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529厂装配集成中心五天交付七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06:35
航天529厂装配集成中心五天交付七星



2013-11-25


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29厂装配集成中心的厂房,记者在惊讶于7颗卫星同时在研的壮观场景之余,更赞叹装配团队的执著与无畏。“我们就是全厂的后墙,五天内交付七颗星,这还是中心成立以来的头一遭,但是我们有信心完成交付任务,保证后墙不倒。”中心主任于迎辉充满自信地说。如今,七颗卫星早已按节点顺利交付,记者再次来到该中心,探究这个团队创造神话的“法宝”。
排兵布阵为七星
五天七星,对于该中心的领导来说最苦恼的就是排兵布阵了。原因很简单,由于多人外出参加钳工考试,原本20余人的结构部装班组只剩下13人,而通常一颗卫星装配需要三四个人联合作战。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该中心决定采取集同装配的方式,在安排好主岗人员任务的同时,柔性调配各辅助岗人员,即由以往的按型号固化作业人数细化到按工序、工步调集人员。例如,某型号卫星部装的第一个工序需要3个人,第二个工序需要两个人,那么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其中1人就会马上转移到另一个型号任务中去,从而保证了人员的持续流转和效率最大化。
在工作现场,有这样一张流程图,图上满是型号和生产者的名字,看似简单,可里面的内容却大有文章。每天早上开工前,装配集成中心都会召开班前会,将计划安排落实到人,再将工作安排和保障条件编制成生产简报,通报给科研生产管理部门。考虑到多颗卫星同时生产,一名操作者会负责几颗星的生产任务,人员岗位经常会发生变化,便有了这张流程图。
“排兵布阵图”搬到工作现场后,大大方便了该中心领导的现场指挥工作,操作者心里也有了底儿。“型号生产变化是常有的事,这张图随用随改,一天要改好几次,方便各岗位人员及时关注自己的任务变化。这样一来,大家都能一目了然,避免了生产任务的交叉,降低了错误率。”于迎辉介绍说。
落实责任保质量
如果说“快”是保证节点的前提,那么“好”则是产品顺利交付的第一要务。有了“排兵布阵图”,操作者们便有了时间观念,加紧干好自己手中的活。同样,在质量保证上,该中心也不耽误。“好、快”在团队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心任务重,高空作业多,操作风险大,可这几年没有出现过‘归零’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让大家相互监督。”于迎辉介绍说。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每位操作者都佩戴着一个写有具体岗位名称的臂章,这是该中心为了明确操作者岗位职责而特别定制的。小小的袖标却解决了推诿扯皮的难题,该谁负责,一看袖标就一目了然。
此外,该中心还采取了互相监督的机制,要求各生产组成员在生产任务完成后,进行错漏装检查,组长查副组长,副组长查主岗,主岗再查组长,组内复查的小循环运作起来,为产品质量保证增加了一道保险。
由型号为主变为工序为主,管理上的精细化激发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在第五天的晚上,最后一颗星准时交付,为这个“神话”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任务完成了,思考还在继续,装配集成中心正在总结固化这次任务的经验,形成长效机制,让“五天七星”的效率不再是“神话”。(时小丹 杜博迟) 来源:中国航天网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3975航天529厂装配集成中心五天交付七星



2013-11-25


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29厂装配集成中心的厂房,记者在惊讶于7颗卫星同时在研的壮观场景之余,更赞叹装配团队的执著与无畏。“我们就是全厂的后墙,五天内交付七颗星,这还是中心成立以来的头一遭,但是我们有信心完成交付任务,保证后墙不倒。”中心主任于迎辉充满自信地说。如今,七颗卫星早已按节点顺利交付,记者再次来到该中心,探究这个团队创造神话的“法宝”。
排兵布阵为七星
五天七星,对于该中心的领导来说最苦恼的就是排兵布阵了。原因很简单,由于多人外出参加钳工考试,原本20余人的结构部装班组只剩下13人,而通常一颗卫星装配需要三四个人联合作战。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该中心决定采取集同装配的方式,在安排好主岗人员任务的同时,柔性调配各辅助岗人员,即由以往的按型号固化作业人数细化到按工序、工步调集人员。例如,某型号卫星部装的第一个工序需要3个人,第二个工序需要两个人,那么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其中1人就会马上转移到另一个型号任务中去,从而保证了人员的持续流转和效率最大化。
在工作现场,有这样一张流程图,图上满是型号和生产者的名字,看似简单,可里面的内容却大有文章。每天早上开工前,装配集成中心都会召开班前会,将计划安排落实到人,再将工作安排和保障条件编制成生产简报,通报给科研生产管理部门。考虑到多颗卫星同时生产,一名操作者会负责几颗星的生产任务,人员岗位经常会发生变化,便有了这张流程图。
“排兵布阵图”搬到工作现场后,大大方便了该中心领导的现场指挥工作,操作者心里也有了底儿。“型号生产变化是常有的事,这张图随用随改,一天要改好几次,方便各岗位人员及时关注自己的任务变化。这样一来,大家都能一目了然,避免了生产任务的交叉,降低了错误率。”于迎辉介绍说。
落实责任保质量
如果说“快”是保证节点的前提,那么“好”则是产品顺利交付的第一要务。有了“排兵布阵图”,操作者们便有了时间观念,加紧干好自己手中的活。同样,在质量保证上,该中心也不耽误。“好、快”在团队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心任务重,高空作业多,操作风险大,可这几年没有出现过‘归零’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让大家相互监督。”于迎辉介绍说。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每位操作者都佩戴着一个写有具体岗位名称的臂章,这是该中心为了明确操作者岗位职责而特别定制的。小小的袖标却解决了推诿扯皮的难题,该谁负责,一看袖标就一目了然。
此外,该中心还采取了互相监督的机制,要求各生产组成员在生产任务完成后,进行错漏装检查,组长查副组长,副组长查主岗,主岗再查组长,组内复查的小循环运作起来,为产品质量保证增加了一道保险。
由型号为主变为工序为主,管理上的精细化激发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在第五天的晚上,最后一颗星准时交付,为这个“神话”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任务完成了,思考还在继续,装配集成中心正在总结固化这次任务的经验,形成长效机制,让“五天七星”的效率不再是“神话”。(时小丹 杜博迟) 来源:中国航天网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3975
这种流程应该实现电子化、自动化
多大的卫星???
装配的什么卫星?是生产线么?
以后要是火箭卫星也用上脉动式流水线,一天一颗/一枚,那可真要high到爆了。主要问题的没有那个需求。
干活的20个人!领导干活的40个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