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一号专题帖】“高分一号”工程首批影像图对外发布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3:10








(整星光照试验)

高分一号,卫星虽小,但意义重大。

出厂单位: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运载火箭:长二丁(一箭多星)

发射基地:酒泉

发射计划:2013年4月26日中午12点13分

火箭搭载其他卫星:厄瓜多尔纳米科学试验卫星NEE-01 Pegasus、土耳其通讯卫星Turksat-3USAT、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阿根廷。

卫星任务: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部署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年5月批准实施。该工程将统筹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完善地面资源,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据介绍,该系统的实施,将为我国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卫星应用企业集群和产业链,推动卫星应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分一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首发星,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它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的成像能力,卫星图像可解决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监测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急需,并替代同类进口图像数据。
    全球范围内,目前美国是率先发展高分辨率观测系统的国家,目前拥有运行中的高分辨率观测卫星4颗,其他国家如以色列、法国、印度等均只有一到两颗,而中国目前尚无此类观测卫星。在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述国家对数据分享仍采取消极态度,限制了亚洲及非洲国家获取本国信息的渠道。积极开展国产高分辨率观测系统研制,我国才能跳出被动位置,对国土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华丽的分割线==================================



中新网酒泉4月26日电 (孙自法 张利文)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26日中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和三颗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小卫星。

  北京时间26日12时13分,中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顺利点火升空,以“一箭多星”发式将“高分一号”及搭载的卫星分配器和小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卫星主要用户为中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计划“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并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航天专家表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全面提升中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能力,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加快推动中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承担本次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2013年度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5次航天飞行。(完)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4-26/4767991.shtml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一号” 搭载多颗外国小卫星
2013年04月26日 12: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高分一号总设计师权威解读!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3_04/27/24745709_0.shtml

2013年04月27日 14:37
来源:科技日报

“要是‘高分一号’卫星能早点发射,现在已经可以用于雅安地震灾情监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分一号”工程总指挥兼卫星系统总设计师白照广,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分纠结”。但他随即说:“该卫星发射升空后,我们将优先考虑对芦山地震灾区开展灾情监测,争取尽早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

4月26日,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发射升空。据介绍,该卫星实现了一星多用户模式,寿命长达5至8年,并具备高分辨率、多光谱、大幅宽等成像特点,可用于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等多个领域的监测。

“该卫星将对中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白照广说。

多用户模式提升卫星效能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针对特定用户,已形成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不同系列。而“高分一号”的技术创新点之一,就是能实现多应用目标,建立了一星多用户模式。

白照广介绍说,该卫星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同时还将为我国其他十余个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卫星的效能。据了解,“高分一号”具备复杂的任务模式,其搭载的6台相机既可以单独对覆盖区域监测成像,也能根据需要统一提供对地监测服务,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在数据传输方面,既能直接传输,又能边照边传,还能存一部分传输一部分,这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应用。

“‘高分一号’的定位就是要替代国外,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白照广说,该卫星将主要在国土资源调查、农业精细化管理、环境监测、灾情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卫星还能作用于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产生显著效益。

多项技术突破让卫星“延年益寿”

低轨卫星的寿命通常在3年左右,但“高分一号”的设计寿命达到5至8年,大大刷新了这项指标。“长寿命设计是该卫星的技术突破之一。”白照广说。

据介绍,影响卫星寿命的除燃料外,陀螺、飞轮、地球红外敏感器等卫星活动部件是重要因素。这些部件终日磨损,往往会率先亮起生命红灯。为此,卫星研制队伍围绕相关部件进行了技术优化和产品更新,并开展了周全的设计和精密的地面验证,为卫星延寿奠定了基础。

蓄电池、太阳能帆板等衰退性部件也将影响卫星寿命。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高分一号”卫星采用了锂电池,在增加容量的同时降低了重量。卫星的太阳翼采用三级砷化镓,在整个翼展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发电效率从原来的18%提高到28%。这些都为卫星长寿命运行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卫星上还增加了很多“智能”措施,以提高卫星自身的问题辨识能力和自我医治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实现空间、时间分辨率完美结合

既然是“高分一号”,高分辨率自然是其成像特点之一。其中包括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四方面。

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白照广说,高分一号卫星的相机与目前国内分辨率领先的资源一号02C星所用相机相近,空间分辨率可达2米左右。

同时,该卫星拥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察同一地物所需要的时间。在空间分辨率相当的前提下,重访时间越短,监测效果越好。据了解,“高分一号”的数台宽幅多光谱相机通过多角度拼接视场,可以实现较高分辨率的大视场成像,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完美结合,成为该卫星一大亮点。

此外,该卫星相机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能力,可以下传具有红黄蓝绿四个谱段的彩色图像,这已经是目前国内运行卫星载荷中的最高水平。

白照广介绍,“高分一号”对定位精度和姿态稳定度的要求均高于目前国内卫星,这也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分辨率、卫星姿态敏捷能力等方面。”白照广说,“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积累经验并形成突破。”他表示,该专项后续卫星的研制,将在“高分一号”基础上,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方向循序渐进发展。(记者 付毅飞 通讯员 刘斐)













389713.jpg (62.39 KB, 下载次数: 11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3-18 17:08 上传



(整星光照试验)

高分一号,卫星虽小,但意义重大。

出厂单位: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运载火箭:长二丁(一箭多星)

发射基地:酒泉

发射计划:2013年4月26日中午12点13分

火箭搭载其他卫星:厄瓜多尔纳米科学试验卫星NEE-01 Pegasus、土耳其通讯卫星Turksat-3USAT、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阿根廷。

卫星任务: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部署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年5月批准实施。该工程将统筹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完善地面资源,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据介绍,该系统的实施,将为我国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卫星应用企业集群和产业链,推动卫星应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分一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首发星,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它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的成像能力,卫星图像可解决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监测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急需,并替代同类进口图像数据。
    全球范围内,目前美国是率先发展高分辨率观测系统的国家,目前拥有运行中的高分辨率观测卫星4颗,其他国家如以色列、法国、印度等均只有一到两颗,而中国目前尚无此类观测卫星。在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述国家对数据分享仍采取消极态度,限制了亚洲及非洲国家获取本国信息的渠道。积极开展国产高分辨率观测系统研制,我国才能跳出被动位置,对国土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华丽的分割线==================================



中新网酒泉4月26日电 (孙自法 张利文)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26日中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和三颗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小卫星。

  北京时间26日12时13分,中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顺利点火升空,以“一箭多星”发式将“高分一号”及搭载的卫星分配器和小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卫星主要用户为中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计划“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并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航天专家表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全面提升中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能力,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加快推动中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承担本次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2013年度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5次航天飞行。(完)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4-26/4767991.shtml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一号” 搭载多颗外国小卫星
2013年04月26日 12: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高分一号总设计师权威解读!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3_04/27/24745709_0.shtml

2013年04月27日 14:37
来源:科技日报

“要是‘高分一号’卫星能早点发射,现在已经可以用于雅安地震灾情监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分一号”工程总指挥兼卫星系统总设计师白照广,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分纠结”。但他随即说:“该卫星发射升空后,我们将优先考虑对芦山地震灾区开展灾情监测,争取尽早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

4月26日,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发射升空。据介绍,该卫星实现了一星多用户模式,寿命长达5至8年,并具备高分辨率、多光谱、大幅宽等成像特点,可用于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等多个领域的监测。

“该卫星将对中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白照广说。

多用户模式提升卫星效能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针对特定用户,已形成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不同系列。而“高分一号”的技术创新点之一,就是能实现多应用目标,建立了一星多用户模式。

白照广介绍说,该卫星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同时还将为我国其他十余个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卫星的效能。据了解,“高分一号”具备复杂的任务模式,其搭载的6台相机既可以单独对覆盖区域监测成像,也能根据需要统一提供对地监测服务,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在数据传输方面,既能直接传输,又能边照边传,还能存一部分传输一部分,这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应用。

“‘高分一号’的定位就是要替代国外,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白照广说,该卫星将主要在国土资源调查、农业精细化管理、环境监测、灾情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卫星还能作用于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产生显著效益。

多项技术突破让卫星“延年益寿”

低轨卫星的寿命通常在3年左右,但“高分一号”的设计寿命达到5至8年,大大刷新了这项指标。“长寿命设计是该卫星的技术突破之一。”白照广说。

据介绍,影响卫星寿命的除燃料外,陀螺、飞轮、地球红外敏感器等卫星活动部件是重要因素。这些部件终日磨损,往往会率先亮起生命红灯。为此,卫星研制队伍围绕相关部件进行了技术优化和产品更新,并开展了周全的设计和精密的地面验证,为卫星延寿奠定了基础。

蓄电池、太阳能帆板等衰退性部件也将影响卫星寿命。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高分一号”卫星采用了锂电池,在增加容量的同时降低了重量。卫星的太阳翼采用三级砷化镓,在整个翼展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发电效率从原来的18%提高到28%。这些都为卫星长寿命运行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卫星上还增加了很多“智能”措施,以提高卫星自身的问题辨识能力和自我医治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实现空间、时间分辨率完美结合

既然是“高分一号”,高分辨率自然是其成像特点之一。其中包括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四方面。

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白照广说,高分一号卫星的相机与目前国内分辨率领先的资源一号02C星所用相机相近,空间分辨率可达2米左右。

同时,该卫星拥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察同一地物所需要的时间。在空间分辨率相当的前提下,重访时间越短,监测效果越好。据了解,“高分一号”的数台宽幅多光谱相机通过多角度拼接视场,可以实现较高分辨率的大视场成像,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完美结合,成为该卫星一大亮点。

此外,该卫星相机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能力,可以下传具有红黄蓝绿四个谱段的彩色图像,这已经是目前国内运行卫星载荷中的最高水平。

白照广介绍,“高分一号”对定位精度和姿态稳定度的要求均高于目前国内卫星,这也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分辨率、卫星姿态敏捷能力等方面。”白照广说,“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积累经验并形成突破。”他表示,该专项后续卫星的研制,将在“高分一号”基础上,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方向循序渐进发展。(记者 付毅飞 通讯员 刘斐)









“高分一号”任务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十二五”期间将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付毅飞

    中国科技网讯 记者今天(28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将于4月择机发射。该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
    “高分一号”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将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对提升我国卫星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保部。
    “高分一号”任务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六大系统组成。目前,卫星、运载火箭已按照研制流程,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其他系统也已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能力。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于2010年启动实施,由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牵头。该工程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将建成我国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该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我国空间信息应用体系的建设,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有力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积极支持区域示范应用,加快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记者 付毅飞)
    《科技日报》(2013-3-29 一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587897.htm

“高分一号”任务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十二五”期间将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付毅飞

    中国科技网讯 记者今天(28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将于4月择机发射。该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
    “高分一号”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将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对提升我国卫星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保部。
    “高分一号”任务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六大系统组成。目前,卫星、运载火箭已按照研制流程,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其他系统也已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能力。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于2010年启动实施,由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牵头。该工程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将建成我国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该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我国空间信息应用体系的建设,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有力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积极支持区域示范应用,加快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记者 付毅飞)
    《科技日报》(2013-3-29 一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587897.htm
中国高分一号卫星已加注推进剂 即将发射升空




4月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高分一号卫星发射试验队传来消息,高分一号已顺利完成卫星推进剂加注工作,试验队员正为即将到来的星箭对接及卫星转场作准备。同时,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火箭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也正按计划进行。

高分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由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其应用的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卫星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发射试验队在卫星进场前对发射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策划,按照集团公司“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航天型号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要求”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场产品保证计划》。试验队进场后,及时下发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场复查及“四查双想”工作要求》的通知。工作内容包括发射场风险分析与控制复查、四查双想和飞控预案复查三个部分。高分一号卫星在发射场技术区未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实现了发射场工作零缺陷、产品零故障的目标,确保了卫星不带问题转场。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八院抓总研制。火箭“两总”系统对整流罩开口、包带火工品、外安地面测试天线及相关地面测试设备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各项改进项目均严格按照技术状态控制五条原则进行控制,并在出厂前完成了由集团公司和八院联合组织、用户参加的专项评审和出厂评审。

进入发射场后,火箭发射发射队严格落实发射场组织管理要求,在发射场各阶段测试、操作等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过程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技术风险分析的控制措施,同时,做好了“回想”、“预想”等发射场质量工作,以确保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发射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今天(26日)发射,将开启中国对地观测新里程。
  “高分一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这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也突破了高空间的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8年。“高分一号”卫星也被称作太空千里眼,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也是国家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是由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牵头实施。
  事实上,有一种形象的比喻是说,这是一个飞在我们的头顶的监控摄像头。高分一号卫星的主要用户就是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专项的实施也将全面提升中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保障现在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将支持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的观测,水利以及林业资源的监测,城市交通规划等等。
  专项工程是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6颗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到2020年,高分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将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据了解,发射4天之后“高分一号”将进行数据首次回传。(记者 张棉棉)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4-26/4767196.shtml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一号” 搭载多颗外国小卫星

中新网酒泉4月26日电 (孙自法 张利文)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26日中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和三颗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小卫星。
  北京时间26日12时13分,中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顺利点火升空,以“一箭多星”发式将“高分一号”及搭载的卫星分配器和小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卫星主要用户为中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计划“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并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航天专家表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全面提升中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能力,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加快推动中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承担本次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2013年度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5次航天飞行。(完)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4-26/4767991.shtml
2013-4-26 15:35 上传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3_04/27/24745709_0.shtml

2013年04月27日 14:37
来源:科技日报

“要是‘高分一号’卫星能早点发射,现在已经可以用于雅安地震灾情监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分一号”工程总指挥兼卫星系统总设计师白照广,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分纠结”。但他随即说:“该卫星发射升空后,我们将优先考虑对芦山地震灾区开展灾情监测,争取尽早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

4月26日,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发射升空。据介绍,该卫星实现了一星多用户模式,寿命长达5至8年,并具备高分辨率、多光谱、大幅宽等成像特点,可用于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等多个领域的监测。

“该卫星将对中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白照广说。

多用户模式提升卫星效能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针对特定用户,已形成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不同系列。而“高分一号”的技术创新点之一,就是能实现多应用目标,建立了一星多用户模式。

白照广介绍说,该卫星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同时还将为我国其他十余个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卫星的效能。据了解,“高分一号”具备复杂的任务模式,其搭载的6台相机既可以单独对覆盖区域监测成像,也能根据需要统一提供对地监测服务,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在数据传输方面,既能直接传输,又能边照边传,还能存一部分传输一部分,这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应用。

“‘高分一号’的定位就是要替代国外,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白照广说,该卫星将主要在国土资源调查、农业精细化管理、环境监测、灾情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卫星还能作用于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产生显著效益。

多项技术突破让卫星“延年益寿”

低轨卫星的寿命通常在3年左右,但“高分一号”的设计寿命达到5至8年,大大刷新了这项指标。“长寿命设计是该卫星的技术突破之一。”白照广说。

据介绍,影响卫星寿命的除燃料外,陀螺、飞轮、地球红外敏感器等卫星活动部件是重要因素。这些部件终日磨损,往往会率先亮起生命红灯。为此,卫星研制队伍围绕相关部件进行了技术优化和产品更新,并开展了周全的设计和精密的地面验证,为卫星延寿奠定了基础。

蓄电池、太阳能帆板等衰退性部件也将影响卫星寿命。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高分一号”卫星采用了锂电池,在增加容量的同时降低了重量。卫星的太阳翼采用三级砷化镓,在整个翼展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发电效率从原来的18%提高到28%。这些都为卫星长寿命运行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卫星上还增加了很多“智能”措施,以提高卫星自身的问题辨识能力和自我医治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实现空间、时间分辨率完美结合

既然是“高分一号”,高分辨率自然是其成像特点之一。其中包括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四方面。

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白照广说,高分一号卫星的相机与目前国内分辨率领先的资源一号02C星所用相机相近,空间分辨率可达2米左右。

同时,该卫星拥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察同一地物所需要的时间。在空间分辨率相当的前提下,重访时间越短,监测效果越好。据了解,“高分一号”的数台宽幅多光谱相机通过多角度拼接视场,可以实现较高分辨率的大视场成像,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完美结合,成为该卫星一大亮点。

此外,该卫星相机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能力,可以下传具有红黄蓝绿四个谱段的彩色图像,这已经是目前国内运行卫星载荷中的最高水平。

白照广介绍,“高分一号”对定位精度和姿态稳定度的要求均高于目前国内卫星,这也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分辨率、卫星姿态敏捷能力等方面。”白照广说,“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积累经验并形成突破。”他表示,该专项后续卫星的研制,将在“高分一号”基础上,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方向循序渐进发展。(记者 付毅飞 通讯员 刘斐)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3_04/27/24745709_0.shtml

2013年04月27日 14:37
来源:科技日报

“要是‘高分一号’卫星能早点发射,现在已经可以用于雅安地震灾情监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分一号”工程总指挥兼卫星系统总设计师白照广,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分纠结”。但他随即说:“该卫星发射升空后,我们将优先考虑对芦山地震灾区开展灾情监测,争取尽早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

4月26日,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发射升空。据介绍,该卫星实现了一星多用户模式,寿命长达5至8年,并具备高分辨率、多光谱、大幅宽等成像特点,可用于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等多个领域的监测。

“该卫星将对中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白照广说。

多用户模式提升卫星效能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针对特定用户,已形成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不同系列。而“高分一号”的技术创新点之一,就是能实现多应用目标,建立了一星多用户模式。

白照广介绍说,该卫星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同时还将为我国其他十余个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卫星的效能。据了解,“高分一号”具备复杂的任务模式,其搭载的6台相机既可以单独对覆盖区域监测成像,也能根据需要统一提供对地监测服务,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在数据传输方面,既能直接传输,又能边照边传,还能存一部分传输一部分,这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应用。

“‘高分一号’的定位就是要替代国外,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白照广说,该卫星将主要在国土资源调查、农业精细化管理、环境监测、灾情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卫星还能作用于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产生显著效益。

多项技术突破让卫星“延年益寿”

低轨卫星的寿命通常在3年左右,但“高分一号”的设计寿命达到5至8年,大大刷新了这项指标。“长寿命设计是该卫星的技术突破之一。”白照广说。

据介绍,影响卫星寿命的除燃料外,陀螺、飞轮、地球红外敏感器等卫星活动部件是重要因素。这些部件终日磨损,往往会率先亮起生命红灯。为此,卫星研制队伍围绕相关部件进行了技术优化和产品更新,并开展了周全的设计和精密的地面验证,为卫星延寿奠定了基础。

蓄电池、太阳能帆板等衰退性部件也将影响卫星寿命。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高分一号”卫星采用了锂电池,在增加容量的同时降低了重量。卫星的太阳翼采用三级砷化镓,在整个翼展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发电效率从原来的18%提高到28%。这些都为卫星长寿命运行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卫星上还增加了很多“智能”措施,以提高卫星自身的问题辨识能力和自我医治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实现空间、时间分辨率完美结合

既然是“高分一号”,高分辨率自然是其成像特点之一。其中包括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四方面。

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白照广说,高分一号卫星的相机与目前国内分辨率领先的资源一号02C星所用相机相近,空间分辨率可达2米左右。

同时,该卫星拥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察同一地物所需要的时间。在空间分辨率相当的前提下,重访时间越短,监测效果越好。据了解,“高分一号”的数台宽幅多光谱相机通过多角度拼接视场,可以实现较高分辨率的大视场成像,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完美结合,成为该卫星一大亮点。

此外,该卫星相机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能力,可以下传具有红黄蓝绿四个谱段的彩色图像,这已经是目前国内运行卫星载荷中的最高水平。

白照广介绍,“高分一号”对定位精度和姿态稳定度的要求均高于目前国内卫星,这也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分辨率、卫星姿态敏捷能力等方面。”白照广说,“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积累经验并形成突破。”他表示,该专项后续卫星的研制,将在“高分一号”基础上,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方向循序渐进发展。(记者 付毅飞 通讯员 刘斐)
2013-5-3 11:00 上传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一飞冲天,我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备受国内外关注。那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建设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分辨率、高精度无疑是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方向。一个成熟高效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不仅在军事上有助于国家对领空、领海、陆地进行详尽掌握,也能对农业、测绘、环境、资源、灾害预防、公共安全等民用领域给予支持。

  而在全球高分辨率舞台上,美国最先亮相并一直独领风骚。目前,美国有数颗高分辨率观测卫星正在运行。其他国家如以色列、法国、印度等也都零星地在太空中布有棋子。

  卫星数量的稀缺和数据资源的有限,使得这些国家对高分辨率卫星的数据共享采取消极态度,其他国家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

  我国从2007年开始建设由地、空、天三个层次观测平台组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初步形成了气象、海洋、资源、环境与减灾四大民用系列的天基对地观测体系。预计到2020年,我国空间数据自给率将提高到60%~80%。

  而另一方面,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获取只能依赖航空遥感系统和国外高分辨率卫星系统。与此同时,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需求巨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十一五”期间涉及到对地观测数据的18个重大工程的总投资就达到2000亿元。

  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立我国自己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成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就显得刻不容缓。

2020年全面建成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位列其中。

  按照规划,将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先进观测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整合并完善地面资源,建立数据与应用中心;到2020年,建成我国自主的陆地、大气、海洋先进对地观测系统,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提供服务和决策支撑,确保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促进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

  2006年,高分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工作启动;2009年,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5月12日,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高分专项进入了全面启动实施阶段;2013年4月26日,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新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将陆续完成研制和发射,并投入使用,到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我国自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建设5大系统3大平台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由天基、临近空间、航空、数据中心和应用五大系统构成,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需求。

  其中,天基系统的建设主要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承担数据处理工作。(刘斐)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4/c416213/content.html
2013-5-3 11:03 上传



 随着认识地球、研究地球的深入,人类逐渐将视点从地面、低空扩展到太空,对地球的观测也越来越对连续性、快速性、精确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随之进入了人类的视野,它们个个“身怀绝技”,以便更全面、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成为人类在太空安装的高效“监控眼”。

  高分市场军用领跑

  简单来讲,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可以划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用途,而且二者都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军用遥感卫星和民用遥感卫星在原理上并无二致,主要区别体现在卫星所使用的谱段和对地面分辨率要求上的差异。军用遥感卫星主要在可见光或近红外谱段成像,分辨率优于1米。也正因此,军用遥感卫星大部分都属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只有少数用于普查的军用遥感卫星为了提高时间分辨率,而选择较高的运行轨道,从而使得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有所减弱。与之相比,民用遥感卫星则主要在多光谱成像,以便识别地面各种特征,其分辨率高低差异参差不齐,但其总体水平普遍在军用卫星之下。

  在军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领域,美国锁眼12号卫星最为突出。它采用了大面阵探测器、大型反射望远镜系统、数字成像系统、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实时图像传输技术等,镜头口径3米,焦距27米,分辨率达0.1米。而法国太阳神2号A、B卫星分辨率达0.5米,其军民两用光学成像遥感卫星“昴宿星”的分辨率达0.7米。以色列最先进的地平线9号小型光学成像遥感卫星分辨率达0.5米。日本现役的第二代光学成像“情报收集卫星”分辨率则为0.6米。

在军用高分辨率雷达成像遥感卫星领域,美国“长曲棍球”卫星堪称“老大”,其分辨率达0.3米。该卫星的设计特点是装有巨大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和太阳能电池帆板,卫星装载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能以多种波束模式对地面目标成像,使“长曲棍球”不仅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还可以发现伪装的武器和识别假目标,甚至能穿透干燥的地表,发现藏在地下一定深度的设施,并对活动目标有一定跟踪能力。德国的军用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和意大利的军民两用卫星“宇宙-地中海”,分辨率分别能达到0.5米和1米。此外,分辨率达1米的还有日本现役的第二代雷达成像“情报收集卫星”、以色列的“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印度军民两用的雷达成像卫星1号、2号等。

  未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采用分布式星座缩短卫星的重访周期;其次,要继续扩大视场宽度,提高卫星的时间分辨率;再次,积极发展小型、低成本和可应急发射的军民两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建造两用卫星混编星座,提高对地观测效率等等。

  民用领域多国角逐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类对遥感卫星的空间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射数量和研制国家正日益增多。一般来讲,分辨率约2米的民用遥感卫星都可进入民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范畴。

  近年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射数量已占遥感卫星发射总数的约41%,而且其有效占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单从这一点,说人类对地观测已经进入高分卫星时代,一点都不夸张。美国、德国、印度、以色列和俄罗斯等国都在积极发展民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

美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大多是小型商用卫星,有多个型号:艾科诺斯2号卫星的分辨率为0.82米,幅宽11.3千米;快鸟2号卫星的分辨率为0.61米,幅宽16.5千米;地球之眼1号卫星的分辨率为0.41米,幅宽15.2千米;世界观测2号卫星的分辨率为0.46米,幅宽16.4千米。这些卫星在服务民用的同时,也都可以兼顾军事用途。

2012年9月9日,法国首颗第4代“斯波特”——斯波特6号卫星成功入轨。作为光学成像卫星,斯波特6号卫星只有800千克,设计寿命长达10年,分辨率可达2.5米,幅宽60千米,并能同轨立体成像。该星上有两台高分辨率相机,每天成像范围达250万平方千米。虽然单从分辨率和幅宽来讲与第3代“斯波特”所差无几,但斯波特6号卫星更加敏捷,能执行快速反应任务,每天上传6个任务计划,获取无云图像。它们与两颗已上天的法国“昴宿星”形成互补(“昴宿星”虽然分辨率高达0.7米,但幅宽只有20千米),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保持系统的宽覆盖能力和图像数据的连续性。

“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是德国民用和商用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卫星,也是世界首个高精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分辨率优于1米,现广泛用于农林管理、地质调查、海事监测等领域。

  印度拥有4颗“制图”系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分别是制图卫星1号、制图卫星2号和制图卫星2号A、B星,其最高分辨率达到1米。同时,印度正在研制中的制图卫星3号的分辨率有望达到0.3米。

  以色列地球资源观测系统-B卫星运行在距离地面540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观测周期为4天,分辨率约为0.7米,设计寿命6年。星上相机的观测角变化范围为±45°,正因为有较大的相机观测角变化范围,它才有能力获得较多的立体像对。

  俄罗斯新一代民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资源-DK的分辨率为1米,其正在研制的资源-P卫星的分辨率为0.4米。

2012年,韩国阿里郎3号多用途卫星升空。它载有光学相机,能够拍摄0.7米高分辨率照片。今年,韩国也在计划发射1米分辨率的雷达卫星。

  不难发现,各国正你追我赶地发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并希望在此领域有所斩获。

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目前,航空航天遥感正向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多极化、多角度的方向迅猛发展。

  我国在发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方面起步晚了几十年。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分辨率可达2米,经过相机多角度视场拼接,优于16米分辨率的视场可达800多千米,4天即可完成一次重访,在分辨率和幅宽的综合指标上达到了目前国内外民用光学遥感卫星的领先水平。

  虽然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方面,我国较之国外一些国家起步晚,但较高的起点使我国在技术上掌握了主动权,为下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空间分辨率上的绝对差距。目前全球民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中,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卫星当属美国的地球之眼1号卫星,可以达到0.41米,而高分一号存在一定差距,在技术突破和创新跨越等方面尚待提高。

  其次,在图像质量上也有较大进步空间。一方面在卫星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继续从相机本身和整星角度考虑如何继续提高相机的成像质量;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地面短板,通过定标场的建设来提升图像的校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

  当然,卫星能力也还存在差距。国外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重量更轻巧、寿命更长久,同时卫星的姿态敏捷能力非常高,工作更加灵活。而这些连同星上关键产品的国产化和质量,都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在未来研制攻关中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些难题。

  从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的专家们对此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凭借当前我国航天的技术实力,缩小与国外在高分卫星方面的技术差距,指日可待。(刘斐 庞之浩)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4/c416502/content.html
中国“高分一号”卫星工程首批影像图对外发布

2013年06月0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6月6日在北京对外发布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发星——“高分一号”获取的首批影像图,这批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

  首批对外公布的“高分一号”卫星获取影像图包括2米全色、8米多光谱、2米全色与8米多光谱融合、16米多光谱四类,影像地域为北京、上海、银川、大同四个城市,共计13张图片。

  国防科工局称,“高分一号”卫星工程首批影像图正式发布,表明该工程测试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天地系统间协调匹配,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将实现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的目标。(完)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6-06/4899763.shtml
楼主就别谦虚了,介绍下这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会部署几颗卫星
这个和卫星导航的那个差别就是成像? 需要几颗?
高分-1?是不是尖兵9的最新马甲?
这个高分和普通的对地观测卫星只是分辨率的差别,还是观测方式不一样?
   这个不会又是农业部的吧
叶小晶 发表于 2013-3-18 17:48
楼主就别谦虚了,介绍下这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会部署几颗卫星
   我估计要是全球覆盖最起码要10来颗
早就需要这样的东东
不错,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哥就不说什么了,看不看得到航母不清楚,但是航母上的救生筏是一定能分清的。
现场照片不敢发
3月份没有发射计划吗,2013年的首发还没有出现。
一箭三星啊?土耳其的通信卫星怎么用长二丁在酒泉,为啥不用长三在西昌发啊?不解,哪位高人解答。
土耳其通信星,一般是全球同步轨道,在西昌射的,现在酒泉,楼主搞错了吗?
卫星图像可解决国土资源、农业、环境、灾害监测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急需,
小白求教:这个卫星的分辨率可以迖到多少精度,用什仏方式成像?
用雷达还是什么 ISAR?
期待发射成功!
高分专项是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它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高分专项建设目标如下:

1、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先进观测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2、整合并完善地面资源,建立数据与应用专项中心;到2020年,建成我国自主的陆地、大气、海洋先进对地观测系统,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提供服务和决策支持,确保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促进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

从目标中可以看到未来几年国家对遥感领域的宏伟目标,尤其是卫星的重视程度尤其突出,计划研制和发射7~9课对地观测卫星。

高分数据

预计发生时间
卫星名
传感器

2012
GF-1
2m全色/8m多光谱/16m宽幅多光谱

2013
GF-2
1m全色/4m多光谱

2015
GF-3
1m C-SAR合成孔径雷达

GF-4
50m地球同步轨道凝视相机

GF-5
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

全谱段光谱成像仪

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

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分辨率探测仪

2016
GF-6
2m全色/8m多光谱/16m宽幅多光谱

2018
GF-7
高空间立体测绘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规划中的卫星性能非常高,朝着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发展,在时间分辨率上也有很好的表现。

尤其1m分辨率的C-SAR传感器,以及GF-5的高光谱传感器,据说高光谱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能达到10米,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GF-4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时间上非常有优势,在气象、应急救灾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环保领域,也能真正实现“实时”监测的目标。

相信随着这些卫星的上天,遥感的应用价值将会渗透到更多领域,我们“遥感人”的春天即将到来。http://bbs.9ifly.cn/thread-10657-2-1.html
那个“平流层飞艇”,谁有这个的资料啊,能介绍下吗?
太白经天 发表于 2013-3-26 11:51
那个“平流层飞艇”,谁有这个的资料啊,能介绍下吗?
15年咱们去内蒙阿拉善看稀罕~那会是我国甚至亚洲最大的浮空平台~
chzwk1989 发表于 2013-3-21 22:57
现场照片不敢发
发射后再发,只要不是戒严区内的照片就可以。
Aurora6666 发表于 2013-3-20 13:31
高分-1?是不是尖兵9的最新马甲?
GF系列是民品,军用星更先进,主要是军用星不计成本。
nxcarpet 发表于 2013-3-23 15:15
土耳其通信星,一般是全球同步轨道,在西昌射的,现在酒泉,楼主搞错了吗?
如果信息变更,我会修正。
sap233 发表于 2013-3-22 08:00
3月份没有发射计划吗,2013年的首发还没有出现。
虽然没有发射,但是场站还是非常忙碌的,很多朋友春节都是在场站过的
李楠01 发表于 2013-3-21 06:22
不错,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哥就不说什么了,看不看得到航母不清楚,但是航母上的救生 ...
看HM有专业户,这种宝贵的卫星资源还是干自己该干的吧。
中华崛起小爷 发表于 2013-3-20 21:03
我估计要是全球覆盖最起码要10来颗
这个项目计划内的星座不到10.
永恒的夜 发表于 2013-3-20 14:42
这个高分和普通的对地观测卫星只是分辨率的差别,还是观测方式不一样?
怎么说呢,现在再发射对地观测卫星,不是高分辨率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还落个占项目经费的口实,这就是一颗普通卫星。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3-26 23:39
GF系列是民品,军用星更先进,主要是军用星不计成本。
好吧……因为看他的参数比较接近尖兵的最新型号了……
Aurora6666 发表于 2013-3-26 23:57
好吧……因为看他的参数比较接近尖兵的最新型号了……
军星的参数网上甚至杂志、论文里的都是掺水掺沙子的。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3-27 00:03
军星的参数网上甚至杂志、论文里的都是掺水掺沙子的。
那简直是一定的~

兄台是在相关方向工作?……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3-26 23:44
这个项目计划内的星座不到10.
   除了日常用的最起码要有2/3颗备用吧
据说去年7月发射的美国“锁眼”新型卫星,照片的精确度是0.15米。是不是真的啊。
中评社北京3月28日电/国防科工局消息,中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高分一号”卫星将于4月择机发射。
  据介绍,“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牵头实施。
  新华社报道,专项工程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计划“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到2020年,高分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将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
  据了解,专项的实施,将全面提升中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中国空间信息应用体系的建设,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等。
  “高分一号”任务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六大系统组成。此次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http://3g.zhgpl.com/crn-webapp/wap/wapDetail.jsp?coluid=7&kindid=0&pf=1&docid=102485459
分辨率可以到多少啊?
农业部看大米有没有蛀虫的。。
农业部打算用这个数我家柚子挂果多少?
可以明察秋毫
“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等。”

果然,兔子有无尽的资源和庞大的国土,国土调查居然到现在还没有调查完。。
哪16个重大专项?
“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
  据了解,专项的实施,将全面提升中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中国空间信息应用体系的建设,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保障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土调查与利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等。


看了帖子标题,我就知道肯定会有这样一段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