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坡:读工作报告,谈7.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09:45

   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正在讨论中国人未来的生活。“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说:“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新华社的报道称,这不仅与去年提出的目标保持不变,而且连续第三年设置在7.5%左右。具体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去年控制在2.6%,今年的目标依旧是“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去年是4.1%,今年目标是“控制在4.6%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报告说:“要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陆旸和蔡昉在《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一文中的分析,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人口结构的转变,1980年至2030年的人口变化特征与1960年至2010年的日本非常相似,“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将迅速降低”。文章警告说,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的教训,避免采用经济刺激方案,人为提高经济增长率。

  也就是说,中国人必须直面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而这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的事情。大家的观念都应该改一改,赶紧适应“合理区间”里的生活。

  当然,没有经济高速增长,没有大量财富积累,不会有这么多中国人住进舒适的大房子,也不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在假日里长途旅行,更不会买走全球近一半奢侈品。尤其是,1980年代以及之后出生的人,对这一切都习惯了。

  但是必须清醒意识到,中国人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经济研究》杂志去年12月号刊发的题为《经济增长的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论文,研究了1998年至2010年间,横截面个体为29个省区的样本群体,结论是,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在总体上降低了社会健康水平。过去一两年中,常见的雾霾已让大面积的国土繁华失色,转型中的中国面临双重挑战。所以,报告强调:“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对官员来说,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完善,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晋升指标不那么管用了,新时代谈的是改革、“兜底民生”。权力会越来越少,约束会越来越多。就此,报告表示:“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

  对企业家而言,游戏规则也有变化。报告强调:“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不能让诚实守信的企业家吃亏,这是正常市场经济的起码要求。

  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包括,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一些学者不能再无休止地吹捧什么模式,毕竟,很多现实问题堆在桌面上,急待解决:国际形势也有很大改变,国外新的经验、技术急需介绍到中国来。中国如果还想引领世界经济,就必须扫除禁忌,大胆试验。报告强调,“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这就对相关学者提出了新要求。最新的政策还鼓励科研人员创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报告就此提出:“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这当然很重要,当务之急还是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落脚之地。

  钱不好挣,生活自然紧张一些。对普通民众来讲,其一,收支得有长远规划,是时候把财务状况盘一盘了,教育是对未来最可靠的投资。其二,但愿家庭不会受到冲击,钱多就多用一点,钱少就少用一点。没什么比家人的支持更重要。

  在这个“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要害在于“放松”二字。紧上加紧,不可取。
   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正在讨论中国人未来的生活。“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说:“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新华社的报道称,这不仅与去年提出的目标保持不变,而且连续第三年设置在7.5%左右。具体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去年控制在2.6%,今年的目标依旧是“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去年是4.1%,今年目标是“控制在4.6%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报告说:“要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陆旸和蔡昉在《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一文中的分析,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人口结构的转变,1980年至2030年的人口变化特征与1960年至2010年的日本非常相似,“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将迅速降低”。文章警告说,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的教训,避免采用经济刺激方案,人为提高经济增长率。

  也就是说,中国人必须直面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而这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的事情。大家的观念都应该改一改,赶紧适应“合理区间”里的生活。

  当然,没有经济高速增长,没有大量财富积累,不会有这么多中国人住进舒适的大房子,也不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在假日里长途旅行,更不会买走全球近一半奢侈品。尤其是,1980年代以及之后出生的人,对这一切都习惯了。

  但是必须清醒意识到,中国人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经济研究》杂志去年12月号刊发的题为《经济增长的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论文,研究了1998年至2010年间,横截面个体为29个省区的样本群体,结论是,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在总体上降低了社会健康水平。过去一两年中,常见的雾霾已让大面积的国土繁华失色,转型中的中国面临双重挑战。所以,报告强调:“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对官员来说,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完善,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晋升指标不那么管用了,新时代谈的是改革、“兜底民生”。权力会越来越少,约束会越来越多。就此,报告表示:“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

  对企业家而言,游戏规则也有变化。报告强调:“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不能让诚实守信的企业家吃亏,这是正常市场经济的起码要求。

  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包括,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一些学者不能再无休止地吹捧什么模式,毕竟,很多现实问题堆在桌面上,急待解决:国际形势也有很大改变,国外新的经验、技术急需介绍到中国来。中国如果还想引领世界经济,就必须扫除禁忌,大胆试验。报告强调,“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这就对相关学者提出了新要求。最新的政策还鼓励科研人员创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报告就此提出:“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这当然很重要,当务之急还是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落脚之地。

  钱不好挣,生活自然紧张一些。对普通民众来讲,其一,收支得有长远规划,是时候把财务状况盘一盘了,教育是对未来最可靠的投资。其二,但愿家庭不会受到冲击,钱多就多用一点,钱少就少用一点。没什么比家人的支持更重要。

  在这个“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要害在于“放松”二字。紧上加紧,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