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38军侦察大队在两山轮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请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43:03


傅平山烈士1

傅平山烈士1

傅平山烈士2

傅平山烈士2

傅平山烈士3

傅平山烈士3

傅平山烈士4

傅平山烈士4


以上是网上找到的傅平山烈士的照片。

傅平山烈士是38军侦察大队参加两山轮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而且,由于他牺牲于敌境内纵深地带,以至于遗体未能完整运回。

侦察兵,古称“斥候”、“选锋”、“死士”、“陷队”,历来都是由军中最为悍勇之士组成。当年我军精锐侦察分队将士为克制敌特工的嚣张气焰,深入敌后虎穴亮剑,表现了令敌人胆寒的战斗力,最终使敌

人特工不敢作祟。但他们面对的,是难以捉摸的敌情、危机四伏的环境和敌人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杀围剿,甚至牺牲后也无法全身而还。

前不久,当年牺牲在南朝鲜的志愿军将士的遗骨终于回国了。我想,将来傅平山烈士以及其他当年牺牲在敌后的侦察兵,他们也应该有魂归故土的一天吧?作为当年参战老兵的儿子,等到那一天,我

一定带上老婆孩子去给叔叔伯伯们上坟!我就是您们的亲儿子!我儿子(现在还没有)就是您们的亲孙子!{:soso_e163:}

以下是萨苏先生对于傅平山烈士牺牲经过的考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08to.html


昨天出差,到宾馆后发现可以上网,倒是很方便。到我常去的西西河网站浏览一下,看到下面这样一篇文章:

壮哉!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90 寞洑 2007-05-21 19:10:31

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是38军步兵114师侦察科副营职参谋,其岳父为当时的114师副师长于承海。1986年12月,12侦察大队在敌情不明,计划不周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据说最后有个副大队长受了处分),傅平山作为参谋随队参加行动,与敌遭遇,部队始终没有摆脱敌人,此时敌人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傅平山仅仅携带一只杀伤力极弱的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和7发子弹,毅然暴露自己,将敌人吸引向自己,掩护部队突围,之后与上百敌军周旋6天5夜,击毙击伤敌军各一名,最终于1987年元旦节那天被包围,越军并不敢靠近他,最后用集体投掷手榴弹的方式,将其杀害,烈士时年二十九岁。 其后我军通过内线了解到越军将傅平山筑在水泥里,置于越军烈士陵园门口(一说掩埋),我方遂收买越方边民试图将烈士遗体盗回,但时间太久,最后只将头颅盗出送归,烈士也算魂归故里。 (通过网上资料编辑而成,战斗具体经过始终是个迷。)

备注:一个老兵谈67式微声手枪:
我的老天,67式微声手枪如此臭名昭著,11 侦察大队有的老兵回忆说当时他对一越南特工在仅仅2米的距离上连放5枪,虽然枪枪命中可就是打不死人,这样的破枪老傅还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他是个什么样的狠角色还用多说吗?

我(萨苏)知道傅参谋的事情很早,是九十年代采访38军334团的时候听说的,不过当时并不知道他姓傅,只知道他是38军侦察大队参战部队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回忆,我觉得这篇文章还颇有些细节值得补充,于是打了几个电话给熟悉的朋友,确认我的记忆没有问题,同时,也得他们给予一些补充。 大致有这样几点值得讲一下。

1。傅参谋牺牲的那次战斗,是越境作战,而且深入越南境内达十几公里(看一下当时越军最大的火炮射程,大体可以猜出他们的侦察目标),这是此后傅参谋坚持数日始终不能摆脱越军追击,也难以得到己方接应的原因。因为傅参谋的牺牲,部队(估计是侦察大队的作战总结报告中)提出希望建立类似美军在越战中使用的直升机救援部队。同样,作战的地点使这次战斗由于政治顾虑不能广泛宣传,实际上当时中国方面针对越军的特工战曾屡次深入越南境内进行侦察,破坏,袭扰,报复的反制作战 -- 如果只等越军打过来才就地围歼我们太被动了,所以后来我们的打法是你敢过来我就会过去,你不过来我也未必不过去,有效地遏制了越军的渗透作战。对这种越境的政治问题,双方心照不宣。

2。这次行动的失败原因,敌情不明是真的,准备不周却要两说,有人认为恰恰是准备得太细致了,才导致部队撤离的时候受到较大损失。负责制定计划的参谋担任过丛林战教官,却没有实战经验。“恨不得连迈哪条腿都计划好。”实际战斗中,各种突发事件造成计划从一开始就出现细小的偏差,越到后段偏差越大,结果在撤离的时间没有掌握好,遭到了快速赶来的越军增援部队的截击。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完成任务和保全人员两者之间选择哪一个,这次战斗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影响,此后越境作战的原则都是保全人员为第一,战斗打响后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不得恋战,按时撤出就可以评功。

3。傅参谋到底击毙了几名越军,说法不一。死一伤一是根据越军的资料提出的保守数字。三十八军内部人员认为远超这个数字(傅平山在战斗中使用了缴获的越军武器,并非只有一支手枪)。撤离时傅参谋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布置阻击越军的诡雷 -- 傅平山是战斗中我方最高军官,留在最后,体现了中国军队下级军官战在前退在后的传统。而此后战友听到了诡雷的爆炸,越军不可能没有伤亡。有越军投诚人员讲越军内部会议上,一个师长曾申斥部队丧失抗美时期的精神,这样说 -- “死了五个人还抓不住一个断腿的。。。”傅参谋在战斗中右腿中弹,不能快速转移,是他牺牲的重要原因,所以,这很可能说的是他。

4。傅参谋在战斗中体现了极为优秀的军事素质。他在部队期间,曾是多年训练标兵,虽然后来担任参谋工作,依然以枪法过人著称,所以后来说他牺牲只毙伤越军各一人,军中颇为不信,认为以傅参谋的枪法,只要有子弹肯定弹不虚发。越军后来展览傅参谋的遗物,有两块压缩饼干。傅平山出发时身上只有一天的作战口粮,经过六天转战,居然还留下了两块饼干,说明他在使用这份口粮时非常节省而有计划性,考虑到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5。傅牺牲后,其家庭的确处境艰难。部队曾有意撮合傅的妻子与他的一位战友,但最终没有成功,原因是二人性格不合,还是傅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不愿再婚就不清楚了。

顺便说一句,从战后我军不惜代价取得傅平山遗骨,可以看出解放军部队的一个优良传统。解放军非常重视烈士遗体的收敛,这最初是红军和蒋军作战中形成的传统,因为蒋军对此不重视很影响士气(参见胡宗南部在追击红军中,包座指挥所街上遍布死亡的伍志诚部蒋军士兵伤兵不得收敛的纪录)实行这一政策,是红军士气普遍高于蒋军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后历次战争,“不放弃战友遗体”遂成为一个重要原则。

深受中国军队影响的越军也有这样的传统,因此中越战场上经常出现双方为了争夺一具遗尸付出十倍代价的场面。曾经有文章煽情地“揭露”志愿军尸骨在朝鲜不得还乡的内容,(实际起因应是南朝鲜某车站施工挖出十几具遗骨,从腰带判断当为志愿军)显然是不了解解放军军队的内部传统。所谓攻击人应该扬长避短,写这文章的人我只能说到文革中的中宣部作宣传都不够格。

关于傅平山参谋牺牲的经过,我所了解的内容大体如此,也希望有知情的朋友给予更多补充。

[完]

67手枪.jpg
烈士使用的67式微声手枪

请沈听雪兄及诸位了解情况的同学鉴定一下,萨苏的考证是否可信?

傅平山烈士1

傅平山烈士1

傅平山烈士2

傅平山烈士2

傅平山烈士3

傅平山烈士3

傅平山烈士4

傅平山烈士4


以上是网上找到的傅平山烈士的照片。

傅平山烈士是38军侦察大队参加两山轮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而且,由于他牺牲于敌境内纵深地带,以至于遗体未能完整运回。

侦察兵,古称“斥候”、“选锋”、“死士”、“陷队”,历来都是由军中最为悍勇之士组成。当年我军精锐侦察分队将士为克制敌特工的嚣张气焰,深入敌后虎穴亮剑,表现了令敌人胆寒的战斗力,最终使敌

人特工不敢作祟。但他们面对的,是难以捉摸的敌情、危机四伏的环境和敌人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杀围剿,甚至牺牲后也无法全身而还。

前不久,当年牺牲在南朝鲜的志愿军将士的遗骨终于回国了。我想,将来傅平山烈士以及其他当年牺牲在敌后的侦察兵,他们也应该有魂归故土的一天吧?作为当年参战老兵的儿子,等到那一天,我

一定带上老婆孩子去给叔叔伯伯们上坟!我就是您们的亲儿子!我儿子(现在还没有)就是您们的亲孙子!{:soso_e163:}

以下是萨苏先生对于傅平山烈士牺牲经过的考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08to.html


昨天出差,到宾馆后发现可以上网,倒是很方便。到我常去的西西河网站浏览一下,看到下面这样一篇文章:

壮哉!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90 寞洑 2007-05-21 19:10:31

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是38军步兵114师侦察科副营职参谋,其岳父为当时的114师副师长于承海。1986年12月,12侦察大队在敌情不明,计划不周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据说最后有个副大队长受了处分),傅平山作为参谋随队参加行动,与敌遭遇,部队始终没有摆脱敌人,此时敌人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傅平山仅仅携带一只杀伤力极弱的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和7发子弹,毅然暴露自己,将敌人吸引向自己,掩护部队突围,之后与上百敌军周旋6天5夜,击毙击伤敌军各一名,最终于1987年元旦节那天被包围,越军并不敢靠近他,最后用集体投掷手榴弹的方式,将其杀害,烈士时年二十九岁。 其后我军通过内线了解到越军将傅平山筑在水泥里,置于越军烈士陵园门口(一说掩埋),我方遂收买越方边民试图将烈士遗体盗回,但时间太久,最后只将头颅盗出送归,烈士也算魂归故里。 (通过网上资料编辑而成,战斗具体经过始终是个迷。)

备注:一个老兵谈67式微声手枪:
我的老天,67式微声手枪如此臭名昭著,11 侦察大队有的老兵回忆说当时他对一越南特工在仅仅2米的距离上连放5枪,虽然枪枪命中可就是打不死人,这样的破枪老傅还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他是个什么样的狠角色还用多说吗?

我(萨苏)知道傅参谋的事情很早,是九十年代采访38军334团的时候听说的,不过当时并不知道他姓傅,只知道他是38军侦察大队参战部队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回忆,我觉得这篇文章还颇有些细节值得补充,于是打了几个电话给熟悉的朋友,确认我的记忆没有问题,同时,也得他们给予一些补充。 大致有这样几点值得讲一下。

1。傅参谋牺牲的那次战斗,是越境作战,而且深入越南境内达十几公里(看一下当时越军最大的火炮射程,大体可以猜出他们的侦察目标),这是此后傅参谋坚持数日始终不能摆脱越军追击,也难以得到己方接应的原因。因为傅参谋的牺牲,部队(估计是侦察大队的作战总结报告中)提出希望建立类似美军在越战中使用的直升机救援部队。同样,作战的地点使这次战斗由于政治顾虑不能广泛宣传,实际上当时中国方面针对越军的特工战曾屡次深入越南境内进行侦察,破坏,袭扰,报复的反制作战 -- 如果只等越军打过来才就地围歼我们太被动了,所以后来我们的打法是你敢过来我就会过去,你不过来我也未必不过去,有效地遏制了越军的渗透作战。对这种越境的政治问题,双方心照不宣。

2。这次行动的失败原因,敌情不明是真的,准备不周却要两说,有人认为恰恰是准备得太细致了,才导致部队撤离的时候受到较大损失。负责制定计划的参谋担任过丛林战教官,却没有实战经验。“恨不得连迈哪条腿都计划好。”实际战斗中,各种突发事件造成计划从一开始就出现细小的偏差,越到后段偏差越大,结果在撤离的时间没有掌握好,遭到了快速赶来的越军增援部队的截击。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完成任务和保全人员两者之间选择哪一个,这次战斗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影响,此后越境作战的原则都是保全人员为第一,战斗打响后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不得恋战,按时撤出就可以评功。

3。傅参谋到底击毙了几名越军,说法不一。死一伤一是根据越军的资料提出的保守数字。三十八军内部人员认为远超这个数字(傅平山在战斗中使用了缴获的越军武器,并非只有一支手枪)。撤离时傅参谋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布置阻击越军的诡雷 -- 傅平山是战斗中我方最高军官,留在最后,体现了中国军队下级军官战在前退在后的传统。而此后战友听到了诡雷的爆炸,越军不可能没有伤亡。有越军投诚人员讲越军内部会议上,一个师长曾申斥部队丧失抗美时期的精神,这样说 -- “死了五个人还抓不住一个断腿的。。。”傅参谋在战斗中右腿中弹,不能快速转移,是他牺牲的重要原因,所以,这很可能说的是他。

4。傅参谋在战斗中体现了极为优秀的军事素质。他在部队期间,曾是多年训练标兵,虽然后来担任参谋工作,依然以枪法过人著称,所以后来说他牺牲只毙伤越军各一人,军中颇为不信,认为以傅参谋的枪法,只要有子弹肯定弹不虚发。越军后来展览傅参谋的遗物,有两块压缩饼干。傅平山出发时身上只有一天的作战口粮,经过六天转战,居然还留下了两块饼干,说明他在使用这份口粮时非常节省而有计划性,考虑到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5。傅牺牲后,其家庭的确处境艰难。部队曾有意撮合傅的妻子与他的一位战友,但最终没有成功,原因是二人性格不合,还是傅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不愿再婚就不清楚了。

顺便说一句,从战后我军不惜代价取得傅平山遗骨,可以看出解放军部队的一个优良传统。解放军非常重视烈士遗体的收敛,这最初是红军和蒋军作战中形成的传统,因为蒋军对此不重视很影响士气(参见胡宗南部在追击红军中,包座指挥所街上遍布死亡的伍志诚部蒋军士兵伤兵不得收敛的纪录)实行这一政策,是红军士气普遍高于蒋军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后历次战争,“不放弃战友遗体”遂成为一个重要原则。

深受中国军队影响的越军也有这样的传统,因此中越战场上经常出现双方为了争夺一具遗尸付出十倍代价的场面。曾经有文章煽情地“揭露”志愿军尸骨在朝鲜不得还乡的内容,(实际起因应是南朝鲜某车站施工挖出十几具遗骨,从腰带判断当为志愿军)显然是不了解解放军军队的内部传统。所谓攻击人应该扬长避短,写这文章的人我只能说到文革中的中宣部作宣传都不够格。

关于傅平山参谋牺牲的经过,我所了解的内容大体如此,也希望有知情的朋友给予更多补充。

[完]

67手枪.jpg
烈士使用的67式微声手枪

请沈听雪兄及诸位了解情况的同学鉴定一下,萨苏的考证是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