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切尖可以降低反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4:56
那为什么鸭翼前尖没有切除呢?那为什么鸭翼前尖没有切除呢?
都切成圆形就没尖可切了
机头也切了去吧
主翼翼尖也切了吧!腹鳍尖也切了吧!。。。。。。。
有种说法是锐角需切尖,所以J20主翼没切,不过F22是切了主翼的,如果F22不切,我觉得丑爆了,20主翼切不切,我觉得在视觉上没区别
钝角不用切。
都切了吧。。。
我是说鸭翼前面的尖角(锐角的那个),为什么不切掉或者用机头挡住一点(像2001)那样呢
切尖跟CRS有P个关系
无敌鸣哥 发表于 2014-3-31 18:05
我是说鸭翼前面的尖角(锐角的那个),为什么不切掉或者用机头挡住一点(像2001)那样呢
做过其他处理的,把交错面去掉了。
切尖是为了消除震颤,和反射没啥关系吧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之前好像是风不悲曾经在切尖贴中贴过一篇论文,证明切尖可以降低反射
做过其他处理的,把交错面去掉了。
就是说,那个尖在鸭翼偏转时的反射也是可以接受的是吗?
切尖是为了消除震颤,和反射没啥关系吧
主翼切尖就是为了降低辐射,尾翼除了降反射以外还有为了解决震颤问题
主要是尖角爬波辐射大,切尖是为了减少辐射
主要是尖角爬波辐射大,切尖是为了减少辐射
这个不是很懂,可不可以请科普一下呢?
无敌鸣哥 发表于 2014-4-1 10:35
这个不是很懂,可不可以请科普一下呢?
简单说就是在尖角部分,爬行电波急剧增加,由于电磁场的边界效应,形成向外的辐射.
简单说就是在尖角部分,爬行电波急剧增加,由于电磁场的边界效应,形成向外的辐射.
既然如此为何鸭翼前尖被保留了?


割了吧,都反射了


割了吧,都反射了
日本列岛沦陷 发表于 2014-4-1 13:00
割了吧,都放射了
好图好图!


因为,正对来射电波的尖端反射极小,例如机翼前缘越钝圆,RCS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朝前的尖端对RCS没有大影响。
而当电磁波沿目标上较为细长的物体头端方向入射时,会在细长物体上产生行波,在物体表面的不连续处、不同电介质交界处以及细长体的头端会产生电磁波的再辐射。也就是说,行波沿着表面传播时,“走”到最后的尖端就会再次辐射出去,所以,向后的锐角最好要切掉。
不过,飞机产生电磁场散射的机理,按照其强度顺序排列:角形结构反射>凹腔结构反射>表面镜面反射>边缘和尖端绕射>表面行波反向散射>爬行波绕射>二次或多次散射以及表面不连续或表面曲率不连续的散射等……所以,翼面后端切角减低RCS属于对于隐身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了。
只有娘娘级别的隐身飞机,才会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都花大心思改进,而像T-50这样的机机,对于这些“小节”还根本没有到列入考虑的范畴。

因为,正对来射电波的尖端反射极小,例如机翼前缘越钝圆,RCS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朝前的尖端对RCS没有大影响。
而当电磁波沿目标上较为细长的物体头端方向入射时,会在细长物体上产生行波,在物体表面的不连续处、不同电介质交界处以及细长体的头端会产生电磁波的再辐射。也就是说,行波沿着表面传播时,“走”到最后的尖端就会再次辐射出去,所以,向后的锐角最好要切掉。
不过,飞机产生电磁场散射的机理,按照其强度顺序排列:角形结构反射>凹腔结构反射>表面镜面反射>边缘和尖端绕射>表面行波反向散射>爬行波绕射>二次或多次散射以及表面不连续或表面曲率不连续的散射等……所以,翼面后端切角减低RCS属于对于隐身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了。
只有娘娘级别的隐身飞机,才会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都花大心思改进,而像T-50这样的机机,对于这些“小节”还根本没有到列入考虑的范畴。
无敌鸣哥 发表于 2014-4-1 06:55
就是说,那个尖在鸭翼偏转时的反射也是可以接受的是吗?
适合这种情况的处理法,在这里应用应该好过切尖,但不能照搬。
切尖不仅仅是为了改善隐身,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超音速飞行时,机翼翼尖处的气流仍会象亚音速时一样,从高压区横向绕过翼尖流向低压区,减小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不过,由于压力扰动只能发生在由翼尖前缘发出的马赫锥之内,马赫锥之外的机翼并不受影响,切掉这块的效率的翼尖,对改善飞机的高速性能是有益的。
例如 SU-27 的平尾切角 33 度,立尾切角 30 度。考虑到 SU-27 要以一定的迎角飞行,立尾只切角 30 度是合适的。SU-27 的主翼也作了修改,但没有切角,而是改成平直的翼尖,以便安装导弹或电子设备。

  所以机翼切尖一般出现在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上,俄制战斗机一般都比较注重超音速性能,所以使用的比较普遍;而美国在高低搭配中使用的 F-16 F-18 强调的是低空高亚音速的机动性能和对地攻击性能,就不切尖。像在 SU-27 基础上发展的 SU-35/37 SU-30MKK,垂尾面积加大,并且为了在垂尾翼尖安装更大的天线,所以改成了平直的翼尖。

切角更主要的是为了减低震颤..
在超音速飞行时,机翼翼尖处的气流仍会象亚音速时一样,从高压区横向绕过翼尖流向低压区,减小上下翼面的压 ...
多谢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