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谁更有资格评价文化革命和什么是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1:56:43
谁有资格评价历史,似乎答案是明显的:用时髦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对历史的话语权利。但是不同的人,影响他人的能力大有差别。仅从本体和认识的角度来看,历史跟别的客观存在没有区别。鉴于人类历史(确切一下这里“历史”的所指)是关于人本身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个体天然的好奇心理,到群体对先世的仰慕、仿效、憎恨、忏悔等追念性情绪和行为,从不自觉地追求真相,到自觉地操纵、利用、删增、篡改,使得历史无法局限于一门可以超然物外的学问,而是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当世生活。人类活在历史的阴影中,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

政商领袖、学者、艺术家、其他名人,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其历史话语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元元大众。实际上,所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只是“政治上正确”的说法,地位权利名声凌驾于大众之上的社会成员,无论其出身、信仰、经历,在创造历史方面,他们占用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资源,具有比普通人高得多的能力。部分地由于社会结构,部分地由于自觉不直觉的“精英”意识,社会精英们犹豫或不犹豫地使用手中创造历史的权利,实践他们高尚或猥琐的信念,世事他人不过是棋局棋子而已。在平和缓变没有明显危机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常常是因循,如老子所言“无为而治”;面临剧变严重关头,由于不可预知的或然性和无穷的变量,精英决策方式的本质,跟孩童游戏没有太大区别,其对概率的把握甚至不及专业赌徒。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制度下,精英都形成阶层或团体,不同的是独裁者的意愿明显高于他所代表的阶层,决策的效率更高、随意性更强。

所以不得不强调精英层的责任和良心。指望精英层自觉无疑是不现实地,换句话说,空喊道德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伦理和制度的双重约束,这一点对独裁或民主没有区别。这是在创造历史方面。在认识历史方面,现代没有明显的制度(错了纠正我),只有伦理信用来约束。历史首先是关于史实或近似史实的研究。每人写一本历史,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其高下判断,是陈述的真实性和对史实的解释。如果大量背离史实或伪造史实,即是劣品,该作者自动失去信用。

英国史家卡尔说,“历史不是别人而是知识分子‘制造出来’的;写历史就是制造历史的唯一方法。”另一史家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与汤因比齐名美国史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所有的宏观历史都是自传。” 凡此种种,历史的终极客观性不可达到的说法,跟物理学无法绝对精确测量一样,并不出奇,原因有
1)史料不全或矛盾。远古史料常常不全,而近现代则无比浩繁、需细辨真伪。
2)当事人的心态、动机、性格、决策思路等无从捉摸。
3)史料选择的不同,及对史实的解释,无法达到一致。后者是由于史料的不全或矛盾,或由于当事人的心理无从捉摸,或由于史家学力参差。
4)政治、权力和大众情绪(比如民族主义)的干扰。

中国古代史家,秉承孔子“微言大义”的传统,一般陈述多,评论少。读过的英文史书不多,从读过的来看,从罗马时代到近现代的著作几种,评论比较多,看起来这是中西治史传统的不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提出的“历史与思想、情感的二律背反”,根本原因是历史的绝对客观性无法达到,当然也无法解决这一背反。因为这种背反而停止研究历史,好比因为尺子量不准绝对长度,而停止测量一样。

历史通常是简约的,不很注重细节的。细节跟艺术的关系更密切,更容易用来煽情,而难以保持面对历史的平静心。同样杀死一个无辜者,一刀致命和五马分尸,对于历史和艺术来说是有区别的。

“历史的疏离感”其实不是新鲜命题,古代说“盖棺定论”,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疏离”的好处,一是资料比较详细完备,二是多少能避免一些因利益、名誉冲突而导致的主观失实。“疏离”的坏处,是对当事人心理的把握困难,在古代,还有资料轶失的问题。想提醒的一点是,所谓“张祥平与高粱先生作了将文革放在中国历史大背景下看,而不是将自己也卷进去,这样可作到‘旁观者’”,是对“疏离感”最差的注解,因为“疏离”不是声称就可以做到的,换句话说,如果张高和同时代人有相同的经历、同样的修养学力,那么别人不能“疏离”,则张高也不能。

最后回到文革回忆录的撰写问题,同意“知识分子首要的任务是以求真的精神来作历史主义的思考,而不应该首先把个人的好恶加上去对其进行个性化的价值判断”,但是,因为回忆录的主观性和相互矛盾,而不鼓励回忆和反思,是因噎废食。记住一点:我们正是在前人的“主观”和“个性化”陈述的基础上,来研究历史的,换句话说,史家所作的,正是考究真伪,去繁就简。

同意“恰是这些年轻的一代,才具备‘历史疏离感’”,但是也要捍卫经历过文革的一代,评论他们创造的历史的话语权利。这不仅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而是因为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对于历史研究极其珍贵。对文革的多角度观察,总是对接近客观有益的。“首要的任务仍应该是对历史本体完整、准确的把握,然后才谈得上进行理性的认识”,理论上也是对的,但不愿看到因为这个原因,把非专业个体的话语权利剥夺,作为对人类社会、对人本身的研究,多些人参与、多些角度,总是有益的。谁有资格评价历史,似乎答案是明显的:用时髦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对历史的话语权利。但是不同的人,影响他人的能力大有差别。仅从本体和认识的角度来看,历史跟别的客观存在没有区别。鉴于人类历史(确切一下这里“历史”的所指)是关于人本身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个体天然的好奇心理,到群体对先世的仰慕、仿效、憎恨、忏悔等追念性情绪和行为,从不自觉地追求真相,到自觉地操纵、利用、删增、篡改,使得历史无法局限于一门可以超然物外的学问,而是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当世生活。人类活在历史的阴影中,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

政商领袖、学者、艺术家、其他名人,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其历史话语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元元大众。实际上,所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只是“政治上正确”的说法,地位权利名声凌驾于大众之上的社会成员,无论其出身、信仰、经历,在创造历史方面,他们占用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资源,具有比普通人高得多的能力。部分地由于社会结构,部分地由于自觉不直觉的“精英”意识,社会精英们犹豫或不犹豫地使用手中创造历史的权利,实践他们高尚或猥琐的信念,世事他人不过是棋局棋子而已。在平和缓变没有明显危机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常常是因循,如老子所言“无为而治”;面临剧变严重关头,由于不可预知的或然性和无穷的变量,精英决策方式的本质,跟孩童游戏没有太大区别,其对概率的把握甚至不及专业赌徒。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制度下,精英都形成阶层或团体,不同的是独裁者的意愿明显高于他所代表的阶层,决策的效率更高、随意性更强。

所以不得不强调精英层的责任和良心。指望精英层自觉无疑是不现实地,换句话说,空喊道德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伦理和制度的双重约束,这一点对独裁或民主没有区别。这是在创造历史方面。在认识历史方面,现代没有明显的制度(错了纠正我),只有伦理信用来约束。历史首先是关于史实或近似史实的研究。每人写一本历史,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其高下判断,是陈述的真实性和对史实的解释。如果大量背离史实或伪造史实,即是劣品,该作者自动失去信用。

英国史家卡尔说,“历史不是别人而是知识分子‘制造出来’的;写历史就是制造历史的唯一方法。”另一史家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与汤因比齐名美国史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所有的宏观历史都是自传。” 凡此种种,历史的终极客观性不可达到的说法,跟物理学无法绝对精确测量一样,并不出奇,原因有
1)史料不全或矛盾。远古史料常常不全,而近现代则无比浩繁、需细辨真伪。
2)当事人的心态、动机、性格、决策思路等无从捉摸。
3)史料选择的不同,及对史实的解释,无法达到一致。后者是由于史料的不全或矛盾,或由于当事人的心理无从捉摸,或由于史家学力参差。
4)政治、权力和大众情绪(比如民族主义)的干扰。

中国古代史家,秉承孔子“微言大义”的传统,一般陈述多,评论少。读过的英文史书不多,从读过的来看,从罗马时代到近现代的著作几种,评论比较多,看起来这是中西治史传统的不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提出的“历史与思想、情感的二律背反”,根本原因是历史的绝对客观性无法达到,当然也无法解决这一背反。因为这种背反而停止研究历史,好比因为尺子量不准绝对长度,而停止测量一样。

历史通常是简约的,不很注重细节的。细节跟艺术的关系更密切,更容易用来煽情,而难以保持面对历史的平静心。同样杀死一个无辜者,一刀致命和五马分尸,对于历史和艺术来说是有区别的。

“历史的疏离感”其实不是新鲜命题,古代说“盖棺定论”,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疏离”的好处,一是资料比较详细完备,二是多少能避免一些因利益、名誉冲突而导致的主观失实。“疏离”的坏处,是对当事人心理的把握困难,在古代,还有资料轶失的问题。想提醒的一点是,所谓“张祥平与高粱先生作了将文革放在中国历史大背景下看,而不是将自己也卷进去,这样可作到‘旁观者’”,是对“疏离感”最差的注解,因为“疏离”不是声称就可以做到的,换句话说,如果张高和同时代人有相同的经历、同样的修养学力,那么别人不能“疏离”,则张高也不能。

最后回到文革回忆录的撰写问题,同意“知识分子首要的任务是以求真的精神来作历史主义的思考,而不应该首先把个人的好恶加上去对其进行个性化的价值判断”,但是,因为回忆录的主观性和相互矛盾,而不鼓励回忆和反思,是因噎废食。记住一点:我们正是在前人的“主观”和“个性化”陈述的基础上,来研究历史的,换句话说,史家所作的,正是考究真伪,去繁就简。

同意“恰是这些年轻的一代,才具备‘历史疏离感’”,但是也要捍卫经历过文革的一代,评论他们创造的历史的话语权利。这不仅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而是因为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对于历史研究极其珍贵。对文革的多角度观察,总是对接近客观有益的。“首要的任务仍应该是对历史本体完整、准确的把握,然后才谈得上进行理性的认识”,理论上也是对的,但不愿看到因为这个原因,把非专业个体的话语权利剥夺,作为对人类社会、对人本身的研究,多些人参与、多些角度,总是有益的。
对于文革的评价,普通百姓和普通干部的好恶已说明了一切,给其的定性也是准确的;事物总是有好坏两面性,但定性之后,企图狗屎堆里挖金子来给其“翻案”,是无聊的

上面的转文想说明的是什么,看他的行文方式不也是精英思路吗?玩弄名词和华丽辞藻没什么意思,

乐无名,望能拿出真正有建设性的东西来,文革已经过去了,就让它走入历史吧,

你的文革情结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希望你记住,即便是想要实现乌托邦式的理想国,也不要打算用文革式方法,它带来得更多是毁灭而不是建设;  凤凰涅磐? 不是它这么个玩儿法
乐无名,我看你不顺眼,我修养低行了吧!!!!!!!!!!!!!!!!!!!
就是看你不顺眼@!!!!!!!!!!!!!!!!!!!!!!!!!!!!!!!!!!!!!!!!!!!!!!!!!!!!
超大居然有这样的贵宾
可悲
看来要考虑换地方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