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湾已远离反攻大陆 更不可能台独建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59:44
台媒:台湾已远离反攻大陆 更不可能台独建国


2013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台湾网   


原标题:台媒:台湾已远离反攻大陆 更不可能台独建国

  盘点即将过去的2013年台湾军事,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2013年,可说是台军的防务理念与防务政务大错乱与大纠缠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为何而战,愈增议论;为谁而战,愈形困惑;何以为战,则愈发不知何所凭恃。这一年的洪仲丘悲剧、阿帕奇交货及募兵制纷扰三大事件,将此一大错乱与大纠缠呈现无遗。

  文章说,洪仲丘事件诚是一个人道悲剧,但平心静气来看,这应是一个军队管训不当的个案。然而,最后竟使得此一不幸的个案,俨然演变成对于台湾整个军队的侮辱与对整个防务的质疑,则是更大的悲剧。在“老芋仔”的年代,台湾即有“反军/仇军/辱军”的“传统”;解严后,“老芋仔”凋零,随着“军队在地化”,原是疗伤止痛的时机,讵料却被洪案卷起的风暴又打开了新的伤口,由于涉及每一个役男的家庭,其影响可谓既深且广。洪案的演变不止是废掉了军法体系,更也重创了军队存在的价值与形象。

  正因如此,募兵制的不叫好也不叫座,即显得理所当然。现今的军队,在荣誉感、成就感、方向感及价值感上,已被扭曲、践踏得体无完肤,这会使得害怕“标签化”的青年不愿入伍从军;而军队一旦被如此“标签化”,也就益加无人问津了。因此,相对而言,年底首批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到货,即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讽刺:在台湾兵员如此枯竭的情势下,未来合格的“阿帕奇职业驾驶”恐已不易得,更遑论征募到真正的“阿帕奇战士”。

  社论指出,这一年来三大事件所呈现的防务大错乱与大纠缠,反映出台湾在防务理念上的进退失据与防务政务上的捉襟见肘。以“为何而战”言,有些人不愿为所谓的“台湾国”而战,有些人不愿为“台湾”而战;这样的军队如何有方向感?李登辉之流主张“钓鱼岛是日本的”,苏贞昌主张“民主同盟”,马英九则主倡“东海和平协议”;如果我们连此一层次的思考皆陷于纠缠与错乱,又焉知“为何而战”?

  再言“何以为战”。想买更能补救空优的F16C/D却买不到,买了阿帕奇直升机,也不只面临“驾驶”难求的问题而已。如果这个社会再如此地以侮辱军队军人为“正义”,不能重建军队的荣誉感、成就感、方向感与价值感,募兵无人固然是“量”的忧虑,更可怕的是募兵之“质”难符期待。这样的军队,在未上战场前,已被岛内民众羞辱致败,何以为战?

  文章最后指出,今后的台湾,已经远离“反攻大陆”,更不可能“台独建国”,也不可能再作“第一岛链的围堵尖兵”,两岸关系亦必须从“零和敌对”走上“和平竞合”。因此,防务政策势须有二大调整:一、防务应重新建立在两岸的新情势之上,且防务的重点应从“军事的防务”转向“经济的防务”;二、军队应以“保障两岸和平”为中心思想,重建“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防务理念。(王文英)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3/1224/c1011-23931750.html台媒:台湾已远离反攻大陆 更不可能台独建国


2013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台湾网   


原标题:台媒:台湾已远离反攻大陆 更不可能台独建国

  盘点即将过去的2013年台湾军事,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2013年,可说是台军的防务理念与防务政务大错乱与大纠缠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为何而战,愈增议论;为谁而战,愈形困惑;何以为战,则愈发不知何所凭恃。这一年的洪仲丘悲剧、阿帕奇交货及募兵制纷扰三大事件,将此一大错乱与大纠缠呈现无遗。

  文章说,洪仲丘事件诚是一个人道悲剧,但平心静气来看,这应是一个军队管训不当的个案。然而,最后竟使得此一不幸的个案,俨然演变成对于台湾整个军队的侮辱与对整个防务的质疑,则是更大的悲剧。在“老芋仔”的年代,台湾即有“反军/仇军/辱军”的“传统”;解严后,“老芋仔”凋零,随着“军队在地化”,原是疗伤止痛的时机,讵料却被洪案卷起的风暴又打开了新的伤口,由于涉及每一个役男的家庭,其影响可谓既深且广。洪案的演变不止是废掉了军法体系,更也重创了军队存在的价值与形象。

  正因如此,募兵制的不叫好也不叫座,即显得理所当然。现今的军队,在荣誉感、成就感、方向感及价值感上,已被扭曲、践踏得体无完肤,这会使得害怕“标签化”的青年不愿入伍从军;而军队一旦被如此“标签化”,也就益加无人问津了。因此,相对而言,年底首批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到货,即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讽刺:在台湾兵员如此枯竭的情势下,未来合格的“阿帕奇职业驾驶”恐已不易得,更遑论征募到真正的“阿帕奇战士”。

  社论指出,这一年来三大事件所呈现的防务大错乱与大纠缠,反映出台湾在防务理念上的进退失据与防务政务上的捉襟见肘。以“为何而战”言,有些人不愿为所谓的“台湾国”而战,有些人不愿为“台湾”而战;这样的军队如何有方向感?李登辉之流主张“钓鱼岛是日本的”,苏贞昌主张“民主同盟”,马英九则主倡“东海和平协议”;如果我们连此一层次的思考皆陷于纠缠与错乱,又焉知“为何而战”?

  再言“何以为战”。想买更能补救空优的F16C/D却买不到,买了阿帕奇直升机,也不只面临“驾驶”难求的问题而已。如果这个社会再如此地以侮辱军队军人为“正义”,不能重建军队的荣誉感、成就感、方向感与价值感,募兵无人固然是“量”的忧虑,更可怕的是募兵之“质”难符期待。这样的军队,在未上战场前,已被岛内民众羞辱致败,何以为战?

  文章最后指出,今后的台湾,已经远离“反攻大陆”,更不可能“台独建国”,也不可能再作“第一岛链的围堵尖兵”,两岸关系亦必须从“零和敌对”走上“和平竞合”。因此,防务政策势须有二大调整:一、防务应重新建立在两岸的新情势之上,且防务的重点应从“军事的防务”转向“经济的防务”;二、军队应以“保障两岸和平”为中心思想,重建“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防务理念。(王文英)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3/1224/c1011-2393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