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车打破潜规则超低价在阿根廷抢单,北车告到机电商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37:32


搅局阿根廷:北车“状告”南车削价竞争

中国南车(601766)在数月内连续于阿根廷“攻城拔寨”后,却在国内惹起一场众怒。

5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78亿新签合同,其中包括5月23日新近签署的22.56亿阿根廷动车组合同。这不是中国南车今年斩获的第一笔阿根廷订单。在今年1月,中国南车还拿到了两条阿根廷地铁共计35亿元的合同。也就是说,不到半年内,中国南车在阿根廷便获得了接近60亿元的车辆订单。
南车对订单的“收获”,同时就意味着其他竞标公司的“失意”。尤其是,失落者不仅仅包括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国外公司,还有其国内的竞争对手中国北车(601299),以及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信建设、陕西煤电等一众比南车在阿根廷耕耘更久的国企。
从时间上看,中国南车入场阿根廷时间较晚,知情者称,其短期内斩获颇丰,缘于“低价”。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由于南车以这种方式突然“杀入”,甚至引发上述几家中国公司原本谈定的数个合同被阿根廷方面要求重审报价,重新谈判。于是,中信建设和中国北车一怒之下,找到中国机电商会集体告了中国南车一状。
不过,南车方面坚持认为,自己基于市场准则所作的策略调整,并无不当之处。并一再强调“没有损己不利人,公司出口的地铁车辆仍有利润保证”。

记者获得的一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报告,揭示了几大企业在阿根廷市场为了订单而激烈竞争的曲折故事。而这场在外部看来仍为隐秘的博弈,更是折射出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集体出海时常有的竞争尴尬。


搅局者:南车突入阿根廷
故事若要溯源,得从2012年一场发生在异国的公共交通事故开始说起。
2012年2月22日,阿根廷狂欢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一起城铁列车和站台相撞出轨事故,造成51人死亡,700余人受伤。这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近82年来最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
出事地铁为萨米恩托线,为布宜诺斯艾利斯铁道公司所运营,事后调查发现,这条铁路使用的老旧式列车“东芝经典”属40年前型号,早已被多国弃用。因为年代久远,设备陈旧,并缺乏更新保养,事故频发。在此之前的2011年9月,布市还发生过另一起严重的城轨与公交车相撞事故,造成11人死亡、228人受伤。
频发的重大事故令民众愤怒,阿根廷内阁不得不做出追究责任人与更新线路的决定。随后阿根廷交通国务秘书引咎辞职,交通秘书处的管理权,也发生转换。2012年6月6日,阿政府设立内政和交通运输部,将原计划、公共投资和服务部下辖的交通国务秘书处并入内政部。
在追究责任过程中,原交通部官员的腐败行径被曝光,加之交通部易主,新接任主管交通的内政部长弗洛伦西奥·兰达佐要求重新审查交通项目,多个交通项目的谈判签约就此微妙生变。
在大动作换人换部门的同时,阿根廷政府还准备投入巨资对城轨车辆进行更新。2013年1月10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更新萨米恩托和米特雷城铁系统。
其中的5.14亿美元城铁订单,于克里斯蒂娜发表电视讲话前一天刚刚签订--阿根廷内政部与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签署409节电动城铁车组采购合同,当时价值约合34亿人民币。
这是阿政府最大的一次性投资政府采购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南美获得的最大轨道交通装备订单。首批列车将于2014年5月交付。
2012下半年,阿根廷宣布购买95辆城轨车辆,用以更换出事故的萨米恩托线现有列车。中国北车、阿尔斯通等七八家公司均向阿方报价、参与竞标。其中,中国北车的报价在230万美元一辆车,这一价格在所有公司中显得性价比较高,北车也以为自己中标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据记者了解,参与海外项目,一般中国公司都需要在机电产品进出口协会进行申报备案,然后再参与竞争。但2012年年底,中国南车未经报价报备这一步骤,突然自行与阿方沟通,随后以低价获得订单。
此后,中国南车与阿根廷内政部签署了409辆车价值5.14亿美元的合同,签约额和购车数量都远远超过阿方原本的计划。


价格战:伤人伤己?
“都是因为价格太低,这个价格太有杀伤力了。”中国北车方面熟知此事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南车之所以获得阿根廷的这笔大订单,与之抛出的价格有最直接的关系。
在南车介入之前,多家国际公司的报价每辆均在200万美金以上,但中国南车的报价却只有127万美金一辆。
“这个价格明显没法挣钱,用这样的价格去抢订单,伤己又伤人。”北车方面的人士称,南车的报价不仅需大幅降低车辆的配置,也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该人士指责南车为抢市场“不择手段”。

对此,南车方面的人士则向记者解释道,这个价格仍可有利润,“南车是本着市场原则参与竞争,并无任何不当之处”。
故事并未因为这笔订单的落定而告终。“低价”的连锁反应,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出现。
2013年2月,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向国内反映,由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及米德勒线409辆动车组车辆项目上价格远远低于其他中国同类项目,阿根廷方面认为中方其它企业的报价不严肃,请中方做出解释,并表示暂停中方其他公司已签约项目进程。

这些项目包括,中信建设在阿根廷已签约的布市A线地铁项目,价值约5亿美金;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价值20亿美金的贝尔格拉诺北线;陕西煤业集团所跟进的价值五六亿美金的贝尔格拉诺南线。
也就是说有价值30亿美金的项目受此牵连。随即,中信建设的A线地铁重新招标, 中信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备案申请参加投标。但有南车突然杀入的前车之鉴,中信建设等公司心里没谱,找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集体告了南车一状。


秘调会:还原互相厮杀
2013年2月22日上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北京召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地铁车辆项目协调会。与会的公司包括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所获得的一份记录当时协调会的文件,显示了当时与会各方的态度。
中国北车代表表示,中国企业在阿根廷发生的事件是一个“悲剧”,这种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不仅在整个阿根廷市场受到影响,对其他国家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应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并声称“如果北车下属企业发生这种事,北车一定严肃处理”。
中信建设方面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开拓阿根廷市场近10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价格体系,但南车青岛四方的做法对此造成严重冲击,不但未按规定和程序在商会备案、接受协调,而且报价非常低。阿方目前整体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价格不信任,后果非常严重。希望按自律公约进行处罚。

此外,上述“价值约5亿美金、布市A线地铁项目”本是中信建设已经和阿方签约、分四期执行的项目,目前中信建设已经交付一部分的产品,剩下后续还有105辆车本需交付,如今因阿方的新要求提出后,需重新审核签约。关于这105辆车,中信建设认为是其过去已签约合同的变更,希望其他企业给予配合。
但南车显然不愿意“配合”。面对两家公司的指责,中国南车的代表回应称:南车每个海外项目都是赢利的。整个形势在发生变化,企业要积极参与和适应。关于这105辆车的“新”订单,因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已经出具了同意函,表示对南车的认可,南车不愿放弃。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补充说明了一个情况:南车所获得的、引发争议的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及米德勒线409辆动车组车辆,与原来陕西煤业公司签订的分包合同有一定关联性——陕西煤业有选择向谁采购的权力。何况,北车后来的报价更低。
据记者了解,原来,在那场订单争夺战中,由于南车开出127万美元/辆的“超低价”,令原本报价230万美元/辆的北车极为被动,北车随后决定大幅降低报价至126万美元/辆,比南车更低。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动车车辆报价和零配件的配置有关。生产商通过对新旧型号车型的调整,以及国产件代替进口件等组合方式,确实如南车所言也可以实现一定利润。北车之前230万美金/辆的报价,因为车型新、零件都是进口,并且考虑到这样一来维修成本低,是在替阿方省钱。但对方不领情了。”

记者还了解到,在上述争夺中,甚至连阿尔斯通也把报价降到156万美元/辆,“杀得很夸张”。不过,尽管北车的最终报价比南车更低了1万美元/辆,还是无果。并且因为从230万美元/辆大幅下降到126万美元/辆,引发上文所述阿根廷方面的“不严肃”之说。

在市场激烈“厮杀”的双方,在协调会上也打起了嘴仗。
商会处罚:依旧“勇往直前”
商会经过协调后认为,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及米德勒线409辆动车组车辆项目,商会仅收到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申报备案材料,未收到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的同意函,经商处也没有为任何一家公司出具过同意函,包括中国南车。
鉴此,商会同意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参加阿根廷启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A线地铁采购105辆地铁车辆项目投标,不支持“其他公司”参与此项目。
关于北车、中信建设反映的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动车组项目上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项目申报备案和报价过低问题,商会确认青岛四方没有备案,建议相关企业按照《自律公约》的程序提起诉告并由专家委员会认定。

随后3月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专家委员会对南车进行了处罚,要求其自愿退出阿根廷市场一年。
记者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孟繁一求证该信息,孟确认了确实有此事,并称商会正在与相关企业协商解决,但暂时不能提供更多的协商细节。

然而,中国南车显然并不甘“自愿退出”。
5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公司于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78.1亿元,约占2012年营业收入的8.6%。合同主要包括:8.7亿元机车销售合同;11.3亿元机车修理合同;10.3亿元客车修理合同;22.4亿元电动车组销售合同;17亿元动车组检修合同;2.8亿元不锈钢车体项目合同;4.2亿元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和1.4亿元混合动力公交车销售合同。
78亿元总额中,也包括了南车5月23日新近签署的22.56亿阿根廷动车组合同。据记者掌握的情况,此次新单南车的报价更低,为105美元/辆。“这一次,其它企业都干脆懒得说了。”知情者称。


出口版图:谁动了谁的奶酪
事实上,中国南车在阿根廷市场的“不甘”,中国北车、中信建设的“愤怒”,一定程度折射的是铁道部时代中国轨道装备出口所形成的一套“秘密版图”。
据了解,铁道部曾经成立16个境外铁路项目协调组,比如美洲有中美、中巴、中委项目组,亚洲和中东有中印、中伊、中东、中巴、中吉乌组等欧洲则有中俄、中乌等项目组。铁道部希望以基建、装备制造、技术支持和中资银行贷款打包的形式参与海外项目竞标。
铁道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就已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达260亿美元。
这些项目组原本是以高速铁路作为主要推广方向,但是各国高铁发展计划不同,项目组遂同时兼顾拓展地铁、城轨等轨道交通项目。

在这些项目协调组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和默契是,中国同类公司分开参与项目组,基建和装备都是如此,比如中国南车参与了中美项目组,中国北车则不得在该组,而转战中巴项目组。
阿根廷在那个时候是“划给”中国北车的势力范围。正因如此,在南车突然杀入阿根廷市场后,北车吃惊之余也愤怒不已。有南车人士向记者坦承:“原本南车应该是拓展美国项目的,但美方项目迟迟无法推进,阿根廷项目比较容易推进,所以才转战阿根廷。”

但因此指责南车动了其他人的蛋糕?显然也不够公平。据悉,自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落马之后,中国铁路外延发展的进度受阻,不少外派项目组纷纷收缩回国,原本圈定的势力范围也被打乱。
尽管商会设定了相应机制来防止更多的恶性竞争,但中信建设副总裁马传福认为,这一机制并没有发挥效果。以阿根廷为例,中国企业彼此之间沟通并不够,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为了打开局面,频繁发生削价竞争的情况。
“我们在海外这么多年,碰到这种事情多了。”马传福认为,这种竞争恐怕要持续数年,各公司得通过‘亮肌肉’的方式确定主导权,“否则凭什么服你?”他说,需经过一番无序竞争后,才可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达成默契,你去这里,我去那里”。


业绩压力:不抢单就停工?
南车、北车、中信建设,这三家公司都是国资委下属的中央企业,海外矛盾如此尖锐,根本或在于业绩压力。
过去两年,中国铁路投资建设大幅下降,车辆采购的步伐也因为资金不足而屡屡延后。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逾九成的业绩靠国内订单支撑,国内订单需求下滑的同时,对两家公司的业绩冲击不小。
中国北车2012年主营收入为924.3亿元,仅比2011年增长3.4%,其中国内主营业务收入为827.7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0.4%。

中国南车2012年主营收入为819.4亿元,虽然比2011年有不到10%的增长,但是受国内市场采购总量下降影响,中国南车机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4.97亿元,较上年降低19.03%。且该公司销售普通客车2189辆,也较上年减少7.95%。国内业务的形势也向该公司拉响了警铃。
记者从两家公司的员工处了解到,年报以外,更严峻的形势是,来自国铁的订单——也就是铁道部的收入,实际下降了一半,每家公司都不同程度遭遇开工不足的窘境。
有证券行业分析师指出,动车组订单自从2009年之后就没再招标过,此前的订单,按照两家公司的动车组交付计划,今年3月,中国南车的动车组订单将全部交付完毕,中国北车的订单也只够到今年6月份。

有接近中国南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南车四方厂之所以积极外扩,不惜杀入北车的海外地盘抢食,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其工厂订单已经告罄,再不接单就不得不停工了。
在国内,动车组订单除了铁道部这个买家再无它主,国内寻求订单不易,南北车都纷纷转向海外寻求过剩产能的归处,而且开拓力度极大。
中国北车2012年国际市场收入为96.6亿元,占主营总收入的10.5%,比2011年增长53.9%。中国南车2012年国际市场收入为85.2亿元,占主营收入的9.42%,比2011年增长38.95%,创了该公司的历史新高。

与2012年相比,南车今年的国际业务将更为显著。根据南车今年以来发布的合同公告统计,截至5月27日,中国南车共与澳大利亚、毛里塔尼亚、 尼日利亚、土库曼斯坦、马来西亚等国的公司,签订海外合同订单共计81.3亿元(约合13.3亿美元),主要涉及电动车组、内燃动车组、客车、货车、地铁、不锈钢车体等项目。
最大的海外订单贡献正是来自阿根廷。中国南车与阿根廷内政与交通部在今年1月和5月分别签订34.3亿元电动车组销售合同,以及22.4亿元电动车销售合同。仅阿根廷市场,就贡献了56.7亿元订单收入。


http://www.21cbh.com/HTML/2013-6-8/4ONTQzXzcwMjU4OQ_2.html

搅局阿根廷:北车“状告”南车削价竞争

中国南车(601766)在数月内连续于阿根廷“攻城拔寨”后,却在国内惹起一场众怒。

5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78亿新签合同,其中包括5月23日新近签署的22.56亿阿根廷动车组合同。这不是中国南车今年斩获的第一笔阿根廷订单。在今年1月,中国南车还拿到了两条阿根廷地铁共计35亿元的合同。也就是说,不到半年内,中国南车在阿根廷便获得了接近60亿元的车辆订单。
南车对订单的“收获”,同时就意味着其他竞标公司的“失意”。尤其是,失落者不仅仅包括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国外公司,还有其国内的竞争对手中国北车(601299),以及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信建设、陕西煤电等一众比南车在阿根廷耕耘更久的国企。
从时间上看,中国南车入场阿根廷时间较晚,知情者称,其短期内斩获颇丰,缘于“低价”。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由于南车以这种方式突然“杀入”,甚至引发上述几家中国公司原本谈定的数个合同被阿根廷方面要求重审报价,重新谈判。于是,中信建设和中国北车一怒之下,找到中国机电商会集体告了中国南车一状。
不过,南车方面坚持认为,自己基于市场准则所作的策略调整,并无不当之处。并一再强调“没有损己不利人,公司出口的地铁车辆仍有利润保证”。

记者获得的一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报告,揭示了几大企业在阿根廷市场为了订单而激烈竞争的曲折故事。而这场在外部看来仍为隐秘的博弈,更是折射出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集体出海时常有的竞争尴尬。


搅局者:南车突入阿根廷
故事若要溯源,得从2012年一场发生在异国的公共交通事故开始说起。
2012年2月22日,阿根廷狂欢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一起城铁列车和站台相撞出轨事故,造成51人死亡,700余人受伤。这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近82年来最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
出事地铁为萨米恩托线,为布宜诺斯艾利斯铁道公司所运营,事后调查发现,这条铁路使用的老旧式列车“东芝经典”属40年前型号,早已被多国弃用。因为年代久远,设备陈旧,并缺乏更新保养,事故频发。在此之前的2011年9月,布市还发生过另一起严重的城轨与公交车相撞事故,造成11人死亡、228人受伤。
频发的重大事故令民众愤怒,阿根廷内阁不得不做出追究责任人与更新线路的决定。随后阿根廷交通国务秘书引咎辞职,交通秘书处的管理权,也发生转换。2012年6月6日,阿政府设立内政和交通运输部,将原计划、公共投资和服务部下辖的交通国务秘书处并入内政部。
在追究责任过程中,原交通部官员的腐败行径被曝光,加之交通部易主,新接任主管交通的内政部长弗洛伦西奥·兰达佐要求重新审查交通项目,多个交通项目的谈判签约就此微妙生变。
在大动作换人换部门的同时,阿根廷政府还准备投入巨资对城轨车辆进行更新。2013年1月10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更新萨米恩托和米特雷城铁系统。
其中的5.14亿美元城铁订单,于克里斯蒂娜发表电视讲话前一天刚刚签订--阿根廷内政部与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签署409节电动城铁车组采购合同,当时价值约合34亿人民币。
这是阿政府最大的一次性投资政府采购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南美获得的最大轨道交通装备订单。首批列车将于2014年5月交付。
2012下半年,阿根廷宣布购买95辆城轨车辆,用以更换出事故的萨米恩托线现有列车。中国北车、阿尔斯通等七八家公司均向阿方报价、参与竞标。其中,中国北车的报价在230万美元一辆车,这一价格在所有公司中显得性价比较高,北车也以为自己中标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据记者了解,参与海外项目,一般中国公司都需要在机电产品进出口协会进行申报备案,然后再参与竞争。但2012年年底,中国南车未经报价报备这一步骤,突然自行与阿方沟通,随后以低价获得订单。
此后,中国南车与阿根廷内政部签署了409辆车价值5.14亿美元的合同,签约额和购车数量都远远超过阿方原本的计划。


价格战:伤人伤己?
“都是因为价格太低,这个价格太有杀伤力了。”中国北车方面熟知此事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南车之所以获得阿根廷的这笔大订单,与之抛出的价格有最直接的关系。
在南车介入之前,多家国际公司的报价每辆均在200万美金以上,但中国南车的报价却只有127万美金一辆。
“这个价格明显没法挣钱,用这样的价格去抢订单,伤己又伤人。”北车方面的人士称,南车的报价不仅需大幅降低车辆的配置,也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该人士指责南车为抢市场“不择手段”。

对此,南车方面的人士则向记者解释道,这个价格仍可有利润,“南车是本着市场原则参与竞争,并无任何不当之处”。
故事并未因为这笔订单的落定而告终。“低价”的连锁反应,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出现。
2013年2月,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向国内反映,由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及米德勒线409辆动车组车辆项目上价格远远低于其他中国同类项目,阿根廷方面认为中方其它企业的报价不严肃,请中方做出解释,并表示暂停中方其他公司已签约项目进程。

这些项目包括,中信建设在阿根廷已签约的布市A线地铁项目,价值约5亿美金;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价值20亿美金的贝尔格拉诺北线;陕西煤业集团所跟进的价值五六亿美金的贝尔格拉诺南线。
也就是说有价值30亿美金的项目受此牵连。随即,中信建设的A线地铁重新招标, 中信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备案申请参加投标。但有南车突然杀入的前车之鉴,中信建设等公司心里没谱,找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集体告了南车一状。


秘调会:还原互相厮杀
2013年2月22日上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北京召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地铁车辆项目协调会。与会的公司包括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所获得的一份记录当时协调会的文件,显示了当时与会各方的态度。
中国北车代表表示,中国企业在阿根廷发生的事件是一个“悲剧”,这种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不仅在整个阿根廷市场受到影响,对其他国家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应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并声称“如果北车下属企业发生这种事,北车一定严肃处理”。
中信建设方面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开拓阿根廷市场近10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价格体系,但南车青岛四方的做法对此造成严重冲击,不但未按规定和程序在商会备案、接受协调,而且报价非常低。阿方目前整体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价格不信任,后果非常严重。希望按自律公约进行处罚。

此外,上述“价值约5亿美金、布市A线地铁项目”本是中信建设已经和阿方签约、分四期执行的项目,目前中信建设已经交付一部分的产品,剩下后续还有105辆车本需交付,如今因阿方的新要求提出后,需重新审核签约。关于这105辆车,中信建设认为是其过去已签约合同的变更,希望其他企业给予配合。
但南车显然不愿意“配合”。面对两家公司的指责,中国南车的代表回应称:南车每个海外项目都是赢利的。整个形势在发生变化,企业要积极参与和适应。关于这105辆车的“新”订单,因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已经出具了同意函,表示对南车的认可,南车不愿放弃。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补充说明了一个情况:南车所获得的、引发争议的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及米德勒线409辆动车组车辆,与原来陕西煤业公司签订的分包合同有一定关联性——陕西煤业有选择向谁采购的权力。何况,北车后来的报价更低。
据记者了解,原来,在那场订单争夺战中,由于南车开出127万美元/辆的“超低价”,令原本报价230万美元/辆的北车极为被动,北车随后决定大幅降低报价至126万美元/辆,比南车更低。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动车车辆报价和零配件的配置有关。生产商通过对新旧型号车型的调整,以及国产件代替进口件等组合方式,确实如南车所言也可以实现一定利润。北车之前230万美金/辆的报价,因为车型新、零件都是进口,并且考虑到这样一来维修成本低,是在替阿方省钱。但对方不领情了。”

记者还了解到,在上述争夺中,甚至连阿尔斯通也把报价降到156万美元/辆,“杀得很夸张”。不过,尽管北车的最终报价比南车更低了1万美元/辆,还是无果。并且因为从230万美元/辆大幅下降到126万美元/辆,引发上文所述阿根廷方面的“不严肃”之说。

在市场激烈“厮杀”的双方,在协调会上也打起了嘴仗。
商会处罚:依旧“勇往直前”
商会经过协调后认为,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及米德勒线409辆动车组车辆项目,商会仅收到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申报备案材料,未收到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的同意函,经商处也没有为任何一家公司出具过同意函,包括中国南车。
鉴此,商会同意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参加阿根廷启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A线地铁采购105辆地铁车辆项目投标,不支持“其他公司”参与此项目。
关于北车、中信建设反映的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根廷萨拉门托线动车组项目上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项目申报备案和报价过低问题,商会确认青岛四方没有备案,建议相关企业按照《自律公约》的程序提起诉告并由专家委员会认定。

随后3月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专家委员会对南车进行了处罚,要求其自愿退出阿根廷市场一年。
记者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孟繁一求证该信息,孟确认了确实有此事,并称商会正在与相关企业协商解决,但暂时不能提供更多的协商细节。

然而,中国南车显然并不甘“自愿退出”。
5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公司于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78.1亿元,约占2012年营业收入的8.6%。合同主要包括:8.7亿元机车销售合同;11.3亿元机车修理合同;10.3亿元客车修理合同;22.4亿元电动车组销售合同;17亿元动车组检修合同;2.8亿元不锈钢车体项目合同;4.2亿元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和1.4亿元混合动力公交车销售合同。
78亿元总额中,也包括了南车5月23日新近签署的22.56亿阿根廷动车组合同。据记者掌握的情况,此次新单南车的报价更低,为105美元/辆。“这一次,其它企业都干脆懒得说了。”知情者称。


出口版图:谁动了谁的奶酪
事实上,中国南车在阿根廷市场的“不甘”,中国北车、中信建设的“愤怒”,一定程度折射的是铁道部时代中国轨道装备出口所形成的一套“秘密版图”。
据了解,铁道部曾经成立16个境外铁路项目协调组,比如美洲有中美、中巴、中委项目组,亚洲和中东有中印、中伊、中东、中巴、中吉乌组等欧洲则有中俄、中乌等项目组。铁道部希望以基建、装备制造、技术支持和中资银行贷款打包的形式参与海外项目竞标。
铁道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就已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达260亿美元。
这些项目组原本是以高速铁路作为主要推广方向,但是各国高铁发展计划不同,项目组遂同时兼顾拓展地铁、城轨等轨道交通项目。

在这些项目协调组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和默契是,中国同类公司分开参与项目组,基建和装备都是如此,比如中国南车参与了中美项目组,中国北车则不得在该组,而转战中巴项目组。
阿根廷在那个时候是“划给”中国北车的势力范围。正因如此,在南车突然杀入阿根廷市场后,北车吃惊之余也愤怒不已。有南车人士向记者坦承:“原本南车应该是拓展美国项目的,但美方项目迟迟无法推进,阿根廷项目比较容易推进,所以才转战阿根廷。”

但因此指责南车动了其他人的蛋糕?显然也不够公平。据悉,自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落马之后,中国铁路外延发展的进度受阻,不少外派项目组纷纷收缩回国,原本圈定的势力范围也被打乱。
尽管商会设定了相应机制来防止更多的恶性竞争,但中信建设副总裁马传福认为,这一机制并没有发挥效果。以阿根廷为例,中国企业彼此之间沟通并不够,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为了打开局面,频繁发生削价竞争的情况。
“我们在海外这么多年,碰到这种事情多了。”马传福认为,这种竞争恐怕要持续数年,各公司得通过‘亮肌肉’的方式确定主导权,“否则凭什么服你?”他说,需经过一番无序竞争后,才可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达成默契,你去这里,我去那里”。


业绩压力:不抢单就停工?
南车、北车、中信建设,这三家公司都是国资委下属的中央企业,海外矛盾如此尖锐,根本或在于业绩压力。
过去两年,中国铁路投资建设大幅下降,车辆采购的步伐也因为资金不足而屡屡延后。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逾九成的业绩靠国内订单支撑,国内订单需求下滑的同时,对两家公司的业绩冲击不小。
中国北车2012年主营收入为924.3亿元,仅比2011年增长3.4%,其中国内主营业务收入为827.7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0.4%。

中国南车2012年主营收入为819.4亿元,虽然比2011年有不到10%的增长,但是受国内市场采购总量下降影响,中国南车机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4.97亿元,较上年降低19.03%。且该公司销售普通客车2189辆,也较上年减少7.95%。国内业务的形势也向该公司拉响了警铃。
记者从两家公司的员工处了解到,年报以外,更严峻的形势是,来自国铁的订单——也就是铁道部的收入,实际下降了一半,每家公司都不同程度遭遇开工不足的窘境。
有证券行业分析师指出,动车组订单自从2009年之后就没再招标过,此前的订单,按照两家公司的动车组交付计划,今年3月,中国南车的动车组订单将全部交付完毕,中国北车的订单也只够到今年6月份。

有接近中国南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南车四方厂之所以积极外扩,不惜杀入北车的海外地盘抢食,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其工厂订单已经告罄,再不接单就不得不停工了。
在国内,动车组订单除了铁道部这个买家再无它主,国内寻求订单不易,南北车都纷纷转向海外寻求过剩产能的归处,而且开拓力度极大。
中国北车2012年国际市场收入为96.6亿元,占主营总收入的10.5%,比2011年增长53.9%。中国南车2012年国际市场收入为85.2亿元,占主营收入的9.42%,比2011年增长38.95%,创了该公司的历史新高。

与2012年相比,南车今年的国际业务将更为显著。根据南车今年以来发布的合同公告统计,截至5月27日,中国南车共与澳大利亚、毛里塔尼亚、 尼日利亚、土库曼斯坦、马来西亚等国的公司,签订海外合同订单共计81.3亿元(约合13.3亿美元),主要涉及电动车组、内燃动车组、客车、货车、地铁、不锈钢车体等项目。
最大的海外订单贡献正是来自阿根廷。中国南车与阿根廷内政与交通部在今年1月和5月分别签订34.3亿元电动车组销售合同,以及22.4亿元电动车销售合同。仅阿根廷市场,就贡献了56.7亿元订单收入。


http://www.21cbh.com/HTML/2013-6-8/4ONTQzXzcwMjU4OQ_2.html


都有问题,北车自以为是,对竞争对手一点防范心理都没有,南车自相残杀,拿到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就不好说了。另外就是天朝特色,凡是政府当家长的,往往都是对内垄断暴利,对外无利甚至亏本。看看机械重工行业,政府不干预,让几家企业自己去竞争,杀了一阵大家也都有默契了,该赚的钱都赚的挺好。如果一开始北车南车就PK两下,后面也就会形成默契,大家去赚自己该赚的钱好了。

都有问题,北车自以为是,对竞争对手一点防范心理都没有,南车自相残杀,拿到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就不好说了。另外就是天朝特色,凡是政府当家长的,往往都是对内垄断暴利,对外无利甚至亏本。看看机械重工行业,政府不干预,让几家企业自己去竞争,杀了一阵大家也都有默契了,该赚的钱都赚的挺好。如果一开始北车南车就PK两下,后面也就会形成默契,大家去赚自己该赚的钱好了。
中国人做生意的思维还是无法摆脱零和游戏观念的束缚。
反正是国企,研发经费国家承担,不算在成本里面,只要能造出来,卖价比原材料加人工成本高,就不算亏。国内出口企业基本都这个鸟样,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出口退税。
从高利润做到低利润,从低利润做到无利润,从无利润做到亏本,接下来就是大家坐下好好的谈一谈规则了,这是国内各个行业的通病
华为和中兴两个所谓的民族企业就是一步步的把通信行业做成白菜价,真是一对搅屎棍
这没什么,这样可以反逼着自己不断创新,降低成本,不被淘汰。

商业可以有默契,但归根结底是死敌,靠默契存活下去是没有前途的,差一点的很容易被另一方不默契的时候搞死。

wangwang623 发表于 2013-6-9 09:46
反正是国企,研发经费国家承担,不算在成本里面,只要能造出来,卖价比原材料加人工成本高,就不算亏。国内 ...
一派胡言!
ruuyy 发表于 2013-6-8 20:58
都有问题,北车自以为是,对竞争对手一点防范心理都没有,南车自相残杀,拿到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就不好说 ...
确实,北车领导太实在,总拿南车当兄弟,根本不会想到南车会这样。在商言商没有错,但南车你首先是央企,要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你?!呵呵!无语,因为我已出离愤怒!
lzjl 发表于 2013-6-10 09:32
确实,北车领导太实在,总拿南车当兄弟,根本不会想到南车会这样。在商言商没有错,但南车你首先是央企, ...
不要把北车说的这么高尚,同样的事情又不是没做过。我觉得没必要为企业辩护。市场行为应该没有什么。
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没了,天下神仙妖怪都会怕的。
凭本事吃饭,凭管理降成本。自然法则,适者生存。不过如果能抬高点价格,利润会好得多。
这两家在帝都地铁项目上就争的厉害~~帝都14号线一半北车一半四方
光伏和风电产业就是典型。本来在欧美还是高富帅的新兴工业,短短几年让中国自己做成了白菜。
我看阿到头人家一张订单都不会给你,因为人家觉得你太不严肃了。
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 ... /14/c_116145956.htm
原标题:时隔一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铁再出撞车事故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宇):当地时间13日清晨7点零7分,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时,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铁萨米恩托线靠近卡斯特拉尔车站的铁路上,前后两辆火车发生追尾相撞事故,截至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这起火车撞车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155人受伤。

大约15个月以前,也就是2012年2月22日,阿根廷城铁萨米恩托线昂赛站发生的重大火车出轨事故造成50人死亡,703人受伤。在该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已经拨款将城铁系统的相关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新。然而,谁也没想到,时隔一年多,在同样的一条线路上,再度发生了惨剧。



这点就不能学学鬼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