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提问:清朝秀才可以穿官服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06:57

如上图,上月初在鲁迅故居时拍摄的照片。请问下清朝秀才能穿官服吗?有人说这身“官服”可能是周家捐官所得,但周家家道中落正是卷入了科场弊案,如果靠捐官,又何必再参加乡试?如果周伯宜身上穿的不是官服,又是什么服饰?求科普。

格式工厂100_1734.jpg (662.99 KB, 下载次数: 2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6-2 13:15 上传


如上图,上月初在鲁迅故居时拍摄的照片。请问下清朝秀才能穿官服吗?有人说这身“官服”可能是周家捐官所得,但周家家道中落正是卷入了科场弊案,如果靠捐官,又何必再参加乡试?如果周伯宜身上穿的不是官服,又是什么服饰?求科普。
书没在身边,回头找找清朝典制,记得里面关于服冠方面有相关介绍
jiangnanjita 发表于 2014-6-2 14:14
书没在身边,回头找找清朝典制,记得里面关于服冠方面有相关介绍
谢谢兄弟!
许四多 发表于 2014-6-2 16:30
谢谢兄弟!
记得以前看的时候,生员、贡员什么的好像都有单独的衣服,类似官服,但是好像没补子,顶子也不是官帽的样式,很久了,记忆有点模糊了,等找到书回复你,不过是老书,没有图
不清楚,不过捐官后再去应科举的也不是没有,毕竟科举是正途,不是捐官可比的
祠堂画像可以僭越的
古代官府基本不管
稍有点势力的家族都可以把祖宗描绘成大员
像图中男子身穿一品仙鹤补服(内阁大学士,三公)。
作为一个秀才根本不可能身前能穿,也不可能花钱买到
就是僭越啦
女子凤冠霞帔(五品诰命以上),秀才的正室没资格接受诰命
也是僭越
捐生与科举应试并不排斥,

捐生只是进入铨叙的资格,并未授予官职,一般要等实缺出现才轮到捐生,但捐生前头还有大量科举及第的正规文官候选人在等待,轮到捐官还不知哪一年那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4-6-2 17:51
祠堂画像可以僭越的
古代官府基本不管
稍有点势力的家族都可以把祖宗描绘成大员
只要不把自己先人绘成当朝皇室,就都不要紧,对吧?
火烧冰淇淋 发表于 2014-6-2 17:51
捐生与科举应试并不排斥,

捐生只是进入铨叙的资格,并未授予官职,一般要等实缺出现才轮到捐生,但捐生 ...
感谢科普。还有“铨叙”是什么意思?在介绍民国时期官员晋升的文章中也看到过,现在我国公务员录取中还有对应的环节吗?
铨叙,就是官员们被某个评审委员会加以论资排辈,等待晋升。
补充,提到捐纳一般人往往把捐功名与捐官混为一谈,
其实捐纳分为两途,一是捐官,就是上面提到的进入候补名单等待实缺,不过,说是补缺其实也就心理安慰,绝大多数捐官的到死也补不上;
另一是捐功名,捐国子监的监生,《儒林外史》中有个临死都心疼灯油的严监生就是这类,
绍兴周家捐的是啥我搞不清,理论上捐纳的监生不需要考秀才这关,而是直接投考乡试,就是举人,举人再报考京城礼部主持的会试,过关者称作贡士,接着上殿面圣参加殿试,
基本上,没有人会止步于贡士,而不去考殿试,因为礼部早就把会试合格者名单呈上御览,殿试是皇上钦点各位贡士名次的程序,你不去也得去。
许四多 发表于 2014-6-2 18:39
只要不把自己先人绘成当朝皇室,就都不要紧,对吧?
画成前朝皇室也很危险
许四多 发表于 2014-6-2 18:41
感谢科普。还有“铨叙”是什么意思?在介绍民国时期官员晋升的文章中也看到过,现在我国公务员录取中还有 ...
铨叙相当于组织部或人事部考察备案
伯宜没有捐过官,秀才也被革掉了

图上穿的不是仙鹤,是白鹇补子

随便画来YY的嘛
捐不止捐官,捐功名,还可以捐衔,捐官服的。但是这类先人画像不必当真,他们永远被画成官服像,习惯如此。

捐了官也可以参加科考,比如当时举人会试不中,家道好的往往就直接捐个中书做着,下一科继续参加。
貌似死者的画像都可以画官府的,像蒲松龄也只是个秀才,但是画像上也有顶戴
从宋后,凡是考中贡士的,殿试都能录取,都能成为进士,殿试的作用,就是把贡士排序。
行走江湖甲 发表于 2014-6-2 21:46
伯宜没有捐过官,秀才也被革掉了

图上穿的不是仙鹤,是白鹇补子
白鹇补子在清代代表几品文官?
壮圆郎 发表于 2014-6-3 10:10
貌似死者的画像都可以画官府的,像蒲松龄也只是个秀才,但是画像上也有顶戴
有图可以发上来吗?
行走江湖甲 发表于 2014-6-2 22:39
捐不止捐官,捐功名,还可以捐衔,捐官服的。但是这类先人画像不必当真,他们永远被画成官服像,习惯如此。 ...
中书是什么官职?
许四多 发表于 2014-6-4 11:36
白鹇补子在清代代表几品文官?
文五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吉服冠顶亦用水晶。补服前后绣白鹇,惟给事中、御史绣獬豸。朝服色用石青,片金缘,通身云缎,前后方襕行蟒各一,中有襞积。领、袖俱用石青妆缎。朝带银衔素金圆版四。馀皆如文四品。
壮圆郎 发表于 2014-6-3 10:10
貌似死者的画像都可以画官府的,像蒲松龄也只是个秀才,但是画像上也有顶戴
呵呵,何止画像啊,看看香港的僵尸片和赶尸片
那些躺在棺材里的僵尸,半夜赶路的行尸
个个都穿着清朝的官服和顶戴
后人给祖先画像,稍带夸张也是正常的,就好比祖先一生清贫,死的时候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但在画像上绝对衣着光鲜,神彩奕奕,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可以理解,不必纠结。
补子看不清的话看顶子也方便,哪有穿仙鹤而不戴红顶子的
yzsz266 发表于 2014-6-2 20:52
画成前朝皇室也很危险
画当朝皇室人家还要犹豫一下,要是前朝皇室的话,就直接咔嚓了。

李无敌 发表于 2014-6-3 16:18
从宋后,凡是考中贡士的,殿试都能录取,都能成为进士,殿试的作用,就是把贡士排序。


贡士也有排序的,第一名称之为会元。殿试主要是以皇帝的名义再排一次名。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了。
李无敌 发表于 2014-6-3 16:18
从宋后,凡是考中贡士的,殿试都能录取,都能成为进士,殿试的作用,就是把贡士排序。


贡士也有排序的,第一名称之为会元。殿试主要是以皇帝的名义再排一次名。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了。
夏风 发表于 2014-6-25 18:00
贡士也有排序的,第一名称之为会员。殿试主要是以皇帝的名义再排一次名。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了。
会元吧,连中三元。
夏风 发表于 2014-6-25 18:00
贡士也有排序的,第一名称之为会员。殿试主要是以皇帝的名义再排一次名。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了。
会元吧,连中三元。
明清科举制度下,正式考取的秀才登记在县学里,每年领有一定的伙食补贴,年年要接受省、府、县多次考试(这是一种人身控制,不是可以离乡到处跑的),成绩太差的不准参加当届乡试(省级举人考试),成绩年年考核优秀达到一定年限的,可以申请放弃科举资格,安排做公务员(一般是去当某县学官,相当于现在乡镇中小学校长),可以缓解一下家庭生活的困难,略为赚点钱,但官当不大,最多到现在的科级。同样的,举人如果不想考了,累了,也可以放弃继续科举资格排队等做官,一般安排是现在科级的职务,今后最多混个知县,极个别再大点弄个府级的。
明清小说中的案例:
《三言》中广西一个叫鲜于同的老秀才成绩年年第一但就是考不上举人,但他坚持不肯去做小官,从三十多岁起收钱转让做小官资格给排他后面的人,一连让了五六次,最后终于在六七十岁时考上进士,做官到厅级的知府。
《二拍》中福建南平一个老秀才穷了一辈子,五十多岁时终于排到了一个做小官的名额,到山东省一直做到了相当于某市教育局科长的位置,退休时带了五六百两银子回家,晚年因两个女儿不肯赡养陷入赤贫,他在山东时资助过的一个学生后面考中进士当到相当于福建纪委书记,写信让他以恩师身份从南平到福州来见个面,沿途地方官员招待吃饭送礼打招呼,一个来回收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帮老师解决了养老钱。
《儒林外史》中一个叫杨执中的老秀才性格古怪,排到了一个当小官的名额,因为穷到没钱上任,就借口说自己不喜欢去讨好上级,把录聘通知书贴在墙上当成清高的资本来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