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弹道导弹打航母更多细节:距离目标70千米,高度30千米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25:25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28 00:31:49 2012), 站内


辛万青事迹简介 38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研究员,型号副总工程师。辛万青完成了弹道导弹攻击航空母舰的概念论证工作,提出并论证了导弹武器系统多学科优化及演示验证技术;1997年至2002年,他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了再入制导律设计和再入制导姿控及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课题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作为型号预研及研制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并论证了导弹武器系统多学科优化及演示验证技术,负责策划和实施总体优化设计及演示验证试验室。完成了总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课题研究,初步实现了导弹部段安装、总装及对接过程的演示及验证,完成了导弹发射及飞行过程演示验证、作战效能仿真演示验证。他组织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优化及结构轻质化”关键技术预研及方案研制工作。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攻克了诸多难点和技术关键。

【注意开展预研工作的时间】


《机动再入飞行器的复合制导方案研究》

弹头在高空制导段开始的初始位置和速度为高度200千米,距离目标300千米,速度12马赫,在高度100千米、距离目标200千米时结束高空制导段,开始高高空滑翔,在距离目标70千米,高度30千米处脱离黑障,开始低空制导段,最终命中目标时横向机动范围60千米,落地速度3马赫,低空最大机动范围20千米。
【这是基本作战流程关键节点,弹头末段机动范围足以覆盖目标机动的任何可能性】

本文针对机动再入飞行器的速度控制问题, 提出了高低空复合制导方案, 即在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前增加高空制导段, 由推力可调的高空发动机提供控制力, 以满足指定的再入速度作为高空制导段的终端条件。……仿真中采用了推力可调的高空发动机, 但是此高空最优制导律也适用于固定推力的高空发动机; 另外, 仿真中对再入总攻角和过载都进行了限幅。……飞行器落地时的弹道倾角接近垂直,满足终端弹道倾角的要求。
航迹曲线和速度-高度图
[upload=1][/upload]

【制导和飞行模式:一般弹道飞行(惯性、天文制导)--高空制导飞行(弹载雷达/卫星?+固体发动机)--高空滑翔飞行(黑障)--低空制导飞行(弹载雷达+固体发动机)--最终垂直攻顶阶段(战术要求是要近垂直命中甲板)】

【关于反导的重点问题:根据原文和图片可知,弹头穿出黑障时速度在3500m/s以上,这一速度已经超出了标2和RAM的拦截能力,所以从再入到命中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仍是标3,理论上标3有能力拦截10-12马赫的目标,但是这是指目标以弹道飞行状态接近,对在大气层中机动的目标这一数字必然要大打折扣,从弹头穿出黑障到命中目标,总共时间也就是30s上下,留给标3的拦截窗口非常有限,而当弹头转入攻顶飞行阶段时,距离已经非常近,弹头速度在1000m/s上下,这时拦截成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所以综合来看,标3的胜算仍在中段末尾或者末段初期,而不是美国人经常所称的黑障之后】
http://www.dsjunshi.com/top81bbs ... 7945&id=5377945
这是2002年以前的论证阶段的工作.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28 00:31:49 2012), 站内


辛万青事迹简介 38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研究员,型号副总工程师。辛万青完成了弹道导弹攻击航空母舰的概念论证工作,提出并论证了导弹武器系统多学科优化及演示验证技术;1997年至2002年,他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了再入制导律设计和再入制导姿控及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课题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作为型号预研及研制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并论证了导弹武器系统多学科优化及演示验证技术,负责策划和实施总体优化设计及演示验证试验室。完成了总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课题研究,初步实现了导弹部段安装、总装及对接过程的演示及验证,完成了导弹发射及飞行过程演示验证、作战效能仿真演示验证。他组织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优化及结构轻质化”关键技术预研及方案研制工作。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攻克了诸多难点和技术关键。

【注意开展预研工作的时间】


《机动再入飞行器的复合制导方案研究》

弹头在高空制导段开始的初始位置和速度为高度200千米,距离目标300千米,速度12马赫,在高度100千米、距离目标200千米时结束高空制导段,开始高高空滑翔,在距离目标70千米,高度30千米处脱离黑障,开始低空制导段,最终命中目标时横向机动范围60千米,落地速度3马赫,低空最大机动范围20千米。
【这是基本作战流程关键节点,弹头末段机动范围足以覆盖目标机动的任何可能性】

本文针对机动再入飞行器的速度控制问题, 提出了高低空复合制导方案, 即在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前增加高空制导段, 由推力可调的高空发动机提供控制力, 以满足指定的再入速度作为高空制导段的终端条件。……仿真中采用了推力可调的高空发动机, 但是此高空最优制导律也适用于固定推力的高空发动机; 另外, 仿真中对再入总攻角和过载都进行了限幅。……飞行器落地时的弹道倾角接近垂直,满足终端弹道倾角的要求。
航迹曲线和速度-高度图
[upload=1][/upload]

【制导和飞行模式:一般弹道飞行(惯性、天文制导)--高空制导飞行(弹载雷达/卫星?+固体发动机)--高空滑翔飞行(黑障)--低空制导飞行(弹载雷达+固体发动机)--最终垂直攻顶阶段(战术要求是要近垂直命中甲板)】

【关于反导的重点问题:根据原文和图片可知,弹头穿出黑障时速度在3500m/s以上,这一速度已经超出了标2和RAM的拦截能力,所以从再入到命中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仍是标3,理论上标3有能力拦截10-12马赫的目标,但是这是指目标以弹道飞行状态接近,对在大气层中机动的目标这一数字必然要大打折扣,从弹头穿出黑障到命中目标,总共时间也就是30s上下,留给标3的拦截窗口非常有限,而当弹头转入攻顶飞行阶段时,距离已经非常近,弹头速度在1000m/s上下,这时拦截成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所以综合来看,标3的胜算仍在中段末尾或者末段初期,而不是美国人经常所称的黑障之后】
http://www.dsjunshi.com/top81bbs ... 7945&id=5377945
这是2002年以前的论证阶段的工作.
落地速度3马赫?有点慢啊啊啊啊
最近的猛料把原来的争论基本说清楚了!
才3马赫???这么慢???
不高兴呀,有点慢呀…


有就不错了,要知道这是划时代的武器概念~~~~航母在二战能打败战列舰,无非就是它的“射程”远而已~~~

如果说4500km的21c还是攻势防御的话,9000km的东风26就是满世界追着航母敲了~~~~~

用弹道导弹对全球目标(包括海上移动目标)进行精确实时的常规打击,这是多么伟大的构想



有就不错了,要知道这是划时代的武器概念~~~~航母在二战能打败战列舰,无非就是它的“射程”远而已~~~

如果说4500km的21c还是攻势防御的话,9000km的东风26就是满世界追着航母敲了~~~~~

用弹道导弹对全球目标(包括海上移动目标)进行精确实时的常规打击,这是多么伟大的构想

图160轰炸机 发表于 2013-9-4 14:31
才3马赫???这么慢???
模拟弹道导弹训练弹不是新东西.ASBM比传统的弹道导弹更容易被拦截:

1,弹道导弹弹头在末端的减速机动为侦测雷达提供足够的观测窗口是比传统再入飞行器更容易被拦截的目标.它提供速度和时间的机会.
2,ASBM的3m长的典型再入飞行器自然比现代的小型弹道导弹弹头更容易被雷达抓住.

SM-2去拦截弹道导弹弹头的末端再入攻击是比较有公开出版物可以支持效率的事实. 1993年以后,SM-2至少在白沙靶场接战AQM-37模拟的从100kft以马赫4再入攻击的模拟再入飞行器目标.



同感有点慢,应该10马赫像流星一样砸下来 好吧,有就知足了~
末端速度之所以有点慢可能是为了提高命中精度。这个应该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应该做到可快可慢

调整多的慢点,调整少的快点。最好再能带点儿诱饵弹。
3马赫速度实在不够快啊,标准2也是有可能蹭到的,希望这个公开材料上的数字是假的,实际会更快


这个速度美国的海基拦截蛋还是有可能拦住的!还要改进啊!弹道导弹的优点就是高超音速高弹道高侵彻力难以拦截,这个高速的优点没发挥出来不妥!速度慢了到了低层很可能就会被拦住!老美的海基拦截弹试验过精度确实很不错啊!

这个速度美国的海基拦截蛋还是有可能拦住的!还要改进啊!弹道导弹的优点就是高超音速高弹道高侵彻力难以拦截,这个高速的优点没发挥出来不妥!速度慢了到了低层很可能就会被拦住!老美的海基拦截弹试验过精度确实很不错啊!
我也觉得减速是为了留更多时间锁定目标
现在7个多马赫了。。。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9-4 15:16
模拟弹道导弹训练弹不是新东西.ASBM比传统的弹道导弹更容易被拦截:

1,弹道导弹弹头在末端的减速机动为 ...
标准2空气舵对付不了能机动变轨的弹头,估计紫宛的末端的机动性会好很多
理论上来说,将来大西洋上的航母也能打
图160轰炸机 发表于 2013-9-4 15:48
这个速度美国的海基拦截蛋还是有可能拦住的!还要改进啊!弹道导弹的优点就是高超音速高弹道高侵彻力难以拦 ...
垂直方向是对方防空系统的死角.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TB强调要垂直攻击.
怎么降的速?
不断提升,关键是有啊。
woshijiajiyu 发表于 2013-9-4 16:01
标准2空气舵对付不了能机动变轨的弹头,估计紫宛的末端的机动性会好很多
弹头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才能躲避拦截,不过显然弹头没有这样的智力水平

看看各位解读
3M  慢了点啊   这东西 一次只能发射那么几枚吧 得提高速度啊
同问怎么控制出黑障以后的速度?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9-4 16:12
弹头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才能躲避拦截,不过显然弹头没有这样的智力水平
晕了,你去查查洲际弹道导弹的机动变轨弹头,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好了,你的意思是弹头知道有拦截就变轨,没拦截就省燃料了呗,它还真没这AI,只要老老实实依照程序完成弹身分离,发射诱饵,机动变轨,命中目标就好了
1.弹头在高空制导段开始的初始位置和速度为高度200千米,距离目标300千米,速度12马赫,在高度100千米、距离目标200千米时结束高空制导段,
===============================================
飞行时间11.7秒,非弹道制导机动段,对于标3来说,非弹道目标,12马赫,拦截概率我估计基本为零.

2.开始高高空滑翔,在距离目标70千米,高度30千米处脱离黑障,开始低空制导段,
=================================================
飞行时间不到20秒,先是高高空滑翔机动,非弹道,12M逐步减速,然后又是黑障区,标3又要抓瞎.

3.目标70千米,高度30千米处脱离黑障,开始低空制导段,
======================================
用时最多23秒,速度为X--->3M,其中还有相当一段是几乎垂直攻顶的对方防空死角.我看要拦截这家伙,真心悬,太悬.
和我原来发过的逻辑分析差不多,就是速度慢了2M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9-4 16:12
弹头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才能躲避拦截,不过显然弹头没有这样的智力水平
这个倒不难,在接近段开始(比如300到400公里),就采取预先设计好的机动轨道逼近方式.只要不是固定弹道,标2/标3的拦截成功率都会大大下降.
能否更快点、7马赫也行啊
看来垂直打击是有威慑力的。。。。。。{:soso_e113:}
就是乱扔的白菜 罗卜 ,哪有什么变轨机动
最好是土鳖打两发试着让美军拦截,看能不能成功。不知中美两军能就此达成协议否?

我有信心,你也有信心。那就试一试咯。

chaifox 发表于 2013-9-4 16:03
垂直方向是对方防空系统的死角.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TB强调要垂直攻击.


对于航母自身防空系统而言的确是垂直或者近乎垂直,但对于离开一段距离负责防卫的宙斯盾而言却是很可能发现的,而且人家一个航母编队远不止一艘宙斯盾还能进行联网监测防控死角,弹道导弹不可能对于所有在场的宙斯盾雷达都形成防控死角总有能扫到的雷达,只要一艘能扫到通过数据链别的舰艇一样可以进行导弹的跟踪发射!这个末段速度想突破美国航母防空圈还是不保险的,只要雷达找到很有可能会被击中的,人家不可能只射一枚拦截弹这时候人家也不考虑成本的,肯定同时多方向多发同时拦截层层防御的,编队司令肯定在航母上人家肯定保命第一,绝对不计成本保命了!
chaifox 发表于 2013-9-4 16:03
垂直方向是对方防空系统的死角.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TB强调要垂直攻击.


对于航母自身防空系统而言的确是垂直或者近乎垂直,但对于离开一段距离负责防卫的宙斯盾而言却是很可能发现的,而且人家一个航母编队远不止一艘宙斯盾还能进行联网监测防控死角,弹道导弹不可能对于所有在场的宙斯盾雷达都形成防控死角总有能扫到的雷达,只要一艘能扫到通过数据链别的舰艇一样可以进行导弹的跟踪发射!这个末段速度想突破美国航母防空圈还是不保险的,只要雷达找到很有可能会被击中的,人家不可能只射一枚拦截弹这时候人家也不考虑成本的,肯定同时多方向多发同时拦截层层防御的,编队司令肯定在航母上人家肯定保命第一,绝对不计成本保命了!
pighead~o~ 发表于 2013-9-4 15:10
有就不错了,要知道这是划时代的武器概念~~~~航母在二战能打败战列舰,无非就是它的“射程”远而已~~~

...
小白求问:
9000km的东风26发射时,美俄会不会把他定性为核载具并发动核反击?
woshijiajiyu 发表于 2013-9-4 16:22
晕了,你去查查洲际弹道导弹的机动变轨弹头,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好了,你的意思是弹头知道有拦截就变轨 ...
洲际导弹的机动变轨不是在末端,而是在飞行中段,末端靠的是高速突防

3m拿不是很容易拦截!!!!!!!!!
2LAR 发表于 2013-9-4 15:59
现在7个多马赫了。。。
开门,顺风快递
chaifox 发表于 2013-9-4 16:30
这个倒不难,在接近段开始(比如300到400公里),就采取预先设计好的机动轨道逼近方式.只要不是固定弹道,标2/ ...
在大气层内频繁的机动变轨只会导致弹头的能量下降,成为更容易被拦截目标,而且弹头是没有动力的,只靠舵面来进行变轨的能力是无法对抗使用调姿发动机的拦截弹的

第一版本是打得准

第二版本才可能是提高突防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9-4 16:12
弹头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才能躲避拦截,不过显然弹头没有这样的智力水平
弹头不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变轨,因为弹头采用非重复的蛇形机动搜索目标,一直在大G横向变轨。。。
2002年的研究成果,距离现在已经十年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