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甲午海战启示中国海军:必须有积极进攻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50:15
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11132797/20140111/18279843.html

摘自《军事学术》2013年第10期报道

    甲午海战对中国海军建设的历史启示

    陆战学院教研部 靳天宇

    一、海洋意识的弱化与缺失,是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海军建设必须树立强烈的海洋意识

    甲午海战爆发及结局,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沉积深厚的社会根源,复杂、尖锐的国际关系,科学技术水平的时代落差,作战思想的严重滞后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海洋认识的混沌、海洋观念的淡漠、海洋意识的弱缺,则是甲午海战惨败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一个濒海国家,有着18,000多千米海岸线和32,000多千米的岛屿线,安全和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重视海洋在海军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与国防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重防轻攻、重谋轻技、重陆轻海。海洋意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很弱化与缺失的。晚清统治阶层创建海军的动机,并非完全基于捍卫国家海洋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而是重在卫戍京畿。因此在北洋舰队组建成军之后,当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则有余”的时候,便停止了海军的继续发展,从1888年成军即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器械弹药经费,海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海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海洋意识虽不能一蹴而就地催生现实海军实力,但却会对海军建设起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内在驱动作用,并在战略决策、用人机制、武器发展、体制编制等方面产生强烈的渗透与辐射作用。由于海洋意识的淡薄,尽管清政府在海军海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海军作战舰艇的总吨位一度达到4万多吨,跃居世界海军大国的行列,并在亚洲地区首屈一指。但海军战略偏重保存实力,消极防御,不敢放手进攻。因而始终未能构建海军建设的有序机制和把握海上力量发展的战略节奏,造成了近代中国海军的衰败。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只在军事上、国防上需要海军,而在经略海洋、开拓海洋事业方面并无需求的话,这种建设海军的基础是不够牢固和没有后劲的,也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海军是个知识密集、技术复杂的军种,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离开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不可能的。经略海洋可以为开拓和发展海洋事业进行战略性指导,大大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没有强烈的海洋意识,没有对海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价值的深刻认识,就不可能重视海洋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更不可能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

二、军队整体素质低下与战斗力不强,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直接原因。海军建设必须树立坚定的强军意识

    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固然是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但军队整体素质低下,综合战斗力不强是不可置疑的直接原因。

    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是清政府不惜重金打造的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这支军队的主帅海军提督丁汝昌原是淮军系军官,在陆战中纵然身经百战,但由于“未涉海军门径”,“不谙管驾,亦不知水战诸法、西国文字,虽追随前教习琅提督多年,不过略识皮毛而已”,“他不能训练他的下级军官,海军的专门技术,海军的科学教育,他知道的也很有限”。李鸿章之所以选他统帅北洋舰队,表象是“海军军官皆年青,资望不足以统驭全军”,而深层的原因则是培植自己的势力。反观日本方面,联合舰队司令为海军中将伊东佑亨。此人自幼对海军兴趣浓厚,早期留学英国海军,明治维新后即加入海军。其职业履历包括炮兵、航海、多舰舰长、造船所长,海军大学校长等,是集行政、技术与学术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职业海军。日本把此人与时任海军大臣的西乡从道、军令部长桦山资杞并称为甲午战争时的日本海军三套马车。这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富于冒险精神的战争班底。

    北洋海军后期军事训练有名无实,弄虚作假成风;打靶演习时“预设数码,设置浮标,遵标行驰,码数已知,放固易中”。“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故一旦兵兴,同无把握,虽职事所司,未谙款窍,临敌贻误自多”。至此,黄海激战中,致远、经远不幸中弹沉没,济远、广甲、扬威三舰仓皇逃窜也就成了必然。

    甲午海战是对近代中国海军全面建设的一场实战检验。它告诉我们,强军要先强将。孙子曰:“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吾以此观知胜负矣。”主将的军事素养必将对部队战斗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知人善任,真正把热爱事业、精通业务、敢于担当的人用到重要岗位,施以重任,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不断提高其组织指挥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懂打仗,会打仗,能指挥部属打胜仗。它说明苦练实练才能有真本领。走形式,走过场,搞弄虚作假,只能毁掉战斗力,劳民伤财且不堪一击。

三、军事思想与军事理论的严重滞后,是甲午海战失败的关键原因。海军建设必须树立积极的进攻意识

    甲午海战的失败,还在于北洋水师没有深谋远虑的军事战略思想和先进的军事理论作指导,军事理论的水平低下,决策层对海军作战的战略、战役、战术问题研究甚少。因此,当战争来临之际,决策层难以科学地思考并规划海军在战争中的运用,更不知道如何从全局的高度尽可能地利用近代海军的特性并发挥它的威力。

    受李鸿章“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思想影响,到甲午海战前,“中国一直强调陆军立国根基,其海防思想始终未跳出单纯海岸守口主义窠臼”,发展海军是为了服务其闭关自守政策,而不是为了控制海权和利用海洋。北洋海军成立不久,清政府即为其确定了单纯防御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划分区域,扼守“最要”及“次要”的海口,拱卫旅顺、威海和渤海海峡,保障京畿门户的安全。这种海防战略思想观念,只把海军视为陆军的依附,没有充分认识到海军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军种的技术特点和独特属性,不是从重视制海权和夺取制海权出发,制约了海军战略能量的有效释放。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消极避战,一味的“保船制敌”,舰队自始至终都未发起一次主动进攻,舰队的进攻性和灵活性受到抑制。海防建设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海防建设思想和海军建设理论的落后,导致海战一败涂地。

     而日本则相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环境,使日本从明治维新一开始就十分注重海军的建设,重视海军作战理论的研究和海军战略的制定。在西方海洋观念和制海权理论的影响下,日本不断推进军事理论的发展,抓住了海军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制定了正确的海军作战指导方针,推进了海军建设发展。甲午海战前,日本“战时大本营”和海军部长桦山资杞制定了上、中、下三策,为海战提供了实用的理论指导,并始终把通过主动进攻谋取制海权作为海军运用的重中之重。

    恩格斯指出;“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海军现代化的进程绝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军事思想上的变革。变革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需要对海军的战略运用重新认识。海军的机动性、战略性、攻击性决定了海军是一种进攻性军事力量,进攻是海军军种战略运用的本质属性,也是最能发挥海军效能的最佳运用方式。在世界海战史上,没有哪一次战争是通过完全倚重防御而取得胜利的。只有充分认识了海军的核心军事能力和本质属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海军的战略功能。(摘自《军事学术》2013年第10期)
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11132797/20140111/18279843.html

摘自《军事学术》2013年第10期报道

    甲午海战对中国海军建设的历史启示

    陆战学院教研部 靳天宇

    一、海洋意识的弱化与缺失,是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海军建设必须树立强烈的海洋意识

    甲午海战爆发及结局,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沉积深厚的社会根源,复杂、尖锐的国际关系,科学技术水平的时代落差,作战思想的严重滞后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海洋认识的混沌、海洋观念的淡漠、海洋意识的弱缺,则是甲午海战惨败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一个濒海国家,有着18,000多千米海岸线和32,000多千米的岛屿线,安全和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重视海洋在海军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与国防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重防轻攻、重谋轻技、重陆轻海。海洋意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很弱化与缺失的。晚清统治阶层创建海军的动机,并非完全基于捍卫国家海洋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而是重在卫戍京畿。因此在北洋舰队组建成军之后,当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则有余”的时候,便停止了海军的继续发展,从1888年成军即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器械弹药经费,海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海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海洋意识虽不能一蹴而就地催生现实海军实力,但却会对海军建设起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内在驱动作用,并在战略决策、用人机制、武器发展、体制编制等方面产生强烈的渗透与辐射作用。由于海洋意识的淡薄,尽管清政府在海军海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海军作战舰艇的总吨位一度达到4万多吨,跃居世界海军大国的行列,并在亚洲地区首屈一指。但海军战略偏重保存实力,消极防御,不敢放手进攻。因而始终未能构建海军建设的有序机制和把握海上力量发展的战略节奏,造成了近代中国海军的衰败。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只在军事上、国防上需要海军,而在经略海洋、开拓海洋事业方面并无需求的话,这种建设海军的基础是不够牢固和没有后劲的,也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海军是个知识密集、技术复杂的军种,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离开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不可能的。经略海洋可以为开拓和发展海洋事业进行战略性指导,大大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没有强烈的海洋意识,没有对海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价值的深刻认识,就不可能重视海洋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更不可能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

二、军队整体素质低下与战斗力不强,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直接原因。海军建设必须树立坚定的强军意识

    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固然是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但军队整体素质低下,综合战斗力不强是不可置疑的直接原因。

    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是清政府不惜重金打造的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这支军队的主帅海军提督丁汝昌原是淮军系军官,在陆战中纵然身经百战,但由于“未涉海军门径”,“不谙管驾,亦不知水战诸法、西国文字,虽追随前教习琅提督多年,不过略识皮毛而已”,“他不能训练他的下级军官,海军的专门技术,海军的科学教育,他知道的也很有限”。李鸿章之所以选他统帅北洋舰队,表象是“海军军官皆年青,资望不足以统驭全军”,而深层的原因则是培植自己的势力。反观日本方面,联合舰队司令为海军中将伊东佑亨。此人自幼对海军兴趣浓厚,早期留学英国海军,明治维新后即加入海军。其职业履历包括炮兵、航海、多舰舰长、造船所长,海军大学校长等,是集行政、技术与学术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职业海军。日本把此人与时任海军大臣的西乡从道、军令部长桦山资杞并称为甲午战争时的日本海军三套马车。这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富于冒险精神的战争班底。

    北洋海军后期军事训练有名无实,弄虚作假成风;打靶演习时“预设数码,设置浮标,遵标行驰,码数已知,放固易中”。“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故一旦兵兴,同无把握,虽职事所司,未谙款窍,临敌贻误自多”。至此,黄海激战中,致远、经远不幸中弹沉没,济远、广甲、扬威三舰仓皇逃窜也就成了必然。

    甲午海战是对近代中国海军全面建设的一场实战检验。它告诉我们,强军要先强将。孙子曰:“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吾以此观知胜负矣。”主将的军事素养必将对部队战斗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知人善任,真正把热爱事业、精通业务、敢于担当的人用到重要岗位,施以重任,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不断提高其组织指挥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懂打仗,会打仗,能指挥部属打胜仗。它说明苦练实练才能有真本领。走形式,走过场,搞弄虚作假,只能毁掉战斗力,劳民伤财且不堪一击。

三、军事思想与军事理论的严重滞后,是甲午海战失败的关键原因。海军建设必须树立积极的进攻意识

    甲午海战的失败,还在于北洋水师没有深谋远虑的军事战略思想和先进的军事理论作指导,军事理论的水平低下,决策层对海军作战的战略、战役、战术问题研究甚少。因此,当战争来临之际,决策层难以科学地思考并规划海军在战争中的运用,更不知道如何从全局的高度尽可能地利用近代海军的特性并发挥它的威力。

    受李鸿章“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思想影响,到甲午海战前,“中国一直强调陆军立国根基,其海防思想始终未跳出单纯海岸守口主义窠臼”,发展海军是为了服务其闭关自守政策,而不是为了控制海权和利用海洋。北洋海军成立不久,清政府即为其确定了单纯防御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划分区域,扼守“最要”及“次要”的海口,拱卫旅顺、威海和渤海海峡,保障京畿门户的安全。这种海防战略思想观念,只把海军视为陆军的依附,没有充分认识到海军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军种的技术特点和独特属性,不是从重视制海权和夺取制海权出发,制约了海军战略能量的有效释放。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消极避战,一味的“保船制敌”,舰队自始至终都未发起一次主动进攻,舰队的进攻性和灵活性受到抑制。海防建设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海防建设思想和海军建设理论的落后,导致海战一败涂地。

     而日本则相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环境,使日本从明治维新一开始就十分注重海军的建设,重视海军作战理论的研究和海军战略的制定。在西方海洋观念和制海权理论的影响下,日本不断推进军事理论的发展,抓住了海军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制定了正确的海军作战指导方针,推进了海军建设发展。甲午海战前,日本“战时大本营”和海军部长桦山资杞制定了上、中、下三策,为海战提供了实用的理论指导,并始终把通过主动进攻谋取制海权作为海军运用的重中之重。

    恩格斯指出;“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海军现代化的进程绝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军事思想上的变革。变革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需要对海军的战略运用重新认识。海军的机动性、战略性、攻击性决定了海军是一种进攻性军事力量,进攻是海军军种战略运用的本质属性,也是最能发挥海军效能的最佳运用方式。在世界海战史上,没有哪一次战争是通过完全倚重防御而取得胜利的。只有充分认识了海军的核心军事能力和本质属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海军的战略功能。(摘自《军事学术》2013年第10期)
黄海大战北洋海军除了领头那2位技战术发挥还算中规中矩。反观日军1944年莱特湾,北洋的毛病一个不少还发扬光大了
甲午海战只有一个教训,没钱搞个毛的海军
清代的失败,是必然的。假设不搞海军,把重点改为建设一支以近代化枪炮为主的新式陆军,那么,当我们考虑到使用枪炮的训练,难度要远低于训练游牧民族传统的弓骑兵,在汉族人口占了大多数的清代,新式陆军中绝大部分士兵将是汉兵,汉人在军事上一旦占据有利地位,清政权的稳定又从哪里来?所以无论清代选择陆军还是海军,都将失败!

都怪老佛爷过寿 花钱了, 可是往往忽略 当年光绪帝大婚的花费就可以购买两艘半定远级的铁甲舰 或者5艘吉野舰。
电动面包 发表于 2014-1-11 20:10
清代的失败,是必然的。假设不搞海军,把重点改为建设一支以近代化枪炮为主的新式陆军,那么,当我们考虑到 ...
全完正确,清朝后期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做为中国主体的汉族在冷兵器时代被异族统治,做为游牧民族的满族无法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清朝就是最后一个历史现象。
三体上说得好,海军的进攻前沿应该在敌国的海军军港。
眼光还停留在那场失败中么?海洋意识?赫赫,不需要什么海洋意识,用47至49年PLA陆军的思想武装海军就行了。
日本海军?那个失败者?用来练习屠杀技术那倒是很好的(别跟我说战斗,那会让我觉得恶心),真的不大值浪费太多的时间。
海军的一切,归根结底,就一个字`钱。钱·还是钱,当然,你要说是资源也可以。所以,钱,是海军的基石,钱在那里,海军就要在那里,没钱的海军,说什么都没用,失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句话  虽为舰长却不能指挥战舰     老外的话    说他也只能下课了   
应该还是战略上的判断吧,什么是核心利益,什么不是核心利益。 对慈禧来说,她做寿才是核心利益,而海洋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是有钱有闲时候玩的奢侈品。
甲午海战已经说的很多了。。。为啥没人说说在中日战争中,国军的海军为啥一开始就全军覆没了?
解放军共和国 发表于 2014-1-11 20:33
三体上说得好,海军的进攻前沿应该在敌国的海军军港。
那你得有实力,彼时彼刻,岸防炮是有作用的,你面对的不仅仅是对方的舰队,还有对方的岸防炮台。
jacobson 发表于 2014-1-12 07:31
甲午海战已经说的很多了。。。为啥没人说说在中日战争中,国军的海军为啥一开始就全军覆没了?
国军的海军还不如北洋。而日本的海军是世界前3,你说呢?
wumappl 发表于 2014-1-12 08:27
那你得有实力,彼时彼刻,岸防炮是有作用的,你面对的不仅仅是对方的舰队,还有对方的岸防炮台。
不用你教我
清朝失败是因为没钱吗??
主要还是官兵训练以及当时清朝腐朽的官僚体制上
甲午海战只有一个教训,没钱搞个毛的海军
对!就是这个教训,别的都是虚的。
jacobson 发表于 2014-1-12 07:31
甲午海战已经说的很多了。。。为啥没人说说在中日战争中,国军的海军为啥一开始就全军覆没了?

当时国军海军舰艇总排水量为6.8万吨,官兵总共约为2.5万人左右……而日本海军则是可以和美国舰队互艹还能击沉美国大型航空母舰四艘,击沉一艘美国轻航空母舰及五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的,拿啥和人家比战斗力?
清朝失败是因为没钱吗??
主要还是官兵训练以及当时清朝腐朽的官僚体制上
就是因为没有钱。而且,北洋的官兵素质比日本高,战斗中炮弹命中率北洋高于日本,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历史的捉弄,战争中起主要负面作用,不给北洋拨款买军舰和炮弹的腐朽官员,恰恰既是洋务运动的顽固派,又是甲午战争的主战派,还是几年后戊戌变法中,极力赞成激进变法的人。
当时国军海军舰艇总排水量为6.8万吨,官兵总共约为2.5万人左右……而日本海军则是可以和美国舰队互艹还 ...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也是这个原因,在高速巡洋舰的速射炮面前,北洋慢船的架退炮根本不是对手。
本文第一条完全赞同,第二条和第三条有史实性错误,思想是对的,但是和甲午战争的史实并不相符。
说“甲午海战”启示录,并不科学,因为甲午战争主要输在陆地上,海军已经尽力了,陆军的表现太差。
北洋水师提督 发表于 2014-1-12 16:40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也是这个原因,在高速巡洋舰的速射炮面前,北洋慢船的架退炮根本不是对手。
别说什么速射炮了,单单是那炮弹质量和存量就足够败了,顺便,当时陆军溃败太快,炮台上面的克虏伯大炮反而被日本人夺过来收拾自己,这一点上面实在是太悲剧了。
我还是我 发表于 2014-1-12 16:21
清朝失败是因为没钱吗??
主要还是官兵训练以及当时清朝腐朽的官僚体制上
还真是没钱,军舰这东西不是买来就ok的,各种维护和保养都是烧钱的活计,李鸿章在开打前就上奏说过实际能用的船只有8艘,炮弹缺乏啥的虽然是有人贪污等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搞得没钱了。
别说什么速射炮了,单单是那炮弹质量和存量就足够败了,顺便,当时陆军溃败太快,炮台上面的克虏伯大炮反 ...
大东沟海战,如果北洋都是榴弹的话,日本人就不会全身而退了。
北洋水师提督 发表于 2014-1-12 16:52
大东沟海战,如果北洋都是榴弹的话,日本人就不会全身而退了。
要是当时打进松岛号锅炉房的那颗爆掉的话,就足以扭转战局了,唉,那段历史提起来就心痛,每次都想着电视剧那首歌的歌词,船一去飘来的都是泪。
应该还是战略上的判断吧,什么是核心利益,什么不是核心利益。 对慈禧来说,她做寿才是核心利益,而海洋根 ...
一个封建时代的老太太,能支持发展海军已经不错了,满朝文武都没有几个知道海军需要及时更新军舰,持续投入,这老太太她就能知道北洋水师干不过日本,大清危在旦夕?常说的封建腐朽,其实骄奢淫逸,贪污腐败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观念落后,整个决策层就没个明白人,那就如瞎眼开车。
解放军共和国 发表于 2014-1-12 14:26
不用你教我
赵括当时的想法和你一样。
我还是我 发表于 2014-1-12 16:21
清朝失败是因为没钱吗??
主要还是官兵训练以及当时清朝腐朽的官僚体制上
陆军咱不说,单单说北洋的训练,还是很好的。
wumappl 发表于 2014-1-12 17:58
赵括当时的想法和你一样。
一样就一样呗。
甲午战争鬼子准备了多少年?清国准备了多少年?侵华准备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