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说没有二毛就没有兔子的国防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5:08:04
http://mil.huanqiu.com/mlitaryvision/2014-01/2714148_5.html

 2012是中国和乌克兰建交20周年,尽管中乌两国已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有关纪念活动极为低调。双方似乎均刻意避开军工领域的合作,涉及军贸的只字不提。实际上,中国是乌克兰军事工业第一大消费国,乌方更是期望中国在2013年后成为乌克兰头号军事技术合作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迄今为止,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了约30类军事技术,其中涉及用于航空母舰、大型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坦克发动机和空对空导弹等关键装备。一些外国媒体甚至称:“没有乌克兰就没有现在中国的国防成就”。

  20年,中国几乎从乌克兰拿到了想要得到的全部军工技术。尽管乌克兰的军工家底已被摸得一清二楚,但在局部单项技术领域,中国仍将持续加强与乌军工的合作。
中乌军工合作,始于苏联解体后那段特殊时期。其时,独联体各国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工厂、机构大量倒闭,军工领域许多专家、教授失业,收入锐减。特别是一些尖端行业,大量一流的工程师陷入赤贫,美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国科研机构纷纷派出专家前往俄罗斯、乌克兰,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

  韩国的人才计划卓有成效,乌克兰专家只要联系韩驻乌使馆,就可以拿到签证和机票,并提供一个月工资。工资报酬没有统一标准,视专家本人资历和贡献大小,一般15002000美元/月,知名专家30004000美元/月。

  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轮人才争夺,采用的招揽方法类似韩国,但得益于苏联时期中苏友好的渊源,一些留苏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专家。
在这段难得的时期,中国主动出击,目的性很强,直奔军工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个人关系转让其技术成果。海军专家李杰形容那时的工作说,中国人坐一个星期的火车,从满洲里出去,穿过西伯利亚,取道莫斯科,再到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进行摸底、契合,很快知道了对方有哪些技术可以进行合作;之后,马上就有大批的乌克兰专家赴华,介入具体项目。

  中国当时的基础技术比较落后,刚开始技术交流的层次比较低,规模也比较小。后来,中国用轻工产品交换先进设备,乌克兰专家开始大规模赴华。这些专家大多是毛泽东、斯大林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中苏友谊,生活要求不高,工作严谨,有问必答,技术、材料很爽快地提供,甚至掏心掏肺。
大约是1993年后,双方交往起来就不那么顺利了。“有些技术材料绝对不给你,想要必须有些手段。”李杰说,有人用一箱二锅头或中国的小土特产私底下交换一些东西,但像过去那样在实验室里正儿八经的实验,要价越来越高了,“后来干脆只谈钱,没钱门儿都没有”。

  为了招揽苏联军工人才,中国政府为此启动了一项“双引工程”,专门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和技术。据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抓这项工程,并放言说:这是一批穷十年之力都无法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对我国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为做好“双引工程”,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国家“友谊奖”,用以表彰外国专家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各省随后相继设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谊奖。乌克兰籍专家奥坚科·沃洛德梅尔、科瓦连柯、阿诺·阿夫恰茹克相继获得国家级友谊奖;卡强·鲍维尔·尤力耶维其获得江苏省友谊奖。

  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内部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通过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双引工程”,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大约引进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技术项目。乌克兰是“双引工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有大批专家、学者应邀赴华讲学或从事科研。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一秘李谦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说:仅2006年,国内邀请乌克兰科技界专家学者赴华约150批次,2000多人次。
中乌军工合作,除了转让“瓦良格”号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项目外,在舰船、坦克、飞机的动力系统,特别是各型发动机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目前中国诸多水面舰艇,包括“瓦良格”号在内,还有“中华神盾”舰所用的燃气轮机DN/DA-80、中国为巴基斯坦开发的“哈立德”主战坦克所用的柴油发动机6TD-2E、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猎鹰-15所用的发动机AI-222,以及适合高原山地直升机的发动机,均来自乌克兰。改良后的DN/DA-80,其可靠性、可维护性、大修周期、使用寿命均超过乌克兰原装。

  燃气轮机是现代化大型战舰的“心脏”。《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从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引进了UGT-25000燃气轮机,不过当时没有转让技术。进入21世纪后,因经济窘迫,乌终于同意转让全部技术。

  有关乌克兰帮助中国建造“中华神盾”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据公开报道,早在2001年4月,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的曹刚川曾率团访乌,专门造访乌最大的几家军工企业,其中就包括量子所及其配套的“火花”无线电设备厂。

  据乌克兰量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利西采透露,从2001年起,量子所生产的“卡什坦-3”型系统有一半销往中国和韩国。特别是北京在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后,明显加大了对该系统的订货。西方防务分析专家认为,从这个时候起,乌开始参与“中华神盾”舰的设计工作。
此外一些航空技术,如L-15的气动布局、中型运输机“运八”和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和改进上,双方达成了一些协议。有消息说,乌克兰帮助中国建造与“尼特卡”地面训练系统相类似的设施,用于舰载航空兵飞行员的训练教学,并向中国出售了4套阻拦索。但中国方面始终未予证实。

  据乌媒称,早在2006年10月,中国就曾派遣大型军事代表团访乌,讨论乌克兰帮助中国培训航母飞行员的可行性。此后,中国工程师、飞行员、海军技术专家便开始频繁访问“尼特卡”试飞中心。
中乌除了航母、战机、地面坦克、装甲车的动力系统合作外,还有导弹技术方面的合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苏系飞机以及苏系空空导弹新的制导头。为了能让那几百枚R-27空空导弹的性能得到更新,俄罗斯基于担心仿制的原因,没少为难中国。
中国空空导弹从红外制导到主动雷达制导的飞跃,离不开乌克兰的支持。基辅雷达厂生产的“阿加特”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改良版,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均优于俄罗斯同类产品。中国据此对现有的R-27空空导弹进行升级改进,并很快推出了超视距发射能力、多目标攻击能力及全天候作战能力的PL-12中距空空导弹。
在航空领域,早在苏联时期,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曾帮助中国设计制造“运五”型军用运输机。划归乌克兰后,基于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渊源,安东诺夫一直想与中国就重型运输机展开合作。安东诺夫参与了2002年立项的ARJ21的设计工作;2004年又开始在“运八”F600型民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技术合作;2008年,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与安东诺夫公司在北京建立航空工程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逐步研发和设计成系列的货运飞机。

  2011年8月,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乌,两国签署了军技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指出,乌拥有重型运输机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中航集团和乌安东诺夫公司应该深化合作。
经过20年的合作,中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家底已经摸清,总体评价是仍停留在20年前,没有大的变化。海军专家李杰说,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停滞不前,一方面,在苏联时期,乌克兰主要为苏联军工做配套,技术偏门,单项技术虽然很强,但基础不牢;另一方面优秀人才大量外流,经费投入不足,所以创新很难。

  尽管如此,乌克兰在大型运输机、水面舰艇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动力系统等领域,单门独项的技术优势还是令中国心动,仍有合作空间。“设计里面的学问,一时半会儿很难掌握。”李杰坦言,比如说炮位的设置,“我们经常遇到这个问题,认为原来的炮位可以移除,但拆掉以后问题来了,整个舱位都要发生变化。”

  设计思想和理念不是为了美观好看,而是贴近作战。“有的改不成、有的改得不好,有的干脆变成败笔。”李杰批评说,中国军工在大型战舰的设计思想和作战理念上接近西方,但仍缺乏解决一些细微问题的能力。
中方有些技术瓶颈短期内仍难以解决,确实还离不开与乌方的合作。乌克兰方面也很清楚,自己的家底越来越薄弱,若不抓紧时机变现,再过几年,恐怕更拿不出手了,因此特别重视与中国的合作,有意加快军工技术的转让。

  2011年6月1820日,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主席近10年来首次访问乌克兰。双方签署了总价值约为35亿美元的合同,中国还决定向乌方提供8000万人民币无偿援助。新华社报道称,中乌计划将双方贸易额从2010年的不足80亿提升至2012年的100亿元。乌媒分析称,大幅增加部分很可能来自军工领域的合作。
胡锦涛主席这次行程很不寻常,专机没有直飞乌克兰首都基辅,而是先降落在克里木半岛辛菲罗波尔市机场。个中因由颇耐人寻味。分析称,中乌两大敏感合作项目“欧洲野牛”登陆舰与航母舰载机训练中心,均与克里木半岛有关,生产“野牛”的海洋船厂和尼特卡舰载机训练中心均位于该岛。
http://mil.huanqiu.com/mlitaryvision/2014-01/2714148_5.html

 2012是中国和乌克兰建交20周年,尽管中乌两国已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有关纪念活动极为低调。双方似乎均刻意避开军工领域的合作,涉及军贸的只字不提。实际上,中国是乌克兰军事工业第一大消费国,乌方更是期望中国在2013年后成为乌克兰头号军事技术合作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迄今为止,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了约30类军事技术,其中涉及用于航空母舰、大型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坦克发动机和空对空导弹等关键装备。一些外国媒体甚至称:“没有乌克兰就没有现在中国的国防成就”。

  20年,中国几乎从乌克兰拿到了想要得到的全部军工技术。尽管乌克兰的军工家底已被摸得一清二楚,但在局部单项技术领域,中国仍将持续加强与乌军工的合作。
中乌军工合作,始于苏联解体后那段特殊时期。其时,独联体各国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工厂、机构大量倒闭,军工领域许多专家、教授失业,收入锐减。特别是一些尖端行业,大量一流的工程师陷入赤贫,美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国科研机构纷纷派出专家前往俄罗斯、乌克兰,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

  韩国的人才计划卓有成效,乌克兰专家只要联系韩驻乌使馆,就可以拿到签证和机票,并提供一个月工资。工资报酬没有统一标准,视专家本人资历和贡献大小,一般15002000美元/月,知名专家30004000美元/月。

  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轮人才争夺,采用的招揽方法类似韩国,但得益于苏联时期中苏友好的渊源,一些留苏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专家。
在这段难得的时期,中国主动出击,目的性很强,直奔军工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个人关系转让其技术成果。海军专家李杰形容那时的工作说,中国人坐一个星期的火车,从满洲里出去,穿过西伯利亚,取道莫斯科,再到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进行摸底、契合,很快知道了对方有哪些技术可以进行合作;之后,马上就有大批的乌克兰专家赴华,介入具体项目。

  中国当时的基础技术比较落后,刚开始技术交流的层次比较低,规模也比较小。后来,中国用轻工产品交换先进设备,乌克兰专家开始大规模赴华。这些专家大多是毛泽东、斯大林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中苏友谊,生活要求不高,工作严谨,有问必答,技术、材料很爽快地提供,甚至掏心掏肺。
大约是1993年后,双方交往起来就不那么顺利了。“有些技术材料绝对不给你,想要必须有些手段。”李杰说,有人用一箱二锅头或中国的小土特产私底下交换一些东西,但像过去那样在实验室里正儿八经的实验,要价越来越高了,“后来干脆只谈钱,没钱门儿都没有”。

  为了招揽苏联军工人才,中国政府为此启动了一项“双引工程”,专门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和技术。据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抓这项工程,并放言说:这是一批穷十年之力都无法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对我国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为做好“双引工程”,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国家“友谊奖”,用以表彰外国专家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各省随后相继设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谊奖。乌克兰籍专家奥坚科·沃洛德梅尔、科瓦连柯、阿诺·阿夫恰茹克相继获得国家级友谊奖;卡强·鲍维尔·尤力耶维其获得江苏省友谊奖。

  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内部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通过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双引工程”,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大约引进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技术项目。乌克兰是“双引工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有大批专家、学者应邀赴华讲学或从事科研。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一秘李谦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说:仅2006年,国内邀请乌克兰科技界专家学者赴华约150批次,2000多人次。
中乌军工合作,除了转让“瓦良格”号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项目外,在舰船、坦克、飞机的动力系统,特别是各型发动机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目前中国诸多水面舰艇,包括“瓦良格”号在内,还有“中华神盾”舰所用的燃气轮机DN/DA-80、中国为巴基斯坦开发的“哈立德”主战坦克所用的柴油发动机6TD-2E、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猎鹰-15所用的发动机AI-222,以及适合高原山地直升机的发动机,均来自乌克兰。改良后的DN/DA-80,其可靠性、可维护性、大修周期、使用寿命均超过乌克兰原装。

  燃气轮机是现代化大型战舰的“心脏”。《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从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引进了UGT-25000燃气轮机,不过当时没有转让技术。进入21世纪后,因经济窘迫,乌终于同意转让全部技术。

  有关乌克兰帮助中国建造“中华神盾”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据公开报道,早在2001年4月,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的曹刚川曾率团访乌,专门造访乌最大的几家军工企业,其中就包括量子所及其配套的“火花”无线电设备厂。

  据乌克兰量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利西采透露,从2001年起,量子所生产的“卡什坦-3”型系统有一半销往中国和韩国。特别是北京在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后,明显加大了对该系统的订货。西方防务分析专家认为,从这个时候起,乌开始参与“中华神盾”舰的设计工作。
此外一些航空技术,如L-15的气动布局、中型运输机“运八”和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和改进上,双方达成了一些协议。有消息说,乌克兰帮助中国建造与“尼特卡”地面训练系统相类似的设施,用于舰载航空兵飞行员的训练教学,并向中国出售了4套阻拦索。但中国方面始终未予证实。

  据乌媒称,早在2006年10月,中国就曾派遣大型军事代表团访乌,讨论乌克兰帮助中国培训航母飞行员的可行性。此后,中国工程师、飞行员、海军技术专家便开始频繁访问“尼特卡”试飞中心。
中乌除了航母、战机、地面坦克、装甲车的动力系统合作外,还有导弹技术方面的合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苏系飞机以及苏系空空导弹新的制导头。为了能让那几百枚R-27空空导弹的性能得到更新,俄罗斯基于担心仿制的原因,没少为难中国。
中国空空导弹从红外制导到主动雷达制导的飞跃,离不开乌克兰的支持。基辅雷达厂生产的“阿加特”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改良版,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均优于俄罗斯同类产品。中国据此对现有的R-27空空导弹进行升级改进,并很快推出了超视距发射能力、多目标攻击能力及全天候作战能力的PL-12中距空空导弹。
在航空领域,早在苏联时期,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曾帮助中国设计制造“运五”型军用运输机。划归乌克兰后,基于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渊源,安东诺夫一直想与中国就重型运输机展开合作。安东诺夫参与了2002年立项的ARJ21的设计工作;2004年又开始在“运八”F600型民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技术合作;2008年,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与安东诺夫公司在北京建立航空工程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逐步研发和设计成系列的货运飞机。

  2011年8月,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乌,两国签署了军技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指出,乌拥有重型运输机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中航集团和乌安东诺夫公司应该深化合作。
经过20年的合作,中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家底已经摸清,总体评价是仍停留在20年前,没有大的变化。海军专家李杰说,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停滞不前,一方面,在苏联时期,乌克兰主要为苏联军工做配套,技术偏门,单项技术虽然很强,但基础不牢;另一方面优秀人才大量外流,经费投入不足,所以创新很难。

  尽管如此,乌克兰在大型运输机、水面舰艇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动力系统等领域,单门独项的技术优势还是令中国心动,仍有合作空间。“设计里面的学问,一时半会儿很难掌握。”李杰坦言,比如说炮位的设置,“我们经常遇到这个问题,认为原来的炮位可以移除,但拆掉以后问题来了,整个舱位都要发生变化。”

  设计思想和理念不是为了美观好看,而是贴近作战。“有的改不成、有的改得不好,有的干脆变成败笔。”李杰批评说,中国军工在大型战舰的设计思想和作战理念上接近西方,但仍缺乏解决一些细微问题的能力。
中方有些技术瓶颈短期内仍难以解决,确实还离不开与乌方的合作。乌克兰方面也很清楚,自己的家底越来越薄弱,若不抓紧时机变现,再过几年,恐怕更拿不出手了,因此特别重视与中国的合作,有意加快军工技术的转让。

  2011年6月1820日,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主席近10年来首次访问乌克兰。双方签署了总价值约为35亿美元的合同,中国还决定向乌方提供8000万人民币无偿援助。新华社报道称,中乌计划将双方贸易额从2010年的不足80亿提升至2012年的100亿元。乌媒分析称,大幅增加部分很可能来自军工领域的合作。
胡锦涛主席这次行程很不寻常,专机没有直飞乌克兰首都基辅,而是先降落在克里木半岛辛菲罗波尔市机场。个中因由颇耐人寻味。分析称,中乌两大敏感合作项目“欧洲野牛”登陆舰与航母舰载机训练中心,均与克里木半岛有关,生产“野牛”的海洋船厂和尼特卡舰载机训练中心均位于该岛。
所以我们要切实为他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要尽量维护他们的亲中政权。包括大飞机等等很多军事合作一旦中断损失不小
有一定道理
没利益谁帮你,不要这么幼稚
按他怎么说没有德国就没有美国俄罗斯的航天科技呢
天下无人不通共
不管怎么说他们为我做出了贡献,如此友善之邦不力挺,谁还敢靠近你,千金市骨
不能否认啊。。。近在眼前的大辽宁。。。。
二毛子还算厚道的 实话 但不是重点
重点是引进的东西TB自己消化了 变成自己的 还比原来的牛掰 这才是最可怕的
阿三就呵呵了
该承认就得承认,该记恩的还是要记恩,要恩仇分明。
要是放下碗就骂,和GZJY有多大区别??
中国把白俄罗斯的“空气”航空兵指挥系统搬了回来,C4ISR系统建立大受启发。开系统作战之先
白袍银枪 发表于 2014-1-15 12:50
该承认就得承认,该记恩的还是要记恩,要恩仇分明。
要是放下碗就骂,和GZJY有多大区别??
说的不错,实事求是。 有外援帮助总比闭门造车强
saja4463 发表于 2014-1-15 12:31
不管怎么说他们为我做出了贡献,如此友善之邦不力挺,谁还敢靠近你,千金市骨
有朋友总比有仇人强
无利不起早
话不能这么说
歼99 发表于 2014-1-15 12:03
没利益谁帮你,不要这么幼稚
有利益也就不能说帮了,各取所需
白袍银枪 发表于 2014-1-15 12:50
该承认就得承认,该记恩的还是要记恩,要恩仇分明。
要是放下碗就骂,和GZJY有多大区别??
中国给的钱拯救了2毛的军工和经济,承认不承认?要不要记恩?
明明是买卖就别说的那么高尚好像我们欠人情一样
有些人怎么到现在都不明白,国家间说到底是利益的结合利益的争夺,恩啊爱啊搞的和江湖一样,日本还说他的低息贷款拯救了中国那,难道中国被赚走那么多钱为了一场买卖一场交易还要感恩日本,国家间哪来那么多的恩情
中国人都是白痴吗?楼主
我觉得与其世界上只有乌克兰帮助我们发展国防,还不如全世界都来帮我们发展国防,全球化的今天不懂得放眼全球,国家只会衰退
有人帮我们不是可耻的事情,没人帮才悲哀
没有二毛还有四毛,甚至西汉斯也是可以考虑的
zhaozy80 发表于 2014-1-15 13:17
中国给的钱拯救了2毛的军工和经济,承认不承认?要不要记恩?
明明是买卖就别说的那么高尚好像我们欠人情一 ...
人家至少收钱能给你办事,做公平诚信的买卖,也没用人权、老秃子之类的恶心兔子,相比白眼狼越南和收钱却不听话的朝鲜直流强多了。
二毛比毛子强多了,只是不是出来卖了还要装个高贵冷艳。
BEE7 发表于 2014-1-15 12:55
有朋友总比有仇人强
没了仇人你发展武器干啥?
中国就是需要这样的朋友,不要扯那些什么山盟海誓明珠自由一衣带水的,就是交易,价格谈好就签合同,一分钱一分货的走
他给咱技术,咱给他钱。互惠互利。就是在大家都不搭理咱的时候,他能搭理咱,挺给面儿的。
zhaozy80 发表于 2014-1-15 13:17
中国给的钱拯救了2毛的军工和经济,承认不承认?要不要记恩?
明明是买卖就别说的那么高尚好像我们欠人情一 ...
人不是动物,是有感情的。
如果不记恩,那就没必要记仇,生意嘛,战争嘛,国家利益嘛,很正常的。日本杀我们多少多少人,那是很正常的,我们现在还跟他们斤斤计较干嘛?是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是这样的,那我没什么话可说。
我们踩在人家的肩膀上
中国给的钱拯救了2毛的军工和经济,承认不承认?要不要记恩?
明明是买卖就别说的那么高尚好像我们欠人情一 ...
军工买卖就是人情!不管他是不是主观的。西方现在卖给咱了吗
二毛比大毛要厚道。
我想知道韩国都是请的什么专家
不是说南棒子也捞了不少的二毛专家嘛?为毛就只说没有二毛就没有中国的国防成就,咋不说没有二毛就没有南棒子的国防成就???
该承认就得承认,该记恩的还是要记恩,要恩仇分明。
要是放下碗就骂,和GZJY有多大区别??
入木三分,深刻!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乌克兰对华真不错的。
差要差一点,不会差太狠,國际合作是互利的,不丟人
他卖的东西对我们肯定有帮助,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肯定主要还是靠自己
懿淑天姿 发表于 2014-1-15 12:52
中国把白俄罗斯的“空气”航空兵指挥系统搬了回来,C4ISR系统建立大受启发。开系统作 ...
空气没卖,TG没买成
哈哈哈。。。
这完全是颠倒啊。如果毛熊好好的不解体,谁敢去挖人。。自己混不走,还能怪别人来挖。那些专家不出去赚钱,等着去工地搬砖挣钱?
如果大毛二毛解体后能维持国防开支科研开支,又怎么会被挖人。
当年船台上建完一半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是代表。

中国当年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有总结为列强不文明不和谐?木有。
太祖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不打你打谁,不挖你墙角挖谁。
棒子请去的专家恐怕呆不住
专家说了:俺们那嘎达虽然不富裕,土豆炖牛肉吃吃还是可以的。到了你们这,天天泡菜,扛不住。拉出来的屎,都一股酸味。
fxk 发表于 2014-1-15 13:41
人家至少收钱能给你办事,做公平诚信的买卖,也没用人权、老秃子之类的恶心兔子,相比白眼狼越南和收钱却 ...
中国的投资交易低息贷款也没有设置政治门槛啊,西方贷款给非洲和许多东欧国家可有好多附加条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