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欲复兴航天事业 研发新火箭取代“联盟”号(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29:54
俄欲复兴航天事业 研发新火箭取代“联盟”号(图)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俄罗斯近日披露了一个新型的多级火箭计划,并打算在2020年取代服役已超过50年的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
  前不久,俄总统普京以“宇航节”为契机,召开航天领域工作会议,以明确未来俄航天领域的发展任务,并宣布2013年俄将为支持航天领域发展拨款1811亿卢布,约合60.3亿美元,是2008年的近三倍。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自重新当选俄罗斯总统以后,普京多次强调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最近,他又明确指出,“开发航天潜力是俄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
  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俄政府再次将目光聚焦于航天事业,不仅缘自俄民族深厚的航天情结,更有着谋求重振航天事业,为其大国复兴提供强力支撑的战略考量。
  俄罗斯航天的现实窘境
  尽管俄航天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存在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与困难,但无可置疑的是,俄罗斯人对俄罗斯民族所开创的人类航天时代自豪不已。他们不仅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还有代表整个人类第一个完成太空之旅的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等等让人难以忘怀的过去。一系列显赫的航天记录,时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民族对于太空的深深向往以及对于先辈辉煌业绩的骄傲与自豪。
  俄航天领域的主要基础设施大部分继承自前苏联,经过二十多年投入不足的运营,设备损耗日益严重,技术更新入不敷出,工艺和科研保障条件普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随着陈旧设备的不断退役,以及世界航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俄现有的运载火箭、航天器越来越无法满足航天事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需求。俄航天事业仅仅依靠承袭前苏联衣钵维持的情况已难以为继。2010年12月3日3颗“格洛纳斯”卫星发射失败,2011年8月“进步”号太空船坠毁,历数一系列失败,运载火箭问题首当其冲,这无疑凸显了目前俄航天事业的尴尬局面。
  多年来,尽管俄罗斯每年航天发射次数占到全球总数的40%以上,但太空经济总额比重却只能在3%上下徘徊,当前俄国内100余家航天企业平均开工率仅33%,行业内部发展失调。虽然部分企业通过承接商业活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更新,保证了整体技术水平仍居世界前列,但更多的企业则是开工严重不足,甚至长期处于半破产状态。
  如果深入一步考察,可以发现问题还不仅仅在于经费的一时短缺。当前全俄航天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为41.5岁,但其中45%已超过60岁,其余55%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随着老一代航天技术人员的老去,人才匮乏的影响对于俄航天事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作为宇航员和军事航天工作人员的输送基地,当下俄军兵员素质也越来越令人忧虑。正是基于这种深层的危机感,俄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航天事业的重重问题亟待解决。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5-28/4863397.shtml

俄欲复兴航天事业 研发新火箭取代“联盟”号(图)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俄罗斯近日披露了一个新型的多级火箭计划,并打算在2020年取代服役已超过50年的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
  前不久,俄总统普京以“宇航节”为契机,召开航天领域工作会议,以明确未来俄航天领域的发展任务,并宣布2013年俄将为支持航天领域发展拨款1811亿卢布,约合60.3亿美元,是2008年的近三倍。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自重新当选俄罗斯总统以后,普京多次强调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最近,他又明确指出,“开发航天潜力是俄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
  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俄政府再次将目光聚焦于航天事业,不仅缘自俄民族深厚的航天情结,更有着谋求重振航天事业,为其大国复兴提供强力支撑的战略考量。
  俄罗斯航天的现实窘境
  尽管俄航天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存在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与困难,但无可置疑的是,俄罗斯人对俄罗斯民族所开创的人类航天时代自豪不已。他们不仅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还有代表整个人类第一个完成太空之旅的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等等让人难以忘怀的过去。一系列显赫的航天记录,时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民族对于太空的深深向往以及对于先辈辉煌业绩的骄傲与自豪。
  俄航天领域的主要基础设施大部分继承自前苏联,经过二十多年投入不足的运营,设备损耗日益严重,技术更新入不敷出,工艺和科研保障条件普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随着陈旧设备的不断退役,以及世界航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俄现有的运载火箭、航天器越来越无法满足航天事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需求。俄航天事业仅仅依靠承袭前苏联衣钵维持的情况已难以为继。2010年12月3日3颗“格洛纳斯”卫星发射失败,2011年8月“进步”号太空船坠毁,历数一系列失败,运载火箭问题首当其冲,这无疑凸显了目前俄航天事业的尴尬局面。
  多年来,尽管俄罗斯每年航天发射次数占到全球总数的40%以上,但太空经济总额比重却只能在3%上下徘徊,当前俄国内100余家航天企业平均开工率仅33%,行业内部发展失调。虽然部分企业通过承接商业活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更新,保证了整体技术水平仍居世界前列,但更多的企业则是开工严重不足,甚至长期处于半破产状态。
  如果深入一步考察,可以发现问题还不仅仅在于经费的一时短缺。当前全俄航天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为41.5岁,但其中45%已超过60岁,其余55%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随着老一代航天技术人员的老去,人才匮乏的影响对于俄航天事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作为宇航员和军事航天工作人员的输送基地,当下俄军兵员素质也越来越令人忧虑。正是基于这种深层的危机感,俄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航天事业的重重问题亟待解决。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5-28/4863397.shtml

 加大投入谋求航天再复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俄政府着眼长远,希望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航天领域持续发展,以稳固其在航天领域传统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抢占新兴国际航天市场。俄政府已宣布将在2013—2020年拨款1.6万亿卢布,约合530亿美元,重振航天事业。

  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位于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改造西部的原有发射场,进一步突出其军事保障能力。

  位于俄西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任务承载能力有限,且处于西方反导系统的严密监控之下,难以保证国家航天发射的任务需求,现阶段俄主要依靠向哈萨克斯坦政府高价租用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来执行重大发射任务。这种情况不仅制约了俄在航天基础设施利用上的自主权,更使空天防御的军事威慑作用大打折扣。作为远东地区力量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东方航天发射场项目建设情况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将可执行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与此同时,俄政府斥巨资对原有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实施了升级改造。随着远东新发射场的建成,西部老发射场改造工程的逐步完成,俄将有效减轻对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其基于强大航天发射能力的战略威慑作用。

  二是实现应用领域的跨越式、多元化发展,拓宽俄罗斯航天事业发展渠道。

  俄政府通过大规模资金投入来推动航天事业优先发展。除了保持在载人航天领域一贯的领先地位之外,近年来也十分重视发展地球遥测遥感、卫星通信、深空探索等领域能力,试图通过俄航天事业的多元化发展,盘活现有航天资源,摆脱目前主要依靠代理载人发射与卫星发射任务以换取少量资金支持的窘境。此外,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度、古巴、哈萨克斯坦等国联合开发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计划也将进一步继续深入开展。
 三是加快新一代航天器、新型运载火箭、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等项目研发,努力抢占航天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作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先驱者,俄制运载火箭、航天飞行器曾被人们认为是工业与天才完美结合的艺术品。但前苏联解体所带来的经济、政治上的影响,不仅使新型运载火箭、航天器的研制陷入困难,甚至正常的装备更新换代也成为难题。为尽快摆脱此种困境,俄计划进一步加快新式运载火箭、航天飞行器相关技术研制、生产进度。除了2013年将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试验轻型和重型“安加拉”运载火箭,还计划于2015年启动专为远东地区东方发射场研制的“罗斯”运载火箭的实装试验。俄政府宣布,将从2018年起通过启用这种新型运载火箭把下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四是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航天事业不断注入活力。

  俄罗斯历史上不仅有“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运载火箭之父”科洛廖夫这样的优秀顶层设计者,更有着无数像加加林那样舍生忘死、勇于执行危险航天任务的杰出航天员。在其辉煌时期,投身于航天事业是无数青年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前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航天事业二十多年的低迷,不仅使得从业者中大批富有才华的年轻工程师迁往美国和欧洲,留守国内航天事业的工作人员也因待遇、福利制度等诸多的不尽如意,积极性深受挫伤,离岗改行的不乏其人。

  因此,俄政府对相关院校设置进行了调整加强,并大力推行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以期提高航天人才培养质量、拓宽航天人才培养路子。为激发航天人的工作热情,普京还决定以加加林的名字设立政府专项奖金,每年选出10名对发展俄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每人100万卢布(约合3.5万美元)的奖励。

  尽管人才机制建设的缺失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弥补,但俄最近一系列的调整、补救措施无疑为处于低谷期的俄航天从业人员注入一剂“强心针”。

  五是理顺管理乱局,为重振航天事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前苏联解体后,俄政府未能及时对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诸多航天领域技术标准、规范文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整合,使此类工作长期处于“放养状态”。对规模庞大的航天行业,一方面管理缺失、责任不清,另一方面又存在统得过死、缺乏活力的现象。这些都同俄现有航天管理机构——航天署编制严重缺乏、工资水平低下、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没有充分履行责任等问题密切相关。

  航天领域管理混乱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如研制生产普遍拖期、费用普遍超支、国产电子基础元器件不能满足航天发展的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如不痛加解决,势将一步步吞噬俄罗斯承接自前苏联的原有行业优势。为此,理顺管理机制、改善管理职能,成为此次航天领域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有消息称,下一步俄罗斯可能组建新的航天部,通过成立新的统管机构、扩展管理职能、加强管理力量,来解决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航天领域一系列弊端。
联合聚力实现大国复兴

  此次航天会议结束后不久,许多俄罗斯媒体对会议成果和可能的影响进行了评述。一个共同的观点是,普京确立的俄未来航天发展任务表明,俄政府希望多项举措综合施策,尽快补偿其长期存在的航天设备老化、人才短缺、创新乏力和电子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等短板,体现了其力图扭转航天事业颓势,巩固俄传统航天强国地位的决心和紧迫感,也隐约透露出其通过振兴航天事业以促进俄国家安全,牵引带动工业、电信、医疗、交通等领域全面振兴的治国方略,彰显出普京希望通过复兴航天事业来推进俄大国复兴的雄心壮志。

  作为大国复兴、再创辉煌的重要标志,尽快推动航天事业走出困境、取得新的跃升,无疑成为当前俄罗斯的紧迫任务之一。航天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对于俄罗斯而言,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航天事业辉煌的眷恋,更有着巩固俄空天战略利益,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战略支撑的现实需求。

  随着普京重返克宫、绍伊古履新以来,俄不断加快海军建设步伐,以“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式海军装备不断列装,太平洋、地中海等方向军事力量不断得到强化,俄昔日海上强国的风貌正逐步恢复,为其实现大国复兴不断增长助力。此时,俄罗斯航天事业实现复兴与再发展更加凸显出紧迫性。解读近来俄政府高调筹划未来航天事业发展蓝图的种种举措,跃然而出的是以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对于实现大国复兴梦想的不懈追求。(国防科技大学 徐一天 马建光 张超)
把RUS-M重新捡起来,还是搞一套新的?
纸飞机 发表于 2013-5-28 13:46
把RUS-M重新捡起来,还是搞一套新的?
不是放弃了吗?
没看明白这个说的是啥。
毛子的发射架怎么不是兔鳖这样的大架子?
魔天道 发表于 2013-5-30 01:59
毛子的发射架怎么不是兔鳖这样的大架子?
毛子是水平组装 水平测试 水平运输 最后在发射台整体竖起

兔子是垂直组装 垂直测试 垂直运输
可以和tz联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