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日本特色的社会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0:24:40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是随着邓公主导的改革开放提出来的。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邓公本人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有一点明晰了,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点大家都认同,没人愿意过穷日子吧。现如今,即便是最穷的人,也比改开前大多数人的物质条件要好。仔细研读邓公的理论,发现他已经为此作了长远规划:“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需要至少几代人付出艰辛努力积累的,邓公高瞻远瞩看到了这一点。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过上让世界绝大多数人羡慕的好日子。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是随着邓公主导的改革开放提出来的。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邓公本人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有一点明晰了,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点大家都认同,没人愿意过穷日子吧。现如今,即便是最穷的人,也比改开前大多数人的物质条件要好。仔细研读邓公的理论,发现他已经为此作了长远规划:“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需要至少几代人付出艰辛努力积累的,邓公高瞻远瞩看到了这一点。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过上让世界绝大多数人羡慕的好日子。
社会主义”的含义就是关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福祉。既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富裕首先是第一位的,但一个国家仅仅是富裕还远远不够,这种“富裕”得是可持续性的,象那些中东的产油国就算了。富裕应该主要是由科技发达带来的,而且这种“富裕”也意味着强大,美国、英国、法国这几个国家倒是符合这条,欧洲的那些福利小国就算了。但是美英法三国贫富悬殊大,他们都是“资本主义”,美国稍微好一点,广大的白人中产阶级日子好过一些,但美国有着相当数量的黑人还遭受着种族歧视和经济压迫,中国反驳美国人权白皮书总是拿黑人说事,看来这三国也就算了。德国,唉,毕竟是西方国家,国情差距大,羡慕不来。贫富悬殊小、社会福利好、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安定、犯罪率低,老百姓怨气小。符合这些条件的好像只有••••••日本!中国人搞改革开放几十年孜孜以求还远没有实现的目标,暮然回首,却原来已经让自己一衣带水的宿敌实现了。
一年多以前还活跃在中国各个媒体的一个日本小青年加藤嘉一,炫耀说日本建成了“日本特色的社会主义”,精通汉语的加藤在北京坐地铁时津津有味地读《人民日报》时还遭到周围人嘲笑。对比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本特色的社会主义”还真不是在吹牛。首先是稳定,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被逼辞职,日本的公司是不会解雇员工的,而且对于因为经济危机遭解雇的人,公司还会负责介绍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中韩两国的经济崛起,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日本企业不得不大量雇佣派遣员工和研修生,这是外来因素硬逼的,一旦外部经济环境改变,这部分人也可获得员工待遇。其次是收入差距小。日本最高级别的公务员——首相的年薪相当于一百多万人民币,日本的一些国际性大公司老总的年薪是二三百万人民币,注意这是一个清洁工的年薪都能达到二十万人民币的国家。行业之间有差距,单位内部之间的差距比这还小。日本一个优良上市企业的普通员工的年薪一般相当于人民币五十万,这家公司的老总的年薪最多只能是普通员工的五倍。(对比下欧美国家是多少,中国又是多少。)
贫富差距小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在一个国家富裕的同时,还能缩小贫富差距是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才能达成的。放眼全世界,欧洲那些福利国家是靠政府的施政给穷人发放各种保障,但即便这样,欧洲国家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这种差距是他们阶级社会形态决定的,富人过富人的日子,富人有自己的交际圈子,虽然不乏帮助穷人的富人,制定了一整套社会福利的政策,但缺少一套缩小贫富差距的机制。第三世界国家就算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常态。
美国是一个讲究“机会均等”的社会,美国是各种各样天才的天堂,只要你有本事、有才能,使出来就是,只要机缘合适,名誉、地位、财富就会接踵而至。美国人也对此津津乐道,并试图将此价值观推向全世界。但是,天才毕竟是极少数,当他们占有了名誉、地位、无限量的金钱的同时,也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华尔街的大佬们可以得到几千万美元的年薪,从相当多的美国人的价值观看来,这是他们应得的。但从社会主义这个角度看来,这些人得到的太多了。G20峰会时胡总与奥巴马会晤,在商讨今后如何避免再次金融危机时,胡总提出应限制银行高管的薪酬,以避免他们为追逐高额奖金、红利不惜冒各种风险,奥巴马没有同意,因为这与美国人的价值观相抵触。所以美国是不折不扣的资本主义。再举个香港的例子,记得很多年前某些国际机构评价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进口商品基本没有海关税,个人基本不用缴所得税,非常自由。李嘉诚手下有名高管年薪是2.3亿港币,是普通香港人薪酬的一千倍,有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大陆人怎么也不明白李嘉诚的其他雇员是如何忍受的。经过一百多年英国的统治,香港比资本主义还要资本主义。
日本好像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日本人从来不标榜自己搞的是社会主义,也没有有意“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日本人是如何达致了全民共同富裕的呢?
上世纪初,当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在东方广泛传播并在中国拥有了如太祖等一批信徒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也在日本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信徒,他们也象当年太祖那批人那样,在日本各地搞起了“工运”、“农运”,只是这些“工运”“农运”最后没有如中国这般发展为一场宏大的社会革命。日俄战争时期,日本的农村还很贫困,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佃农,相当一部分人还吃不饱饭,当时日本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都是血腥的,在大量的“血汗工厂”内劳工被残酷地压榨和剥削,生活状况悲惨。这样的社会是存在“工运”、“农运”基础的。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发生了席卷全国的抢米风潮。进入二十年代,情况改变了,由于化肥的大规模使用,日本的稻米产量迅速增加,日本的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当时主要是出口轻工产品),换取外汇之后,可以大量购买越南、泰国的大米,美国、加拿大的面粉,粮食一下子多得吃不完了,佃农不再挨饿。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工人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而且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日本已经向外输出资本。“工运”“农运”也就平复下去了。(发展是硬道理啊!)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就要看生产资料是在资本家手里,还是在人民手里。

三十年代的日本,如同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但也积累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一些日本青年对社会存在诸多不满。但同时,另外一种思潮也在青年人中盛行,那就是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思想。凡是经济发展的民族,自然会对其他落后民族产生蔑视,进而产生一种征服欲。今天的中国也有一些青年人狂妄叫嚣对外扩张了。凡后起的国家,在国力膨胀的同时,也会集聚起相当多的社会问题,从而产生两种同时并行的思潮,一是要求改变国内现状,一是对外侵略扩张。改变国内现状难,对外侵略扩张要冒风险,但可以转移国内矛盾。三十年代的日本选择了后者。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人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自己吞下苦果,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挨过原子弹的国家。
战后日本致力于经济重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再次崛起,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同时也累积了相当数量的社会问题,当文化大革命在中国爆发时,日本一批激进的左翼青年也组织了“红卫兵”,在全国搞串联,起来造反,要推翻官僚和财阀的统治。但日本社会左翼基础是薄弱的,这些人掀起了一阵波浪之后就平静了。
日本人开始搞“社会主义”是在八十年代之后的事情,而且取得显著成效是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九十年代。七十年代时,日本东京还有大片木板搭建的贫民窟,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反差。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的大城市的房价也是节节攀升,普通日本市民要想买套市区的房子也是遥不可及,很多人住得非常憋蹙,可以用鸽子笼、老鼠穴来形容。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为了拉动经济发展,日本政府开始加大投资用于民生(是不是和中国现在有点象?)大量修建安居房给低收入阶层居住,这种被称作“团地”的安居小区的居民主要是收入较低的中小企业员工。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日本人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了
对于象日本这样收入水平的国家,解决了住房问题,也就解决了民生的重大问题。衣、食、住、行里面,衣、食、行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综合其他因素才能达成的。首先是房价下跌,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房价持续二十年走低,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二十年来收入减少了,房价在一定时期内畸高,远远超过社会的购买力,这是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可以做出解释。其次是日本社会老龄少子化严重,没有那么多年青人来支撑各种消费冲动。再次是日本政府采取的政策,比如为节约土地,严格限制“一户建”(别墅)的用地审批。公寓楼一般分为两种户型,七十平米的和一百一十平的,有钱也买不到大的,社会资源得以更平均地分配。
二十余年持续走低的房价,与同时期逐步上涨的工资,两者逐渐拉平,如今的日本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价格只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五年左右的收入。一个工作了十年的公司职员贷款购房无压力。
对照中国目前的住房问题,中国目前的老龄化在加速,九零后的年轻人是未来购房的主力,而他们的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正在降低,反计派们预计,最近两年中国的人口将出现负增长,而且人口负增长的来势将大大超过日本,将会是雪崩式的(有点耸人听闻。)而且持续了十年的房地产热也到了该降温的时候了。所以十年之后,住房在中国也不会成为问题。

的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医疗政策是最失败的。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这固然与美国人饮食习惯不健康有关,与美国国家大、人种太复杂有关,但首先是由于美国人过分追求医疗的贵族化造成的。美国人虽然高喊着自由、民主,但却有着浓厚的贵族情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些富起来的美国人都千方百计地与欧洲的贵族结亲,以使自己的家族流淌贵族的血液。在事关生命健康的医疗问题上,美国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贵族标准。美国的医生都必须是医学博士,毕业之后再加上见习、实习、当助手的期间,最年轻也要三十岁才能成为医生,而且学费死贵。多么高昂的代价培养出来的医生,他们看病能不贵!(对比下毛时代的赤脚医生,以及五六十年代中专毕业的大批医士)美国还实行着世界上最严厉的新药审批制度,也就是说一种新药需要经过诸多的实验环节才能最终被批准临床使用,各种医疗器械的研制不厌其繁、不厌其精、不厌其尖。当然,不可否认这是“人权至上”理念的反映,但这种极致的追求,也使医疗费用过于昂贵。美国的医疗费用占国民收入的26%,造成了财政不堪重负
发达国家,只要不是象美国那样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都有条件给人民以更好的医疗保障。英法两国由于贫富悬殊大、外来移民多,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要比日本差很多。日本早已实行医保全覆盖,日本的医院都没有现金收费窗口,全部刷卡。在发达的大国中(小国没有可比性),日本人享受着最完备的医疗服务。日本人还有一个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人种的国家,国民的同质化程度高,国家制定某些政策,不需要考虑过多特殊情况,使得政策比较容易推行和推广。
民众福祉的根本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富裕是第一步,财富平均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第二步。发达工业国中,日本是贫富差别最小的,甚至比很多标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都小。日本最富裕的5%与最穷的5%的人收入差距只有3倍。美国是9倍,英法等都在10倍,发展中国家肯定在10倍以上。中国保守估计也在7、8倍左右吧。靠政府实施税收福利政策,靠慈善组织救济好像都不能把贫富差距消除得那么小。日本人怎么做到的呢?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某种机制。
中国人的“家”可大可小,一般的家由夫妻和有血缘关系的子女构成,在过去称作“小户人家”,而“大户人家”则不仅由夫妻和有血缘关系的子女构成,而且包括没有血缘关系的佣人和长工。家里的主子们被仆人称作“老爷”、“太太”是在一个“家”的概念中来称呼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仆人被视作这个家中的晚辈。日本人引进儒家思想,当然也包括这种家庭伦理,而且把这种家庭伦理也带到了社会组织当中。日本人把自己加入的并赖以谋生的组织也视作“家”,同一家公司的人被称作“一族郎党”。作为家庭成员要为这个“家”尽心尽力,而这个“家”也要担负起关心照顾家庭成员的职责。儒家社会和西方社会的区别在于此。
讲究个人自由的西方人,走出了家庭到社会上没有这种家庭伦理的关照,遵循契约关系,凭借个人能力打拼,收入差距就会大。再来看中国,中国人也把自己加入的并赖以谋生的组织视作“家”,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的各种“家长”权力太大,可以无视家庭其他成员的利益肆意妄为。这样“家长”们就可以拿高薪,最多可以让中层管理也拿高薪,而处于底层的大多数人只能拿低薪了。更有甚者,厂长捞肥了,厂子弄垮了,工人下岗。这种情况大家见得太多了吧。日本人不一样,按照儒家伦理,“家”内成员地位有尊卑,日本人象尊重服从长辈那样尊重服从领导。既然要担负起关心照顾家庭成员的职责,分配收入的时候差距就不能过大,哪怕某位员工能力差点,但只要尽心尽力了,大家也就包容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唯独有日本人可以如此缩小收入差距。
狐狸大仙 发表于 2013-10-14 22:19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就要看生产资料是在资本家手里,还是在人民手里。
中学政治教科书还没丢啊!
这是原创非首发?还是转载?
席阔的工资也只有一万多。。。
mousekingkh 发表于 2013-10-15 22:50
席阔的工资也只有一万多。。。

这怎么可以用这个换算呢
贫富悬殊小、社会福利好、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安定、犯罪率低,老百姓怨气小。这说的是北欧,不是倭国。窝瓜强奸事件全球第一多,别吹牛逼了好吗,小篮子。社会是安定了,因为山口组都合法化了。如果贫富差距小,每年自杀能至少三万多吗?还社会福利,窝瓜能给1亿国民发多少福利,弱势群体能得到多少?楼主你要觉得窝瓜适合你生存,你可以游回去,别在这装独自。
30年前没有捡菜叶吃的(60年三年自然灾害和美苏封锁例外物质极度匮乏)
现在养小兔的穷人多了起来,经常可以菜市场捡菜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