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要收购中国最大轮胎公司,工会BG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9:08


6月21日,固铂成山公司员工因抗议阿波罗收购固铂举行大罢工。全体员工身着蓝色工作服,在工厂大门前拉起横幅,群情激奋,振臂高呼;“坚决反对阿波罗巨额负债并购固铂轮胎”、“谁想砸我们饭碗,我们就和他斗到底”。工人们坚决抵制印度阿波罗并购固铂公司,捍卫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公司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
BG图片见:
http://tieba.baidu.com/p/2422226901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12/10157111_0.shtml
固铂中国员工集体停工 阿波罗25亿美元并购案搁浅
2013年07月12日 22:43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种昂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0条评论
员工集体停工固铂中国重组案搁浅      固铂中国员工集体停工阿波罗25亿美元并购案搁浅
种昂
“印度阿波罗公司要收购我们,全体员工坚决不答应,坚决抵制这次并购。”在谈判桌前,面对着西装革履的美国固铂副总裁米勒,作为工会代表的马汝福态度强硬。
2103年6月27日,在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铂成山”)顶楼会议室,6名职工代表与美国固铂派来斡旋的副总裁米勒展开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谈判。这场谈判起因于全球轮胎行业内有史以来最大跨国并购案。
6月11日,美国固铂轮胎公司宣称,将全球8个工厂以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印度阿波罗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度阿波罗”)。在即将并购的8个工厂中,固铂成山是“规模最大、利润最好、成长性最快”一个,约占总利润的1/4。可变数恰恰出现在这里。
十天后,固铂成山工会组织员工集体罢工、反对这笔天价交易。工会开出了唯一、毫无商讨余地的复工条件——终止并购。
7月12日,对于固铂成山5000多名员工来说,是决定命运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员工们等来却是并购将继续进行的消息,工会当即决定再次罢工。
此时此刻。酝酿多时的全球轮胎行业最大重组案显得变数丛生而又进退两难。
针锋相对的谈判
在获知工厂将被大股东出售给印度阿波罗后,固铂成山职工到工会投诉的越来越多、反对之声越来越大,直至6月21日集体罢工。正值并购敏感期,工厂罢工立刻引来了高度关注。
6月27日,固铂成山公司内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在公司顶楼会议室,一场关乎企业和职工命运的谈判正在展开。美国固铂公司紧急派遣副总裁米勒赶到这里,与职工谈判。
一方是美国固铂公司副总裁米勒,另一方则是合资工厂工会的6名代表。场外则是5000多名愤怒的员工,美中双方股东乃至印度阿波罗高层密切关注着这次谈判。
合资工厂固铂成山的前身原是威海成山集团下属工厂。2006年成山集团与美国固铂公司合资,成立了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美方出资7000万美元、技术(替换轮胎技术)、品牌,占51%的股权,中方出场地、设备、人员占49%股权。2010年,美方增持至65%。
作为大股东的代表,米勒首先坐在了长条会议桌的东头,试图给职工播放关于印度阿波罗的视频简介,来说明并购后企业的发展前景。却被一位职工代表当场打断,“我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听解释的”。于是,米勒只好坐在了工会代表的对面,一场针锋相对的谈判就此展开。
马汝福是企业生产部副经理,也是6个职工代表之一。当日,马汝福向会议桌对面的米勒历数,印度阿波罗并购存在过度负债、文化差异难以磨合以及违反中国法律的三大隐忧,全体职工将予以“坚决抵制”。
原来,印度阿波罗并购美国固铂被业界公认是“蛇吞象”式的重组。截止6月11日,前者市值只有9亿美元,后者则为16亿美元。
根据并购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印度阿波罗将通过百分之百举债来实现。其中,阿波罗银行借款4.5亿美元,固铂轮胎通过自身发债和银行借款等融资21亿美元。
此笔交易完成后,阿波罗年融资成本超过8000万美元;固铂轮胎将背上19亿美元的新增负债,年融资成本在1.5亿-2亿美元。可近5年固铂轮胎年平均税前利润只有1亿美元。
马汝福指出,中方与美国固铂合资是希望引入美方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可印度阿波罗各个方面均不如现在的固铂成山工厂。美国大股东只顾自身利益,却把数千工人推给了一个有巨大隐患的企业。
按照并购协议,阿波罗一个全资子公司将以约25亿美元纯现金收购固铂8个轮胎工厂,折合每股35美元,这一价格较当日(6月11日)固铂轮胎的股价高出43%。并购后,美国固铂的股东们将赚个盆满钵盈。而印度阿波罗合并报表后销售收入将达6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轮胎企业,并成功进入中国与北美市场。
正当交易双方举杯相庆、把酒言欢之际,固铂成山以及中方股东却在深深的担忧。当日,马汝福在谈判桌上指出,阿波罗是全额举债并购,8个工厂的利润尚难以偿还贷款利息,一旦市场波动、资金链紧张,工厂就可能会陷入经营困难、减产停工,甚至职工下岗的困境。
印度阿波罗并购美国固铂不仅给职工的稳定带来隐患,还直接侵害了合资公司中方股东的商业利益。固铂成山多数员工当初是从中方股东——成山集团而来,职工罢工得到了后者的支持。
值得玩味的是,合资公司、固铂成山的官方网站是由美方掌控,职工就把罢工维权的信息通过中方股东的网站向外界传达。成山集团一位管理层人士并不讳言,中方股东与合资公司职工的利益和要求是一致的。
文化的冲突
职工代表提出的第二个反对并购的理由是,并购后中印企业文化之间有着难以磨合的鸿沟。事实上,固铂成山当初为了融合中美企业文化曾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最初,美方向固铂成山派出了董事长、总经理在内近百人的管理团队。中方员工首先在语言上感到了沟通不便,诸多从美国赴任的高管每天住在五星级宾馆,高昂的费用也让员工咋舌。
让职工以及中方股东感到无奈的是,这些说着英语、穿着西装的“洋”领导尽管有着炫目的学历和履历,但实际运营上却屡屡犯错。
在《2006年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中显示,“6-7月份,天然胶价格大幅度上涨,合资公司违背市场规律,在高价期大批量采购了4个多月用量的天然胶,价格回落后,直接造成6714.8万元的损失”。
一位分管财务的高管解释道,美国市场较为成熟,价格波动很小,适宜批量采购;中国市场却处在成长期、相当于20年前的美国,价格起伏较大,适合随行就市、短线操作。可美方高管不谙国情、不听劝阻,多次批量采购高价原料,致使企业亏损。
在国内市场价格普涨时,中方曾多次建议尽快提价,可美方却总是延迟滞后。如2006年,中方建议内销在3月1日涨价,外销在4月1日涨价,固铂成山总经理却将内销、外销涨价时间均推迟1个月,使得企业内销利润减少了815.9万元,外销利润减少752.8万元。
原来,中方高管在面对市场机遇时行为方式往往是,千方百计抓住机会,同时尽可能降低风险;美方职业经理人决策时却首先考虑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再抢抓机遇,如果预计风险太大,宁愿放弃。
中方从自身考虑,希望扩大工厂产能;美方从全球着眼,避免单体工厂规模过大。不同的文化差异,使美方高管在听取员工汇报解释时,总言“I understand”,却从不说“I agree”。
屡屡的决策失误,使得美国固铂频繁更换掌门人。在最初四年内,美方总共更换了五任总经理。一位企业职工表示,美方高管从不开会、只发邮件,又很少深入基层。尽管他本人是中层管理者,但个别总经理还没照面就被撤换了。
面对谈判桌上米勒,职工代表指出,中美双方7年的合作,付出了沉重代价,前4年平均每年税前利润只有1931万美元,合资前成山轮胎年利润则为2926万美元;后三年文化达到融合程度,经营业绩才得以提升,平均每年税前利润提升至7257万美元,是合资八年的最佳时期。一旦被阿波罗并购,企业将再次进入中美印三方文化磨合期。
尽管米勒一直辩称,并购是严格按照美国法律进行的,是出于维护股东利益考虑,合理合法。可职工拍案道,工厂在中国就应按照中国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企业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最终,工会人员与职工代表开出了唯一、毫无回旋余地的复工条件——终止并购。副总裁米勒当即表示,会将职工的想法如实汇报给美国总部。
然而,在讨论答复期限时,工会代表先是以7天为限,后又同意推迟至15天。可当米勒仍然表示时间太短时,职工拍案离席,谈判不欢而散。
随后,固铂成山工会在中方股东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员工有条件复工,如果固铂公司不能在15天内就并购案给出全体员工满意的答复,工会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两难的并购
7月9日,美国固铂、印度阿波罗以及中方股东山东成山集团三方齐聚上海,紧急商议对策。可面对工会开出的唯一、毫无商讨余地的条件,“满意的答复”却是一件几乎难以实现的要求。
按照原本的并购进程,印度阿波罗收购美国固铂将在2013年下半年完成交割。可突如其来的罢工,让这笔轮胎业最大并购案进退两难。
美国固铂轮胎公司是全球十大轮胎制造企业之一,是美资第二大上市轮胎公司。在所有8个工厂中,固铂成山是规模最大、利润最好、成长性最快的公司,约占总利润的1/4。全厂占地近百万平方米,每天可产30000条轮胎。即使在全球轮胎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疲软的2012年,该工厂仍然实现收入11.0323亿美元,税前利润1.0653亿美元。
阿波罗公司副董事长NeerajNanwar也曾表示,此次交易可将公司产品引入中国与北美市场。这正是阿波罗所看中的。
如果答应员工终止并购,美国固铂还将面临着巨额违约金;如果强行并购,员工抵制、二次罢工,阿波罗即使买下股权也无法进入工厂,交易仍然难以达成。
就在美印中三方商讨对策之际,固铂成山工会向这次跨过交易融资供应商——渣打银行和德意志银行驻中国机构发去了告知函,试图阻止阿波罗公司贷款并购。
信中称,“最近,由120多名经销商代表向固铂轮胎公司及阿波罗轮胎公司发出联名信。如果此次并购成立,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经销商将会采访果断措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种复杂形势下,贵行这种做法一定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风险。”
7月12日,对于固铂成山5000多名员工来说,是决定命运的日子。然而,这一天,5000多名员工等来却是并购将继续进行的消息。合资工厂工会当即决定再次罢工。
记者多次与美国固铂公司联系,可截止发稿前,固铂公司对于记者的采访始终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一边是利润最高的合资工厂5000多名员工和中方股东的集体抗议;一边是美国固铂、印度阿波罗两大轮胎巨头的执意并购。这场博弈究竟谁能胜出,尚未可知。
固铂成山工会主席岳春学对于企业的未来十分忧虑。他坦言,轮胎销售旺季即将来临,罢工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很可能会丧失订单、贷款,丢失上下游供货商、经销商乃至终端客户。在他看来,未来合资工厂的出路之一是被中方股东回购。
威海成山集团一位管理人士则认为,美国固铂希望出售所有轮胎工厂已显示其放弃轮胎业务的想法。但他表示,按照25亿美元总价收购8个工厂计算,固铂成山的对价至少要五六亿美元。如此高的溢价,中方股东无力回购股权。
[责任编辑:yuran]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 0条评论



6月21日,固铂成山公司员工因抗议阿波罗收购固铂举行大罢工。全体员工身着蓝色工作服,在工厂大门前拉起横幅,群情激奋,振臂高呼;“坚决反对阿波罗巨额负债并购固铂轮胎”、“谁想砸我们饭碗,我们就和他斗到底”。工人们坚决抵制印度阿波罗并购固铂公司,捍卫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公司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
BG图片见:
http://tieba.baidu.com/p/2422226901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12/10157111_0.shtml
固铂中国员工集体停工 阿波罗25亿美元并购案搁浅
2013年07月12日 22:43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种昂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0条评论
员工集体停工固铂中国重组案搁浅      固铂中国员工集体停工阿波罗25亿美元并购案搁浅
种昂
“印度阿波罗公司要收购我们,全体员工坚决不答应,坚决抵制这次并购。”在谈判桌前,面对着西装革履的美国固铂副总裁米勒,作为工会代表的马汝福态度强硬。
2103年6月27日,在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铂成山”)顶楼会议室,6名职工代表与美国固铂派来斡旋的副总裁米勒展开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谈判。这场谈判起因于全球轮胎行业内有史以来最大跨国并购案。
6月11日,美国固铂轮胎公司宣称,将全球8个工厂以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印度阿波罗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度阿波罗”)。在即将并购的8个工厂中,固铂成山是“规模最大、利润最好、成长性最快”一个,约占总利润的1/4。可变数恰恰出现在这里。
十天后,固铂成山工会组织员工集体罢工、反对这笔天价交易。工会开出了唯一、毫无商讨余地的复工条件——终止并购。
7月12日,对于固铂成山5000多名员工来说,是决定命运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员工们等来却是并购将继续进行的消息,工会当即决定再次罢工。
此时此刻。酝酿多时的全球轮胎行业最大重组案显得变数丛生而又进退两难。
针锋相对的谈判
在获知工厂将被大股东出售给印度阿波罗后,固铂成山职工到工会投诉的越来越多、反对之声越来越大,直至6月21日集体罢工。正值并购敏感期,工厂罢工立刻引来了高度关注。
6月27日,固铂成山公司内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在公司顶楼会议室,一场关乎企业和职工命运的谈判正在展开。美国固铂公司紧急派遣副总裁米勒赶到这里,与职工谈判。
一方是美国固铂公司副总裁米勒,另一方则是合资工厂工会的6名代表。场外则是5000多名愤怒的员工,美中双方股东乃至印度阿波罗高层密切关注着这次谈判。
合资工厂固铂成山的前身原是威海成山集团下属工厂。2006年成山集团与美国固铂公司合资,成立了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美方出资7000万美元、技术(替换轮胎技术)、品牌,占51%的股权,中方出场地、设备、人员占49%股权。2010年,美方增持至65%。
作为大股东的代表,米勒首先坐在了长条会议桌的东头,试图给职工播放关于印度阿波罗的视频简介,来说明并购后企业的发展前景。却被一位职工代表当场打断,“我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听解释的”。于是,米勒只好坐在了工会代表的对面,一场针锋相对的谈判就此展开。
马汝福是企业生产部副经理,也是6个职工代表之一。当日,马汝福向会议桌对面的米勒历数,印度阿波罗并购存在过度负债、文化差异难以磨合以及违反中国法律的三大隐忧,全体职工将予以“坚决抵制”。
原来,印度阿波罗并购美国固铂被业界公认是“蛇吞象”式的重组。截止6月11日,前者市值只有9亿美元,后者则为16亿美元。
根据并购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印度阿波罗将通过百分之百举债来实现。其中,阿波罗银行借款4.5亿美元,固铂轮胎通过自身发债和银行借款等融资21亿美元。
此笔交易完成后,阿波罗年融资成本超过8000万美元;固铂轮胎将背上19亿美元的新增负债,年融资成本在1.5亿-2亿美元。可近5年固铂轮胎年平均税前利润只有1亿美元。
马汝福指出,中方与美国固铂合资是希望引入美方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可印度阿波罗各个方面均不如现在的固铂成山工厂。美国大股东只顾自身利益,却把数千工人推给了一个有巨大隐患的企业。
按照并购协议,阿波罗一个全资子公司将以约25亿美元纯现金收购固铂8个轮胎工厂,折合每股35美元,这一价格较当日(6月11日)固铂轮胎的股价高出43%。并购后,美国固铂的股东们将赚个盆满钵盈。而印度阿波罗合并报表后销售收入将达6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轮胎企业,并成功进入中国与北美市场。
正当交易双方举杯相庆、把酒言欢之际,固铂成山以及中方股东却在深深的担忧。当日,马汝福在谈判桌上指出,阿波罗是全额举债并购,8个工厂的利润尚难以偿还贷款利息,一旦市场波动、资金链紧张,工厂就可能会陷入经营困难、减产停工,甚至职工下岗的困境。
印度阿波罗并购美国固铂不仅给职工的稳定带来隐患,还直接侵害了合资公司中方股东的商业利益。固铂成山多数员工当初是从中方股东——成山集团而来,职工罢工得到了后者的支持。
值得玩味的是,合资公司、固铂成山的官方网站是由美方掌控,职工就把罢工维权的信息通过中方股东的网站向外界传达。成山集团一位管理层人士并不讳言,中方股东与合资公司职工的利益和要求是一致的。
文化的冲突
职工代表提出的第二个反对并购的理由是,并购后中印企业文化之间有着难以磨合的鸿沟。事实上,固铂成山当初为了融合中美企业文化曾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最初,美方向固铂成山派出了董事长、总经理在内近百人的管理团队。中方员工首先在语言上感到了沟通不便,诸多从美国赴任的高管每天住在五星级宾馆,高昂的费用也让员工咋舌。
让职工以及中方股东感到无奈的是,这些说着英语、穿着西装的“洋”领导尽管有着炫目的学历和履历,但实际运营上却屡屡犯错。
在《2006年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中显示,“6-7月份,天然胶价格大幅度上涨,合资公司违背市场规律,在高价期大批量采购了4个多月用量的天然胶,价格回落后,直接造成6714.8万元的损失”。
一位分管财务的高管解释道,美国市场较为成熟,价格波动很小,适宜批量采购;中国市场却处在成长期、相当于20年前的美国,价格起伏较大,适合随行就市、短线操作。可美方高管不谙国情、不听劝阻,多次批量采购高价原料,致使企业亏损。
在国内市场价格普涨时,中方曾多次建议尽快提价,可美方却总是延迟滞后。如2006年,中方建议内销在3月1日涨价,外销在4月1日涨价,固铂成山总经理却将内销、外销涨价时间均推迟1个月,使得企业内销利润减少了815.9万元,外销利润减少752.8万元。
原来,中方高管在面对市场机遇时行为方式往往是,千方百计抓住机会,同时尽可能降低风险;美方职业经理人决策时却首先考虑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再抢抓机遇,如果预计风险太大,宁愿放弃。
中方从自身考虑,希望扩大工厂产能;美方从全球着眼,避免单体工厂规模过大。不同的文化差异,使美方高管在听取员工汇报解释时,总言“I understand”,却从不说“I agree”。
屡屡的决策失误,使得美国固铂频繁更换掌门人。在最初四年内,美方总共更换了五任总经理。一位企业职工表示,美方高管从不开会、只发邮件,又很少深入基层。尽管他本人是中层管理者,但个别总经理还没照面就被撤换了。
面对谈判桌上米勒,职工代表指出,中美双方7年的合作,付出了沉重代价,前4年平均每年税前利润只有1931万美元,合资前成山轮胎年利润则为2926万美元;后三年文化达到融合程度,经营业绩才得以提升,平均每年税前利润提升至7257万美元,是合资八年的最佳时期。一旦被阿波罗并购,企业将再次进入中美印三方文化磨合期。
尽管米勒一直辩称,并购是严格按照美国法律进行的,是出于维护股东利益考虑,合理合法。可职工拍案道,工厂在中国就应按照中国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企业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最终,工会人员与职工代表开出了唯一、毫无回旋余地的复工条件——终止并购。副总裁米勒当即表示,会将职工的想法如实汇报给美国总部。
然而,在讨论答复期限时,工会代表先是以7天为限,后又同意推迟至15天。可当米勒仍然表示时间太短时,职工拍案离席,谈判不欢而散。
随后,固铂成山工会在中方股东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员工有条件复工,如果固铂公司不能在15天内就并购案给出全体员工满意的答复,工会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两难的并购
7月9日,美国固铂、印度阿波罗以及中方股东山东成山集团三方齐聚上海,紧急商议对策。可面对工会开出的唯一、毫无商讨余地的条件,“满意的答复”却是一件几乎难以实现的要求。
按照原本的并购进程,印度阿波罗收购美国固铂将在2013年下半年完成交割。可突如其来的罢工,让这笔轮胎业最大并购案进退两难。
美国固铂轮胎公司是全球十大轮胎制造企业之一,是美资第二大上市轮胎公司。在所有8个工厂中,固铂成山是规模最大、利润最好、成长性最快的公司,约占总利润的1/4。全厂占地近百万平方米,每天可产30000条轮胎。即使在全球轮胎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疲软的2012年,该工厂仍然实现收入11.0323亿美元,税前利润1.0653亿美元。
阿波罗公司副董事长NeerajNanwar也曾表示,此次交易可将公司产品引入中国与北美市场。这正是阿波罗所看中的。
如果答应员工终止并购,美国固铂还将面临着巨额违约金;如果强行并购,员工抵制、二次罢工,阿波罗即使买下股权也无法进入工厂,交易仍然难以达成。
就在美印中三方商讨对策之际,固铂成山工会向这次跨过交易融资供应商——渣打银行和德意志银行驻中国机构发去了告知函,试图阻止阿波罗公司贷款并购。
信中称,“最近,由120多名经销商代表向固铂轮胎公司及阿波罗轮胎公司发出联名信。如果此次并购成立,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经销商将会采访果断措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种复杂形势下,贵行这种做法一定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风险。”
7月12日,对于固铂成山5000多名员工来说,是决定命运的日子。然而,这一天,5000多名员工等来却是并购将继续进行的消息。合资工厂工会当即决定再次罢工。
记者多次与美国固铂公司联系,可截止发稿前,固铂公司对于记者的采访始终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一边是利润最高的合资工厂5000多名员工和中方股东的集体抗议;一边是美国固铂、印度阿波罗两大轮胎巨头的执意并购。这场博弈究竟谁能胜出,尚未可知。
固铂成山工会主席岳春学对于企业的未来十分忧虑。他坦言,轮胎销售旺季即将来临,罢工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很可能会丧失订单、贷款,丢失上下游供货商、经销商乃至终端客户。在他看来,未来合资工厂的出路之一是被中方股东回购。
威海成山集团一位管理人士则认为,美国固铂希望出售所有轮胎工厂已显示其放弃轮胎业务的想法。但他表示,按照25亿美元总价收购8个工厂计算,固铂成山的对价至少要五六亿美元。如此高的溢价,中方股东无力回购股权。
[责任编辑:yuran]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 0条评论

我一直以为工会就是个牌子今天才知道很霸气
要继续别被糖衣炮弹黑了
过去看过美国人写的一个帖子,列出了一个表格,一旦印度人进入美国公司高层不多久就把公司搞垮的。远的如dec,近的如摩托罗拉。
2103年6月27日,在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铂成山”)顶楼会议室,6名职工代表与美国固铂派来斡旋的副总裁米勒展开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谈判。这场谈判起因于全球轮胎行业内有史以来最大跨国并购案。
这是要帮助三哥阻止资金外逃
2103年6月27日,在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铂成山”)顶楼会议室,6名职工代表与美国固铂派来斡 ...
穿越了,跨度有点大……
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胜利。还有另外一条出路,死亡,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无论怎样,支持先!
既然只想引入技术,为什么还让美方将股份增持到65%?
当时是哪个傻冒将51%股份卖出的?将行业领先前列产能控股权卖出,通常都是愚蠢的交易
第一次看见公会这么吊
天下剑仙 发表于 2013-7-13 14:12
我一直以为工会就是个牌子今天才知道很霸气
我看,这是二股东操控的反向收购。反正现在中国也不差钱了,融资个几亿美元把股份回购不是问题。背后有很深的地方政府的影子


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要卖,而且是阿三这样的苦主,一点国际视野都没有的苦主!
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要卖,而且是阿三这样的苦主,一点国际视野都没有的苦主!
集团要放弃轮胎业务,溢价出售有钱赚,自然就卖
持续关注 很有典型的例子
固铂成山不是三角的?
我一直以为工会就是个牌子今天才知道很霸气
哈哈。霸气的工会只存在于外企中。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3-7-13 15:53
当时是哪个傻冒将51%股份卖出的?将行业领先前列产能控股权卖出,通常都是愚蠢的交易
应该说是肮脏的交易
当初把企业卖给美国人的官员们有没有什么话要说的?
ligand 发表于 2013-7-13 16:23
我看,这是二股东操控的反向收购。反正现在中国也不差钱了,融资个几亿美元把股份回购不是问题。背后有很 ...
赞同,并表示十分喜欢你的签名。不知道这个签名是否代表你的爱好。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3-7-13 15:53
当时是哪个傻冒将51%股份卖出的?将行业领先前列产能控股权卖出,通常都是愚蠢的交易
当初不让美方有控股权,人家去未必会拿着小头股份来投资这么个小厂。
坚决不能给印度,整个厂子就完了。

另外,并购为什么不考虑中方,美方不是100%股权
我看未必就能有好结果,再看看吧
印度人能搞好企业吗???技术没技术,管理没管理,交给他们等着倒闭把
破产重组得了。大家解脱
wkswb 发表于 2013-7-13 17:53
坚决不能给印度,整个厂子就完了。

另外,并购为什么不考虑中方,美方不是100%股权
阿三收购有40%溢价。 中方不愿给这么高的溢价吧。而且中方收购以后,美国那边再对轮胎收惩罚性关税的话,中方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放弃美国市场。这对这个轮胎企业也会是致命打击。

所以从固山轮胎自己的立场出发,需要美方股东在,美国想对中国产的轮胎实行高额关税的话,必须投鼠忌器,三思而后行。所以拉美方投资,股份换市场,这是一种捆绑策略。

阿三的阿波罗收购,其实是一种没有深思熟虑的政策,但是人家管并购的人,并不在乎这企业长远会怎么样,只要并购成功,就有大笔佣金和回扣可以赚。而且那钱都是从银行贷款,还有被并购企业抵押贷款,不用自己掏腰包,哪怕以后企业倒闭了,关他们什么事啊。而提供贷款的两家银行,也是这么回事,这轮胎公司是个盈利企业,因此手续上都是符合条件的贷款,今年有佣金和高额分红可以拿,人家就干,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来一场金融风暴,这工作就是朝不保夕,现在不多拿,以后失业了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先捞到手里的才算数,谁会在乎以后的事情?

所以中方坚决不能让这收购成功,因此只有一个条件:停止并购。
murmur 发表于 2013-7-13 15:38
既然只想引入技术,为什么还让美方将股份增持到65%?
美方控股,然后派来上百人的管理团队,这些人的巨额开支都是合资公司的成本。然后再用些别的手段把账做成亏损,然后要求中方一同增资。中方要是愿意增资,就继续亏本经营;中方要是不愿意,那就美方自己单独增资同时相应调整股份构成,用不了几年就变成彻底控股了。
要继续别被糖衣炮弹黑了
这招对付工会屡试不爽,当然背后要是有政府撑那就另说了
jjjing 发表于 2013-7-13 19:50
美方控股,然后派来上百人的管理团队,这些人的巨额开支都是合资公司的成本。然后再用些别的手段把账做成 ...
我记得合资企业有最高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51%
BG可能是因为怕三哥进来,一天到晚奇葩,早晚完蛋
工人终于起来了
工会能硬多久??
固铂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乘用车轮胎品牌有:斯达飞(Starfire)、成山(Chengshan)、澳通 (Austone);
卡客车轮胎品牌有:迪恩(Dean)、成山(Chengshan)、澳通(Austone)和富神(Fortune)。

这个公司是由荣成市橡胶厂和美方合资企业。这个行业不是国家交通能源这样的战略型产业,控股没有51%比例限制。这个企业也并非国家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
你确定是在中国?奇了个怪!工会不就是组织看电影的吗?
Trotsky 发表于 2013-7-13 21:35
我记得合资企业有最高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51%
国家只对部分行业有合资控股权限制,不是全部行业。
居然是工会,我看错了吗?
估计是政府层面的意思,反对并购。不然的话,工会是不会这么出头的。
这年头,工会除了发毛巾肥皂,组织打篮球唱歌外,根本不会去组织工人BG的。


来源: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

对比2008、2009年度中国轮胎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的前十企业(见表1、表2),可发现:

1. 这两年销售收入前五名的企业均为中国佳通、杭州中策、三角集团、山东玲珑和中国正新;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是稳坐前四名的杭州中策、三角集团、山东玲珑、中国佳通。

2. 杭州中策的销售收入已超过中国佳通,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企业
上海轮胎橡胶公司、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固铂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公司、山东玲珑橡胶公司、青岛双星轮胎公司、风神轮胎股份公司、青岛黄海橡胶公司、贵州轮胎股份公司、广州华南橡胶公司、北京首创轮胎公司、山东三工橡胶公司、双喜轮胎工业公司、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朝阳浪马轮胎公司、浙江富轮集团、天津国际联合公司、新疆昆仑股份公司、山东泰山轮胎公司、长春轮胎有限公司、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文登三峰轮胎公司、山东盛泰橡胶公司、山东慧通轮胎公司、河北轮胎有限公司、荣成峰富橡胶公司、天津振新橡胶公司、青岛汇轮橡胶有限公司、神马集团橡胶公司、江苏飞驰股份公司、沈阳三橡轮胎公司、鞍山轮胎厂、江苏通用科技公司、佳通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江苏韩泰轮胎公司、南京锦湖轮胎公司、普利司通天津公司、广州珠江轮胎公司、厦门正新橡胶公司、泰丰(江西)轮胎公司、广州宝力轮胎公司、倍耐力轮胎有限公司、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

Trotsky 发表于 2013-7-13 21:35
我记得合资企业有最高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51%


那是初始比例。除了个别保护行业,大部分企业后续经营是不受这个限制的。

经营了两年,一直在亏钱,要是大家都不继续投入,那就直接倒闭,你那49%全打了水漂。

那一起增资吧,人家外资控股和经营,总有办法让合资公司变成亏钱无底洞;而中方不增资的话.....

最简单的,某国有公司有自己的品牌,成立了合资公司之后,同时生产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和外资方品牌的产品。根据协议,这算是使用了外资方的品牌,所以每年要交几千万的品牌管理费给外资公司的瑞士总部,就这一块就让你难受死了。
Trotsky 发表于 2013-7-13 21:35
我记得合资企业有最高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51%


那是初始比例。除了个别保护行业,大部分企业后续经营是不受这个限制的。

经营了两年,一直在亏钱,要是大家都不继续投入,那就直接倒闭,你那49%全打了水漂。

那一起增资吧,人家外资控股和经营,总有办法让合资公司变成亏钱无底洞;而中方不增资的话.....

最简单的,某国有公司有自己的品牌,成立了合资公司之后,同时生产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和外资方品牌的产品。根据协议,这算是使用了外资方的品牌,所以每年要交几千万的品牌管理费给外资公司的瑞士总部,就这一块就让你难受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