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回国潮来了?海归为什么成群结队回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54:13
史上最大回国潮来了?近5年,我国回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总计达到近80万人,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同比增长46.57%。教育部(微博)留学 (微博) 服务中心研究表明,我国正从“智力流失期”向“智力回流期”过渡。越来越多的高技能、高素质、高能力的海归回来了,原因是什么?这将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共同关注

  从“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

  “在日本留学时,确实感觉到,身边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的越来越多了。”初秋的一天,北京交通大学(微博)青年教师白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告诉记者。他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今年4月回国,顺利聘得大学教师一职。

  白双的感觉很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年,有27.29万中国留学生回国,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累计回国人数仅为27.5万人。这也就意味着,2012年一年,回国人数就相当于之前29年的总和!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介绍,从国际经验看,智力流动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低外流率、低回流率时期,即“前智力外流期”;高外流率、低回流率时期,即“智力流失期”;外流率继续缓慢增加,回流率迅速增加时期,即“智力回流期”;外流率与回流率相当,都处在较高水平的“双向稳定流动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现在应该处于从‘智力流失期’向‘智力回流期’过渡的时期,出国留学人员迅速增加的同时,回国人员数量也快速增加。”白章德说。

  那么,什么样的人回来了?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研究了2012年留学回国就业的11045名海归,分析显示,80%的海归在24岁至30岁之间。所有海归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1.2%,硕士学位占76%,学士学位占11.9%,三者呈现出“1∶8∶1”的比例。另外,有少量非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未婚人数占80%。

  总体来看,回国就业的海归多为没有小家庭拖累的年轻人,主要是在国(境)外学习一年期硕士学位课程的毕业生。值得注意的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率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从学科方面看,留学回国人员主要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占海归总人数的77.8%。具体来看,硕士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博士以理学和工学为主。“这就意味着,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中,是以理学和工学为主的高端人才,和以管理和经济学科为主的中级人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巩万说。

  回到国内后,海归们去了哪儿?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2012年在京就业的4678名海归做了研究。分析显示,国有事业单位和国企仍最有吸引力,其次是民企和外企。与人才构成相对应,以工学和理学博士为代表的海归主要选择高校和国有事业单位,而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硕士为代表的海归,主要就职于国企、民企和外企。

  从“祖国需要”到“需要祖国”

  史上最大回国潮背后,有着深层复杂的原因。其中,有我国多年来为吸引留学人员归国所做的种种努力,更有国家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魅力。

  “过去,祖国需要留学生。现在,留学生更需要祖国。”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博士张岩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热血澎湃的年轻人渴望出国留学,认为“只有在一个地方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美国。”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梦想腾飞的地方选在中国,日益繁荣富强的祖国,为成千上万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位“千人计划”学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他去美国留学时,最深的感受就是“震惊”和“耻辱”—震惊美国为什么那么富,耻辱中国为什么那么穷。“可如今走出国门的中国留学生,恐怕‘震惊’的是美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富,中国也并不是他们之前认为的那么穷。”这位学者说。

  “之所以进入‘智力回流期’,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同时,受人才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巩万说。中国所拥有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以及创业环境,散发着吸引人的光芒,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的就业形势急转直下,更坚定了留学生回国的决心。对此,今年回国扎根的白双很有体会,“现在,国内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经济发展快,发展前景好,没有必要留在国外。”

  “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逐渐显现,对高层次人才的回国发展形成吸引力。截至目前,中央层面的“千人计划”已引进3319人,各地也已吸引2万多名海外人才回流,包括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截至2012年底,我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增加至260家,比2011年多出100家,在园创业海归人数超过4万人,比2011年翻了一倍。

  加拿大MBA毕业的庄小姐就是其中一员。毕业后,她本来就职于温哥华一家令人艳羡的公司,可半年来,“简直比坐牢还难受”。“我就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要是谈升职,简直想都不要想。”庄小姐说。选择回国创业后,她发现自己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决策者,如今已经积累了5000名核心客户,“回国后能感受到社会对海归的重视和期待,我喜欢这种主流感”。

  家人的留守和文化的认同,也是留学生选择回国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海外留学生认为,远在国内的父母让自己选择回国,这与独生子女政策密不可分。同时,在海外的时间越长,对文化的归属感也越强。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外,还是很难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尽管发展机会尚可,但文化和语言上的局限性比比皆是。

  “引回来”还要“用得好”

  从“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中国,这一变化令人欣慰。但与此同时,还需冷静看待,因为在七成留学生回国发展的同时,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仍居世界首位。

  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报告,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国顶尖人才滞留率平均达87%。根据美国政府研究机构的数据,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方面博士学位、5年后仍然滞留在美国的毕业生中,中国滞留率最高,达到92%。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微博)建议,我国应继续深化完善人才政策和制度,不仅要把人才引回来,还要分析高端人才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从我们组织的两次招聘会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并没有太多针对高层次留学人员的奖励措施。”巩万表示,国家层面的政策已经非常到位,“但光靠国家政策还不够,在人才配置市场化的形势下,用人单位应该制定自己的专门措施。”

  除此之外,降低人才流动壁垒的呼声也很高。专家建议,进一步简化人才回国的手续,取消海外人才回国需要出具邀请函和回国24小时到当地派出所报到等规定,降低获得中国绿卡的门槛,扩大绿卡发放范围等,以更好地促进人才国际化流动。

  对于绝大多数海归来说,国家引进人才的目标群体“太高端”,大多数留学生并没有成为政策的受益者。相反,由于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不少留学生回国后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因为在国外多年,没有积攒下人脉,也生疏了在国内的为人处世之道,变成在国内和国外都吃不开的“夹心人”。

  而对于很多海归创业者来说,与财大气粗的国企相比,新生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在争取政府订单,还是商业贷款方面,都处于明显弱势。

  “发达国家凭借优越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以及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大量留学生和国际人才为己效力,保持和扩大了领先优势。当前,我国应改善人才发展环境,重视做好多层次的留学人员服务工作,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王辉耀说。(记者 张烁)

  (人民日报 张烁)
http://edu.qq.com/a/20131010/002392.htm史上最大回国潮来了?近5年,我国回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总计达到近80万人,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同比增长46.57%。教育部(微博)留学 (微博) 服务中心研究表明,我国正从“智力流失期”向“智力回流期”过渡。越来越多的高技能、高素质、高能力的海归回来了,原因是什么?这将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共同关注

  从“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

  “在日本留学时,确实感觉到,身边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的越来越多了。”初秋的一天,北京交通大学(微博)青年教师白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告诉记者。他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今年4月回国,顺利聘得大学教师一职。

  白双的感觉很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年,有27.29万中国留学生回国,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累计回国人数仅为27.5万人。这也就意味着,2012年一年,回国人数就相当于之前29年的总和!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介绍,从国际经验看,智力流动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低外流率、低回流率时期,即“前智力外流期”;高外流率、低回流率时期,即“智力流失期”;外流率继续缓慢增加,回流率迅速增加时期,即“智力回流期”;外流率与回流率相当,都处在较高水平的“双向稳定流动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现在应该处于从‘智力流失期’向‘智力回流期’过渡的时期,出国留学人员迅速增加的同时,回国人员数量也快速增加。”白章德说。

  那么,什么样的人回来了?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研究了2012年留学回国就业的11045名海归,分析显示,80%的海归在24岁至30岁之间。所有海归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1.2%,硕士学位占76%,学士学位占11.9%,三者呈现出“1∶8∶1”的比例。另外,有少量非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未婚人数占80%。

  总体来看,回国就业的海归多为没有小家庭拖累的年轻人,主要是在国(境)外学习一年期硕士学位课程的毕业生。值得注意的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率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从学科方面看,留学回国人员主要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占海归总人数的77.8%。具体来看,硕士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博士以理学和工学为主。“这就意味着,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中,是以理学和工学为主的高端人才,和以管理和经济学科为主的中级人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巩万说。

  回到国内后,海归们去了哪儿?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2012年在京就业的4678名海归做了研究。分析显示,国有事业单位和国企仍最有吸引力,其次是民企和外企。与人才构成相对应,以工学和理学博士为代表的海归主要选择高校和国有事业单位,而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硕士为代表的海归,主要就职于国企、民企和外企。

  从“祖国需要”到“需要祖国”

  史上最大回国潮背后,有着深层复杂的原因。其中,有我国多年来为吸引留学人员归国所做的种种努力,更有国家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魅力。

  “过去,祖国需要留学生。现在,留学生更需要祖国。”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博士张岩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热血澎湃的年轻人渴望出国留学,认为“只有在一个地方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美国。”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梦想腾飞的地方选在中国,日益繁荣富强的祖国,为成千上万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位“千人计划”学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他去美国留学时,最深的感受就是“震惊”和“耻辱”—震惊美国为什么那么富,耻辱中国为什么那么穷。“可如今走出国门的中国留学生,恐怕‘震惊’的是美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富,中国也并不是他们之前认为的那么穷。”这位学者说。

  “之所以进入‘智力回流期’,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同时,受人才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巩万说。中国所拥有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以及创业环境,散发着吸引人的光芒,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的就业形势急转直下,更坚定了留学生回国的决心。对此,今年回国扎根的白双很有体会,“现在,国内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经济发展快,发展前景好,没有必要留在国外。”

  “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逐渐显现,对高层次人才的回国发展形成吸引力。截至目前,中央层面的“千人计划”已引进3319人,各地也已吸引2万多名海外人才回流,包括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截至2012年底,我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增加至260家,比2011年多出100家,在园创业海归人数超过4万人,比2011年翻了一倍。

  加拿大MBA毕业的庄小姐就是其中一员。毕业后,她本来就职于温哥华一家令人艳羡的公司,可半年来,“简直比坐牢还难受”。“我就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要是谈升职,简直想都不要想。”庄小姐说。选择回国创业后,她发现自己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决策者,如今已经积累了5000名核心客户,“回国后能感受到社会对海归的重视和期待,我喜欢这种主流感”。

  家人的留守和文化的认同,也是留学生选择回国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海外留学生认为,远在国内的父母让自己选择回国,这与独生子女政策密不可分。同时,在海外的时间越长,对文化的归属感也越强。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外,还是很难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尽管发展机会尚可,但文化和语言上的局限性比比皆是。

  “引回来”还要“用得好”

  从“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中国,这一变化令人欣慰。但与此同时,还需冷静看待,因为在七成留学生回国发展的同时,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仍居世界首位。

  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报告,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国顶尖人才滞留率平均达87%。根据美国政府研究机构的数据,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方面博士学位、5年后仍然滞留在美国的毕业生中,中国滞留率最高,达到92%。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微博)建议,我国应继续深化完善人才政策和制度,不仅要把人才引回来,还要分析高端人才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从我们组织的两次招聘会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并没有太多针对高层次留学人员的奖励措施。”巩万表示,国家层面的政策已经非常到位,“但光靠国家政策还不够,在人才配置市场化的形势下,用人单位应该制定自己的专门措施。”

  除此之外,降低人才流动壁垒的呼声也很高。专家建议,进一步简化人才回国的手续,取消海外人才回国需要出具邀请函和回国24小时到当地派出所报到等规定,降低获得中国绿卡的门槛,扩大绿卡发放范围等,以更好地促进人才国际化流动。

  对于绝大多数海归来说,国家引进人才的目标群体“太高端”,大多数留学生并没有成为政策的受益者。相反,由于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不少留学生回国后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因为在国外多年,没有积攒下人脉,也生疏了在国内的为人处世之道,变成在国内和国外都吃不开的“夹心人”。

  而对于很多海归创业者来说,与财大气粗的国企相比,新生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在争取政府订单,还是商业贷款方面,都处于明显弱势。

  “发达国家凭借优越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以及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大量留学生和国际人才为己效力,保持和扩大了领先优势。当前,我国应改善人才发展环境,重视做好多层次的留学人员服务工作,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王辉耀说。(记者 张烁)

  (人民日报 张烁)
http://edu.qq.com/a/20131010/002392.htm
当年你发现你所在的国家随时随地有断科研经费的危险
你就得认真地考虑回国问题了
就这么简单
也许智商还可以,但情商吗,就呵呵了。有奶便是娘,说的一定不是它们。
干嘛回来跟我们抢饭碗?


就算英文很好没沟通问题,也没有种族歧视社会问题

1. 经济不景职位减,缺乏人脉,工作难找
2. 不受重用,説话没人听,缺表现机会
3. 对国外事不瞭解,想法不同,晋升困难



就算英文很好没沟通问题,也没有种族歧视社会问题

1. 经济不景职位减,缺乏人脉,工作难找
2. 不受重用,説话没人听,缺表现机会
3. 对国外事不瞭解,想法不同,晋升困难

小公司来了两个工作十年以上的海归博士,据说税后收入不比美国低,当然工作环境要差很多,连独立办公室都没,坐我对面
1、国外不好混,科研体系和竞争机制比较健全,高端人才出去当大拿的机会远比回国小;
2、TG这几年科技投入增多,很多地方缺高手,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也好了,进可出成果,退可混日子;
3、这几年出去的也多了,而且不少本来就是去镀金和混文凭的。。。
tigerasd 发表于 2013-10-10 23:49
小公司来了两个工作十年以上的海归博士,据说税后收入不比美国低,当然工作环境要差很多,连独立办公室都没 ...
税后收入不比美国低,还要是要点加码的
加强对他们的政审,当然是秘密进行。里面已经加入其他国籍者,要查验有没有入境签证。
这关乎到国家安全
出国前是美分党,被打压了几年,祖国弱就没地位,变成自干五回国。
tigerasd 发表于 2013-10-10 23:49
小公司来了两个工作十年以上的海归博士,据说税后收入不比美国低,当然工作环境要差很多,连独立办公室都没 ...
话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想独立办公室,不想大家呆在一个地方,很奇怪
现在只要有钱,随便什么学生都能出国的,高考考两百多分都能在国外读名校(能不能顺利毕业另说)。本科阶段就出去的绝大部分都是重点都考不上的学生。
现在只要有钱,随便什么学生都能出国的,高考考两百多分都能在国外读名校(能不能顺利毕业另说)。本科阶段就 ...
正解,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克莱登大学。
海归真是良莠不齐。
正解,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克莱登大学。
海归真是良莠不齐。
野鸡大学也很多的,当然有些用人单位连野鸡大学也要的。

其实现在留学也有很便宜的,便宜的自费本科也就几十万能拿下,比北京一个厕所贵不到哪儿去
出国前是美分党,被打压了几年,祖国弱就没地位,变成自干五回国。
我早都说过: 西方就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出了国才能全面客观看待中国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被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教育成自干五。
我是因为家里房太多, 回国过会比较爽, 就是这么简单

根据我很多年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最后毕业留在国外的基本都是中国小地方的,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的。

相反地,移民过来的倒都是富人
fyapply 发表于 2013-10-10 23:31
当年你发现你所在的国家随时随地有断科研经费的危险
你就得认真地考虑回国问题了
就这么简单
我觉得吧,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当吹nb和赚钱变成两码事的时候,那也就差不多了”
中国梦来了!来自: iPhone客户端
看数据呀。还不明白,多是回去找老婆的,嘻嘻
hdnbow 发表于 2013-10-11 01:43
我觉得吧,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当吹nb和赚钱变成两码事的时候,那也就差不多了”
考虑个实际点的问题:美国时不时闹点财政问题,已经申到的科研经费都不能保证,更不要说申新的项目有多难了。
npusinictide 发表于 2013-10-11 01:42
我早都说过: 西方就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出了国才能全面客观看待中国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被国外 ...
赞同且深有体会
hoop 发表于 2013-10-11 01:42
我是因为家里房太多, 回国过会比较爽, 就是这么简单

根据我很多年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最后毕业留在 ...
差不多。我认识的回国的都是没有房子压力的。
因为找不到工作,很有可能是工作签证上被卡了。也有国内发展机会多的原因。
基本上最优秀的那部分留学生都留美了,一堆遇不到机会的科研工作者那是宁可拿比低保高不了多少的博士后工资也要呆在美国。人民是会用脚投票的。
PRISMATIC 发表于 2013-10-11 06:12
差不多。我认识的回国的都是没有房子压力的。
没房回国,那就是自寻死路啊~
我是因为家里房太多, 回国过会比较爽, 就是这么简单

根据我很多年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最后毕业留在 ...
实在人,做事实在,说话也实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大邓孙就是潮流中的一员吧。
国内科研水平比国外确实有差距,这也是吸引人才归国的因素之一。而且国内的条件不比国外差。只要有水平,待遇那是优厚无比的,而且科学这种投资,就是撒钱,也许一个亿投进去啥都出不来,但只要连续的投入,总会有收获,而且这个收获的回报可是无法预测的!
lightsun7 发表于 2013-10-11 00:22
出国前是美分党,被打压了几年,祖国弱就没地位,变成自干五回国。
我没有在海外留学过,只是在外企工作,去过几个国家待过阵子,算是出差。
之前就是BKC,到国外晃了一圈之后,发现原来我们的日子过的真的不算差,至少还可以弄杯咖啡或茶什么的,坐在电脑前,上论坛上面得瑟一下。
从此以后,就是HKC了,只要听到有人说XX国怎么样,中国怎么样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反击上几句。
PEDOT 发表于 2013-10-11 06:41
因为找不到工作,很有可能是工作签证上被卡了。也有国内发展机会多的原因。
基本上最优秀的那部分留学生都 ...
什么用脚投票,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hoop 发表于 2013-10-11 01:42
我是因为家里房太多, 回国过会比较爽, 就是这么简单

根据我很多年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最后毕业留在 ...
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小地方出国的,在外面吃苦也要留下来,反而是大城市出去的,在外面晃两年,觉得生活差异不大,就回来了。
一般来说,当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亲情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就开始占到非常重要的分量。中国大中城市,买300万以上房子的人太多了,但是也没见多少卖房移民的。我所在的南京,3,4百万的高层公寓抢着买,也没见有多少这类人移民国外的。
npusinictide 发表于 2013-10-11 01:42
我早都说过: 西方就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出了国才能全面客观看待中国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被国外 ...
这种人能占多少比例?
PEDOT 发表于 2013-10-11 06:41
因为找不到工作,很有可能是工作签证上被卡了。也有国内发展机会多的原因。
基本上最优秀的那部分留学生都 ...
真恶心,美国就是我亲爹。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10-11 08:1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熙熙,皆为名也,天下攘攘,皆为利也
tyrant 发表于 2013-10-11 08:32
我大邓孙就是潮流中的一员吧。
在中国好歹还有红三代的光环,在外国谁理他啊
fyapply 发表于 2013-10-11 02:28
考虑个实际点的问题:美国时不时闹点财政问题,已经申到的科研经费都不能保证,更不要说申新的项目有多难 ...
还是得看专业,国内苦逼的研究方向也很多,不太会折腾的科研人员也一样不好要经费
这个数据里面有多少是水货啊?
按认识的海归既有确实混的不错,因为家庭原因,父母舍不得被逼回来的,也有虽然说起来都是想家、创业为理由的,但实际上经常是不经意间暴露出要是留在国外、未必混不下去的意思的。客观的说,各种原因都有,但随着留学群体庞大化,大量就是送出去混文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必然是因为混不下去被迫回来的海龟比例更高。
我想问问,那种2年国内,2年国外的2+2项目毕业的,算“海外归国人才”吗?
不光看数量,还要看质量,顶尖人才有多少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