我每天晚上都想爷爷想得睡不着,一个人偷偷在床上哭,哭得枕头都湿了一大片。但是因为身边的大人哭得太厉害看起来有点不真实,我内心深处不愿意当着所有大人哭来表现我对爷爷有多不舍。我觉得我不用表现,我本来就不舍。

但是在大人们看来不是这样的。

……说实话,至今我也不知道如何定义这件事。我确信自己不是不孝顺,但是也不敢指责大人们的做法。

我甚至觉得那些做法事的风俗都是陈腐愚昧的,举个例子,有个风俗是做法事的人会“代哭”,哭得越狠哭得越久,逝者的家人就要丢越多的钱。听说有的做法事的班子一夜能通过“代哭”赚到三、四千。。。天啦,这有意义吗?

反正我身处其中,我不批判我的长辈我的家乡的风俗,这是我的礼貌。但是我父母将来怎么了(呸呸呸举个栗子),估计我也会因为害怕别人的非议去做明明知道没有道理的事情。

我自己的话,╭(╯^╰)╮有生之年一定要尽力让我的孩子不被这些东西框住。我那什么了办法事我才无所谓哩。

……



同样的例子,还有莫言所说的“当所有人都哭得时候,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新年的时候,我回故乡去看父亲。父亲告诉我,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跳到冰冷的河里救一头小猪,自己却被淹死了。这个同学的死让我感到十分难过,因为我曾伤害过他。

那是1964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公社驻地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一进展览馆,一个同学就带头号哭,随后,所有的同学都跟着大放悲声。有的同学跺着脚哭,有的同学拍着胸膛哭。我哭出了眼泪,舍不得擦掉,希望老师能够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我偶一回头,看到我的那位同学瞪着大眼睛,不哭,而是用一种冷冷的目光在观察着我们。当时,我感到十分愤怒:大家都泪流满面,哭声震天,他为什么不流泪也不出声呢?
参观回来后,我把这个同学的表现向老师做了汇报。老师召开班会,对这个同学展开批评:“你为什么不哭?你的阶级感情到哪里去了?你如果出身于地主或富农家庭,不哭还可以理解,但你出身于贫农家庭啊!”任我们怎么质问,这位同学始终一言不发。过了不久,这位同学就退学了。

后来我一直为自己的这次告密行为感到愧疚,并向老师表达了这种愧疚。老师说,来反映这件事的,起码有二十个同学,因此这种行为不能算告密,而是一种觉悟。老师还说,其实,有好多同学也哭不出来,他们偷偷地将唾沫抹在脸上冒充眼泪。

我想说,这个不哭的人就是作家要寻找的人物原型。就像我在小说《生死疲劳》里所描写的那个单干户蓝脸一样,当所有的人都加入了人民公社时,只有他坚持单干,任何威逼、利诱、肉体摧残、精神折磨都不能改变他。这两个人物——不哭的人和单干的人,都处在政治的包围之中,但他们战胜了政治包围,也战胜了那些骂他们、打他们、往他们脸上吐唾沫的人。

文学可以告诉人们的很多,我想通过我的作品告诉读者: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人不哭。



这种现象,一概论之,大概是“群体动力学”研究的范畴。

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群体动力学。


相关的理论,还有传播学上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会勇敢的说出来。而且媒体通常会关注多数派的观点,轻视少数派的观点。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没办法,人作为群居动物社交动物,就是有很多无奈。

活得像高更、福楼拜、梭罗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身体可以局限在方寸之间,心却可以无限大。幸好我们还可以看看《月亮和六便士》、《瓦尔登湖》过过瘾。

====================================================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不要低估人性。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是真的和教官朝夕相处产生了友谊,不舍也是人之常情。

编辑于 2014-05-28 7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没有帮助  举报  作者保留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