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落选院士当选美两院院士 美方回应:去问中科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57:22



此前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

【人物小传】

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虽然施一公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连线

美国国家科学院:

当选院士因为科学成就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看重施一公在哪些方面的成就?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很抱歉,这方面的信息要等到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会议上才会公布。2014年4月26日-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年会,新入选的成员的入会仪式有可能是明年4月26日举行,该年会的议程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新成员当选的理由,年会上会公布。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样的?

高尔文莫莉: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新京报:施一公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在选择外籍院士时,会不会考虑年龄因素?

高尔文莫莉: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所以年龄问题不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京报: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高尔文莫莉: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原标题: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http://news.163.com/13/0502/02/8TRAET4F00014AED.html


此前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

【人物小传】

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虽然施一公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连线

美国国家科学院:

当选院士因为科学成就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看重施一公在哪些方面的成就?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很抱歉,这方面的信息要等到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会议上才会公布。2014年4月26日-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年会,新入选的成员的入会仪式有可能是明年4月26日举行,该年会的议程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新成员当选的理由,年会上会公布。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样的?

高尔文莫莉: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新京报:施一公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在选择外籍院士时,会不会考虑年龄因素?

高尔文莫莉: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所以年龄问题不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京报: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高尔文莫莉: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原标题: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http://news.163.com/13/0502/02/8TRAET4F00014AED.html
美国科学院是民间组织吧  拿出来对比想说明什么?
sci上还能发这种文章?
中科院无故躺枪
不过在评选院士这个环节上 现行体制还是有点问题的
关键是当了院士以后名利两方面带来的收获实在太大 特别是在项目评审方面
当然院士也不是都不好
我见过一生清贫提着挂面出国搞研究 拒绝院士头衔只把精力放在科研上 为激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马祖光院士
我也见过60来岁娶了自己研究生的某某某院士
美国科学院的名额是中科院的三倍  这么基础的问题 文章不提  是真的不在乎 还是觉得写了就不吸引眼球了

笔者觉得那次当选的51名院士 哪个应该拿掉?
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他还入选了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施一公虽然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

“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国国家科学院:当选院士因为科学成就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看重施一公在哪些方面的成就?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很抱歉,这方面的信息要等到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会议上才会公布。2014年4月26-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年会,新入选的成员的入会仪式有可能是明年4月26日举行,该年会的议程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新成员当选的理由,年会上会公布。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样的?

高尔文·莫莉: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新京报:施一公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在选择外籍院士时,会不会考虑年龄因素?

高尔文·莫莉: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所以年龄问题不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京报: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高尔文·莫莉: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人物小传: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http://news.mydrivers.com/1/262/262074.htm
说明中国的学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中国的院士候选人也能在美国当院士
zhepro 发表于 2013-5-2 14:21
美国科学院的名额是中科院的三倍  这么基础的问题 文章不提  是真的不在乎 还是觉得写了就不吸引眼球了

...
别的不说,烟草院士,肯定得拿掉
斯玛特康 发表于 2013-5-2 15:12
别的不说,烟草院士,肯定得拿掉
中国科学院 哪个院士是烟草院士呢?
我一直没闹清楚施一公的国籍。
我一直没闹清楚施一公的国籍。
据说评选院士的时候正在办中国国籍,现在应该是中国人。
据说他的水平确实很高
可能施教授只知道埋头做学问,情商不高,不懂在国内要平衡关系
国内的院士需要关系,学术其次,人品更次。。。。。

lvtom 发表于 2013-5-2 16:13
据说评选院士的时候正在办中国国籍,现在应该是中国人。
据说他的水平确实很高


多谢。

施一公水平当然很高,当初他跟饶毅要回来的时候,新语丝上面都很期待,说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出国又回来的人之中,水平最高的两位了(已经过了高峰期的杨振宁等不算)。当然后来施以美国国籍而教育清华学生爱国(当然不止这个原因),被新语丝骂得够呛,所以我要问他的国籍。

现在中国的生命科学水平也提高很快,前两年中科院出过一个报告,说中国最有希望拿诺奖的领域,第一是物理,第二就是生命科学。
lvtom 发表于 2013-5-2 16:13
据说评选院士的时候正在办中国国籍,现在应该是中国人。
据说他的水平确实很高


多谢。

施一公水平当然很高,当初他跟饶毅要回来的时候,新语丝上面都很期待,说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出国又回来的人之中,水平最高的两位了(已经过了高峰期的杨振宁等不算)。当然后来施以美国国籍而教育清华学生爱国(当然不止这个原因),被新语丝骂得够呛,所以我要问他的国籍。

现在中国的生命科学水平也提高很快,前两年中科院出过一个报告,说中国最有希望拿诺奖的领域,第一是物理,第二就是生命科学。
没什么的~~只说明国内还有人比他更高~~~呵呵~~

不管什么状况都好,回来就好,回来真真正正多做奉献就好~~
楼上两位直指体制问题啊 我还是那句话 大家认为那一次的51个人 哪个应该被施顶下来?
当选院士还是很有水平的
美国科学院的名额是中科院的三倍  这么基础的问题 文章不提  是真的不在乎 还是觉得写了就不吸引眼球了

...
那您觉得美科院的水平不如中科院?
我想起了袁隆平  和  烟草院士
zhepro 发表于 2013-5-2 15:19
中国科学院 哪个院士是烟草院士呢?
这样抬杠有意思么,人家是两院院士,随便去掉一个就行
七名武士 发表于 2013-5-2 17:29
当选院士还是很有水平的
中国的院士搞关系很有水平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7:37
中国的院士搞关系很有水平
我说的是当选美国外籍院士
zhepro 发表于 2013-5-2 17:23
楼上两位直指体制问题啊 我还是那句话 大家认为那一次的51个人 哪个应该被施顶下来?
谁都有可能下来。。。。。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7:37
中国的院士搞关系很有水平
我说的是老施当选美国外籍院士还是很有水平的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7:39
谁都有可能下来。。。。。
最好全下来
七名武士 发表于 2013-5-2 17:39
我说的是当选美国外籍院士
这个是。
斯玛特康 发表于 2013-5-2 17:40
最好全下来
中国学术不公已经在老百姓中间广泛流传了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7:43
中国学术不公已经在老百姓中间广泛流传了
老百姓也关心这个?
seraphic 发表于 2013-5-2 17:34
那您觉得美科院的水平不如中科院?
不好说 美国的整体科技先进性不言而喻

不过毕竟美国科学院的人数是中科院的三倍  我感觉还到不了美国科学院任意一个人 都铁定能随时进中科院当外籍院士那么简单  
斯玛特康 发表于 2013-5-2 17:36
这样抬杠有意思么,人家是两院院士,随便去掉一个就行
谁是两院院士? 我怎么抬杠了?
superth 发表于 2013-5-2 17:52
老百姓也关心这个?
老百姓的歪门邪道都是跟院士学的。。。。所以你说呢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7:39
谁都有可能下来。。。。。
那备选的200多人 谁也可能上去吧
当年刚回来,对国家啥贡献没有,国籍也不明,不可能评上院士!
zhepro 发表于 2013-5-2 17:55
那备选的200多人 谁也可能上去吧
国内评院士需要参考国外同行的意见,但是国内的院士是国内关门评审就会出体制问题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7:58
国内评院士需要参考国外同行的意见,但是国内的院士是国内关门评审就会出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我觉得肯定有

不过目前我没看出来 施先生落选就一定是体制问题 没看到有人具体分析
zhepro 发表于 2013-5-2 17:59
体制问题我觉得肯定有

不过目前我没看出来 施先生落选就一定是体制问题 没看到有人具体分析
没看出来估计你不是门内人。评院士已经拉帮结派了,根本不考虑国外同行的评价乱来
花落庭院 发表于 2013-5-2 18:10
没看出来估计你不是门内人。评院士已经拉帮结派了,根本不考虑国外同行的评价乱来
所以我想知道 那一届上去的人中 哪些不够格?
不好说 美国的整体科技先进性不言而喻

不过毕竟美国科学院的人数是中科院的三倍  我感觉还到不了美国 ...
我没记错的话,美科院院士一共有两千多个,其中获得诺贝尔奖的占百分之十,我现在待的地方有一个美科院院士,水平绝对比一般的中科院院士高,这次新当选的美科院院士陈雪梅是一个人发nature的猛人,坊间流传曾经做实验到吐血;还有一个邓兴旺,这就更不要说了,生物界的顶尖科学家,这只是这次当选美科院的几个华人科学家的一些情况,以微知著,这些人还真不是一般的中科院院士所能比的。
zhepro 发表于 2013-5-2 18:12
所以我想知道 那一届上去的人中 哪些不够格?
你应该这么想:上去的某些人里,国内还有多少水平比他高的。不能说上去的水平都不行。。。。
水平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