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性能提升有限未来缺乏发展潜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45:55
苏35气动水平弱于新出现的三代机

苏35BM在气动上的进步是去掉了老苏35的前翼,重新回到了苏27基本型最经典的小边条升力体发动机舱宽间距常规布局。三翼面布局其实是俄罗斯在面对“台风”、“阵风”、“鹰狮”和歼十等高机动后三代气动布局战斗机的一种无奈。由于俄罗斯在数字电传飞控领域没有较大的突破,无法通过放宽静稳定性和增强飞机涡系的方式来提高机动性。

只好在苏35/37上通过增加前翼和矢量推力喷管的方式来提高飞机的俯仰能力,从而实现宣传上的“超机动性”。但是实际上这种超机动性只在中低亚音速段的格斗有一些战术价值,而在三代机最应该加强的跨音速段上对于飞机性能没有任何改善,对于飞机的拦射和超视距作战能力没有任何增强。

苏35BM在俄罗斯取得数字电传飞控阶段性进展的情况下,不再需要前翼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手段来提高机动性。从气动设计角度而言,苏35BM的小边条升力体构型,只能算得上三代机的第二阶段水平。后三代战斗机纷纷采用了更加强调瞬盘和稳盘结合的高升力强涡系设计。苏35BM的气动水平弱于采用改进大边条的F/A-18E/F,更比不上近距耦合可控涡系的“欧洲双风”、“鹰狮”以及中国的歼十等全动鸭式布局战斗机。

采取复合材料使苏35宣传寿命达到6千小时

虽然苏27基本型就已经大量使用钛合金材料,但是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不足,苏27基本型的总寿命仅有2000飞行小时左右,而且复材用量较少。苏35BM在老苏35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机体,改进了钛合金工艺并且增加了复材用量,机体寿命也从2000小时延长至总寿命6000小时/翻修间隔1500小时。值得一提的是,苏27基本型由于在滚转轴和航向轴都使用机械飞控,在机翼内设计有大量用于传动的机械杆系。


苏35BM装备的是AL-31F应用部分老AL-41技术而改进出的117S发动机,综合性能提高有限。
这些机械杆系需要穿透机翼的翼梁和壁板,从而导致机体结构强度下降。而苏35BM使用了三轴数字电传飞控,这些机械杆系全部取消,无疑增强了机体结构强度。不过俄罗斯武器的宣传数字总是“注水”严重,例如AL-31F发动机的首翻期在宣传上是300小时,但是根据中国使用情况来看,在200小时左右就已经有大量发动机出现燃烧室裂纹,必须进行翻修。因而苏35BM的机体寿命能否达到宣传数据,还需要实际装备情况来做为根据。

苏35BM电传飞控水平等于西方80年代水平

苏35BM终于应用了西方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普及的三轴全权数字电传飞控。除了由于应用数字电传带来的结构改善之外,数字电传能够运行高复杂度控制律算法的特点有助于放宽静稳定性设计,从而大幅度改善飞机机动性。不过俄罗斯数字电传技术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中国三代作战飞机基本已经全部实现了数字电传化,歼十的静稳定度放宽到惊人的-11.7%平均气动弦长,堪称目前静稳定度最低的战斗机。

苏35发动机实际上是AL-31F的有限升级版

苏35BM装备的是AL-31F应用部分老AL-41技术而改进出的117S发动机。该型发动机主要是增加了风扇进口流量,小幅度升高了涡轮出口温度,宣传性能为海平面为静加力推力14吨/军推8.8吨,推比7.5。117S采用的主要是增加进口流量增推的改进思路,这种改进方式虽然可以大幅度增加海平面静推力,但是会导致高空高速推力降低和发动机直径、重量增加。117S的综合性能并不比中国研制的“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更好,“太行”发动机的作战加力推力达到了13.2吨,推比7.5,而且高空和高速推力都更高。


“雪豹”-E一种采用了电扫技术的多用途机载雷达,上面的圆球是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苏-35BM的IRST型号为OLS-35。
有些媒体认为中国引进苏35BM是为了获得俄罗斯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一种传统思维惯性的体现。实际上,前苏联航空发动机性能比西方同类产品差不少,按照中国军标,AL-31F发动机的推比只有6.9。同样是九级高压压气机,“太行”的数据据说高压压比足足比AL-31F大了三分之一。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太行”发动机也逐渐在歼十B和歼十一B等国产主力战斗机上服役试用。

苏35无源相控阵雷达宣传性能严重夸大
苏35BM换装了无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雪豹-E”,采用了基本玻璃化的座舱。“雪豹-E”雷达的宣传性能可以用“逆天”来形容,居然可以在400公里距离截获10000米高空3平方米RCS的目标。这个性能即便是F/A-22A装备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只能说勉强赶上。而该雷达的宣传峰值功率也不过是20千瓦,即便按照25%的占空比计算,平均功率也不过是5千瓦而已。再考虑到无源相控阵的阵面损耗,“雪豹-E”雷达是肯定达不到宣传性能的。

俄罗斯除了在真空管发射机领域保持着较强技术实力之外,在雷达总体设计、天线设计和加工、信号和数据处理器领域都水平较差。“雪豹-E”雷达由于阵面电扫描范围只有60°,因而还必须结合天线机械转动才能覆盖120°的前向视野,导致雷达总体重量和复杂度严重恶化。对比中国歼十B最近曝光的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小巧“身姿”, “雪豹-E”雷达虽然不“黑”,但是依然“傻大粗”。http://war.163.com/12/0320/15/7T25TJ0600014J0G.html苏35气动水平弱于新出现的三代机

苏35BM在气动上的进步是去掉了老苏35的前翼,重新回到了苏27基本型最经典的小边条升力体发动机舱宽间距常规布局。三翼面布局其实是俄罗斯在面对“台风”、“阵风”、“鹰狮”和歼十等高机动后三代气动布局战斗机的一种无奈。由于俄罗斯在数字电传飞控领域没有较大的突破,无法通过放宽静稳定性和增强飞机涡系的方式来提高机动性。

只好在苏35/37上通过增加前翼和矢量推力喷管的方式来提高飞机的俯仰能力,从而实现宣传上的“超机动性”。但是实际上这种超机动性只在中低亚音速段的格斗有一些战术价值,而在三代机最应该加强的跨音速段上对于飞机性能没有任何改善,对于飞机的拦射和超视距作战能力没有任何增强。

苏35BM在俄罗斯取得数字电传飞控阶段性进展的情况下,不再需要前翼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手段来提高机动性。从气动设计角度而言,苏35BM的小边条升力体构型,只能算得上三代机的第二阶段水平。后三代战斗机纷纷采用了更加强调瞬盘和稳盘结合的高升力强涡系设计。苏35BM的气动水平弱于采用改进大边条的F/A-18E/F,更比不上近距耦合可控涡系的“欧洲双风”、“鹰狮”以及中国的歼十等全动鸭式布局战斗机。

采取复合材料使苏35宣传寿命达到6千小时

虽然苏27基本型就已经大量使用钛合金材料,但是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不足,苏27基本型的总寿命仅有2000飞行小时左右,而且复材用量较少。苏35BM在老苏35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机体,改进了钛合金工艺并且增加了复材用量,机体寿命也从2000小时延长至总寿命6000小时/翻修间隔1500小时。值得一提的是,苏27基本型由于在滚转轴和航向轴都使用机械飞控,在机翼内设计有大量用于传动的机械杆系。


苏35BM装备的是AL-31F应用部分老AL-41技术而改进出的117S发动机,综合性能提高有限。
这些机械杆系需要穿透机翼的翼梁和壁板,从而导致机体结构强度下降。而苏35BM使用了三轴数字电传飞控,这些机械杆系全部取消,无疑增强了机体结构强度。不过俄罗斯武器的宣传数字总是“注水”严重,例如AL-31F发动机的首翻期在宣传上是300小时,但是根据中国使用情况来看,在200小时左右就已经有大量发动机出现燃烧室裂纹,必须进行翻修。因而苏35BM的机体寿命能否达到宣传数据,还需要实际装备情况来做为根据。

苏35BM电传飞控水平等于西方80年代水平

苏35BM终于应用了西方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普及的三轴全权数字电传飞控。除了由于应用数字电传带来的结构改善之外,数字电传能够运行高复杂度控制律算法的特点有助于放宽静稳定性设计,从而大幅度改善飞机机动性。不过俄罗斯数字电传技术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中国三代作战飞机基本已经全部实现了数字电传化,歼十的静稳定度放宽到惊人的-11.7%平均气动弦长,堪称目前静稳定度最低的战斗机。

苏35发动机实际上是AL-31F的有限升级版

苏35BM装备的是AL-31F应用部分老AL-41技术而改进出的117S发动机。该型发动机主要是增加了风扇进口流量,小幅度升高了涡轮出口温度,宣传性能为海平面为静加力推力14吨/军推8.8吨,推比7.5。117S采用的主要是增加进口流量增推的改进思路,这种改进方式虽然可以大幅度增加海平面静推力,但是会导致高空高速推力降低和发动机直径、重量增加。117S的综合性能并不比中国研制的“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更好,“太行”发动机的作战加力推力达到了13.2吨,推比7.5,而且高空和高速推力都更高。


“雪豹”-E一种采用了电扫技术的多用途机载雷达,上面的圆球是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苏-35BM的IRST型号为OLS-35。
有些媒体认为中国引进苏35BM是为了获得俄罗斯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一种传统思维惯性的体现。实际上,前苏联航空发动机性能比西方同类产品差不少,按照中国军标,AL-31F发动机的推比只有6.9。同样是九级高压压气机,“太行”的数据据说高压压比足足比AL-31F大了三分之一。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太行”发动机也逐渐在歼十B和歼十一B等国产主力战斗机上服役试用。

苏35无源相控阵雷达宣传性能严重夸大
苏35BM换装了无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雪豹-E”,采用了基本玻璃化的座舱。“雪豹-E”雷达的宣传性能可以用“逆天”来形容,居然可以在400公里距离截获10000米高空3平方米RCS的目标。这个性能即便是F/A-22A装备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只能说勉强赶上。而该雷达的宣传峰值功率也不过是20千瓦,即便按照25%的占空比计算,平均功率也不过是5千瓦而已。再考虑到无源相控阵的阵面损耗,“雪豹-E”雷达是肯定达不到宣传性能的。

俄罗斯除了在真空管发射机领域保持着较强技术实力之外,在雷达总体设计、天线设计和加工、信号和数据处理器领域都水平较差。“雪豹-E”雷达由于阵面电扫描范围只有60°,因而还必须结合天线机械转动才能覆盖120°的前向视野,导致雷达总体重量和复杂度严重恶化。对比中国歼十B最近曝光的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小巧“身姿”, “雪豹-E”雷达虽然不“黑”,但是依然“傻大粗”。http://war.163.com/12/0320/15/7T25TJ0600014J0G.html
作者懂个锤子
通篇不提矢推,

属于选择性忽视么?
福利贴来了
该文真实地反应了su35战力!
目测一大波毛粉,火速接近ing
目测毛粉快坐不住了
su35对TG有吸引力的就发动机了,可能结构和气动的改进对sf有些提示作用吧
我要飞的更高 发表于 2014-2-5 12:57
目测毛粉快坐不住了
su35对TG有吸引力的就发动机了,可能结构和气动的改进对sf有些提示作用吧
可能结构和气动的改进对sf有些提示作用吧
毛粉开始呼天呛地了。
楼主等着大批的砖头吧
两个极端,这是一端。
原文作者是龙腾日月,
我到觉得写的可以啊
除了没说tvc这玩意
格斗中使用tvc就是一锤子买卖
何况毛机能量特性本来就差点
能超音速配平倒不错    可惜推力不够超巡
一大批ID的命运问题和买不买35关系密切。越是到了最后时刻,某些ID越是坐不住了,成神还是成粪在此一举了
其实我倒是想看看对战双方输了的那一方某些ID到时候的表演,喜剧片效果十足。
说老35加前翼是为了超机动,
说太行高空高速比117s好,
只字未提双风现阶段航电。
说35气动水平不如几个鸭式布局。

额,作者真的懂什么叫论证的逻辑么?
越来越不看好苏35 难道没人注意到阿三对苏35不怎么来电么???一票使用27 30的国家 就没人来电 !还是谈谈工艺交流吧 很想知道毛子怎么提升机体寿命的?
苏35去掉背部减速板是一项实用的改进,文中没有提
我就说句,台风是远距耦合吧?
楼主你的标题前后矛盾啊,正因为现有的航电不咋滴才会有比较大的升级潜=>>最起码装个EOTS+AESE去跟攻击鹰比一比还是可以有的
无心骑士的坐骑 发表于 2014-2-6 01:34
一大批ID的命运问题和买不买35关系密切。越是到了最后时刻,某些ID越是坐不住了,成神还是成粪在此一举了
...
你真的以为有一方会输?NO!NO!
有一方完全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国最终购买了苏35,哪怕只有区区几架,他们就会宣布这是自己的胜利,合同谈成了。如果合同最终崩了,一架苏35像苏33谈判那样都没进来,那他们同样会宣布这是俄国人不愿外泄机密,怕中国违约什么的,中国怎么恳求俄国人卖俄国也高傲冷艳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