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总裁孙伊萍:香港限购奶粉对内地奶企是一个机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5:26
http://t.cn/zTb2CxD
首先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第二,我们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
  4月7日,蒙牛总裁孙伊萍在2013博鳌年会分论坛“提振消费:任重而道远”上表示,香港限购奶粉来说,对中国奶企我们感觉是一个责任和机遇。首先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第二,我们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

  中国企业发展跟欧洲企业正好有一个时间差,30年前在欧洲企业同样也面临信任危机问题。过去中国消费者关注更多是我们有没有足够食品消费,现在更多消费者关注有没有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这个阶段不仅是对食品业,是对中国所有行业的一个责任、一个挑战。

  以下是文字实录:

  提问:新华社记者,问一个有关商品的问题,我们知道蒙牛是中国最优秀的乳业企业,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中国没有优秀的乳业企业,中国乳业企业面临的信任危机从三鹿以来是不是真正消退了还是一直存在?要提振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信心和信任,中国企业应该做哪些工作?

  孙伊萍:我们第一个讲的是消费能力,第二讲的是消费意愿。香港限购奶粉来说,对中国奶企我们感觉是一个责任和机遇。首先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第二,我们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中国企业发展跟欧洲企业正好有一个时间差,30年前在欧洲企业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中国消费者关注更多是我们有没有足够食品消费,现在更多消费者关注有没有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这个阶段不仅是对食品业,是对中国所有行业的一个责任、一个挑战。我们只有通过自己如何更好地去完善。蒙牛去年,我们有非常强的资金实力,我们可以购买最好的设备,但是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好的系统,用系统保证品质。去年跟丹麦欧洲第一大乳业合作,我们希望跟国际公司140年的这种对乳业经验的系统,快速植入中国乳品企业里面,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嫁接。蒙牛过去发展速度令很多西方公司感叹,我国旗有14年在可口可乐工作经验,20年工作时间规模也没有超过蒙牛几年时间,所以中国人不笨,非常渴望学习,非常有包容力。我也非常希望国外系统快速植入我们公司的时候,我们员工那么容易接受。当国外管理层到我们公司工作,我们团队融合的非常好,足以证明外界挑战和责任下,我们自己员工非常有意识如何更快速学习一个好的系统。我们一定是通过技术来保证所有一切。这个过程中,中国乳业一定要通过技术强化自己的公司。中国食品到最后还是占很大市场份额,对中国企业来说必须要有创新。过去可口可乐用全世界的资源引入中国,帮助建立中国市场。现在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刚才讲了品类创新、模式创新、系统管理创新,这些创新才能保证是否有足够成本在消费里面站稳。应该从每个细节做起才能建立消费者信心。http://t.cn/zTb2CxD
首先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第二,我们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
  4月7日,蒙牛总裁孙伊萍在2013博鳌年会分论坛“提振消费:任重而道远”上表示,香港限购奶粉来说,对中国奶企我们感觉是一个责任和机遇。首先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第二,我们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

  中国企业发展跟欧洲企业正好有一个时间差,30年前在欧洲企业同样也面临信任危机问题。过去中国消费者关注更多是我们有没有足够食品消费,现在更多消费者关注有没有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这个阶段不仅是对食品业,是对中国所有行业的一个责任、一个挑战。

  以下是文字实录:

  提问:新华社记者,问一个有关商品的问题,我们知道蒙牛是中国最优秀的乳业企业,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中国没有优秀的乳业企业,中国乳业企业面临的信任危机从三鹿以来是不是真正消退了还是一直存在?要提振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信心和信任,中国企业应该做哪些工作?

  孙伊萍:我们第一个讲的是消费能力,第二讲的是消费意愿。香港限购奶粉来说,对中国奶企我们感觉是一个责任和机遇。首先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第二,我们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中国企业发展跟欧洲企业正好有一个时间差,30年前在欧洲企业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中国消费者关注更多是我们有没有足够食品消费,现在更多消费者关注有没有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这个阶段不仅是对食品业,是对中国所有行业的一个责任、一个挑战。我们只有通过自己如何更好地去完善。蒙牛去年,我们有非常强的资金实力,我们可以购买最好的设备,但是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好的系统,用系统保证品质。去年跟丹麦欧洲第一大乳业合作,我们希望跟国际公司140年的这种对乳业经验的系统,快速植入中国乳品企业里面,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嫁接。蒙牛过去发展速度令很多西方公司感叹,我国旗有14年在可口可乐工作经验,20年工作时间规模也没有超过蒙牛几年时间,所以中国人不笨,非常渴望学习,非常有包容力。我也非常希望国外系统快速植入我们公司的时候,我们员工那么容易接受。当国外管理层到我们公司工作,我们团队融合的非常好,足以证明外界挑战和责任下,我们自己员工非常有意识如何更快速学习一个好的系统。我们一定是通过技术来保证所有一切。这个过程中,中国乳业一定要通过技术强化自己的公司。中国食品到最后还是占很大市场份额,对中国企业来说必须要有创新。过去可口可乐用全世界的资源引入中国,帮助建立中国市场。现在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刚才讲了品类创新、模式创新、系统管理创新,这些创新才能保证是否有足够成本在消费里面站稳。应该从每个细节做起才能建立消费者信心。
香港对大陆限购奶粉,作为大陆奶业龙头之一,蒙牛从中感知到的不是耻辱,而机遇,其强悍之心真是令人不得不狠狠赞叹
本人对内蒙的乳业产品没兴趣。因为那里早就不是什么“天苍苍野茫茫‘
前天晚上咱这里停电了,为何不能限制供给香港的电,把这些给我们,保护俺们大陆人的利益啊
我呸。我呸。。。
毒死中国人的B计划看来又要卷土重来了
蒙牛,MN,Milk Noxious
限购的幕后黑手现身了。
奶粉质量是靠技术还是靠良心?地沟油处理给出了答案。

讲技术讲嫁接讲体系,就是不讲人性法律法规,永远也做不出好奶粉。
不要脸到家了。
  其实三鹿倒下去时就是蒙牛的机遇可惜没抓住,而且最悲哀的是还不知道没抓住的原因----质量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
看看这些奶企是怎么推掉机会的吧: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怪奶农;既然原因错误(奶农的错),就得出错误的办法(降低原奶质量标准)。办法都错误还指望能抓住机会?
看到一篇文章 关于毒奶粉的  不知真假

题目:为什么会有毒奶粉?因为中国欠“草”

2008年“毒奶粉事件”最严厉的惩罚给了一个三聚氰胺“蛋白粉”的制造者和一个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商贩,他们被判处死刑;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在后期排查中,包括蒙牛、伊利在内的22个婴幼儿乳制品生产厂家的多个批次产品都查出了三聚氰胺。如此大的罪恶,几个人不足承当。

事件爆发前,中国刚用了近10年时间使牛奶产量增长10倍,成为全球第三大产奶国,仅次于美国、印度。“为什么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还不是因为蛋白质含量低嘛!”北京市绿田园生态农业公司(下称绿田园)董事长张仁武说。

在美国,饲料的首选是苜蓿。它被称为“牧草之王”,干草蛋白质含量达22%。而且,生产同等数量的饲料蛋白质,种苜蓿比种粮食作物节省一半以上的耕地。它还可以提升产奶量。中国奶业协会资料显示,喂青贮玉米的奶牛每年产奶量在5~7吨,喂苜蓿的可达8~10吨。三元集团旗下北京奶牛中心主任乔绿还说,他们的奶牛平均年产量甚至达到10.95吨。

张涉足苜蓿草行业已经15个年头。20世纪90年代末,中央鼓励退耕还林还草,北京市昌平区划出100多万亩土地种植苜蓿草,但生产出的苜蓿草滞销在地头。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当地科委邀请张仁武来解决问题。张在示范园内成立绿田园这家公司,以自己加工玉米秸秆的经验,研发出苜蓿草深加工设备。苜蓿草被加工成草颗粒,易于存储和运输。

绿田园的苜蓿草颗粒在国内未受到广泛欢迎,当时奶牛养殖户的意识还比较落后,公司更多的客户来自韩国、中东等地。2003年,张仁武专门成立外贸公司出口草饲料,公司规模每年都在翻番。这时,以国企为龙头的一批企业也进入苜蓿草行业。

但政策变了。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粮食直补政策。种植苜蓿草没有任何补贴,效益明显低于种植粮食。中国的苜蓿草种植面积急剧减少。山东横店集团、北京浩邦、北京金苜蓿草业等一批公司纷纷倒闭或停产。这也是导致中国乳业整体堕落的一个悖谬。

对政策敏感的张仁武提前大量囤积苜蓿草,几乎成为“独苗”活了下来。市场供应量的急剧萎缩导致价格上涨,绿田园在2006年实现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的利润率,张仁武成为中国“草王”。

张仁武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草源短缺成为心病。2007年,山东大学生物系87届同学聚会上,他遇到当年睡上下铺、早已移居美国的邵闻,了解到美国苜蓿年产好几千万吨,占全球产量1/3,从育种、种植到加工、储存,都有成熟的技术和服务,同等质量的苜蓿也比中国价格便宜得多。

张开始琢磨把美国的苜蓿草运到中国来。他在美国成立了名为绿田园国际的公司,邵闻负责打理。此时距离“毒奶粉”事件爆发还有一年。一面是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一面是严重畸形的产业结构,往牛奶中添加各种所谓的“增稠剂”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只装着美国苜蓿草的集装箱抵达天津港。由于特殊时期无法通关,张仁武赔了5、6万元,但一条从美国到中国的苜蓿草贸易链已经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毒奶粉”之后国内对苜蓿草的旺盛需求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众多外贸公司介入苜蓿草进口业务,美国农场主被突如其来的狂热的中国买主搞懵了,苜蓿草价格由2009年年初的每吨190美元涨至2011年下半年的最高位每吨560美元,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量则由2008年的1.8万吨上涨到2012年年末的40万吨。

2011年之前,张仁武在中国苜蓿草进口中占据1/3的份额,但他无法左右进口价格。经过实地调查,张发现美国农场主出口一吨苜蓿草赚取的利润最多达200美元。他动了在美国收购农场的心思,一面四处留意,一面委托经纪人寻找。

2011年3月,张仁武得到消息:艾斯克兰迪农场可能会出售。农场位于美国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交界,背靠美国国家恐龙化石公园,距离盐湖城约300英里。这里年降水量约200毫升,美国西部最大的河流——绿河沿着农场的边界将其三面环抱,形成苜蓿草生长的最佳条件:气候干旱、灌溉便利。农场的主人桑德为了偿还银行贷款,要将农场卖掉。

农场正式宣布出售之前,张仁武多次前往考察。从卫星图片上看,17个面积不等的巨型圆圈错落散布在农场上。这是美国农业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高效、强大的圆心中枢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甚至让加州中心峡谷从贫瘠的沙漠变成为美国提供一半水果和坚果的沃土。

艾斯克兰迪农场苜蓿草种植面积3850英亩,通过3个水站将绿河中的水引入连接17个喷灌圈的管道;控制中心收集空气湿度、降水量等信息,发出相应的喷灌指令;Wi-Fi信号覆盖农场主体,可以实时监控牧草生长状况。牧草成熟后收割、晾晒、打捆全部机械化操作。依赖高度自动化和机械化设施,仅靠3名工人和一名行政人员就把整个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农场每年收割5茬,产草2.5万~3万吨。同样面积的农场,在中国至少需要200名员工。由于工艺落后,国内苜蓿草饲料在收割阶段营养损失严重。“中国现代农业和美国的差距是100年!”张仁武感慨。

张如愿以偿,成为艾斯克兰迪农场的主人。2003年,桑德花费2500万美元购得艾斯克兰迪农场,此次交易时第三方机构给出的估值是3600万美元,美国一家银行对该农场拥有绿河40立方英尺/秒的水权的估值是 1亿美元。尽管有竞争者,绿田园最终的收购价格仅为1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使其脱颖而出。

张仁武没有对收购成功进行任何形式的庆祝。他下一步打算继续收购农场,使年产草量达到15万~25万吨;同时在周边农场收购15万~20万吨,使公司每年向中国的出口量达到30万~50万吨。“这样,我就有了话语权。”

又有了新政策。2012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推动建设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张的担忧是:“国内苜蓿草产业十分落后,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于分散。美国的土地私有制使得大规模、长期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可能,国内要取得大片土地需向多个农户租赁,一旦有人反悔,前期投入都要打水漂。”

我只想知道蒙牛现在销往内地和销往香港奶制品质量标准是否是一样的。
mostfire 发表于 2013-4-8 12:46
前天晚上咱这里停电了,为何不能限制供给香港的电,把这些给我们,保护俺们大陆人的利益啊
人家是参考二等洋人的。你是几等人?!
灰隼 发表于 2013-4-8 17:03
我只想知道蒙牛现在销往内地和销往香港奶制品质量标准是否是一样的。
一个企业双种标准,对外和对内,执行不同标准.
我呸,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不敢直面问题的关键。
你蒙牛拿什么来提振消费者信心?是技术的落差?真好意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