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农谈红夷大炮与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0:25:26
2008-12-28 2:31:17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编辑:黄晓峰



核心提示:台湾“中研院”院士黄一农先生,1977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至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


  

  台湾“中研院”院士黄一农先生,1977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至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职于“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术数史和火炮史等领域。现为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目前,黄一农先生正在撰写一部明清时期火炮史的专著。

  您是怎么开始研究火炮史的?

  黄一农:我对大炮的兴趣蛮早的,大约是在我改行的时候。我一直很想要了解过去三四百年来为什么西方会主宰世界,我也很想了解满洲人这么小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几十万人,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征服大明帝国?我更想要知道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对于西方的坚船利炮毫无招架之力,我们输人家究竟输到什么地步,导致中国近代史呈现这样面貌。我当然不是从纯粹一个技术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影响战争的因素非常复杂,人的因素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武器在战场上也会主导战争的胜负。

  但有趣的是,大家对这个角度的理解非常皮毛、非常表面,基本上少有一个研究鸦片战争的学者有能力从武器的角度来看那一系列的战争。同样,在更早期的三百多年前的明清鼎革的战争里,也很少有人能说服大家,当时在战场上发生了什么状况。对我而言,有可能在三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出现了一次军事革命。那次军事革命,不仅是发生在战场上的改革,新的武器进来,对中国社会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人最早是怎么接触到红夷大炮的?

  黄一农:许多人会觉得,一定与大航海时代抵华的外国商人或传教士相关。其实不是的,因为远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有大量的华人,主要是闽南人,到海外去发展,基本上是到现在的菲律宾。当时西班牙人已经到达了菲律宾区域,所以华人与西班牙人有接触。西班牙人是当地的统治者,当地的民族文化水平比较低,中国人在那边扮演的角色是工匠、技术人才。他们会接触到西方铸炮的技术,当然,中国的工匠在那边,位阶不可能是很高的,主要是铁匠、铜匠、铸匠等,他们是第一批接触到红夷大炮的中国人。中国人一般到那里赚了钱还是要回国的,所以福建那里是比较早接触到红夷大炮技术的。不过接触的只是老百姓,回国是不敢铸炮的,那是要杀头的,没事私人铸什么炮?

  

  一定要有原因才促使大家关注西洋火炮。

  黄一农:真正开始铸炮,这就需要历史的因缘,这个因缘就是满洲人在东北的兴起。满洲人崛起之后,打了第一场大胜仗,就是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在那场战役中,明朝军队在关外几乎是全军溃败,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火器,全部被满洲人缴获了。

  明朝早就有火器了,但是没有那么先进。西方的红夷大炮的炮管后面比较厚,前面比较薄,因为火药塞在后面,爆炸时可以抗膛压,前面就不需要做这么厚。还有两个炮耳在中间,架在炮车上可以调整仰角,还有准星和照门,可以当作一把大枪瞄准。几乎是直线打,不像现在的炮是打抛物线。中国最好的炮叫“大将军炮”,这种炮等于是没有腰身的大铁管,所以威力不是很好。在萨尔浒战役的时候,明军还用到枪,叫三眼铳,就是三根枪管,全部平行的,每一个枪管都有一个点火孔。要打仗的时候,要先把三个枪管的弹药都装好,敌人冲过来的时候,点火,打一枪,再转一百二十度,再点火打一枪……这种设计就能连续打三发,速度快,因为通枪管再重新装火药要一两分钟。但是两军对抗,可能距离就不到一百米,十秒、二十秒就到了,而且人家是骑马的。你三发打完,还打不死别人,就只能跟对方拼刀了。中国的三眼铳是没有瞄准器的,准度很差。火器为什么打不过满洲人的弓箭,满洲的士兵训练很好,据说五十米以内可以百发百中。十秒不到就能射一箭,一分钟能射多少箭啊?比枪还厉害。萨尔浒战役大概是中国土地上最后一场冷兵器战胜热兵器的大战役。

  

  那么明军该怎么办?

  黄一农:很意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黄克缵,是福建人,他当时负责北京的防卫工作。他想制造新的武器送到关外去,就想到有海外经验的泉州同安的同乡,于是在自己的老家调了十四个在马尼拉有铸造经验的工匠。黄克缵派他的侄孙负责将这些人带到北京铸炮,其所铸的炮叫作“吕宋大铜炮”。不过,完全是按照工匠的传统造出来的,是摸索。这些东西不是眼睛看到就会的,还有很多细节的技术。他们好像是会,其实只会其中一部分,或是很粗糙的感觉。但不管怎样,炮是铸造出来了。一个人负责两门,铸了二十八门。当时满洲人在萨尔浒胜利之后,继续要攻打沈阳和辽阳,在这次战役之前,黄克缵运了十几门“吕宋大铜炮”到辽东,当作秘密武器。没想到一打仗,跟预期有很大的距离。这个炮做的不很好,好几门都膛炸了。所以“吕宋大铜炮”没有在历史上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批仿制的西洋火炮就这样悄无声息了?

  黄一农:有趣的是,本来我以为这种炮不会看得到了。前年,英国皇家火炮博物馆因为要办一个展览,请我去鉴定一批古炮。博物馆的库房里有七百门古炮,是整个大英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缴获的战利品。有一批中国炮,他们看不懂,请我去看,我一看傻眼了,黄克缵造的“吕宋大铜炮”竟然就在那里,铭文清清楚楚。我再继续调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在大沽口缴获的。清军在防守的时候,把所有堪用的炮都调到大沽口,两百多年前的炮还拿到战场上。英军占领之后一看,不得了,这是古董啊,就搬回博物馆了。当然也很幸运,要是他们不运走的话,现在也可能就看不见了。

  

  这条线好像完全没有传教士参与其中。

  黄一农:接下来耶稣会传教士在造炮中开始发挥作用了。大部分人认为徐光启的火炮知识是从利玛窦那里学来的,其实不是完全如此,徐光启还有特殊的管道。在万历二十八年,发生了马尼拉屠华事件,有接近两万华人被西班牙人屠杀。过了一两年之后,继续有华人到马尼拉。其中有一位先生特别跑到马尼拉去做调查,到了炮台,仔细研究炮的设计、结构,并且结交了一位姓李的老先生。李先生和他儿子在屠华事件中没有被杀,因为他们是铸炮的专家。因为西班牙人不会放他们走,这位先生就想法把他们偷渡回国。

  这人把李氏父子带到北京,向兵部报告,希望能让他们负责铸炮,但兵部根本不理他。当时徐光启刚好考中进士在北京,就认识了李氏父子,学到了火炮的知识。同时,利玛窦也到了北京,不过利玛窦掌握的是书面的知识。

  

  徐光启这时还没有实际接触火炮吧?

  黄一农: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徐光启开始负责北京的防卫,他这时决定要到澳门去弄炮,并招聘会操作火炮的铳师。他当时也派人去福建找李氏父子,但是等他们来到北京的时候,徐光启已经被免官了,这时他在澳门弄的炮刚运到南昌。后来另一个著名的天主教徒李之藻辗转把这四门炮运到了北京。当然,四门炮肯定是不够的。巧合的是,在1620年左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艘船“独角兽”号,遭遇台风在广东阳江海域沉没了。当地有一位官员邓士亮使用特别的打捞技术从沉船中打捞起了红夷大炮。后来他陆陆续续在广东沿海打捞起四十多门炮,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炮。他运了二十二门炮到北京,其中近半继续运到宁远。在宁远大战中,袁崇焕将十二门“原装进口”的红夷大炮摆在城墙上,满洲人根本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厉害,结果死了一万七千人。努尔哈赤也是这次战役之后死掉的。

  袁崇焕和红夷大炮都是一战成名啊!

  黄一农:努尔哈赤死了,但是他儿子皇太极开始了解到红夷大炮的厉害。皇太极是个军事天才,他开始着手建立专业的以汉人为主的炮兵部队,给汉人发挥的空间。其实铸炮技术没有那么难,因为中国南方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好的铸铁技术。中国缺的是设计,不会做红夷大炮的样子,只会做成铁桶一样的大炮。而在欧洲大家都相互学习,很快掌握了铸造红夷大炮的技术。1622年,荷兰人占领澎湖,想威胁中国人与他们做生意,接下来半年时间,荷兰人在福建沿海烧杀掳掠,抓了一两千人,到澎湖筑城堡。荷兰人中有不少是红色头发的,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起来很高大很恐怖,荷兰人在这一段烧杀掳掠的过程中,让中国人有这个印象,所以大家把荷兰人船上的炮叫作红夷大炮。明政府派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去收复澎湖,在与荷兰人打仗的过程中,也弄到了荷兰炮,这些铸炮技术也逐渐为中国人掌握。后来荷兰人同意离开澎湖,去占领了台湾。

  在宁远战役之后,火炮的铸造、使用技术开始发散开来。这是从南方开始,有会铸造的工匠、有人会打捞。经过磨炼,大家做的炮越来越接近西方的水平。

  

  这些火炮是怎样影响到战争胜负的?

  黄一农:如果没有掌握火炮技术,清军席卷中国将会很难想象。比如江阴城,这是一座石头城,非常坚固。如果城墙够高、够坚固、粮食也够,可以耗上几年。扬州、太原、江阴,这几个重要的据点,城守非常坚固。清军就把汉军的红夷大炮部队开到城下,用红夷大炮轰,中国的城墙根本撑不住,用大炮轰几下,城墙就垮了,然后清军的步兵、骑兵就冲进去,城市就是这样打下来的。如果没有红夷大炮的话,明朝没有这么快就亡掉的。

  崇祯十六年年底,满洲人打下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个据点——锦州,用俘虏的汉人和工匠、材料,铸造了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是用两种金属铸造的,里面是铁,外面是铜,这种炮比传统的铜炮便宜,降低了铸造的成本,又轻又耐用。从1619年萨尔浒战役到1644年,接近二十五年的过程里双方一直在打仗,所以在武器的研发上不断精进,这种战争状态导致“神威大将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炮都要好。这种炮都是汉人设计制造的,清人带了一百门大炮,十万人入关争夺江山,这其中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都在里面。

  

  明军也有炮啊!

  黄一农:明朝当然也有炮,几百门绝对没问题,甚至几千门也有可能,铸造水平也跟清军差不多。但是这些炮要分散在各地防守,不可能集中起来打一次会战。清人十万军队中有接近两万人是汉人的炮兵部队,全世界最大的炮兵部队。进关后根本不用铸炮了,因为每场战争都会缴获红夷大炮。打江阴的时候,开始怎么也打不下来,当时江阴城有接近一百门红夷炮,可能是小型的,所以坚守了八十一天。于是清军从江南各地调了总共两百门炮,其中包含二十四门“神威大将军”,三分之二最好的炮都在这里。两百门炮在同一个时间打同一个城门,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墙撑得住的。就这样一个城一个城打下去,只要碰到守得坚固的,就是步兵、骑兵与炮兵配合。

  清军带领炮兵的是四个异姓王——孔有德、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全是炮兵出身,而且他们的军队曾受过澳门来的葡萄牙军事顾问训练。孔有德后来战死在桂林,其余三人就是后来的三藩。三藩起来造反的时候,清人吓死了,最好的炮兵全部在汉人手上啊。于是康熙就做了一个决定,要传教士来造炮,南怀仁在中国生命的最后十年,不在传教,也不是做天文学,是在造炮。当时清朝中央政府造的炮,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南怀仁监造的,靠这样平定了三藩叛乱。

  

  这之后造炮的技术还有发展吗?

  黄一农: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就不再造炮了,“神威大将军”也完全荒废了。我做过调查,鸦片战争之前的一百多年,清朝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火炮的专书,他们不鼓励发展新的武器。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的炮兵部队所掌握的火炮和发射火炮的技术,都不如明末时期,全都忘光了。鸦片战争一打,清军完全不行,然后马上造炮。英国人当时已经不再用浇铸的方法了,他们先铸一个大的实心的铁块,然后用车床车,非常匀整。我们的炮弹是实心的,打到人身上只死一两个人,我们的炮打到人家的船上会弹回来;英国用的是空心爆炸弹,用碎片伤人。炮弹与炮管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但是又不能非常密,否则会卡住膛炸。在十七世纪的时候,西方的炮弹的直径是二十一,间隙是一;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的炮是四十二比一,清军是五比一到十比一,比明末还要差。如果鸦片战争拉到1644年去打,中国军队在海上多半会输;但是上了陆地,不见得打不过他们。

  清朝统一之后的两百年,和平的局势,使他们放弃了武器的研究。同时,在欧洲,武器的发展突飞猛进,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 ... &threadid=24840
2008-12-28 2:31:17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编辑:黄晓峰



核心提示:台湾“中研院”院士黄一农先生,1977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至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


  

  台湾“中研院”院士黄一农先生,1977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至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职于“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术数史和火炮史等领域。现为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目前,黄一农先生正在撰写一部明清时期火炮史的专著。

  您是怎么开始研究火炮史的?

  黄一农:我对大炮的兴趣蛮早的,大约是在我改行的时候。我一直很想要了解过去三四百年来为什么西方会主宰世界,我也很想了解满洲人这么小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几十万人,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征服大明帝国?我更想要知道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对于西方的坚船利炮毫无招架之力,我们输人家究竟输到什么地步,导致中国近代史呈现这样面貌。我当然不是从纯粹一个技术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影响战争的因素非常复杂,人的因素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武器在战场上也会主导战争的胜负。

  但有趣的是,大家对这个角度的理解非常皮毛、非常表面,基本上少有一个研究鸦片战争的学者有能力从武器的角度来看那一系列的战争。同样,在更早期的三百多年前的明清鼎革的战争里,也很少有人能说服大家,当时在战场上发生了什么状况。对我而言,有可能在三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出现了一次军事革命。那次军事革命,不仅是发生在战场上的改革,新的武器进来,对中国社会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人最早是怎么接触到红夷大炮的?

  黄一农:许多人会觉得,一定与大航海时代抵华的外国商人或传教士相关。其实不是的,因为远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有大量的华人,主要是闽南人,到海外去发展,基本上是到现在的菲律宾。当时西班牙人已经到达了菲律宾区域,所以华人与西班牙人有接触。西班牙人是当地的统治者,当地的民族文化水平比较低,中国人在那边扮演的角色是工匠、技术人才。他们会接触到西方铸炮的技术,当然,中国的工匠在那边,位阶不可能是很高的,主要是铁匠、铜匠、铸匠等,他们是第一批接触到红夷大炮的中国人。中国人一般到那里赚了钱还是要回国的,所以福建那里是比较早接触到红夷大炮技术的。不过接触的只是老百姓,回国是不敢铸炮的,那是要杀头的,没事私人铸什么炮?

  

  一定要有原因才促使大家关注西洋火炮。

  黄一农:真正开始铸炮,这就需要历史的因缘,这个因缘就是满洲人在东北的兴起。满洲人崛起之后,打了第一场大胜仗,就是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在那场战役中,明朝军队在关外几乎是全军溃败,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火器,全部被满洲人缴获了。

  明朝早就有火器了,但是没有那么先进。西方的红夷大炮的炮管后面比较厚,前面比较薄,因为火药塞在后面,爆炸时可以抗膛压,前面就不需要做这么厚。还有两个炮耳在中间,架在炮车上可以调整仰角,还有准星和照门,可以当作一把大枪瞄准。几乎是直线打,不像现在的炮是打抛物线。中国最好的炮叫“大将军炮”,这种炮等于是没有腰身的大铁管,所以威力不是很好。在萨尔浒战役的时候,明军还用到枪,叫三眼铳,就是三根枪管,全部平行的,每一个枪管都有一个点火孔。要打仗的时候,要先把三个枪管的弹药都装好,敌人冲过来的时候,点火,打一枪,再转一百二十度,再点火打一枪……这种设计就能连续打三发,速度快,因为通枪管再重新装火药要一两分钟。但是两军对抗,可能距离就不到一百米,十秒、二十秒就到了,而且人家是骑马的。你三发打完,还打不死别人,就只能跟对方拼刀了。中国的三眼铳是没有瞄准器的,准度很差。火器为什么打不过满洲人的弓箭,满洲的士兵训练很好,据说五十米以内可以百发百中。十秒不到就能射一箭,一分钟能射多少箭啊?比枪还厉害。萨尔浒战役大概是中国土地上最后一场冷兵器战胜热兵器的大战役。

  

  那么明军该怎么办?

  黄一农:很意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黄克缵,是福建人,他当时负责北京的防卫工作。他想制造新的武器送到关外去,就想到有海外经验的泉州同安的同乡,于是在自己的老家调了十四个在马尼拉有铸造经验的工匠。黄克缵派他的侄孙负责将这些人带到北京铸炮,其所铸的炮叫作“吕宋大铜炮”。不过,完全是按照工匠的传统造出来的,是摸索。这些东西不是眼睛看到就会的,还有很多细节的技术。他们好像是会,其实只会其中一部分,或是很粗糙的感觉。但不管怎样,炮是铸造出来了。一个人负责两门,铸了二十八门。当时满洲人在萨尔浒胜利之后,继续要攻打沈阳和辽阳,在这次战役之前,黄克缵运了十几门“吕宋大铜炮”到辽东,当作秘密武器。没想到一打仗,跟预期有很大的距离。这个炮做的不很好,好几门都膛炸了。所以“吕宋大铜炮”没有在历史上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批仿制的西洋火炮就这样悄无声息了?

  黄一农:有趣的是,本来我以为这种炮不会看得到了。前年,英国皇家火炮博物馆因为要办一个展览,请我去鉴定一批古炮。博物馆的库房里有七百门古炮,是整个大英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缴获的战利品。有一批中国炮,他们看不懂,请我去看,我一看傻眼了,黄克缵造的“吕宋大铜炮”竟然就在那里,铭文清清楚楚。我再继续调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在大沽口缴获的。清军在防守的时候,把所有堪用的炮都调到大沽口,两百多年前的炮还拿到战场上。英军占领之后一看,不得了,这是古董啊,就搬回博物馆了。当然也很幸运,要是他们不运走的话,现在也可能就看不见了。

  

  这条线好像完全没有传教士参与其中。

  黄一农:接下来耶稣会传教士在造炮中开始发挥作用了。大部分人认为徐光启的火炮知识是从利玛窦那里学来的,其实不是完全如此,徐光启还有特殊的管道。在万历二十八年,发生了马尼拉屠华事件,有接近两万华人被西班牙人屠杀。过了一两年之后,继续有华人到马尼拉。其中有一位先生特别跑到马尼拉去做调查,到了炮台,仔细研究炮的设计、结构,并且结交了一位姓李的老先生。李先生和他儿子在屠华事件中没有被杀,因为他们是铸炮的专家。因为西班牙人不会放他们走,这位先生就想法把他们偷渡回国。

  这人把李氏父子带到北京,向兵部报告,希望能让他们负责铸炮,但兵部根本不理他。当时徐光启刚好考中进士在北京,就认识了李氏父子,学到了火炮的知识。同时,利玛窦也到了北京,不过利玛窦掌握的是书面的知识。

  

  徐光启这时还没有实际接触火炮吧?

  黄一农: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徐光启开始负责北京的防卫,他这时决定要到澳门去弄炮,并招聘会操作火炮的铳师。他当时也派人去福建找李氏父子,但是等他们来到北京的时候,徐光启已经被免官了,这时他在澳门弄的炮刚运到南昌。后来另一个著名的天主教徒李之藻辗转把这四门炮运到了北京。当然,四门炮肯定是不够的。巧合的是,在1620年左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艘船“独角兽”号,遭遇台风在广东阳江海域沉没了。当地有一位官员邓士亮使用特别的打捞技术从沉船中打捞起了红夷大炮。后来他陆陆续续在广东沿海打捞起四十多门炮,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炮。他运了二十二门炮到北京,其中近半继续运到宁远。在宁远大战中,袁崇焕将十二门“原装进口”的红夷大炮摆在城墙上,满洲人根本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厉害,结果死了一万七千人。努尔哈赤也是这次战役之后死掉的。

  袁崇焕和红夷大炮都是一战成名啊!

  黄一农:努尔哈赤死了,但是他儿子皇太极开始了解到红夷大炮的厉害。皇太极是个军事天才,他开始着手建立专业的以汉人为主的炮兵部队,给汉人发挥的空间。其实铸炮技术没有那么难,因为中国南方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好的铸铁技术。中国缺的是设计,不会做红夷大炮的样子,只会做成铁桶一样的大炮。而在欧洲大家都相互学习,很快掌握了铸造红夷大炮的技术。1622年,荷兰人占领澎湖,想威胁中国人与他们做生意,接下来半年时间,荷兰人在福建沿海烧杀掳掠,抓了一两千人,到澎湖筑城堡。荷兰人中有不少是红色头发的,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起来很高大很恐怖,荷兰人在这一段烧杀掳掠的过程中,让中国人有这个印象,所以大家把荷兰人船上的炮叫作红夷大炮。明政府派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去收复澎湖,在与荷兰人打仗的过程中,也弄到了荷兰炮,这些铸炮技术也逐渐为中国人掌握。后来荷兰人同意离开澎湖,去占领了台湾。

  在宁远战役之后,火炮的铸造、使用技术开始发散开来。这是从南方开始,有会铸造的工匠、有人会打捞。经过磨炼,大家做的炮越来越接近西方的水平。

  

  这些火炮是怎样影响到战争胜负的?

  黄一农:如果没有掌握火炮技术,清军席卷中国将会很难想象。比如江阴城,这是一座石头城,非常坚固。如果城墙够高、够坚固、粮食也够,可以耗上几年。扬州、太原、江阴,这几个重要的据点,城守非常坚固。清军就把汉军的红夷大炮部队开到城下,用红夷大炮轰,中国的城墙根本撑不住,用大炮轰几下,城墙就垮了,然后清军的步兵、骑兵就冲进去,城市就是这样打下来的。如果没有红夷大炮的话,明朝没有这么快就亡掉的。

  崇祯十六年年底,满洲人打下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个据点——锦州,用俘虏的汉人和工匠、材料,铸造了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是用两种金属铸造的,里面是铁,外面是铜,这种炮比传统的铜炮便宜,降低了铸造的成本,又轻又耐用。从1619年萨尔浒战役到1644年,接近二十五年的过程里双方一直在打仗,所以在武器的研发上不断精进,这种战争状态导致“神威大将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炮都要好。这种炮都是汉人设计制造的,清人带了一百门大炮,十万人入关争夺江山,这其中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都在里面。

  

  明军也有炮啊!

  黄一农:明朝当然也有炮,几百门绝对没问题,甚至几千门也有可能,铸造水平也跟清军差不多。但是这些炮要分散在各地防守,不可能集中起来打一次会战。清人十万军队中有接近两万人是汉人的炮兵部队,全世界最大的炮兵部队。进关后根本不用铸炮了,因为每场战争都会缴获红夷大炮。打江阴的时候,开始怎么也打不下来,当时江阴城有接近一百门红夷炮,可能是小型的,所以坚守了八十一天。于是清军从江南各地调了总共两百门炮,其中包含二十四门“神威大将军”,三分之二最好的炮都在这里。两百门炮在同一个时间打同一个城门,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墙撑得住的。就这样一个城一个城打下去,只要碰到守得坚固的,就是步兵、骑兵与炮兵配合。

  清军带领炮兵的是四个异姓王——孔有德、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全是炮兵出身,而且他们的军队曾受过澳门来的葡萄牙军事顾问训练。孔有德后来战死在桂林,其余三人就是后来的三藩。三藩起来造反的时候,清人吓死了,最好的炮兵全部在汉人手上啊。于是康熙就做了一个决定,要传教士来造炮,南怀仁在中国生命的最后十年,不在传教,也不是做天文学,是在造炮。当时清朝中央政府造的炮,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南怀仁监造的,靠这样平定了三藩叛乱。

  

  这之后造炮的技术还有发展吗?

  黄一农: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就不再造炮了,“神威大将军”也完全荒废了。我做过调查,鸦片战争之前的一百多年,清朝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火炮的专书,他们不鼓励发展新的武器。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的炮兵部队所掌握的火炮和发射火炮的技术,都不如明末时期,全都忘光了。鸦片战争一打,清军完全不行,然后马上造炮。英国人当时已经不再用浇铸的方法了,他们先铸一个大的实心的铁块,然后用车床车,非常匀整。我们的炮弹是实心的,打到人身上只死一两个人,我们的炮打到人家的船上会弹回来;英国用的是空心爆炸弹,用碎片伤人。炮弹与炮管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但是又不能非常密,否则会卡住膛炸。在十七世纪的时候,西方的炮弹的直径是二十一,间隙是一;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的炮是四十二比一,清军是五比一到十比一,比明末还要差。如果鸦片战争拉到1644年去打,中国军队在海上多半会输;但是上了陆地,不见得打不过他们。

  清朝统一之后的两百年,和平的局势,使他们放弃了武器的研究。同时,在欧洲,武器的发展突飞猛进,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 ... &threadid=24840
宁远之战 后金死了1万7千人 ?

就这院士?
zhepro 发表于 2013-7-22 14:25
宁远之战 后金死了1万7千人 ?

就这院士?
“清军带领炮兵的是四个异姓王——孔有德、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全是炮兵出身”
——这个才是逆天


吕宋大铜炮难道是仿造的大发熕?

吕宋大铜炮难道是仿造的大发熕?
吴三桂的不是关宁铁骑么,怎么也拉到炮兵上去了?孔有德也是骑兵,不过是把登州的那些红夷和铸炮师拐到后金寻里去而已。
我们的炮弹是实心的,打到人身上只死一两个人,我们的炮打到人家的船上会弹回来;英国用的是空心爆炸弹,用碎片伤人。

----
这段完全错误,当时无论中西方,都是以实心弹为主,开花弹使用都很少,开花弹是使用短管大仰角炮攻击山顶或者城墙后目标用的,野战攻城摧毁共事依旧是实心弹为主力,因为那会还没机械触发印信呢,开花弹是极其不靠谱的
这文章中的漏洞是在太多了 楼主转来就是来教育我们的
【崇祯十六年年底,满洲人打下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个据点——锦州,用俘虏的汉人和工匠、材料,铸造了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这一段真假如何?昨晚和人有关于红夷炮的争议,他说北京造的最好,认为东北不可能造红夷炮。而我的资料是一开始是南方制造,徐光启时期松江府制造400红夷炮,东北吴三桂造了一门,以及清朝在东北制造了红夷炮【我认为锦州一带在大明时也能造红夷炮】,也就是说,东北有制造红衣炮基地,北京制造水平如何,我确实不知道,我也不清楚,当时大明的红夷炮制造基地在哪里,北京是否产量质量就是一流,我只能判断,当时南直隶和东北锦州产的红夷炮是出名的。
北京产的没听说过
红夷大炮的印象就是一个铁铊铊。重
当年哪个火炮不打实心弹啊?到了南北战争时候还是实心弹,海上海战也实心弹,这特么神马水平啊都是,我自己上学时候喜欢琢磨都看过专门的火炮的书,这台湾的院士。。。
看来这个人还是真是有一番研究啊。
xiaorenrui 发表于 2013-8-23 10:18
当年哪个火炮不打实心弹啊?到了南北战争时候还是实心弹,海上海战也实心弹,这特么神马水平啊都是,我自己 ...
明朝时候的老式开花弹,没有什么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发射。不过可靠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