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南海算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39:10
菲律宾的南海算盘


2013年07月15日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葛江涛 于晓伟


原标题:南海算盘

这一年菲律宾约5%的GDP用于进口石油。如果加上进口天然气,也许将达到10%。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葛江涛、特约撰稿于晓伟| 北京报道

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大小岛屿共有7100余个,基本由四部分组成:北部的吕宋岛、中部的米沙鄢群岛、南部的棉兰老岛以及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整个国家的海岸线长达1.85万公里,与中国的陆地海岸线相若。 同时,因为属于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菲律宾高温多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由此也被赋予“花园岛国”的美称:其森林面积为15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同时,金矿、铜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而能源一直是菲律宾经济的短板。“能源资源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所以价格较贵。”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秘书长颜长江告诉本刊记者。 为此,尽管面对来自环保人士和激进团体的强烈反对,菲律宾政府仍期望将核能纳入未来的发电组合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南海对于菲律宾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颜长江说,虽然曾受到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但从2012年开始,菲律宾的整体经济状况正明显向好发展,特别是2013年一季度,菲律宾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7.8%,在东南亚名列前茅。 “虽然仍然受到美欧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菲律宾经济在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下,还是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颜长江表示,近期菲律宾政府鼓励国外企业前去投资发展,同时在国内大规模修建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都拉动了经济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政府开始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到80年代前后,由于西方经济衰退加上菲律宾国内政局多次动荡,经济增速放慢。直到90年代,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举措,才取得明显的效果。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长再次受挫。 阿基诺三世执政后,菲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拉动内需,扩大出口,有效刺激了经济的发展。2010年,菲律宾GDP增速甚至达到7.3%,是过去20多年间的最好水平。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成为菲律宾各行业中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菲律宾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8%,从业人口占劳动力总量的54.8%。 菲律宾最著名的海外劳工,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2011年向国内汇款达到200亿美元,超过该国GDP的10%。据颜长江介绍,2012年这笔款项已经达到240亿美元。 “菲佣”现在遍布世界各国,早就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这样的金字招牌。所以菲律宾枪击台湾渔船后,台湾方面迅速反应,要求限制菲律宾劳工。 根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按照目前初次或重聘到台工作的菲律宾劳工数量,此次枪击台湾渔船将使其损失约2.7亿美元。

能源短板菲律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芒果、菠萝和烟草等。“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 颜长江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餐桌上的主食都是米饭。 而最近几年菲律宾的水稻产量并不理想,部分粮食缺口,甚至需要从泰国、越南以及中国进口来补足。“最近农业部在想各种办法推动提高水稻产量,并开始学习中国搞杂交水稻。” 颜长江说,菲律宾一家公司已开始和中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合作,学习并推动菲律宾的杂交水稻种植,以实现稻米自给自足。 在第二产业方面,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矿储量世界排名靠前,铜矿和镍矿蕴藏量较高,分别达到48亿吨和10.9亿吨。 以2010年为例,菲律宾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3%,工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5%,其中制造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0.1%,建筑业占14%,矿产业仅为4.8%,而电力和水气业则达到11.1%。 农林渔业为菲律宾的重要行业,2010年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9%。

同时,作为一个群岛国家,菲律宾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捕捞的鱼类品种多达2400多种。特别是金枪鱼资源非常丰富,中国餐桌上肥美的白色金枪鱼,就有可能出自菲律宾渔民的网中。 因此,菲律宾的农渔业产品价格都比较低廉,也促使整体物价一直徘徊在比较低水平。在大城市,大米约六七元人民币一公斤,牛肉30元人民币一市斤。目前人民币与比索的汇率约为15:100。 然而,菲律宾的油气等能源资源相当匮乏。在首都马尼拉,出租车价格是3公里起步价6元人民币,之后每公里1.5元人民币以上。 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另外一个主要能源---天然气在菲律宾价格也相对昂贵。颜长江以一个三四口人的家庭为例算了一笔账:每月正常做饭大约要烧掉一罐11公升的煤气,这罐煤气在当地价格是105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每月开支的10%。” 据菲律宾《马尼拉旗帜报》引用菲律宾能源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个季度,菲律宾石油进口增长8.8%,进口总值达到103亿美元。 这一年,菲律宾GDP为2500余亿美元,也就是约5%的GDP用于进口石油。如果加上进口天然气及其他能源,也许将达到10%。 戏剧化的招标目前菲律宾最重要的产油气区在南沙海域的马兰帕亚气田。该气田位于菲律宾南部巴拉望岛东部的南海海域,早在2001年即开始投产。2013年2月,马兰帕亚天然气田联合体向菲律宾政府支付了11亿美元特许开采权费用。 这一气田开采天然气后,经由海底管线输送到500公里外的吕宋岛西南岸城市八打雁,为3家大型发电厂提供燃料。

据菲能源部资料显示,这3家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2700万兆瓦,能满足菲律宾经济最发达的吕宋岛40%到45%的供电需求。也有信息说,这个气田使菲律宾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一度下降了20%。 公开资料显示,马兰帕亚天然气田由菲能源部牵头,壳牌石油菲律宾勘探公司持股45%,雪佛龙马兰帕亚公司持股45%,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持有其余10%的股份。截至目前,菲律宾政府已从马兰帕亚天然气田分得60多亿美元。如果该国扩大在南海的能源开采范围,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菲律宾少有自持的重大能源项目。

菲律宾能源部门官员多次表示,希望欧洲国家与菲律宾共同开发海洋能源,还表示菲律宾政府计划建造一个海洋技术全球研发中心,希望得到欧盟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为利用菲律宾的海洋资源服务。 此前的2012年7月,菲律宾公开招标3处油气田的开采权。这3个油气区块是菲律宾能源部在2011年6月启动的第四轮能源承包项目中,允许外资勘探油气资源的15个区块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区块。 3个区块全部位于西北巴拉望盆地海域,面积从60余万公顷到40余万公顷不等。有统计数据显示,所有15个区块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那次公开招标的第三、第四区块处于中国主张管辖海域范围内。招标消息发布后,中国当即向菲方提出严正抗议。 菲律宾能源部表示,其招标的3个区块为15个区块中“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区块。但戏剧性的情节是,在那次公开招标之前,菲律宾能源部就向外界放风,表示包括澳大利亚尼多石油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和意大利埃尼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都通过了其预审,“可能参加招标会”。

而随后进行的招标会上,却只有6家公司参与竞标,其中5家是菲律宾本土公司。上述大型国际石油开采公司均未现身。 在惨淡收场的招标之后,未来资产证券投资公司分析师戈登.关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没有公司愿意激怒中国,而被中国市场边缘化。对大型油气公司而言,菲律宾并不是一个必须拥有的市场。只有那些在中国毫无机会的公司才会参与竞标。”






http://news.ifeng.com/shendu/lwd ... 15/27525973_0.shtml菲律宾的南海算盘


2013年07月15日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葛江涛 于晓伟


原标题:南海算盘

这一年菲律宾约5%的GDP用于进口石油。如果加上进口天然气,也许将达到10%。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葛江涛、特约撰稿于晓伟| 北京报道

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大小岛屿共有7100余个,基本由四部分组成:北部的吕宋岛、中部的米沙鄢群岛、南部的棉兰老岛以及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整个国家的海岸线长达1.85万公里,与中国的陆地海岸线相若。 同时,因为属于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菲律宾高温多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由此也被赋予“花园岛国”的美称:其森林面积为15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同时,金矿、铜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而能源一直是菲律宾经济的短板。“能源资源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所以价格较贵。”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秘书长颜长江告诉本刊记者。 为此,尽管面对来自环保人士和激进团体的强烈反对,菲律宾政府仍期望将核能纳入未来的发电组合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南海对于菲律宾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颜长江说,虽然曾受到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但从2012年开始,菲律宾的整体经济状况正明显向好发展,特别是2013年一季度,菲律宾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7.8%,在东南亚名列前茅。 “虽然仍然受到美欧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菲律宾经济在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下,还是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颜长江表示,近期菲律宾政府鼓励国外企业前去投资发展,同时在国内大规模修建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都拉动了经济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政府开始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到80年代前后,由于西方经济衰退加上菲律宾国内政局多次动荡,经济增速放慢。直到90年代,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举措,才取得明显的效果。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长再次受挫。 阿基诺三世执政后,菲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拉动内需,扩大出口,有效刺激了经济的发展。2010年,菲律宾GDP增速甚至达到7.3%,是过去20多年间的最好水平。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成为菲律宾各行业中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菲律宾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8%,从业人口占劳动力总量的54.8%。 菲律宾最著名的海外劳工,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2011年向国内汇款达到200亿美元,超过该国GDP的10%。据颜长江介绍,2012年这笔款项已经达到240亿美元。 “菲佣”现在遍布世界各国,早就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这样的金字招牌。所以菲律宾枪击台湾渔船后,台湾方面迅速反应,要求限制菲律宾劳工。 根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按照目前初次或重聘到台工作的菲律宾劳工数量,此次枪击台湾渔船将使其损失约2.7亿美元。

能源短板菲律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芒果、菠萝和烟草等。“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 颜长江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餐桌上的主食都是米饭。 而最近几年菲律宾的水稻产量并不理想,部分粮食缺口,甚至需要从泰国、越南以及中国进口来补足。“最近农业部在想各种办法推动提高水稻产量,并开始学习中国搞杂交水稻。” 颜长江说,菲律宾一家公司已开始和中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合作,学习并推动菲律宾的杂交水稻种植,以实现稻米自给自足。 在第二产业方面,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矿储量世界排名靠前,铜矿和镍矿蕴藏量较高,分别达到48亿吨和10.9亿吨。 以2010年为例,菲律宾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3%,工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5%,其中制造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0.1%,建筑业占14%,矿产业仅为4.8%,而电力和水气业则达到11.1%。 农林渔业为菲律宾的重要行业,2010年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9%。

同时,作为一个群岛国家,菲律宾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捕捞的鱼类品种多达2400多种。特别是金枪鱼资源非常丰富,中国餐桌上肥美的白色金枪鱼,就有可能出自菲律宾渔民的网中。 因此,菲律宾的农渔业产品价格都比较低廉,也促使整体物价一直徘徊在比较低水平。在大城市,大米约六七元人民币一公斤,牛肉30元人民币一市斤。目前人民币与比索的汇率约为15:100。 然而,菲律宾的油气等能源资源相当匮乏。在首都马尼拉,出租车价格是3公里起步价6元人民币,之后每公里1.5元人民币以上。 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另外一个主要能源---天然气在菲律宾价格也相对昂贵。颜长江以一个三四口人的家庭为例算了一笔账:每月正常做饭大约要烧掉一罐11公升的煤气,这罐煤气在当地价格是105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每月开支的10%。” 据菲律宾《马尼拉旗帜报》引用菲律宾能源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个季度,菲律宾石油进口增长8.8%,进口总值达到103亿美元。 这一年,菲律宾GDP为2500余亿美元,也就是约5%的GDP用于进口石油。如果加上进口天然气及其他能源,也许将达到10%。 戏剧化的招标目前菲律宾最重要的产油气区在南沙海域的马兰帕亚气田。该气田位于菲律宾南部巴拉望岛东部的南海海域,早在2001年即开始投产。2013年2月,马兰帕亚天然气田联合体向菲律宾政府支付了11亿美元特许开采权费用。 这一气田开采天然气后,经由海底管线输送到500公里外的吕宋岛西南岸城市八打雁,为3家大型发电厂提供燃料。

据菲能源部资料显示,这3家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2700万兆瓦,能满足菲律宾经济最发达的吕宋岛40%到45%的供电需求。也有信息说,这个气田使菲律宾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一度下降了20%。 公开资料显示,马兰帕亚天然气田由菲能源部牵头,壳牌石油菲律宾勘探公司持股45%,雪佛龙马兰帕亚公司持股45%,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持有其余10%的股份。截至目前,菲律宾政府已从马兰帕亚天然气田分得60多亿美元。如果该国扩大在南海的能源开采范围,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菲律宾少有自持的重大能源项目。

菲律宾能源部门官员多次表示,希望欧洲国家与菲律宾共同开发海洋能源,还表示菲律宾政府计划建造一个海洋技术全球研发中心,希望得到欧盟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为利用菲律宾的海洋资源服务。 此前的2012年7月,菲律宾公开招标3处油气田的开采权。这3个油气区块是菲律宾能源部在2011年6月启动的第四轮能源承包项目中,允许外资勘探油气资源的15个区块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区块。 3个区块全部位于西北巴拉望盆地海域,面积从60余万公顷到40余万公顷不等。有统计数据显示,所有15个区块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那次公开招标的第三、第四区块处于中国主张管辖海域范围内。招标消息发布后,中国当即向菲方提出严正抗议。 菲律宾能源部表示,其招标的3个区块为15个区块中“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区块。但戏剧性的情节是,在那次公开招标之前,菲律宾能源部就向外界放风,表示包括澳大利亚尼多石油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和意大利埃尼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都通过了其预审,“可能参加招标会”。

而随后进行的招标会上,却只有6家公司参与竞标,其中5家是菲律宾本土公司。上述大型国际石油开采公司均未现身。 在惨淡收场的招标之后,未来资产证券投资公司分析师戈登.关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没有公司愿意激怒中国,而被中国市场边缘化。对大型油气公司而言,菲律宾并不是一个必须拥有的市场。只有那些在中国毫无机会的公司才会参与竞标。”






http://news.ifeng.com/shendu/lwd ... 15/2752597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