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西班牙语:从葡属巴西到巴西帝国------巴西独立运动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9:19
巴西(Brasil)自1500年4月22日被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斯雷斯•卡布拉尔(Pedro Cabral)发现后随即沦为葡萄牙王国的殖民地。葡萄牙对巴西的管治,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红木”时期(原文是直接用caoba,在西班牙语是檀木的意思,但我怎么看都应该翻译成红木,毕竟巴西木也是红木的一种)。葡萄牙人在现在巴西的萨尔瓦多(并不是中南美洲的萨尔瓦多共和国,萨尔瓦多在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系中表示“救世主”的意思,拉丁语系的民族很喜欢将地名命名为萨尔瓦多,人口超过20万并以萨尔瓦多命名的城市在葡萄牙有2座,西班牙有4座,在整个美洲大陆有超过30座萨尔瓦多城)附近发现了大量的“巴西木”(PAU BRASIL),从此将葡属南美称之为“巴西”,葡萄牙语表示红木的意思。巴西木是红木的一种,质地坚硬,既可提取燃料又适合造船、家具等在14~19世纪一些高价值手工业。


葡萄牙人占领巴西初期,发现这里人烟稀少,一片荒芜。居住在这里的是后来被称为印第安人的游牧民族(原文是Nómadas游牧者,我想应该是表达他们刀耕火种的生活习惯吧),他们几乎处在石器时代。欧洲人曾自我嘲弄道“黄金是白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此话应该是马克思说的)。葡萄牙人到这里来因为没有找到黄金而失望了。曾做过卡尔布拉船队舵手的阿美高.韦斯普在一封信中埋怨道“除了有一望无际的能从中提炼燃料的巴西木和肉桂树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奇观外,可以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葡萄牙人决定开发那些高价值的巴西木。葡萄牙王室宣布垄断巴西木的采伐权。当时王室尚未在巴西设立正式的管理机构,于是便将砍伐权出租,除了向葡萄牙王室缴纳租金和税金外,按葡萄牙对出租新发现土地贸易权定下的老规矩,承租人还必须负责建立贸易站和探测海岸线。1505年,第一艘运载巴西木的船到达里斯本,从1505~1515年的10年间,运抵里斯本的巴西木达2万分担(伊比利亚半岛传统的重量计算单位,大概相当于一千万吨,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海运损失的)。巴西木直径可达1米,高度最高可达15米。葡萄牙人驱使那些被掠夺和拐骗而来的印第安人砍伐了几乎半个世纪。从此,这种只有在巴西独有的红木,在巴西几乎绝种了。这半个多世纪,在巴西历史上称为“红木”时期,也是葡萄牙人对巴西进行早期开发和确立基本统治的时期。


第二个时期被称为“蔗糖”时期(原文为Azúcar,食糖,但我觉得还是用Sucrosa蔗糖为好),同时又可以称为种植园制度创立和巩固时期。巴西全国气候温和,水量充足,阳光普照,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特别是传统的热带农作物。

1530年,葡萄牙王室为了抵制法国人的入侵,决定整顿巴西这块新殖民地的规划工作,巩固殖民统治,派葡萄牙贵族马丁.索萨带着“占领和分配那里的土地,并在那里建立农庄”的指令到巴西兴建了以萨尔瓦多为首的一些城市,将沿海地区划分为15个称做“船长辖区”(CAPTAINCIES)的封地,以世袭继承的主法和类似封地的形式分赠给葡萄牙的贵族。而为了减轻王室的负担,这些贵族必须自辟财源来整理开拓他们的属地。当时最重要的两大“船长辖区”分别是位于南方的圣维生德(SAO VICENTE,今天的圣保罗州),以及位于北方的伯南布哥(PERNAMBUCO);从规划土地,开发农业着手,逐步建立了葡萄牙在巴西的基本架构。然而这种“船长辖区”制度却未能有效地满足葡萄牙人的需要。由于这些葡萄牙贵族的经济状况和反复无常的个性,有些辖区根本被弃置不顾。再加上辖区之间缺少协调使得这个沿岸地区,一直是法国海盜(原文是用Pirata,海盗的意思,但我想应该是指那些想在巴西取得立足点的法国殖民者吧)攻击的目标。因此,在1549年葡王若奥三世(KING JOAO III在原有的规划之上成立一个殖民地中央Government。并选择位于东北部的萨尔瓦多(SALVADOR),为巴西的第一个首都,并且一直维持了214年。此外,他更在巴西设正式的王室代理人,任命马丁.索萨(martin de sousa)为殖民地首任总督。


(其后的十六世纪,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庐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经过这次军事捍卫行动之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当时,荷属西印度公司派遣一只舰队征服了北方的伯南布哥州,那儿也是蔗糖栽培的经济重地。葡萄牙人在1580年与西班牙帝国所缔结的联盟,正是导致这次入侵的直接原因。这项持续到1640年的联盟,同时也为巴西带来了砲火的洗礼,使巴频频遭受西班牙的攻伐。荷兰人在帕南布科建立了运作良好的殖民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才在一场暴动后被赶离该地。这场暴动主要是由当地人民领导及策动葡萄牙人仅从旁给予十分有限的协助。)  

领主把封地内的土地分片划分,其中大部分由他自己的奴隶耕种,一部分租给混血种人耕种。这些混血种人就成为了伯农(相当于中国的雇农),欠租欠债的伯农最后变成了失去人身自由的表农(相当于贫农吧)。封地的其余部分,由领主分给从葡萄牙来的移民,让他们成为“自耕农”(Tierra-sostener a campesino大概是自耕农的意思吧,我们老师说的,在字典我查不到)。1574年,巴西全部人口包括移民和登记在册的印第安人共1万7千人。(现在的巴西人口约1亿7千万)移民们也成了占地面积很大的地主。地主们发现巴西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很适合种植甘蔗,而当时的欧洲又普遍把食糖视为极其珍贵的药材和调料。于是就诱骗和捕捉印第安人作为劳动力,遍种甘蔗,设立糖坊,制作食糖,运往欧洲销售。从此,大种植园制和单一农作物这对孪生兄弟成为巴西殖民制度的基础,直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巴西整体的国民经济。


巴西种植园不仅是一种土地制度,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本单位。种植园主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种在奴隶制上面的,是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而这些资本家和土地拥有者是同一个人。事实上,巴西的种植园主集资本家、封建主和奴隶主于一身(一人横跨了人类历史上3个社会制度,厉害!),他们一开始就是为了做买卖,为了供应欧洲市场而生产,就这点而言,种植园主是资本家。但它的生产管理方式却具有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全部特点。它的土地不仅是世袭的,而且对依附在种植园的那些伯农和表农进行封建性的各种类型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至于奴隶制就更突出了。开始他们追捕印第安人为奴,后来由于印第安人被折磨和屠杀殆尽,1532年开始从非洲陆续贩进大量黑人为奴。到1850年,巴西720万人口种,奴隶占了240万。种植园主利用奴隶劳动,使巴西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仅伯南布哥、里约热内卢和巴伊亚3个封地的糖坊,食糖年产量1千多万公斤。所以在巴西历史上称这一个世纪为食糖时期。当然,除了食糖还有烟草,以及日趋重要的咖啡和棉花。(顺便说说,现在的食糖王国应该是古巴了,因为随着中美洲、南美洲大量庄园的开发,食糖价格急剧下跌,巴西人改而种植需求量稳定种植要求较高的咖啡,现在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种植国,当然这是后话。)
  


第三个时期被称“淘金时期”(Cacerolas para el oro la marea)。1694~1696年,葡萄牙人在米纳斯吉拉斯发现了大金矿,1729年,又在圣弗朗西斯科河的塞罗.弗里奥(现在的迪亚曼蒂纳)发现了丰富的钻石矿。葡萄牙人从四面八方蜂拥到矿区,一时出现了“黄金热”,有的种植园主甚至抛弃种植园,带领奴隶赶来淘金。奴隶主们大量购进黑奴从事采矿,在这以前,巴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在“黄金热”朝中,巴西人口激增至200万,每年输入的黑奴平均有5万之多。奴隶们在监工的皮鞭下,只有几块木薯和玉米棒,不管春夏秋冬,整天疯狂挖掘。有的长期在膝盖高的河中淘金砂,有的随时冒着被石头砸死的危险在山上挖矿。为了让奴隶们拼命工作,奴隶主们规定了奴隶只要挖到一定数量的黄金就能回复自由。但事实上,只有很少数的奴隶能达到定额而赎身恢复自由,更多的是在频繁的劳动中被折磨而死。


葡萄牙王室对巴西的黄金开采实行专制垄断―――获得的黄金,其中五分之一必须上缴给王室。后来还设立了金属冶炼局,禁止黄金随意流通,规定所有金砂必须交给冶炼局铸成带有王室印记的金币才能流通在市场上。据记载,采金人交付给王室的黄金,1699年有514公斤,1703年有4400公斤,到1712年高速增长到14455公斤,1720年经过登记并被运往里斯本的黄金达25000公斤,这并不包括留在美洲流通以及在运输途中损耗的。


葡萄牙从巴西掠夺而来的钻石数量也很巨大。1730年从巴西运走的钻石,竟引起了欧洲钻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跌幅达66%。据巴西Government后来估计,1729~1832年,包括走私在内,巴西生产的钻石超过300万克拉。这些从巴西运回来的黄金和钻石助长了葡萄牙王室以及贵族、奴隶主们奢侈的生活。

葡萄牙王室在巴西不仅直接奴役和剥削土著的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中的穷人,还对在巴西土生土长的白人和在巴西经商的商人采取了许多歧视性的政策。土生白人即使作为大种植园的继承者也不允许担任当地Government内高级的官职。巴西商人不得与外国直接通商。巴西所有航运都必须租用葡萄牙的船只,除了向葡萄牙王室缴纳重税外,还必须有葡萄牙Government控制编队航行,不管是出还是进。若是葡萄牙能生产的产品,如小麦、植物油、葡萄酒、朗姆酒、橄榄油等、硝石等都必须由葡萄牙的西印度公司负责从葡萄牙本土输入,严厉禁止在巴西种植和生产。所有进出口货物都规定了有利于葡萄牙人的价格;食盐、烟草、肥皂和日常的渔业生产都由王室垄断控制,不允许土生白人经营。各种税目名目繁多,契约的订立、正式文件的编制,几乎所有商品包括出售的奴隶免罪证,房屋的出租,金砂的挖采与使用都要征税。所有的这些都阻碍限制了土生白人和商人们的活动,还有一项十分荒谬的规定,不允许在巴西出版书报,开办印刷所,设立大学和图书馆。这些政策不但阻碍了巴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激起了土生白人和商人这些中产阶级的愤怒。


殖民时期巴西社会的层次结构分明,占据社会顶尖和上层的是在葡萄牙出生的种植园主和葡萄牙本土派来的官吏。中间的是“自由人”,他们是从欧洲来的一般移民、土生白人以及混血种人中的富人。第三层是在大种植园旁边耕种一块小土地,基本上自食其力的混血种人和少数被解放的印第安人和黑人。最下层的是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他们才是开发巴西土地,开掘巴西矿山,创造巴西财富和文明的主要劳动者,但他们的生活却十分悲惨,他们住在阴冷潮湿的土窑内,每天最少劳动12个小时,随时被监工由鲟鱼做的鞭子鞭打。带头逃跑的奴隶还要受“九天地狱”的刑罚,即被连续9天被吊起来,然后每到晚上就会被不停的鞭打。


巴西这种社会结构层次,一直延续到巴西独立后,延续到帝国的末期,直到奴隶制的废除,经济的大发展,才出现较大的变化。巴西(Brasil)自1500年4月22日被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斯雷斯•卡布拉尔(Pedro Cabral)发现后随即沦为葡萄牙王国的殖民地。葡萄牙对巴西的管治,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红木”时期(原文是直接用caoba,在西班牙语是檀木的意思,但我怎么看都应该翻译成红木,毕竟巴西木也是红木的一种)。葡萄牙人在现在巴西的萨尔瓦多(并不是中南美洲的萨尔瓦多共和国,萨尔瓦多在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系中表示“救世主”的意思,拉丁语系的民族很喜欢将地名命名为萨尔瓦多,人口超过20万并以萨尔瓦多命名的城市在葡萄牙有2座,西班牙有4座,在整个美洲大陆有超过30座萨尔瓦多城)附近发现了大量的“巴西木”(PAU BRASIL),从此将葡属南美称之为“巴西”,葡萄牙语表示红木的意思。巴西木是红木的一种,质地坚硬,既可提取燃料又适合造船、家具等在14~19世纪一些高价值手工业。


葡萄牙人占领巴西初期,发现这里人烟稀少,一片荒芜。居住在这里的是后来被称为印第安人的游牧民族(原文是Nómadas游牧者,我想应该是表达他们刀耕火种的生活习惯吧),他们几乎处在石器时代。欧洲人曾自我嘲弄道“黄金是白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此话应该是马克思说的)。葡萄牙人到这里来因为没有找到黄金而失望了。曾做过卡尔布拉船队舵手的阿美高.韦斯普在一封信中埋怨道“除了有一望无际的能从中提炼燃料的巴西木和肉桂树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奇观外,可以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葡萄牙人决定开发那些高价值的巴西木。葡萄牙王室宣布垄断巴西木的采伐权。当时王室尚未在巴西设立正式的管理机构,于是便将砍伐权出租,除了向葡萄牙王室缴纳租金和税金外,按葡萄牙对出租新发现土地贸易权定下的老规矩,承租人还必须负责建立贸易站和探测海岸线。1505年,第一艘运载巴西木的船到达里斯本,从1505~1515年的10年间,运抵里斯本的巴西木达2万分担(伊比利亚半岛传统的重量计算单位,大概相当于一千万吨,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海运损失的)。巴西木直径可达1米,高度最高可达15米。葡萄牙人驱使那些被掠夺和拐骗而来的印第安人砍伐了几乎半个世纪。从此,这种只有在巴西独有的红木,在巴西几乎绝种了。这半个多世纪,在巴西历史上称为“红木”时期,也是葡萄牙人对巴西进行早期开发和确立基本统治的时期。


第二个时期被称为“蔗糖”时期(原文为Azúcar,食糖,但我觉得还是用Sucrosa蔗糖为好),同时又可以称为种植园制度创立和巩固时期。巴西全国气候温和,水量充足,阳光普照,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特别是传统的热带农作物。

1530年,葡萄牙王室为了抵制法国人的入侵,决定整顿巴西这块新殖民地的规划工作,巩固殖民统治,派葡萄牙贵族马丁.索萨带着“占领和分配那里的土地,并在那里建立农庄”的指令到巴西兴建了以萨尔瓦多为首的一些城市,将沿海地区划分为15个称做“船长辖区”(CAPTAINCIES)的封地,以世袭继承的主法和类似封地的形式分赠给葡萄牙的贵族。而为了减轻王室的负担,这些贵族必须自辟财源来整理开拓他们的属地。当时最重要的两大“船长辖区”分别是位于南方的圣维生德(SAO VICENTE,今天的圣保罗州),以及位于北方的伯南布哥(PERNAMBUCO);从规划土地,开发农业着手,逐步建立了葡萄牙在巴西的基本架构。然而这种“船长辖区”制度却未能有效地满足葡萄牙人的需要。由于这些葡萄牙贵族的经济状况和反复无常的个性,有些辖区根本被弃置不顾。再加上辖区之间缺少协调使得这个沿岸地区,一直是法国海盜(原文是用Pirata,海盗的意思,但我想应该是指那些想在巴西取得立足点的法国殖民者吧)攻击的目标。因此,在1549年葡王若奥三世(KING JOAO III在原有的规划之上成立一个殖民地中央Government。并选择位于东北部的萨尔瓦多(SALVADOR),为巴西的第一个首都,并且一直维持了214年。此外,他更在巴西设正式的王室代理人,任命马丁.索萨(martin de sousa)为殖民地首任总督。


(其后的十六世纪,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庐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经过这次军事捍卫行动之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当时,荷属西印度公司派遣一只舰队征服了北方的伯南布哥州,那儿也是蔗糖栽培的经济重地。葡萄牙人在1580年与西班牙帝国所缔结的联盟,正是导致这次入侵的直接原因。这项持续到1640年的联盟,同时也为巴西带来了砲火的洗礼,使巴频频遭受西班牙的攻伐。荷兰人在帕南布科建立了运作良好的殖民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才在一场暴动后被赶离该地。这场暴动主要是由当地人民领导及策动葡萄牙人仅从旁给予十分有限的协助。)  

领主把封地内的土地分片划分,其中大部分由他自己的奴隶耕种,一部分租给混血种人耕种。这些混血种人就成为了伯农(相当于中国的雇农),欠租欠债的伯农最后变成了失去人身自由的表农(相当于贫农吧)。封地的其余部分,由领主分给从葡萄牙来的移民,让他们成为“自耕农”(Tierra-sostener a campesino大概是自耕农的意思吧,我们老师说的,在字典我查不到)。1574年,巴西全部人口包括移民和登记在册的印第安人共1万7千人。(现在的巴西人口约1亿7千万)移民们也成了占地面积很大的地主。地主们发现巴西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很适合种植甘蔗,而当时的欧洲又普遍把食糖视为极其珍贵的药材和调料。于是就诱骗和捕捉印第安人作为劳动力,遍种甘蔗,设立糖坊,制作食糖,运往欧洲销售。从此,大种植园制和单一农作物这对孪生兄弟成为巴西殖民制度的基础,直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巴西整体的国民经济。


巴西种植园不仅是一种土地制度,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本单位。种植园主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种在奴隶制上面的,是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而这些资本家和土地拥有者是同一个人。事实上,巴西的种植园主集资本家、封建主和奴隶主于一身(一人横跨了人类历史上3个社会制度,厉害!),他们一开始就是为了做买卖,为了供应欧洲市场而生产,就这点而言,种植园主是资本家。但它的生产管理方式却具有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全部特点。它的土地不仅是世袭的,而且对依附在种植园的那些伯农和表农进行封建性的各种类型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至于奴隶制就更突出了。开始他们追捕印第安人为奴,后来由于印第安人被折磨和屠杀殆尽,1532年开始从非洲陆续贩进大量黑人为奴。到1850年,巴西720万人口种,奴隶占了240万。种植园主利用奴隶劳动,使巴西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仅伯南布哥、里约热内卢和巴伊亚3个封地的糖坊,食糖年产量1千多万公斤。所以在巴西历史上称这一个世纪为食糖时期。当然,除了食糖还有烟草,以及日趋重要的咖啡和棉花。(顺便说说,现在的食糖王国应该是古巴了,因为随着中美洲、南美洲大量庄园的开发,食糖价格急剧下跌,巴西人改而种植需求量稳定种植要求较高的咖啡,现在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种植国,当然这是后话。)
  


第三个时期被称“淘金时期”(Cacerolas para el oro la marea)。1694~1696年,葡萄牙人在米纳斯吉拉斯发现了大金矿,1729年,又在圣弗朗西斯科河的塞罗.弗里奥(现在的迪亚曼蒂纳)发现了丰富的钻石矿。葡萄牙人从四面八方蜂拥到矿区,一时出现了“黄金热”,有的种植园主甚至抛弃种植园,带领奴隶赶来淘金。奴隶主们大量购进黑奴从事采矿,在这以前,巴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在“黄金热”朝中,巴西人口激增至200万,每年输入的黑奴平均有5万之多。奴隶们在监工的皮鞭下,只有几块木薯和玉米棒,不管春夏秋冬,整天疯狂挖掘。有的长期在膝盖高的河中淘金砂,有的随时冒着被石头砸死的危险在山上挖矿。为了让奴隶们拼命工作,奴隶主们规定了奴隶只要挖到一定数量的黄金就能回复自由。但事实上,只有很少数的奴隶能达到定额而赎身恢复自由,更多的是在频繁的劳动中被折磨而死。


葡萄牙王室对巴西的黄金开采实行专制垄断―――获得的黄金,其中五分之一必须上缴给王室。后来还设立了金属冶炼局,禁止黄金随意流通,规定所有金砂必须交给冶炼局铸成带有王室印记的金币才能流通在市场上。据记载,采金人交付给王室的黄金,1699年有514公斤,1703年有4400公斤,到1712年高速增长到14455公斤,1720年经过登记并被运往里斯本的黄金达25000公斤,这并不包括留在美洲流通以及在运输途中损耗的。


葡萄牙从巴西掠夺而来的钻石数量也很巨大。1730年从巴西运走的钻石,竟引起了欧洲钻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跌幅达66%。据巴西Government后来估计,1729~1832年,包括走私在内,巴西生产的钻石超过300万克拉。这些从巴西运回来的黄金和钻石助长了葡萄牙王室以及贵族、奴隶主们奢侈的生活。

葡萄牙王室在巴西不仅直接奴役和剥削土著的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中的穷人,还对在巴西土生土长的白人和在巴西经商的商人采取了许多歧视性的政策。土生白人即使作为大种植园的继承者也不允许担任当地Government内高级的官职。巴西商人不得与外国直接通商。巴西所有航运都必须租用葡萄牙的船只,除了向葡萄牙王室缴纳重税外,还必须有葡萄牙Government控制编队航行,不管是出还是进。若是葡萄牙能生产的产品,如小麦、植物油、葡萄酒、朗姆酒、橄榄油等、硝石等都必须由葡萄牙的西印度公司负责从葡萄牙本土输入,严厉禁止在巴西种植和生产。所有进出口货物都规定了有利于葡萄牙人的价格;食盐、烟草、肥皂和日常的渔业生产都由王室垄断控制,不允许土生白人经营。各种税目名目繁多,契约的订立、正式文件的编制,几乎所有商品包括出售的奴隶免罪证,房屋的出租,金砂的挖采与使用都要征税。所有的这些都阻碍限制了土生白人和商人们的活动,还有一项十分荒谬的规定,不允许在巴西出版书报,开办印刷所,设立大学和图书馆。这些政策不但阻碍了巴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激起了土生白人和商人这些中产阶级的愤怒。


殖民时期巴西社会的层次结构分明,占据社会顶尖和上层的是在葡萄牙出生的种植园主和葡萄牙本土派来的官吏。中间的是“自由人”,他们是从欧洲来的一般移民、土生白人以及混血种人中的富人。第三层是在大种植园旁边耕种一块小土地,基本上自食其力的混血种人和少数被解放的印第安人和黑人。最下层的是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他们才是开发巴西土地,开掘巴西矿山,创造巴西财富和文明的主要劳动者,但他们的生活却十分悲惨,他们住在阴冷潮湿的土窑内,每天最少劳动12个小时,随时被监工由鲟鱼做的鞭子鞭打。带头逃跑的奴隶还要受“九天地狱”的刑罚,即被连续9天被吊起来,然后每到晚上就会被不停的鞭打。


巴西这种社会结构层次,一直延续到巴西独立后,延续到帝国的末期,直到奴隶制的废除,经济的大发展,才出现较大的变化。
独立运动


巴西的独立运动经历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和一条曲折的道路,共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巴西人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阶段。

这个阶段从1789年米纳斯密谋开始,经过1798年的巴伊亚密谋和1817年的伯南布哥革命等事件组成的。这些事件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色彩,有较明确的民族独立思想。要求与葡萄牙殖民者决裂,主张建立共和国和废除奴隶制。

米纳斯密谋是由土生白人组织的。米纳斯吉拉斯是巴西黄金热的中心,是本土资本力量和自由矿工的成长摇篮,同时一批批奴隶也集中到这里来。到1785年,黄金矿源日渐枯竭,葡王室下令全力挖掘,同时全面垄断冶炼的过程,毁掉原有私人的手工冶炼工场,不但不对民间的资本进行补偿,还仍然按原来的税额向居民征税。这激起了新兴的本土资本力量和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1789年,米纳斯总督巴巴塞纳子爵为完成里斯本的征税指标以及填补其Government贪污的亏空,决定向居民追讨过去积欠的全部税款,总计黄金596阿罗瓦(约合8940斤)。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愤概。土生白人,绰号“拔牙者”(TIRADENTES)的葡萄牙驻军骑兵中尉约亚金•荷塞•西瓦•沙维尔(JOAQUIM JOSE DA SILVA XAVIER)和从欧洲留学回来不久的若泽.阿尔瓦雷斯.马努埃尔,以及受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诗人、医生、律师、神甫和中下级军官等秘密策划推翻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他们的纲领是:离开葡萄牙,建立共和国;组织新的民团,实习新的义务兵役制;开办各类工场,允许自由贸易,废除对黄金、钻石开采的垄断;设立大学,发展教育;奖励生育,救济贫民;选定内陆的圣若昂.德雷索为新首都。他们还酝酿提出废除奴隶制的主张,也设计了新生共和国的国旗。他们决定在殖民当局正式征收旧税的当天起义,计划首先击溃总督卫队,活捉巴巴塞纳。沙维尔主动承担了最危险的角色和最艰巨的任务,混入总督府,引导起义者抓捕总督。

由于密谋参与的土生白人军官雷伊斯告密,起义失败了。沙维尔被捕入狱,后被杀害(被分尸)。这次起义的烈火虽然在点燃的阶段就被扑灭了,但他公认是巴西历史上第一次对全国有影响的,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斗争,是巴西独立运动的开端。


1789年的巴伊亚密谋同样也是一次夭折的起义。它证明了独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已在巴西广泛植根。密谋的负责人是两名黑白混血种的裁缝和两名士兵。参加者一为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二为裁缝、木工、石工、士兵、奴隶等,也有少数中下级军官。其中不少有色人种,也有妇女。他们的纲领比较激进:主张建立独立的民主Government,解放奴隶,发展生产,增加士兵薪饷,与各国开展自由贸易,并将那些反对革命的人全部处以死刑等。


1789年8月12日,他们在秘密地在巴伊亚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准备在递戈尔广场举行暴动。由于叛徒告密,就在暴动当天,葡萄牙管理当局突然全城戒严,进行大搜捕。起义被镇压下去了,4个领导人被绞死。

1817年富有革命传统的伯南布哥爆发独立起义。当时驻军中的葡籍高级军官与巴西籍的中下级军官、士兵的矛盾比较尖锐。一批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的知识分子,早就组织了酝酿独立的秘密团体。1817年3月6日,殖民当局下令在伯南布哥首府累西腓逮捕几个密谋起义的嫌疑分子,有一位下级军官拒捕,并刺死了一个前来逮捕他的少将,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起义者手拿武器,走上街头,高呼“独立万岁!”“自由万岁!”攻入炮台,逮捕了躲进炮台的总督。起义者组织了共和国临时Government,由商业、军队、神甫、农民和法律等五个方面的代表人物中各推一人担任Government成员还组织了以知识界为主的“协商委员会”。


临时Government发布了致伯南布哥与全体巴西人民书:号召永远结束王权暴政,建立自由独立巴西共和国;宣布取消苛捐杂税,废除贸易垄断,禁止葡萄牙船只出港;提高士兵薪酬,建立海军;鼓励世俗教育;废除等级特权制、有条件解放奴隶等。


临时Government派出代表前往美国、英国和阿根廷等国,争取支持。


革命的烽火蔓延到帕拉伊巴州、北里约格郎德州、阿拉戈冈州与塞啊腊州。一时在东北地区出现了争取独立的高涨形势。

1807年10月22日,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向葡萄牙宣战,11月9日,葡王室及Government西迁巴西,11日,里斯本陷落,葡萄牙全面接受英国的援助,政权交由英国人摄政。此时在里约热内卢的葡王若奥六世得知伯南布哥起义的消息后,立即派兵镇压。他用海军封锁累西腓港,以陆军进攻伯南布哥。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力量薄弱,起义军被迫撤出累西腓,投降并停止抵抗。这次起义从3月6日发动到5月26日失败,不到3个月。起义领袖被杀戮,被捕的起义者达3千人。


这次起义,无论方式、纲领和规模,都比前几次进了一大步。它动摇了葡萄牙对巴西的统治基础,使若奥六世感到命运的岌岌可危而开始思考退路。

第二个阶段是巴西宣布独立,但仍然与葡萄牙藕断丝连,实际上带有分立性质的阶段。
1814年葡萄牙本土赶走拿破仑后,由于葡王若奥六世委托摄政的英国贝雷斯福德元帅的专横统治,激起巴西人对摄政王和葡王室的反感。若奥六世不得不思考对策,处心积虑谋求把巴西独立运动扭到自己安排的道路上去。


早在1813年,若奥六世的顾问费雷拉就曾建议:把葡萄牙王国摄政的权力交给皇储佩德罗.贝拉王子(Pedro),由若奥亲王任独立的巴西国王,以防止一场民众革命。若奥亲王不敢贸然行事。1815年,在英国的建议下,将葡萄牙国名改为“葡萄牙-巴西-阿尔金联合王国”,表示葡萄牙与巴西“平等”,籍此缓和巴西人独立的要求。但巴西人对此的回应是1817年在伯南布哥爆发独立革命。
1819年8月24日,葡萄牙本土发生了革命,葡萄牙新兴的商人开始登上这个国家的政治舞台。这对巴西产生了巨大影响。1820年6月,巴伊亚州和巴拉西州的军队叛变,建立了新的政权,各个州也先后宣布不再听从巴西葡萄牙殖民Government的管理,米纳斯吉拉州更加动荡,里约热内卢的驻军和人民也在骚动。1820年12月26日,里约热内卢的圣安娜广场聚集了许多驻军,要求国王向葡萄牙的资产阶级新宪法宣誓。若奥六世派佩德罗王子去现场视察,佩德罗被迫承诺了一些改革,缓和了形势。但葡萄牙国内局势仍然很紧张,新议会要求王室返回里斯本,皇后也要求若奥六世回去,英国也坚持要他回去。若奥六世于4月中旬决定将王室迁回葡萄牙本土。


4月22日,若奥六世在行前任命佩德罗王子为巴西的摄政王。没想到就在他下达任命的三天内,巴西4个州宣布与佩德罗Government脱离关系,有些地区还提出了独立的口号。这给若奥六世狠狠的一击。在王室船队将要启航返回葡萄牙时,里约热内卢海口炮台的看守要求留下全部国库白银。若奥六世虽然对这些“叛乱”进行了镇压,也意识到了巴西独立已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在4月26日率王室3千人返回葡萄牙的前夕,对佩德罗面授机宜:“如果巴西发生了坏得不能再坏的情况,硬要独立,你就自己来宣布独立,因为你还尊重我,王冠比落在冒险家的头上好得多。”这是若奥六世为保持葡萄牙布拉甘沙王朝在巴西统治而留下的一个改头换面的妙计。巴西著名史学家卡洛斯说:“这样做,巴西就可以在布拉沙甘王朝的统治下,作为一个更大的葡萄牙投影而和平地继续其君主制的演变。


佩德罗从担任摄政王到宣布“独立”,经过了观察、拖延和激动三个历程,最后演出了独立的喜剧。从1821年4月匆忙担任摄政王到1822年1月9日宣布“我留下”的8个月,佩德罗处于矛盾、犹豫和观望之中。他和他的支持者―――巴西大庄园主、大商人和继续留在巴西的葡萄牙贵族的基本要求是保持与葡萄牙的平等地位,建立葡萄牙-巴西联合王国。以土生白人、著名自然科学家若泽.博尼法西奥教授为首的支持者,开展要求他留下的运动,成立“抗命俱乐部”。但大部分巴西人,包括一部分庄园主,土生白人中的商人以及新兴的手工场主、手工业者和城乡居民,尤其是富有革命传统的米纳斯吉拉州和伯南布哥州的人更希望他与葡萄牙决裂而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可是葡萄牙议会认为佩德罗的想法大逆不道,先后通过两个议案,规定巴西分割为若干省,每个省直接由里斯本管辖,巴西的一切政务均由里斯本指挥,同时撤销摄政王的机构,命令摄政王立即返回葡萄牙“以便完成政治上的教育”。


若奥六世也不理解他儿子的处境,怀疑他会背叛布拉沙甘王朝。因此,佩德罗给他父亲写了一封信。他说:“独立运动只是愿意保护我以及我们的军队”,“我自己的荣誉比整个巴西的荣誉还重要。”“我向陛下宣誓:永不违背信义”,“用血写下誓言:我永远忠陛下,忠于国家以及忠于葡萄牙宪章。”他仍迟迟没有公开作出抉择,担心正在高涨的独立与共和浪潮将会将他淹没。他尤其担心米纳吉斯州以及国内巨大政治、经济影响的圣保罗州不支持他而使他陷入绝境。后来,他派人到圣保罗州和米纳吉斯州去收集要求他留下的“请愿书”。由当时任圣保罗州副州长的若泽.博尼法西奥教授草拟了一个所谓圣保罗民众的请愿书,征集了8千多了签名。1821年12月4日若泽.博尼法西奥教授把请愿书呈送王室参议院,挽留佩德罗。1821年12月9日举行了上书仪式,由圣保罗州州长发表了“劝留”演说。佩德罗在此背景下,表示“暂且留在巴西”等葡萄牙议会和若奥六世对巴西情况完全了解后,”“再作去留”。国民对此表示不满。他才断然表示:“为了大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幸福。。。。。请告诉人民,我留下。”


在此后的7个月,佩德罗还是采取拖延政策,不与葡萄牙彻底决裂,1月16日,佩德罗任命了博尼法西奥教授建立了巴西本土内阁。内阁在佩德罗的同意下制定了一系列抵制葡萄牙的法律,如里斯本来的任何命令若未得到佩德罗的同意都不得在巴西执行,禁止任何从葡萄牙本土来的军队在巴西登陆;命令驻里约热内卢的葡军返回本土等,内阁号召各州都承认亲王政权是全国最高权力机构,组成为确立制宪会议作准备的全国各州代表会议,颁布了召开制宪会议的法令,但是佩德罗表示忠于对父王的誓言,仍以葡萄牙摄政王身份活动。他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延续布拉沙甘王朝法统的立宪帝国,与葡萄牙平等联合。


巴西的独立派不满佩德罗的拖延态度,对他施加压力。5月13日若奥六世生日当天,里约热内卢的议会代表团再向佩德罗上书,声明“巴西再也不能附属于一个小小的、遥远的、既保卫不了更征服不了它的国家了。”佩德罗接受了代表团贡献的“巴西永久保护者”的称号。他一方面有限度地放任独立派人士进行各种要求独立的活动,另一方面始终不愿意流露出与葡萄牙决裂的意向。


8月28日,巴西收到葡萄牙议会新的命令,指出佩德罗只是巴西行政机构的临时首脑,应立即返回本土;巴西内阁大臣只能由里斯本任命;各州代表委员会和制宪会议都是非法的;博尼法西奥和现任的巴西内阁其他大臣以及拥护独立的人,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等等。若奥六世在葡议会的压力下也写信给儿子,要他服从葡萄牙的法令,回到本土来。佩德罗正在圣保罗州巡视。面对这个紧急局势,在里约热内卢的临时摄政王、王后娜澳玻尔娜主持了内阁会议,会上一致决定迅速派人把情况告知佩德罗。王后在写给佩德罗的信中劝佩德罗与葡萄牙断然决裂。博尼法西奥的信中还说;“王子必须在两条道路中仔细地选择一条,要么立即回国,并被软禁,成为被人摆布的木偶,就如现在的若奥六世;要么就留下来,并宣布独立,成为巴西的新国王或皇帝。”王子的另外一位下属也写信告诉他:“在葡萄牙,已有一帮人公开讲要剥夺你的王位继承权,而拥护王叔美高尔作为王位继承人。”


9月7日,佩德罗收到信使送来的信后,激动得直跺脚,摔掉葡萄牙发来的指令,并对他的神父说:“从今天起,我们同葡萄牙的关系结束了,我不再需要从葡萄牙Government那里的任何东西。我宣布,巴西与葡萄牙分离了,永远!”接着,佩德罗向警卫部队高声喊道:“巴西人,从今以后,我们的口号是:要么独立,要么死亡!”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在博尼法西奥等君主立宪派代表人物拥护下,被尊为立宪皇帝,被称为“佩德罗一世”,国号“巴西帝国”(Imperio Brasileño)12月3日,又采用葡萄牙的传统仪式举行了加冕仪式。


在巴西独立过程中,也有发生过武装冲突。当佩德罗宣布“我留下”的时候,驻里约热内卢的两千忠于葡萄牙的驻军就曾企图劫他回国,但被当地1万多巴西本土军人和武装群众包围逐出了首都,勒令回国。在巴伊亚的葡军将领马德拉曾率万余军队与巴西军民发生冲突,最后突围无望,率部投降。西斯普纳蒂纳省(今乌拉圭,当时在巴西的统治下)蒙特罗维亚的葡军抵抗了17个月,最后突围成功,撤到阿根廷。其他一些地方的葡萄牙驻军企图作乱的,都被控制了。这些冲突在整个独立运动中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什么影响。


巴西宣布独立后的2年,美国首先承认了它。1825年,英国和葡萄牙也承认了它。这是巴西人的胜利。然而,巴西的独立带有分离和分立的性质。葡、巴虽然各自为独立的国家,但彼此之间从社会主流到国家高层管理者仍有血缘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织这分割不开的网络。


巴西帝国由葡萄牙布拉甘沙王朝的嫡系继承人、葡萄牙王子统治,巴西帝国宫廷大权几乎原封不动地由葡萄牙贵族掌握。1823年,佩德罗一世解散了制宪会议,任命自己的葡籍王族亲信组阁,大量葡萄牙出生的人担任州长和地方部队的长官,在独立时为佩德罗出过大力的土生白人博尼法西奥,也两度被排挤出内阁。巴西军队中大多数军官是葡萄人。在巴伊亚被俘的葡籍官兵只要愿意留下都被编入了巴西皇家军队。这些说明了葡萄牙的法统依然在巴西延续。


1825年,葡萄牙王室承认巴西独立的《葡巴条约》序言中,说此约是“为调整关于两国分离的所有基本问题而接受英王陛下的调停”而订立的。条约规定“巴西皇帝陛下为感谢他的尊敬的父亲和君主唐.若奥六世的关系与慈爱,同意最忠诚的国王陛下亲自承担巴西皇帝的称号”。意思是,葡萄牙的国王同时也就是巴西的国王。在条约其他部分提及两国关系时,有的地方也用“分离”的同语。


1826年,葡萄牙国王若奥六世去世。经议会批准,葡王室作出决定,有佩德罗继任国王。佩德罗接受了继承权,兼任葡萄牙国王,并为葡萄牙制订了一步宪法,宣布大赦等。后因兼顾不及,才逊位给自己的幼女玛格丽特亚。1828年,他的弟弟篡夺王位,他又进行干预。这是,巴西普通人都“认为皇帝对葡萄牙和他的女儿的王冠比对巴西更有兴趣。”佩德罗遭到巴西人的普遍反对,更加“依靠原籍葡萄牙的臣民,而把土生巴西人排斥在权力之外,甚至土生巴西人连一个大臣的职位都保不住。”


巴西帝国独立后社会性质、社会生活变未发生重大的变化,奴隶制、大庄园制、君主制一仍旧惯。英国人的特殊地位也未改变。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特权、财产、利润等,均受特别的法律保护;即使前几年已被没收了的也悉数发还。葡萄牙运到巴西的货物受到国际法中最优惠税率的待遇。


这些都说明了巴西宣布的独立,并不是最彻底的,还只是实现了分立。这场独立的喜剧,剧本主要是若奥亲王的顾问费雷拉构思,作者主要是若奥六世,大眼是博尼法西奥,男主角是佩德罗一世,正因为博尼法西奥处于导演地位,所以巴西中产阶级称他为“独立之父”。事实上,博尼法西奥虽是受过法国启蒙思想教育的学者,但他出身大种植园主,被人视为保守派人物。在欧洲时期,他曾被法国大革命,各种过激的行动所吓坏,因此反对过于激进的独立,反对共和制,主张走“阻力最小的道路”来使巴西人取得自主的权力。佩德罗面对独立与共和的世界性风暴,明知陈规的统治防线必然会被冲破,他考虑的是“从最恶劣的形势中作最好的打算”,博你法西奥的“阻力最小的道路”和佩德罗的“最好的打算”结合起来,他们就合作使独立后的巴西仍处在葡萄牙布拉甘沙王朝的统治阴影之下。


第三个阶段是巴西人争取完全独立并取得胜利的阶段。

独立后的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州的共和派起义。1825~1828年巴西与阿根廷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以失败告终。独裁统治引起人民群众广泛不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黑人也不断举行起义。1831年里约热内卢等地的居民发动起义,军队也加入起义者的行列,最后迫使佩德罗一世让位给他 5岁的儿子,即佩德罗二世。


佩德罗二世即位后, 由三人摄政委员会主持政务。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奥格兰德、巴伊亚、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后爆发大规模人民起义,他们要求取消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废除苛捐杂税、废除奴隶制,最后均遭镇压。佩德罗二世于1840年 7月提前亲政。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个重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管理政务,自己则保持最后裁决权。执政期间,工农业有所发展,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橡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显著地位,商业资本日益增长,欧洲移民大量增加。但奴隶制度和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长年对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70年代后,巴西人掀起大规模的废奴与共和运动。1888年5月13日,帝国Government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889年11月15日,陆军总司令卡塞达与共和党人联合推翻帝国,建立了巴西共和国临时征服,卡塞卡任临时Government首脑。1891年 2月24日,国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25日举行选举,丰塞卡当选为首届总统。巴西人取得了独立运动的完全胜利。
这篇文章是我在上西班牙语中级班的几篇课文合起来的。
现代西班牙语中级课的课文内容大多介绍西班牙和拉美的人文历史,风土习俗为主。
第一部分是一课,后一部分是一课。
翻译文章可真不是个简单的活,翻译本来不是难事,有一定基础和好的字典就行了。但如何将他弄成一篇合适中国人思维的文章最头痛。

西班牙语原文我就不打上来了,麻烦,而且打上来也没多少人能看懂。
希望能加分,Muche Grazias

回西班牙的高手啊
谢谢楼主的介绍,对巴西的历史有了基本认识
巴西独立的性质,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批驳所谓文化相同,种族相同就
不能独立的软弱论调。
我不认为应该用血缘,文化,甚至语言文字之相同作为应该统一或者不应该分裂
(独立)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很弱,容易被人轻易反驳掉。
原帖由 造汽 于 2007-9-15 08:49 发表
巴西独立的性质,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批驳所谓文化相同,种族相同就
不能独立的软弱论调。
我不认为应该用血缘,文化,甚至语言文字之相同作为应该统一或者不应该分裂
(独立)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很弱,容 ...

兄弟来自台湾?????
请看文中最后一段,
事实上,葡萄牙和巴西的文化联系很早就被中断了。
葡萄牙文化在巴西被自身独有的拉丁文化所取代。
如果你现在去巴西,会发现巴西除了还说葡萄牙语以及几个大城市的旧建筑还带有葡萄牙风格外,没找到什么其他葡萄牙的风情文化了。

但对于台湾来说,刚不是还有中秋包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