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war-sky对su-27一书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43:45
前几天拿到了《防务2》(苏27专辑)随便翻了翻,有些话不吐不快。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期《防务》的资料来源主要是俄罗斯的《Air Fleet》杂志社主编安德列·福明写的《Su-27 Flanker Story》。

这是公认的写苏27系列发展历史的“决定版”,的确是本好书。在国外的首架超过了60美元,折合人民币500多。但是这样一本上百页的书是不是适合直接哪来做杂志,而且几乎是直接的编译(基本没有删改和压缩)?从内容来看《防务2》只是编译了该书的第一章(即苏27系列的早期发展史),和封面上表明的题目有很大的出入。严格说来这是一种对读者的误导。好在管带已有申明“后续的内容将会陆续刊出”--这样的话剩余的内容也够《防务》出了四五期的了。那些打赌《防务》出不了十期的读者可能就要失算了。
依我看来,这样的大部头的作品最佳的形式是向国外购买版权经过编译之后在国内正式的作为书籍出版。而已连载的形式,在一般杂志上刊出显然是不利于其的市场定位的。这样的书的市场定位应该是瞄准哪些有着相当长的军龄,而且对苏俄军事航空有着浓厚兴趣的铁杆侧卫迷。而杂志是面向一个广大的读者群体的综合性读物, 况且《防务》本身的定位就比较的模糊。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有不难理解为何有不少的读者抱怨《防务2》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
事实上之前已经有了这样成功的例子了。97年的时候有方方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那本《苏27战斗机》就是一个。那本方方版的《苏27》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防务》的苏27系列的初衷有相似的地方。正式因为它是以书籍的形似出版,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口碑上都赢得了不错的结果。
很可惜,《防务》的编辑和作者们显然没有什么耐心去做这些事。从《防务2》来看他们采取了并行编译的方式,将整篇文章分成若干段,由不同的作者进行编译,以此来提高速度尽快的出版。客观的来说,作者之中不乏高手(包括管代和pupu等)。但是盛名之下难符其实,以管代和铺铺他们的能力和知识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是令人失望。《防务2》中有pupu编译的两篇文章和他的颠峰之作《玄天九变》有着多大的差距?我只能得出这是由一个态度和心态导致的结论。
另外一个反映态度的问题的地方,就是在各个作者分别编译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杂志社似乎没有进行统一的校对工作。导致出现了光是对一个苏27UB的苏局内部的代号出现分别出现了T10У、T10Y、T10Ч三种不同的写法。之前有人在回应读者对杂志中错字别字不断的批评的回答是:这是负责排版的人员的水平问题。我想在这里就不单单是个水平问题了,早已是个态度的问题了。
类似的错误还可以找到不少。
读者对《防务2》的最集中的另外一个批评就是来开行距和字距来扩充版面,这是前面提到了将书籍硬塞进杂志的畸形读物的必然后果。同时也是一个浮躁心态的体现。
说了这么多灰暗的东西,不过客观的讲《防务2》也就闪光点。管代在其中发挥了他一向擅长的结合技术和战术的写法,所增加的众多的战术插图使得读者就苏俄的空军作战思想及其对战斗机设计乃至后续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在当今唯技术论横行杂志的情况下,不失为是。
结论:《防务2》是一帮子高手倚仗着优秀的原始作品在浮躁心态驱动下缺乏诚意的临时抱佛脚的产物。前几天拿到了《防务2》(苏27专辑)随便翻了翻,有些话不吐不快。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期《防务》的资料来源主要是俄罗斯的《Air Fleet》杂志社主编安德列·福明写的《Su-27 Flanker Story》。

这是公认的写苏27系列发展历史的“决定版”,的确是本好书。在国外的首架超过了60美元,折合人民币500多。但是这样一本上百页的书是不是适合直接哪来做杂志,而且几乎是直接的编译(基本没有删改和压缩)?从内容来看《防务2》只是编译了该书的第一章(即苏27系列的早期发展史),和封面上表明的题目有很大的出入。严格说来这是一种对读者的误导。好在管带已有申明“后续的内容将会陆续刊出”--这样的话剩余的内容也够《防务》出了四五期的了。那些打赌《防务》出不了十期的读者可能就要失算了。
依我看来,这样的大部头的作品最佳的形式是向国外购买版权经过编译之后在国内正式的作为书籍出版。而已连载的形式,在一般杂志上刊出显然是不利于其的市场定位的。这样的书的市场定位应该是瞄准哪些有着相当长的军龄,而且对苏俄军事航空有着浓厚兴趣的铁杆侧卫迷。而杂志是面向一个广大的读者群体的综合性读物, 况且《防务》本身的定位就比较的模糊。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有不难理解为何有不少的读者抱怨《防务2》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
事实上之前已经有了这样成功的例子了。97年的时候有方方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那本《苏27战斗机》就是一个。那本方方版的《苏27》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防务》的苏27系列的初衷有相似的地方。正式因为它是以书籍的形似出版,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口碑上都赢得了不错的结果。
很可惜,《防务》的编辑和作者们显然没有什么耐心去做这些事。从《防务2》来看他们采取了并行编译的方式,将整篇文章分成若干段,由不同的作者进行编译,以此来提高速度尽快的出版。客观的来说,作者之中不乏高手(包括管代和pupu等)。但是盛名之下难符其实,以管代和铺铺他们的能力和知识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是令人失望。《防务2》中有pupu编译的两篇文章和他的颠峰之作《玄天九变》有着多大的差距?我只能得出这是由一个态度和心态导致的结论。
另外一个反映态度的问题的地方,就是在各个作者分别编译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杂志社似乎没有进行统一的校对工作。导致出现了光是对一个苏27UB的苏局内部的代号出现分别出现了T10У、T10Y、T10Ч三种不同的写法。之前有人在回应读者对杂志中错字别字不断的批评的回答是:这是负责排版的人员的水平问题。我想在这里就不单单是个水平问题了,早已是个态度的问题了。
类似的错误还可以找到不少。
读者对《防务2》的最集中的另外一个批评就是来开行距和字距来扩充版面,这是前面提到了将书籍硬塞进杂志的畸形读物的必然后果。同时也是一个浮躁心态的体现。
说了这么多灰暗的东西,不过客观的讲《防务2》也就闪光点。管代在其中发挥了他一向擅长的结合技术和战术的写法,所增加的众多的战术插图使得读者就苏俄的空军作战思想及其对战斗机设计乃至后续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在当今唯技术论横行杂志的情况下,不失为是。
结论:《防务2》是一帮子高手倚仗着优秀的原始作品在浮躁心态驱动下缺乏诚意的临时抱佛脚的产物。
铁主说的有道理,但无论如何,是绝对不能相信CISCO4503的居心良好的!!
[em04][em04]小小鄙视一下楼上的。这是典型的先扣帽子打板子的做法。
支持楼主的这边文章。
我在虚幻见过这个帖子。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Su-27 Flanker Story》的中文版能在国内面市,也许这只是梦吧
[B]以下是引用[I]tj90[/I]在2005-10-17 19:29:00的发言:[/B][BR]我在虚幻见过这个帖子。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Su-27 Flanker Story》的中文版能在国内面市,也许这只是梦吧

早就有了简体中文版,不过是内部发行滴…………
可以试一下万能的电驴:)说不定能找到,当然要在外国服务器上找
俄文的话可看不懂啊。