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打航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7:42
网上见一科幻文

首先谈谈速度,巡航导弹相当于固定翼的级别,一般反舰导弹也就音速上下,末段也就三倍,就算再牛也过不了五倍,跟弹道导弹完全不能做比较,这东西一般都在五到八公里每秒,这么快的速度,可控性很低,高速飞行阶段完全做不了任何事情,只能靠惯导或是被动制导,比如恒星位置。这种完全依靠陀螺仪或是星相图的方式,实在是很粗糙的。往往再入之后就是公里级的偏差。
  
  高速下又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确认精确坐标再重新计算弹道再完成姿态调整。所以早期弹道导弹根本就没有末制导。现在到的确是有末制导弹头的,但精度同样不咋滴。
  
  我们来看末制导怎么实现,首先要弹箭分离,抛下火箭发动机,留下前舱相当于一艘小飞船的部分,当然他是很小的,不能跟神舟比,毕竟我们不能拿长征来当导弹使,太奢侈。然后由前舱自己实施大气层内减速,要调整姿态使喷口朝下,反冲发动机断续点火来刹车,这比返回式卫星减速技术难多了,后者只要保证能开启减速伞落地就好,前者在完成减速后还有一大堆主要工作要做。然后抛弃隔热罩,雷达开机。实际上这时弹体外壳仍有大量的燃烧热,速度仍然很高,弹头承受相当大的阻力和冲击,导弹头罩虽然不如已经抛弃的隔热罩,但依然需要满足高强耐热的要求。当年学校实验室有导弹头罩的样品陈列,材料用的什么我的确是忘了,当时也没细听,当然就算记得住也是不该说的。但是不透雷达波我是记得住的,这个问题我们姑且认为还没有解决。以前采用的方式是在头罩侧面受力最小的位置开侧向透波窗口,类似于百叶窗一样。这样的方式当然对于雷达探测是大打折扣。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然后呢,就算雷达正常开机并锁定了目标,实际上侧向开百叶窗的方式雷达是不太可能锁定固定目标的,首先你波束是侧视,视角也太小,透波强度也太低。打固定目标时,这种末制导弹用雷达波束来测地形做末段修正该是没问题的,打航母就……
  
  姑且再往下说,留给弹头做姿态调整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你毕竟不可能减到太低的速度,若是射程20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推力是不大的,不可能让弹舱携带太多的反冲燃料,而且你若减到低速完成雷达扫描并锁定,你又逆转反冲发动机进行加速?不现实吧,太儿戏了,你得保留多大的燃料舱,纯粹就一靶子了。而且减到太低速,就更是一个最佳的活靶了
  
  然后呢,高速状态下,非稳态下,极短时间内,弹头要完成精确变轨,这个,这个到不是做不到,若是把弹头造得像变轨卫星一样灵敏,加装可精确调整的全向姿态调整喷口,并且考虑到卫星变轨的缓慢而弹头需要极速变轨,则喷口加力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种强力的瞬间点火还要实现全向的精密可调,咳咳。
  
  假设你在对流层底或是同温层顶时完成减速,雷达开机,为方便计算,就算是两万米高空时探测到20公里外的航母。你毕竟不能要求弹头内置的雷达能达到侦查卫星的水准,这个假设还是基本合理的。也就是说,侧向姿态调整喷口要在20000米距离内让导弹侧向移动20000米,因为这时已经没有尾部的主推进系统了,一切都要靠喷口或反冲发动机来做,就是说它需要施加一个力来达到与导弹垂直速度相同的水平速度,再相当于20公里内加速到两到三倍于战斗机的速度,说实话,你搬台涡善发动机来也干不了这活,何况谁家的姿态调整矢量喷口能做成喷气发动机那么牛大。
  
  再有了,卫星都是上亿上亿的砸钱,你这技术要求和结构强度比卫星还高,除了相机之类的外载设备,卫星上有的内部设备你几乎都得有,这得多少钱,一枚很可能不能立功的短程弹道导弹你砸个三五亿进去,值的吗
  
  
  也说说我对弹道导弹打卫星乐观一面的看法。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若不是采用现役的弹道导弹,而是直接用大推力运载火箭来打怎么样
  
  这样做的费用还要高上去,甚至可能用两枚来打到一艘航母的话在钱上面来看一点都不赚。但战时只要能打到航母,我觉得在不管从心理还是从战略上讲,砸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大推力运载火箭做载体和楼主所想用的一般弹道导弹最大不同就体现在可控性及载弹量上的不同。弹道导弹主发动机一般是升空阶段一次点火,以后就脱落,再不会二次点火,全程靠预设弹道跑,可控性和精度太低。但捆绑式多级运载火箭在不用省燃料的情况下那是想怎么扭就怎么扭的,可控性强得多。
  
  最主要的是导弹只能送上一枚弹头上天进行攻击,就算是洲际导弹装载分弹头,分弹头那也是相当简陋少有额外辅助设备的,因为装不了那么多上去。但用长征来打短程,弹头部分可以载得相当大,我估计来个七八吨甚至十吨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我们打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也有至少三吨的能力了。区别就体现出来了,前者只能送上去一枚导弹,而后者可以送上去整个系统。
  
  我们可以送一个综合弹舱上去,带有完善的反冲及姿态调整装置,在平流层就实现在航母大概位置的上方零速停留。说白了就是我反冲到零速后我干脆就支起只气球变个小飞艇了,飞艇是可以飞到平流层的用液氦充气也是19世纪的技术,所以这点不用怀疑,呵呵,然后我打开弹舱围壳,拿个红外相机出来也好,拿个合成孔径雷达出来也好,拿个光学镜头也行,拿个普通雷达也未尝不可,反正我可以用充足的时间瞄一瞄了,特测设备的钱是不能省的,我就当自己兼着侦查卫星的职了,然后取得具体详尽的数据,给弹头输入目标参数,预热。当然如果天气好没有云层,我停在七八万米的高空,你航母是拿我没办法的,就算天气很差我降到平流层底探测,你航母要进行反击也得相当的时间,你需要让18拼了牛劲飞到极限升限对我打枚120过来。
  
  当然这种前所未有的攻击能不能成功我们姑且不管,至少这时我已经完成了射前准备,分导假弹头发射,来个三五枚,大加力垂直向下几万米打出的导弹能达到一个什么速度我是不知道的,但整个舰队的防空系统调动起来我估计也不一定拦得住,当然栏不拦得住是没有关系的,假弹头嘛,末段机动完就熄火了,人畜无害。这里澄清一下,巨浪的运力都可以打分导弹头,而假弹头占用弹舱空间更小,以长征的运力,来个十枚八枚带大推力发动机的假弹也是小儿科。这时真弹头发射,之所以只要一枚,因为他需要太高的造价,要保证高速需要很大的燃料舱,要保证摧毁需要三吨以上的弹头,他需要占用太大的运力。当然他体积比起弹道导弹来依然是小儿科,毕竟他只需要打几十公里而已。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因为有了精确数据及弹舱所载探测系统的数据支持,它不需要过多的调整姿态,发射初始态就相当精确,这点很重要。而航母又是极庞大极缓慢的目标,所以他完全可以不顾上限地在末段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比如在飞行初段正常雷达扫描锁定,在最后10公里左右的末态,再不需要雷达了,疯狂加速,不顾弹头烧损,冲,冲就行了,没有东西能拦得住的,连蛇形机动也省了。天顶方向近十倍音速的攻击,你还拦个鸟,该跳水的跳水,该呼救的呼救,该干啥干啥
  
  侧向的密集阵是绝对没有用的,迎头形成弹幕和侧向形成弹幕是两个概念,标准就靠边站了,水平导弹速度上了五倍它都没办法了,唯一可能击中的是航母本身的密集阵,因为它在导弹正下方,但不好意思你打也只能打中弹头顶端,弹头顶端是雷达舱我已经不需要了,你爱咋打咋打。对付普通导弹打中弹头会让弹体失稳,但对不起我这弹头惯性特别大,失不了稳的你放心,而且我的弹体结构强度可大多了,普通反舰弹需要减重省燃料所以壳体很垃圾,我没这个问题。我是垂直下落,就算姿态完全失稳动力系统全废,老子也能砸上你,这跟水平掠海攻击就完全两码事了。密集阵要打穿前舱再穿透中部弹药舱基本属于神话,何况这枚导弹的弹药舱必然是装甲加固,因为他不需要像普通反舰弹一样太顾虑这多加的几百公斤重量,火箭运力足够。
  
  综上所述,航母还是赶紧组织弃舰救人要紧,还拦什么拦。一坨三吨重的铁从平流层砸下来,你也得弃舰了。
  
  
  总结一下,现役的弹道导弹运力不够,只送一枚弹头过去,要打中航母基本属于意淫。我这当然也是意淫,但要进一步了。大推力火箭载整个战斗系统上去,在航母防空圈外进行了精确的探测和系统攻击准备后,从天顶方向发起超高速攻击,这是前所未有的攻击模式,我以为,目前的航母编队防空系统是无法拦截的。这个方案也并不高科技,送了一艘带精确探测系统的飞艇到平流层,这个技术比打一枚低轨侦查卫星要简单,我们掌握已经二十年了。打了一枚十倍音速的导弹,实际上从天顶垂直下来只要你带着冲压发动机,这是相当小菜一碟的,重力加速度会帮你的大忙
  
  
  一枚的发射费用该能控制在三十亿以内,该还是赚的是吧,呵呵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PS 平流层的停留阶段可能会遭到美军反导系统机载激光武器攻击的,但前提是你随时有反导飞机在航母上方巡航,攻击时还要看天气看上帝的意思。这是比较渺茫的可能性。大家可以算一下地球曲率,我估计在平流层底的话,关岛的陆基激光器是戳不到台海周边的,只能靠波音。而且一旦美军率先开启反导反卫星系统,两边必然就是互戳卫星的局面了,远了戳不到,到时台海周边还是能戳个一干二净的,大家瞎了打呗,看谁吃亏
  
  
  你还能不让戳了,现在不比从前,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家都已经普及的了。你丫有种就让B2深入中国海岸线一千公里摧毁中国所有激光武器啊,然后中国再直接炸回你北美本土。然后大家火了,全世界慌了手脚,斡旋斡旋,您二位可别手一松不小心掉出一两个弹弹,那人类以后解放全银河系的梦想就毁在此时了
  
  
  想到这些后果,所以美军在确认中国发射的这东西会不会只是超低轨临时监测航母的小卫星之前,也绝不会武断地动手使用激光武器攻击“中国卫星”的,率先攻击太空和率先攻击中国海岸线以内一样,这两件事不经总统授权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了,就算万一中的万一你丫波音刚好飞在旁边,估计也不敢率先开火的,呵呵。何况烧穿外部弹舱再烧坏内置的导弹,这样的功率机载激光还是达不到的
  网上见一科幻文

首先谈谈速度,巡航导弹相当于固定翼的级别,一般反舰导弹也就音速上下,末段也就三倍,就算再牛也过不了五倍,跟弹道导弹完全不能做比较,这东西一般都在五到八公里每秒,这么快的速度,可控性很低,高速飞行阶段完全做不了任何事情,只能靠惯导或是被动制导,比如恒星位置。这种完全依靠陀螺仪或是星相图的方式,实在是很粗糙的。往往再入之后就是公里级的偏差。
  
  高速下又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确认精确坐标再重新计算弹道再完成姿态调整。所以早期弹道导弹根本就没有末制导。现在到的确是有末制导弹头的,但精度同样不咋滴。
  
  我们来看末制导怎么实现,首先要弹箭分离,抛下火箭发动机,留下前舱相当于一艘小飞船的部分,当然他是很小的,不能跟神舟比,毕竟我们不能拿长征来当导弹使,太奢侈。然后由前舱自己实施大气层内减速,要调整姿态使喷口朝下,反冲发动机断续点火来刹车,这比返回式卫星减速技术难多了,后者只要保证能开启减速伞落地就好,前者在完成减速后还有一大堆主要工作要做。然后抛弃隔热罩,雷达开机。实际上这时弹体外壳仍有大量的燃烧热,速度仍然很高,弹头承受相当大的阻力和冲击,导弹头罩虽然不如已经抛弃的隔热罩,但依然需要满足高强耐热的要求。当年学校实验室有导弹头罩的样品陈列,材料用的什么我的确是忘了,当时也没细听,当然就算记得住也是不该说的。但是不透雷达波我是记得住的,这个问题我们姑且认为还没有解决。以前采用的方式是在头罩侧面受力最小的位置开侧向透波窗口,类似于百叶窗一样。这样的方式当然对于雷达探测是大打折扣。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然后呢,就算雷达正常开机并锁定了目标,实际上侧向开百叶窗的方式雷达是不太可能锁定固定目标的,首先你波束是侧视,视角也太小,透波强度也太低。打固定目标时,这种末制导弹用雷达波束来测地形做末段修正该是没问题的,打航母就……
  
  姑且再往下说,留给弹头做姿态调整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你毕竟不可能减到太低的速度,若是射程20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推力是不大的,不可能让弹舱携带太多的反冲燃料,而且你若减到低速完成雷达扫描并锁定,你又逆转反冲发动机进行加速?不现实吧,太儿戏了,你得保留多大的燃料舱,纯粹就一靶子了。而且减到太低速,就更是一个最佳的活靶了
  
  然后呢,高速状态下,非稳态下,极短时间内,弹头要完成精确变轨,这个,这个到不是做不到,若是把弹头造得像变轨卫星一样灵敏,加装可精确调整的全向姿态调整喷口,并且考虑到卫星变轨的缓慢而弹头需要极速变轨,则喷口加力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种强力的瞬间点火还要实现全向的精密可调,咳咳。
  
  假设你在对流层底或是同温层顶时完成减速,雷达开机,为方便计算,就算是两万米高空时探测到20公里外的航母。你毕竟不能要求弹头内置的雷达能达到侦查卫星的水准,这个假设还是基本合理的。也就是说,侧向姿态调整喷口要在20000米距离内让导弹侧向移动20000米,因为这时已经没有尾部的主推进系统了,一切都要靠喷口或反冲发动机来做,就是说它需要施加一个力来达到与导弹垂直速度相同的水平速度,再相当于20公里内加速到两到三倍于战斗机的速度,说实话,你搬台涡善发动机来也干不了这活,何况谁家的姿态调整矢量喷口能做成喷气发动机那么牛大。
  
  再有了,卫星都是上亿上亿的砸钱,你这技术要求和结构强度比卫星还高,除了相机之类的外载设备,卫星上有的内部设备你几乎都得有,这得多少钱,一枚很可能不能立功的短程弹道导弹你砸个三五亿进去,值的吗
  
  
  也说说我对弹道导弹打卫星乐观一面的看法。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若不是采用现役的弹道导弹,而是直接用大推力运载火箭来打怎么样
  
  这样做的费用还要高上去,甚至可能用两枚来打到一艘航母的话在钱上面来看一点都不赚。但战时只要能打到航母,我觉得在不管从心理还是从战略上讲,砸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大推力运载火箭做载体和楼主所想用的一般弹道导弹最大不同就体现在可控性及载弹量上的不同。弹道导弹主发动机一般是升空阶段一次点火,以后就脱落,再不会二次点火,全程靠预设弹道跑,可控性和精度太低。但捆绑式多级运载火箭在不用省燃料的情况下那是想怎么扭就怎么扭的,可控性强得多。
  
  最主要的是导弹只能送上一枚弹头上天进行攻击,就算是洲际导弹装载分弹头,分弹头那也是相当简陋少有额外辅助设备的,因为装不了那么多上去。但用长征来打短程,弹头部分可以载得相当大,我估计来个七八吨甚至十吨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我们打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也有至少三吨的能力了。区别就体现出来了,前者只能送上去一枚导弹,而后者可以送上去整个系统。
  
  我们可以送一个综合弹舱上去,带有完善的反冲及姿态调整装置,在平流层就实现在航母大概位置的上方零速停留。说白了就是我反冲到零速后我干脆就支起只气球变个小飞艇了,飞艇是可以飞到平流层的用液氦充气也是19世纪的技术,所以这点不用怀疑,呵呵,然后我打开弹舱围壳,拿个红外相机出来也好,拿个合成孔径雷达出来也好,拿个光学镜头也行,拿个普通雷达也未尝不可,反正我可以用充足的时间瞄一瞄了,特测设备的钱是不能省的,我就当自己兼着侦查卫星的职了,然后取得具体详尽的数据,给弹头输入目标参数,预热。当然如果天气好没有云层,我停在七八万米的高空,你航母是拿我没办法的,就算天气很差我降到平流层底探测,你航母要进行反击也得相当的时间,你需要让18拼了牛劲飞到极限升限对我打枚120过来。
  
  当然这种前所未有的攻击能不能成功我们姑且不管,至少这时我已经完成了射前准备,分导假弹头发射,来个三五枚,大加力垂直向下几万米打出的导弹能达到一个什么速度我是不知道的,但整个舰队的防空系统调动起来我估计也不一定拦得住,当然栏不拦得住是没有关系的,假弹头嘛,末段机动完就熄火了,人畜无害。这里澄清一下,巨浪的运力都可以打分导弹头,而假弹头占用弹舱空间更小,以长征的运力,来个十枚八枚带大推力发动机的假弹也是小儿科。这时真弹头发射,之所以只要一枚,因为他需要太高的造价,要保证高速需要很大的燃料舱,要保证摧毁需要三吨以上的弹头,他需要占用太大的运力。当然他体积比起弹道导弹来依然是小儿科,毕竟他只需要打几十公里而已。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因为有了精确数据及弹舱所载探测系统的数据支持,它不需要过多的调整姿态,发射初始态就相当精确,这点很重要。而航母又是极庞大极缓慢的目标,所以他完全可以不顾上限地在末段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比如在飞行初段正常雷达扫描锁定,在最后10公里左右的末态,再不需要雷达了,疯狂加速,不顾弹头烧损,冲,冲就行了,没有东西能拦得住的,连蛇形机动也省了。天顶方向近十倍音速的攻击,你还拦个鸟,该跳水的跳水,该呼救的呼救,该干啥干啥
  
  侧向的密集阵是绝对没有用的,迎头形成弹幕和侧向形成弹幕是两个概念,标准就靠边站了,水平导弹速度上了五倍它都没办法了,唯一可能击中的是航母本身的密集阵,因为它在导弹正下方,但不好意思你打也只能打中弹头顶端,弹头顶端是雷达舱我已经不需要了,你爱咋打咋打。对付普通导弹打中弹头会让弹体失稳,但对不起我这弹头惯性特别大,失不了稳的你放心,而且我的弹体结构强度可大多了,普通反舰弹需要减重省燃料所以壳体很垃圾,我没这个问题。我是垂直下落,就算姿态完全失稳动力系统全废,老子也能砸上你,这跟水平掠海攻击就完全两码事了。密集阵要打穿前舱再穿透中部弹药舱基本属于神话,何况这枚导弹的弹药舱必然是装甲加固,因为他不需要像普通反舰弹一样太顾虑这多加的几百公斤重量,火箭运力足够。
  
  综上所述,航母还是赶紧组织弃舰救人要紧,还拦什么拦。一坨三吨重的铁从平流层砸下来,你也得弃舰了。
  
  
  总结一下,现役的弹道导弹运力不够,只送一枚弹头过去,要打中航母基本属于意淫。我这当然也是意淫,但要进一步了。大推力火箭载整个战斗系统上去,在航母防空圈外进行了精确的探测和系统攻击准备后,从天顶方向发起超高速攻击,这是前所未有的攻击模式,我以为,目前的航母编队防空系统是无法拦截的。这个方案也并不高科技,送了一艘带精确探测系统的飞艇到平流层,这个技术比打一枚低轨侦查卫星要简单,我们掌握已经二十年了。打了一枚十倍音速的导弹,实际上从天顶垂直下来只要你带着冲压发动机,这是相当小菜一碟的,重力加速度会帮你的大忙
  
  
  一枚的发射费用该能控制在三十亿以内,该还是赚的是吧,呵呵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PS 平流层的停留阶段可能会遭到美军反导系统机载激光武器攻击的,但前提是你随时有反导飞机在航母上方巡航,攻击时还要看天气看上帝的意思。这是比较渺茫的可能性。大家可以算一下地球曲率,我估计在平流层底的话,关岛的陆基激光器是戳不到台海周边的,只能靠波音。而且一旦美军率先开启反导反卫星系统,两边必然就是互戳卫星的局面了,远了戳不到,到时台海周边还是能戳个一干二净的,大家瞎了打呗,看谁吃亏
  
  
  你还能不让戳了,现在不比从前,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家都已经普及的了。你丫有种就让B2深入中国海岸线一千公里摧毁中国所有激光武器啊,然后中国再直接炸回你北美本土。然后大家火了,全世界慌了手脚,斡旋斡旋,您二位可别手一松不小心掉出一两个弹弹,那人类以后解放全银河系的梦想就毁在此时了
  
  
  想到这些后果,所以美军在确认中国发射的这东西会不会只是超低轨临时监测航母的小卫星之前,也绝不会武断地动手使用激光武器攻击“中国卫星”的,率先攻击太空和率先攻击中国海岸线以内一样,这两件事不经总统授权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了,就算万一中的万一你丫波音刚好飞在旁边,估计也不敢率先开火的,呵呵。何况烧穿外部弹舱再烧坏内置的导弹,这样的功率机载激光还是达不到的
为什么不把  转自铁血军事  这几个字删除掉?
[ 转自铁血军事 http://mil.tiexue.net/ ]

当我看到这行字,把鼠标移到了右上的X
还是先回答如何突破电离层对弹头的无线电屏蔽再说吧,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这主要不是对方怎么拦截的问题,而是攻击方要如何解决末段精确制导的事,黑障是把双刃剑,恐怕难度对攻击方更大些吧?!
呵呵,你这个办法也是很笨的。。。

我在03年在老舰船就曾提出过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大系统不断地监视航母坐标,然后,通过不断广播的方式,向飞行中的导弹发送信号,这个信号直到导弹再入大气层段进入黑障之后,再也接收不到为止。。。这样的坐标基本上已经非常精确了,即使不在脱离大气层之后再制导,从再入段进入黑障接收不到信号,直到达到海面引爆为止,航母最多也不过前进100至200米左右,这样,即使再入段使用常规的脉冲弹,也可发挥作用。。。先摧毁航母的电子设备,使其致盲。。。

然后配合散布式再寻的子弹药,摧毁航母水面舰艇表面的舰载机武器,雷达等易损件,使其暂时丧失战斗力。。。

至于整体式再入,不过是想把航母最终击沉而采取的手段罢了。。。当然,如果不想用整体减速这么麻烦昂贵的技术,使用远程巡航导弹配合陆基飞机突防也可达到效果,也可吸引其注意力。。。
嘿嘿嘿嘿。
都说了是科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