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印度PDV反导试验只是“部分成功”导弹拦截没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56:24
印度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不(tree)靠(new)谱(bee)。4月23日先是宣布Akash防空导弹试验成功,第二天就承认其实试验失败了。4月27日宣布新型反导弹PDV试验成功,第二天就承认其实只是“部分成功”,最关键的导弹拦截根本就没发生。



《印度教徒报》4月28日的一篇报道给出了此次试验的一些细节:靶弹是当地时间9:07从孟加拉湾的海上发射的,用于模拟一枚射程超过2000 km的导弹。拦截弹PDV于两分半后发射,导弹出大气层外后整流罩分离,红外导引头探测到弹头目标,并在120 km高度处进行了“拦截”。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拦截。根据DRDO的解释,此次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首次使用的红外导引头的探测和跟踪性能,而拦截弹内的弹头没有引爆(Mr. Chander, architect of India’s Agni series of missiles, said, “The mission’s main objective was to track the target missile. We wanted to se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R seeker. The warhead in the interceptor missile was not meant to be exploded in this mission. Since we did not fire the warhead, the debris did not fall.”)



客观的说,此次试验创造了印度的很多“第一”。首次使用两级固体助推,缩短了反导弹的反应时间;首次在反导弹上使用了整流罩,并在大气层外成功分离;首次使用红外导引头,并探测到目标;反导弹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距离也是历次试验中最远的。从这些方面来说,与此前的PAD反导弹相比都是有进步的。
从PDV的设计上来说,与以色列的“箭-2”反导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两级固体助推,都是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式导引头。区别是,“箭-2”是用于大气层内高层反导的,而PDV是在大气层外拦截,因此没有“箭-2”二级末端的气动舵。鉴于印度与以色列有很密切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在对付伊斯兰国家的导弹上也有共同需求,印度很可能得到了来自以色列的技术援助。本文开头提到的Akash地对空导弹是印度从苏联SA-6导弹仿制的,但是从1974年开始仿制了30多年也没成功,直到2007以色列开始介入,短短几年项目就取得很大进展,2012年开始交付印度军方。印度在PAD的研制中也得到了以色列的帮助,所用的反导预警跟踪雷达“剑鱼”就来自以色列“箭-2”系统的“绿松”L波段相控阵雷达。

本次试验最大的看点是采用了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高性能的红外成像器件和弹载主动雷达都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才掌握的技术,以色列“箭-2”的红外成像导引头是Raytheon提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来自Lockheed Martin,而以色列的电子工业水平远比印度高,笔者怀疑印度的红外导引头得到了外国的技术援助。PDV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很可能继承自PAD,而PAD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是俄罗斯提供的技术。没有这些技术援助,印度的反导是根本搞不起来的。
印度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不(tree)靠(new)谱(bee)。4月23日先是宣布Akash防空导弹试验成功,第二天就承认其实试验失败了。4月27日宣布新型反导弹PDV试验成功,第二天就承认其实只是“部分成功”,最关键的导弹拦截根本就没发生。



《印度教徒报》4月28日的一篇报道给出了此次试验的一些细节:靶弹是当地时间9:07从孟加拉湾的海上发射的,用于模拟一枚射程超过2000 km的导弹。拦截弹PDV于两分半后发射,导弹出大气层外后整流罩分离,红外导引头探测到弹头目标,并在120 km高度处进行了“拦截”。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拦截。根据DRDO的解释,此次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首次使用的红外导引头的探测和跟踪性能,而拦截弹内的弹头没有引爆(Mr. Chander, architect of India’s Agni series of missiles, said, “The mission’s main objective was to track the target missile. We wanted to se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R seeker. The warhead in the interceptor missile was not meant to be exploded in this mission. Since we did not fire the warhead, the debris did not fall.”)



客观的说,此次试验创造了印度的很多“第一”。首次使用两级固体助推,缩短了反导弹的反应时间;首次在反导弹上使用了整流罩,并在大气层外成功分离;首次使用红外导引头,并探测到目标;反导弹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距离也是历次试验中最远的。从这些方面来说,与此前的PAD反导弹相比都是有进步的。
从PDV的设计上来说,与以色列的“箭-2”反导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两级固体助推,都是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式导引头。区别是,“箭-2”是用于大气层内高层反导的,而PDV是在大气层外拦截,因此没有“箭-2”二级末端的气动舵。鉴于印度与以色列有很密切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在对付伊斯兰国家的导弹上也有共同需求,印度很可能得到了来自以色列的技术援助。本文开头提到的Akash地对空导弹是印度从苏联SA-6导弹仿制的,但是从1974年开始仿制了30多年也没成功,直到2007以色列开始介入,短短几年项目就取得很大进展,2012年开始交付印度军方。印度在PAD的研制中也得到了以色列的帮助,所用的反导预警跟踪雷达“剑鱼”就来自以色列“箭-2”系统的“绿松”L波段相控阵雷达。

本次试验最大的看点是采用了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高性能的红外成像器件和弹载主动雷达都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才掌握的技术,以色列“箭-2”的红外成像导引头是Raytheon提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来自Lockheed Martin,而以色列的电子工业水平远比印度高,笔者怀疑印度的红外导引头得到了外国的技术援助。PDV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很可能继承自PAD,而PAD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是俄罗斯提供的技术。没有这些技术援助,印度的反导是根本搞不起来的。
部分成功?南棒子会告三哥侵权吗?
我就说吧布朗运动弹是根本无法拦截的。
弹头引爆?不是KKV?
应该是同时发射了设置具有相同弹道的导弹对飞,事前设置好具有两者的弹道为相同的抛物线,只是A、B点对飞!
1.博主说了,本文还不成熟,不要转载。
2.本文就在本坛内……
不管技术从哪儿来,印度人还是有了,也是进步,不可小视!话说回来,印度手上的西方先进技术好像有不少咧,要不,找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出马,弄点回来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