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从丑化到正面聚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22:45
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从丑化到正面聚集

    自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硕果累累,政治经济地位极大提高,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正在把目光聚焦中国,对中国给予了极大关注,形成了被国际社会称道的“2004中国现象”。曾几何时,西方媒体出现过妖魔化中国的现象;而今,却掀起“中国报道热”,两者间反差之大,着实让人回味。
                                                            




“中国报道热”体现了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关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刘成付
    去年以来,随着“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新一轮的“中国报道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
    纵观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报道内容上看,有关中国经济事务的报道比重不断增加;从报道频度上看,有关中国的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从报道方式上看,从零星报道正在向主动策划的全方位深度报道转变,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媒体,包括美国《财富》杂志、英国《金融时报》《卫报》、加拿大《环球邮报》,都不约而同地派出采访团到中国采访,并史无前例地推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系列专题报道。
    今年中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BBC(英国广播公司)“中国周”报道活动拉开序幕,将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热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中国报道热的升温说明了什么?
    事实上,海外读者和观众长期以来对中国并不了解,随着中国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和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者和观众对中国更加好奇,这是新闻大战的最直接成因。
    在关于中国的报道中,随处可见一些用来描述中国发展变化的总结性的词汇。比如“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威胁”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国外媒体对中国发生变化作出判断和评估的努力,虽然不同的词汇反映出不同的褒贬态度和不同的心态,但这些词汇所折射出的一个根本信号却是共同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在悄然改变世界格局。正是这一深层因素,使国外媒体掀起了一股中国报道热。
    首先,这说明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程度已经达到了足以引起媒体重视和积极反应的程度。媒体的功能首先是环境监视功能。但是,由于媒体的选择性,并非事无巨细媒体都会加以反映。中国报道热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发展积累已经达到了某种显著程度,这种显著性已经抵达了国外媒介报道的阀值。国外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媒体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其次,中国的崛起加强了中国事务的新闻价值,国外媒体面对中国报道时新闻价值重点发生了转移。以前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更多的是隔岸观火,但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影响正日益扩大,中国发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新闻价值的重点与以前相比就偏移到了重要性和接近性。新闻价值的偏移,改变了以前狭窄的报道范围,使得对中国的报道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
    此外,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鲜明的执政风格以及勇于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责任也成为世界聚焦中国的重要原因。中国立足和平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其影响积极深远,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自信、成熟和开放自然也就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关注与肯定。
    中国报道热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作好因应之策,中国报道热就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并给世界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德国:中国变化震撼受众
    今年2月9日,正值中国传统春节,记者赶往纽伦堡采访国际玩具展。因报名较晚未能在宾馆订到房间,展会组织方特意安排我住到一户德国人家中。一见面,房东杜玛茨太太就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中国来的年青人,新年快乐!”看着我有些意外的样子,她微笑着说:“今天不是中国传统的鸡年元旦吗?我刚刚从报纸上看到的。”
    坐下一聊,杜玛茨太太对中国的了解还真不少,她知道中国将宇航员送上太空,还知道中国许多青年人赶在鸡年春节之前结婚,以求幸福美满。杜玛茨太太只是德国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未受过高等教育,了解信息的渠道只是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媒。而她对中国的信息了解得如此之多,又不是刻意收集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逐渐转向全面深入,从政治经济拓展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开始进入普通德国人的视野。

    全面关注中国
    有关德国媒体对中国报道在过去十年的变化,记者本人有着切身感受。因工作原因,我从1995年起就与德国平面媒体打交道,定期翻阅德国主流报刊。那时德国报章对中国的报道可谓惜版如金。即使为数不多的一些报道,也主要以政治经济领域为主,多数都带有挑剔与怀疑的语气,总像是带着西方的有色眼镜高高在上俯视中国。

    1999年记者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留学,一名德国大学生竟然问我中国有没有电视机,是不是家家屋里都还挂着“红宝书”,真让我哭笑不得。而德国电视台在报道中国建国50周年国庆大典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钟,而且最后的解说还称,中国普通百姓被排斥在庆典之外,只能呆在家里。
    2004年记者到德国常驻后发现,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了根本改观,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之高令人瞩目:首先是,报道量大,在主流媒体上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国人大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国官员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一次讲话……似乎都变得对德国受众十分重要。其次是,报道逐渐变得全面客观。尽管仍有一些带偏见、挑刺的“问题报道”,但德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正逐渐向全面客观报道过渡。最后是,报道领域拓宽,深入到中国的方方面面。以前记者在德国报刊查寻关于中国的报道,往往只从政治、经济两叠去找,现在发现这种做法行不通了,因为在金融、汽车、旅游、文化、艺术、休闲甚至副刊板块同样也可能会有关于中国的报道。
    推出中国特刊
    说到德国媒体“发现”中国的过程,就不能不提德国权威财经刊《经济周刊》。2003年,在德国媒体还很少正面大篇幅报道中国的时候,德国《经济周刊》开风气之先,大胆以中文为刊头,以巨大的橙红色的龙为封面设计,用《我们都要学中文》为标题作了一期封面文章,全面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在德国引起轰动。之后该杂志已连续5期刊载关于中国的系列报道。
    2004年10月,德国《经济周刊》再次推出中德文双语特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德国总统克勒分别为本期中国特刊题写了贺词。德国《经济周刊》总编巴龙在编者按中特意指出:“中国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期最振奋的大事,《经济周刊》始终关注这个大国漫长的行进历程。没有其它任何德国媒体如此密切、客观并且友好地追踪报道这个位于遥远东方的国家。很多人带着与日俱增的担忧来看待今天成功的中国。我们《经济周刊》为中国的繁荣、开放和爱好和平而感到高兴。”
    媒体群起仿效
    在《经济周刊》的带动下,德国媒体仿佛一夜之间发现了中国显
    著增加关于中国的报道篇幅。2004年初,记者遇到德国一家报纸驻北京的特派记者,他抱怨说现在几乎天天都接到编辑部的约稿电话,根本忙不过来。而且,现在编辑部常常连题目都给定了,自己选题的自由度被大大压缩。德国《世界报》发行人施托尔特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兴趣,更关系到读者的兴趣。中国是《世界报》一个重要的主题。
    德国媒体不断升温的中国热令一向引领德国舆论潮流的世界著名新闻周刊的《明镜》周刊也坐不住了。2004年10月11日《明镜》周刊第42期,以一条破壳而出的巨龙设计为封面,推出《中国,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的核心报道。同时,《明镜》周刊还出版了一期厚达130页的《中国特刊》,封面为《中国,向世界大国崛起》。《明镜》周刊相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非常直接明了,大家都在做这样的报道,我们只能效仿。
    根源在于中国
    其实,德国媒体中国报道态度发生根本改观的主要原因,还在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自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这使得一直只关心本国和西方国家事务的德国主流媒体,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中国。同时中国迅速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也迫使国媒体注意到全面客观报道的必要性。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德国磁悬浮列车在上海开通,中国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令德国主流媒体不得不一次次聚焦中国,通过它们的报道,又一次次“震撼”了德国普通百姓。
    德国经济十年来一直停滞不前,遥望着远隔重洋的中国蒸蒸日促使德国媒体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比较。而中国的持续繁荣是引人注目的,更是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错过的顺风车。正如德国《经济周刊》总编巴龙所说:“我们关注中国,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愈加重视中国,而我们的刊物主要是办给德国企业的。更何况,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作为面向全球的德国《经济周刊》更没有理由不重视中国!” (本报驻柏林记者于涛)
美国:传媒态度适时而变
    在现代商业社会,言论的传播离不开金钱。美国的主要新闻媒体,依靠其巨大的财力和其他资源,掌握着“设置新闻议题”的权力,可以通过对消息来源和题材的取舍选择和“结构性消息封锁”,来引导、转移或封杀公众对特定议题的了解和关注。
    在“涉外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表现出和美国官方外交政策以及所谓“美国国家利益”之间惊人的一致性。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便呈现这种规律。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传媒涉华报道的最大特性,可以说是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亦步亦趋的相关性。
    我最早接触到美国传媒,是在里根总统任上。这称得上是中美联手反苏的蜜月时期,美国传媒在这一时期的涉华报道,非常明显地反映了这种“亲华偏向”。同样报道“共产党国家”,却出现了所谓“好共党(goodcommie,指中国)”和“坏共党(badcommie,指苏联)”的泾渭之别。
    但从1980年末到1990年初,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负面报道和充满敌意的描绘急剧增加。随着苏联东欧集团的崩溃,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出现沧桑巨变,美国一是不再需要联华抗苏,二是经济改革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引起华盛顿的担心。因此,自1989年后,美国传媒原先的“好共党”说法一去不返。
    这种情形直到1990年后期才开始逐渐转变,主要的动因是俄罗斯在叶利钦十年乱政下民不聊生,而中国经济却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中,多年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日本自顾不暇,而中国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成为扭转亚洲危机的中流砥柱,令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刮目相看。克林顿总统1998年访华9天,来回都没有在东京停留,是这一新国际形势的最好象征。
    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因此出现相应变化。我个人印像比较深深的是《大西洋月刊》1999年2月号发表长文《中国人眼中的西藏》,对1950年以来西藏社会的巨大进步,作了相当中肯客观的介绍。《大西洋月刊》有100多年历史,是美国上层社会的重要刊物。这篇文章因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小布什总统2001年上台初期,主张扶日制华的“火神”智囊团把持了美国外交政策,起用外交界的“泛亚派”,中美关系一度显著恶化,中国眼看有成为美国主要“敌手”的可能。不少媒体纷纷炒作“中国威胁”的论调。但是,首先是中美经济关系不断强化深化的大势无法逆转,接着是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的国际战略因之突变,伊斯兰激进主义取代国际共运,成为美国的“新冷战”——“反恐战争”的主敌,美国朝野也认定了真正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文明冲突”仇敌。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迅速转回到1990年末开始的新趋向,同时中美的经济关系近年来继续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也出现相应演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代历史》杂志2001年9月号刊发一名韩裔美国军官的文章《中国作为头号(大国)》,主张美国应该允许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大国,并从中获益。更新的例子有去年7月4日《纽约时报周刊》的长文《中国世纪》和12月6日《商业周刊》的特别报道《中国价格》。
    必须指出,美国传媒近来的涉华报道虽然比1990年初有很大的改进,但这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在政治方面,美国媒体仍无大的变化。此外,华盛顿并没有放弃台海等题目上的离强合弱战略。这些情况使得美国传媒仍然随时可能在风吹草动之下,出现非常负面的涉华报道。(于时语)
西班牙:报道中国不惜版面
    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四家报纸《国家报》《阿贝塞报》《世界报》和《缘由报》1月16日至25日,借马德里自治区主席阿吉雷对北京和上海访问之机,连续10天整版整版、铺天盖地、图文并茂对这次访问大事宣传报道,形成一个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中国的小高潮。这种对中国的正面报道规模是西班牙历史上少见的。
    西班牙媒体为何借机掀起宣传报道中国的热潮?
    首先,与“2004中国现象”有关。2004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空前活跃,政治经济地位极大提高,世界各国媒体对中国给予史无前例的关注,形成了所谓的“2004中国现象”。多年来,西班牙媒体对中国的了解甚少,对中国的报道多以负面报道为主,经常拿人权和民主做反面文章。纵览西班牙报纸对阿吉雷访华的报道可以看出,这次报道对西班牙普通人了解中国非常有利。许多报道借机介绍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概况和北京市的面貌等。
    其次,乘机宣传马德里,为申办奥运会造势。在这次访问期间,马德里自治区与北京签署了友好市区协定。马德里与巴黎、纽约、伦敦和莫斯科同时申办2012年奥运会,竞争极其激烈。今年7月6日国际奥委会将在新加坡投票决定申办城市。西班牙将“2012期待您的马德里”的中文、英文和西班牙文的大横幅1月23日挂到北京八达岭长城上,这里的所有大报都刊登了这幅照片。
    西班牙是世界第二大旅游国,2004年5350万外国人访问了西班牙创造收入达372亿欧元。去年,中国有2800万人出国旅游。这对西班牙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西班牙欧罗帕航空公司1月27日宣布,今年5月22日将开通马德里—北京—上海直航,这将是西班牙到中国的唯一直达航班。西班牙政府和马德里自治区主席阿吉雷极力支持,因为这对促进两国之间的旅游业非常有利。
    西班牙对中国的投资是后来者。阿吉雷这次访问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双边的经济往来。目前,西班牙在中国有200多家投资企业,其中马德里只占38家,所占比例仅仅为17%。阿吉雷说,西班牙在中国的经济参与实在少得可怜,中国目前拥有50多万家外国企业,西班牙区区200家企业在中国简直是沧海一粟。西班牙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只有约6亿欧元,只占中国外资的0.04%。马德里是西班牙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阿吉雷表示,马德里应该到中国投资,同时也希望中国到马德里投资。
    再次,近年来中西关系发展比较快。中国与西班牙高层近年来访问不断,年年都有高级领导人互访,双边政治关系热络。双边经济关系发展也比较迅速。2003年中西贸易额只有50多亿欧元,去年猛增到80亿欧元。因此,西班牙媒体最近对中国经济成就的报道一直比较多,态度也比较积极客观。(本报驻马德里记者刘瑞常)
法国媒体推出中国专刊
    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法国一些全国性报刊纷纷在头版刊登文章,积极评价正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和欢迎胡锦涛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费加罗报》在头版以“巴黎-北京:新局面”为标题发表文章。报纸用两个整版的篇幅介绍胡锦涛访问法国的活动安排,回顾了1963年底至1964年初戴高乐将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详细过程以及40年来法中友好进程的重大事件。该报认为,胡主席的访问将为1997年确立的法中全面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费加罗报》每周一出版的《企业专刊》也以中国为专题,号召法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专刊发表的评论指出,中国经济年增长接近10%,法国企业绝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该报向经济决策者、行政管理人员、青年从业人员、大公司总裁及每一位有志从商的法国人建议:进军中国,再加把劲儿!在中国开设办事处,寻找可靠的中国合作伙伴。
    《回声报》在头版以“巴黎北京庆祝友好合作”为标题,同样配以香榭丽舍大街中国新年盛装游行的图片,只见游行队伍中一位中国姑娘在凯旋门前绽开了美丽的微笑,她身边是报纸制作的1997年至2003年法中贸易稳定增长的统计图。该报还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做比喻,认为全面了解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并非易事,建议读者在中国文化年活动期间多方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以便与中国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合作。
    《巴黎人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幅盛装游行的大照片,并配发了一篇文章,对盛装游行进行评论,称这次活动的举办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巨大胜利。
    《世界报》报道,在中国猴年的大年初三,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和埃菲尔铁塔都变成了中国的颜色,法国人不得不为来自东方的文化喝彩。
    《星期日报》说,数十万巴黎人在香榭丽舍大街翘首企盼,当来自北京的蜿蜒的巨龙、飞舞的雄狮、优美的歌舞、奇异的杂技出现在街头时,观众热烈地欢呼道:“太棒了!”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从丑化到正面聚集

    自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硕果累累,政治经济地位极大提高,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正在把目光聚焦中国,对中国给予了极大关注,形成了被国际社会称道的“2004中国现象”。曾几何时,西方媒体出现过妖魔化中国的现象;而今,却掀起“中国报道热”,两者间反差之大,着实让人回味。
                                                            




“中国报道热”体现了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关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刘成付
    去年以来,随着“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新一轮的“中国报道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
    纵观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报道内容上看,有关中国经济事务的报道比重不断增加;从报道频度上看,有关中国的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从报道方式上看,从零星报道正在向主动策划的全方位深度报道转变,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媒体,包括美国《财富》杂志、英国《金融时报》《卫报》、加拿大《环球邮报》,都不约而同地派出采访团到中国采访,并史无前例地推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系列专题报道。
    今年中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BBC(英国广播公司)“中国周”报道活动拉开序幕,将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热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中国报道热的升温说明了什么?
    事实上,海外读者和观众长期以来对中国并不了解,随着中国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和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者和观众对中国更加好奇,这是新闻大战的最直接成因。
    在关于中国的报道中,随处可见一些用来描述中国发展变化的总结性的词汇。比如“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威胁”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国外媒体对中国发生变化作出判断和评估的努力,虽然不同的词汇反映出不同的褒贬态度和不同的心态,但这些词汇所折射出的一个根本信号却是共同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在悄然改变世界格局。正是这一深层因素,使国外媒体掀起了一股中国报道热。
    首先,这说明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程度已经达到了足以引起媒体重视和积极反应的程度。媒体的功能首先是环境监视功能。但是,由于媒体的选择性,并非事无巨细媒体都会加以反映。中国报道热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发展积累已经达到了某种显著程度,这种显著性已经抵达了国外媒介报道的阀值。国外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媒体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其次,中国的崛起加强了中国事务的新闻价值,国外媒体面对中国报道时新闻价值重点发生了转移。以前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更多的是隔岸观火,但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影响正日益扩大,中国发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新闻价值的重点与以前相比就偏移到了重要性和接近性。新闻价值的偏移,改变了以前狭窄的报道范围,使得对中国的报道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
    此外,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鲜明的执政风格以及勇于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责任也成为世界聚焦中国的重要原因。中国立足和平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其影响积极深远,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自信、成熟和开放自然也就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关注与肯定。
    中国报道热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作好因应之策,中国报道热就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并给世界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德国:中国变化震撼受众
    今年2月9日,正值中国传统春节,记者赶往纽伦堡采访国际玩具展。因报名较晚未能在宾馆订到房间,展会组织方特意安排我住到一户德国人家中。一见面,房东杜玛茨太太就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中国来的年青人,新年快乐!”看着我有些意外的样子,她微笑着说:“今天不是中国传统的鸡年元旦吗?我刚刚从报纸上看到的。”
    坐下一聊,杜玛茨太太对中国的了解还真不少,她知道中国将宇航员送上太空,还知道中国许多青年人赶在鸡年春节之前结婚,以求幸福美满。杜玛茨太太只是德国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未受过高等教育,了解信息的渠道只是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媒。而她对中国的信息了解得如此之多,又不是刻意收集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逐渐转向全面深入,从政治经济拓展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开始进入普通德国人的视野。

    全面关注中国
    有关德国媒体对中国报道在过去十年的变化,记者本人有着切身感受。因工作原因,我从1995年起就与德国平面媒体打交道,定期翻阅德国主流报刊。那时德国报章对中国的报道可谓惜版如金。即使为数不多的一些报道,也主要以政治经济领域为主,多数都带有挑剔与怀疑的语气,总像是带着西方的有色眼镜高高在上俯视中国。

    1999年记者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留学,一名德国大学生竟然问我中国有没有电视机,是不是家家屋里都还挂着“红宝书”,真让我哭笑不得。而德国电视台在报道中国建国50周年国庆大典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钟,而且最后的解说还称,中国普通百姓被排斥在庆典之外,只能呆在家里。
    2004年记者到德国常驻后发现,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了根本改观,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之高令人瞩目:首先是,报道量大,在主流媒体上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国人大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国官员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一次讲话……似乎都变得对德国受众十分重要。其次是,报道逐渐变得全面客观。尽管仍有一些带偏见、挑刺的“问题报道”,但德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正逐渐向全面客观报道过渡。最后是,报道领域拓宽,深入到中国的方方面面。以前记者在德国报刊查寻关于中国的报道,往往只从政治、经济两叠去找,现在发现这种做法行不通了,因为在金融、汽车、旅游、文化、艺术、休闲甚至副刊板块同样也可能会有关于中国的报道。
    推出中国特刊
    说到德国媒体“发现”中国的过程,就不能不提德国权威财经刊《经济周刊》。2003年,在德国媒体还很少正面大篇幅报道中国的时候,德国《经济周刊》开风气之先,大胆以中文为刊头,以巨大的橙红色的龙为封面设计,用《我们都要学中文》为标题作了一期封面文章,全面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在德国引起轰动。之后该杂志已连续5期刊载关于中国的系列报道。
    2004年10月,德国《经济周刊》再次推出中德文双语特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德国总统克勒分别为本期中国特刊题写了贺词。德国《经济周刊》总编巴龙在编者按中特意指出:“中国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期最振奋的大事,《经济周刊》始终关注这个大国漫长的行进历程。没有其它任何德国媒体如此密切、客观并且友好地追踪报道这个位于遥远东方的国家。很多人带着与日俱增的担忧来看待今天成功的中国。我们《经济周刊》为中国的繁荣、开放和爱好和平而感到高兴。”
    媒体群起仿效
    在《经济周刊》的带动下,德国媒体仿佛一夜之间发现了中国显
    著增加关于中国的报道篇幅。2004年初,记者遇到德国一家报纸驻北京的特派记者,他抱怨说现在几乎天天都接到编辑部的约稿电话,根本忙不过来。而且,现在编辑部常常连题目都给定了,自己选题的自由度被大大压缩。德国《世界报》发行人施托尔特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兴趣,更关系到读者的兴趣。中国是《世界报》一个重要的主题。
    德国媒体不断升温的中国热令一向引领德国舆论潮流的世界著名新闻周刊的《明镜》周刊也坐不住了。2004年10月11日《明镜》周刊第42期,以一条破壳而出的巨龙设计为封面,推出《中国,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的核心报道。同时,《明镜》周刊还出版了一期厚达130页的《中国特刊》,封面为《中国,向世界大国崛起》。《明镜》周刊相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非常直接明了,大家都在做这样的报道,我们只能效仿。
    根源在于中国
    其实,德国媒体中国报道态度发生根本改观的主要原因,还在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自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这使得一直只关心本国和西方国家事务的德国主流媒体,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中国。同时中国迅速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也迫使国媒体注意到全面客观报道的必要性。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德国磁悬浮列车在上海开通,中国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令德国主流媒体不得不一次次聚焦中国,通过它们的报道,又一次次“震撼”了德国普通百姓。
    德国经济十年来一直停滞不前,遥望着远隔重洋的中国蒸蒸日促使德国媒体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比较。而中国的持续繁荣是引人注目的,更是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错过的顺风车。正如德国《经济周刊》总编巴龙所说:“我们关注中国,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愈加重视中国,而我们的刊物主要是办给德国企业的。更何况,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作为面向全球的德国《经济周刊》更没有理由不重视中国!” (本报驻柏林记者于涛)
美国:传媒态度适时而变
    在现代商业社会,言论的传播离不开金钱。美国的主要新闻媒体,依靠其巨大的财力和其他资源,掌握着“设置新闻议题”的权力,可以通过对消息来源和题材的取舍选择和“结构性消息封锁”,来引导、转移或封杀公众对特定议题的了解和关注。
    在“涉外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表现出和美国官方外交政策以及所谓“美国国家利益”之间惊人的一致性。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便呈现这种规律。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传媒涉华报道的最大特性,可以说是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亦步亦趋的相关性。
    我最早接触到美国传媒,是在里根总统任上。这称得上是中美联手反苏的蜜月时期,美国传媒在这一时期的涉华报道,非常明显地反映了这种“亲华偏向”。同样报道“共产党国家”,却出现了所谓“好共党(goodcommie,指中国)”和“坏共党(badcommie,指苏联)”的泾渭之别。
    但从1980年末到1990年初,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负面报道和充满敌意的描绘急剧增加。随着苏联东欧集团的崩溃,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出现沧桑巨变,美国一是不再需要联华抗苏,二是经济改革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引起华盛顿的担心。因此,自1989年后,美国传媒原先的“好共党”说法一去不返。
    这种情形直到1990年后期才开始逐渐转变,主要的动因是俄罗斯在叶利钦十年乱政下民不聊生,而中国经济却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中,多年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日本自顾不暇,而中国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成为扭转亚洲危机的中流砥柱,令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刮目相看。克林顿总统1998年访华9天,来回都没有在东京停留,是这一新国际形势的最好象征。
    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因此出现相应变化。我个人印像比较深深的是《大西洋月刊》1999年2月号发表长文《中国人眼中的西藏》,对1950年以来西藏社会的巨大进步,作了相当中肯客观的介绍。《大西洋月刊》有100多年历史,是美国上层社会的重要刊物。这篇文章因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小布什总统2001年上台初期,主张扶日制华的“火神”智囊团把持了美国外交政策,起用外交界的“泛亚派”,中美关系一度显著恶化,中国眼看有成为美国主要“敌手”的可能。不少媒体纷纷炒作“中国威胁”的论调。但是,首先是中美经济关系不断强化深化的大势无法逆转,接着是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的国际战略因之突变,伊斯兰激进主义取代国际共运,成为美国的“新冷战”——“反恐战争”的主敌,美国朝野也认定了真正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文明冲突”仇敌。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迅速转回到1990年末开始的新趋向,同时中美的经济关系近年来继续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美国传媒的涉华报道也出现相应演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代历史》杂志2001年9月号刊发一名韩裔美国军官的文章《中国作为头号(大国)》,主张美国应该允许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大国,并从中获益。更新的例子有去年7月4日《纽约时报周刊》的长文《中国世纪》和12月6日《商业周刊》的特别报道《中国价格》。
    必须指出,美国传媒近来的涉华报道虽然比1990年初有很大的改进,但这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在政治方面,美国媒体仍无大的变化。此外,华盛顿并没有放弃台海等题目上的离强合弱战略。这些情况使得美国传媒仍然随时可能在风吹草动之下,出现非常负面的涉华报道。(于时语)
西班牙:报道中国不惜版面
    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四家报纸《国家报》《阿贝塞报》《世界报》和《缘由报》1月16日至25日,借马德里自治区主席阿吉雷对北京和上海访问之机,连续10天整版整版、铺天盖地、图文并茂对这次访问大事宣传报道,形成一个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中国的小高潮。这种对中国的正面报道规模是西班牙历史上少见的。
    西班牙媒体为何借机掀起宣传报道中国的热潮?
    首先,与“2004中国现象”有关。2004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空前活跃,政治经济地位极大提高,世界各国媒体对中国给予史无前例的关注,形成了所谓的“2004中国现象”。多年来,西班牙媒体对中国的了解甚少,对中国的报道多以负面报道为主,经常拿人权和民主做反面文章。纵览西班牙报纸对阿吉雷访华的报道可以看出,这次报道对西班牙普通人了解中国非常有利。许多报道借机介绍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概况和北京市的面貌等。
    其次,乘机宣传马德里,为申办奥运会造势。在这次访问期间,马德里自治区与北京签署了友好市区协定。马德里与巴黎、纽约、伦敦和莫斯科同时申办2012年奥运会,竞争极其激烈。今年7月6日国际奥委会将在新加坡投票决定申办城市。西班牙将“2012期待您的马德里”的中文、英文和西班牙文的大横幅1月23日挂到北京八达岭长城上,这里的所有大报都刊登了这幅照片。
    西班牙是世界第二大旅游国,2004年5350万外国人访问了西班牙创造收入达372亿欧元。去年,中国有2800万人出国旅游。这对西班牙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西班牙欧罗帕航空公司1月27日宣布,今年5月22日将开通马德里—北京—上海直航,这将是西班牙到中国的唯一直达航班。西班牙政府和马德里自治区主席阿吉雷极力支持,因为这对促进两国之间的旅游业非常有利。
    西班牙对中国的投资是后来者。阿吉雷这次访问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双边的经济往来。目前,西班牙在中国有200多家投资企业,其中马德里只占38家,所占比例仅仅为17%。阿吉雷说,西班牙在中国的经济参与实在少得可怜,中国目前拥有50多万家外国企业,西班牙区区200家企业在中国简直是沧海一粟。西班牙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只有约6亿欧元,只占中国外资的0.04%。马德里是西班牙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阿吉雷表示,马德里应该到中国投资,同时也希望中国到马德里投资。
    再次,近年来中西关系发展比较快。中国与西班牙高层近年来访问不断,年年都有高级领导人互访,双边政治关系热络。双边经济关系发展也比较迅速。2003年中西贸易额只有50多亿欧元,去年猛增到80亿欧元。因此,西班牙媒体最近对中国经济成就的报道一直比较多,态度也比较积极客观。(本报驻马德里记者刘瑞常)
法国媒体推出中国专刊
    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法国一些全国性报刊纷纷在头版刊登文章,积极评价正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和欢迎胡锦涛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费加罗报》在头版以“巴黎-北京:新局面”为标题发表文章。报纸用两个整版的篇幅介绍胡锦涛访问法国的活动安排,回顾了1963年底至1964年初戴高乐将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详细过程以及40年来法中友好进程的重大事件。该报认为,胡主席的访问将为1997年确立的法中全面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费加罗报》每周一出版的《企业专刊》也以中国为专题,号召法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专刊发表的评论指出,中国经济年增长接近10%,法国企业绝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该报向经济决策者、行政管理人员、青年从业人员、大公司总裁及每一位有志从商的法国人建议:进军中国,再加把劲儿!在中国开设办事处,寻找可靠的中国合作伙伴。
    《回声报》在头版以“巴黎北京庆祝友好合作”为标题,同样配以香榭丽舍大街中国新年盛装游行的图片,只见游行队伍中一位中国姑娘在凯旋门前绽开了美丽的微笑,她身边是报纸制作的1997年至2003年法中贸易稳定增长的统计图。该报还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做比喻,认为全面了解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并非易事,建议读者在中国文化年活动期间多方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以便与中国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合作。
    《巴黎人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幅盛装游行的大照片,并配发了一篇文章,对盛装游行进行评论,称这次活动的举办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巨大胜利。
    《世界报》报道,在中国猴年的大年初三,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和埃菲尔铁塔都变成了中国的颜色,法国人不得不为来自东方的文化喝彩。
    《星期日报》说,数十万巴黎人在香榭丽舍大街翘首企盼,当来自北京的蜿蜒的巨龙、飞舞的雄狮、优美的歌舞、奇异的杂技出现在街头时,观众热烈地欢呼道:“太棒了!”
<P>至少美国的媒体还是一样没有好话。</P><P>法国的好一些,英国的就不太好,德国恐怕是欧洲批评中国最激烈的国家之一。</P><P>其他国家不太清楚。</P>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5-3-23 0:13:00的发言:</B>

<P>至少美国的媒体还是一样没有好话。</P>
<P>法国的好一些,英国的就不太好,德国恐怕是欧洲批评中国最激烈的国家之一。</P>
<P>其他国家不太清楚。</P>


外交部应该在美、英、法、德等国组织议会游说团,代言我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