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杨树庄与民国海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04:57
民国海军收编与北伐过程交织,海军与舰队在北伐前未见收拢、北伐后是否完成统一?颇值玩味。所幸近年档案开放蔚成新潮,无论官方民间,海军相关资料陆续公开,预料这类研究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更丰富完整、质地更为精确的纪录与讨论。
      中华民国海军建设有其特殊背景,发展过程可谓崎岖坎坷。鉴于海军官兵经常对此一关乎自身、但坊间较少触及的问题发生兴趣──中华民国海军由何而来,本文由此起始尝试绘出部份面貌。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我国舰队濒临全毁,直到北伐前海军的指挥和编制仍无法统一。其原因主要有:一、民国以前的舰队已呈纷乱,事权不一。清末无力对甲午、马江诸役残余舰队进行有效整顿。海军除少部份向外借贷,其它主要措施几乎放任各省主持,因此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直到民国等于各自发展。其次,对袁世凯任民国总统的不信任使许多省份切断了与中央之间的联系,而闹革命时各省产生的凝聚力在民国后持续发酵以抵制北京在当地安插重要幕僚。多数省政府不仅不受北京的控制,而且还能阻止下级行政单位分裂出去。1袁的影响勉强可及直隶、河南、山东、满洲,但诸如整顿海军之全国性政策则陷于停摆。再者,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源筹措仍然困难。从理论上说,田赋、消费税属中央课捐,实际上除关税、盐税外,大部分税收由各省控制支用。2当然,不论中央、地方,在有限的税收中军费仍是这一时期最大开支,只是不断繁衍扩大的军阀混战以陆上形势进行,此时计画投资海军似乎显得不切实际。这一来,重整海军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等全国一统再续。民国成立后,「旧的既未尽去、新的继之而来」,舰队分布直接反映军阀割据的窘况。3北伐以前,海军仅广东舰队为革命部队所有,渤海舰队属张宗昌势力,东北舰队归张作霖,长江舰队及闽海舰队由杨树庄控制,但在某种程度又受吴佩孚、孙传芳支配。
      民国十五年夏,北伐分三路进攻湖南、 湖北及江西,等到东路军由广东进入福建,蒋中正决定将日趋歧路的舰队依次收拢。考量长江及闽海舰队与北伐事业关系密切,蒋先派人向杨树庄疏导。杨树庄初期表示有意归顺,但归顺后舰队人员、薪饷及未来出路甚感困扰。十月二十七日蒋电请张谭二转知长江及闽海舰队愿意负担其薪饷,同日再电请革命军总政治部主席邓演达协助由侧面疏通。不久,杨树庄所辖上海海军由方声涛赴广东表达归附意愿。蒋认为时机成熟,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告陈果夫汇三十五万元专款存放上海银行做为招归抚部队之保证。4此时,马尾海军也在粤东与蒋的东征军合作歼灭张毅部队,一时之间,革命部队受到极大鼓舞。
      杨树庄海军虽部份收编,但杨对整体局势态度相当踌躇。十五年十二月蒋中正再电张谭二告之海军全部归附后其人事、薪饷与统领诸事宜均有明确准备、无需多虑。杨树庄很快派人到江西向蒋疏诚,但坚称上海并无陆军响应,若明宣表态恐身陷危险。5蒋于是再次派员前往福建洽商,并同时对延宕的局势另做安排。6

      十二月三十日蒋电示何应钦应付杨树庄要旨如下:
      一、如杨树庄真能合作,其舰队须驶至九江、武汉。  
      二、发饷事项应候海军明白宣示方能照办。

      可是民国十五年底左派势力进入武汉,并于中央联席会议发动倒蒋。迫于情况棘手,蒋不得不在十六年元月八日电告何白、程三对杨树庄等事暂时缓手,改以先定东南为要务。因为东南抵定则「海军必定来归,武汉始可巩固」。7等江西局势稳定,上海中国银行张嘉璈同意出借革命军五十万,北伐各项军需顿时获得舒解。不久,北伐军由白崇禧、何应钦分由江西、福建攻取浙江、上海,程潜及李宗仁沿长江东下攻取南京。8二月十八日革命军占领杭州、直趋上海,张宗昌败走。至此,蒋转而向杨施压。
      见蒋中正态度趋硬且亟可能于局势抵定后强收长江等舰队,杨树庄颇为苦恼,唯自忖实力难敌,只好派遣楚同、楚谦、楚有三舰上驶赴约九江。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蒋中正召楚同等三舰舰长犒赏,杨树庄则先一日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三月十八日蒋乘楚同舰攻宁沪,对杨树庄未归顺之残余部队一一收抚,长江、闽海终于归属革命部队。杨就任海军总司令后,海军原有建制重新编整为四队,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练习舰队司令陈训泳、鱼雷游击舰队司令曾以鼎。9杨树庄正式写入民国海军史。

      探究杨树庄的徘徊观望,至少可归出下列因由:

      第一、民国十五年七月一日革命军正式颁布北伐动员令后虽于湖南、湖北、江西屡有佳绩,但吴佩孚部队仍顽强对抗,孙传芳先则宣布保境安民坐收渔利、后又在南昌多次击退北伐军,十月上旬接续发生福建周荫人进犯粤东之事。10换言之,自秋季以来革命军虽进入长江,但湘、鄂、赣、粤诸战场情势并未完全抵定。杨无意表态。

      第二、对民国的混沌局势,各国多引领坐观,或迟迟不愿承认、或趁机涉入中国内政。譬如,在民国十四年末俄国开始提供冯玉祥武器、金钱、私人顾问并训练部队,十五年冯飞苏俄各地观摩,与苏关系非同小可。另外,日本(民国五年)以支持一次世界大战名义支持段祺瑞练兵告一段落后,又立即在满洲找上张作霖期发挥影响。英国的立场也暧昧不明。民国十五年十一月革命军触角伸入长江,英国公使曾尝试与蒋接触,却坚持中国宗主问题须待统一再议。11可见是时蒋的地位是否能快速得到列强承认是一疑问,杨无表态之迫切需要。

      第三、十六年元月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国民政府与国民党中央党部进驻南昌,此事引起武汉、南昌对立。二月苏俄直接涉入反蒋运动,由鲍罗廷积极操纵正在汉口召开之国民党三中全会,并成功剪除蒋在党内及北伐军总司令权力。12蒋与其北伐事业前景如何、是否值得贸然投入,对杨而言变量再增一桩。

      第四、杨树庄明白若公开亲蒋,则长江、闽海、广东舰队将由蒋悉数管辖,那么张宗昌、张作霖海军相对处于弱势。可是蒋招抚杨的同时,孙传芳及张作霖亦曾对杨亟力拉拢。杨分析各种情势和可能发展,企图在一夕数变的环境中争取更多空间,面对蒋所提的归顺议题,也就语多周旋。

      杨树庄倒底算不算得上是军阀?
      这个问题可从二方面同时加以理解。一是学术界对「军阀」一辞的看法,二是有关杨树庄本人的行径。毕生研究民初军阀的著名权威James E Sheridan (谢里登) 曾对军阀做出传神的解释,「忠于职守将部队带到上级指定位置的指挥官通常不是军阀;个人决定他的部队去或不去哪里的指挥官大多是军阀」。13根据这个标准,杨是军阀。或有人认为杨的武力与民初出名军阀相去甚远、论其政治舞台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实力不足构成一支象样的部队。若不顾谢里登的看法、仅由事实面考量,杨在局势混沌之际游走各方,在面临抉择时多以个人利害出发,行事异常独立,其逸出正常指挥之行为不算军阀又算什么?
      民初军阀使军队背上极差的形象,不少人将其视为中国的瘟疫。这批人的素质和表现难以一般概括,但因军阀部队多不以信仰、纪律维系,而靠师生、同乡、同学等裙带关系结盟,在实力悬殊或压力增加时接受现款劝说成为权宜之计。何况有些部队薪饷、粮食都成问题,银弹攻势在北伐过程经常占有一定份量。
      杨树庄接受归抚的过程,在北伐混战、阴谋连连的记录中只是一段不起眼的插曲。它既未涉及理想、勇气,亦缺乏惊心的规模或场景。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有多少社会意识或民族精神的前提下,杨始终步步为营、为自己攫取相当的利益。这不但在某种程度对当时大小军阀心之所系给予赤裸的描述,也为面临国家分裂崩解、无可依恃的数亿中国百姓处境做了沉重的批注。
      话说回来,民国海军收编与北伐过程交织,海军与舰队在北伐前未见收拢、北伐后是否完成统一?颇值玩味。所幸近年档案开放蔚成新潮,无论官方民间,海军相关资料陆续公开,预料这类研究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更丰富完整、质地更为精确的纪录与讨论。

      附记
      本文电文参考「大溪档案」筹笔内容。该档案已于八十六年二月正式开放,唯至八十九年九月实际调阅仍有部份资料进行整理未予公开。


      注释

      1戴季陶,《戴天仇文集》,文星出版社 1962年重版,页187-195。
      2贾德怀,《民国财政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6年版,页697-698。
      3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下册,晓园出版社 1994年版,第671页。
      4《大溪档案》北伐时期(文献),国史馆编。
      5同前注。
      6《大溪档案》北伐时期(筹笔),国史馆编。
      7同前注。
      8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联经出版社 1998年版,页174-175。
      9同注4。
      10王正华,《国民政府之建立与初期成就》,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页351-357。
      11郭廷以,第647页。
      12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页646-648。
      13同前注,第320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29 9:39:21编辑过]
民国海军收编与北伐过程交织,海军与舰队在北伐前未见收拢、北伐后是否完成统一?颇值玩味。所幸近年档案开放蔚成新潮,无论官方民间,海军相关资料陆续公开,预料这类研究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更丰富完整、质地更为精确的纪录与讨论。
      中华民国海军建设有其特殊背景,发展过程可谓崎岖坎坷。鉴于海军官兵经常对此一关乎自身、但坊间较少触及的问题发生兴趣──中华民国海军由何而来,本文由此起始尝试绘出部份面貌。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我国舰队濒临全毁,直到北伐前海军的指挥和编制仍无法统一。其原因主要有:一、民国以前的舰队已呈纷乱,事权不一。清末无力对甲午、马江诸役残余舰队进行有效整顿。海军除少部份向外借贷,其它主要措施几乎放任各省主持,因此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直到民国等于各自发展。其次,对袁世凯任民国总统的不信任使许多省份切断了与中央之间的联系,而闹革命时各省产生的凝聚力在民国后持续发酵以抵制北京在当地安插重要幕僚。多数省政府不仅不受北京的控制,而且还能阻止下级行政单位分裂出去。1袁的影响勉强可及直隶、河南、山东、满洲,但诸如整顿海军之全国性政策则陷于停摆。再者,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源筹措仍然困难。从理论上说,田赋、消费税属中央课捐,实际上除关税、盐税外,大部分税收由各省控制支用。2当然,不论中央、地方,在有限的税收中军费仍是这一时期最大开支,只是不断繁衍扩大的军阀混战以陆上形势进行,此时计画投资海军似乎显得不切实际。这一来,重整海军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等全国一统再续。民国成立后,「旧的既未尽去、新的继之而来」,舰队分布直接反映军阀割据的窘况。3北伐以前,海军仅广东舰队为革命部队所有,渤海舰队属张宗昌势力,东北舰队归张作霖,长江舰队及闽海舰队由杨树庄控制,但在某种程度又受吴佩孚、孙传芳支配。
      民国十五年夏,北伐分三路进攻湖南、 湖北及江西,等到东路军由广东进入福建,蒋中正决定将日趋歧路的舰队依次收拢。考量长江及闽海舰队与北伐事业关系密切,蒋先派人向杨树庄疏导。杨树庄初期表示有意归顺,但归顺后舰队人员、薪饷及未来出路甚感困扰。十月二十七日蒋电请张谭二转知长江及闽海舰队愿意负担其薪饷,同日再电请革命军总政治部主席邓演达协助由侧面疏通。不久,杨树庄所辖上海海军由方声涛赴广东表达归附意愿。蒋认为时机成熟,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告陈果夫汇三十五万元专款存放上海银行做为招归抚部队之保证。4此时,马尾海军也在粤东与蒋的东征军合作歼灭张毅部队,一时之间,革命部队受到极大鼓舞。
      杨树庄海军虽部份收编,但杨对整体局势态度相当踌躇。十五年十二月蒋中正再电张谭二告之海军全部归附后其人事、薪饷与统领诸事宜均有明确准备、无需多虑。杨树庄很快派人到江西向蒋疏诚,但坚称上海并无陆军响应,若明宣表态恐身陷危险。5蒋于是再次派员前往福建洽商,并同时对延宕的局势另做安排。6

      十二月三十日蒋电示何应钦应付杨树庄要旨如下:
      一、如杨树庄真能合作,其舰队须驶至九江、武汉。  
      二、发饷事项应候海军明白宣示方能照办。

      可是民国十五年底左派势力进入武汉,并于中央联席会议发动倒蒋。迫于情况棘手,蒋不得不在十六年元月八日电告何白、程三对杨树庄等事暂时缓手,改以先定东南为要务。因为东南抵定则「海军必定来归,武汉始可巩固」。7等江西局势稳定,上海中国银行张嘉璈同意出借革命军五十万,北伐各项军需顿时获得舒解。不久,北伐军由白崇禧、何应钦分由江西、福建攻取浙江、上海,程潜及李宗仁沿长江东下攻取南京。8二月十八日革命军占领杭州、直趋上海,张宗昌败走。至此,蒋转而向杨施压。
      见蒋中正态度趋硬且亟可能于局势抵定后强收长江等舰队,杨树庄颇为苦恼,唯自忖实力难敌,只好派遣楚同、楚谦、楚有三舰上驶赴约九江。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蒋中正召楚同等三舰舰长犒赏,杨树庄则先一日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三月十八日蒋乘楚同舰攻宁沪,对杨树庄未归顺之残余部队一一收抚,长江、闽海终于归属革命部队。杨就任海军总司令后,海军原有建制重新编整为四队,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练习舰队司令陈训泳、鱼雷游击舰队司令曾以鼎。9杨树庄正式写入民国海军史。

      探究杨树庄的徘徊观望,至少可归出下列因由:

      第一、民国十五年七月一日革命军正式颁布北伐动员令后虽于湖南、湖北、江西屡有佳绩,但吴佩孚部队仍顽强对抗,孙传芳先则宣布保境安民坐收渔利、后又在南昌多次击退北伐军,十月上旬接续发生福建周荫人进犯粤东之事。10换言之,自秋季以来革命军虽进入长江,但湘、鄂、赣、粤诸战场情势并未完全抵定。杨无意表态。

      第二、对民国的混沌局势,各国多引领坐观,或迟迟不愿承认、或趁机涉入中国内政。譬如,在民国十四年末俄国开始提供冯玉祥武器、金钱、私人顾问并训练部队,十五年冯飞苏俄各地观摩,与苏关系非同小可。另外,日本(民国五年)以支持一次世界大战名义支持段祺瑞练兵告一段落后,又立即在满洲找上张作霖期发挥影响。英国的立场也暧昧不明。民国十五年十一月革命军触角伸入长江,英国公使曾尝试与蒋接触,却坚持中国宗主问题须待统一再议。11可见是时蒋的地位是否能快速得到列强承认是一疑问,杨无表态之迫切需要。

      第三、十六年元月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国民政府与国民党中央党部进驻南昌,此事引起武汉、南昌对立。二月苏俄直接涉入反蒋运动,由鲍罗廷积极操纵正在汉口召开之国民党三中全会,并成功剪除蒋在党内及北伐军总司令权力。12蒋与其北伐事业前景如何、是否值得贸然投入,对杨而言变量再增一桩。

      第四、杨树庄明白若公开亲蒋,则长江、闽海、广东舰队将由蒋悉数管辖,那么张宗昌、张作霖海军相对处于弱势。可是蒋招抚杨的同时,孙传芳及张作霖亦曾对杨亟力拉拢。杨分析各种情势和可能发展,企图在一夕数变的环境中争取更多空间,面对蒋所提的归顺议题,也就语多周旋。

      杨树庄倒底算不算得上是军阀?
      这个问题可从二方面同时加以理解。一是学术界对「军阀」一辞的看法,二是有关杨树庄本人的行径。毕生研究民初军阀的著名权威James E Sheridan (谢里登) 曾对军阀做出传神的解释,「忠于职守将部队带到上级指定位置的指挥官通常不是军阀;个人决定他的部队去或不去哪里的指挥官大多是军阀」。13根据这个标准,杨是军阀。或有人认为杨的武力与民初出名军阀相去甚远、论其政治舞台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实力不足构成一支象样的部队。若不顾谢里登的看法、仅由事实面考量,杨在局势混沌之际游走各方,在面临抉择时多以个人利害出发,行事异常独立,其逸出正常指挥之行为不算军阀又算什么?
      民初军阀使军队背上极差的形象,不少人将其视为中国的瘟疫。这批人的素质和表现难以一般概括,但因军阀部队多不以信仰、纪律维系,而靠师生、同乡、同学等裙带关系结盟,在实力悬殊或压力增加时接受现款劝说成为权宜之计。何况有些部队薪饷、粮食都成问题,银弹攻势在北伐过程经常占有一定份量。
      杨树庄接受归抚的过程,在北伐混战、阴谋连连的记录中只是一段不起眼的插曲。它既未涉及理想、勇气,亦缺乏惊心的规模或场景。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有多少社会意识或民族精神的前提下,杨始终步步为营、为自己攫取相当的利益。这不但在某种程度对当时大小军阀心之所系给予赤裸的描述,也为面临国家分裂崩解、无可依恃的数亿中国百姓处境做了沉重的批注。
      话说回来,民国海军收编与北伐过程交织,海军与舰队在北伐前未见收拢、北伐后是否完成统一?颇值玩味。所幸近年档案开放蔚成新潮,无论官方民间,海军相关资料陆续公开,预料这类研究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更丰富完整、质地更为精确的纪录与讨论。

      附记
      本文电文参考「大溪档案」筹笔内容。该档案已于八十六年二月正式开放,唯至八十九年九月实际调阅仍有部份资料进行整理未予公开。


      注释

      1戴季陶,《戴天仇文集》,文星出版社 1962年重版,页187-195。
      2贾德怀,《民国财政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6年版,页697-698。
      3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下册,晓园出版社 1994年版,第671页。
      4《大溪档案》北伐时期(文献),国史馆编。
      5同前注。
      6《大溪档案》北伐时期(筹笔),国史馆编。
      7同前注。
      8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联经出版社 1998年版,页174-175。
      9同注4。
      10王正华,《国民政府之建立与初期成就》,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页351-357。
      11郭廷以,第647页。
      12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页646-648。
      13同前注,第320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29 9:39:2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