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两弹”试爆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6:50:25
解密:“两弹”试爆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南京日报 






为拍摄“两弹”试爆影像而全副武装的摄影师。
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与氢弹研制成功对新中国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杨映梅先生亲历了当年“两弹”试爆的拍摄工作。正是老一辈电影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才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如今杨先生重拾记忆为我们还原当年拍摄“两弹”的经过,为人们再现那段燃情岁月。
  旧机器中找到一台高速摄影机
  拍摄“两弹”试爆虽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当初接受任务时,气氛非常神秘,去什么地方?拍什么东西?一概没说。领导只强调,尽快做好各项准备,随时待命。我们军人也习惯了这种受命的方式,把它看得很平淡。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也透露一星半点消息。开始说是拍大爆炸,只能在远处拍,要多带几个长焦镜头,机器也要多准备几台。这次带队的领导是摄影行家,他知道拍核爆炸会碰到很多难题,这样才向我们交了底。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特别高兴,那种自豪难以言表。立了军令状后,大家满怀激情地投入了拍摄的准备工作。
  身为八一厂的拍摄人员,部队所有的新武器、新装备都见过、拍过,而原子弹还是一片盲区。任务在身,压力很大。我们决心以核专家为榜样,克服困难,趟过盲区,将专家们造出的原子弹的爆炸实况拍好。
  有专家说,原子弹爆炸瞬间的闪光,有上千个太阳的亮度。为控制曝光问题,我们自制了一套深浅不同的阻光镜,并作了一系列试验,掌握了胶片曝光的难题。有传言说:美国拍第一次核试验,动用上百台机器。我们自己家底薄,但薄自有薄的办法。首先立足自力更生,着眼于现有设备,又从已退役的陈旧机器中挑选了数台,最叫人高兴的是找到了一台高速摄影机,过去因胶片拉力不够,长期无人使用。这次我们经改装、整修,并用现有的胶片反复试验,其频率达到了每秒200格左右,这正合乎了我们的要求。经过拼凑,投入这次拍摄的机器有十多台。
  紧张有序的准备结束了,器材胶片等装上了军用专列。随后人员也踏上了征途。进入核试验场,我们被安排在720兵站。这里是核试验指挥机关的驻地,总参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同志也在这里,他是这次核试验的总指挥。当他知道我们是八一厂派来的后,就到我们的帐篷,嘘寒问暖,让人感到特别亲切。首先谈到安全,要服从指挥,零时拍摄人员的位置要经上级批准,不能蛮干。张总是个摄影爱好者,谈的内容很在行,也很有见地,让我们很受教益和鼓舞。
  用遥控方式拍爆炸
  拍爆炸不能靠近,只能用遥控方式拍,这方法是事先将摄影机安装在选定的位置上,拍摄指令由主控站统一下达。
  在爆心附近的两个工号里,我们共安装了四台机器,高速摄影机也在其中。根据导演的要求,将四台机器作了分工,镜头焦距、光圈、频率作了统一的调整。每台频率都有提高,高速机提高到每秒200格左右,这是有风险的。胶片的感光度、镜头用的阻光镜和频率都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不许有半点差错。
  试验时间临近了,全军各科研单位在场区设置了各自的项目,其中有飞机、大炮、舰艇、坦克、车辆。这个“露天展览会”是落实周总理“一次试验全面收获”的指示而安排的。场面壮观,临战气氛浓厚。
  清场的最后时刻,我们跟随基地司令员张蕴钰等领导来到铁塔下的控制室做最后的检查,室内不准外人进去。当首长从室内出来后,一扇厚实的大门徐徐关上,红底黄字的“响”字标语覆盖了整个门脸,这个场面极为醒目。“响”字标语,在整个场区是首次见到。事后得知是毛主席在一份请示报告中的批语,批语说:“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这个“响”将预示国力军威的飞跃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爆炸的当天,摄影人员的位置、任务作了分工,我的位置在720主控站外面,这儿离爆心7.2公里,主要拍蘑菇烟云,柴森、郑治国的位置更靠前些,他们拍摄炮弹取样和坦克、步兵小分队穿越爆心等活动,这三处是经过多次申请才获准的。耳朵里传来了“5…4…3…2…1…启爆”,我提前两秒打开了机器,白光过后,露在外面的皮肤有很强的灼热感,几秒钟后,才听到惊雷般的巨响。取景框中的火球在不断地变幻,翻滚升腾的火球逐渐形成了蘑菇烟云,景象极为壮观。我跟着图像的变化,用变焦镜头不断改变景别。当烟云升到一定高度,我机器中的胶片也拍完了。
  最快速度将胶片带回北京
  拍完爆炸后,一是要在第一时间进入沾染区,抢拍破坏的现场景象,如燃烧的帐篷房屋,掀翻的飞机、大炮、火车头等,回收前不拍下,事后无法补救;二是要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安装在机器里的胶片转移到安全区。这些工作事先有预案,个人任务非常明确,均圆满完成。
  在数十公里外白云岗观察站站满了专家和首长。此时,张爱萍总指挥用专线电话向周总理报告,当总理听完报告后,反复询问是不是核裂变爆炸的响声,张总指挥作了肯定的回答:是核裂变的响,我们看到了火球和蘑菇烟云。现场测到多种数据,也证实是核裂变的响。从这可以看到这一响牵动着上至总理下至亿万群众的心,他们都急切地想听到这报春的惊雷,这催人奋进的号角。
  紧张的拍摄告一段落,我受命带着所拍摄的胶片,搭乘张爱萍总指挥回京汇报的专机直飞北京。厂政委张景华亲自到机场,用车将人和胶片直接拉到洗印车间。那里的准备早已就绪,张政委通宵在现场坐镇,我紧盯着药槽中循环滚动的胶片。啊!我看到成影的蘑菇烟云了!大家也怀着兴奋的心情,聚过来观看。
  总理到八一厂看样片
  第一次核试验是在周总理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周总理非常关心拍摄的影片,多次催着要看片子。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周总理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八一厂看样片。当总理看到火球翻滚、蘑菇烟云升腾的镜头时,非常高兴,连声说“拍得好!拍得好!”并指示要很好保管、使用这些资料,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办这件事。
  1964年11月2日,在送审的对外宣传照片时,周总理亲自选了4张核试验的照片,并批示:“底片交八一厂各洗大、中、小相片三套准备发表。11月15日,核试验的电影也要搞出来。”周总理还非常重视保密问题,他提出见报的烟云照片要不要露“根”?因为不露“根”底,就不容易判断拍摄点和烟云的距离,也就难以推断烟云的高度等相关的参数。影片初稿编出来后,周总理派专家到八一厂对镜头画面逐一审核,解说词也是总理审定的。
  新闻片公演后,又一次引起强烈的反响。观众齐声欢呼:我们有自己的核武器了!美苏核垄断破灭了!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首次核试验圆满成功后,仅隔了半年多的时间,又相继进行了飞机空投和火箭运载的原子弹试验。这两种方式,给我们拍摄增加了难度,在没有测量仪器的条件下,我们只能利用演练的机会,将靶标刻记在三脚架上,以这种简单的方法完成了拍摄任务。
  这两次核试验的成功,说明我国核武器小型化已有飞跃的进步,标志着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核武器。随后,解放军一支新的兵种——第二炮兵诞生了。
  完成拍摄氢弹的任务
  多次核试验的成功,预示着我国第一颗氢弹快响了。我们也在进行着各种准备,迎接它的到来。实践证明我们拍摄核爆炸的宏观场面已有成功的经验,而拍摄微观镜头,就是反映核武器杀伤威力的冲击波、光辐射,还有待突破。说白了就是机器和胶片的防护问题。摄影胶片最怕射线照射,我们的措施是用小块铅砖,垒在机器周围,特别是向爆心的一面。镜头前加了铅玻璃,外层再垒上厚厚的沙袋,很像地堡,也像土地庙。
  小型摄影机的来源,是丁翰通、唐泽民同志从废旧退役的大堆机器中挑出来的,这些杂牌货都是战争年代缴获的战利品,经过他们精心整修,都派上了用场。
  拍氢弹仍以安装在工号中的机器为主,数量也有所增加。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分段、接力的拍法,明确了每台机器的任务。拍火球依靠高速摄影机,只有它才能满足视觉的要求。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这次拍摄获丰收,安装的摄影机,都拍到各具特色的画面,特别是高速机器所拍镜头,专家、领导看后赞不绝口,因为那些镜头是肉眼看不到的。火球、蘑菇烟云与原子弹比,更是大显风采,受到好评。地堡、土地庙里机器所拍镜头更受欢迎,让我们真实地看到冲击波摧毁飞机、舰船、大炮、坦克的过程,看到了光辐射过后帐篷燃烧、房屋夷为平地的实况。还有一组画面,证明地形、地物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如土坎上下、涵洞里外动物的对比,暴露在外的都受到严重伤害,而土坎下、涵洞里的动物都安然无恙。另外光辐射对物体的颜色的效应对比,说明深浅程度不同,受到的破坏情况也大不相同,特别是白色物体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3-29/4688869.shtml

解密:“两弹”试爆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南京日报 






为拍摄“两弹”试爆影像而全副武装的摄影师。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与氢弹研制成功对新中国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杨映梅先生亲历了当年“两弹”试爆的拍摄工作。正是老一辈电影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才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如今杨先生重拾记忆为我们还原当年拍摄“两弹”的经过,为人们再现那段燃情岁月。
  旧机器中找到一台高速摄影机
  拍摄“两弹”试爆虽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当初接受任务时,气氛非常神秘,去什么地方?拍什么东西?一概没说。领导只强调,尽快做好各项准备,随时待命。我们军人也习惯了这种受命的方式,把它看得很平淡。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也透露一星半点消息。开始说是拍大爆炸,只能在远处拍,要多带几个长焦镜头,机器也要多准备几台。这次带队的领导是摄影行家,他知道拍核爆炸会碰到很多难题,这样才向我们交了底。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特别高兴,那种自豪难以言表。立了军令状后,大家满怀激情地投入了拍摄的准备工作。
  身为八一厂的拍摄人员,部队所有的新武器、新装备都见过、拍过,而原子弹还是一片盲区。任务在身,压力很大。我们决心以核专家为榜样,克服困难,趟过盲区,将专家们造出的原子弹的爆炸实况拍好。
  有专家说,原子弹爆炸瞬间的闪光,有上千个太阳的亮度。为控制曝光问题,我们自制了一套深浅不同的阻光镜,并作了一系列试验,掌握了胶片曝光的难题。有传言说:美国拍第一次核试验,动用上百台机器。我们自己家底薄,但薄自有薄的办法。首先立足自力更生,着眼于现有设备,又从已退役的陈旧机器中挑选了数台,最叫人高兴的是找到了一台高速摄影机,过去因胶片拉力不够,长期无人使用。这次我们经改装、整修,并用现有的胶片反复试验,其频率达到了每秒200格左右,这正合乎了我们的要求。经过拼凑,投入这次拍摄的机器有十多台。
  紧张有序的准备结束了,器材胶片等装上了军用专列。随后人员也踏上了征途。进入核试验场,我们被安排在720兵站。这里是核试验指挥机关的驻地,总参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同志也在这里,他是这次核试验的总指挥。当他知道我们是八一厂派来的后,就到我们的帐篷,嘘寒问暖,让人感到特别亲切。首先谈到安全,要服从指挥,零时拍摄人员的位置要经上级批准,不能蛮干。张总是个摄影爱好者,谈的内容很在行,也很有见地,让我们很受教益和鼓舞。
  用遥控方式拍爆炸
  拍爆炸不能靠近,只能用遥控方式拍,这方法是事先将摄影机安装在选定的位置上,拍摄指令由主控站统一下达。
  在爆心附近的两个工号里,我们共安装了四台机器,高速摄影机也在其中。根据导演的要求,将四台机器作了分工,镜头焦距、光圈、频率作了统一的调整。每台频率都有提高,高速机提高到每秒200格左右,这是有风险的。胶片的感光度、镜头用的阻光镜和频率都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不许有半点差错。
  试验时间临近了,全军各科研单位在场区设置了各自的项目,其中有飞机、大炮、舰艇、坦克、车辆。这个“露天展览会”是落实周总理“一次试验全面收获”的指示而安排的。场面壮观,临战气氛浓厚。
  清场的最后时刻,我们跟随基地司令员张蕴钰等领导来到铁塔下的控制室做最后的检查,室内不准外人进去。当首长从室内出来后,一扇厚实的大门徐徐关上,红底黄字的“响”字标语覆盖了整个门脸,这个场面极为醒目。“响”字标语,在整个场区是首次见到。事后得知是毛主席在一份请示报告中的批语,批语说:“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这个“响”将预示国力军威的飞跃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爆炸的当天,摄影人员的位置、任务作了分工,我的位置在720主控站外面,这儿离爆心7.2公里,主要拍蘑菇烟云,柴森、郑治国的位置更靠前些,他们拍摄炮弹取样和坦克、步兵小分队穿越爆心等活动,这三处是经过多次申请才获准的。耳朵里传来了“5…4…3…2…1…启爆”,我提前两秒打开了机器,白光过后,露在外面的皮肤有很强的灼热感,几秒钟后,才听到惊雷般的巨响。取景框中的火球在不断地变幻,翻滚升腾的火球逐渐形成了蘑菇烟云,景象极为壮观。我跟着图像的变化,用变焦镜头不断改变景别。当烟云升到一定高度,我机器中的胶片也拍完了。
  最快速度将胶片带回北京
  拍完爆炸后,一是要在第一时间进入沾染区,抢拍破坏的现场景象,如燃烧的帐篷房屋,掀翻的飞机、大炮、火车头等,回收前不拍下,事后无法补救;二是要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安装在机器里的胶片转移到安全区。这些工作事先有预案,个人任务非常明确,均圆满完成。
  在数十公里外白云岗观察站站满了专家和首长。此时,张爱萍总指挥用专线电话向周总理报告,当总理听完报告后,反复询问是不是核裂变爆炸的响声,张总指挥作了肯定的回答:是核裂变的响,我们看到了火球和蘑菇烟云。现场测到多种数据,也证实是核裂变的响。从这可以看到这一响牵动着上至总理下至亿万群众的心,他们都急切地想听到这报春的惊雷,这催人奋进的号角。
  紧张的拍摄告一段落,我受命带着所拍摄的胶片,搭乘张爱萍总指挥回京汇报的专机直飞北京。厂政委张景华亲自到机场,用车将人和胶片直接拉到洗印车间。那里的准备早已就绪,张政委通宵在现场坐镇,我紧盯着药槽中循环滚动的胶片。啊!我看到成影的蘑菇烟云了!大家也怀着兴奋的心情,聚过来观看。
  总理到八一厂看样片
  第一次核试验是在周总理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周总理非常关心拍摄的影片,多次催着要看片子。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周总理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八一厂看样片。当总理看到火球翻滚、蘑菇烟云升腾的镜头时,非常高兴,连声说“拍得好!拍得好!”并指示要很好保管、使用这些资料,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办这件事。
  1964年11月2日,在送审的对外宣传照片时,周总理亲自选了4张核试验的照片,并批示:“底片交八一厂各洗大、中、小相片三套准备发表。11月15日,核试验的电影也要搞出来。”周总理还非常重视保密问题,他提出见报的烟云照片要不要露“根”?因为不露“根”底,就不容易判断拍摄点和烟云的距离,也就难以推断烟云的高度等相关的参数。影片初稿编出来后,周总理派专家到八一厂对镜头画面逐一审核,解说词也是总理审定的。
  新闻片公演后,又一次引起强烈的反响。观众齐声欢呼:我们有自己的核武器了!美苏核垄断破灭了!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首次核试验圆满成功后,仅隔了半年多的时间,又相继进行了飞机空投和火箭运载的原子弹试验。这两种方式,给我们拍摄增加了难度,在没有测量仪器的条件下,我们只能利用演练的机会,将靶标刻记在三脚架上,以这种简单的方法完成了拍摄任务。
  这两次核试验的成功,说明我国核武器小型化已有飞跃的进步,标志着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核武器。随后,解放军一支新的兵种——第二炮兵诞生了。
  完成拍摄氢弹的任务
  多次核试验的成功,预示着我国第一颗氢弹快响了。我们也在进行着各种准备,迎接它的到来。实践证明我们拍摄核爆炸的宏观场面已有成功的经验,而拍摄微观镜头,就是反映核武器杀伤威力的冲击波、光辐射,还有待突破。说白了就是机器和胶片的防护问题。摄影胶片最怕射线照射,我们的措施是用小块铅砖,垒在机器周围,特别是向爆心的一面。镜头前加了铅玻璃,外层再垒上厚厚的沙袋,很像地堡,也像土地庙。
  小型摄影机的来源,是丁翰通、唐泽民同志从废旧退役的大堆机器中挑出来的,这些杂牌货都是战争年代缴获的战利品,经过他们精心整修,都派上了用场。
  拍氢弹仍以安装在工号中的机器为主,数量也有所增加。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分段、接力的拍法,明确了每台机器的任务。拍火球依靠高速摄影机,只有它才能满足视觉的要求。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这次拍摄获丰收,安装的摄影机,都拍到各具特色的画面,特别是高速机器所拍镜头,专家、领导看后赞不绝口,因为那些镜头是肉眼看不到的。火球、蘑菇烟云与原子弹比,更是大显风采,受到好评。地堡、土地庙里机器所拍镜头更受欢迎,让我们真实地看到冲击波摧毁飞机、舰船、大炮、坦克的过程,看到了光辐射过后帐篷燃烧、房屋夷为平地的实况。还有一组画面,证明地形、地物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如土坎上下、涵洞里外动物的对比,暴露在外的都受到严重伤害,而土坎下、涵洞里的动物都安然无恙。另外光辐射对物体的颜色的效应对比,说明深浅程度不同,受到的破坏情况也大不相同,特别是白色物体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3-29/4688869.shtml

核辐射会不会对胶卷提前曝光?
射线会造成胶片曝光
鱼缸养龙 发表于 2013-4-4 17:07
核辐射会不会对胶卷提前曝光?
文章说了,用铅块和铅玻璃保护。
真是伟大的人们
这个是电影厂拍新闻片的,实验队应该另有摄影机采集数据。在早期实验(比如爆轰等)就应该已经有专用的高速摄影设备甚至强x光等各类专用摄影设备投入使用,不会等到快爆炸了才只让81厂从垃圾堆里挑废机器来拍。

2011347084316145.jpg
真正的高速照相机,是专门研制的,可以做到1万幅/秒,没有接触的一般工作人员很难想象。可以用来清晰地拍摄炮弹出膛,研究弹道曲线。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3-4-4 23:26
这个是电影厂拍新闻片的,实验队应该另有摄影机采集数据。在早期实验(比如爆轰等)就应该已经有专用的高速 ...


谢谢分享精彩图片。首见。

火球越近球形应该越理想。能不能分析一下,几个触角是什么呢?没有充分反应的材料?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3-4-4 23:26
这个是电影厂拍新闻片的,实验队应该另有摄影机采集数据。在早期实验(比如爆轰等)就应该已经有专用的高速 ...


谢谢分享精彩图片。首见。

火球越近球形应该越理想。能不能分析一下,几个触角是什么呢?没有充分反应的材料?

mmgm 发表于 2013-4-4 23:47
真正的高速照相机,是专门研制的,可以做到1万幅/秒,没有接触的一般工作人员很难想象。可以用来清晰地拍摄 ...
2万帧/秒的我也见过,我买的高速摄像机,最高曝光速率,1.7万帧/秒。
fyeldlee 发表于 2013-4-5 05:56
谢谢分享精彩图片。首见。

火球越近球形应该越理想。能不能分析一下,几个触角是什么呢?没有充分反 ...
应该是气化的牵拉钢索,塔架的。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3-4-4 23:26
这个是电影厂拍新闻片的,实验队应该另有摄影机采集数据。在早期实验(比如爆轰等)就应该已经有专用的高速 ...
恐怖真面目啊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3-4-4 23:26
这个是电影厂拍新闻片的,实验队应该另有摄影机采集数据。在早期实验(比如爆轰等)就应该已经有专用的高速 ...
这是高温气体球吗
mmgm 发表于 2013-4-4 23:47
真正的高速照相机,是专门研制的,可以做到1万幅/秒,没有接触的一般工作人员很难想象。可以用来清晰地拍摄 ...
现在的超高速摄影,已经有上亿帧每秒了。
第一颗原子弹不知道,第一颗氢弹是250万幅/秒

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13532

    10月14日,40年前参与记录我国核试验的高速摄影机研制工作的数十位专家和学长欢聚在浙江大学,在鲜花和掌声中共同追忆那段光荣而艰辛的岁月。省委常委、浙大党委书记张曦,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主任、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和原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原科研组项目负责人吴敏达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曦指出,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庆功表彰会、一场非常及时的动员会和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任务交接会。
   
    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原副所长孙瑞蕃、浙大常务副校长倪明江、副书记王玉芝与会。座谈会由常务副书记陈子辰主持。
   
    张浚生首先讲话,他阐述了我国在五、六十年代研制战略核武器的重大意义。他说,国家的建设,没有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的;而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就必须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他介绍了隐姓埋名达十七年之久,致力于两弹一星研制的功勋科学家、浙大校友王淦昌的事迹,教导现在的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应该向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学习,提高业务素养、政治素养,从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吴敏达和孙扬远、黄振华等原科研组成员回顾了高速摄影机的研制和使用过程。1966年,浙江大学受命于国防科委,研制三台250万幅/秒等待式超高速摄影机,用于记录我国氢弹和核试验的爆炸瞬间。当时,浙大光仪系对高速摄影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要达到与国外最新产品相当的技术性能指标,并且必须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从设计、加工、安装到调试的整个研制过程,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老一辈求是人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强烈责任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多学科密切配合的综合优势,克服物资贫乏和社会环境恶劣的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研制任务。高速摄影机多次在试验现场成功记录下氢弹和核试验的爆炸瞬间,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该项目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据介绍,当时没有电脑可用,在研制过程中全部的光电计算都是用手摇计算器进行;摄影机的模拟试验需要较大的无人干扰的室外空间,凌晨两三点钟成了科研人员最好的工作时间;在去现场执行任务的途中,为了安全保密,随行人员自带行李睡在仪器的箱子上。
   
    吴敏达深有感触地说,高速摄影机能成功研制,靠的就是全体人员努力拼搏、敢于创新、团结合作和军民协作的精神。孙扬远认为,浙大能承担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得益于学校科研工作的厚积薄发和科研人员的年富力强,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需要年青人的大力参与。黄振华曾护送仪器到试验现场执行任务,亲眼看到了用浙大研制的高速摄影机拍摄的核爆炸前期从起爆时的一个亮点,慢慢扩展,到充满画幅的一系列清晰照片,其激动、兴奋的心情至今仍然溢于言表。
   
    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21所)是高速摄影机的使用单位。原研究所人员鹿启祥、陆权钦等在会上发言,他们对浙江大学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急国家所急,全力以赴,勇于承担国家重任的强烈责任感表示钦佩,对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研制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他们表示,聆听了科学家们的教诲,受益匪浅。为母校在国防、军工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更加明晰了自身肩上的重任。他们将把老一辈求是人努力拼搏、敢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带到教学、科研和求学中去,在新一代浙大学子身上发扬光大。
   
    张曦在最后的讲话中对各位专家和学长表达了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崇高敬意。他说,在座的科学家为我们国家、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把所有的奉献埋在心底,今天我们在这个场合对大家进行表彰,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庆功表彰会。这是一场非常及时的动员会,适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举行,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进一步表明我们国家要在自主创新上走在世界前列,我们要把所有的师生员工动员起来,尽快实现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重大贡献。同时,这是一个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任务交接会,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给接班的同志们交接任务的一个大会。包括我校研制人员在内的所有科技工作者创立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弘扬下去。
   
    浙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共七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据悉,10月15日,孙瑞蕃将为浙大师生作“高速摄影对研究核爆炸的作用”的主题报告。
   
   
    (文 高楚清/摄影 古越)
Goodwu 发表于 2013-4-7 17:32
第一颗原子弹不知道,第一颗氢弹是250万幅/秒

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13532
著名的那个爆炸视频重放的慢镜头时间比例多少?
这个文艺兵还是有作用的啊!
fyeldlee 发表于 2013-4-5 05:56
谢谢分享精彩图片。首见。

火球越近球形应该越理想。能不能分析一下,几个触角是什么呢?没有充分反 ...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pe_trick_effect
r_yan 发表于 2013-4-8 22:0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pe_trick_effect
E文,不灵,求科普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3-4-4 23:26
这个是电影厂拍新闻片的,实验队应该另有摄影机采集数据。在早期实验(比如爆轰等)就应该已经有专用的高速 ...
第一次用的是德国民用高速相机,国内改装的
后来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用高速,国内还为航天等领域的光学影响采集建立了几个研究所

其实这段更详细的,在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那本回忆录里面有披露,当时为了pk考斯克报告,老江提写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