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国玉玺的一些揣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8:13


《史记·秦始皇本记·正义》所引崔浩语: “李斯磨和壁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

《集解》蔡邕曰:「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飲食入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御之親愛者曰幸。璽者,印信也。天子璽白玉螭虎鈕。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璽』,左傳曰『季武子璽書追而與之』,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衛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 《正義》崔浩云:「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韋曜吳書云璽方四寸,上句交五龍,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漢書云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按:二文不同。


《书断》亦云:“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命李斯书其文。”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厉王在位17年(前757—前741),武王在位51年(前740—前690),文王在位13年(前689—前676)
如记载真实,卞和至少要等50多年,故存疑

印文内容
一种是韦曜的《吴书》(《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说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另一种还是张守节引用某家汉书说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第三种,裴松之在应劭的著作《汉官仪》中找出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亦见应劭《汉官仪·;卷下》清·;孙星衍校本,孙星衍注:亦见之《北堂书钞》仪饰部、《太平御览》仪式部)
裴松之: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辽史》:“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

《隋书志第六·;礼仪六》云:又有传国玺,白玉为之,方四寸,螭兽钮,上交五蟠螭,隐起鸟篆书。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凡八字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
        “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山海经山经》所记湖北古地理
中次八经之山:第一山为景山,向东北为荆山、骄山、女几山、宜诸山、纶山、陆危Ⅸ山,又东光山,又东北岐山,又东铜山、又东北美山、大尧山、灵山、龙山,又东南衡山、石山,又南若山,又东南彘山、玉山、罐山,又东北仁举山,又东师每山,又东南琴鼓山。
凡荆山之首,自景山互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0
景山: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
《水经》:“沮水出汉中房陵县景山。”杨守敬注出沮阳县西北景山。CeJ260,)房陵,今湖北房县。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
纪要》载:“沮水出郧阳府房县西南二百里之景山……东南流合于漳水,漳水出南漳县南境之废临沮县南……自江陵西入江。”[9J3195景山应在今湖北房县境内。
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
万方数据
胡渭《禹贡锥指》载:“荆山之西百余里为景山”0【4】期与《山经》合。《水经漳水》日:“荆山在景山东一百余里,新城泺乡县界。”注日:新城泺乡县,魏置县,属新城郡,晋、宋、齐梁因,在今保康县南。【6]挪1泺乡县当今湖北保康县。
宜诸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膛。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

初步推测:
材料:湖北产
颜色:白色
形制:方台螭龙,阴文,无边框
尺寸:边长3厘米左右,高2厘米
印文: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分析
1,材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湖北产,一说蓝田玉。
 
第一,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注引沈约语:“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钮,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第二,《资治通鉴》云:“赵高令子婴斋戒,当庙见,受玉玺。即以卞和玉所刻的传国玺。”但是根据《玉玺谱》载:“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是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汉书》注引《晋阳秋》还记载:“冉闵大将军蒋干以传国玺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献之,百僚皆贺。玺光照洞彻,上蟠螭文隐起,书曰:‘旻(昊)天之命,皇帝寿昌’,秦旧玺也。”关于印文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谏逐客书》李斯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文中“随和之宝”指的是随侯珠,和氏璧
“秦不生一焉”指非秦国所产

2,国内汉王,后印目前发现11方

1968年于刘邦陵一公里处发现皇后印
和田玉,玉螭虎钮,33克,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阴文,皇后之玺,无边框
《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


1981年于邗江发现广陵王印,边长2.3厘米,高2厘米,金制龟钮,阴文,广陵王玺,无边框
金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7克。印面长2.375厘米、宽2.372厘米。龟钮钮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优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

1956年出土滇王印,边长2.4厘米,高2厘米,金制蛇钮,阴文,滇王之印,无边框
这枚出土于6号墓漆棺底部的金印“通体完好如新”。印作蟠蛇纽,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印面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O.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文乃凿成,笔划两边的凿痕犹可辨识,篆书,白文四字,曰“滇王之印”。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中的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文帝行玺
1983年于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方形龙钮金印,通高1.8厘米,边长3.1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98%,印面呈田字格状,阴刻“文帝行玺”4字,小篆体,书体工整,刚健有力。钮作一龙蜷曲状,龙首尾及两足分置四角上,似腾飞疾走。这枚金印铸后局部又用利刃凿刻而成,出土时印面槽沟内及印台四周壁面都有碰痕和划伤,并遗留有暗红色印泥,显系长期使用所致,说明金印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印。“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迄今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

一、中国古代官印
(一)战国时期官印 也称“先秦印玺”。《说文解字》:“印,执政所持信也。”当时印、玺不分,为各级官吏身份信物,并用于玺书加封之用。各国文字区别甚大。
(二)秦代官印 《汉书旧仪》:“秦以来时,天子独称玺。”臣下称印或章,文字已基本统一为秦代小篆。也有个别秦官印印文有玺字,当是秦始皇之前之印,同时质地为金(铜),别于皇帝“玉玺”。
(三)汉代官印 文字均匀,笔画规范。 汉制:皇帝,玉玺龙钮;皇后,金玺虎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三公、将军,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二百至千石,铜印鼻钮。虚爵者,填其印文,以金或银,不能加盖使用。汉代官印 新 莽 时 期 官 印

先秦时,凡印章,不论是帝王的,还是臣民的,都可称“玺”。秦始皇称制后,为强调皇帝的权威,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称“朕” (以前人人都用的自称);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称“诏”、称“制”;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玺”。臣民的凭信物只能称“印”、称“章”。从此,“玺”这个名称成为御用印信的称谓。

汉承秦制,在玺印的规定上稍有宽缓,皇后、诸王印信也称玺,但基本上仍相沿旧制而不改。据《晋书舆服志》载:“乘舆六玺,秦制也。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汉遵秦不改。

《汉旧仪卷上》载:皇帝行玺,凡封(按:此句有脱字,应云“凡封命用之”);之玺(按:此句应云“皇帝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按:此句应云“皇帝信玺”)发兵;其征大臣,以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以于子之玺;事天地鬼神,以天子信玺。

五代的《录异记》可信度不高,一是成书时间晚,二是没佐证;三则这书不是很“正统”

关于传国玉玺规格介绍最详细的是《隋书志》,不过内容属于孤证,并且所载印文“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与主流说法偏差较大,有几种可能:1,作者误听误记;2,所说的玉玺不是秦始皇那方;3,文本刊印错误

古代玉璧
先秦玉璧大多
直径在5—25厘米之间,厚度0.4—1厘米之间
传国玉玺由和氏璧改制,可以推出两点
1,和氏璧的尺寸相当特别,比较厚
2,传国玉玺不会太大
并且从战国到汉的印玺都不大

由《汉官仪》可知,皇后玺为“金螭虎钮”,但是出土的皇后之玺为玉制,并且在刘邦陵园附近,个人推测这可能是吕后在刘邦死后给自己做的逾制印。
进而这方玉玺的尺寸规格可能与皇帝玉玺非常接近。

目前发现的汉代王,后印均为阴文,故推测传国玉玺也是阴文

南越国共传五代王,共九十三年。开国之君赵佗僭称南越武帝,第二代王赵眜(赵佗次孙)僭称文帝,第三代王赵婴齐(赵眜之子)死后称明王,皆筑有陵墓。赵佗之墓至今不知所在;赵眜之墓深埋在广州象岗山腹心深处,1983年被发现;明王墓早在三国时便被孙权盗掘。第四代王赵兴(婴齐次子)、第五代王赵建德(婴齐长子)均未建陵墓。

赵佗(?--前137年),真定人,曾为秦的将领,参加过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的战争,后任秦朝的龙川县令,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号南越王。赵佗颇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开明勤勉,对岭南的有效统治长达67年,在岭南政治统治及开发史上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第二代王赵眜(前 ? -- 前122年)。赵佗次孙,这位,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年轻国王,体弱多病,性弱内向,在位16年,贪图享乐,碌碌无为,没什么建树。公元前122年因病去世,年龄43岁左右,葬在今广州象岗山腹心深处。

由此可知,文帝行玺是赵眛自己造的,标准皇帝印玺是玉制的。

引用:鸟虫篆防伪说

秦始皇扫平六国,先灭了六国文字,烧了六国古书,却偏偏保留了盛行吴越的鳥虫篆。政府行文用小篆,民间记事是草隶,而玺章旗帜用鸟虫字,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用鸟虫篆书写,由玉工孙寿雕刻了《传国玉玺》,文字见下。
秦始皇偏爱鸟虫篆,原因恐怕与当今货币印刷爱用繁密的纹饰一般,易于辨伪防伪。鸟虫篆的生命力很强,唐宋印章还常见鳥虫字。但古文字界、考古界对鸟虫字研究並不重视,研究吴文化的学者和官员,恐怕很少有人识得吴国鸟虫字。至于号称吴文化发源地的吴地百姓,不知吴文字为何物!不信,有几人能识这大秦帝国传国玉玺上的字?
本文想为鸟虫字張目。
1、鸟字因何生?
有说鸟虫字是一种过渡的装饰,所以沒有生命力;有说鸟虫字是蝌蚪文,苍佶造的…。我认为鸟虫字诞生在吴国,应同先吴文化的鸟语、鸟俗、鸟崇拜联系起来。
越王戈 州句剑 勾践剑 夫差戈 阖闾戈 阖闾剑
先从这六个鸟虫书“王”字说起,这六字分别从吴、越王的青铜兵器上收录,他们都用鸟来装饰自己的王字,其中1、2、4、5(自右至左)是背向的双鸟在上,王字在下。6为王字藏在双鸟、双墩之中。夫差戈的王字最美,凤首己似龙头,衔草、长尾、足居王字上。这是吴、越尊奉鸟的习俗。
再看无锡鸿山战国越墓出土的玉凤饰。(还有我的博客标志)
这是良渚文化高把豆上的凤鸟陶纹,五千年前的凤乌崇拜。
无锡姚湾贝丘遗址出土的陶鸟挂饰件,七千年前吴地马家浜人的鸟崇拜。
所谓鸟语,就是春秋战国时中原列国对吴越地方语言的蔑称。那时的吴、越语言不通中原,曾被孟子称为稽舌鸟语。
吴国的初期青铜器铭文,原来都顺西周字形,直到春秋中期突然出现鸟虫书。同国力的倔起同步。
我认为鸟虫篆溶入正是吴地原住民信仰图腾对泊来文明的改造和升华,鸟虫篆是吴越人借用汉字向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回归,是本民族文化特征在文字上的一种强烈表现。`
2、鸟字何识读。
先拿“用”字为例,左起第一件阖闾剑独鸟站在用字之上;第二件夫差戈用字上为鸟首下为凤鸟;第三件玄翏戈用字藏在相对双凤的颈脖间;第四件是朝左的凤鸟咀衔用字;第五、六、七都是用嵌在中间。而“用”字本身书写方法同周篆,鸟形的搭配有较大随意性。
这是上海博物馆藏展的吴王阖闾剑原件彩照,与真剑同大。

吴王阖闾剑是最早的鸟书典范,剑铭八字,右起自上而下读:
攻吾王光 自乍用僉
攻字:双鸟背向而立,双尾间夹的为“攻”的篆体字。
吾字:简笔的双鸟相向。吾字上半为两个罗马字五,下半为口字。
王字:双鸟背向坐蹲王字上,王字的下半竖成S形是呼应上面鸟形。
光字:阖闾本名光。上为蹲鸟,下为篆体繁写的光。
自字:上部为自的篆写体,下面人形两条鸟尾为装飾。
乍字。周篆中,今“作”字均通同“乍”字,上半为乍,下画鸟足。
用字。上部左向蹲鸟,下部用字。
剑字。僉为剑字古体,此字未作鸟虫处理,只稍加艺术化。
鸟书始自阖闾,阖闾为王,夫差、玄翏、玄扬、逞等子、侄辈王子们争先恐后,竞相仿刻凤鸟篆的风气最浓。
最精美的鸟书要数吴王子夫差戈。此戈一面六字:王子攼之用戈。另一面刻一地名,一字。字迹秀美,鎏金制作,富丽堂皇。
吴国盛行凤鸟篆时,在青铜戈的正面都刻有一个特殊的字(见下),按当时各国习俗,应为地名。有人译“扬”,我译“鱼羽”字。并考证为常锡间的阖闾城(详见吴论廿八)。
吴王阖闾为越兵刺伤身亡,夫差接任,吴王的凤鸟篆凤骤然而止。由越王句践当王子时始行的鸟篆却一直流传二百年,直到越灭国,但越鸟不是凤鸟,而是鸠。下面所录的均为“戉”字,古通“越”字,是越国国名。句践当越王子时,从吴国凤鸟篆风气中,借鉴仿学刻鸠鸟为鸟篆,以后历代越王均以鸠鸟篆刻剑,有时还盛行双线刻。但越无凤鸟,没有吴凤霸道。
楚国也有鸟虫书,但虫多鸟少。这是“楚王孙渔之用” 戈的铭文。六字中“王、用”两字为鸟书,其余四字为虫书。不过楚之鸟仿吴凤,但没有那么多灵气。
秦汉后,鸟书更少,虫书却大量成为印章书体,流传的汉代虫书印章还有一百多方。
汉代的瓦当上,还有使用虫书的。这是流传的汉“永受嘉福”瓦当拓本。
吴国盛行凤鸟篆时,国都当在常锡间的阖闾城和苏州的古大城,可惜苏钖常没有流传一件凤鸟篆刻的青铜器,仰或玉器、陶瓷器。也从没有出土过一件,现见凤鸟篆青铜器都是吴灭时流散到外地的,这是研究吴文字、吴文化、吴史的极大憾事!我今年春在阖闾城外采集的凤鸟篆字印纹陶罐就弥足珍贵了。

《史记·秦始皇本记·正义》所引崔浩语: “李斯磨和壁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

《集解》蔡邕曰:「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飲食入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御之親愛者曰幸。璽者,印信也。天子璽白玉螭虎鈕。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璽』,左傳曰『季武子璽書追而與之』,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衛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 《正義》崔浩云:「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韋曜吳書云璽方四寸,上句交五龍,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漢書云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按:二文不同。


《书断》亦云:“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命李斯书其文。”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厉王在位17年(前757—前741),武王在位51年(前740—前690),文王在位13年(前689—前676)
如记载真实,卞和至少要等50多年,故存疑

印文内容
一种是韦曜的《吴书》(《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说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另一种还是张守节引用某家汉书说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第三种,裴松之在应劭的著作《汉官仪》中找出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亦见应劭《汉官仪·;卷下》清·;孙星衍校本,孙星衍注:亦见之《北堂书钞》仪饰部、《太平御览》仪式部)
裴松之: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辽史》:“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

《隋书志第六·;礼仪六》云:又有传国玺,白玉为之,方四寸,螭兽钮,上交五蟠螭,隐起鸟篆书。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凡八字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
        “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山海经山经》所记湖北古地理
中次八经之山:第一山为景山,向东北为荆山、骄山、女几山、宜诸山、纶山、陆危Ⅸ山,又东光山,又东北岐山,又东铜山、又东北美山、大尧山、灵山、龙山,又东南衡山、石山,又南若山,又东南彘山、玉山、罐山,又东北仁举山,又东师每山,又东南琴鼓山。
凡荆山之首,自景山互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0
景山: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
《水经》:“沮水出汉中房陵县景山。”杨守敬注出沮阳县西北景山。CeJ260,)房陵,今湖北房县。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
纪要》载:“沮水出郧阳府房县西南二百里之景山……东南流合于漳水,漳水出南漳县南境之废临沮县南……自江陵西入江。”[9J3195景山应在今湖北房县境内。
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
万方数据
胡渭《禹贡锥指》载:“荆山之西百余里为景山”0【4】期与《山经》合。《水经漳水》日:“荆山在景山东一百余里,新城泺乡县界。”注日:新城泺乡县,魏置县,属新城郡,晋、宋、齐梁因,在今保康县南。【6]挪1泺乡县当今湖北保康县。
宜诸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膛。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

初步推测:
材料:湖北产
颜色:白色
形制:方台螭龙,阴文,无边框
尺寸:边长3厘米左右,高2厘米
印文: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分析
1,材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湖北产,一说蓝田玉。
 
第一,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注引沈约语:“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钮,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第二,《资治通鉴》云:“赵高令子婴斋戒,当庙见,受玉玺。即以卞和玉所刻的传国玺。”但是根据《玉玺谱》载:“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是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汉书》注引《晋阳秋》还记载:“冉闵大将军蒋干以传国玺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献之,百僚皆贺。玺光照洞彻,上蟠螭文隐起,书曰:‘旻(昊)天之命,皇帝寿昌’,秦旧玺也。”关于印文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谏逐客书》李斯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文中“随和之宝”指的是随侯珠,和氏璧
“秦不生一焉”指非秦国所产

2,国内汉王,后印目前发现11方

1968年于刘邦陵一公里处发现皇后印
和田玉,玉螭虎钮,33克,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阴文,皇后之玺,无边框
《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


1981年于邗江发现广陵王印,边长2.3厘米,高2厘米,金制龟钮,阴文,广陵王玺,无边框
金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7克。印面长2.375厘米、宽2.372厘米。龟钮钮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优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

1956年出土滇王印,边长2.4厘米,高2厘米,金制蛇钮,阴文,滇王之印,无边框
这枚出土于6号墓漆棺底部的金印“通体完好如新”。印作蟠蛇纽,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印面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O.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文乃凿成,笔划两边的凿痕犹可辨识,篆书,白文四字,曰“滇王之印”。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中的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文帝行玺
1983年于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方形龙钮金印,通高1.8厘米,边长3.1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98%,印面呈田字格状,阴刻“文帝行玺”4字,小篆体,书体工整,刚健有力。钮作一龙蜷曲状,龙首尾及两足分置四角上,似腾飞疾走。这枚金印铸后局部又用利刃凿刻而成,出土时印面槽沟内及印台四周壁面都有碰痕和划伤,并遗留有暗红色印泥,显系长期使用所致,说明金印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印。“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迄今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

一、中国古代官印
(一)战国时期官印 也称“先秦印玺”。《说文解字》:“印,执政所持信也。”当时印、玺不分,为各级官吏身份信物,并用于玺书加封之用。各国文字区别甚大。
(二)秦代官印 《汉书旧仪》:“秦以来时,天子独称玺。”臣下称印或章,文字已基本统一为秦代小篆。也有个别秦官印印文有玺字,当是秦始皇之前之印,同时质地为金(铜),别于皇帝“玉玺”。
(三)汉代官印 文字均匀,笔画规范。 汉制:皇帝,玉玺龙钮;皇后,金玺虎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三公、将军,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二百至千石,铜印鼻钮。虚爵者,填其印文,以金或银,不能加盖使用。汉代官印 新 莽 时 期 官 印

先秦时,凡印章,不论是帝王的,还是臣民的,都可称“玺”。秦始皇称制后,为强调皇帝的权威,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称“朕” (以前人人都用的自称);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称“诏”、称“制”;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玺”。臣民的凭信物只能称“印”、称“章”。从此,“玺”这个名称成为御用印信的称谓。

汉承秦制,在玺印的规定上稍有宽缓,皇后、诸王印信也称玺,但基本上仍相沿旧制而不改。据《晋书舆服志》载:“乘舆六玺,秦制也。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汉遵秦不改。

《汉旧仪卷上》载:皇帝行玺,凡封(按:此句有脱字,应云“凡封命用之”);之玺(按:此句应云“皇帝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按:此句应云“皇帝信玺”)发兵;其征大臣,以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以于子之玺;事天地鬼神,以天子信玺。

五代的《录异记》可信度不高,一是成书时间晚,二是没佐证;三则这书不是很“正统”

关于传国玉玺规格介绍最详细的是《隋书志》,不过内容属于孤证,并且所载印文“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与主流说法偏差较大,有几种可能:1,作者误听误记;2,所说的玉玺不是秦始皇那方;3,文本刊印错误

古代玉璧
先秦玉璧大多
直径在5—25厘米之间,厚度0.4—1厘米之间
传国玉玺由和氏璧改制,可以推出两点
1,和氏璧的尺寸相当特别,比较厚
2,传国玉玺不会太大
并且从战国到汉的印玺都不大

由《汉官仪》可知,皇后玺为“金螭虎钮”,但是出土的皇后之玺为玉制,并且在刘邦陵园附近,个人推测这可能是吕后在刘邦死后给自己做的逾制印。
进而这方玉玺的尺寸规格可能与皇帝玉玺非常接近。

目前发现的汉代王,后印均为阴文,故推测传国玉玺也是阴文

南越国共传五代王,共九十三年。开国之君赵佗僭称南越武帝,第二代王赵眜(赵佗次孙)僭称文帝,第三代王赵婴齐(赵眜之子)死后称明王,皆筑有陵墓。赵佗之墓至今不知所在;赵眜之墓深埋在广州象岗山腹心深处,1983年被发现;明王墓早在三国时便被孙权盗掘。第四代王赵兴(婴齐次子)、第五代王赵建德(婴齐长子)均未建陵墓。

赵佗(?--前137年),真定人,曾为秦的将领,参加过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的战争,后任秦朝的龙川县令,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号南越王。赵佗颇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开明勤勉,对岭南的有效统治长达67年,在岭南政治统治及开发史上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第二代王赵眜(前 ? -- 前122年)。赵佗次孙,这位,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年轻国王,体弱多病,性弱内向,在位16年,贪图享乐,碌碌无为,没什么建树。公元前122年因病去世,年龄43岁左右,葬在今广州象岗山腹心深处。

由此可知,文帝行玺是赵眛自己造的,标准皇帝印玺是玉制的。

引用:鸟虫篆防伪说

秦始皇扫平六国,先灭了六国文字,烧了六国古书,却偏偏保留了盛行吴越的鳥虫篆。政府行文用小篆,民间记事是草隶,而玺章旗帜用鸟虫字,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用鸟虫篆书写,由玉工孙寿雕刻了《传国玉玺》,文字见下。
秦始皇偏爱鸟虫篆,原因恐怕与当今货币印刷爱用繁密的纹饰一般,易于辨伪防伪。鸟虫篆的生命力很强,唐宋印章还常见鳥虫字。但古文字界、考古界对鸟虫字研究並不重视,研究吴文化的学者和官员,恐怕很少有人识得吴国鸟虫字。至于号称吴文化发源地的吴地百姓,不知吴文字为何物!不信,有几人能识这大秦帝国传国玉玺上的字?
本文想为鸟虫字張目。
1、鸟字因何生?
有说鸟虫字是一种过渡的装饰,所以沒有生命力;有说鸟虫字是蝌蚪文,苍佶造的…。我认为鸟虫字诞生在吴国,应同先吴文化的鸟语、鸟俗、鸟崇拜联系起来。
越王戈 州句剑 勾践剑 夫差戈 阖闾戈 阖闾剑
先从这六个鸟虫书“王”字说起,这六字分别从吴、越王的青铜兵器上收录,他们都用鸟来装饰自己的王字,其中1、2、4、5(自右至左)是背向的双鸟在上,王字在下。6为王字藏在双鸟、双墩之中。夫差戈的王字最美,凤首己似龙头,衔草、长尾、足居王字上。这是吴、越尊奉鸟的习俗。
再看无锡鸿山战国越墓出土的玉凤饰。(还有我的博客标志)
这是良渚文化高把豆上的凤鸟陶纹,五千年前的凤乌崇拜。
无锡姚湾贝丘遗址出土的陶鸟挂饰件,七千年前吴地马家浜人的鸟崇拜。
所谓鸟语,就是春秋战国时中原列国对吴越地方语言的蔑称。那时的吴、越语言不通中原,曾被孟子称为稽舌鸟语。
吴国的初期青铜器铭文,原来都顺西周字形,直到春秋中期突然出现鸟虫书。同国力的倔起同步。
我认为鸟虫篆溶入正是吴地原住民信仰图腾对泊来文明的改造和升华,鸟虫篆是吴越人借用汉字向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回归,是本民族文化特征在文字上的一种强烈表现。`
2、鸟字何识读。
先拿“用”字为例,左起第一件阖闾剑独鸟站在用字之上;第二件夫差戈用字上为鸟首下为凤鸟;第三件玄翏戈用字藏在相对双凤的颈脖间;第四件是朝左的凤鸟咀衔用字;第五、六、七都是用嵌在中间。而“用”字本身书写方法同周篆,鸟形的搭配有较大随意性。
这是上海博物馆藏展的吴王阖闾剑原件彩照,与真剑同大。

吴王阖闾剑是最早的鸟书典范,剑铭八字,右起自上而下读:
攻吾王光 自乍用僉
攻字:双鸟背向而立,双尾间夹的为“攻”的篆体字。
吾字:简笔的双鸟相向。吾字上半为两个罗马字五,下半为口字。
王字:双鸟背向坐蹲王字上,王字的下半竖成S形是呼应上面鸟形。
光字:阖闾本名光。上为蹲鸟,下为篆体繁写的光。
自字:上部为自的篆写体,下面人形两条鸟尾为装飾。
乍字。周篆中,今“作”字均通同“乍”字,上半为乍,下画鸟足。
用字。上部左向蹲鸟,下部用字。
剑字。僉为剑字古体,此字未作鸟虫处理,只稍加艺术化。
鸟书始自阖闾,阖闾为王,夫差、玄翏、玄扬、逞等子、侄辈王子们争先恐后,竞相仿刻凤鸟篆的风气最浓。
最精美的鸟书要数吴王子夫差戈。此戈一面六字:王子攼之用戈。另一面刻一地名,一字。字迹秀美,鎏金制作,富丽堂皇。
吴国盛行凤鸟篆时,在青铜戈的正面都刻有一个特殊的字(见下),按当时各国习俗,应为地名。有人译“扬”,我译“鱼羽”字。并考证为常锡间的阖闾城(详见吴论廿八)。
吴王阖闾为越兵刺伤身亡,夫差接任,吴王的凤鸟篆凤骤然而止。由越王句践当王子时始行的鸟篆却一直流传二百年,直到越灭国,但越鸟不是凤鸟,而是鸠。下面所录的均为“戉”字,古通“越”字,是越国国名。句践当越王子时,从吴国凤鸟篆风气中,借鉴仿学刻鸠鸟为鸟篆,以后历代越王均以鸠鸟篆刻剑,有时还盛行双线刻。但越无凤鸟,没有吴凤霸道。
楚国也有鸟虫书,但虫多鸟少。这是“楚王孙渔之用” 戈的铭文。六字中“王、用”两字为鸟书,其余四字为虫书。不过楚之鸟仿吴凤,但没有那么多灵气。
秦汉后,鸟书更少,虫书却大量成为印章书体,流传的汉代虫书印章还有一百多方。
汉代的瓦当上,还有使用虫书的。这是流传的汉“永受嘉福”瓦当拓本。
吴国盛行凤鸟篆时,国都当在常锡间的阖闾城和苏州的古大城,可惜苏钖常没有流传一件凤鸟篆刻的青铜器,仰或玉器、陶瓷器。也从没有出土过一件,现见凤鸟篆青铜器都是吴灭时流散到外地的,这是研究吴文字、吴文化、吴史的极大憾事!我今年春在阖闾城外采集的凤鸟篆字印纹陶罐就弥足珍贵了。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记载的确不少。
传国玺和日本的三神器一样,早就是假货的假货的假货了。


南村辍耕录
元·陶宗仪

●卷二十六

传国玺御

史中丞崔进传国玺笺曰:“资德大夫御史中丞臣崔言,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春正月既旦,臣番直宿卫,御史台通事臣阔阔即卫所告曰:‘太师国王之孙曰拾得者,尝官同知通政院事。今既殁矣,生产散失,家计窘极,其妻脱脱真萦病,一子甫九岁,托以玉见贸,供朝夕之给。’及出玉,印也。

阔阔,蒙古人,不晓文字,兹故来告。闻之、且惊且疑,乃还私家取视之,色混青绿而玄,光彩射人。其方可黍尺四寸,厚及方之三不足。背纽盘螭,四厌方际。纽尽玺Ф之上,取中通一横,可径二分,旧贯以韦条。面有象文八,刻画捷径,位置匀适,皆若虫鸟鱼龙之状,别有仿佛有若命字若寿字者。心益惊骇。

意谓无乃当此昌运,传国玺出乎?急召监察御史臣杨桓至,即读之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传国宝玺文也。闻之,果合前意,神为肃然。乃加以净绵,复以白帕,率御史臣杨桓、通事臣阔阔等,直趋青宫,因镇国上将军都指挥使詹事王庆端、嘉议大夫家令臣阿散罕、少中大夫詹事院判臣仆散寿、导谒进献皇太后御前(微仁裕圣皇后)。

启曰:‘此古传国玺也,秦以和氏璧所造,厥后有天下者宝之,以君万国。然自前代失之久矣。今当宫车晚出,诸大臣佥议迎请皇太孙(成宗)龙飞之时,不求而见,此乃天示其瑞应也,宜早达于皇太孙行殿,以符灵贶。’已蒙嘉纳,翼日,令资善大夫中书右丞詹事臣张九思、少中大夫詹事院判臣仆散寿、传皇太孙,亲为付授。此盖皇太妃懿虑深远,非臣愚所能及也。

臣前又启:‘收藏宝玺之家,不知甄别,循常以玉求粥。臣见而识之,特持来献,彼犹未知。望恩恤其家,传旨赐收玉之家楮币二千五百贯,并逮臣等进辨其实者三人,衣段各一表里,纹金绮素有差,以为异日旌实之徵。臣等已诣府前敬受托,自惟无状,不胜惭赧’是日,金紫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臣完泽、率集贤翰林侍从诸臣入贺御前,命出宝玺遍示群臣。此又出于皇太妃至正至大之量。

翰林学士臣董文用等前启曰:‘此诚神物,出当其时。若非皇太妃皇太孙圣感,何以臻此?丞相以下台臣等次第上寿,自是内外称庆,咸曰天命有归。

臣闻诗序曰:‘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今神宝之出,盖因先帝有明德,故天命复归于皇太孙也。’又曰:‘皇天亲有德,享有道。以言皇天非有德有道则不亲不享也。’又闻之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天命有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作善,降之百祥。历观上世诗书之旨,未有无德而能致天命之归也。钦惟太祖圣武皇帝、秉资神格,始为天下除祸定乱,隆功盛德,简在天心,受命而为天下主,以至我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太光孝皇帝,德配乾坤,功包海岳,孝格宗庙,子育黎元,舆地所记。悉主悉臣,照临无幽,咸遂生乐。施及明孝太子,天锡仁慈之德,上感君亲之悦,下系亿兆之望。

至元建号,日月重明,无为而治者迨廿年。虽由太子进德修业之洪溢,亦赖元妃内助之渊密也。敬惟皇太妃聪明淑懿,母仪崇严,德量溥厚,孝敬慈恕,出乎天性,往古未有也。

自明孝太子升遐,内则皇孙翼翼,训导端严。外则百司班班,临御整饬。由是圣上君父,大见倚重。虽于时皇太孙未昭储副之托,而詹事之司未尝一日废阙。以见皇天定命于青宫之位无时不在,诚非人力所能为也。钦惟皇太孙殿下,德资刚明,才兼文武,英谋独断,大肖祖宗。族属系望,遐迩归心。圣祖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太光孝皇帝、灼知天命之所在,久存隆顾,将付以抚军之重。

于至元三十年夏六月二十二日,赐以皇太子金宝,大正储位,而后诏以出师之期。天下闻之,室家胥庆,和气穰穰,出于两间。是岁秋稔,数年罕遇。臣切念天象无言,托命不爽。期又于大行皇帝宫车晚出之后甫八日,传国神宝,不求而出于大功臣子孙之家,速由台谏耳目之司,直达于皇太妃御前。斯盖皇天授命,皇太孙诞膺龙飞,以正九五之位,俾符宝玺之文。既寿而永,永而又昌。

臣又见持天之心、大赖我皇元继体之君。不疾不迟,景命适至,以允四海之望者,其瑞应之兆有三,按《唐史》代宗之将为太子,先封楚王。及位正储副而监国,楚州献定国宝一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封。今天降宝于楚。宜建元宝应,盖以宝为太子瑞应也。昔明孝太子,封为燕王。

今皇太孙,燕王之子也,将主神器,而神宝出于燕,适与前事相符。此瑞应之兆一也。

又宝玺之出,正当皇元圣天子六合一统之时,宫车晚之近期,以见天心正为继体之君设也。此瑞应之兆二也。

又宝玺之出,适当月之三十日,有终而复始之象,以见先圣皇帝御世太平之功既成,俾继体之君复其始也。此瑞应之兆三也。

今以此三兆观之。益见天命之来际合于青宫也。臣区区之情。无任倾响。辄罄所见,以赞其万一。谨将宝玺之出处古今始末,详据考按。

许慎《说文》,玺,玉者印也,以守土。故为文从玺从土,其义盖曰,天付玺此器,之以守玺土也,至周太史籀,易为从尔从玉。义取天付尔此玉宝,以为天下君也。

三代以上,玺文无所考。诸史籍并宝玺篆文图说曰:传国玺、方四寸,其文文饰如前。

楚以卞和所献之璞琢而成璧,后求昏赵,以纳聘焉。秦昭王请以十城易之而不获。
始皇并六国,得之,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之。

《太平御览》又以为蓝田玉所刻。二世子婴、奉玺降沛公于轵道旁。高祖即位,服其玺。因世传之,谓为传国玺,厥后孺子未立,藏于长乐宫。
及莽篡位,使安阳侯王舜迫太后求之,太后怒骂而不与;舜言益切,出玺投之地,玺因归莽。
及更始灭莽,校尉公宾得玺,诣宛献于更始。
赤眉杀更始,立盆子,玺为盆子所有。后盆子面缚奉玺于光武。

至献帝,董卓作乱,掌玺者投于井中。
孙坚征董卓,于井中得之。袁术夺于坚妻。
术死。荆州刺史徐ギ、闻帝为曹操迎在许昌,以玺送之。帝后逊位。并以玺归魏帝。

道乡公禅位,玺归于晋。怀帝遇刘聪之害,玺归于聪。

聪死,归曜。曜为石勒所灭,玺入于勒。勒灭,入于冉闵。

闵败。见收于闵之将军蒋干。晋征西将军谢尚风得之,以还东晋,时穆帝永和八年也。

自玺寄于刘石,共五十三年。晋复得之,是后宋齐梁陈相传,以至于隋灭陈。萧后与太子正道、并传国玺并入于突厥。

唐太宗即位,宝玺未获,乃自刻玉曰:‘皇帝景命,有德者昌。’
贞观四年,萧后与正道自突厥奉玺归于唐,唐始得焉。

朱温篡唐,玺入于温。
庄宗定乱,玺入于后唐。
庄宗遇害,明宗嗣立,再传养子从珂,是为废帝。后氏篡立,自焚,自是玺不知所在。至宋哲宗,咸阳民段义献玉玺,及徽宗为金所虏,凡有宝玺,金皆取之。内玺一十有四,青玉传国玺一,其色与今所献玉玺相同,则知宋之南迁二百年,无此宝玺也明矣。

然自金既取于宋之后,宝玺出处得失,亦未见明说。以及我元,适集皇太孙宝命所归之际,应期而出。臣职总御史,亲会盛事,不可以不录。又图中别有玺,其文亦八。旁注曰:‘此传国玺背文也。’今见宝玺之背,皆刻螭形蟠屈,凹凸不齐。遍废厌四际,无地可置此文。

按《太平御览》:秦光十九年,邕州刺史郄恢表,慕容永称藩,奉玺方六寸,厚七分,蟠螭为鼻,今高四寸六分,四边龟文。下有字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原其所由,未详厥始。以斯言之,别是一玺,非今传国玺也。此又不可不辨。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奉笺上进以闻,伏希听览,微臣不胜瞻望之至。谨言。

此文乃桓所撰。桓字武子,兖州人,幼警悟,为人宽厚,事亲笃孝,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由儒学教授仕至国子司业,卒。阔阔,拓跋氏。成宗即位,近臣以其事闻,授汉中廉访司佥事,仕至湖广廉访使,卒。国史于按礼儿传,谓拾得乃国王速浑察之子,谓桓辩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桓传,谓桓辩其文曰,受天之命,既寿永昌,盖秦别有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一玺,又非此玺。此则史之误也。今取宋薛尚功此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碑本第十八卷内玺文模勒于后,以备博古者之一览云。尚功云:“二玺文本只一器。缘傅摹字画不同,形制大小有异,因并刻之。亦疑以传疑之意也。”

“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印

南村辍耕录
元·陶宗仪

●卷二十六

传国玺御

史中丞崔进传国玺笺曰:“资德大夫御史中丞臣崔言,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春正月既旦,臣番直宿卫,御史台通事臣阔阔即卫所告曰:‘太师国王之孙曰拾得者,尝官同知通政院事。今既殁矣,生产散失,家计窘极,其妻脱脱真萦病,一子甫九岁,托以玉见贸,供朝夕之给。’及出玉,印也。

阔阔,蒙古人,不晓文字,兹故来告。闻之、且惊且疑,乃还私家取视之,色混青绿而玄,光彩射人。其方可黍尺四寸,厚及方之三不足。背纽盘螭,四厌方际。纽尽玺Ф之上,取中通一横,可径二分,旧贯以韦条。面有象文八,刻画捷径,位置匀适,皆若虫鸟鱼龙之状,别有仿佛有若命字若寿字者。心益惊骇。

意谓无乃当此昌运,传国玺出乎?急召监察御史臣杨桓至,即读之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传国宝玺文也。闻之,果合前意,神为肃然。乃加以净绵,复以白帕,率御史臣杨桓、通事臣阔阔等,直趋青宫,因镇国上将军都指挥使詹事王庆端、嘉议大夫家令臣阿散罕、少中大夫詹事院判臣仆散寿、导谒进献皇太后御前(微仁裕圣皇后)。

启曰:‘此古传国玺也,秦以和氏璧所造,厥后有天下者宝之,以君万国。然自前代失之久矣。今当宫车晚出,诸大臣佥议迎请皇太孙(成宗)龙飞之时,不求而见,此乃天示其瑞应也,宜早达于皇太孙行殿,以符灵贶。’已蒙嘉纳,翼日,令资善大夫中书右丞詹事臣张九思、少中大夫詹事院判臣仆散寿、传皇太孙,亲为付授。此盖皇太妃懿虑深远,非臣愚所能及也。

臣前又启:‘收藏宝玺之家,不知甄别,循常以玉求粥。臣见而识之,特持来献,彼犹未知。望恩恤其家,传旨赐收玉之家楮币二千五百贯,并逮臣等进辨其实者三人,衣段各一表里,纹金绮素有差,以为异日旌实之徵。臣等已诣府前敬受托,自惟无状,不胜惭赧’是日,金紫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臣完泽、率集贤翰林侍从诸臣入贺御前,命出宝玺遍示群臣。此又出于皇太妃至正至大之量。

翰林学士臣董文用等前启曰:‘此诚神物,出当其时。若非皇太妃皇太孙圣感,何以臻此?丞相以下台臣等次第上寿,自是内外称庆,咸曰天命有归。

臣闻诗序曰:‘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今神宝之出,盖因先帝有明德,故天命复归于皇太孙也。’又曰:‘皇天亲有德,享有道。以言皇天非有德有道则不亲不享也。’又闻之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天命有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作善,降之百祥。历观上世诗书之旨,未有无德而能致天命之归也。钦惟太祖圣武皇帝、秉资神格,始为天下除祸定乱,隆功盛德,简在天心,受命而为天下主,以至我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太光孝皇帝,德配乾坤,功包海岳,孝格宗庙,子育黎元,舆地所记。悉主悉臣,照临无幽,咸遂生乐。施及明孝太子,天锡仁慈之德,上感君亲之悦,下系亿兆之望。

至元建号,日月重明,无为而治者迨廿年。虽由太子进德修业之洪溢,亦赖元妃内助之渊密也。敬惟皇太妃聪明淑懿,母仪崇严,德量溥厚,孝敬慈恕,出乎天性,往古未有也。

自明孝太子升遐,内则皇孙翼翼,训导端严。外则百司班班,临御整饬。由是圣上君父,大见倚重。虽于时皇太孙未昭储副之托,而詹事之司未尝一日废阙。以见皇天定命于青宫之位无时不在,诚非人力所能为也。钦惟皇太孙殿下,德资刚明,才兼文武,英谋独断,大肖祖宗。族属系望,遐迩归心。圣祖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太光孝皇帝、灼知天命之所在,久存隆顾,将付以抚军之重。

于至元三十年夏六月二十二日,赐以皇太子金宝,大正储位,而后诏以出师之期。天下闻之,室家胥庆,和气穰穰,出于两间。是岁秋稔,数年罕遇。臣切念天象无言,托命不爽。期又于大行皇帝宫车晚出之后甫八日,传国神宝,不求而出于大功臣子孙之家,速由台谏耳目之司,直达于皇太妃御前。斯盖皇天授命,皇太孙诞膺龙飞,以正九五之位,俾符宝玺之文。既寿而永,永而又昌。

臣又见持天之心、大赖我皇元继体之君。不疾不迟,景命适至,以允四海之望者,其瑞应之兆有三,按《唐史》代宗之将为太子,先封楚王。及位正储副而监国,楚州献定国宝一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封。今天降宝于楚。宜建元宝应,盖以宝为太子瑞应也。昔明孝太子,封为燕王。

今皇太孙,燕王之子也,将主神器,而神宝出于燕,适与前事相符。此瑞应之兆一也。

又宝玺之出,正当皇元圣天子六合一统之时,宫车晚之近期,以见天心正为继体之君设也。此瑞应之兆二也。

又宝玺之出,适当月之三十日,有终而复始之象,以见先圣皇帝御世太平之功既成,俾继体之君复其始也。此瑞应之兆三也。

今以此三兆观之。益见天命之来际合于青宫也。臣区区之情。无任倾响。辄罄所见,以赞其万一。谨将宝玺之出处古今始末,详据考按。

许慎《说文》,玺,玉者印也,以守土。故为文从玺从土,其义盖曰,天付玺此器,之以守玺土也,至周太史籀,易为从尔从玉。义取天付尔此玉宝,以为天下君也。

三代以上,玺文无所考。诸史籍并宝玺篆文图说曰:传国玺、方四寸,其文文饰如前。

楚以卞和所献之璞琢而成璧,后求昏赵,以纳聘焉。秦昭王请以十城易之而不获。
始皇并六国,得之,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之。

《太平御览》又以为蓝田玉所刻。二世子婴、奉玺降沛公于轵道旁。高祖即位,服其玺。因世传之,谓为传国玺,厥后孺子未立,藏于长乐宫。
及莽篡位,使安阳侯王舜迫太后求之,太后怒骂而不与;舜言益切,出玺投之地,玺因归莽。
及更始灭莽,校尉公宾得玺,诣宛献于更始。
赤眉杀更始,立盆子,玺为盆子所有。后盆子面缚奉玺于光武。

至献帝,董卓作乱,掌玺者投于井中。
孙坚征董卓,于井中得之。袁术夺于坚妻。
术死。荆州刺史徐ギ、闻帝为曹操迎在许昌,以玺送之。帝后逊位。并以玺归魏帝。

道乡公禅位,玺归于晋。怀帝遇刘聪之害,玺归于聪。

聪死,归曜。曜为石勒所灭,玺入于勒。勒灭,入于冉闵。

闵败。见收于闵之将军蒋干。晋征西将军谢尚风得之,以还东晋,时穆帝永和八年也。

自玺寄于刘石,共五十三年。晋复得之,是后宋齐梁陈相传,以至于隋灭陈。萧后与太子正道、并传国玺并入于突厥。

唐太宗即位,宝玺未获,乃自刻玉曰:‘皇帝景命,有德者昌。’
贞观四年,萧后与正道自突厥奉玺归于唐,唐始得焉。

朱温篡唐,玺入于温。
庄宗定乱,玺入于后唐。
庄宗遇害,明宗嗣立,再传养子从珂,是为废帝。后氏篡立,自焚,自是玺不知所在。至宋哲宗,咸阳民段义献玉玺,及徽宗为金所虏,凡有宝玺,金皆取之。内玺一十有四,青玉传国玺一,其色与今所献玉玺相同,则知宋之南迁二百年,无此宝玺也明矣。

然自金既取于宋之后,宝玺出处得失,亦未见明说。以及我元,适集皇太孙宝命所归之际,应期而出。臣职总御史,亲会盛事,不可以不录。又图中别有玺,其文亦八。旁注曰:‘此传国玺背文也。’今见宝玺之背,皆刻螭形蟠屈,凹凸不齐。遍废厌四际,无地可置此文。

按《太平御览》:秦光十九年,邕州刺史郄恢表,慕容永称藩,奉玺方六寸,厚七分,蟠螭为鼻,今高四寸六分,四边龟文。下有字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原其所由,未详厥始。以斯言之,别是一玺,非今传国玺也。此又不可不辨。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奉笺上进以闻,伏希听览,微臣不胜瞻望之至。谨言。

此文乃桓所撰。桓字武子,兖州人,幼警悟,为人宽厚,事亲笃孝,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由儒学教授仕至国子司业,卒。阔阔,拓跋氏。成宗即位,近臣以其事闻,授汉中廉访司佥事,仕至湖广廉访使,卒。国史于按礼儿传,谓拾得乃国王速浑察之子,谓桓辩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桓传,谓桓辩其文曰,受天之命,既寿永昌,盖秦别有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一玺,又非此玺。此则史之误也。今取宋薛尚功此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碑本第十八卷内玺文模勒于后,以备博古者之一览云。尚功云:“二玺文本只一器。缘傅摹字画不同,形制大小有异,因并刻之。亦疑以传疑之意也。”

“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印


以1968年于刘邦陵一公里处发现的“皇后之玺”看,
和田玉,玉螭虎钮,33克,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阴文皇后之玺
尺寸是2.8*2.8*2厘米。
这得多厚的玉璧才能磨出一方皇帝用的玉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和能把原石抱在怀里,可见原石是不大的(况且他还要抱着原石上山,太大了也不行)。原石都不大,剖开石头得到的玉料也大不了。玉料还要磨,得到的玉器成品更小。那么可以推测和氏璧的直径是不大的(推测最大十几厘米),进而推测出和氏璧的厚度不到1厘米。而从出土实物来看,玉璧厚度通常在1厘米以下,这一点当无疑问,大家可以去博物馆看,也可以去查资料。

皇帝玉玺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其规制有相关要求,不可能做成1厘米见方的小东西。现存1厘米的汉印,通常都是私印(个人用的)。故宫网上资料里的7方秦印(全是官印),边长都在2厘米以上。链接如下

http://www.dpm.org.cn/search/shu ... nerateEra%20%20like

现存皇帝级别的秦汉印,只有1968年出土的“皇后之玺”和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皇帝信玺”封泥。“皇帝信玺”(断代有争论,秦或汉,从文字风格上看我认为是汉印)封泥尺寸2.6㎝×2.6㎝,泥厚1.4㎝,来源是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论坛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16

综上,我认为,用一块玉璧琢磨成皇帝用的玉玺,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出自同一块玉料,则是可行的。


下图为1968年出土的“皇后之玺”
皇后之玺1.jpg
皇后之玺2.jpg

下图为“天子信玺”封泥,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傲游截图20130530113950.jpg
皇帝信玺封泥.jpg

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封泥。封泥又称泥封。古人写信用竹简,写好后用绳捆扎,然后在绳上按一团泥,然后在泥上用印(所以封泥的背后应该有绳纹)。印文是阴文,用印后泥上的字就凸出来,便于检视(现存古玺印多为阴文原因就在此)。封泥的作用是防私拆,这与西方人火漆的用法一样。当然封泥的用法也有例外,马王堆出土的器物,就有在酒壶嘴上用封泥的。

以1968年于刘邦陵一公里处发现的“皇后之玺”看,
和田玉,玉螭虎钮,33克,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阴文皇后之玺
尺寸是2.8*2.8*2厘米。
这得多厚的玉璧才能磨出一方皇帝用的玉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和能把原石抱在怀里,可见原石是不大的(况且他还要抱着原石上山,太大了也不行)。原石都不大,剖开石头得到的玉料也大不了。玉料还要磨,得到的玉器成品更小。那么可以推测和氏璧的直径是不大的(推测最大十几厘米),进而推测出和氏璧的厚度不到1厘米。而从出土实物来看,玉璧厚度通常在1厘米以下,这一点当无疑问,大家可以去博物馆看,也可以去查资料。

皇帝玉玺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其规制有相关要求,不可能做成1厘米见方的小东西。现存1厘米的汉印,通常都是私印(个人用的)。故宫网上资料里的7方秦印(全是官印),边长都在2厘米以上。链接如下

http://www.dpm.org.cn/search/shu ... nerateEra%20%20like

现存皇帝级别的秦汉印,只有1968年出土的“皇后之玺”和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皇帝信玺”封泥。“皇帝信玺”(断代有争论,秦或汉,从文字风格上看我认为是汉印)封泥尺寸2.6㎝×2.6㎝,泥厚1.4㎝,来源是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论坛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16

综上,我认为,用一块玉璧琢磨成皇帝用的玉玺,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出自同一块玉料,则是可行的。


下图为1968年出土的“皇后之玺”
皇后之玺1.jpg
皇后之玺2.jpg

下图为“天子信玺”封泥,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傲游截图20130530113950.jpg
皇帝信玺封泥.jpg

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封泥。封泥又称泥封。古人写信用竹简,写好后用绳捆扎,然后在绳上按一团泥,然后在泥上用印(所以封泥的背后应该有绳纹)。印文是阴文,用印后泥上的字就凸出来,便于检视(现存古玺印多为阴文原因就在此)。封泥的作用是防私拆,这与西方人火漆的用法一样。当然封泥的用法也有例外,马王堆出土的器物,就有在酒壶嘴上用封泥的。
还有,楼主的推测
印文: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鸟虫篆本身是装饰性的,拿鸟虫篆做皇帝玉玺印文就好比用“火星文”出版人民日报一样。
hasan 发表于 2013-5-30 12:05
以1968年于刘邦陵一公里处发现的“皇后之玺”看,
和田玉,玉螭虎钮,33克,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阴文皇 ...
吕后那小章貌似是一人无意中用脚踢出来的。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吗?

张载 发表于 2013-5-30 22:43
吕后那小章貌似是一人无意中用脚踢出来的。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吗?


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皇后之玺是不是吕后的另说。。。而且2.8*2.8*2CM的尺寸在汉玉印中已经算是大家伙了。故宫网上资料里的9方东汉玉印最大也就是2.4*2.4。早在几年前我就想写篇汉印的帖子,汉代是中国玉器和玺印发展的高峰期,汉玉印的外形印文内容和书法风格有高度的相同性,赶明我一篇汉玉印的文章

出门晃悠都能在野地里发现国宝,陕西的历史遗存太多了,让我这个河南人情何以堪啊。我们本地是“商”丘,我就没发现本地出土过什么商代的文物
皇后之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贴一下我们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河南博物院免费参观,只要带身份证就行了。欢迎大家去玩哦
这张图是前不久我去河南博物院时拍的,这是个大家伙,一米多高。
C360_2013-04-23-13-41-30.jpg
张载 发表于 2013-5-30 22:43
吕后那小章貌似是一人无意中用脚踢出来的。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吗?


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皇后之玺是不是吕后的另说。。。而且2.8*2.8*2CM的尺寸在汉玉印中已经算是大家伙了。故宫网上资料里的9方东汉玉印最大也就是2.4*2.4。早在几年前我就想写篇汉印的帖子,汉代是中国玉器和玺印发展的高峰期,汉玉印的外形印文内容和书法风格有高度的相同性,赶明我一篇汉玉印的文章

出门晃悠都能在野地里发现国宝,陕西的历史遗存太多了,让我这个河南人情何以堪啊。我们本地是“商”丘,我就没发现本地出土过什么商代的文物
皇后之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贴一下我们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河南博物院免费参观,只要带身份证就行了。欢迎大家去玩哦
这张图是前不久我去河南博物院时拍的,这是个大家伙,一米多高。
C360_2013-04-23-13-41-30.jpg
鸟虫篆啥样啊?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3-5-31 13:47
鸟虫篆啥样啊?
就是用畫組成字,不過當時是篆字,現在的人看起來很麻煩。換成楷書就能看出來了
男子潜习汉代鸟书、蝌蚪文 绘百种花鸟“福”字2.jpg
hasan 发表于 2013-6-3 12:21
就是用畫組成字,不過當時是篆字,現在的人看起來很麻煩。換成楷書就能看出來了
这作品是鸟虫篆?扯········
先秦之玺印多有扁平,背一小绶钮。
后世才把那钮越做越大盘龙灵龟什么的,逐步放弃绶带功能而为了美观了。
陕西的土里埋了多少好东西呀……
耶律德光抓住了后晋皇帝石重贵,索拿玉玺,石重贵献出一个金印(?),德光说你哄俺,石重贵说没哄你,真的那个唐(后唐)时宫中大火一把烧了,找不到,石敬瑭重新做了一个充数.
hasan 发表于 2013-5-31 09:15
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皇后之玺是不是吕后的另说。。。而且2.8*2.8*2CM的尺寸在汉玉印中已经算是大家伙了 ...
这件青铜器真漂亮,是商代的文物吗?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13-6-7 20:35
陕西的土里埋了多少好东西呀……
就青铜器而言,陕西发现的珍贵青铜器多数都是窖藏,要是在墓里,大概早就被盗了。我们宝鸡发现的青铜器很不少哦,大概很多贵族东迁时把带不走的青铜器都埋在地里了。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3-5-31 13:47
鸟虫篆啥样啊?
越王勾践剑上有
清朝野史大观说: 太宗时,贝勒多尔衮平察哈尔部,获玉玺一。玺为元大内物,顺帝北奔,携入沙漠,越二百余年。有牧羊山中者,羊三日不啮草,以蹄跑地。牧者发之,得玺,归于元后裔、归化城土默特部博硕克图汗。其部后为察哈尔林丹汗所破,玺亦为所得。林丹汗亦元裔也。多尔衮等闻玺在苏泰福晋所,索取之。璠玙为质,交龙为纽,其文乃汉篆“制诰之宝”四字。

楼上用赵之谦做头像的兄弟贴的不是鸟虫篆
W020090313522101252907.jpg

这是一方鸟虫篆印,不难认,我读是“吾不知谁之子”,道德经上的,应该没问题吧
行走江湖甲 发表于 2013-6-14 16:30
清朝野史大观说: 太宗时,贝勒多尔衮平察哈尔部,获玉玺一。玺为元大内物,顺帝北奔,携入沙漠,越二百余年 ...
这位老兄,还有11楼的那位,我根本就没说我贴的是鸟虫篆,想知道鸟虫篆是啥样的自己上网搜就行了,我再贴图出来是多此一举。
我就是说一下鸟虫篆是“用画组成字”,然后又拿一幅图来解释

还有,你是超大第2个看出我头像的,握手
清朝野史大观说: 太宗时,贝勒多尔衮平察哈尔部,获玉玺一。玺为元大内物,顺帝北奔,携入沙漠,越二百余年 ...
众多故事中的一个罢了
三国之后的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基本上没多少靠谱的
跟九鼎一样是个象征物
传国玉玺的下落现在不知何处。

hasan 发表于 2013-5-30 12:43
还有,楼主的推测
印文: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清楚防伪

5217814_4b0e37d45ece0acb2c1aaa535e1f21dd.jpg
200421716119.jpg
200421716451.jpg
hasan 发表于 2013-5-30 12:43
还有,楼主的推测
印文: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清楚防伪

5217814_4b0e37d45ece0acb2c1aaa535e1f21dd.jpg
200421716119.jpg
200421716451.jpg
就是用畫組成字,不過當時是篆字,現在的人看起來很麻煩。換成楷書就能看出來了
这不是街头卖画一种文字吗?
testdv 发表于 2013-6-23 13:16
传国玉玺的下落现在不知何处。
应该是后唐李从珂亡国时大火焚烧了吧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2-27 23:25
应该是后唐李从珂亡国时大火焚烧了吧


  裴松之就已经搞不清真伪了
《隋书志》关于传国玉玺的说法就走样了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2-27 23:25
应该是后唐李从珂亡国时大火焚烧了吧


  裴松之就已经搞不清真伪了
《隋书志》关于传国玉玺的说法就走样了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2-27 23:25
应该是后唐李从珂亡国时大火焚烧了吧
对,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上都有。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4-2-28 03:45
裴松之就已经搞不清真伪了
《隋书志》关于传国玉玺的说法就走样了
传国玺不是日常用玺 一般是象征大于实用 顶多大典上用用,盖的那玩意一般是烧掉的。顶多少数重臣知道吧。在三国时代就不好说真假了,谁知道孙坚得到的是传国玺还是普通的一方皇帝玺啊
现在篡国玉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