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朝老兵录视频寻战友亲人 希望给亲属一个交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2:54:04
援朝老兵录视频寻战友亲人 希望给亲属一个交代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京华时报 




  孟庆铭睹物思人,常常想起当年的战友们。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孟庆铭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当年在三八线上,他曾带领6个战士作战,却不幸牺牲3个。他亲手将3名战友就地掩埋。停战后因为三八线2公里内不能进入,3名战友的遗体未能迁入烈士陵园。如今已80岁的他,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到网上,希望借此找到战友的亲人,告诉他们战友生命最后时刻的点点滴滴。
  录制视频寻战友亲人
  8月7日,一则八旬老兵录制的寻找烈士家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这名老兵名叫孟庆铭,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视频中孟庆铭穿着便服,在自己的家中回忆起当年和战友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1947年,只有14岁的孟庆铭参军入伍。1950年,他和他的战友来到鸭绿江边,作为中国志愿军工兵团电台班的成员,加入到抗美援朝战争中。
  就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他的3名战友在一次敌人的轰炸中不幸牺牲。由于条件所限,他只能将战友就地掩埋。如今60年过去了,他想在有生之年找到3名牺牲战友的亲人,告诉他们战友生平最后的点滴,给他们一个最后的交代。
  视频发出后,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转载和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要为最可爱的人找亲人”,同时也有一些研究会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以“完成老人最后的心愿”。如今视频放到网上已有近半个月了,但仍然没有有价值的线索。老人觉得希望渺茫,但总还是抱着希望的,“因为我很怀念他们。”
  曾赴朝鲜寻战友墓地
  由于3名牺牲的战友并不识字,加上时间已经过去60年,孟庆铭只记得战士王凤桐(音)和司炳仁(音)都是黑龙江明水人,于1947年入伍,而曲元盛(音)是沈阳人,1948年入伍。
  孟庆铭说,当年在王凤桐牺牲后,还曾经收到王的妻子寄来的旱烟,附有一封信,说是爷爷种的旱烟收了,“可惜信也找不到了”。
  2003年,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时候,老人曾作为志愿军代表再次前往朝鲜。他曾想再到那个小山坡去看一看,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早已变了样子,当年掩埋战友的黄色山坡也不见了。“他们是彻头彻尾的无名烈士,只有我知道他们的坟地在一个山坡上,可是现在也找不回来了”。
  □讲述
  3战友被敌机炸死
  孟庆铭老人在塔院干休所的家中有很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念章、纪念品,甚至还有老人当年在朝鲜所用的书包、水缸。
  前天下午,在老人的家中,孟庆铭给记者讲述了3名牺牲战友的最后一晚。
  1953年6月23日,正值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夏季反击战。孟庆铭和他的电台班在朝鲜金城地区附近工作。
  那天晚上9点多,天空飘着小雨。孟庆铭蹲在潮湿的坑道里,紧张地收发电文。突然间,他听见一声轰响后,只见一道火光冲天。
  “这一定是敌机在轰炸”,孟庆铭赶紧将收发报机收好,走出坑道去查看外面的情况。刚走到坑道口,孟庆铭就发现报务员刘延忠和摇机员白锐(音)受伤躺在那里,“刘延忠耳朵、胳膊和腿都受伤了,但是意识清醒能说话。白锐则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伤得挺重”,这两名伤者随后被送往了野战救护所。
  轰炸持续半个多小时,“硝烟味、烟尘味还有血腥味都混在一起”。轰炸结束后,孟庆铭发现,报务员曲元盛、摇机员王凤桐和司炳仁3人被垮塌的房屋压在下面,已经当场牺牲。7人的电台班仅剩下了孟庆铭和摇机员段久泉没有大碍。
  无名山丘掩埋遗体
  轰炸过去后,山坡里死一般的寂静。第二天清晨,孟庆铭和战友拿着布棺材(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战死的中国军人一般就地掩埋,布棺材是一个人形单层白布套)到3名战友牺牲的地方,用高锰酸钾等药物将牺牲战友的遗体擦拭一遍,再将其收敛。
  “由于是轰炸,遗体根本就分不清了,很惨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孟庆铭微闭双眼,微微摇了摇头。
  孟庆铭和战友在附近一个面向阳光、有黄土的山坡上挖了3个坑,就地将他们掩埋,并分别在他们墓前树立了牌子,上面分别写着王凤桐烈士之墓、曲元盛烈士之墓、司炳仁烈士之墓。
  “我当时想的就是,等以后停战了,还可以找到他们。”但是由于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孟庆铭战友牺牲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不得入内。孟庆铭想把3名战友的遗体找出并移放至烈士陵园的希望落了空。
  “我是一个幸存者”
  “我带着6个兄弟上战场,一夜间死伤5人,都才20岁出头。我很害怕,不知怎么跟他们家里交代”,回忆起60年前的那个夜晚,孟庆铭仍然是心怀愧疚。
  “其实那天原本死的应该是我”。孟庆铭说,轰炸的当天上午,团长等上级领导来到他们的营地开作战指导会,原本安排孟庆铭跟团长住在被轰炸的房间内。
  但当天团长开完会后就走了,而孟庆铭回到坑道内收发电报。就是因为待在坑道里,孟庆铭躲过了这次轰炸。“回来后,我还得到了奖赏。但其实,我是一个幸存者,一个死过一回的人”。
  京华时报记者梁超实习记者潘灿




援朝老兵录视频寻战友亲人 希望给亲属一个交代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京华时报 




  孟庆铭睹物思人,常常想起当年的战友们。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孟庆铭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当年在三八线上,他曾带领6个战士作战,却不幸牺牲3个。他亲手将3名战友就地掩埋。停战后因为三八线2公里内不能进入,3名战友的遗体未能迁入烈士陵园。如今已80岁的他,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到网上,希望借此找到战友的亲人,告诉他们战友生命最后时刻的点点滴滴。  录制视频寻战友亲人  8月7日,一则八旬老兵录制的寻找烈士家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这名老兵名叫孟庆铭,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视频中孟庆铭穿着便服,在自己的家中回忆起当年和战友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1947年,只有14岁的孟庆铭参军入伍。1950年,他和他的战友来到鸭绿江边,作为中国志愿军工兵团电台班的成员,加入到抗美援朝战争中。  就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他的3名战友在一次敌人的轰炸中不幸牺牲。由于条件所限,他只能将战友就地掩埋。如今60年过去了,他想在有生之年找到3名牺牲战友的亲人,告诉他们战友生平最后的点滴,给他们一个最后的交代。  视频发出后,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转载和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要为最可爱的人找亲人”,同时也有一些研究会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以“完成老人最后的心愿”。如今视频放到网上已有近半个月了,但仍然没有有价值的线索。老人觉得希望渺茫,但总还是抱着希望的,“因为我很怀念他们。”  曾赴朝鲜寻战友墓地  由于3名牺牲的战友并不识字,加上时间已经过去60年,孟庆铭只记得战士王凤桐(音)和司炳仁(音)都是黑龙江明水人,于1947年入伍,而曲元盛(音)是沈阳人,1948年入伍。  孟庆铭说,当年在王凤桐牺牲后,还曾经收到王的妻子寄来的旱烟,附有一封信,说是爷爷种的旱烟收了,“可惜信也找不到了”。  2003年,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时候,老人曾作为志愿军代表再次前往朝鲜。他曾想再到那个小山坡去看一看,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早已变了样子,当年掩埋战友的黄色山坡也不见了。“他们是彻头彻尾的无名烈士,只有我知道他们的坟地在一个山坡上,可是现在也找不回来了”。  □讲述  3战友被敌机炸死  孟庆铭老人在塔院干休所的家中有很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念章、纪念品,甚至还有老人当年在朝鲜所用的书包、水缸。  前天下午,在老人的家中,孟庆铭给记者讲述了3名牺牲战友的最后一晚。  1953年6月23日,正值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夏季反击战。孟庆铭和他的电台班在朝鲜金城地区附近工作。  那天晚上9点多,天空飘着小雨。孟庆铭蹲在潮湿的坑道里,紧张地收发电文。突然间,他听见一声轰响后,只见一道火光冲天。  “这一定是敌机在轰炸”,孟庆铭赶紧将收发报机收好,走出坑道去查看外面的情况。刚走到坑道口,孟庆铭就发现报务员刘延忠和摇机员白锐(音)受伤躺在那里,“刘延忠耳朵、胳膊和腿都受伤了,但是意识清醒能说话。白锐则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伤得挺重”,这两名伤者随后被送往了野战救护所。  轰炸持续半个多小时,“硝烟味、烟尘味还有血腥味都混在一起”。轰炸结束后,孟庆铭发现,报务员曲元盛、摇机员王凤桐和司炳仁3人被垮塌的房屋压在下面,已经当场牺牲。7人的电台班仅剩下了孟庆铭和摇机员段久泉没有大碍。  无名山丘掩埋遗体  轰炸过去后,山坡里死一般的寂静。第二天清晨,孟庆铭和战友拿着布棺材(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战死的中国军人一般就地掩埋,布棺材是一个人形单层白布套)到3名战友牺牲的地方,用高锰酸钾等药物将牺牲战友的遗体擦拭一遍,再将其收敛。  “由于是轰炸,遗体根本就分不清了,很惨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孟庆铭微闭双眼,微微摇了摇头。  孟庆铭和战友在附近一个面向阳光、有黄土的山坡上挖了3个坑,就地将他们掩埋,并分别在他们墓前树立了牌子,上面分别写着王凤桐烈士之墓、曲元盛烈士之墓、司炳仁烈士之墓。  “我当时想的就是,等以后停战了,还可以找到他们。”但是由于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孟庆铭战友牺牲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不得入内。孟庆铭想把3名战友的遗体找出并移放至烈士陵园的希望落了空。  “我是一个幸存者”  “我带着6个兄弟上战场,一夜间死伤5人,都才20岁出头。我很害怕,不知怎么跟他们家里交代”,回忆起60年前的那个夜晚,孟庆铭仍然是心怀愧疚。  “其实那天原本死的应该是我”。孟庆铭说,轰炸的当天上午,团长等上级领导来到他们的营地开作战指导会,原本安排孟庆铭跟团长住在被轰炸的房间内。  但当天团长开完会后就走了,而孟庆铭回到坑道内收发电报。就是因为待在坑道里,孟庆铭躲过了这次轰炸。“回来后,我还得到了奖赏。但其实,我是一个幸存者,一个死过一回的人”。  京华时报记者梁超实习记者潘灿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8-20/51806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