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12:18
最近,关于我国为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国内很多朋友对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既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我们应该肯定这些朋友们的爱国热情,大家都是从关心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的。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铁路大提速本身的范围了,在实质上,它已经涉及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独立自主与引进技术的关系问题了。同样,作为中国人,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并由此产生了要写一些东西的念头,以便和大家共同进行探讨与交流。当然,我并非是从事铁路专业的,对于这个方面我还是个外行,因此,无法就技术本身作出科学与客观的评价。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的一切讨论,基本上是与日本有关的,由于日本对于历史问题上的表现,才使我们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甚至于对于来自日本的技术产生了反感。作为一名爱国者,我也同样对日本政府不能正确认识历史问题而感到愤慨,认为没有对过去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一个正确的未来。正是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无比热爱,出于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我逐渐对日本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我认为,虽然军国主义思想是他们过去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动力,但雄厚的物质基础才是他们行动的真正后盾。因此先看看他们究竟为什么会具有如此丰富的物质财富吧,因为要战胜我们的对手,就必须先了解我们的对手,对于对手的经验与做法,我们还应该要批判的去借鉴,把他们先进的一面拿来并为我所用,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使我们变得强大,只有国家的强大才会有我们的幸福与安全。
日本的发展,从历史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高潮时期,一个以明治维新为标志的时期;二是以二战的失败为标志的时期。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发展的思路与做法也各不相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客观上都使日本这个国家从贫穷走上了富裕;从弱国走向了强国。那么,这两次的发展高潮究竟是怎样的,它对于我们是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呢?所以我打算从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描述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轨迹,以与各位朋友探讨。
首先是从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一直是一个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而且在各个方面受其他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影响很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日本的古代文明实际上就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翻版,中日两国之间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日本古坟时期出土的文物中即有印证,如果说从具有文字记载来看,那么至少在推古女皇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隋朝时期),日本列岛与中国的交往就已经非常频繁了。由于当时古代中国的文化与经济比当时的日本要发达得多,所以才有大批的日本学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他们不光学习儒家与道家学说,还学习中国的工业与农业生产技术,这些学生回日本后,大都成为日本国内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带动了日本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与中国的长期交流当中,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意识很适合日本本国的神道思想,但却比神道思想要完善得多。至此,儒家学说在日本长期占统治地位达一千多年,在这其间虽然也有反复,但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到了幕府后期,日本发现西洋文明似乎更为优越,尤其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使得日本把中国视为“天朝大国”的思想发生了动摇,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西学运动,但是由于西方文明中,平等与自由是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这与日本的国家体制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又开始了驱逐洋人的运动,使得日本与外界的交往一度中断。当时,由于荷兰人看准了日本的情况,便采取了表面上看是屈服的行动,拥护日本的天皇制度,结果使日本政府对其网开一面,使其得以继续进行与日本的文化与物资交流,在这个时期,荷兰就成了日本当时唯一与西方交流的渠道,故在这个时期从西方获得的知识也被称为“兰学”,意即荷兰的学问。当然,所谓的兰学当然不仅仅是荷兰一个国家的,它应该是当时西欧发达国家知识的总称。到了后来,日本政府意识到,不能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本身,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建立一个适合于日本自身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在经过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海外考察之后,日本最终确立了把德国的国家主义学说与日本本国的儒家与神道思想相结合的独特的国家制度,为日本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明治维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国内的主流力量来支持是决不可能实现的。
     在具体措施方面,日本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三大口号,并按以此为核心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造。在这三个口号中,文明开化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日本政府意识到,只有立足于本国的人才,才能最终取得发展与进步,但在本国人才还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在聘请外国教师上,日本政府是毫不犹豫的,有的外国教师的工资相当于当时日本内阁大臣工资的两三倍,其对于学习与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终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强国。成功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促使日本对外态度的变化,德国的国家主义学说本来就带有一定程度的外向性,再加上日本国内越来越高涨的天皇中心思想,使得日本最终走上了对外进行武力扩张的道路。本来,日本在此之前与许多西方国家签定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条约,随着日本国力的日趋强大,条约的修改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到1894年日本与英国修改了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十余天之后,日本就发动了针对中国的甲午战争。这就是日本的第一次发展高潮,也是日本从一个小国成为大国的起点。
   其次是二战以后。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二战的战败国,美国为了实现自己全球利益的需要,开始是对日本进行各种限制,迫使他们按照美国的意志进行各种改革,使日本在社会制度上逐渐向西方世界靠拢。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以美苏对立为特征的冷战的开始,美国为了给自己找到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支点,对日本的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限制转向了扶植。无论在在资金与技术方面,还是在默许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面,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都对日本敞开了大门。然而,扶持并不等于就会发展,日本本国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政策那也是肯定不行的,当时的日本政府很好的利用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大力加强本国的经济与科技建设。其主题政策就是:对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环境;对内维持低工资,低消费,高产出的政策。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发展技术的办法。大力加强学校教育,倾举国之力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从而占领世界市场。可见,日本在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了自主上面。结果使得日本在20多年里完成了欧美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只用了几十亿美元的引进费用,买回来了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成果。
        战后日本实行了电力先行的政策,政府对此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在后来电力已经出现了过剩的情况下,日本发现美国还有更大更好的发电机,于是仍然决定引进,经过五年的努力,在电力设备上完全赶上了美国,可以自己设计与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发电设备。由此而来可见,日本引进技术并非为了使用,是为了赶超对手,为了达到培养自己队伍的目的。
    在科研体制方面,日本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国的科技资源,对国内的科研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以适应吸收与消化引进人才的需要。当时日本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科研部门各自封闭,与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相互脱节。面对这样的情况,日本政府从钢铁行业入手,对将要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提出研究体制的改革,由通产省统一组织引进,又各大钢铁公司的研究所参加,组成了全国性的研究机构,根据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的实际状况,开发设计全套的日本式的氧气顶吹技术装备。。边引进,边吸收,边研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技术的日本化。后来又在废气回收,高温高炉高压技术等方面完成了国产化进程,从为日本钢铁产量连续15年每年增长500万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后来,这种体制逐步在案其他行业推广,成为了日本技术攻关的有效模式,也是日本在以后经济腾飞的基础。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高潮。
     从以上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上,正确而又具有长远眼光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本确实做到了。一百多年前和六十年以前的日本就已经认识到了引进技术为我所用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比以前大大地深入与扩展了。如果说以前还能有那个国家可以垄断一切尖端技术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是不可能了,事实上,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不单没有因为发展而中断,相反,却极大的加强了。因为大家都十分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只靠自己就可以发展;就可以强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广泛地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东西,并使之与自己已有的东西相结合,才可以使我们自己得到快速而又有效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由之路。最近,关于我国为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国内很多朋友对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既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我们应该肯定这些朋友们的爱国热情,大家都是从关心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的。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铁路大提速本身的范围了,在实质上,它已经涉及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独立自主与引进技术的关系问题了。同样,作为中国人,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并由此产生了要写一些东西的念头,以便和大家共同进行探讨与交流。当然,我并非是从事铁路专业的,对于这个方面我还是个外行,因此,无法就技术本身作出科学与客观的评价。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的一切讨论,基本上是与日本有关的,由于日本对于历史问题上的表现,才使我们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甚至于对于来自日本的技术产生了反感。作为一名爱国者,我也同样对日本政府不能正确认识历史问题而感到愤慨,认为没有对过去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一个正确的未来。正是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无比热爱,出于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我逐渐对日本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我认为,虽然军国主义思想是他们过去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动力,但雄厚的物质基础才是他们行动的真正后盾。因此先看看他们究竟为什么会具有如此丰富的物质财富吧,因为要战胜我们的对手,就必须先了解我们的对手,对于对手的经验与做法,我们还应该要批判的去借鉴,把他们先进的一面拿来并为我所用,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使我们变得强大,只有国家的强大才会有我们的幸福与安全。
日本的发展,从历史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高潮时期,一个以明治维新为标志的时期;二是以二战的失败为标志的时期。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发展的思路与做法也各不相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客观上都使日本这个国家从贫穷走上了富裕;从弱国走向了强国。那么,这两次的发展高潮究竟是怎样的,它对于我们是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呢?所以我打算从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描述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轨迹,以与各位朋友探讨。
首先是从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一直是一个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而且在各个方面受其他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影响很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日本的古代文明实际上就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翻版,中日两国之间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日本古坟时期出土的文物中即有印证,如果说从具有文字记载来看,那么至少在推古女皇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隋朝时期),日本列岛与中国的交往就已经非常频繁了。由于当时古代中国的文化与经济比当时的日本要发达得多,所以才有大批的日本学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他们不光学习儒家与道家学说,还学习中国的工业与农业生产技术,这些学生回日本后,大都成为日本国内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带动了日本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与中国的长期交流当中,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意识很适合日本本国的神道思想,但却比神道思想要完善得多。至此,儒家学说在日本长期占统治地位达一千多年,在这其间虽然也有反复,但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到了幕府后期,日本发现西洋文明似乎更为优越,尤其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使得日本把中国视为“天朝大国”的思想发生了动摇,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西学运动,但是由于西方文明中,平等与自由是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这与日本的国家体制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又开始了驱逐洋人的运动,使得日本与外界的交往一度中断。当时,由于荷兰人看准了日本的情况,便采取了表面上看是屈服的行动,拥护日本的天皇制度,结果使日本政府对其网开一面,使其得以继续进行与日本的文化与物资交流,在这个时期,荷兰就成了日本当时唯一与西方交流的渠道,故在这个时期从西方获得的知识也被称为“兰学”,意即荷兰的学问。当然,所谓的兰学当然不仅仅是荷兰一个国家的,它应该是当时西欧发达国家知识的总称。到了后来,日本政府意识到,不能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本身,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建立一个适合于日本自身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在经过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海外考察之后,日本最终确立了把德国的国家主义学说与日本本国的儒家与神道思想相结合的独特的国家制度,为日本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明治维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国内的主流力量来支持是决不可能实现的。
     在具体措施方面,日本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三大口号,并按以此为核心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造。在这三个口号中,文明开化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日本政府意识到,只有立足于本国的人才,才能最终取得发展与进步,但在本国人才还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在聘请外国教师上,日本政府是毫不犹豫的,有的外国教师的工资相当于当时日本内阁大臣工资的两三倍,其对于学习与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终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强国。成功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促使日本对外态度的变化,德国的国家主义学说本来就带有一定程度的外向性,再加上日本国内越来越高涨的天皇中心思想,使得日本最终走上了对外进行武力扩张的道路。本来,日本在此之前与许多西方国家签定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条约,随着日本国力的日趋强大,条约的修改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到1894年日本与英国修改了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十余天之后,日本就发动了针对中国的甲午战争。这就是日本的第一次发展高潮,也是日本从一个小国成为大国的起点。
   其次是二战以后。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二战的战败国,美国为了实现自己全球利益的需要,开始是对日本进行各种限制,迫使他们按照美国的意志进行各种改革,使日本在社会制度上逐渐向西方世界靠拢。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以美苏对立为特征的冷战的开始,美国为了给自己找到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支点,对日本的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限制转向了扶植。无论在在资金与技术方面,还是在默许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面,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都对日本敞开了大门。然而,扶持并不等于就会发展,日本本国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政策那也是肯定不行的,当时的日本政府很好的利用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大力加强本国的经济与科技建设。其主题政策就是:对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环境;对内维持低工资,低消费,高产出的政策。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发展技术的办法。大力加强学校教育,倾举国之力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从而占领世界市场。可见,日本在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了自主上面。结果使得日本在20多年里完成了欧美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只用了几十亿美元的引进费用,买回来了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成果。
        战后日本实行了电力先行的政策,政府对此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在后来电力已经出现了过剩的情况下,日本发现美国还有更大更好的发电机,于是仍然决定引进,经过五年的努力,在电力设备上完全赶上了美国,可以自己设计与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发电设备。由此而来可见,日本引进技术并非为了使用,是为了赶超对手,为了达到培养自己队伍的目的。
    在科研体制方面,日本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国的科技资源,对国内的科研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以适应吸收与消化引进人才的需要。当时日本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科研部门各自封闭,与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相互脱节。面对这样的情况,日本政府从钢铁行业入手,对将要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提出研究体制的改革,由通产省统一组织引进,又各大钢铁公司的研究所参加,组成了全国性的研究机构,根据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的实际状况,开发设计全套的日本式的氧气顶吹技术装备。。边引进,边吸收,边研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技术的日本化。后来又在废气回收,高温高炉高压技术等方面完成了国产化进程,从为日本钢铁产量连续15年每年增长500万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后来,这种体制逐步在案其他行业推广,成为了日本技术攻关的有效模式,也是日本在以后经济腾飞的基础。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高潮。
     从以上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上,正确而又具有长远眼光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本确实做到了。一百多年前和六十年以前的日本就已经认识到了引进技术为我所用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比以前大大地深入与扩展了。如果说以前还能有那个国家可以垄断一切尖端技术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是不可能了,事实上,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不单没有因为发展而中断,相反,却极大的加强了。因为大家都十分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只靠自己就可以发展;就可以强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广泛地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东西,并使之与自己已有的东西相结合,才可以使我们自己得到快速而又有效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