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时代雕琢的中国传国玉玺后来到哪去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5:53:19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后来宋朝建立后,一农民在李从珂的废墟中找到这个玉玺,献给宋。最后,到了金,然后到了元,被元顺帝带到北元。 皇太极灭北元,得到了玉玺,传到民国。 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不知真实情况如何?总觉得,它虽然没有说像什么中华龙脉的象征得到了就是天子讲的那么邪呼,但至少它是一种象征,牵动中华亿万人的一个象征。“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后来宋朝建立后,一农民在李从珂的废墟中找到这个玉玺,献给宋。最后,到了金,然后到了元,被元顺帝带到北元。 皇太极灭北元,得到了玉玺,传到民国。 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不知真实情况如何?总觉得,它虽然没有说像什么中华龙脉的象征得到了就是天子讲的那么邪呼,但至少它是一种象征,牵动中华亿万人的一个象征。
我也挺想知道的!:')
曾经从JC上看过有关传国玉玺的帖子,觉得非常不错,整理出来后转发如下:
传国玉玺

中华民族是个爱玉的民族,中国历史最神秘的莫过于和氏壁与传国玺了。
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 说起传国玺就要提到和氏璧。
“韩非子•和氏”中记载: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了一块玉璞,第一次去献给楚厉王,楚王叫玉人检验,那位玉器专家说是一块石头。王以为碰到一个骗子,砍了卞和的左脚。
  公元前740年,楚厉王的儿子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被失去了右脚。
  公元前689年,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楚文王 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75年)即位。卞和得到新王继位的消息后,抱着这块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中都哭出血来。新楚王听到这件事,派人去问他:“世上断腿的人有许多,你为什么这样悲伤。”卞和回答说:“我不是在悲哀我失去的二条腿,而是悲伤世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忠贞的老实人当作骗子,所以我才这样悲愤。”
  于是楚王派人把玉璞剖开,发现石头包着的果真是一块美玉。楚王把这块美玉命名为和氏壁,并封为陵阳候。历史记载:“卞和辞不就而去”。
  卞和从青年时代初献壁开始,直到三献壁成功,化了六七十年时间,失去自己的二条腿。他的价值得到承认后,卞和已是一个古稀老人了。
  (“和”姓本来就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早在大禹治水前就出现。和氏是得玉者原来的姓,卞是个地名。周王分封诸候时,曹国诸候的支系封于卞,和氏就是居住在卞地的人。 就象大诗人屈原,原为“有熊氏”,因祖先分封在屈这个地方,以地名为姓,故为屈原。)
  楚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于他。不久,昭阳在水渊畔宴宾客赏壁,是时有人云渊中有大鱼,众人离室至渊边,回席后发现和氏璧失踪,怀疑为门人张仪所窃,拘张仪遍审无果。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为秦相,游说诸国服从秦国,以使节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楚败,秦取楚汉中之地。
  公元前298年,楚怀王避难于赵国。他把和氏壁送给了赵惠文王。秦昭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壁得不到城,蔺相如自愿奉壁前往。至秦国,献壁后,见秦王无意偿城,当廷力争,设法取回原壁,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秦将王翦灭赵国,可能此时和氏壁入秦国。
  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他把天下最珍贵的和氏壁雕刻成受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命李斯篆书“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另一种说法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磨平,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雕琢为玺。这便是传国玺。以后改朝换代,玉玺也代代相传。
  玺本来是印的统称,从秦代开始专指皇帝的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独断》)以我国古代帝王的宝印中,又独以秦所制的“传国玺”为天下共传的“至宝”。“传国玉玺”是秦王赢政统一中国称帝之后,命宰相李斯磨“和氏壁”制成的。正如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一样,他想让这块玉玺也能代代相传,因此称之为“传国望”。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军至灞上,秦王子婴捧玺跪于咸阳道上,秦灭亡,传国玺归刘汉所有。
   西汉末,外戚王莽篡权,公元9年,王莽称帝。时孺子刘婴年幼未立,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派人前去索要,叫汉朝的老太后(是王莽的姐姐)缴出玉玺。太后气得把玉玺扔在地上,摔坏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黄金补上。这是俗语“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由来”。
   后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到传国玺,赶至宛,献于刘汉更始帝刘玄。
   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
   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
   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隋朝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扬州江都,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带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朝初,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因为没有玉玺,遂刻了几方“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 玺文:“皇帝景命、有德者昌”。到了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说唐中玉玺换肖后只是戏说,实际在公元617年肖后与玉玺及隋太子正道同时进入突厥的。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公元936年,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正史《五代史》有关传国玉玺最后下落的记载:晋石敬瑭反,唐主从珂与太后、刘皇后、雍王重美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元武楼自焚死。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刻了“皇帝神宝”等两方印玺,一直传至北宋。
   北宋哲宗(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时,农人段义犁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各部各阁的大学士经过多方论证,依据前朝的遗迹,最终确认为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玺。
   最无聊的是自称为道君皇帝的宋徽宗,他一下子刻了十方印玺,各有各的用处。
   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后,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后不知所踪。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传国玺忽现,叫卖于市,伯颜命人购得。也是这个伯颜曾经将元朝从各国收缴来的历代印玺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可惜啊。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大明。蒙古朝廷逃往蒙古草原。
   明朝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玺,这是历史上最后的有关传国玺的记载,最终还是空手而返。
至此,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玺就此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公元936年玉玺失踪后,后代皇帝所用的玺都是自刻的,改朝时玉玺不再传代了。后代皇帝的玺材不再限于玉器,也有用金子做的,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南宋小皇帝背着投海的玉玺可能是在公元1146年南宋高宗自制的受命玺,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据史册,玉玺的膺品在北宋,公元1096年;在南宋,公元1221年;在元代,公元1294年;在清代,公元1738年。共出现过四次。
清乾隆皇帝在考证膺品玉玺后说:“君人者在德不在宝,宝虽重,一器耳”。 说明他是个有头脑的皇帝。

    传国玉玺是中国文化之迷,尽管在历史存在了1600多年,但至今未能发现盖过玉玺大印的诏书类文物。可能是它太神圣了,皇帝也不敢轻易动用。甚至它影响到皇室的礼制规定。
  按唐制:天子有传国玺及八玺,皆玉为之。神玺以镇中国,藏而不用。受命玺以封禅、礼神。
  据说清代的“钦定四库全书”内有传国玉玺的玺文,为秦始皇时的政治家、书法家李斯所书。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当时与朱全忠对垒的还有一支沙陀族武装力量,其首领李克用是被唐朝皇帝请来镇压黄巢起义的,因有军功被封为晋王。李克用在临终时告诉他的大儿子李存勖,我有三个仇人,一个是朱全忠(原名朱温,黄巢叛将)多次想害死我。第二个是刘仁恭,他原是我的部下,背叛了我。第三是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和我兄弟结盟去打朱全忠,想不到他阵前背盟,与朱全忠一起来打我。我实在受不了这口气,你一定替我报仇!我给你三支箭,千万不能忘了老爸的遣愿。
  这个儿子倒也很争气,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入祖庙,每当出战,就把箭从祖庙迎出来,叫一个小兵盛以锦囊,背在身上去作战。李存勖也是个杰出的统帅,公元918年他俘虏了刘仁恭父子。923年他攻破开封夺取了传国玉玺、后梁君臣自杀。他又打败了契丹。当时李存勖报了老爸的大仇,意气风发。他把三支箭送入太庙,告慰父亲。成为后唐的开国君主。
  但有了传国玉玺不一定能天命所归,李存勖当上皇帝后忘了创业艰难,贪图享受。
  李存勖打仗不错,同时他还是位戏迷。当了皇帝后不但欢喜看戏,也是个不错的票友,高兴时不顾皇帝身份的尊贵,自己也上台去演出。他同戏子们打成一片,国事也放在脑后。
  结果给野心家钻了空子,趁一次小小的兵变,把这位有艺术天份的戏迷皇帝谋害了,此时离他当皇帝还不到三年。传国玉玺又要换主人了。
  后来宋朝欧阳修评论:“忧劳可以兴国,安逸可以忘身”。

  传国玉玺的失落是和石敬塘有关。但石敬塘并没有拿到传国玉玺。
  公元936年,原为后唐李从珂部下的石敬塘怀有二心,石想借助契丹的力量来夺帝位。竟不知耻的认年龄比自己小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爸爸。在干爸爸的帮助下,攻灭了李从珂。李从珂则抱玉玺自焚。936年11月耶律德光册立干儿子石敬塘为大晋皇帝,史称后晋。
  因为石敬塘没有传国玉玺,在公元938年自己刻了一只。玺文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942年石敬塘死后,侄子石重贵继位。947年后晋又被契丹攻灭(契丹此时已改国号为辽)。契丹在接收战利品时,发觉玉玺与史料记载不符,做工也太差。找来石重贵责问。石重贵只好承认传国玉玺早已不知所在,被李从珂自焚于洛阳。现在的玉玺是先帝自刻的。
  辽天祚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那只从后晋获得的玉玺失落。保大五年,辽未代皇帝耶律延禧被金国俘虏,辽国灭亡。
  中原逐鹿,鹿死谁手。得胜者都把传国玉玺当成奖杯,曾有一个奴隶出身又是少数民族的文盲皇帝石勒,第一个叫人在传国玉玺边上刻“天命石氏”四个字。有点象现代的足球世界得主可以在奖杯上镌字一样。
  在三国归晋,司马炎统一中国后的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在上党武乡(现山西省长治地区)一个贫贱的羯族家庭出生了一个小男孩。长大后又被晋朝的王公贵族虏为奴隶出售。
  将相本无种,皇帝轮来做。在公元319年,奴隶出身的石勒终于登上皇帝宝座,得到了传国玉玺,成为后赵国的开国君主。石勒虽是个文盲,却爱好文学,即使在行军中也叫人朗读史书给他听,一边听,一边发议论,对历代帝王的是非善恶评价都非常中肯。石勒也有自知之明,一次在招待外国使节的宴会上,他问下面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开国君主中,我与谁可相比?”。下面的大臣大拍马屁,说是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帝王比得上陛下。胜得过大王的只有民族始祖黄帝了。石勒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不要打马虎眼了,我碰到刘邦,只能做他的部下。碰到刘秀,可以和他争天下。我做皇帝是靠自己的本事,光明正大。不象曹操司马懿,从孤儿寡妇手里抢天下。我只是一个介于二刘之间的人物,那敢于黄帝相比。
  石勒于公元332年逝世、终年六十岁。他的子孙荒淫无耻,相互残杀。不到十几年,后赵国灭亡。石勒靠以起家的羯民族,也在一场民族报复中基本上被斩尽杀绝,牺牲几十万人。
  这块传国玉玺成了灾星。

  也有送上来的传国玉玺不要,不肯当皇帝的人,这就是放牛娃皇帝刘盆子。
  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二个放牛娃做过皇帝,一个是西汉未年的刘盆子,还有一个就是朱元璋。前者上靠运气,得到传国玺,但并没有天命所归。后者靠本事,身后留下了一个大明王朝。
  刘盆子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刘章是刘邦的孙子,所以说起来刘盆子也算是王孙公子了。问题是高干子弟太多时,就贬值了。皇帝老子老婆多,子女也多。西汉二百年下来,刘邦的子孙已繁殖到十几万人了。不是人人都可享受高干待遇的。刘盆子就靠放牛为生。再过二百年后的刘备,大家知道他是个织草鞋的,也是靠天下大乱才发迹的。
  西汉未年,天下大乱。有赤眉绿林二支起义军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准备复辟汉朝。都找到一个汉皇的后裔做皇帝。历史的偶然改变了放牛娃刘盆子的命运。
  拉刘盆子入伙的那支起义军是赤眉军,当兵的都把眉毛涂成红色便于识别。赤眉的首领准备立皇帝,从刘邦后代中找到七十余人做候选人,又从血统最近中挑出三人,刘盆子当年十五岁,也在三人之中。
  赤眉首领又想了个象西藏活佛金瓶抽签的方法,让三个灵童去摸彩。
  当刘盆子抽中签时,一邦红眉毛的赤眉将帅一齐跪下去,向他齐呼万岁!一个放牛娃,头发象个鸟窝、赤着脚丫子、破衣烂衫、浑身臭汗。一见众人围着他磕头,把他吓哭了。
  赤眉军拥戴刘盆子做皇帝后,士气大振。很快打败了另一支起义军绿林,抢到了传国玉玺。一下成了百万之众的大军。
  可惜这百万之众都是赤脚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将帅们每天开会争功,大呼小叫的,动不动就动刀动枪,互不相让。刘盆子在宫中日夜哭泣,成百上千的宫女被禁闭在宫殿里,谁也不去过问她们的事,结果许多人活活饿死,就地掩埋。
  刘盆子的哥哥见赤眉军乱成一团,这样下去非失败不可,他弟弟这个皇帝不好当,弄不好命都丢了。暗地教导刘盆子把传国玉玺退还给他们,辞去皇帝的头衔。
  又一次赤眉军开大会,刘盆子解下随身的传国玉玺,向他的臣子们叩头。哭着喊着不想当这个皇帝了。到会的赤眉都跪下认罪,又不顾刘盆子的哭喊,硬逼着把玉玺重新佩带上去。
最后这支起义军投降了刘秀,刘秀很可怜刘盆子,并没有杀他。赐给他很多财物,刘盆子倒也安安稳稳过了一辈子。

传国玺的几次失踪
  和氏壁的第一次失踪是在囚百年后。楚威王将此壁赏赐给了有功的相国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壁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嫂查也毫无下落。五十多年后,和氏壁又出现在赵国太监缨贤的手中,赵惠文王便据为己有。此时,秦国势力已十分强大,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壁在赵国,便说要用十五城来交换壁。赵王只好派商相如出伎秦国。荫相么口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狡猾的秦王,“完壁归赵”,直到六十一年后秦灭赵,和氏壁自然也归秦所有,才制成了传国玉玺。
  传国玺在秦时也有一次失而复得的经历。其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为千古疑团。据说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歪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宝因此失落。而八年之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
  楚汉相争时,刘邦先人咸阳,秦王子婴“上始皇空”,刘邦称帝后,号日“汉传国宝”,代代相传。西汉未年,玉莽夺权,当时的皇帝仅两岁,传国玺由王莽的姑母汉孝太后代管。玉莽让其弟舜人宫索釜。太后大怒之下,将玉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碎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了一块。光武中兴后,传国宝又归了刘秀。
  传国玺的再次失而复得是在东汉未年。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至,返富后发现此釜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长沙太守孙坚攻人洛阳,在城南甄官井中捞出的官女尸体的颈下,发现一朱红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上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传国玉玺成为各诸侯争夺的对象,从孙坚到袁术,再到曹操。三国归晋后,传国玺也自然传给了晋。西晋未年,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五釜也不断地在血腥残杀的伴随下易主。最终传玺归东晋,再经刘宋、齐、梁、陈、隋,最后落人唐高祖李渊手中,改称此玺为“宝”,并世代相传。五代时传国至莫明其妙的失踪了。宋大祖赵匡撤仅从后周那儿继承了两方宝印,而没有传国玺。
  但传国玺的命运却并没有到此结束。此后的封建朝代不断地出现传国歪,真假莫辨。宋绍圣年问,咸阳获一方“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璃纽盘”的玉印,经当朝十三名学士官员的考证,认为是真秦制传国玺。咸阳老百姓掘地所得假玉壁出土年份是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绍圣五年三月(公元1098年),蔡京等十三人考证说是秦玺。弄得皇帝老子奏告天地、宗庙、社稷。一天不进食,斋于内殿。“翼日,帝服通天冠,御大庆殿,降坐受宝。群臣上寿祝贺”。隆重得了不得。
但假的还是假的,到了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那个有名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发现了破碇,因为真古印有被王莽姐姐老太后摔碎一只角的痕迹,出土的咸阳印是完整的,并没有看到金镶玉。另外这是块兰田玉,不会是楚山的出品。
这是自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以来,历史所记载的首块赝品。
照理蔡京虽是奸臣,但也是有名的书法家。这次他为什么看走了眼,大概也是政治需要粉饰太平吧。那个亡国之君宋徽宗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叫他当皇帝真是命运捉弄,不配当传国玉玺的主人。
明孝宗皇帝也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认为是假的而没有用它,清初时,故宫藏有御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称为传国玺。而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一块赝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磷等人仍在追索这块金镶王玺。

  自公元936年传国玉玺失踪后,自唐王朝以后的大印基本都是各朝代自制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代的25块大印现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馆。
  宝玺是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在清代,由于治国的需要,皇帝拥有许多用于各种公务的宝玺,而在这众多的宝玺中,最重要的要属“皇帝之宝”。
  在乾隆钦定的交泰殿25宝中,保留了两方“皇帝之宝”。一方为青玉质地,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龙纽,这方宝玺的独特在于不仅是先帝遗下的宝玺,而且是乾隆以前众多宝玺中唯一的一方清书篆体的宝玺。另外一方“皇帝之宝”,质地为檀香木,满汉篆文合璧,左满右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七分,盘龙纽。这是清帝众宝玺中唯一的一方木质宝玺,由于那方青玉的“皇帝之宝”被列为先祖的传国玺,尽管宝谱上规定了其功用为“以布诏敕者”,实际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倒是在日常公务中发布诏令文书,住注用木质的“皇帝之宝”,也就是说,实际上木质的“皇帝之宝”不但具有“以肃法驾”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布诏敕”的功能。通过对清代皇帝诏令文书中宝玺的使用状况统计来看,用得最频繁的正是这方木质的“皇帝宝玺”。而另一个有趣的情况是,皇帝众宝玺中恰恰这方木质的宝玺最不好打谱,故宫博物院的方斌先生曾亲自将交泰殿的25宝打谱,他介绍说25宝中唯有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最难打谱,一方面是木质在重量上不如金石,同时印面和光滑程度也不如金石,这在具体操作中,不但不容易受印泥,而且还爱跑纸。
  这方木质“皇帝之宝”之所以在25宝中被列于除前四方传国玺宝外的21方日常公务宝玺的首位,说明了它的重要。而按规定交泰殿的25宝照例是不准出乾清门的,只有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是个例外。据史载:凡皇上行围及驻跸圆明园,这方木质“皇帝之宝”都要随驾。当然其制度十分的严格。通常由内阁典籍厅提前发文知会交泰殿管印内监,届时典籍官会同内阁学士一同前注乾清宫,交泰殿的太监将宝玺请出,双方在乾清门西一间的厢房中一同打开宝匣,由学士验明后,放入匣中锁好,典籍官捧出景运门。到内阁制诰房,学士打开宝匣,交与护宝侍读学土验明锁好。由专门的人员用黄布包好,并用九条黄布带周匝捆妥,而后由专门的背宝官背好上马与护宝官们一起进发。到了所在地,则交与当地行宫的太监验明保管,以备皇帝所用。回蛮时,依然由内阁学士向当地行宫的管宝太监请宝,验明后,交由护宝官、背宝官负责。回到大内,护宝、背宝官在诰敕房开宝交与学土验明锁好,由典籍官捧之入宫,依旧在乾清宫西一间与交泰殿内监开匣验宝,并由首领太监确认后,由内监锁好后捧入交泰殿安放。
  由此看采,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宝不离身”的皇帝玺宝。
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和李从珂一起烧掉了,后来的都是假货
故宫里有个土做的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