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嫡系部队的实力增长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32:55


                              吴三桂嫡系部队的实力增长情况
                                         童屹立
                                   吴氏家族的基本实力
明朝崇祯年间,吴氏家族(吴襄、吴三桂等)是集官僚、军阀兼大地主三位于一体的辽西豪族,在中后所附近拥有面积惊人的庄田。而吴氏家族又将大片的庄田(采邑)分给亲族、有功劳的“家丁”(实际相当于日本的家臣,承担缴纳贡物、军事护卫等义务)。这样,以土地为纽带,亲族、“家丁”们都紧紧地依附于吴氏家族。他们的义务是:平时治理庄田(作为地主),战时从军出阵(其中不少人因在明军中已获得正式军职,则常年从军,庄田委托家人管理),一般都是部队中的战斗骨干。如亲族、“家丁”立有战功,还将会获得更多庄田的赏赐。像这样的“家丁”类似于“日本武士”,士气较高,战斗力较强。
那么,吴氏家族的亲族、“家丁”到底有多少呢?
明崇祯17年(1644年)初,崇祯皇帝召见吴襄谈话,询问兵数与粮饷之事。他告诉崇祯,他们老吴家有三千骁勇敢战的家丁,他们都是由吴襄的子弟、子弟的诸兄弟、亲属等组成的。吴襄自称:他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三千子弟兵吃的是细酒肥羊;他穿的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都穿纨罗纻绮。虽说朝廷长久发不出饷,他们照旧生活得很好。(吴伟业:《绥寇纪略补遗》,卷上,37~38页。)
当时,中后所远近的土地都属于吴家所有。吴氏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他们的亲族、“家丁”则是中小地主。而吴襄上述之言,透露出的秘密是,这支以亲族、“家丁”组成的三千人的军事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吴家军,纯属吴氏家族的私人武装。吴氏家族分给他们的庄田,为他们及其家人生财与享受之源,所以肯为吴家出死力。
                                   吴三桂所辖的兵力变化
崇祯4年(1631年)下半年,吴三桂随父亲吴襄参加了平定吴桥兵变的战斗,在当年任游击,时年20岁。以后在历次战斗中屡立战功,提升很快。崇祯8年(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23岁;崇祯11年(1638年)9月,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时年26岁。崇祯12年(1639年)7月,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
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到辽东后,发现辽军缺乏训练,影响战斗力,用吴三桂为署练兵总兵官,负责练兵。练兵期间,吴三桂开始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实力,在对辽东军严格进行训练的同时,逐步将亲族、“家丁”(这些人也大多历经战阵,能力很强)安插到该部队的重要岗位中,使其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私人”劲旅。他还按自己独特的治军办法进行组织:从部队中选出精锐骑兵1 000,以50骑为一队,共分20队,每队设一领骑官,计20名。
崇祯13年(1640年)5月上旬,洪承畴奉命出山海关,驻宁远,指挥各路兵马救援锦州。洪承畴首先召集吴三桂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议破围锦之敌。随后,明朝廷又增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4员战将,各率所部援锦。加上前四总兵以及补充的兵员,共为八镇总兵,合兵力13万、马4万、骡1万。
吴三桂作为八镇总兵之一,应召率刚完成训练的2万辽东兵参加援锦解围。
崇祯14年(1641年)4月25日,洪承畴部在乳峰山与清军交战。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将有功人员向朝廷呈报。他把吴三桂列为首功。三桂此次斩首清兵10级,内有头目1人,居各镇第一,获战利品也不少。部下伤亡也比起其他各镇较轻,计阵亡38人,重伤38人,轻伤48人,营马被射毙较多,达134匹。(《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12页。)
此后,明军在松锦大战中作战失利。崇祯十四年(1641年)8月,吴三桂率辽东兵先退到杏山,后来又退往宁远。当他逃回宁远后,据宁前道石凤台向朝廷密报:吴三桂的“兵丁尚多,还能整搠兵马,誓拯封疆”。(《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28页。)
此后,明朝廷提升他为提督,授权宁远辽兵和援兵都听他调遣。对吴三桂来说,眼前最重要的是,搜集散亡,招募兵勇,重新集结兵力。至崇祯15年初,吴三桂收容的陆续逃回的官兵以及新招募的兵勇已达1万人,(《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84页。)加上其他各镇收容招募的兵,约是二万五千之数。(《国榷》,卷97,5908页,记为3万。)
崇祯15年(1642年)4月初,崇祯任命原兵部左侍郎范志完为督师,总督辽东宁锦军务兼巡抚,《国榷》,卷98,5921页。赶往宁远,整顿败卒,收拾残局,稳住阵脚。4月12日,崇祯亲自发下手谕,指示范志完:“宁远守御以积峙粮饷”最为重要。经松山一战,明在关外仅剩宁远、前屯、中前、中后四城,其中宁远首当其冲,如若失守,其他三城则无法保障。因此,崇祯特别强调对宁远的防御,还要“兼顾”其他三城,多积贮粮饷,作固守之计。崇祯发帑金12万,户部发折色银30万两,再调天津漕米,陆续运至宁远。指示他将这些钱粮“酌量分贮各城,俾处处有备,庶保无虞”。四城原存贮的粮食,以2/3给三桂,剩1/3给白广恩、李辅明二将所统之兵。如三桂招募新兵,即准按户给食。(《明清史料》丁编第7本,685页。)
  钱粮已足,吴三桂等又请示盔甲、弓箭、枪炮等军需。4月20日,崇祯当即批示兵部:“即速察发”。兵部奉命,不敢迟缓,令兵杖局迅速筹办,由兵部差官“速解赴军前,以资援剿之需,万勿延缓”。(《明清史料》丁编第7本,689页。)
在很短时间内,宁远集兵3万余人,军需已足,防御能力大大增强。
崇祯16年(1643年)9月,清军越过宁远,首先攻击中后所城。攻城是在9月24日傍晚开始的。激战一夜,于次日将城轰开,明兵溃退,清兵随之入城,擒斩明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等20余人,歼灭明马步兵4 500人,俘虏4 000余人。(《清世祖实录》,卷2,8~9页。)接着,9月29日转攻前屯卫,至10月1日破城,斩杀明总兵李辅明、袁尚仁等30余员将官,歼灭4 000余人,俘获2 000余人。济尔哈朗乘胜扩大战果,派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率部分八旗兵进攻中前所。守城的明总兵黄色得知前屯卫城已陷落,惊惶失措,弃城而逃。清军进入中前所,俘获千余人。(《清世祖实录》,卷2,12页。)
中后所三城失陷了,从锦州至山海关四百里间如今只剩下宁远,它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座孤城。虽然济尔哈朗、阿济格在夺取三城后并没有向宁远发起攻击,但它已完全处于清军的控制与包围之中。城内军民人心惶惶,不断有逃亡及降清的事发生。崇祯16年12月,守备孙友白自宁远逃出,投向清朝,受到优待。(《清世祖实录》,卷2,16页。)宁远城和吴三桂的处境更加险恶。
崇祯17年(1644年)初,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并于3月5日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率3万名将士(其中只有约1万人是吴三桂的旧部,另有约1万人是收容其他将领的残部,还有约1万是撤离宁远时才招募的新兵),辽民约20万(其中可供征召的男子约七八万)从宁远入山海关。接着,又自山海关率师进京,3月20日抵达永平。但是,就在此时,北京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未待吴三桂率师至京便已于3月19日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
随后,因为众所周至的原因,吴三桂在同李自成彻底决裂。这时,他尚未想到投清,而是自任“讨贼”之责,以报君父之仇。他在山海关“传檄远近”,号召和动员人们同他一起对抗李自成。随后,他召集明朝其他部队溃散的士兵及唐通的部分降兵,约2万人(《三垣笔纪》,232页),加上原兵马3万,合为5万。加上原有的3万人,总计5万余人。

本文的资料来源:李治亭:《吴三桂大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1日版。



                              吴三桂嫡系部队的实力增长情况
                                         童屹立
                                   吴氏家族的基本实力
明朝崇祯年间,吴氏家族(吴襄、吴三桂等)是集官僚、军阀兼大地主三位于一体的辽西豪族,在中后所附近拥有面积惊人的庄田。而吴氏家族又将大片的庄田(采邑)分给亲族、有功劳的“家丁”(实际相当于日本的家臣,承担缴纳贡物、军事护卫等义务)。这样,以土地为纽带,亲族、“家丁”们都紧紧地依附于吴氏家族。他们的义务是:平时治理庄田(作为地主),战时从军出阵(其中不少人因在明军中已获得正式军职,则常年从军,庄田委托家人管理),一般都是部队中的战斗骨干。如亲族、“家丁”立有战功,还将会获得更多庄田的赏赐。像这样的“家丁”类似于“日本武士”,士气较高,战斗力较强。
那么,吴氏家族的亲族、“家丁”到底有多少呢?
明崇祯17年(1644年)初,崇祯皇帝召见吴襄谈话,询问兵数与粮饷之事。他告诉崇祯,他们老吴家有三千骁勇敢战的家丁,他们都是由吴襄的子弟、子弟的诸兄弟、亲属等组成的。吴襄自称:他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三千子弟兵吃的是细酒肥羊;他穿的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都穿纨罗纻绮。虽说朝廷长久发不出饷,他们照旧生活得很好。(吴伟业:《绥寇纪略补遗》,卷上,37~38页。)
当时,中后所远近的土地都属于吴家所有。吴氏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他们的亲族、“家丁”则是中小地主。而吴襄上述之言,透露出的秘密是,这支以亲族、“家丁”组成的三千人的军事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吴家军,纯属吴氏家族的私人武装。吴氏家族分给他们的庄田,为他们及其家人生财与享受之源,所以肯为吴家出死力。
                                   吴三桂所辖的兵力变化
崇祯4年(1631年)下半年,吴三桂随父亲吴襄参加了平定吴桥兵变的战斗,在当年任游击,时年20岁。以后在历次战斗中屡立战功,提升很快。崇祯8年(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23岁;崇祯11年(1638年)9月,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时年26岁。崇祯12年(1639年)7月,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
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到辽东后,发现辽军缺乏训练,影响战斗力,用吴三桂为署练兵总兵官,负责练兵。练兵期间,吴三桂开始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实力,在对辽东军严格进行训练的同时,逐步将亲族、“家丁”(这些人也大多历经战阵,能力很强)安插到该部队的重要岗位中,使其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私人”劲旅。他还按自己独特的治军办法进行组织:从部队中选出精锐骑兵1 000,以50骑为一队,共分20队,每队设一领骑官,计20名。
崇祯13年(1640年)5月上旬,洪承畴奉命出山海关,驻宁远,指挥各路兵马救援锦州。洪承畴首先召集吴三桂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议破围锦之敌。随后,明朝廷又增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4员战将,各率所部援锦。加上前四总兵以及补充的兵员,共为八镇总兵,合兵力13万、马4万、骡1万。
吴三桂作为八镇总兵之一,应召率刚完成训练的2万辽东兵参加援锦解围。
崇祯14年(1641年)4月25日,洪承畴部在乳峰山与清军交战。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将有功人员向朝廷呈报。他把吴三桂列为首功。三桂此次斩首清兵10级,内有头目1人,居各镇第一,获战利品也不少。部下伤亡也比起其他各镇较轻,计阵亡38人,重伤38人,轻伤48人,营马被射毙较多,达134匹。(《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12页。)
此后,明军在松锦大战中作战失利。崇祯十四年(1641年)8月,吴三桂率辽东兵先退到杏山,后来又退往宁远。当他逃回宁远后,据宁前道石凤台向朝廷密报:吴三桂的“兵丁尚多,还能整搠兵马,誓拯封疆”。(《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28页。)
此后,明朝廷提升他为提督,授权宁远辽兵和援兵都听他调遣。对吴三桂来说,眼前最重要的是,搜集散亡,招募兵勇,重新集结兵力。至崇祯15年初,吴三桂收容的陆续逃回的官兵以及新招募的兵勇已达1万人,(《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84页。)加上其他各镇收容招募的兵,约是二万五千之数。(《国榷》,卷97,5908页,记为3万。)
崇祯15年(1642年)4月初,崇祯任命原兵部左侍郎范志完为督师,总督辽东宁锦军务兼巡抚,《国榷》,卷98,5921页。赶往宁远,整顿败卒,收拾残局,稳住阵脚。4月12日,崇祯亲自发下手谕,指示范志完:“宁远守御以积峙粮饷”最为重要。经松山一战,明在关外仅剩宁远、前屯、中前、中后四城,其中宁远首当其冲,如若失守,其他三城则无法保障。因此,崇祯特别强调对宁远的防御,还要“兼顾”其他三城,多积贮粮饷,作固守之计。崇祯发帑金12万,户部发折色银30万两,再调天津漕米,陆续运至宁远。指示他将这些钱粮“酌量分贮各城,俾处处有备,庶保无虞”。四城原存贮的粮食,以2/3给三桂,剩1/3给白广恩、李辅明二将所统之兵。如三桂招募新兵,即准按户给食。(《明清史料》丁编第7本,685页。)
  钱粮已足,吴三桂等又请示盔甲、弓箭、枪炮等军需。4月20日,崇祯当即批示兵部:“即速察发”。兵部奉命,不敢迟缓,令兵杖局迅速筹办,由兵部差官“速解赴军前,以资援剿之需,万勿延缓”。(《明清史料》丁编第7本,689页。)
在很短时间内,宁远集兵3万余人,军需已足,防御能力大大增强。
崇祯16年(1643年)9月,清军越过宁远,首先攻击中后所城。攻城是在9月24日傍晚开始的。激战一夜,于次日将城轰开,明兵溃退,清兵随之入城,擒斩明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等20余人,歼灭明马步兵4 500人,俘虏4 000余人。(《清世祖实录》,卷2,8~9页。)接着,9月29日转攻前屯卫,至10月1日破城,斩杀明总兵李辅明、袁尚仁等30余员将官,歼灭4 000余人,俘获2 000余人。济尔哈朗乘胜扩大战果,派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率部分八旗兵进攻中前所。守城的明总兵黄色得知前屯卫城已陷落,惊惶失措,弃城而逃。清军进入中前所,俘获千余人。(《清世祖实录》,卷2,12页。)
中后所三城失陷了,从锦州至山海关四百里间如今只剩下宁远,它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座孤城。虽然济尔哈朗、阿济格在夺取三城后并没有向宁远发起攻击,但它已完全处于清军的控制与包围之中。城内军民人心惶惶,不断有逃亡及降清的事发生。崇祯16年12月,守备孙友白自宁远逃出,投向清朝,受到优待。(《清世祖实录》,卷2,16页。)宁远城和吴三桂的处境更加险恶。
崇祯17年(1644年)初,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并于3月5日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率3万名将士(其中只有约1万人是吴三桂的旧部,另有约1万人是收容其他将领的残部,还有约1万是撤离宁远时才招募的新兵),辽民约20万(其中可供征召的男子约七八万)从宁远入山海关。接着,又自山海关率师进京,3月20日抵达永平。但是,就在此时,北京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未待吴三桂率师至京便已于3月19日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
随后,因为众所周至的原因,吴三桂在同李自成彻底决裂。这时,他尚未想到投清,而是自任“讨贼”之责,以报君父之仇。他在山海关“传檄远近”,号召和动员人们同他一起对抗李自成。随后,他召集明朝其他部队溃散的士兵及唐通的部分降兵,约2万人(《三垣笔纪》,232页),加上原兵马3万,合为5万。加上原有的3万人,总计5万余人。

本文的资料来源:李治亭:《吴三桂大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1日版。

佩服佩服,楼主的考证很详细。


还有一个问题,至今没有人说得清楚,那就是,吴三桂所部在山海关究竟战死了多少人?战后满清见他兵甚少,于是拨给了他一万人辅助他打先锋,个人推测吴三桂原来的兵只剩下了两万人左右。

还有一个问题,至今没有人说得清楚,那就是,吴三桂所部在山海关究竟战死了多少人?战后满清见他兵甚少,于是拨给了他一万人辅助他打先锋,个人推测吴三桂原来的兵只剩下了两万人左右。


还有一个小问题,山海关战场上双方抛下的约七万具尸体都埋在哪里了?现今的考古(或者当地的民众)就从来没有在石河两岸挖到过一具当年的尸骨吗?


还有一个小问题,山海关战场上双方抛下的约七万具尸体都埋在哪里了?现今的考古(或者当地的民众)就从来没有在石河两岸挖到过一具当年的尸骨吗?


明朝军户对边镇将领存在剥削和隶属关系,实际跟农奴集团差不多

军户(农奴)          家丁(武士)          将领(领主)

这是明末边镇的按生产关系构成,如果把辽西边镇集团看作是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显然处于低等的封建社会

而关内的明朝高级佃农文明,在边镇集团的挟夷自重的勒索下,被迫提供这个农奴集团以岁币(军饷),好让他们抵挡另一农奴集团(后金)。


明朝皇帝因为辽事日益严重,被迫给关宁军交保护费,所以要粮给粮,要钱给钱,全中国的国力都被边镇的军饷榨干了









明朝军户对边镇将领存在剥削和隶属关系,实际跟农奴集团差不多

军户(农奴)          家丁(武士)          将领(领主)

这是明末边镇的按生产关系构成,如果把辽西边镇集团看作是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显然处于低等的封建社会

而关内的明朝高级佃农文明,在边镇集团的挟夷自重的勒索下,被迫提供这个农奴集团以岁币(军饷),好让他们抵挡另一农奴集团(后金)。


明朝皇帝因为辽事日益严重,被迫给关宁军交保护费,所以要粮给粮,要钱给钱,全中国的国力都被边镇的军饷榨干了







nero000 发表于 2013-7-1 12:34
明朝军户对边镇将领存在剥削和隶属关系,实际跟农奴集团差不多

军户(农奴)          家丁(武士)      ...
你最好先把军户和营兵都有什么区别弄清楚了再发表感想不迟,连明朝军制的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还生产关系?军队的层层隶属关系叫生产关系?军户和营兵是一样的?无知。
mzsm 发表于 2013-7-3 12:34
你最好先把军户和营兵都有什么区别弄清楚了再发表感想不迟,连明朝军制的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还生产关系?军 ...
我说的是军户,军户不受将领支配种地?军户不受将领支配服差役?军户能脱离随便脱籍?
晚明的军户和将领之间不是剥削生产关系还是什么?

“军户和营兵是一样的?”        你是在自己设定一个问题,然后自问自答吗?

发些真知灼见的东西出来,一句话贴乱喷人算什么有本事



我们在谈边镇军丁被将领私役耕种的问题

你突然冒出来,扯上了“营兵”

那募兵制、营兵制、卫所制
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谈谈军制,给大家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