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甲午战败:务要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13:24:26
探究甲午战败:务要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莫逆流
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4-05-14



(原标题:甲午战争与军队兴衰周期率)

1894年爆发,持续近一年,最终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甲午战争,到今年已是两个甲子年了。国人重甲子,更重历史之得失,因此今年各方对甲午战争的反思空前。无不痛惜中国战败,痛惜北洋舰队灭亡,痛惜国运急转直下。痛惜之中,也包含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对清政府无能的愤慨。当然,探究战败原因,在关于甲午战争的文章中占据了最大部分。其精细研究涉及情报战、军队编制体制、人才优劣等方面,足以构成一部有关甲午战争的启示长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深入探究甲午战争失败的借鉴意义,自然是最应该也是最有价值的。相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智各现。笔者以为,它就是军队兴衰周期率。

甲午战败的军事总开关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人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中做客。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答:“我们已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人亡政息。”

后来就有了史上著名的毛黄谈话。此后,“兴亡周期率”不胫而走。这其中的“率”,非“律”也,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中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却无法改变规律。而“周期率”则是一种概率,有概率才存在“跳出”兴亡周期的可能。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过去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愿意承认中国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但事实证明,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取得的成功,没有社会各个层面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不可能的。”

国家有兴亡周期率,军队同样存在着兴衰周期率。历史上,好多军队走过的道路基本都是:其兴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虽小却如鲨鱼一样能够逐步吃掉庞大的对手。及其变大变强,天下太平,眼中无对手、胸中无敌情也就容易养尊处优、优哉游哉。当此之际,一部分人便沉浸在胜利往事中,觉得现在打起来也会轻松取胜。但现实往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可能会彻底撕碎曾经的辉煌。无论是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还是当初能征惯战的八旗兵,最后都在此类由盛而衰的道路上隐没掉叱咤风云的身影,徒留历史一叹。

军队兴衰周期,本质上是战斗力的兴衰周期,说到底是战斗力处于上升轨道,还是处于下降轨道。战斗力强,对应的就是军队兴盛期,威武之师无人敢于轻视;战斗力弱,对应的就是军队衰落期,夜郎自大却被外敌打心底里轻视。虽然甲午战败有清王朝政治腐败、情报完全漏底、军队编制极其不合理、边海防线漏洞太多、用人唯亲不唯能等种种原因,也可说气数已尽不得不败,但就军事而言,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军队战斗力衰落,不能打仗,打不赢上面。因此,研究甲午战争不能不研究军队兴衰周期率,尤其要研究如何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钥匙

为什么要强调军队兴衰周期率?这是因为,虽然如清政府国家层面的腐败,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但军队打不赢,同样会导致丧权辱国,引发一连串的被动。战场打不赢,不仅是“一切等于零”,甚至还会因为割地、赔款、丧失权益进而得出负数。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对国家来说,负数巨大,压力沉重。但这还只是战败负数的表象。

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百多年间,英、美、日、法、俄、德、意、奥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84次。而1894年的甲午之战,则被视为加剧中国国运急转直下的一战。日本靠向中国索要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脱亚入欧,跻身列强,为其后全面侵华埋下伏笔。

战争也进一步刺激了列强到东方蚕食“东亚病夫”的野心,之后发生的八国联军等侵华行动,不断把中国推向积弱积贫的深渊。曾经在东方傲视全球的大清,成为任由强国索取种种好处的案上鱼肉,国家实力被各种战败赔款掏空,国家领土被各种战败割地弄得七零八落。随着国家的沉沦,人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也遭挤压破裂,国民精神受到严重摧残。

甲午战败导致的一系列由零迅速扩大成“巨负”的连锁反应,启示今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国争相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要永远牢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的,慎重初战、第一战必须打赢等思想。居安思危,时刻做好准备,否则一战不胜,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严重后果。

这也是因为,所谓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局部”,只是对全球来说的局部。对一国尤其是中等国家、小国来说,局部即全局,任何战争都是全面性的战争。如果打不赢,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近年来的伊拉克、利比亚都是因为初战打不赢、“局部”战争失败,最后人亡政息。当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不理想,潜在的战争威胁和触发点较多时,必须大力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时时绷紧打仗这根弦,把战斗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http://www.81.cn/jmywyl/2014-05/14/content_5902801.htm探究甲午战败:务要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莫逆流
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4-05-14



(原标题:甲午战争与军队兴衰周期率)

1894年爆发,持续近一年,最终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甲午战争,到今年已是两个甲子年了。国人重甲子,更重历史之得失,因此今年各方对甲午战争的反思空前。无不痛惜中国战败,痛惜北洋舰队灭亡,痛惜国运急转直下。痛惜之中,也包含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对清政府无能的愤慨。当然,探究战败原因,在关于甲午战争的文章中占据了最大部分。其精细研究涉及情报战、军队编制体制、人才优劣等方面,足以构成一部有关甲午战争的启示长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深入探究甲午战争失败的借鉴意义,自然是最应该也是最有价值的。相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智各现。笔者以为,它就是军队兴衰周期率。

甲午战败的军事总开关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人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中做客。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答:“我们已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人亡政息。”

后来就有了史上著名的毛黄谈话。此后,“兴亡周期率”不胫而走。这其中的“率”,非“律”也,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中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却无法改变规律。而“周期率”则是一种概率,有概率才存在“跳出”兴亡周期的可能。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过去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愿意承认中国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但事实证明,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取得的成功,没有社会各个层面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不可能的。”

国家有兴亡周期率,军队同样存在着兴衰周期率。历史上,好多军队走过的道路基本都是:其兴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虽小却如鲨鱼一样能够逐步吃掉庞大的对手。及其变大变强,天下太平,眼中无对手、胸中无敌情也就容易养尊处优、优哉游哉。当此之际,一部分人便沉浸在胜利往事中,觉得现在打起来也会轻松取胜。但现实往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可能会彻底撕碎曾经的辉煌。无论是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还是当初能征惯战的八旗兵,最后都在此类由盛而衰的道路上隐没掉叱咤风云的身影,徒留历史一叹。

军队兴衰周期,本质上是战斗力的兴衰周期,说到底是战斗力处于上升轨道,还是处于下降轨道。战斗力强,对应的就是军队兴盛期,威武之师无人敢于轻视;战斗力弱,对应的就是军队衰落期,夜郎自大却被外敌打心底里轻视。虽然甲午战败有清王朝政治腐败、情报完全漏底、军队编制极其不合理、边海防线漏洞太多、用人唯亲不唯能等种种原因,也可说气数已尽不得不败,但就军事而言,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军队战斗力衰落,不能打仗,打不赢上面。因此,研究甲午战争不能不研究军队兴衰周期率,尤其要研究如何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钥匙

为什么要强调军队兴衰周期率?这是因为,虽然如清政府国家层面的腐败,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但军队打不赢,同样会导致丧权辱国,引发一连串的被动。战场打不赢,不仅是“一切等于零”,甚至还会因为割地、赔款、丧失权益进而得出负数。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对国家来说,负数巨大,压力沉重。但这还只是战败负数的表象。

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百多年间,英、美、日、法、俄、德、意、奥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84次。而1894年的甲午之战,则被视为加剧中国国运急转直下的一战。日本靠向中国索要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脱亚入欧,跻身列强,为其后全面侵华埋下伏笔。

战争也进一步刺激了列强到东方蚕食“东亚病夫”的野心,之后发生的八国联军等侵华行动,不断把中国推向积弱积贫的深渊。曾经在东方傲视全球的大清,成为任由强国索取种种好处的案上鱼肉,国家实力被各种战败赔款掏空,国家领土被各种战败割地弄得七零八落。随着国家的沉沦,人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也遭挤压破裂,国民精神受到严重摧残。

甲午战败导致的一系列由零迅速扩大成“巨负”的连锁反应,启示今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国争相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要永远牢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的,慎重初战、第一战必须打赢等思想。居安思危,时刻做好准备,否则一战不胜,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严重后果。

这也是因为,所谓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局部”,只是对全球来说的局部。对一国尤其是中等国家、小国来说,局部即全局,任何战争都是全面性的战争。如果打不赢,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近年来的伊拉克、利比亚都是因为初战打不赢、“局部”战争失败,最后人亡政息。当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不理想,潜在的战争威胁和触发点较多时,必须大力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时时绷紧打仗这根弦,把战斗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http://www.81.cn/jmywyl/2014-05/14/content_5902801.htm
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的根本

如果说跳出国家兴亡周期率,靠的是民主。那么,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靠的则是变革强军。历史上,只有那些认识到存在着兴衰周期,始终警醒有打败仗可能,通过不断进行必要的军事变革磨砺战争刀刃的军队,才能够真正保持战斗力,维护国家安全与主权。

此类变革,首先是精神和信仰层面的。要想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必须首先解决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问题?必须依据形势的发展始终坚持信仰凝聚,创新理论,以把人心、军心汇聚成战无不胜的洪流。在这一问题上,甲午战争同样给人以启示。

甲午战争的失败,某种程度上就在于一个“散”字。在权力中枢有帝党和后党之争,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两派为最高统治权明争暗斗。在朝廷上,主战与主和产生分歧,朝中大臣们从各自既得利益出发,各执一词。这些导致清廷对日决策忽东忽西,朝令夕改,总体上杂乱无章。同时在战场上,淮军、绿营、练军、海军各成派系,清军原是大拼盆,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力量体系。其直接后果是各为其主,各自为战。曾经亲历这场战争的英国人泰莱说,此役非中国与日本之战,实淮军和北洋舰队精神领袖李鸿章与日本之战。李鸿章也曾自称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清朝上下为什么会如此散漫呢?1894年,在中国混迹多年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报告中描绘了大清浮华背后的真实:庸官俗吏献媚当道,清廉高洁之士多不容于时流,屈居人下。上至庙堂大臣,下至地方小吏,皆以利己营私为事,朝野滔滔,相习成风。也就是说,大家虽然身着官服,但奉行的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知盘剥,哪知国家?不知国家,就不知责任,所以虽然第一时间掌握了敌情,也会无动于衷。

有资料显示,1894年10月24日8时许,驻扎在普兰店貔子窝的捷胜营马队从渔民处得知,有多艘不明船只泊于花园口外,便派骑探侦察,途中捕获3名日本间谍,掌握了日军将在花园口登陆,尔后攻占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的重要情报。但面对这一重大敌情,驻守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的清军将领无所作为,唯上是从,不敢有任何动作,声怕因一己之动影响国家整体外交,担不起责任。不知国家,只知盘剥,也就造成了官民的分立。

甲午战后,一位日本官员在湖北沙市吃惊地发现,在这座长江中游港口城市,民众根本就不曾听说过刚刚打过的战争。据此有人称,普通民众是一盘散沙,对战争漠然视之。但显然,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官员盘剥太甚,民众早已离心,任由肉食者自谋之。

因此,对于在讨论甲午教训中一再被涉及的国民性问题,也应辩证看待。清时农民之国如散沙,但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也主要由农民组成,却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国民就是这些国民,可以兴军得胜,也可以致败,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信仰旗帜来引领,以什么样的清明政治来赢得支持。清政府时期人民负税不可谓不重,而既然纳税人把国家托付给清政府,又怎能失败了反而指责国民?正因为甲午战前的清廷没有思想发动,才导致军民皆成乌合。因此说,要想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首在以信仰引领军民,培育尚武精神,如此才会真正实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改革强军没有止境

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在精神强大的同时也需要有器物、体制上的改革。但为什么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也进行了相关的军事改革,却仍然在战争中节节败退?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了以军事近代化为核心的洋务运动。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号称亚洲一流的近代化海军。但北洋舰队的出现,也刺激了日本抓紧整军精武步伐。双方力量的对比,就从北洋舰队成军的那一年开始悄然变化。北洋舰队成军之后,基本停止了发展,但日本却觉得被清军远远甩在后面,因此争分夺秒立志赶超。当时,日本每年增建2艘主力战舰,连清政府定制而无钱付账的新舰也被日本买去,后来成为其旗舰“吉野”号。

到甲午海战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全面落后日本联合舰队。进入1890年代,“巨舰重炮”之观念已经被“快船快炮”之观念所替代,新型舰船趋于减少大口径主炮数量,而以众多中口径速射炮代之,但北洋舰队对此仍茫然无知,仍然觉得自己的舰队“已足够敷用”。资料显示,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装备大型速射炮71门,小型速射炮154门;北洋舰队仅有大型速射炮2门,小型速射炮130门。中日舰队10分钟内发射弹药之比是33∶185,北洋舰队在战力上处于下风。

也就是说,清政府停止海军改革步伐之日,正是日本大力整军备战开始之时。一个停止了改革前进的脚步,一个却大步向前,中日两军战斗力的差距便由之前北洋舰队实力暂时领先,逐步变为齐头并进,进而出现了日军赶超在前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是清政府从上到下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总以为北洋舰队建成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了。要知道,近代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器物、体制的变革更加迅速,不再像农业社会那样可以基本保持几十年、上百年不变,原地踏步就等于落后。尤其是在军事这一开风气之先的领域,强军改革更是没有止境,始终需要螺旋式上升的改革。

比较当时中日改革可以发现,两国都没有触及各自的封建制度。日本仍然保留了天皇,清政府自然也是皇室至上,两国都在外界刺激下进行了强军改革。但日本积极进取,甚至一直将这种改革延续到二战时期。即使二战战败,也转而打经济牌重新发展国家实力。但清政府则缺乏看透世界大势的睿智的战略目光,缺乏破除小改即安、持续推进改革的进取精神,缺乏破解粗枝大叶习气、推进精细化备战的改革锐气。因此,即便在具体的军事问题上,也难以细化深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指挥体制和海陆协同方面。

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打响不久即因旗舰提督丁汝昌负重伤而失去统一指挥,在近5个小时的激烈海战中,各舰实际上再未接到任何战斗命令,只能各自为战。北洋舰队建军多年,既未建立完善的指挥机构,也未解决主将受伤或阵亡后接替指挥问题,实足令人难解。同时,清军陆海两个战场缺乏协同配合,日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未遇任何抵抗,长驱直入使北洋舰队丢掉了重要基地旅顺;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后,只遭遇轻微抵抗,很快就拿下威海港南岸炮台。北岸炮台和威海卫城的清军则弃守逃跑,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陷入绝境。一场甲午之战,清军陆军对敌时是孤军作战,北洋舰队对敌时也是孤军作战,陆海军不是一家人,真是好凄凉。

现在人们习惯于讲,“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以为这样就能打赢未来战争。但在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背后有一个问题要搞清楚?你怎么知道未来的仗怎么打?靠什么才能知道未来的仗怎么打?

放眼当今世界,强国军队的做法似乎能给人以启迪。要想知道未来仗怎么打,其一是靠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以足够的强打足够的弱。就像美国在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上,俄军在俄格冲突中一样,以巨大的实力悬殊、占据绝对的优势以石击卵。其二就是不间断地进行改革,始终跟上甚至引领世界军事变革步伐,掌握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形态,以领先的军事理论设计战争、应对战争,才能够始终与对手比肩并超越之。

那种只想跟在强国后面学习人家的人,很容易在一个急转弯中被甩得很远。那种以为实现某某改革目标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也是不可取的。在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推动下,军事领域的竞争将没有止境,而最重要的就是以实现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改革目标接续发展,铸造强军打赢的利剑。
要想跳出军队兴衰周期率,必须首先解决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问题?
无军功不授军衔,只给军职。

不打仗就当将军的陈规陋习应该改改了。





国家都无法跳出,奢望于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