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米袋子系在别人腰间:三大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15:10
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本刊记者 焦建/文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这已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第十个年头。

增产数字背后,“丰年缺粮”的现实却鲜被提及: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虽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造成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将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口径。在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因中国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的常态化趋势已经出现,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

就具体数据来看,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主粮进口常态化的表面原因,是内外粮食价差日益缩小。但在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耕地及多重资源型因素日益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前提下,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可能均会处于“不可逆”状态。

在中国大豆及主粮的进口来源国集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的现状之下,如何维持其自身粮食安全,如何重构其单纯以自给率为核心的安全观,急迫性正在日益加剧。

事实上,维持进出口平衡还仅是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平衡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这一框架还应包含(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量平衡、(粮食和非粮作物)结构平衡、(粮食产区和销区)区域平衡、(产量和销量)产销平衡四个方面。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这五个平衡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即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政府强力主导下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但在此领域内,就目前的表现来看,体量庞大的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迟到的小学生”,既缺乏经验,又难觅机会。

一方面,假如在海外购买土地,抛开日益收紧的出售国政策及国际政治舆论压力不言,中国还将面临和国内生产一样的如何提高效率的基本难题。而在陌生的异国环境之中,生产条件、法律、政治等多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会让初出茅庐的中国海外农业战略及其执行者的成功难度加倍。

另一方面,假如中国要学习全球ABCD四大粮商的经验实施订单农业,则将会面对成熟市场已基本饱和、新兴市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困境。不仅如此,在此过程当中,中国还将面临谁是战略执行者的难题——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走出去具有资源优势,但却极易被妖魔化因而被捆住手脚;民营企业和私人因受到缺乏融资渠道、规模太小等原因制约,难以解决全局性问题。而不管谁是执行者,在获取单纯的商业利益与实践国家战略二者衔接之间,亦会不时出现矛盾。

对于上述诸般难题,中国已针对一部分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但囿于多重现实原因尚难以落实;此外,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目前仍无法摆脱“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状态。

诚如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所言:“粮食和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软肋。粮食依赖进口将给中国经济资源造成紧张,也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如何破解上述多重难题,如何使中国避免让这根软肋遭受打击,正是这份堪称 “丰年危言”报告的初衷。

报告一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征是: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供需基本平衡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并称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安全”问题。

何谓粮食安全

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粮食减产,当时全球粮食储备由18%下降至14%,粮价上涨2倍,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为应对危机,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下称“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

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世界谷物年末最低安全系数,即当年末谷物库存量至少相当于次年谷物消费量的17%-18%。一个国家谷物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则为谷物不安全,低于14%则为进入紧急状态。

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对这一概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可谓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各级均要实现粮食安全。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是次大会做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承诺。同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它提出的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成为中国至今未变的粮食战略总纲。

在此方针指导下,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一直受到官方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国粮食安全观: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在农业部制定的农业“十二五”规划中,也就中国的粮食安全概念给出了具体的数字衡量标准: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即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确保自给率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

中国粮食供需状况分析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发布《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107个参评国家中位居第42位,列入“良好表现”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这部分应归功于中国自2004年以来的粮食“十连增”。但产量递增背后,需求增加更甚的情况,则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中国实际已连续多年处于产不足需状态。2008年,中国粮食首次产大于需。从2009年开始,供求关系又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是年产仅大于需782万吨。到2010年,又重新进入产不足需状态,当年缺口为352.3万吨。

这一态势至今未变。以2012年数据计算,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相当于其粮食产量的16.6%,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有14%左右需要通过进口解决。粮食自给率不足86%,已低于95%的粮食供给自给率目标。

因此,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的粮食状况具备以下基本特征: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在供给越发紧张的基础之上,中国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国内粮食需求市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大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一、人口总量增加。国家计生委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增加到15.3亿-16.3亿人;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导致的饲料粮需求继续明显增加;三、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直接带动消费增长。

以官学两界均十分关注的2020年、2030年为节点,上述三个因素会导致多大的需求规模?目前公认有两份比较权威的预测报告。其一为《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它的预测为: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0万吨;其二为此前公布的国务院粮食白皮书《中国的粮食问题》,它预测: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000万吨左右。

此外,针对2020年中国的粮食需求,各个相关部门也分别给出了各自的预测结果:2005年时,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给出的预测结果是56500万吨;2006年时,国家统计局给出的预测增加到了55800万吨;2008年时,《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的预测结果则再次上升到了57588万吨。

“综观这些统计和预测报告,可以发现的特点是——时间离今天越近,预测的结果越多,之前的预测均被证实太过保守。”农业部的一位相关官员说。

从供需角度分析,上述的预测结果均未提及中国可能的粮食缺口问题。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国研中心)在今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则首次指出: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09公斤-414公斤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万吨-59202万吨。按照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届时国内粮食(不含大豆)的供给缺口将在4000万吨-5000万吨。

(《财经》杂志)

http://finance.qq.com/a/20131209 ... 012&ptlang=2052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本刊记者 焦建/文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这已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第十个年头。

增产数字背后,“丰年缺粮”的现实却鲜被提及: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虽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造成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将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口径。在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因中国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的常态化趋势已经出现,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

就具体数据来看,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主粮进口常态化的表面原因,是内外粮食价差日益缩小。但在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耕地及多重资源型因素日益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前提下,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可能均会处于“不可逆”状态。

在中国大豆及主粮的进口来源国集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的现状之下,如何维持其自身粮食安全,如何重构其单纯以自给率为核心的安全观,急迫性正在日益加剧。

事实上,维持进出口平衡还仅是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平衡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这一框架还应包含(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量平衡、(粮食和非粮作物)结构平衡、(粮食产区和销区)区域平衡、(产量和销量)产销平衡四个方面。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这五个平衡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即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政府强力主导下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但在此领域内,就目前的表现来看,体量庞大的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迟到的小学生”,既缺乏经验,又难觅机会。

一方面,假如在海外购买土地,抛开日益收紧的出售国政策及国际政治舆论压力不言,中国还将面临和国内生产一样的如何提高效率的基本难题。而在陌生的异国环境之中,生产条件、法律、政治等多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会让初出茅庐的中国海外农业战略及其执行者的成功难度加倍。

另一方面,假如中国要学习全球ABCD四大粮商的经验实施订单农业,则将会面对成熟市场已基本饱和、新兴市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困境。不仅如此,在此过程当中,中国还将面临谁是战略执行者的难题——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走出去具有资源优势,但却极易被妖魔化因而被捆住手脚;民营企业和私人因受到缺乏融资渠道、规模太小等原因制约,难以解决全局性问题。而不管谁是执行者,在获取单纯的商业利益与实践国家战略二者衔接之间,亦会不时出现矛盾。

对于上述诸般难题,中国已针对一部分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但囿于多重现实原因尚难以落实;此外,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目前仍无法摆脱“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状态。

诚如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所言:“粮食和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软肋。粮食依赖进口将给中国经济资源造成紧张,也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如何破解上述多重难题,如何使中国避免让这根软肋遭受打击,正是这份堪称 “丰年危言”报告的初衷。

报告一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征是: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供需基本平衡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并称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安全”问题。

何谓粮食安全

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粮食减产,当时全球粮食储备由18%下降至14%,粮价上涨2倍,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为应对危机,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下称“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

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世界谷物年末最低安全系数,即当年末谷物库存量至少相当于次年谷物消费量的17%-18%。一个国家谷物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则为谷物不安全,低于14%则为进入紧急状态。

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对这一概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可谓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各级均要实现粮食安全。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是次大会做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承诺。同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它提出的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成为中国至今未变的粮食战略总纲。

在此方针指导下,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一直受到官方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国粮食安全观: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在农业部制定的农业“十二五”规划中,也就中国的粮食安全概念给出了具体的数字衡量标准: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即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确保自给率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

中国粮食供需状况分析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发布《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107个参评国家中位居第42位,列入“良好表现”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这部分应归功于中国自2004年以来的粮食“十连增”。但产量递增背后,需求增加更甚的情况,则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中国实际已连续多年处于产不足需状态。2008年,中国粮食首次产大于需。从2009年开始,供求关系又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是年产仅大于需782万吨。到2010年,又重新进入产不足需状态,当年缺口为352.3万吨。

这一态势至今未变。以2012年数据计算,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相当于其粮食产量的16.6%,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有14%左右需要通过进口解决。粮食自给率不足86%,已低于95%的粮食供给自给率目标。

因此,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的粮食状况具备以下基本特征: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在供给越发紧张的基础之上,中国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国内粮食需求市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大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一、人口总量增加。国家计生委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增加到15.3亿-16.3亿人;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导致的饲料粮需求继续明显增加;三、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直接带动消费增长。

以官学两界均十分关注的2020年、2030年为节点,上述三个因素会导致多大的需求规模?目前公认有两份比较权威的预测报告。其一为《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它的预测为: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0万吨;其二为此前公布的国务院粮食白皮书《中国的粮食问题》,它预测: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000万吨左右。

此外,针对2020年中国的粮食需求,各个相关部门也分别给出了各自的预测结果:2005年时,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给出的预测结果是56500万吨;2006年时,国家统计局给出的预测增加到了55800万吨;2008年时,《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的预测结果则再次上升到了57588万吨。

“综观这些统计和预测报告,可以发现的特点是——时间离今天越近,预测的结果越多,之前的预测均被证实太过保守。”农业部的一位相关官员说。

从供需角度分析,上述的预测结果均未提及中国可能的粮食缺口问题。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国研中心)在今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则首次指出: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09公斤-414公斤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万吨-59202万吨。按照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届时国内粮食(不含大豆)的供给缺口将在4000万吨-5000万吨。

(《财经》杂志)

http://finance.qq.com/a/20131209 ... 012&ptlang=2052
说下自己的感受:
1、这篇文章有标题党之嫌。依赖进口,容易让人认为当前中国存在粮食危机。
2、这篇文章也说明当前中国粮食问题的确存在问题。
3、中国不缺粮的说法已经破碎了。。
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中国的粮食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需要说明的是粮食问题和粮食安全这个可能不是一回事,因为中国还存在精加工后出口的问题。
2、如何解决当前粮食大量进口的问题。
3、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是否会继续增加还是到达一个顶点后下滑。
4、如果继续增加,怎么解决?传统作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为转基因造舆论罢了。转基因背后是孟山都,这才是心腹大患!
2012年,中国4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大豆)产量和进口量(万吨)

大米   20429   232
小麦   12048   369
玉米   20812   521
大豆     1277   5750
还有人在鼓吹不用自己种,粮食不够了可以国际市场上去买。
到了关键时候,敌对国家和组织故意对你进行粮食控制,你拿一根金条都买不到一公斤粮食。
我们这里被征地闹的,种树包赔1万8,小麦800每亩,基本都不种小麦了
我有个帖子说过这问题,只要中国国产粮食能保证中国人充足的营养,并有一定余量作为安全储备,进口多少是没有关系的,不能说米袋子在别人手里。

所谓保证充足营养,指的是,每人每天25克油脂,200克肉蛋鱼禽,奶制品100克,豆制品50克,主食500克。再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安全储备,在保证这个基础的同时,进口多少粮食并不影响粮食安全
这是为转基因造舆论罢了。转基因背后是孟山都,这才是心腹大患!
反转背后是中国大豆协会。
还有人在鼓吹不用自己种,粮食不够了可以国际市场上去买。
到了关键时候,敌对国家和组织故意对你进行粮食 ...
世界那么大,用一根金条买不了一斤粮食的时候,中国人得多招人恨呀?

即使极左当家的时候,跟西方、东方国家各种不对付,不也从加拿大进口来粮食了吗?

中国人历史上被欺负的多,到现在还是容易被敌意宣传所蒙蔽,媒体稍一起哄,狼来了便大有市场。
僵尸天下 发表于 2013-12-9 23:31
世界那么大,用一根金条买不了一斤粮食的时候,中国人得多招人恨呀?

即使极左当家的时候,跟西方、东方 ...
你说的是什么时间进口过加拿大的粮食?
发生战乱时,别人对你禁运了,你有再多的钱都买不到东西,这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我学农的,就俺们老师的观点,粮食不足是按照现在的饮食标准不足,假如真的国际上买不到粮食,少吃肉不就好了,饲料消耗的粮食了不少……再不够,那就多种玉米土豆这些产量高的粮食,吃差点就是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少吃肉(玉米+豆粕),少吃油(大豆)就可以了。外加把那些用于种植出口蔬菜的菜地改种粮食,中国每年出口1千万吨蔬菜。
东城二混子 发表于 2013-12-10 10:44
少吃肉(玉米+豆粕),少吃油(大豆)就可以了。外加把那些用于种植出口蔬菜的菜地改种粮食,中国每年出口1 ...
少吃肉(玉米+豆粕),少吃油(大豆)就可以了?这位网友您可以试一个月,看看一个月后您的饭量跟现在的是否一样?可以很肯定地告诉您比现在大。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一样的话饲料用的粮食少了,但人用的却增加了,只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的量差是多少。
lmxhdl 发表于 2013-12-10 10:16
你说的是什么时间进口过加拿大的粮食?
发生战乱时,别人对你禁运了,你有再多的钱都买不到东西,这又不 ...
三年困难时期的时候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过。
但是一个国家保证基本的粮食安全是必须的,否则谈不上发展。
jet231 发表于 2013-12-9 19:29
这是为转基因造舆论罢了。转基因背后是孟山都,这才是心腹大患!
提到转基因就孟山都的人不知道孟山都早已被一家瑞典公司收购了吧。。。
ediort 发表于 2013-12-10 22:18
提到转基因就孟山都的人不知道孟山都早已被一家瑞典公司收购了吧。。。
只要它还没被中国企业收购,那就是大患!
少吃肉(玉米+豆粕),少吃油(大豆)就可以了?这位网友您可以试一个月,看看一个月后您的饭量跟现在的 ...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应该吃25克以下油脂,120到200克肉蛋鱼,100克奶或奶制品,50克豆制品,400到500克蔬菜,100到200克水果,300到500克米面玉米薯类等主粮。

我算了下,除了奶类稍有不足外,国产农产品完全可以满足最大的需要,还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剩余。
这就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应该吃25克以下油脂,120到200克肉蛋鱼,100克奶或奶制品,5 ...
一个人和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概念。有吃得多的,有吃得少的。不是说拿一个人的正常需求乘以总人口数就是总需求。

即使以现在的粮食产量,依然有不少人吃不饱。
johnqh 发表于 2013-12-10 22:28
一个人和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概念。有吃得多的,有吃得少的。不是说拿一个人的正常需求乘以总人口数就是总需 ...
需求不平衡当然是存在的,你进口也一样存在

说营养不均衡,不良倒是有不少。说吃不饱?我生平去的地方也不少了,甘肃白银山区已经差不多是全中国最穷的地区了。还真没见过几个吃不饱的人
lmxhdl 发表于 2013-12-10 10:16
你说的是什么时间进口过加拿大的粮食?
发生战乱时,别人对你禁运了,你有再多的钱都买不到东西,这又不 ...
1960到1980都在进口加拿大粮食

现代社会的粮食禁运基本没有成功的

有钱就会有粮食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3-12-10 22:03
三年困难时期的时候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过。
但是一个国家保证基本的粮食安全是必须的,否则谈不上发 ...
基本粮食,可以用国内确保

但是现在进口不足,多进口就是进口耕地保护国内的环境

现代社会有钱就会有粮食,饥荒基本都是自己国内的错误政策导致的
super6 发表于 2013-12-10 22:42
1960到1980都在进口加拿大粮食

现代社会的粮食禁运基本没有成功的
国际粮食市场的存粮是有限的,不可能让你无限拿钱去买。。。。而且这些存粮多数都有主了,一下子进去上千万吨买盘的话,真的是拿钱也买不到
别外文章票题党,只写了进口量,没写净进口量。。。净进口量才是缺口数目
kwzolo 发表于 2013-12-10 22:22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应该吃25克以下油脂,120到200克肉蛋鱼,100克奶或奶制品,5 ...
内蛋鱼,都是由粮食转化而来的,基础粮不够的话,副食根本没法保障
zzswzfw 发表于 2013-12-10 23:47
国际粮食市场的存粮是有限的,不可能让你无限拿钱去买。。。。而且这些存粮多数都有主了,一下子进去上千 ...
你出一千万买盘,自然会有农民接1000万买盘的单子

乌克兰哈萨克,非洲南美,荒地很多
kwzolo 发表于 2013-12-10 22:35
需求不平衡当然是存在的,你进口也一样存在

说营养不均衡,不良倒是有不少。说吃不饱?我生平去的地方 ...
吃饱不是说拿玉米塞肚子。就拿你的标准,需要营养,包括肉,蛋,奶制品,蔬菜。你敢说你去过的贫困地方够你说的营养标准?
super6 发表于 2013-12-11 00:01
你出一千万买盘,自然会有农民接1000万买盘的单子

乌克兰哈萨克,非洲南美,荒地很多
不可能,粮食是个赔钱的生意,不可能大规模增产。。。而且不是任何土地都适合产粮的,绝大多数土地都不适合种粮食,强行种的话,粮价就直接飞上天了
大陆每年浪费多少粮食····
大圣归来 发表于 2013-12-9 19:25
说下自己的感受:
1、这篇文章有标题党之嫌。依赖进口,容易让人认为当前中国存在粮食危机。
2、这篇文章 ...
1、粮食问题很复杂,总的来说:吃饱不愁,但满足吃好不得不进口,但是持续下去,吃饱都难

2、3、中国缺乏类似美国农庄那样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种植,即便有,因为管理方面成本比国外太高。

4、其实解决不难,如果放弃城镇化,鼓励农场经济和食品加工,中国未来无可限量。可惜...........
大圣归来 发表于 2013-12-9 06:25
说下自己的感受:
1、这篇文章有标题党之嫌。依赖进口,容易让人认为当前中国存在粮食危机。
2、这篇文章 ...
中国的粮食问题已经从吃饱转向了吃好。吃好是不可能用本国土地资源来满足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把这两者分开来对待。

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只可能不断增加,不可能回头,原因有二:人口不会大幅减少和肉食比例继续提高。粮食安全,应该以保证吃饱为准。一味追求多少需求都要国内生产,不可能实现也不符合市场规律。世界上有许多待开发的耕地,本身耕地基本没成本,不利用才是浪费。“粮食大量进口”不是一个需要解决和解决得了的问题,而是换一个思路,怎样保证粮食大量进口不会被别人干扰。

中国是个大国,将来还是个强国。不能总用受人欺负时的思维考虑问题。被别人卡脖子,并不是因为你有脖子这个弱点,而是别人有胆量、有力量能摸到你的脖子。现在一味考虑怎么把脖子弄粗不怕卡,就是错误的思维方向。
mengyw001 发表于 2013-12-9 06:47
2012年,中国4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大豆)产量和进口量(万吨)

大米   20429   232
中国人以前由于缺乏畜牧,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大豆。大家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你厨房里很多调味品(酱油、醋、各种酱)都是大豆为主制成的。豆制品是肉类的廉价替代物。这部分大豆是必需品。

如今大豆大多用来榨油,这确是与烹饪手法有关。我认为并不是必需品,而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其中很多供应了餐馆等商业部门。这部分大豆并不在“粮食安全”考量之内。没粮食会饿死,可没有食用油,只是不那么好吃吧。
zzswzfw 发表于 2013-12-10 23:52
内蛋鱼,都是由粮食转化而来的,基础粮不够的话,副食根本没法保障
http://lt.cjdby.net/thread-1751620-1-1.html
我的帖子,有比较详细的计算,你看一下,国产的是能够满足需要的
johnqh 发表于 2013-12-11 00:06
吃饱不是说拿玉米塞肚子。就拿你的标准,需要营养,包括肉,蛋,奶制品,蔬菜。你敢说你去过的贫困地方够 ...
吃饱当然就是塞肚子。营养全面均衡是吃饱以后追求的事情了
kwzolo 发表于 2013-12-10 22:22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应该吃25克以下油脂,120到200克肉蛋鱼,100克奶或奶制品,5 ...
满街大胖子,需要担心营养么
super6 发表于 2013-12-10 22:42
1960到1980都在进口加拿大粮食

现代社会的粮食禁运基本没有成功的
铁矿石的遭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酒是耗粮大户,现在遍地酒厂
青茶 发表于 2013-12-11 08:27
满街大胖子,需要担心营养么
国产粮食保障营养安全,进口的就是奢侈性需求了,完全市场化运作。这样可以保证粮食安全
大豆已经完全沦陷…


需要说明一点中国主粮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价格便宜 好比小麦 从美国运到中国比 中国的最低收购价还便宜三分之一。
不过粮食 进口是有配额的。就是国家限制进口总量。因为大量国外低价粮食进口会 拉低国内粮价 伤害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们的主粮现阶段是完全满足需求的 但是因为国外粮食便宜。以及大量外国农产品通过走私的方式低价进入中国。造成中国自己产的主粮吃不完 大量在粮库里放成陈化粮或者造工业酒精了。

目前我国进口跟走私那么多的农产品 不是国内产量不够而是国外太便宜

随着 人民币的升值 中国 粮价长期高于国际粮食 的趋势更加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 要么提高补贴要么控制走私   只会像今天中国的牛肉市场一样 大量低价的走私牛肉  冲击国内牛产业

需要说明一点中国主粮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价格便宜 好比小麦 从美国运到中国比 中国的最低收购价还便宜三分之一。
不过粮食 进口是有配额的。就是国家限制进口总量。因为大量国外低价粮食进口会 拉低国内粮价 伤害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们的主粮现阶段是完全满足需求的 但是因为国外粮食便宜。以及大量外国农产品通过走私的方式低价进入中国。造成中国自己产的主粮吃不完 大量在粮库里放成陈化粮或者造工业酒精了。

目前我国进口跟走私那么多的农产品 不是国内产量不够而是国外太便宜

随着 人民币的升值 中国 粮价长期高于国际粮食 的趋势更加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 要么提高补贴要么控制走私   只会像今天中国的牛肉市场一样 大量低价的走私牛肉  冲击国内牛产业
kwzolo 发表于 2013-12-11 08:20
http://lt.cjdby.net/thread-1751620-1-1.html
我的帖子,有比较详细的计算,你看一下,国产的是能够满 ...
你的结论有问题,我国的油料产量是建立在巨量进口大豆的前提下,肉蛋鱼产量是建立在玉米巨量进口的前提下。。。我国现在能保障的只有稻谷和小麦,副食供应是保障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